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及对国内译学研究的影响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及对国内译学研究的影响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及对国内译学研究的影响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及对国内译学研究的影响

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及对国内译学研究的影响

一、当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渊源及其必然性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其研究的范围局限在语言内部。但是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范围伸向了文化这一广阔的空间。这一过程被称作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色列学者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论,可以看作是翻译文化转向的萌芽。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发展了多元系统论,在8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的从文化角度看待翻译的论文和专著,1992年勒菲弗尔又相继发表了《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翻译、改写与文学名声的操控》和《翻译文学》三本书,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的文化学派突破了语言学派专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转换,而把翻译和社会、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脱离文化研究的翻译理论研究不可能是全面可靠的翻译理论研究。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跨文化交流这一议题。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是自然且必然的。

二、翻译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一)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的思考,更注重翻译与译文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在研究范式上,相比于语言学派规约性的微观研究,文化转向注重进行宏大的描述性研究, 强调翻译研究的多元性和宽容度;从研究内容上讲,以译语为中心的研究视角颠覆了翻译界以往的陈规, 跳出了传统翻译以信息或语义为翻译目标的桎梏,使译学研究融进文化研究,从语词文本转向文化语域。文化研究可以给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武器和观察视角,使译者超越单一的思维模式,因而得出的结论就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学科意义,而不仅是解决几个具体的语言操作技巧性问题。

(二)文化转向给译本解读带来理论依据

翻译承担着文化解读和观念阐释及传承的功能,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原语和译语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 因此,翻译中要求传递的文化价值与信息也往往大相径庭,不可能产生与原作绝对对等的完美译作。文化本身对翻译提出了特定的要求,每一译本所处时代不同,语境不同, 便要求产生顺应不同时代语境特定要求的译本,从而将整个翻译活动纳入动态的不断延展的体系之中。

(三)文化转向给翻译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启示

利用翻译作为交流的工具,使翻译实践成为异质文化之间对话与交流的桥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语境对语篇翻译意义的研究

语境对语篇翻译意义的研究 摘要:基于语篇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语篇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语篇翻译不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篇的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体系,还要考虑到涉及语言体系之外的各种制约因素,其中包括文化语境。由于语篇脱胎于文化语境,因此,文化语境对语篇翻译的规约作用与语篇翻译的全过程同在。 关键词:语篇;语篇翻译;文化语境;规约 翻译活动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互相关联和制约的词语和句子,为一定的交际目的,按一定格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语篇[1]。译界称之为“语篇翻译”。它是语言学与翻译理论融合的产物。作为传统翻译单位的补充,语篇翻译有其特殊性,受到译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翻译策略相比较,语篇翻译更多地强调原语及目的语中的语境因素,而非传统观念视角下所观照的语言形式,这种翻译策略充分考虑语篇的情景语境与文化取向,在语篇层面上再现原语的内容。本文将从语篇翻译的角度来探讨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规约。1语篇与语篇翻译语篇(text或discourse)从结构上看由句子构成,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根据H alliday&Hasan,语篇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2]。Beaugrande&D ressler[3]把语篇定义为“交际事例”,需满足7个条件: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图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2cep tability)、信息度(inform ativity)、情景性(situ2ationality)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3]。胡壮麟则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它是协调词汇学、句法学、音系学和语义学(包括语用学)的语言学分支,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4]。可见,语篇首先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听到或说的话,读到或作的文,是语言在使用中的单位。其次,语篇能独立实现一定交际目标。再次,语篇是一个语义连续体。语篇翻译是语篇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这一方法把语篇当作翻译对象和基本单位,重视语篇分析和语用意义,对传统的“句本位”提出了质疑。李运兴、张美芳,黄国文、谭载喜等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语篇翻译的内涵和意义,其核心可以概述为:语篇翻译突破了传统的以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

