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来源

复式教学方法初探

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课堂教育艺术。它是在同一教室里编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时内完成与单式班同样多的教学任务,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今天,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融合特级教师、复式教学专家马安健老师复式班课堂教学“四步教学法”和“短动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又根据复式班教学的“动”“静”规律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取得一定的实效。在此,将我的一些经验与见解略作介绍。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全部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复式教学备课应先“纵”后“横”。所谓“纵”就是先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动作业;所谓“横”就是在分年级备课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路线,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时间及小助手的安排使用。

备课标:就是要学习课标,明确课标的要求,了解本学科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备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关

键点,掌握教材要做到“懂、透、化”三个字。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情况知道那些知识是学生已掌握,哪些是未掌握的,找出多数学生的漏缺,以便进行补救。同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等变化,进行分类指导;备自动作业,复式教学的优势是自动作业练习的时间多,只有使学生产生求练乐练的欲望,才能使优势充分发挥。因此,设计自动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他们具有的知识情况,让学生在自动作业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设计作业在内容上,既要基础题的坡度,又要技能题的密度和思维训练题的难度,同时,设计复式教学的教案要做到:路线清楚、一目了然;内容扼要、言简意明;动静分明、识别容易;时间明确、界线醒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二、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灵魂。

每次上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在课堂上,应有现有后、有主有次。年纪不同,应先低年级再高年级,动静结合、有动有静,先数后语先易后难,先新授后复习。轮换次数,低年级应多于高年级。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每次注意的时间只有十分左右重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得到反馈信息,避免教师失控现象,体现教学的整体性。既充分发挥每分钟的效益,又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三、精心设计板书

复式课堂的板书,既是教师对“静”态年级的符号语言,也是教师对“动”态年级的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因而,必须讲究凝练、凝聚、简洁、实用。设计板书时,一忌笔走龙蛇、信手涂鸦,二忌分散、繁冗、单纯追求形式。设计要从各年级的实际出发,从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出发,以新理念为支撑,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四、把握好课后辅导。这是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对复式教学来尤其重要。复式班教学时间短,学生自学时间长,教师只能做一些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掌握知识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因而,可后辅导就尤为重要。按复式教学的特点,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为中下等学生补课,缩小差距。其次是温故知新,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

总之,复式教学不仅其教学形式和方法独特,还蕴涵着现代化教学论的思想和规律。因而说,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局部的、阶段性的复式教学,是实现培养自主学习的好形式,但愿此文,能为复式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点值得一试的教学经验。

2006,7,

来源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原则、实验探究步骤和方法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经过几年来的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归纳总结出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科学课实施的一些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 科学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主体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活动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须有利于学生各种探究活动的开展。 过程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必须有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过程的体验。 创新性原则。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当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创新,重视创造出一些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视野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具体有以下特征: 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学方法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手段。 体现教师的共同参与,在共同参与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体现多种方法的综合施教。一个活动主题,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现开放性。很多方法的实施,都不是单独在课堂上可以完成的,校园、社区、社会、大自然才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我们把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整合、总结、归纳为: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现状调查法、信息搜集法、模拟创造法。 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

党校教师教学方法初探

党校教师教学方法初探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现在各级党校都依据相关指示,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这对我们广大的党校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把握好两个主业,是对党校教师的重要要求,也是上好党课的关键。 标签:党校教师;教学方法;教育对象 一、党校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首先,打铁还须自身硬。党校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训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紧跟和密切配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程,党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必须保持与历史相统一并要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讲授的东西入干部的耳、脑、心,提升干部在新时期执政的能力。 其次,要修德。一堂好课之所以打动学员,不仅是依靠教师的学识魅力,更关键的是内蕴于教师外在魅力中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因此,德才兼备是当好一名党校教师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就要常修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精神,爱岗敬业,专心致志做学问,默默无闻做研究。 最后,要增强授课本领。党校教师和普通高校教师不同,高校教师可以一个问题讲一个学期,党校教师一个专题只能在短短的一堂课中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堂课中表达的内容高度浓缩,这对党校教师的技能和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创新授课技巧 第一,探索和创新课堂模式。教学形式关乎教学内容的实现,应该与时俱进、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研讨式、情景模拟式、专题式、现场教学式等。总体而言,要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第二,语言生动,幽默风趣。学员由于工作岗位、生活经历、受教育水平、理论素养和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就要运用语言的技巧,把理论知识用有趣的语言风格讲授出来,这样更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围绕主题,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课堂必须把握的方法,也是赢得广大学员认可的法宝。但是,理论课程本身枯燥乏味、深奥难懂。所以需要党校教师能够深入理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第四,把握节奏,合理安排。党校课堂一般都是一个专题占用了半天的时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论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论文范本 一、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解 二、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不能把现有的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填鸭式地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对书本要进行二度消化。二度消化的定义是:结合教学的要求和条件,结合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对自己已教过的讲授内容,作进一步创造性的理解、加工、发掘,为更好地达到讲授目的而做准备。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1.翻译法 翻译法主要用于方程、不等式等代数方面的学习。学数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即把文字性的东西“翻译”成数或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最困难的一点也正在于此,总感觉摸不着头续。如果学会了“翻译”,可以说已经掌握了学数学的基本方法。 2.记口诀法 记口决法可用于分解因式、公式等较枯燥知识的学习。把那些枯燥难记的数学方法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口诀,不仅有趣,而且因为顺口,学生从情感上也不会排斥,而变得愿意接受。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 找公因式口决“三步曲”:一步系数,二步字母,三步指数。

