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的意义 1.建立地层层序,确定地层单位 2.沉积相、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研究 3.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

一. 实测剖面线的选择

实测剖面之前的工作:1野外踏勘 2实测剖面线选择 3信手剖面图的制作.

实测剖面线选择的一般要求:

1.剖面线距离短而地层出露齐全;

2.地质构造简单,尽量选择未遭受构造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而导致地层重复或缺失的剖面;

3.所测剖面地层单位顶面和底面出露良好,接触关系清楚;

4.化石丰富,保存完整,有利于地层时代的确定。还有一些其它要求:

1.剖面地层出露良好,地层覆盖率<40%。

2.实测剖面的方向基本垂直于地层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夹角<60°

3.当露头不连续时,在相邻地段布置短剖面加以拼结。

4.当关键地段被覆盖,且两侧一定范围无拼结对比的标志层时,应采用探槽或剥土予以揭露。

5.剖面线经过地带较平缓,剖面线拐折少。

6.实测剖面的的比例尺按研究程度确定,一般1:1000到 1:2000为宜。

7.为了消除误差,剖面起点、终点及剖面中的地质界线点都应采用GPS定点法或传统定点法标定在实际材料图上。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野外工作 :

一)地形及导线测量测量导线方位、导线斜距和地面坡度角,工作由前后测手二人完成。一般用地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角,读数相差超过3°时应重测,读数相近则采用平均值记记录中。

实测剖面必须取得的地形及导线数据:

(1)导线号: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测绳终点为1,表内记为0—1;第二测绳为1—2,依此类推。 (2)导线方位角(φ):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3)导线斜距(L):每一测段的距离。 (4)分层斜距(l):同一测线上各地层单位的斜距,分层斜距之和等于导线斜距。 (5)坡角(±a 1 ): 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6)岩层产状:测量岩层倾向和倾角(a),应记下所测产状在导线上的位置。 (7)分层号: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 (8)地质点位置:记录剖面中各地质点在导线

上的位置。

二) 地层分层、观察、描述和记录

主要工作1.地层分层 (1根据岩性、岩石组合分层 2根据重要的地层界面)2.观察和描述(1岩性、岩石组合及基本层序2古生物化石3沉积相标志)

分层的基本原则:

1)按地层剖面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分层厚度在图上大于1mm 的单层。 2)岩石成分有显著的不同。 3)岩性组合有显著的不同。 4)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不同。 5)岩石的颜色不同。 6)岩性相似,但上、下层含不同的化石种属。 7)岩性不同,但厚度不大的岩层旋回性地重复出现,可将每个旋回单独作为一个旋回层分出 8)岩性相对特殊的标志层、化石层、矿层及其它分布较广,在地层划分、对比中有普遍意义的薄层,应该单独分层。如果其在剖面上的厚度小于1mm,可以按1mm表示。 9)重要的接触关系,如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重要层序

必须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内容 (岩性、岩性组合及基本层序)

1.观察、描述岩层中各类岩石的颜色、岩石成分、结构(包括颗粒的粒度、分选和磨圆)

2.观察、描述岩层中各类岩性的组合方式、单层厚及基本层序。

3.对分层岩性及岩性组合进行正式的命名,如灰白色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灰白色薄层粉砂岩;灰黄色厚层

灰岩夹灰黄色薄层泥灰岩。

基本层序:也叫基本地层单元,是沉积地层垂向序列中按某种按某种规律叠覆的、一般在露头范围内观测到的、代表一定地层间隔发育特点的单层岩石分层或多层岩石组合,它是地史时期沉积物和沉积作用过程中自然记录的最小地层综合体,也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结构单元。

必须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内容 (古生物化石)

1.首先对露头的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描述,初步确定主要类别,对时代意义强的化石类别,需仔细观察描述。

2.观察描述化石的保存状况,包括保存位置、分选性及排列方向,确定是原地埋藏还是异地埋藏。

3.采集时不仅采大化石,还需采集各类微体化石。

4.如岩层内保存有大量个体大小不同的化石时,应当收集自幼年期至成年期一系列反映个体演化发育的标本。

必须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内容 (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接触关系类型1整合接触 (1连续 2间断)2不整合接触(1平行不整合 :主要特征:上下地层产状一致,具明显的剥蚀,缺失地层,通常具古风化壳、底砾岩及规模较大的冲刷面 2角度不整合:主要特征: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具明显的剥蚀,缺失地层, 通常具古风化壳、底砾岩及规模较大的冲刷面,上下地层变质程度差别较大。)

必须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内容 (沉积构造):

沉积构类型:1层理构造(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水平层理、递变层理、块状层理及潮汐层理 ) 2层面构造(波痕、冲刷痕、压刻痕、泥裂、雨痕、食盐假品及足迹) 3准同生变形构造(常见的准同生变形构造有负载构造、包卷层理、滑塌构造等) 4化学及生物成因构造(鸟眼构造、叠层构造)

三) 绘制地层剖面草图:

在实测剖面时,必须现场绘制导线平面草图和地层剖面草图,勾绘每一根导线内的微地形变化,将导线号、地质点、岩层产状、标本、样品和化石采集地点的编号及剖面线经过的村庄、地物的名称标注在草图上,以供室内整理时参考。

四) 标本和样品的采集:

应逐层采集岩矿、化石标本,还要根据需要采集岩石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样品,人工重砂样品,同位素年龄样或古地磁样。标本和样品应该按规定系统编号,并在记录表和剖面草图上标记清楚。

五) 照相和描述 :

