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_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_成果报告

_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_成果报告

_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_成果报告
_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_成果报告

“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成果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黑龙江科技学院赵庆年研究员主持的国家一般课题“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BIA090038),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总结分析,建立了若干评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概念,并就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静态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是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1998~2008年)进行了动态分析,揭示了各区域高等教育类型、科类结构、投入与办学条件等变化的特点。

三是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入手,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状态以及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新型关系。

四是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初步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理论。

五是在差异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战略与平衡发展战略。

(二)研究方法

1.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

该课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和一些数学研究方法,对全国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一些无法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的问题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努力将问题的本质揭示得更全面更深刻。

2. 比较法

主要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两种。纵向比较方法主要用于某一个区域内历史与现82

实的比较分析,横向比较方法主要用于各个区域之间进行比较分析。

3. 文献研究方法

该研究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类教育和经济统计年鉴,区域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系统科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4. 调查访谈法

该课题对部分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进行了访谈。

二、结论与对策

(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及其发展潜力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0%左右,而贵州只有11.8%,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平衡系数接近0.2,2008年较1998年高等教育区域整体朝差异缩小方向发展,但仍一直处于严重不平衡发展状态。2006年上海的高等教育专业化水平最高,其专业化系数达到0.627,贵州最低,其专业化系数仅为-1.000。2006年北京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最大,江西的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最小。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海南的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为1.91,北京为27.5,是海南的14.4倍。1998~2008年高等教育发展稳定系数福建为1.54,处于发展稳定状态;新疆为3.41,处于震动发展状态。2006年高等教育发展活力最大的是浙江,其高等教育发展活力系数为0.28;最小的是新疆,其活力系数仅为0.01。2008年陕西高等教育开放指数只有0.07,北京为41.98,是陕西的599.7倍。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高等教育发达地区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甘肃等高等教育落后地区拥有更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差异既是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结果。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存在较大差异。2007年江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1%,内蒙古仅为3.69%;2007年江苏的普通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为25.74%,西藏仅为0.22%;2007年区域高等教育内部贡献率最高的江苏为66.95%,最低的西藏为0.94%。区域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高等教育发达、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高但经济贡献率未必高,高等教育落后、社会贡献率和内部贡献率小但经济贡献率未必低这样一种特性。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在注重高等教育规模、结构的同时更要注重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内部贡献率既要考虑到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还要兼顾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不能将目光盯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改善高等教育的结构比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更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率。因区域高等教育存在增益与损益现象,故区域经济发达未必是发达的区域高等教育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不发达也未必是区域高等

大学(学术版) 2012年第1期 83

教育落后所致。反过来,发达的高等教育也未必是发达的区域经济使然,区域高等教育不发达未必是落后的区域经济所为。由此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应加强分工与合作,不应完全本着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建设区域高等教育。

第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山东省走的是“发达的经济—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西藏和宁夏是“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江西和湖北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和广东是“发达的经济—较高的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山西是“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高等教育投入水平—中等高等教育发展产出”模式;安徽是“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投入—较低的高等教育产出”模式。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规模大、投入大未必就好,高等教育规模小、投入小也未必不好,好的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投入应该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特征

1. 差异将长期存在,差异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是政治、经济、行政区划、区位、制度、历史、人口、信息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而造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长期的,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形态。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由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从绝对规模上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从相对规模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7年只有23%,距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和将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而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二是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要的不均等性导致的。每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标、动力、重点、途径和外部因素等。这些纷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这种多样性和个性化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规模上,还体现在层次、结构和质量上。三是由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基础、条件、环境、目标、能力等的非同一性而引发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是客观的、显著的,明天各自发展的潜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只能在不平衡中发展。四是高等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本科较专科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益率,因此本科的发展较专科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速度,同理,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表现出了更强的发展优势,这是高等教育在层次上选择的结果。在科类上亦是如此,由于“大文科”专业具有比理工科专业较低办学成本的特点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些年扩招速度最快的就是这些专业。