一步系数:找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二步字母:找各项都含有的字母 三步指数: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按照我教授的三步曲口决法,都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对公因式。(数学教学论文)在学习分解因式时,因为题 目变化多样,方法多种,学生感觉无规律可循,所以学习分解因式 一直是个难点。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一种可操作的方法,那么势必大 大降低学习的难度。 分解因式口诀歌 分解因式并不难,遇题首先仔细看; 各项若有公因式,把它提出莫迟缓; 然后再把公式套,两项就选平方差,三项完全平方式; 遇到二次三项式,十字相乘试试看; 最后结果细检查,分解到底把好关! 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读上几遍口决歌,自然而然地记住方法,通过课堂反馈显示出学生对分解因式的掌握情况收效良好。 3.三步阅读法 三步阅读法适用于文字量较多的题目分析。数学能力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读懂题意,进而适当选择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是 非常重要的。考察学生数学能力的题目一般文字量较多,就读懂题 意这一点来说,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如何求解了。那么三 步阅读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分析,找出量与量的关系。 数学问题中量与量之间一定存在着关系,而学生欠缺的就是找出这种关系的能力,一是受到知识基础的.制约,二是受到阅读能力的 制约,而“三步阅读法”可以有效的帮学生克服困难,行之有效的 找出量之间的关系。

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初探共5页

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初探 阅读是儿童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信念、毅力、习惯、行为及个性的形成都与良好的阅读有密切的关系。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会使课堂更加灵动,充满活力。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以培养学生“尽早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组织教学,结合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俯下身来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用充满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形成个性化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阅读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构建个性化阅读平台 给你一片天空,让你绽放光彩;给你一个平台,让你展示个性。 1.搭建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资源不仅限于课堂资源,更要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我们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走近文本,通过独立自主的阅读感悟,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形成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交流中,学生能言我之心声,扬我之个性。引领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新华书店寻找图书,在这个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可从学生的选择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再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适当给图书分类,如“科普类”“文学 类”“历史类”“动画类”“手绘本”等。这样,学生就会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

收获和想法,慢慢形成了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2.搭建“美文赏读”平台 结合诗笛特色校园的活动之一“三读行动”之“美文赏读”,期初,由负责人制订“亲近经典,浸润人生”美文欣赏活动计划,设置每周一个主题,然后各班执行,让学生查找相关的美文,读熟。每天以班级为单位轮流推选一名优秀的学生利用大课间活动的前三分钟诵读一篇美文,尽量做到人人参与,其他学生倾听欣赏。诵读的学生态度严肃认真,声情并茂,倾听者洗耳恭听,如醉如痴。从学生选择的文章来看,虽然主题一样,可内容却截然不同。为什么呢?完全为个性使然。一学期结束后,把所有的美文收集装订成册。这样持之以恒,逐步积累,学生不仅丰富了语言,而且丰富了生活。 3.搭建课外阅读平台 阅读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启智慧。作为书香校园,为进一步推动本校广大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大力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学校伊创办就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家每天确保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并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供学生参考,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一阶段之后,再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达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尊重个性化阅读体验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初探通用版