关于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升,英语也成为我们日常交际中的主要语言之一。但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阻碍交流,因此翻译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环节,由于它是一门跨语言的艺术,所以需要涉及到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重组。同时翻译过程作为一种语言传播的过程,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各自的语言学要素进行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交流。在实际的硬汉翻译过程中,语言学知识贯穿着翻译过程的各个部分。因此接下来本文将对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运用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语言学;英汉翻译;运用分析;探讨研究 中英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之间的转换,包含着众多的语言学知识。在翻译的过程中,讲求信、达、雅,不仅仅要将源语言转换成目的语言,同时翻译过来的语言要能够和目的语言表达方式相一致。我们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看成是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担任着中介者的作用,翻译信息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整个工程。因此在翻译中需要对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学要能够精通了解。 一、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1)外延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外延意义就是指语言的概念知识,是一个词语最为基本的含义,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个词语最先掌握的就是其外延意义,也是其最为基本的含义。我们在平时学习英语查字典的过程中,相对应的英语词汇的相关汉语解释就是其

外延意义。外延意义通常来讲具有稳定性,只和这个词语有关。外延意义并不会因为说话者本身所处的国家、说话者身份或者是所处的环境而有所改变。例如,翻译人员在对dragon、dog、book这些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的基本含义就是龙、狗以及书本,不会出现在澳大利亚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概念。外延意义具有明确性,不会随着国家、地域的不同就变成意外一种含义。 (2)内涵意义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语言的内涵意义就是指语言深层次的含义,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覆盖下,给予词语的外延意义以一定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说一个词语的外延意义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意义,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其社交色彩。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来理解就是说外延意义是一个词语基本的、表面的含义,而内涵意义就是指一个词语的深刻的、潜藏的意义。前文讲过,外延意义具有稳定性以及明确的指向性,而内涵意义则具有不稳定性。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需要读者自己根据其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加以体会。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会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它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会有所变革,同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的内涵意义也不一样。同样,我们可以举例进行说明:Youarealuckydog.在这句话中,dog的外延含义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狗的意思,无论是在英语语境或者是在汉语语境中。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不一致,其内涵意义呈现出差别,在英语中,dog通常代表着忠诚,具有褒义,而在中国,dog则代表着不好的东西,例如狗仗人势。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从源语言的内涵意义出发,将其翻译为“你真是个幸运儿”,而不是“你真是条幸运的狗”。

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二)

英语知识 一、导论 20 世纪90 年代,语篇分析开始在翻译研究中占主导地位。语篇分析法侧重于描述语言意义交流及建立社会和权力关系的运作方式。翻译研究中, 最具影响力的语篇分析模式当数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后,对翻译研究那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无疑注入了一塘清水,尤其对中国翻译界挥之不去的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翻译研究者把语篇分析引入翻译研究后,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了几部重要作品,主要有:J uliane House 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种重访模式》( Translation QualityAssessment : A Model Revisited ) ,[ 1 ]Mona Baker 的《换言之: 翻译教程》( In Other Words :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 ,[ 2 ] Bell 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 ,[ 3 ] Basil Hatim和Ian Mason 合著的《语篇与译者》( Discourse andthe Translator ) [ 4 ] 和《作为交际者的译者》(The 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 ,[ 5 ] Basil的《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 Translation Theoryand Cont rastive ) 。[6 ] J uliane House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进行语域对比分析以确定译作评估模式,并分析了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 和隐形翻译(coverttranslation) 。显性翻译自称不是翻译,隐形翻译则被定义为在译语文化中享有和源语文本平等的地位。Baker 探讨了翻译中语言各层次尤其是语篇和语用层次上的对等。Basil Hatim 和Ian Mason 将符号层上的语篇融入其翻译研究模式,代表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话语观。在我国,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翻译研究的应首推黄国文和美芳二教授。黄国文在《外语与外语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_杨黎霞