84

2.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积极意义有四点。一是发展差异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落后地区高等教育利益之上,因此发达与落后之间存在一种利益矛盾。这种利益矛盾是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矛盾的直接外部体现,正是这一对矛盾才产生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竞争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法则,高等教育也不例外。无论在哪个领域,处在前面和上层地位的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会处于一个优越的生存空间。区域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强化了区域之间的竞争意识,各个区域在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会以如何保持高等教育较高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导向,不断地向更发达的高等教育乃至国外的高等教育学习,不断地改革,革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积弊,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相对落后地区则会以如何赶上或超过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为目标导向,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向先进看齐,加快自己的步伐,缩小差距,甚至赶超发达的高等教育。二是差异发展可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同,因此就会出现投资相同而结果不同的现象,也就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率不同。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将高等教育资金投向效率高的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提高高等教育效率的一个途径。另一个途径是高等教育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分工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复投资,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分工与合作建立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基础之上,没有差异就没有分工,分工是为了合作。三是可以较大限度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差异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些办学质量差、办学效益低的高等学校会被淘汰;某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会逐步萎缩,而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会得到较快的发展;某些学科和专业也是如此,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需要的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否则就会逐步缩减。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也能得到提升。四是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特色。特色的本质是一种差异,差异有助于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差异是形成特色的基础,没有差异不足以形成特色,但差异并不等同于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趋同现象越来越突出,尽管特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办学者的共识,但我们仍需要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特色的形成。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消极影响在于:一是将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不平等,具体体现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从教育机会来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地区其入学机会相对高;从教育过程来看,部委属高校集聚的地区,其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几率就高,从而其享受优质高

大学(学术版) 2012年第1期 85

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就多;从教育结果来看,地区差异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必然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二是影响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主要是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发挥。从文化功能来看,没有本区域的高等教育,就会严重影响到本区域文化的传播,影响本区域吸收和创造新文化。因为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不太可能愿意传播另一个地区的文化。从吸收和创造新文化来看,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从政治功能来看,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一方面体现在传播政治意识形态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培养公民高度民主的政治意识、公平公正的社会理想和团结协作的民众意识,以及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健全的责任上;还体现在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种重要的进步力量,会对社会的各种政治变革、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发达的本区域高等教育,以上这些很难做到。从经济功能的发挥来看,每一个地区都可以从其他地区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吸引高等学校为其提供直接的科技服务等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经济落后地区的这种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仅靠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恐怕难以满足需要。三是对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即高等教育资源从弱势区域流向强势区域,不利于弱势区域的发展。据调查,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学院2000~2007年间,共调出省外专业技术人员458人,调入80人,其中高级职称调出412人,调入76人。青海省每年考到外省区高校就读的学生约6000人,大学毕业后回归率只有20%。区域之间的差异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马太效应”将会出现,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

3.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是可控的,在差异过大时应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在差异不足时应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是指为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除了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外,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首先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然后根据区域的分工,对区域内的高等学校进行再分工,走一条自上而下的路径。一方面,对于新建院校,在办学伊始就明确其分工,签署分工协议并履行分工协议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打消其升格的念头;另一方面,对于已有院校根据其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协议分工,签署分工协议,明确办学方向、目标和任务,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通过协议分工来优化并固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使高等教育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对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选择一条由下而上的路径,即先由高等学校自身进行定位分工,然后再进行区域之间的分工,这样不至于出现对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破坏。高等教育区域分工与合作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第一,就合作的组织形式而言,一是通过区域间建立的高等教育战略合作联盟等组织机构来实现,即几个区域可以组

86

成一个高等教育战略合作联盟,通过这个组织协调这些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问题;二是可以借助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途径来实现,也就是说将高等教育的合作纳入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揽子规划,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等;三是通过区域之间的自发途径实现合作,可以采取单边方式和多边方式等。第二,就合作的实体形式而言,一是采取某地区到另一地区办分校或校区的形式进行合作;二是采取不同地区之间兼并或合并的方式进行合作;三是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进行合作;四是发达地区高等学校向落后地区高等学校进行支援型合作。第三,就合作的内容而言,一是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包括课程移植、学分互换、学生的交流等;二是科研方面的合作,包括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梯队、共同开展科研等;三是教育资源的合作,包括信息与资料的共享、科研仪器设备的互借、教师的互聘等。

差异发展战略要注意几点。首先,政府要对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进行宏观调整。总体上可以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进行引导,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可以提高高等教育重心,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多开展一些科研创新活动。而西部落后地区就要适当降低高等教育重心,可以重点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可以将学科专业分成重点发展、一般发展、保护和萎缩几个层次分别进行对待;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办学成本较高的学科和专业,而落后地区可以侧重发展办学成本较低的学科专业。其次,实施重点发展战略。选择部分地区、部分高等学校进行重点投资、重点建设,加速这些地区、这些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重点建设高校的选择不仅要考虑高校自身的基础、水平和发展潜力,还要考虑区位的因素、学科的特征、产业的特点等。根据区域经济差异发展的原理,在区域高等教育之间和区域高等教育内部也可以采用增长极拉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再次,各个地区和高等学校要围绕自身定位,本着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原则,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战略重点,走特色发展之路。