小学科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初探通用版 一、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方式予以呈现的,这样的学习流程非常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直观的知识更能够方便他们理解和消化,也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据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用实验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所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有很多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实验,这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事项的要求和指导,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们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最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发挥学生们的团队作用,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要把小组活动进行合理分工,有人操作、有人观察、有人记录,保证实验流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利用从课堂上和其他渠道来积极主动的获得知识,在学生亲自的实践探究中提出问题,做实验,直至撰写科技论文和成果。这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实验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识的巨大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也是小学生学习动机当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其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另外,实验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在实验性探究活动中,要想法设法的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例如,在探究“蚂蚁对于不同气味的反应”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顺势把教学场

“新学习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初探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初探-中学数学论文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初探 马来雄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453800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呢? 1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 心理学家讲: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动力。由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数学乐学、善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当学生的数学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任何困难都难不侄他们。通过兴趣的激发,学生自然地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带着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 2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开发他们的潜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创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主要在教师,这是教师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的真诚和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回答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学一视同仁、不偏不倚,鼓励优等学生冒尖,促进中间生争先,帮助后进生过关。 4因材施教,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当今的学习已不是单纯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扩展为“愿意学习,学会学习。”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新的知识、新的学习方法并伴有以有趣的形式来满足学业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针对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能做简简单的练习题,由此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做更难的练习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准备。根据渐近性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时,适当放慢进度,查漏补缺,甚至“开小灶”。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一步步地赶上。对待一些“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题难做,做则有所获,进而乐此不被,从而使学生愿意学。 因为笔者经验不足,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个别需灵活处理的单元,没有仔细研究,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对学生的转化要进上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是指不听命,不过分依赖他人的积极、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效的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主安排学习生活,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义务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尽绵薄之力。 一、让学生喜欢上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部分的组成部分,它常常决定着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数。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越高。”是的,在学习过程中,外因只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就像一个人渴了要喝水,同样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1、导课要具趣味性。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设计新颖,内涵丰富,有吸引力的导语可以在学习之始,就极大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我要学”的渴望。导语的设计要因不同的教材而有所不同。记人叙事的文章,一般故事性比较强,教师可以抽出其中引人入胜的地方,在讲课前讲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景抒情的文章,一般语言优美,音韵为悠扬,适合朗读,教师可在课前声情并茂的朗读其中的片段,感染学生,也可欣赏图片导入新课,也可联系古诗词,历史故事、传说增加文章的意境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用多媒体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效果会更好。2、问题要有趣味性。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渴望发现未知的事物。这种渴望需要一定的媒介激发才能产生。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就是一种激发学生这种渴望的媒介。教师巧设问题会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学习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首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次,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例如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第一步要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通过工具书,课下的注释,扫除这些文字障碍,第二步要找准说明对象,看文章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点,第三步要找出文章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并学会运用;第四步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语言,看看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亦或是既平实又生动。其次,

故事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故事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实数》教学设计浙江省嵊州市剡城教育集团姚丽宁邮编312400 引言:散落的珍珠虽然晶莹耀眼,但却缺乏使用价值。如若能用一根绳子将其串起,它就能变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使价值倍增。精彩的课堂也是一样,需要一条主线,将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引领学生不断向前探索,使课堂效率倍增。本文将以七年级上《实数》一课为例,以故事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故事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能对实数的分类进行初步的辩认。 能力目标——了解实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初步分类意识;用有理数来逼近无理数,让学生了解夹逼的思想方法;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课堂的愉悦;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人类(特别是我国古代)在数的发展研究中的伟大成就,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教学难点:无理数的三种形式, 在数轴上的表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有理数找家――故事的发生

师: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度40分钟,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数的王国,领略数的风采。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刚迎来了一类新朋友----有理数。什么是有理数? 生: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师:现在来了几位迷途的有理数小朋友,你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有理数找家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内:10,3.14,1,3 - 1.23??- 整数: 分数: 分数: 师生共同用小数的概念来分析以上各数,得: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师:现在又来了一位迷途的小朋友----π,你也能在这里找到它的家吗? 生:不能,因为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 无理数建家――故事的发展 师:既然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那么π-呢?1π-+呢? 2 π呢?ππ-呢?得到第一类无限不循环小数----化简后含л的数。 师:2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 。 师:你能在这里(指前面的整数和分数之家)找到它的家吗?它是整数吗?它介于哪两个整数之间? 合作学习:如图:依次连结2×2方格中四条边中点 A,B,C,D,得到一个阴影正方形,设每一方格的 边长为1个单位,讨论下面的问题: (1) 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阅读教学观