对剖面上的重要地质现象,如接触关系、沉积构造、基本层序及古生物化石等应照相和素描,并根据其在剖面的位置记录在记录表中和在剖面草图上标注。三、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工作

一)野外原始资料的整理认真核对剖面登记表和实测剖面草图,使各项资料完整一致,并将登记表中数据及剖面草图上墨。如果出现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设法更正和补充。此外,还应将登记表上各空项通过计算逐一填全。导线平距 D=Lcos а 1 分段高差

H=Lsinа1 累计高程:剖面起点高程加各分段高程之代数和。导线与岩层倾向夹角:导线方位角与岩层倾向的方位角之锐夹角。

二)岩层厚度的计算

若地面倾斜与岩层倾向相反,则 h=L(sinа2cosа 1 2sinβ+sinа 1 2cos а), 式中β为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之锐夹角。若地面倾斜与岩层倾向相同,则h=L|sinа2cosа 1 2sinβ-sinа 1 2cosа|。岩层厚度以m为单位,一般小数点后取一位数即可。

三)绘制实测剖面导线平面图和剖面图

工作程序:1总导线方向的确定 2导线平面图的制作 3地层剖面图的制作。

总导线方向的确定总导线方向:剖面起点和终点的连线的方向。可采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出剖面的总导线方位。作图法的一般程序:按顺序将分导线方向、水平距(D)、绘制在一张方格纸上,取第一分导线之首与最终分导线之尾的联线作为总导线方向,其方位角可用量角器量出。

导线平面图的制作

1.以水平线作为总导线的方向,通常以左端为导线北西或南西方位,右端为南东或北东方位,

2.按各分导线的水平距和方位依次画出各分导线。

3.在此基础上标出分导线号、地质点号、地层单位代号(包括分层号)、岩层产状、地物及地物名称;

4.在地层分界处根据产状画出其走向线段。

5.在总导线的起点上端画上指向箭头,标上总导线方位。

地层剖面图的制作程序:

剖面水平底线及两端高程基线——根据各导线的海拔高程勾绘地形轮廓线——将地层分界点垂直投影到地形线上,按地层视倾角画出地层分界线——根据地层单位岩性及岩性组合,划上规定的岩性花纹符号——分导线号地质点号化石采集点标本及样品编号产状地物名称地层代号

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实测柱状图的内容,具体作图方法可参照以下几点: 1.在古生物化石带发育且易识别的地区,应加上生物地层—栏。 2.而在沉积构造发育,相标志清楚的地区则应加强沉积相分析,可加上沉积相及海平面变化—栏。3.岩性符号、岩性花纹和各种代号均与实测剖面图相同。 4.比例尺原则上也应一样,特殊情况下可以适量改变。 5.岩性以层为单位,分层描述,应用岩石的全名或突出特征来简明描述。 6.古生物化石一般类别用中文,而属种名用拉丁文。 7.“沉积构造”栏中的层理、层面构造及其它构造,一般用花纹来表示。 8.

“岩性柱”这一栏中,应注意标明表示接触关系、相变和岩浆活动符号,并相应在“岩性描述”一栏上注明“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等字样(整合不用标注)。 9.在图面许可的情况下,可标上各地层单位的基本层序。 10.矿产或其他内容可在备注中注明。 11.在图上方写全图名及比例尺,图下方标上图例及填写责任表。

二. 地层综合柱状图的制作

地层综合柱状图:是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工作区范围内的若干地层柱状图的基础上综合整理而成的。它从纵向上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工作区岩性、化石和沉积相的变化特征。

地层综合柱状图的特点与制作要求:

1.岩性通常以段、组为单位,综合描述。描述要有代表性,同时也需对区域上较大的岩相变化进行描述,相变规模大时,要在岩性柱上画上相变线。

2.地层厚度以综合厚度表示,一般应包括最薄的和最厚的范围,例如20~80m。

3.化石名称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或特征性的属种。

4.一般要加上“沉积相和海平面变化”一栏,以描述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5.综合地层柱状图多和地质图配套,因此,综合地层柱状图可上色。

一、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按相关程度要求,通过野外路线地质调查等方法将地质体的时空分布规律表达在地形图上—形成地质图,不同比例尺、程度不同、要求不同。 2.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种类与比例尺①种类:运用地质图、过渡型地质图、传统型地质图②比例尺小比例尺:1/100 万、1/50 万中比例尺:1/30 万、1/25万、1/20 万、1/10 万大比例尺:1/8万、1/7.5万、1/6.336万、1/5 万、1/2.5 万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1.立项论证 2.设计编审 15 3.野外地质调查与野外验收 40 4.最终成果验收与出版 30 5.资料验收与汇交 15

三、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

1.填图区范围

东区,断裂填图区

西区,褶皱填图区

2.基本步骤:填图准备,填图阶段、补课阶段 3.填图前的准备(设计或计划):a.收集资料(包括地形资料,一般 1:5 万填图用 1:2.5 万地形图) b.区内踏勘 c.编写设计确定填图单位:Ar、Pt2t、Pt3x、Pt3l、Pt3j、∈1f、∈1-2m、∈3h、O1m、C2b、C2t、P1s、