总之,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过大,整体上应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在局部应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校对:丁杰 周鹏/周鹏)

大学(学术版) 2012年第1期 87

成果报告

7474 ——“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问题研究”成果报告

该课题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比较法、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1998~2008年)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本质等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初步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差异发展的理论。研究认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将长期存在;差异本身既具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但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是可控的,在差异过大时要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在差异不足时要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该课题运用指数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首先从管理科学角度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走向;其次,界定了基于省级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概念,对省级研究生教育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基于特征视角对高水平大学进行了解析,以此为理论依据构建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并评出了中国高水平大学50强;第四,研究了基于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构建了基于学科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第五,研究了基于学位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提出了研究生个体质量的三角模型;第六,研究了基于学位类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第七,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大学层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模型,并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实证分析,参考灯号法绘制出研究生教育监测质量指数分布图。课题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处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要实施分级分层分类评价,基于省级的研究生教育评价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主要领域,高水平大学评价应该反映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对此,研究生教育评价应实施监测评估、低碳评估,要优化评估环境、培育质量文化。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Research Outcome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篇一: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申请等级 申报时间 成果科类 代码 学校址数学生活化_______张旭辉朱丽娟赵莉张红军雷军张艳霞 “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冷冰冰的,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不但缺少了趣味性,而且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

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新《标准》也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生活化。为此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确立了以“数学生活化”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组织朱丽娟、张红军等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得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学校的数学成绩也逐年跃居全县前列。 二、成果研究内容 若教育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学生的头脑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轻负高效,思想汇报专题让学生爱学,乐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书本信息,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课堂教学入手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验思路。因此我们确立了“数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主要措施有: 1、课堂教学生活化。(1).导入生活化;(2).新授生活化;(3).作业布置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研究 经济贸易系 国际经济贸易实务(物流与报关)1班 2009级 09421107 刘杏铃

发展前景:东盟业已形成的国际经济、政治实力;东盟在亚太国际关系中的独特地位;东盟内部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上的改善; 以及东盟艰难跋涉、发展壮大的实践本身等,却为东盟一体化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障碍:东盟的一体化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其进程中还存在着社 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经济结构缺陷等重重障碍. 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 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合作、变化、发展的浅析。

东南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经济学家大英帝国经济一体化

三、正文: 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变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一).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三).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四).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五).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六).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七).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八).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二)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四)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欢迎阅读。 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必须进;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进入;二、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优势;大学物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力培养,在为学生的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系统性专业实验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多元化人才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缺乏必要联系,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验资源有限,给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性,不能适应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注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忽

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忽视实验过程中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实验评价体系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实验管理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指根据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种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要求有相应的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组合与选择。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进入80 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兴起,我国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做的大部分实验完全是照葫芦画瓢,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有效训练太少; 其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实验学生人数增多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日趋显著;再次,大学物理实验课课时过少,上课时间安排的过于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要解决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革,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也必须变革,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正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可行之道. 二、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标签: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地区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增长加快,活力加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但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地区发展差距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直接关系到区域间和区域内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最早源于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自然状况,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加之各地区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从而必然带来区域间的差距,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它是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反思的结果。从实际上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为解决区域差异扩大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谓区域协调是指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构建城市问交流,合作和协商等的多层次平台,加强彼此协作,强化各自联系,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要求区域内部各地区,区际之间协调发展,而且要求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究竟什么是协调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区域协调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1)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即各区域都享有发展经济的机会,国家政策在向西部倾斜的同时,也要为中部的崛起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兼顾东部落后区县,做到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因此“公平”和“效率”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立足点。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上看,是在满足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同时实现公平,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2)区域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提高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区域