叶圣陶的语文教学观点——阅读教学观 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 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叶圣陶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报告和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其着眼点都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在阅读方式上,叶圣陶主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他从精读和略读的地位、效果、与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准确阐述: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所谓“主导”,叶老认为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简言之,即师“启发与指点”,使学生“自求得之”。目的在于“就学生已有之能力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形成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引入(教学法)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引入 摘要:导入又叫做“开讲”、“开场白”、“引入”。教学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着导向、激励、铺垫和为即将进行的情感交流、思维活动做好认知与心理准备以及营造教学氛围的作用。好的教学引入,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关键词:导入的原则激发启迪引入的方法温故知新开门见山实验演示循循善诱联系生活情景烘托多媒体角色互换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引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引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诱发学生的注意力,切入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任务。精心设计引入,创设优良的科学情景,可以刺激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活动,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引入方法,教学效果会有差异,而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不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不同的引入方法。如何恰当运用这一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呢?下面谈谈课堂教学引入的原则和方法。 一、运用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引入是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一段精彩的课堂引入,可以先声夺人,为课堂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适当的课堂引入,却会适得其反。因此,遵循课堂引入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1.激发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维持、内驱和强化的作用。学生的兴趣越浓,他观察就越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越有效。因此,导入必须注意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愿望,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2.启迪思维原则。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维在人的智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智力活动的中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在导

教学方法培训与应用

教学方法培训与应用 【培训日期】2010年1月17 【培训地点】揭阳市技工学校大会议厅 【培训对象】各专业课教师及基础课教师 【主讲】王小勇教授 【培训内容】首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负责任的(团队合作条件下)并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我们常说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而王老师认为这三项能力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专业能力,而是方法能力;有了方法能力,才能更迅速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行动导向教学法贯彻了这一理念,完全以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实践,同时围绕具体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彻底抹掉学科界限。比如王老师所在学院机电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没有数学、英语、制图等等这样的学科分类,工作任务是“自己动手制造冲压机”,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围绕工作任务自主合作学习相关知识,一年学完后可以自行完成冲压机的制作。这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其次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王老师并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的理念上,他通过成功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实现了他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即独立思考,交换和保证结果,由三个基本步骤衍生出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二人合作,小组扩展等,老师并不专门讲授专业知识,而是通过任务的形式,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掌握与任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尽管很多具体课堂活动为中国教师所熟知,但王老师在实际操作时更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和过程方法,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并不特别注重结果;这些看似与专业知识不相关的关注,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的作用,进而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标。 最后,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建设。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个体系,要求至上而下的改革,包括评价体系,教师质量发展体系,团队合作等等。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上石桥一中刘成丽 摘要:21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各个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大胆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我们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为此,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学生教学方法 对教师来说,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最为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总结,自己摸索前进。当然,这里的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不完善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还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讲究“导”的艺术,构建“有效”课堂。在此,我们进行了一种新的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一.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学生开展“短”、“快”的学习热身运动,是学生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激发其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凝聚学生注意力,缩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其中,具体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情境导入、温故导入、设疑导入、悬念导入、活动游戏导入等等。其中,根据各种不同的课型,适当的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二.明确教学目标 是学生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每个环节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同时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引导学生认真看,牢记于心,长期坚持,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明确学习内容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必须给指导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己学习,通过老师给的指导学习的方法自己去掌握方法,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要层次分明,意思明确清楚。同时老师给予的指导在注意内容的多少,内容多的需要分几次进行学习,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给予其方法,例如看书如何看,重点知识如何分解开来让学生便于理解识记和运用,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是运用知识的同时也是规范解题步骤的典范。学生必须要注重。所有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老师给予的自学指导中都应给予体现,以使得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牢记在心。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轻易不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自己去解决问题,在相互的争论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动脑动手的能力。 四.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课堂板演,一种是课堂作业。 要选择适合的检测题,如何设计检测题呢?操作要领(三点): 1.检测题实际就是例题的变形,其题型,难度应与例题相当,题量不宜过大,一般以 两三道为宜。 2.检测题要紧扣教材,尤其要用好课后题。课后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例题 类似的难度较小的题,另一类是综合性较强的,需要联系和运用过去学过的旧知识 才能做的题。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主体性教学方法初探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运用了三种主体性教学方法。 一、愉快教育法 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也就会自然地形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灵重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情感交流活动比较多,在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值感的交流作用。如在上音乐课之前,我经常用录音机播放音乐,或面带微笑和学生轻松地谈话,或敲一敲打击乐器等。一上课,我以亲切随和的教态和学生一齐听着音乐参与做律动,这样创设了一种愉悦、合作的学习气氛,而学生在一种激奋情感的驱使下,很快产生了投入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情感的心理需求,这就为后一环节的教学,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如在教第一单元《动画城》中《小机灵的歌》一课时,教师弹奏《西游记》插曲《一个