P1y、γ5、γ 5 2 、γδ5 3

设计填图路线与点线密度路线布置原则是复杂区加密,简单区放稀。路线总长度各区不少于 2km,界线点实物工作量设计,信手剖面、标本数量等。 4.填图方法与要求 a.路线间距,按设计执行

b.路线布置原则: 1)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或地质体走向布线原则 2)主干路线与辅助路线相结合 3)穿越路线与追索路线相结合 C.路线地质观察要点①客观性 :客观描述路线上的各种地质现象,注意量化,如:地层单层厚度、沉积构造、产状等,岩石中的颗粒大小等,描述现象提取信息不加成因分析。构造:褶皱各要素,断层各要素。②连续性观察连续如 N0.1 点描述完后,从 N0.1 到N0.2 之间应连续观察描述记录连续点向描述:N0.1 主要出露③一致性

记录本描述与素描图、信手剖面一致

记录本中的记录与手图上的点产状一致

④准确性

地形图上标绘的点位与实际位置误差(1:5 万不得大于 50m)一般不超过 20m (1:1

万)

地质界线现场勾绘,用“V”字型法则验证

所有地质界线必需有足够的点控制

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记录过份简单

②文图不吻合

收集不到资料,最后报告多数是用别人的或抄

d.资料整理与成图

当天整理,各类原始资料的整理

阶段性整理与最终整理:

①野薄—手图一实物之间的吻合

②成图,对工作完毕的地区联图

③根据连图与整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补课

(以1/5万区调规范为例)

一、地质实际材料图

1.何为实际材料图

实际材料图是用线条、符号、花纹等在地形图上表示出各种地质要素以外,还包含有地

质观测点及编号、地质路线及编号、各种样品采集点及编号、实测地层剖面位置及编号、山

地工程和钻孔位置及编号等内容的一种图件。并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进行编制。

①实际材料图是根据野外工作图(手图和清图)编制而成的。

②是地质信息量较大的一种图件。因此,常常用较地质图比例尺大的地形图作底图。

③它是编制地质图的基础,因而应先于地质图编制。且不需着色。

2.实际材料图的用途

①是检查和编制地质图和其他有关图件的基本资料。

②是检查地质填图过程中是否完成所规定的实际工作量,是否达到精度要求的依据。

③是衡量填图工作质量,鉴定各种地质要素和地质信息可靠程度的依据。3.实际材料图的基本要求

(1)准确真实,内容完备,清晰易读。(2)在图面结构上,应由图名、图幅代号、比

例尺、主图(实际材料图)、图例、责任表几部分组成。图式与地质图图式类同,图面结构

合理、图式规范。

4.实际材料图的主要内容

①地质界线、产状及地质体代号。

②地质观测点及其编号:a. 地质点圆圈直径 2mm。b. 原则上一点一号,并尽可能置于

观测点的同一方位,排列一致,字迹端正,美观整齐。

③地质观测路线(含教学路线及观察点)

应按野外实际经过的地段勾绘,并用易于区别其它地质界线的带色的线条或断线表示,

用间断的箭头表示路线的前边方向和起点、终点。

④取样位置及编号

⑤实测剖面位置及编号

⑥山地工程和钻孔位置及编号

⑦填图区范围(实习区地质材料图)

5.图式及图例

①图式

一张正规的实际材料图在结构上应包括: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主图(材料图)、

图例、责任表和下述地质图类同。

②图例

实际材料图是地质图的基础,也是最终上交成果中的配套图件,图例中的地质内容的图

例已在地质图中清楚地表示了,因此为了减小图面负担、突出主题、实际材料图的图例只含

实际材料部分即可。

图例的排序按上述内容中的②-⑦依次排列,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进行。6.清绘着墨

①先绘地质观察点、样品采集点、山地工程、实测剖面位置及编号

②再绘其他地质界线及路线,这里应注意二点:a. 地质界线间的压盖关系,应从新→

老依次勾绘;b. 各种线条不能穿过各种符号和编号,注意避让。

7.图廓外的整饰

①图名名称

②比例尺

③责任表(放右下角)

内容包括:编图单位、单位的队长及技术负责人姓名、编图者姓名、清绘者姓名及编图

日期。

二、地质图

1.地质图的概念

地质图是以实际材料图为基础编制的,是用规定的符号(文字、颜色、线条)把某一地

区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时代地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的产状、分布和相

互关系),按一定的比例尺要求、概括地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所以,地质图是地质

工作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2.正规地质图的图式结构

一张正规的地质图应按规范图式的具体要求的内容和布局进行编制。

在结构上应包括:图名、图幅代号(以国际分幅为单位)、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线段

比例尺)、主图(地质平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主图左侧)、图例(主图右侧)、图切地质

剖面图(主图正下方)、接图表、责任表等部分内容。

3.编图步骤

(1)准备地形底图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正规地形图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简化后,提交合乎要求的地形底图。

(目前这一步骤,可在计算机中完成。)

(2)拟定地质体的取舍、归并、扩大表示的方案

由于地质图是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要在大信息量的实际材料图中,按精度

要求进行地质内容的取舍、归并和扩大表示的方案的拟定(拟定的原则略去)。(3)编制主图(地质图)

应严格按照“地质体取舍、归并和扩大表示的方案”,在实际材料图的基础上,去掉“实

际材料”这部分内容,把地质内容转绘(缩转)到符合比例尺精度要求的地形底图上去。

所转绘的地质体的内容、界线、代号均应与实际材料图相吻合。

(4)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内容另讲)。

(5)编制图切地质剖面图

图切地质剖面图主要用于补充说明全区主要地质构造的地下延伸情况,直观反映其空间

构造特征。其作图程序:

①选定剖面位置(垂直构造线方向);

②切制地形剖面(水平、垂直比例尺与地质图等同);

③把相应地质界线依次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按各点产状绘出地质界线;