2020年区域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区域工业发展 研究报告 2020年11月

本报告对市场研究部2019年发布的《区域研究之工业篇——纵观工 业格局,待看中部崛起》(以下简称《工业篇(2019)》)基础上进行更新,考察了中国30个省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比较了关键数据及其变化。 1.工业产出:整体格局稳固,区域内部增速分化 从2019年工业增加值分布看,我国各地区工业规模仍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特征,东高西低,头部效应显著。与2017年相比,头部地区中,山东被广东和江苏拉开了差距,而且与浙江也相差无几。除此之外,工业增加值超 过万亿的地区有浙江、河南、湖北、福建、河北、四川、湖南、安徽八省, 与2017年相比没有变化,各区域工业实力格局比较稳固。 图1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从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全国增长5.7%,增速较2018年年下降0.5个百分点。分解到各区域来看,中西部增速较快,但各区域内分化明显。头部省份中,山东增长1.2%,为全国倒数第二,不仅与广东、江苏拉开了差距,也在被浙江不断追赶;东部福建增长8.8%,仅次于贵州;浙江、江苏、河北、广东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直辖市上海工业产出增长仅为0.4%,为全国最低,但上海第二产业占比仍保持26.99%,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仍保留了强大的工业实力,北京、天津增速也不到4%。中部除山西、海南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其他地区均明显高于全国,工业经济活力突出;西部地区除甘

肃、新疆、广西、陕西略低于全国,其余地区均高于全国水平,贵州增速9.6%为全国最高,云南、四川也在8%左右。东北地区辽宁增速6.7%超全国水平,而黑龙江、吉林增速只有2.8%、3.1%。 从201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8年的变化看,19个省市增速呈下滑态势。仅重庆提升幅度较大,主要是受基数影响,重庆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0.5%。山东、陕西、云南、辽宁均出现较大下滑,分别下降了4.4、3.7和3.1个百分点。 图2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18年变化 资料来源:Wind、市场研究部 2.工业企业:半数省份企业数量减少,山东和吉林降幅明显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区域分布来看,与工业增加值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2019年全国规上企业数量达37.28万家,其中广东规上企业超过5万家,超过江苏成为第一,而山东规上企业数量虽仍有2.8万家,但相比2018年已大幅缩水,与浙江差距逐步拉开;东部地区除了三个直辖市均超过了1万家,中部除山西和海南外也均在1万家以上;而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四川超过1万家,较2018年变化不大。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附件1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县校协同、平台依托,创新实践闽东电机电器产业 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成果完成人:傅高升、宋莉莉、张文光、林有智、吴先辉、 王彦军、洪斯玮、何承苗、钟灼仔、吴勇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1.成果简介 (1) 1.1成果背景 (1) 1.2成果简介 (2)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 2.1主要解决的问题 (3) 2.2解决问题的方法 (3) 3.成果主要创新点 (17) 4.取得的成果及推广应用效果 (18) 4.1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品牌专业成果突出 (19) 4.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了专业的社会声誉提升 (19) 4.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有力保障了学生实训和社会服务能力 (20) 4.4“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支撑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 (21) 4.5服务产业能力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闽东电机电器产业的发展 (22) 4.6社会影响力增强,示范辐射作用明显 (22)

1.成果简介 1.1成果背景 福安是“闽东电机”的摇篮,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给闽东电机民营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历经半个世纪的培育和发展,闽东电机制造业逐步成为闽东工业的主导产业,成为闽东地区首个百亿产业集群,并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闽东电机电器产业曾被誉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但受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影响,产业经历了“在风口上,猪都会飞”的野蛮生长后,终于褪下了光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又举步维艰。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存在结构性弱势,进军高端市场缓慢。闽东的电机产品多数以通用中小型电机为主,技术水平仍然处于中低档次,具有“三多三少”的特点:即大路货、粗加工、劳动密集型的多;名优特、深精加工、高新技术的少。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引进困难。另外,由于地域因素影响,闽东地区也难以招聘到相应的高级技术人才。闽东电机电产业发展多以投资拉动,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1年以来市场出现的系列严峻形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下,闽东机电企业呈现“短线长投,跨越经营”的局面。而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发展愈发迅猛,对高质量的伺服电机要求急剧增长,闽东传统电机电器企业举步维艰,产业不得不选择转型升级。 2011年实施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及2012年工信部编制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更进一步要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2012年福建省政府发布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闽东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措施的通知》,要求对电机整机生产及配套企业推广集成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技术改造。2015年,福建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宁德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等要求改造提升电机电器业,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推广集成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由此可见,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极为重视产业的发展。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肩负着为闽东电机电器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责任。2012年以来,我校专业建设以我国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为切入点,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在充分进行区域产业调研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根据闽东电机电器行产业的发展需求,我校已开设了电机与电器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电机电器产业相关的专业,以满足闽东电机电器产业对高素质技术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区域经济学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学》 北京市地铁规划与城区布局的“双向”问题 ——以西直门及其周边为例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时间: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32课时) 专业与班级: 金融1102班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张梅青 提交日期: 2012年10月