#科技翻译研究#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X 杨黎霞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315104)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篇语言学的认识,分析了翻译中的篇章结构及科技篇章的翻译,再述语篇语言学与 翻译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语篇语言学篇章结构科技篇章翻译 Abstract Having a cer tain understanding of tex t ling uistics,the cur rent paper analyzes text structur e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tex ts.It emphasizes the close relat ionship betw een text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 text linguistics tex t structur e scientific tex ts translation 引言 翻译就是转换承载的语言,把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通过两种语言转换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所以翻译是一门交际艺术,Nida认为/翻译即交际,交际的过程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中获得的)信息0。完整的翻译过程先后涉及两个交际阶段:一是译者与原文作者的交际阶段,即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交际的媒介是原文;二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阶段,交际的媒介是译文[1]。既然翻译的本质是交际,那么翻译就离不开语境。Newm ark认为/语境决定语义0,/语境是所有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0,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则、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语义[2]。近年来,随着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的发展,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例如,语篇语言学把文本视为交际活动,而不是一串串定型的文字结构,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的使用,而不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系统[3]。 可见,语言的交际和语境使语篇语言学与翻译息息相关,对语篇语言学的认识和研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原文,而且还能为选择合适的译文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1关于语篇语言学 /语篇语言学0英译为text linguistics,也可用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或text analysis (篇章分析)表示。对于语篇的定义,结构派认为:/语篇0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语篇由句子组成;功能派认为:/语篇0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它与句子不属于同一类,语篇与句子之间不是/大0与/小0的关系,而是/体现0关系;即语篇由句子体现,或说句子体现了语篇。 语言交流常以语篇形式出现,所以现代语言学认为语篇是最初的语言现象,它们以独白或对话形式出现,因交际目的而产生[4]。语篇语言学家Beaugrande和Dressler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occurrence),它必须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cohesion)、连贯性(coherence)、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语境性(situationality)、信息性(informativity)和互文性(intertex tuality)[5]。这七项标准中/衔接0和/连贯0是最重要的,它们是实现其它标准的基本手段。衔接是语篇特征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语义概念,体现在语篇表层结构上。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的衔接)。从这一点看,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也是 第16卷3期2003年8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INESE SCIENCE&T ECHNOLOGY T RANSLATORS JOU RNAL Vol.16.No.3 Aug.2003 X收稿日期:2002)09)11/01

胡壮麟语言学术语英汉对照翻译表_(1)

胡壮麟语言学术语英汉对照翻译表 1. 语言的普遍特征: 任意性arbitrariness 双层结构duality 既由声音和意义结构 多产性productivity 移位性displacement:我们能用语言可以表达许多不在场的东西文化传播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2。语言的功能: 传达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济功能:interpersonal 行事功能:Performative 表情功能:Emotive 寒暄功能:Phatic 娱乐功能recreatinal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3. 语言学linguistics:包括六个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音位学phonology 形态学Morphology 句法学syntax 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4. 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Ferdinand de saussure 提出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对之一:语言与言语language and parole ,语言之语言系统的整体,言语则只待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 5. 语法创始人:Noam Chomsky 提出概念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displacement. one of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 we can easily teach our children to learn a certain language b. we can use both 'shu' and 'tree' to describe the same thing. c. we can u se language to refer to something not present d. we can produce sentences that have never been heard befor e. 2.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a. interpersonal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metallingual 3.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__ a informative b. phatic c. directive d. performative