师傅仨徒弟》,在导入新歌时教师说:“难听出来了,这是哪部动画片的插曲?如果听出来,就跟着音乐模仿一下动画片人物的动作。”教师弹着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学生都很认真地听,有的学生走到台前模仿起孙悟空、猪八戒的动作,嘴里还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片中的人物,教师在创设了让学生进行音乐体验的氛围后,又调动他们的音乐学习经验,用较为熟悉的《西游记》插曲引人,进行了情感与音乐经验的双重铺垫。当学习《小机灵的歌》时,学生就能很快地投入到旋律的感受中去。 二、主动参与,积极交往法 主动参与,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和学生平等相处,有了真挚的情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愿意接近老师,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教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亲切和蔼的教态,都是对学生的信赖。有了平等和谐的`音乐氛围,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表现自己,才能主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如在一年级实验班有一个男同学,上音乐课不愿唱歌,不愿跳舞,非常腼腆,老师走到他跟前,拉着他的手做律动他也不做,教他唱歌他还是不唱,最后我鼓励他上课坐得那么好,听得那么认真,肯定在心里早已经听会了,看会了,然后我让组里的其他学生唱歌,让他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结果他不但不为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篇1 这堂课我依照单元目标,主要设计了精读和略读两个二环节。精读是承接上个单元的学习,略读是这个单元主要的训练目标。通过环节的学习,目的在于感悟先生的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一节课下来基本上能够完成我的教学目标,课堂预设合理,生成也不错,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自己做的比较好:一、重视阅读方法的训练。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养成从题目中提取信息的习惯;略读环节,带领学生跳读课文,梳理文章所选事件,划分文章层次,学会总结概括。切实落实从教读到自读的教学理念二、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章内涵。张中行先生的文章,践行了叶圣陶先生的语言文字观,平易、简洁。但是,细细读来,文章不写情感,却处处流露真情。如开头段的.“双层的悲哀”,怎能不让人伤感,最后一节,“叶圣陶先生,人,往矣”,单字停顿,又蕴含了无尽的缅怀之情。中间所选的事件虽小,但却镇上的在线了先生的为人,每一件事儿都值得我们用心感悟。所以这节课,在精读环节,我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引领学生自己去感受叶老的高尚品德,体会张中行先生在平易的文字内蕴含的深沉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课堂在书声琅琅中架起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桥梁,让他们在对文本的理解上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三、由课内走向课外,建立统一的阅读体系。正本书阅读的理念告诉我们,必须重视阅读,重视阅读的完整性。为了让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刻的感悟,我给他们课外推荐了吕叔湘的《怀念叶圣陶先生》。以期他们通过读这篇作品,从而多角度认识叶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不足:首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精准,没有进行有效评价。如,朗读环节,有些学生已经读出了情感,读到了人物的精神,我却没有及时追问,明确。其次,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不够。三班学生上课气氛相对于六班来说比较沉闷,当学生思维不活跃的时候,应该学会换种方式来设问,给学生更好理解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柳花泊小学 一、简介部分: (一)标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二)序言: 科学课较之自然常识课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学目标变革,引起学习内 容、活动组织、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革新,最终落实到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主体性和开放性。这给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自主和选择的空间,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积累科学事实与现象,丰富探究经历。因此科学课的开放性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科学课堂的组织和调控上。 在基础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实行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课堂真正的民主开放,做到“乱而不散”,却并不容易。新《课标》指出 , 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 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就决定了科学课活动多,材料多,实验多。而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总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他们喜欢各种操作活动,却缺乏自制力,该制定实验方案他们却盲目地急于操作,往往教师良苦用心准备的材料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为他们随意 玩乐创造了条件,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小学