目录 第1章前言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方法和思路 (3) 第2章北京市城区布局和地铁站点的“双向”问题 (4) 2.1由城市到地铁——影响地铁站点布局的区位因素 (4) 2.2由地铁到城市——地铁的修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6) 第3章西直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双向”问题 (7) 3.1实地调研结果 (7) 3.2由城市到地铁——影响西直门地铁站选址的区位因素 (8) 3.2.1客流集散点的客流分布及强度 (8) 3.2.2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便捷程度 (9) 3.3 由地铁到城市——西直门地铁站对西直门及其周边的影响 (9) 3.3.1对西直门交通的影响 (9) 3.3.2对房地产及租金的影响 (9) 3.3.3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10) 3.3.4对集群效应的影响 (10) 第4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地铁规划与城区布局的“双向”问题 ——以西直门及其周边为例 第1章前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自1863年伦敦建设第一条地铁以来,目前全世界己经有80多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系统,运营里程达到8100公里。我国也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一批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为地铁建设先驱,综合国内外地铁建设经验的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地铁的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地铁系统。截至2014年1月,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31座运营车站、总长465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如图1 所示。北京地铁是中国大陆最繁忙、运营时间最久、乘客运载最多的地铁线路,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一。 图1 北京地铁系统 2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系统性专业实验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多元化人才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缺乏必要联系,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验资源有限,给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性,不能适应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不能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注意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忽视实验过程中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实验评价体系中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 为了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改革。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实验管理形式上的开放,而是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是指根据多元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种层次的实验教学目标、要求有相应的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需要进行组合与选择。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进入80 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和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兴起,我国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授课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做的大部分实验完全是照葫芦画瓢,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进行的有效训练太少; 其次,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实验学生人数增多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日趋显著;再次,大学物理实验课课时过少,上课时间安排的过于刻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解决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革,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也必须变革,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正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可行之道. 二、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大学物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标,并通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推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中心带动:率先发展扬风帆 ——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 (一)如果说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则是其中最响亮、最动人的音符。 如今,陇原大地,新的发展乐章已经奏响。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甘肃崛起的新号角。 此中,一个?音符?最值得期待: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这是兰州、白银的新使命。 (二)?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这句话,拉开了一部分有条件、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的大幕,也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放眼全国,东部地区率全国之先,而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每一项重大战略,也有其?率先?的城市布局。立足甘肃,以至西北,区域发展同样呼唤自己的?龙头?。这里,兰州之于甘肃,如东部之于全国,是?龙头?的必然之选。 从区位看,兰州处于大西北?座中四联?的特殊位臵。从历史看,兰州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现实看,经过60年积累与发展,兰州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可以说,我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兰州率先发展,既是?兰州战略?的新接力,又是兰州、甘肃发展的再出发。 (三)率先发展,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理念。 在我省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困难。率先发展,意味着会首先触及矛盾、面对困难。为此,作为一种责任,率先发展,决不能绕着困难走,而是要在改革上