对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的认识

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和方法包括很多方面,如翻译的语言哲学角度,翻译的语用学视角,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翻译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以及翻译的功能语言学视角。语言与功能相关联, 就是与语言的运用及其语境和目的相关联; 换言之, 任何一次言语行为的发生, 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因而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 是研究与语境相关联的言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因此, 功能语言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可以是语言层面的研究,也可以是与语篇产生和接受相关的社会、文化和认知研究。语篇是语言符合目的、符合语境的运用, 任何翻译研究都是与语言功能相关的研究。翻译研究迄今已经体现出了三种功能观, 一种是奈达的语义功能观, 一种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观, 一种是德国功能主义的功能观。但是目前对翻译研究最具影响力力的是韩礼德的功能观,德国功能主义功能观略次之,奈达的功能观仍具有指导意义。韩礼德的功能观对后来卡特福德的提出的诸如“语境”“语境意义”等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避开了仅仅只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看重了翻译成品在译文读者的阅读效果,拜托了原文形式上的束缚,因此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有更大的选择自由,这对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研究有巨大的推动重用。借鉴和应用功能语言学及语篇分析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可以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功能强调的是如何使用语言,而不仅仅是认识语言。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也应该注意到功能的意义。在翻译实践中会遇到不对等的译文,但是确实合理的,原因就在于汉语和英语在实现特定功能上有差异。功能研究途径有助于客观地描述翻译现象,合理解释翻译现象,进而帮助译者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所以对于翻译的学习者而言,运用功能途径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

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例如:英语的“yellow”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在当代,黄山、黄河、黄土地、黄皮肤中的“黄”则是中国的国色,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在英语中,黄色的一个象征意义是“背叛”。因此,男士给女士送花或其他礼物时忌讳黄色。我国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从中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环境和三种词义对应情况:(1)外语文化涵义大于汉语文化涵义的词汇。例如,英语中“modern”这个词,当指历史时代时,区别于“ancient”(古代)“mediaeval”(中古)。它本是包含了中世纪的反叛人文主义精神,非禁欲主义,执著于此生此世幸福的追求,不考虑来生报应;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等。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对应。 (2)汉语文化涵义大于外语文化涵义。例如:人们常常将英语的“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然而英语文化环境中“metaphysics”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自然世界之外的东西的学问,是对于万物起源的猜想,也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它用来特指同辩证法相对应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年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带上了一层贬义,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1.关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1994)一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语用学(pragmatics)、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Mason,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2.关于语言功能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语言可以用来(1)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2)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3)组织信息。这三种纯理功能分别属于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语篇功能”(也称为“谋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见Halliday,1994)。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为“经验功能”,韩礼德(1985,1994)在论述语言纯理功能时,认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一起构成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来表现、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其方法是使用各种称谓、语气、措辞方式;语篇功能是纯理功能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从而使得说话人创造与情景一致或相称的语篇。 3.什么是语篇? 韩礼德(1989)以社会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语篇是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言”(Halliday&Hasan 1989:10)。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因此,严格地说,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着大小高低的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见黄国文2001:5—6)。一个语篇必须是逻辑连贯并意义完整,因此,一整篇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课程:中西翻译简史 班级:翻译3班 姓名:张换英 学号:1312081001

摘要:本文从民族语角度分析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发展到今天,翻译功不可没。中国文化史上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语言,意识形态等影响深远。换言之,翻译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激活因素。 Brief introduction: This subject talks about the influence translation does to Chinese culture from linguistic parts.Chinese culture succeed thousands of years in which translation plays a important part.Three highlights of translation influence a lot Chinese culture,language, ideology; in other words, translation actives the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翻译;中国文化;影响 Key words:translation;Chinese culture;influence 一、佛学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未有过,完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法。佛经典籍的翻译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丰富了汉语的音韵、语法和语体;丰富了中国的文学等几个方面。 当代也有学者研究指出佛经翻译的五种构词方式:汉词佛意、意译词汇、梵汉合璧词、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词、成语与熟语。当代学者也统计过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其中90%以上源于佛教。以“缘起”为例,佛教中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次灭则必灭”,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但在现代汉语中,“缘起”已经成为描述事情起因的日常用语。 还有一些佛教创词具有很强的派生能力,与汉语中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复