④上岩性花纹、代号;

⑤标出剖面起点、终点符号。

(6)拟定图例

①图例应包括符号图形、文字代号和简短说明;

②图例应包括图中所有地质体、符号、代号等;

③图例应放置主图右侧,其排列顺序依次为:

A.地层部分:地层排序自上而下,由新到老,依次排列出各地层单位;

B.岩浆岩(侵入岩)部分:a. 按年代由新到老排列;b. 每—期内容按类依次为酸性

岩一中性一基性一超基性一碱性岩排列;岩脉也由此依次排列。

C.构造部分:包括断层及各种构造面理、线理及其产状;断层排序先正断层,依次为

逆断层、逆掩断层、平移或走滑断层、深断层、推测断层等。

D.为实测、推测地层界线,不整合界线,各种地质体界线,各种产状符号等。E.为其他部分内容。

(7)着色(按国家统一色标标准执行)

(8)着墨、清绘。

(9)图廓外的整饰(图名、比例尺、座标等)。

(10)图幅接图表(一般放图右上角)

(11)责任表(一般放于图右下方)

4.本次编图要求

①因条件所限,可用透明纸成图。

②纸宽为 29cm,要求:上方留 3cm放图名(字大小与地形图上字规格一致),其中含

1cm留天;主图宽 20cm;下部留 6cm放置图切剖面和比例尺(含留 1cm为地)。

③图式,除左侧综合地质柱状图不要外,其他按要求进行。

④成图时,借助绘出的 1/1.5 万地形地质图在自己 1/万地形图上进行放大和接图(独

立填图区完成的内容与图外地质体联接),最终成图。

三、构造纲要图

构造纲要图,是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的,它是以不同的线条、符号、颜色表示一个地区

地质构造的一种图件。

1.图式结构

包括:图名、国际分幅代号、比例尺、主图(构造纲要图)、图例、责任表等部分内容。

由于它和地质图相配套,故不再附地质剖面图。

2.主要内容

(1)构造层

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地质发展阶段,在一种构造环境下所形成的一套沉积建造、岩浆岩、

变质岩、构造变形和矿产的组合。

由于同一地区、不同地质发展阶段大地构造环境各不相同,因而决定了各构造层的特征

不同。

构造层是由角度不整合来划分,平行不整合作为亚构造层来划分,并标绘图上。填图区由于范围所限,地层单元可归为:Ar、Pt2、Pt3、∈、O、C-P、Q。(2)断层及编号

各种不同性质的断层按规定符号表示,并注明名称和编号,如:F1、F2……(3)褶皱及编号

各类褶皱用褶皱轴迹线表示,轴迹线的宽窄反映其核部或褶皱宽度的变化,并注意其扬

起端或倾伏端的表示。编号:如:Fd1、Fd2……

(4)侵入体

绘出岩体界线、注明代号及时代符号,标出原生构造产状,接触界面产状等。(5)选择代表性地层产状及构造面理、线理产状等绘于图上。

(6)整饰图面结构,如: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等。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

实测地层剖面 为了对测区的地层情况有准确的了解,选择出露较好的典型地层剖面进行实际测量。 (一)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的任务 1.确定剖面起、止点, 将其准确标定在地形图上并标上地质点号 剖面起、止点按地质填图地质点号统一编号,并在剖面线上用油漆做上醒目的标记。 确定剖面起、止点通常采用三点交汇法并根据地形、地物加以校正。目前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 确定剖面起、止点的原则: 剖面起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下伏层位中,终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上覆层位中。例如:所要实测的地层是石炭系(C),起点要放在泥盆系(D)的顶部,终点要放在二叠系(P)的底部。如下图: 2.划分地层,将分层界线和分层号标在剖面线上 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岩层剖面上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或岩石组合规律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实测剖面所划分出的层,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岩性层。所划分出的每一层与上、下相邻层的宏观岩性特征应有较明显的差异,易于识别。复合岩性层的的组合规律主要有①夹层型(以一种岩性为主夹有其它岩性);②互层型(由两种岩性交互产出);③韵律型(三种或三种以上岩性顺序排列、重复出现)。 地层划分的精度 地层划分的精度(即:分层厚度)与所选定的比例尺有关,两者的关系如下: 实测剖面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关系

注: 最小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m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最大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cm 所代表的地层厚度。分层厚度的下限通常为自然岩层厚度。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的问题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有意义的特殊岩层,例如底砾岩层、古土壤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岩性独特的标志层等等,对于这些岩层,即使厚度不大也应单独分层,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予以夸大表示(可夸大到1mm)。 3.寻找化石 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可作如下分工(见下表): 实测地层剖面人员分工 1. 前、后测手的任务 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标注导线点号)。导线点的选择原则是: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形明显起伏或剖面方向转折处以及剖面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号的编码,由剖面起点至终点依次为0、1、2、3、……。 ②丈量导线距(斜坡距) ③测量导线方向:导线方向指的是导线起点至导线终点的方向。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

