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依据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依据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依据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依据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依据

(一)法定检验

1、与检验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

(1)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1978 年议定书、1988 年议定书及其修正案(SOLAS 1974);

(2)1973 年防污公约及1978 年议定书(MARPOL 73/78)和1997 年议定书;(3)1966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及1988 年议定书;

(4)1969 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5)1972 年COLREG 公约(规则);

(6)1978/95 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1995)。

(7)国际劳工组织公约。

2、《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

考虑到平台的特殊性,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于1979年以A.414(XI)决议通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即79 MODU CODE。1989年10月第五十七届会议对1979《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进行了修改,通过1989《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即89 MODU CODE (1991年5月1日生效)

3、国内有关的法规

(1)与船检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止法》

《大气污染防止法》

《船舶登记条例》、《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2)《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1999

《海上平台安全规则》(1984)

《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1992)

《海上移动平台建造后检验技术规则》(1997)

(二)船级检验

1、《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2005

2、《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

3、《海洋工程锚链规范》1992

4、《钢质海船人级与建造规范》(2006)

5、《钻井设备导则》2006

6、船级社公布的产品检验规则

7、国际船级社协会(简称为IACS)的要求和解释。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MODU CODE)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 (MODU CODE) 3.6.1 目的 《2009 年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旨在为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设计衡准、建造标准及其他安全措施提出建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这种平台、平台上人员和环境的风险。 3.6.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则适用于2012 年1 月1 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第1.3节中所定义的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 1.2.2 对本规则未涉及的生产系统的操作方面,沿岸国可提出附加要求。 3.6.3 定义 1.3 定义 就本规则而言,除非另有明文规定者外,其中所用术语的定义如下: 1.3.1 1988 年载重线议定书系指经修订的《〈1966 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1988 年议定书》。 1.3.2 “A”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1.3.3 起居处所系指用作公共处所、走廊、盥洗室、居住舱室、办公室、医务室、影院、游戏及娱乐室、无烹调设备的配膳室的处所以及类似处所。公共处所系指起居处所中用作大厅、餐厅、休息室的部分以及类似的永久性围蔽处所。 1.3.4 主管机关系指平台有权悬挂其旗帜的国家政府。 1.3.5 周年日期系指与有关证书期满之日对应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1.3.6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使舵运动以便操纵平台的设备。 1.3.7 “B”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1.3.8 “C”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1.3.9 证书系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安全证书》。 1.3.10 沿岸国系指对平台的钻井作业行使行政控制的国家政府。

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平台许可运行流程

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平台许可运行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水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平台申请后,应对申请是否属本机构管辖范围、申请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应包括: (沿海)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水上拖带: (1)《海上拖带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申请书》(一式两份); (2)船检部门为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拖带航行出具的拖航检验证明及其复印件; (3)大型设施和移动式平台的技术资料; (4)拖带计划、拖带方案;已制定安全与防污染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证明材料; (5)拖轮船舶证书、船员适任证书及其复印件; (6)航行通(警)告发布申请(规定必要时); (7)专项护航申请(规定必要时); (8)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 (内河)载运或拖带超吃水、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物体: (1)《内河载运或拖带超吃水、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物体申请书》(一式两份); (2)拖轮及超吃水、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物体的技术资料; (3)载运或拖带方案;已制定安全与防污染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证明材料; (4)船舶证书、船员适任证书及其复印件; (5)已通过评审的拖带作业安全评估报告; (6)航行通(警)告发布申请(规定必要时); (7)专项护航申请(规定必要时); (8)委托证明及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委托时)。 2、对资料齐全、文书填写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向申请人出具加盖受理专用章的《海事业务受理通知书》,受理情况要进行登记。 3、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的,受理人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并向申请人出具加盖受理专用章的《海事业务不予受理通知书》。