语篇语言学和翻译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作者:张美芳 提要:翻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吸收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已学科的研究方法。语言学一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密切,当代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更有可能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因为当代语言学不再限定于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视野扩大到语境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本文概述了语篇语言学概念,比较它与传统语言学的异同,讨论了该研究模式的研究范围、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翻译研究;语篇语言学;研究范围;研究方法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needs to draw on findings and theories of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ormalize its own methods.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linguistics has a great deal to offer to the budd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s it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language both in its own right and as a tool for generating meaning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modern linguistics, which no longer restrict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tructures, but rather relates to the world around and to other disciplines as well as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ext linguistics is review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and text linguistics are briefly examined, and research areas and theories relevant to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n discussed.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ext-linguistics research scopes research methods 引言 美籍荷兰学者James Holmes在“翻译学的名与实”(1987)一文中,对翻译学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内部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见张美芳2000a);我们认同Holmes的观点:翻译学实质上是以经验为依据的学科,其目标有二:(1)描写客观翻译现象(翻译过程、翻译作品及其在译语文化中的作用);(2)建立能够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其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描写和解释。 Holmes把翻译学分为三大分支: 描写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 ory); 应用翻译研究(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同属纯研究性质。描写翻译研究包括三种:(1)产品导向(product-oriented)研究;(2)过程导向(process-oriented)研究;(3)功能导向(function-oriented)研究。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理论研究又分通用理论研究和局部理论研究两部分。局部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翻译手段;(2)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种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译者不得不做出选择:一是放弃与语境息息相关的交际价值而保持形式上的等值;一是放弃与语境无关的纯语义等值而保持交际功能等值。这种选择事实上是在“逐词译”与“意译”之间做出的选择。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选择就是意义。对于译者来说,在做出选择之前,必须弄清楚翻译的目的,同时要明白哪些语言形式可以使预期的目的得以实现。在这一点上,Halliday 提出的功能语言学给我们提出了思考的切入点。 Halliday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它们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使用。这三个因素是: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因素是情景语境的组成部分,称为语域变体。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什么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透过动词类型、主动被动结构、过程参与者等得以体现。语旨指的是谁是交际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关系等,透过语气动词和副词,譬如“但愿”、“应该”、“可能”和评价词汇,譬如“可爱”、“恐怖”等予以体现。语式指的是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渠道和修饰方式,透过语句结构和词汇的连贯方式予以体现。语场、语旨和语式跟语言三个纯理功能相互联系:语场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语旨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而语式则是语篇功能的具体体现。语篇功能是三大功能中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使说话人只能生成与情景一致和相称的语篇。研究语篇必须联系其语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是先有语境,才会有语篇。语境与语篇是互相依存的;特定的语境要求特定的语篇,特定的语篇创造了特定的语境。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要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意义,在英语中可以说" Close the door." "Close the door, please.""Please close the door." "Can you close the door?" "Will you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等等。这些可能被选择的形式除了表示“要求某人关门”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外,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翻译