野外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野外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一、实测地质剖面的基本概念 1、定义:通过野外实地测量的方式,按一定方向,详细了解测区内地下一定深度、一定距离内的地层、 构造和岩体等特征的工作。实测地质剖面的工作成果即为相应的实测地质剖面图。 由于是实地观测,因此该图件能校准确的反映相应的地层、构造和岩体等特征,为后期的进一步的工 作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比例尺的不同,相应的工作精度与要求也不同。 2、分类:根据实测剖面的目的,可分为实测地层剖面与实测构造剖面等基本类型(本次实习主要进行实 测地层剖面的工作)。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与步骤 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本次实习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详细了解其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其工作步骤与要 求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保证该项工作能否顺利完成的基础。 1、前期准备阶段 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各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将影响最终的结果,故前期 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测量工具与表格的领取,主要有测绳、记录表和图板等。 2)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情况,合理的进行分工。本次实习中,实测地层剖面工作以各个小组为单位 独立完成,根据工作性质小组成员可分为前测手、后测手、分层员、记录员、标本采集及产状测量员和疏 导及联络员。 小组各成员职责: 前测手拿着测绳,尽量沿着垂直地层的走向方向,选择通行条件较好的路线边行进边放测绳,在地形的突变处停止行进,作为本分导线的止点(做上记号),并拉直测绳,读取测绳上止点的度数,该读数 为分导线的斜距(分导线的长度L)。测量分导线的方位(读南针,俯视为正,仰视为负),所读数据告知 联络员。当本分导线所有工作完成后,前测手再进行下一个分导线的测量工作。 后测手拿着测绳的起点处(0米处),当前测手停止行进后,拉直测绳,测量分导线的方位(读北针,俯视读负,仰视读正),所读数据告知联络员。当本分导线所有工作完成后,至前测手站立处(做记号处)进行下一个分导线的测量工作。 分层员负责地层的分层工作,分层的原则主要依据某组地层的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分层的编号按0、1、2……依次进行。 分层员要向记录员告知各个分层在分导线上的读数与基本岩性,当分导线处的岩层界线出露不好时, 可将分导线两侧的分层界线按岩层的走向投影到分导线上,或延伸分层的层面,当延伸后的层面与分导线 相交后,再读取该点的读数,此读数即为分层在分导线上的投影位置,如图1所示。 分层员在向记录员告知分层位置与分层的岩性后,必须在野外记录簿上详细描述各分层的岩性特征, 以及接触关系等。 记录员记录员主要记录实测地层剖面中的各种数据,因此该项工作必须仔细认真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将导致小组实测工作返工。所有数据按要求填写到《实测剖面计算表》的相应栏目中。 标本采集及产状测量员负责各分层标本的采集工作,标本应采集各分层具有代表性的岩性层,大小符合相关要求(3c m厚×6cm宽×9cm长),标本的编号从记录员获取,同时向记录员告知所采标本在分导 线上的投影位置。测量每一个分层的岩层产状,如果某分层的厚度较大,则适当增加产状测量的次数,将 所测得产状数值与产状测量处在分导线上的投影位置告知记录员。标本采集与产状测量点在分导线上的投 影原则与记录员相同。

实测地层剖面

实测地层剖面实测地层剖面 目 录 1 1 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 ...................................................................................................................... 1 2 2 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剖面位置的选择及布置 ................................................................................................................ 1 2.1 剖面的选择 (1) 2.2 剖面的布置 (1) 3 3 人员的分工人员的分工人员的分工((4~6人) ................................................................................................................................................ 2 3.1 前后测手的任务 (2) 3.2 分层及描述员的任务 (3) 3.2.1 划分地层 (3) 3.2.2 观察并描述地层 (4) 3.2.3 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照片 (5) 3.3 表格记录员的任务 (5) 3.4 采样及产状测量员的任务 (8) 3.5 绘图员的任务 ....................................................... 8 4 4 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实测地层剖面的室内数据整理 .............................................................................................. 8 5 5 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 ................................................................................................................ 9 5.1 直线法 (10) 5.2 导线法 (11) 5.2.1导线平面图的绘制 (11) 5.2.2地层剖面图的绘制 ............................................... 11 6 6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的绘制 ................................................................................................. 1313 7 7 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的编写 . (1414) 7.1 概述 (14) 7.2 剖面描述 (15)

(完整word版)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如图1所示: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不整合,地层序列中两套地层之间的一种不谐调的地层接触 关系。它意味着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形成之后和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沉积开始 时所经历的沉积中断,下盘发生褶皱、断裂、变质、上升、遭受剥蚀和下盘 重新下沉或海侵接受沉积等。不整合表明地层记录的重要间断或缺失。地层 剖面中的岩层是现存的地层部分,而不整合则包含缺失的地层部分。)在剖 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内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距离内、地下一定深度内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目前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内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 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方法同前)。 4)投影地质界线。 5)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6)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 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 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 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 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 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 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总结

治多县昂欠涌曲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一.概述 青海省治多县昂欠涌曲第四系实测地层剖面为四川地勘局川西北地质队测制,测制时间为2009.8月,测制者梅刚、张鹏、陈世华、郝启洪、杨嘉鸿,工作中采用罗盘测量方向,坡度角,用测绳量距、逐层仔细观察记录、对好的地质现象进行了拍照,并配合样品采集,剖面精度按1:1000比例尺进行。 剖面工作量统计 剖面长度:622.00米 导线数:9导线 样品数:1个 b薄片共有1个 分层数:4层 1.自然地理与交通 测区地处青川藏高原腹地,属高原丘状地貌。行政区划为青海治多所辖。剖面:起点坐标: X=0724320 Y=3720901 H=4496; 终点坐标: X=0724690 Y=3721399 H=4452 交通条件一般,有一条简易公路可达。 2.前人工作史及状况 青海第四系研究始于1936年孙建初、扬钟键、卞美年等人的工作,其后陈梦熊(1945)、刘增乾(1946)、翁文波、李德生(1946)等也有专论发表。 期间,地质部632队,青海综合地质大队水文队、石油普查队,青海省地质局盐湖研究室,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冰川沙漠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青海第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第一、第二区调队、第一石油普查队,青海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地矿部90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等单位均从不同角度对青海第四系进行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 二、剖面地质特征 剖面主要出露第四系地层。 (一)剖面列述