安全题库

1. 现场探测器的检查校验周期一般为三个月 2. 采油平台应急部 署表的内容包括平台的各类应急讯号和各类应急人员的组织安排。3. 油气生产设施作业中,进入油气罐及限制空间场所作业时,许可证应由()审批。油田总监 4. 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是安全管理系统的缺陷。5. 轨迹交叉事故模式认为,事故是由 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的()里相互 交叉的结果。 A 空间和时间 B 条件和状态 C 地域和条件 6、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及派出机构。 A 环境保护总局 B 海洋局 C 海监 局答案:B 7、需要在距最近陆地十二海里以内投弃生活垃圾的,应经粉碎处理,其粒径应小于()毫米。 A 20 B 25 C 30 答案:B 8、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是参照()标准建立的。 A ISO9000 B ISO14000 C OHSAS18000 答案:C 9、吊篮只准用于起吊()。 A 人员 及随身物品 B 小件物品 C 人员及随身物品和小件物品答案:A 10、当风力超过(),应停止吊篮吊放。 A 10m/s B 15 m/s C 20 m/s 答案:B 11、油(气)田生产设施作业许可 证有效期为()。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答案:B 12、"三角形“安全标志牌为()标志。 A 禁止 B 警告 C 提示 答案:B 13、1-71 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当空气中硫化氢浓 度大于50PPM时,应挂()。 A 红旗 B 硫化氢字牌 C 红旗和硫化氢字牌答案:C 14、PDCA管理模式的四个环节

是()。 A 计划-实施-审核-革新 B 计划-实施-验证-反馈 C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答案:C 315、天然气的发热量一般为()千卡/m。333 A 8000千卡/ m B 2000千卡/ m C 4000千卡/ m答案:A 16、直升机在钻井平 台或生产设施上起飞或降落前,停止紧靠直升机平台的吊车作 业及在直升机平台甲板附近15米范围内的明火作业。17、烟 雾探测器主要用来控制()。 A 室内火灾 B 室外火灾 C 管线火灾答案:A 18、空气泡沫灭火器的有效作用距离为( )。 A 6米左右 B 8米左右 C 10米左右答案:A 19、 海上固定平台危险区分为( )。 A 0类、1类和2类 B a类、 b类和c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答案:A 20、为了保证应 急过程中能及时实现平台关断和安全,ESD应急手动站应分布 在逃生路线的( )。 A 便利的地点 B 无障碍的地点 C 高 处的地点答案:A 21、分离器、生产处理区的内部空间为( )。 A 0类危险区 B 1类危险区 C 2类危险区答案: A 22、主逃生路线的目的地是救生艇处。23、救生艇系统由( )。 A救生筏、救生艇和救生船三部分组成 B救生艇、救生 圈和救生筏三部分组成C吊艇架、起艇机和救生艇三部分组成 答案:C 24、静水压力释放器要求( )。 A 每年检验一次 B 每半年检验一次 C 两年检验一次答案:A 25、在正常状 态下,救生艇发动机空转不能超过( )。 A 5分钟 B 10分钟 C 15分钟答案:A 26、救生艇应急供气系统的气瓶压力不得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G-003-2010 中国移动综合接入网工程 设计规范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C C 版本号:1.0.0 2011-6-24发布2011-6-24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I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4.系统架构 (4) 4.1概念 (4) 4.2系统组成 (5) 4.3接口 (5) 4.4承载业务 (5) 5接入方式 (6) 6系统设计 (7) 6.1PON系统设计 (7) 6.2PTN、MSTP/SDH系统设计 (12) 6.3WLAN系统设计 (12) 7网管系统 (14) 7.1网管功能要求 (14) 7.2网管系统设计 (14) 8设备配置及安装要求 (15) 8.1设备配置要求 (15) 8.2安装要求 (16) 9接入光缆设计 (20) 9.1光缆网结构 (20) 9.2光缆引入方式 (21) 9.3主干光缆设计 (22) 9.4配线光缆设计 (24) 9.5入户线缆设计 (25) 9.6缆线敷设及成端 (26) 9.7配线设施设置原则 (29) 9.8配线设施安装要求 (30) 10接入管道设计 (30) 10.1管道路由 (30) 10.2管道容量 (31) 10.3管材选型 (31) 10.4管材弯曲与波长 (32) 10.5管道埋设 (32) 10.6人(手)孔设置 (33) 11系统技术要求 (34) 11.1网络传输性能指标要求 (34) 11.2设备技术性能要求 (36) 12环境与接地要求 (50) 12.1环境要求 (50) 12.2接地要求 (51)