1.1定义 语言学常被定义为是对语言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而是人类所有的语言。为了揭示语言的本质,语言学家首先要对语言实际使用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语言使用的概括性假设,这些初步形成的假设要在语言使用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最终形成一条语言理论。 1.2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语言学研究有不同的侧重。对语言体系作全面研究的语言学研究称为普通语言学。语音学主要是对语言声音媒介的研究,它不只是研究某一特定的语言的声音媒介,而是所有语言的声音媒介。音系学与语音学不同,它主要研究特定语言的语音体系,即音是如何结合在一起产生有意义的单位。形态学主要研究单词的内部语义结构,及这些叫做词素的语义最小单位是如何结合构成单词。句法学主要研究构成潜在句子的句法规则。语义学以研究语义为目的,传统语义学主要研究抽象的意义,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语用学也是研究语义,但是它把语义研究置于语言使用语境中加以研究。 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使用产生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科学被称之为社会语言学。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语言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它要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大脑的工作机理,如人是如何习得母语的,人的大脑是如何加工和记忆语言信息等问题。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的科学形成了应用语言学。狭义上,应用语言学指把语言理论和原则运用于语言教学的科学,在广义上,它指把语言理论与原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除此之外还有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学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 1.3语言学研究中的几对基本概念 1.3.1规定性和描述性 语言学研究是描述性的,不是规定性的。这是语言学和传统语法的一个重要区别。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对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客观描述与分析,而不是对语言的使用作出规定。传统语法是规定性的,它主要建立在笔头语言基础之上,旨在规定一系列的语法规则,并且把这些语法规则强加给语言使用者。一切符合规定规则的被认为是“正确的”,否则就被冠为“错误的”。 1.3.2共时性和历时性 对语言的研究分为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研究是对语言的静态特征的研究。它主要对某个时间点上的语言状态的描述。历时研究主要是对语言变化和发展的研究。现代语言学研究主要是共时性研究。 1.3.3口头语和书面语 现代语言学把书面语看作是口头语的记录,认为口头语是第一性的,是语言交际最基本的方式。这是因为从人类社会交际的发展来看,口头语先于笔头语,笔头语是对口头语的记录。从交际的功能来看,人们交际主要采取口头形式。此外,即使是在当今世界,仍然有不少语言只有口头形式,没有笔头形式。所以语言学研究的语料应从口头语中采集。传统语法学家过分重视笔头语料,轻视口头语料。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司显柱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渊源和语言哲学观作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部分即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分析了国内外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状况——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弥补缺陷、克服不足,作者在对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维——翻译批评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着力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述了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思路和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420045206 Abstract:Based on an i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System ic2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its ph ilo soph ical view of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connecti on betw een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T ranslati on Studies,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m erits and defects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app roached from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 s an attemp t to advance the effo rts in the field,the autho r of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 on of the trans2 lati on criticis 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far at hom e and abroad,outlines h is ideas in the construct of a functi onal lin2 guistics2based 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 model. Key words:functi 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model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如果说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是语言研究的两大传统的话,那么在当代Chom sky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T ran sfo r m ati onal2generative Gramm ar)无疑是前者的杰出代表,而后者则集中体现于H alliday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System ic2functi on2 al L ingu istics)。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渊源于P ro tago ras和P lato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师承F irth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M alinow sk i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H jem slev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因而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应用,即情景中的语篇(tex t2in2the2 situati on),确立为语言探索的对象,始终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即语言发挥的功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关怀,始终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social m an)所从事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 o r),而这种行为是在包含着情景、语言(形式)、功能这样三个系统的行为框架(behavi o ral fram ew o rk)里运行,因此把对情景、语言(形式)、功能等系统的描写及其彼此之间关系的阐述(如语言形式与情景之间的建构和限定:一定的语言形式建构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一定的语境又决定了选择一定的语言形式;意义(功能)与措辞(w o rding)之间的选择与体现:意义与语言形式即措辞间的选择范围,形式对功能的体现关系)作为其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其语言哲学观而言,顾名思义,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语言功能的关注,并自身相应地而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块。就前者即系统语言学而言,它视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sem i o tic system),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 ean ing po ten tial),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交换和表达意义,自是其研究的应有之题和主要任务(朱永生,2001:7)。具体一点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语的探索(而不是对抽象的、剥离语境和语用的语言系统的描写)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前述包含着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里予以阐述,并为此必然地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和支系统里的子系统,即系统的系统进行描写(如对功能支系统里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成篇功能子系统;语言(形式)支系统里的及物性、作格、语气、情态和主述位、信息等子系统;情景支系统里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即语域等子系统的描写和阐释。)。概言之,语言的系统思想贯穿于其语言研究的始终。就后者(即功能语言学)来讲,其语言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视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如祝愿、庆贺、批评、表扬、警告、说服、安慰等),将其概括和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 eta2functi on),即前述的概念、人际和成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关系的角度看,概念功能 ? 5 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