Ⅰ级阶地,更新统(QpⅠal),高出现代河水面约3m。 3.为河漫滩堆积物,河床为砾石层,砾石主要成分为灰岩,约占90%,砾石磨圆度较好,呈椭圆-次圆状,偶见砂岩及安山岩转石。 ------不整合----- Ⅱ级阶地,更新统(QpⅡal),高出现代河水面约4m. 2.大部分为残坡积物及河流冲击物掩盖。据转石推测其下腹岩石岩性为灰岩,转石磨圆度较好,呈椭圆-次圆,偶见有灰绿色安山岩转石 ------不整合----- Ⅲ级阶地,更新统(QpⅢal),高出现代河水面5-6m 1、为大量灌木丛及草皮掩盖,据转石推测岩性为灰色灰岩,转石棱角分明,呈棱角-次棱角状。阶地高约7-8m。 ------角度不整合----- 上三叠统波里拉组(T3b) 0、岩性为厚块状灰岩。岩石外观较为完整,局部见有褐铁矿化。 (二)岩石地层综述 1、Ⅲ级阶地,高出现代河水面5--6m,阶地平台较明显,阶面宽约数十m,阶面略向北倾斜。属基座型阶地,二元结构清楚,上部为含砾砂土层,厚约0.5m,下部为含砂砾石层厚1-2m,横向上层位较稳定,角度不整合于下伏波里拉组基岩之上。 2.Ⅱ级阶地,高出现代河水面约4m.,阶地平台明显,阶面宽240余米,表层为草皮,居民点及放牧场分布其上。阶面略向北及下游倾斜。下部为:(1)腐植土层,主要由根系土,亚粘土组成;(2)粘土层;(3)细粒砾砂土层,主要由亚砂土、砾石等组成,砾石砾径1-3厘米,含量约30%,次圆-圆状;(4)砂土层,土黄色,未见底,主要由砂土80%、亚粘土20%组成。 3.Ⅰ级阶地,阶面高出现代河水面3m,为一平台,草地掩盖。阶面平坦,宽400余米,略向北(现代河流)倾斜。阶地二元结构清楚,下部为含砂砾石层,厚1.6-2.0m,砾石含量80%,成份以中粒、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次为脉石英、粉砂板岩等,略显下粗上细的韵律特征。砾径大者为10-15厘米,小者为1-3厘米。结构松散。上部为灰色粉砂质粘土,厚约0.5m。 4.三叠系波里拉组(T3b) 岩性为灰色块状灰岩,岩石破碎,裂隙发育,表面局部见有覆盖一层钙质薄膜,呈砖红色,具褐铁矿化,岩间充填方解石脉,脉宽约0.1-0.3cm。局部发

第九章 实测地质剖面

第九章实测地质剖面 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 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

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为使制图整理方便,剖面线尽量取直,避免拐折太多。 3.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就应选取1︰1000的比例尺绘制;如果要求将出露2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则应选取1︰2000的比例尺绘制等等。所以,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是在图上能表示1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标志层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1mm,也应放大至1mm夸大表示。 4.剖面的起点与终点应作为地质点,标定在地形图上。 第二节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 剖面测量方法有直线法和导线法。如果剖面较短,地形简单,利用直线法便于整理。如果剖面较长,且地形变化较复杂时一般用导线法进行。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

实测地质剖面 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 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 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 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为使制图整理方便,剖面线尽量取直,避免拐折太多。 3.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知识

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及制作方法 一.目的 1.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学会编制地质剖面图。 2.掌握不整合在剖面图及平面图上的表现特点。 二.实习容 (一)地质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1)地质剖面图的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颜色按一定的比例,沿一定的方向,表示一定的距离,地下一定深度地质现象的图件。地质剖面图分为实测剖面、信手剖面与图切剖面,但目前我们就了解两种。 2)地质剖面图的组成:地质剖面图由图名、比例尺(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剖面方位、图例、责任表等组成。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1)剖面线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反映图的构造特征,剖面线应尽量选择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线方向,以及地层出露最完整,构造最清晰的地段。 2)剖面基线的选择:所谓的剖面基线是指剖面所反映深度的一条基准线。剖面基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剖面线地形的起伏,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3)绘制剖面地形曲线。 4)投影地质界线 5)剖面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方向) 6)根据岩层产状勾绘地质界线(先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再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7)整饰图件:图名、方位、图例、颜色等的标注,各单元的合理布置。一幅标准的剖面图各单元组成及布置如下。见插图6。