先人一步,在发展上快人一拍,率先搬掉?拦路石?,率先趟出新路子。 而且,在新的发展时期,兰州的率先发展,决不能单纯追求速度率先,也不能延续传统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理念,率先发展,就是要彻底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思维惯性、发展方式,率先科学发展。 一定程度上说,中心城市发展的责任和理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成败。中心城市只有敢为人先,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方能不负?龙头?使命。(四)堪当?龙头?大任的,不仅限于单个中心城市,还有都市经济圈。 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领跑?全国发展,展现了都市经济圈的魅力。它也说明,在市场化、城市化趋势下,都市经济圈越来越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若是再早些年,都市经济圈对于甘肃,还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但现在,交通、通信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加上兰州、白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相补、经济相连,让兰白都市经济圈成为可能。省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既扩展了兰州率先发展的空间,更推开了甘肃跨越的?机会之窗?。 (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心带动,源于中心,更高于中心。 中心带动,关乎战略大局,这是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意味着,兰州以及兰白都市经济圈,将成为我省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平台,将担负起带动甘肃、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战略重任。 换而言之,兰州和兰白都市经济圈,都要跳出就兰州谋划兰州、就经济圈思考经济圈的圈子。一方面,要服从全省区域发展目标,挑起?龙头?重担;另一方面,要主动融入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完成人姜德刚孟丽娟单凤儒刘艳良汪洪斌 成果完成单位渤海大学 申请等级省级一等奖 申报时间 2008年12月 成果科类教育学 代码 0401122 学校网址 https://www.sodocs.net/doc/ce12884615.html, 渤海大学 2008年12月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起高校实施扩招政策,当年扩招三十万名大学生。以后几年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加招生名额,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全国高校大学生总数中,高职在校学生的数量已占大学生半壁江山。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满足了广大考生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另一方面,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实训投入不足等,无疑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渤海大学高职学院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状况,确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三维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成果研究内容 (一)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院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我院始终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坚持动态化,文工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在发挥原有财经管理类老牌专业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工科专业,把专业“做实、做强”。 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 以就业为导向,减少专业设置数量,集中优势办好重点专业。经过论证我院将原来的29个专业调整为16个,2005年专业调整结束。同时,对重点专业加强软、硬件环境投入与建设。财经管理类专业是我院老牌专业,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充分发挥老牌专业优势,将其建成省内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以点带面,建设品牌专业 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对原有财经管理类专业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专业和试点专业,实现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案湘教版必修二.doc

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综合思维) 2.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3.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区域认知) 4.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的相关背景资料。(地理实践力) 一、区域发展战略 1.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二、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 (3)新时期 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 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 (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 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重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目标 (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2)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 (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 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皆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余建新1,祝炜平2 (1.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文章用单一指标分析了浙江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出浙江省内存在3个层次的经济发展差异,即地级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和乡镇之间。研究表明:城乡差异大于县际差异,县际差异又大于乡镇间的差异。从差异的变化来看,地区差异在扩大,而城乡差异在缩小;从差异变化的效应来看,差异扩大在现阶段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4)04Ο0029Ο03 收稿日期:2003-10-07;修回日期:2004-02-26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余建新(1957-),女,浙江杭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yujx31@https://www.sodocs.net/doc/ce12884615.html, 1 引言 浙江省2001年和2002年的G DP 总量和人均值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 DP 列各省之首,说明浙江在全国是一个发达省份,是经济大省。但浙江是地域小省(10万km 2)、人口小省(4900 万人)、 (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过程等的影响,曾经是绝对贫困地区。1997年浙江省消灭了绝对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文章使用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单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1]和吉尼系数等指标就浙江的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作一探讨。 我们从3个层面分析浙江省的区域差异,找出欠发达地区。第1层面,以地市为单位,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78年到1999年的人均G DP 值及其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2层面,计算全省以县市为单位的1978年到1999年的吉尼系数,考察全省范围内的县际分化情况,列出相对发达和欠发达县;以县市 (区)为单位,分析一个地市内各县的人均G DP 值及与 全地区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3层面,分析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 2 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 浙江省1978年人均G DP 为331元,1999年该值 为12037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11.52倍,年递增率接近12%。经济高速发展的浙江,以地市为单位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存在。用每一个地市人均G DP 与全省均值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差异的方法,直观地反映这种差距(图1)。分析图1,可以看到全省各地市有3种经济发展情况。第1种,始终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地区,如杭州市和宁波市。第2种,经济快速增长,排名不断靠前的城市,如温州、绍兴、台州、金华。特别是绍兴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不足全省均值80%一跃为全省第3位,达到全省G DP 人均值的近140%。第3种,经济发展缓慢,增长速度落后于全省,排名逐渐后退的地市,如丽水、衢州、舟山。这些地市发展缓慢,在省内的地位持续下降。衢州市由省内的第6位,降为倒数第2位,人均G DP 由原来占全省的 80%多下降到60%多,下跌20个百分点。舟山市经过 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峰之后持续下降,人均 G DP 从全省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4位。丽水的地位始终排在最后,但是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在下降。人均G DP 从原先相当于全省均值的60%下降为40%。分析3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地处山区、海岛,交通不便,第二产业不发达是主要的原因。这一特征与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类似[2]。 按照相对贫困线(低于均值50%)计算法,由图1可知浙江省的衢州和丽水两地属于需要扶持的相对贫困地区。 3 县际经济发展差异 3.1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县际(含县级市)社会经济 第23卷 第4期2004年 8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 ELOPMEN T Vol.23 No.4Aug.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