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积极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某某学院工商系市营教研组教研讨论记录 组长: 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为了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我们近期拟开展对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讨论和探究。 今天我们教研组讨论的主题是:积极探索高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请老师们集思广益,踊跃发言。 某某某:关于教学方法,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吧,根据我们大部分高校教学方法的了解,结论是:我国的教学方法还处于欧美国家大学教学方法19C以前的水平。总体上还是满堂灌,总体上讲还是缺少研究,总体上来讲缺少师生的相互交流,我们现在的课堂上缺少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智慧,我们现在的课堂上缺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现在总体上的判断,如果得到确认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比较落后、陈旧,这跟钱学森的判断是完全一致得到。 因此,我们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任重而道远。 欧美大学要求学生课前把学的东西看了,然后带着问题与老师交流,老师觉得这节课有可能不懂的东西,要么是关键的东西,理解起来有难度,还有新东西,每次上课,除了教材,还要带参考书、报纸、杂志,把新东西讲给学生。学生带着作业,要么在小组交流汇报,要么在班上交流汇报,像学术研讨会式的。每个人都有在正式场合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下来,讲话有条理、很规范。学生的发展都是通过我们课堂上的具体教学方法来实现的。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综合的发展,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发展认知及其他,他的素质包括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这就是教学方法的意义。 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法的意义。我们更多的理解为教师的方法,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做学生和教师的经历,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有效的?在欧美,主要是学生学,教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这是教的意义,如何实现?从欧美教学来讲,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设计,本领域的东西都要学,还要组织学生的研究工作,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欧美会创造研究的环境和过程来让学生体会研究的经历,每次课都会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去解答,即“从做中学”。我们要做出改变,要创设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自己。

学生主体性

1学生主体性: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a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制约。b选择性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在多种目标,多种活动中进行选择的特点c调控性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d创造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超越教师的认识,时代的认识,科学的提出不同的观点。e自我意思性学生作为主体对自己的状态及在教育中的地位等的自我认知。P136 2班级目标设立的依据: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既要注重提高班级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为班级中每个成员规划其个性发展目标。P300 3学校{学生}评价的功能:诊断通过评价能有效的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导向学生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评价应是基于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制度。管理对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作一定区分。P314 4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应。包括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 5教学和教育的关系:a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正效应现代教育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将教学媒体作为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基本手段和形式,运用系统方法,对教与学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b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关系的负效应现代教育技术在提供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普遍适应性的同时,潜伏着导致教师依赖现代教学媒体忽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的利弊 6校本课程的理论:P171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题,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7教育负向功能根源因导:是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出现的失调乃至冲突的状态,是教育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许多偏离行为。A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时出现b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由于某种因素影响,使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时出现。 8师生关系表现形式:P145a以青年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教师作为成年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关系。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等主体间的关系。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包括人际认知,感情,个性等关系。 9情感分析学习评价的范围: 1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P338a导向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e 可行性原则 11教学策略的特点和依据:P219特点:指向性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操作性针对教学目标的每一具体要求制定的,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行动。整体综合性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调控性。灵活性同一

现场教学方式初探

现场教学方式初探 摘要:在对经济管理干部或行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方式生动直观,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员欢迎。分析了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的主要区别,并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现场教学为例,探讨实施现场教学方式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现场教学;产权交易;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 现场教学是把课堂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经验和实践特色的地方,通过参观、主题演讲、研讨交流、互动答疑等实践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及运行规律,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培训方法,其核心是利用现场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一、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的主要区别 由于现场教学具有以现场为课堂、以事实为教材、以实践者为教师、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等特征,因此,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3种教学方式都具有考察参观的直觉性,经验分享的启发性以及仿真性、体验性、互动性等共性,但是也有较大区别。 现场教学与案例教学不同。其一,教学材料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既定的,预先设定的,案例教学中要有一个实现准备好的成熟的案例,但案例毕竟只是事实的描述,与事实有一定距离。现场教学则不是按预定设想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成熟的案例对象或内容,选取的是现场最新发生的重要事件。其二,课堂场景不同。现场教学分为校内课堂(准备发动、理论讲授和目的要求)和现场实景课堂(现场参观感受、讲解、互动)两块。而案例教学的场景则只是在课堂内进行。其三,学员所处位置不同。案例教学中大多要求学员需模拟伴演某个相对固定角色,现场教学没有这种要求与限制,能充分发挥学员各自的专业优势、管理经验和兴趣偏好。 现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不同。情景模拟虽然仿真性较强,但毕竟是一种扮演,现场教学不要求学员扮演固定的角色。情景模拟教学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环节可有可无,而现场教学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环节必不可少,并有充分准备,带着问题去交流,产生的效果更好。情景模拟不需要写体会与政策建议,而现场教学则是必备的一个环节。 综上分析可见,现场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最直接的体现,是最贴近经济实践活动,其所得所获可直接指导实际工作,能有效提高学员的能力。 二,实施现场教学方式的基本理念 现场教学是把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员,带到社会经济运行的真实现场,通过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现场调查、分析、研究,操作实施和现场验证,帮助学员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