(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点 1.平行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在平面图上不整合线与新、老地层界线平行或重合,不整合面的产状与新、老地层产状相同。在平面图上用实线加虚线(新地层一端)表示,剖面图上用虚线表示。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与剖面图上的特点分两种情况: 1)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不同,倾向大致相同时,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上与新、老地层大致平行,剖面图上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 2)当新、老地层的倾角与倾向均不同时,则不整合面(或界线)在平面图和剖面图上,均与新地层平行,与老地层斜切。见插图7 (四)勾绘角度不整合时注意事项: 1.先绘制不整合面界线,再绘制不整合面以上的新地层,最后绘制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 2.当不整合面以下的老地层界线被不整合面所切时,应将老地层的界线适当用虚线延长至剖面线,再将其交点投影到剖面线上。根据该交点的位置和老地层的倾角,可 在剖面图上勾绘出老地层的界线。见插图8。 3.当面方向与岩层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时,二者所夹锐角<80o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 制。 4.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 换岩层倾角。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的意义 1.建立地层层序,确定地层单位 2.沉积相、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研究 3.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 一. 实测剖面线的选择 实测剖面之前的工作:1野外踏勘 2实测剖面线选择 3信手剖面图的制作. 实测剖面线选择的一般要求: 1.剖面线距离短而地层出露齐全; 2.地质构造简单,尽量选择未遭受构造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而导致地层重复或缺失的剖面; 3.所测剖面地层单位顶面和底面出露良好,接触关系清楚; 4.化石丰富,保存完整,有利于地层时代的确定。还有一些其它要求: 1.剖面地层出露良好,地层覆盖率<40%。 2.实测剖面的方向基本垂直于地层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夹角<60° 3.当露头不连续时,在相邻地段布置短剖面加以拼结。 4.当关键地段被覆盖,且两侧一定范围无拼结对比的标志层时,应采用探槽或剥土予以揭露。 5.剖面线经过地带较平缓,剖面线拐折少。 6.实测剖面的的比例尺按研究程度确定,一般1:1000到 1:2000为宜。 7.为了消除误差,剖面起点、终点及剖面中的地质界线点都应采用GPS定点法或传统定点法标定在实际材料图上。 二、实测地层剖面的野外工作 : 一)地形及导线测量测量导线方位、导线斜距和地面坡度角,工作由前后测手二人完成。一般用地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角,读数相差超过3°时应重测,读数相近则采用平均值记记录中。 实测剖面必须取得的地形及导线数据: (1)导线号: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测绳终点为1,表内记为0—1;第二测绳为1—2,依此类推。 (2)导线方位角(φ):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3)导线斜距(L):每一测段的距离。 (4)分层斜距(l):同一测线上各地层单位的斜距,分层斜距之和等于导线斜距。 (5)坡角(±a 1 ): 测段首尾之间地面的坡角,以导线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6)岩层产状:测量岩层倾向和倾角(a),应记下所测产状在导线上的位置。 (7)分层号:从剖面起点开始按划分的地层单位顺次编号。 (8)地质点位置:记录剖面中各地质点在导线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第九章实测地质剖面第一节实测剖面的目的及剖面位置的选择在某一地段内,沿一定方位实际测量和编制地质剖面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是对工作区内地层时代、层序、岩性特征、厚度、古生物演化特征、含矿层位和接触关系等进行综合研究的手段。在实测剖面工作中,凡是剖面线所经过的所有地质现象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进行测量和收集;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都要详细进行研究。包括沿剖面线的地形变化;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厚度;古生物化石层位及所含化石的种属特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系统采集岩石标本及化石标本,采集各种分析样品待室内进行分析研究;有时要有专门人员进行地球物理及放射性测量等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该区地质发展史的研究,以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的特征,推断地壳运动的时期及特点,通过不同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许多专门性的研究工作也都要通过实测一定数量的地质剖面来完成。在地质测量工作中,通过实测剖面系统掌握测区内上述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而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填图单位,明确分层标志,为顺利开展地质测量作好基础工作。在踏勘测区的基础上,选择几条典型的剖面进行实测和研究,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实测剖面顺利而有效地进行,选择好剖面线的位置是很重要的。选择剖面线有以下几点要求:1.剖面线要通过区内所有地层,也就是说,在剖面线最短的情况下,通过的地层越全越好。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于岩层走向。有时一条剖面不能包括所有地层,这时可分几个剖面进行测量,然后综合成一个连续剖面。所测每一时代地层最好要有顶面和底面,选择发育好、厚度最大的地段。以解决地层问题为目的的剖面,最好选择结构比较简单,尽可能不受断层、褶皱及岩体干扰的剖面。如果以解决构造问题为主,所选剖面应反映测区的主要构造特征,剖面线要垂直主要的褶皱轴线和断层走向。2.剖面线经过地段露头要好,尽可能选择连续山脊或沟谷。避开障碍物,减少平移。为使制图整理方便,剖面线尽量取直,避免拐折太多。3.根据对剖面研究的精度要求,确定剖面比例尺。如果要求将出露1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就应选取1︰1000的比例尺绘制;如果要求将出露2m宽的岩性单位划分并表示出来,则应选取1︰2000的比例尺绘制等等。所以,在实测剖面过程中,凡是在图上能表示1mm宽度的岩性单位都要划分出来,而有特殊意义的矿层、标志层等,即使在图上表示不足1mm,也应放大至1mm夸大表示。4.剖面的起点与终点应作为地质点,标定在地形图上。第二节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剖面测量方法有直线法和导线法。如果剖面较短,地形简单,利用直线法便于整理。如果剖面较长,且地形变化较复杂时一般用导线法进行。野外工作有地形及导线测量、岩性分层、测量岩层产状、观察描述、填写记录表格、绘制野外草图、采集标本及取样等。一般需要3—5人,最好5—7人(包括前测手、后测手、分层员、记录员和采样员等)共同测制一条剖面,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一、测量导线方位、导线斜距及地形坡度角此项工作由前、后测手(各1人,二人身高最好一样)来完成。一般用50m、100m长的测绳,后测手持0m端,前测手持另一端。测量开始时,后测手站定剖面起点,前测手向剖面终点方向前进,待到地形起伏变化处则停止。两人将测绳拉直,此时,前测手向记录员报告导线斜距——测绳终点所记米数。前测手应当注意寻找地形恰当的位置作为导线终点,有时需前后照应,尽量选择地形起伏的折点部位,如沟底、山顶等,使每一导线尽量放长,减少导线次数,加快工作进度,降低整理的工作量。前后测手共同测量导线方位和地形坡度角,导线方位是指导线的前进方向,用方位角记数。前后测手测量误差小于2°~3°,取其平均值记入记录表格中。地形坡度的测量是利用罗盘测斜仪,前后测手分别瞄准对方相同高度部位,使视线与地面平行一致,多测几次,前后校正,开始读数。以后测手为准,仰角为“+”,俯角为“—”,测准后将角度连同“+”或“—”号一同报告给记录员,记入表格中。二、观察、描述及分层观察、描述及分层(1—2人)是实测面的中心工作,一切都围绕其进行。所以一般都由工作细心、经验丰富的人员承担。分层是根据岩石的岩性、颜色、成分、结构、构造上的差异性特征,按照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划分出不同的岩石单位,在分层处做好标记(如插上小红旗等),并且将分层的位置在导线上读出,报告给纪录员记入表格中。首先确定沉积岩大类,然后根据具体特征进行边观察边描述,准确定名,详细描述、记录。此项工作,最好两人进行互相研究共同切磋,取样人员可同时配合,采集地层标本和各种样品。要注意分层准确合理,有时无须将岩层分得过细,但有时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岩层、矿层又必须详细的划分,待室内整理时再行取舍。分层人员要及时向记录人员报告分层位置、层号及岩性定名,当一导线工作完毕及时指挥测手前进。重要的地质现象要作素描图或照像。对一些出露不好而又关键的地段,要向导线两侧追踪补充描述,必要时可将导线附近的地质界限沿走向平移至导线上来。如果附近不可见或难于平移时,则须动简单山地工程,清理出露头以便观察。三、标本和样品的采集及编号原则上对所分层岩层应逐层取样,其中包括地层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岩石薄片标本、矿石光片标本、岩石化学分析样品、人工重砂样、同位素年龄样、古地磁样等等。对重点层位要加密采样。根据地质测量规范的要求而定取样项目。标本及样品一定要准确系统编号,填好标本签(见附表1),并用标本纸包装起来。所有的标本及样品编号不准重复。一般编号要有剖面代号、层号、标本及样品类型(如薄片标本、化学分析样等)、标本的序号等。如果在实习中有多组或不同班级同测一条剖面,则班级或小组的代号也要编入。如:W—②—B1W—代表王庄剖面②—该标本取自第层②内B1—代表薄片用标本,该层的第一块薄片标本ⅢZ—②—H2Ⅲ—代表三班或三组Z—代表张崖子剖面⑤—该标本取自⑤层H2—化石标本,该层的第二块采集标本及样品的注意事项:①一定要在真正露头上采集样品及标本,不能用转石代替。②取样位置要准确,在测绳上读准斜距记入表格中。③标本与样品一定要取新鲜岩石,规格视需要而定,一般情况下标本规格为3×6×9cm3或2×4×6 cm3、,特殊样品可大一些或小一些。标本上用白胶布贴好、写上记录编号,或者用记号笔直接写在标本上。回室内最好涂上白漆,用墨笔编号、包装。负责采样人员,要逐层测量岩层产状,报告记录员填入表中。四、填写记录表格实测剖面需要在野外填记专用的记录表格(见附表2)。表格内除各项水平距、高差、累积高差、产状视倾角、分层厚度等项待室内整理时,经计算或查有关表格填入外,其余各项均应在野外准确无误填写。导线号要写导线起始点的位置编号,如第一根导线为:0—1,第二条为1—2等等。导线方位角是记录后测手所测定的导线前进的方位,注意不要把方位记反。各项地质内容的记录都要与分层号相对应,如斜距起止点,是指所分这一层在该导线测绳范围内的具体起终数字,如22—43。地形坡度角要以后测手为准,倾角为“+”或“-”。其他各项要准确填写不得遗漏,记录人员要及时向各工作人员询问所测数据及记录内容,分层人员得知记录员已将表格填写无误后,方可指挥测手移动测绳,记录员应起到监督作用,保证质量。五、绘制草图实测剖面需要在野外填记专用的记录表格(附表2)。在实测剖面中,应现场绘制草图,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以便在室内整理时参考。①野外平面图的绘制方法首先大体确定剖面的总方位,可在野外大体测量,也可在地形图上用量角器量得设计剖面的总方位。以图纸的横线作为该剖面的总方位线,在图纸的上方标明北的方向(N)。在图纸上确定剖面的起始位置,一般图纸的右端为东或南,左端为西或北。如剖面的总方向为NW310°,则在图纸上应将130°方向放于右方,而310°方向放于左方,这样有利于与地形图相对应。开始,在图纸上剖面起点处沿导线方位角画一射线,在该射线上截取出导线水平距(根据导线斜距及地形坡度角求出水平距D=(L1- L2)cosβ,或者按比例用作图法求出)。将导线起止点标好序号,按照导线顺序一一作出。在各导线上,按照分层水平距截取各分层位置,每分层段内要标好分层号。在适当位置标记产状符号、古生物化石采集部位等。导线号记在导线变换处,如有拐折,则标于导线相交角尖处,层号最好用圆圈圈起,标于分层段的中间,数字大小要一致。分层界线及产状符号等所画线的长短也要做统一规格(图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