水上桥梁涂装之船舶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工艺

水上桥梁涂装之船舶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工艺 发表时间:2020-03-09T14:56:49.22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8期作者:魏燕康 [导读] 对明确施工材料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重要作用,但为了取得理想的试验检测效果,试验检测工作需要以做好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为前提。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广东广州 511300 摘要:本文从增城区东门桥项目桥梁外观涂装采用船舶搭设钢管脚手架移动平台施工,总结水上桥梁涂装采用船舶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施工工艺。 关键词:水上桥梁涂装船舶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 1.船舶移动脚手架操作平台适用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水上建筑和构造物日益增多,而大部分的建筑和构造物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大气的污染和混凝土随时间的老化,外观色泽往往会变得很难看,为了保持建筑和构造物表面的美观,同时也为了保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需对建筑物和构造物的外观进行涂装。水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涂装施工采取一般的固定式操作平台不太现实,容易造成河道的封断及不安全因素增大,同时采取挂篮或上部移动吊装设备施工从造价上考虑又不经济。基于这种情况下,选择一种既经济又相对安全的施工工艺尤为重要,采用船舶货舱内搭设满堂式脚手架操作平台工艺是一种既经济又相对安全的施工方案。 2.船舶的型号及主要参数要求 船舶类型采用一般干货船就能满足要求,载重量主要取决于河道或航道的通航标准。结构型式:横骨架式;航区:A级;船体材料:钢质;货舱数量:不少于1个;货舱盖型式:一般(无要求);水密横舱壁数:不少于4。 3.脚手架操作平台材料要求 3.1钢管 (1)采用φ48.3×3.0mm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的相关规定:主要使用在脚手架主骨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防护栏杆、剪刀撑等)。 脚手架钢管每根最大重量不应大于25.8kg。钢管上严禁打孔。弯曲变形,锈蚀钢管不得使用。 (2)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使用前必须进行防锈处理或涂防锈漆。 3.2 连接扣件 连接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连接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主要用于钢管间连接。(1)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料的扣件,应经验收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扣件及其附件应符合《可锻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可锻铸铁的制作性能,其附件的制造材料应符合规范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应符合《普通螺纹》的规定,垫圈应符合《垫圈》的规定。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保证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隙小于1mm。 (2)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在65 N.m时,不得发生破坏及不应有裂纹。 (3)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或其它影响使用的铸造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 (4)扣件与钢管的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6)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7)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3 平桥脚手板 采用φ8钢筋条制作钢筋格栅:采用1.0m×0.8m规格,主要用作施工作业层平桥铺设。两端采用镀锌钢丝进行绑扎。 3.4 安全网 采用有市劳动局准用合格的密目式阻燃安全网,按照市安全质量监督站的有关规定,必须经市质量安全监督站机具检测分站检测合格抽样检验合格后,领取安全网准用证才能使用。密目式阻燃安全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1)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m2。 (2)网体各边缘部位的开眼环扣必须牢固可靠,孔径不低于8mm。 (3)网体缝线不得有跳针、漏缝,缝边应均匀。 (4)一张网体上不允许有一个以上的接缝,且接缝部位应端正牢固。 (5)不得有断纱、破洞、变形及有碍使用的编制缺陷。 (6)阻燃安全网的续燃、阻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s。 (7)密目式安全网:主要用作安全围蔽。 (8)安全平网:主要用作间隙密封,采用符合要求的大网眼安全网。 3.5 兜底网 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从距离船舱底板3m开始设置兜底网,并每隔不超过10米设置兜底网并绑扎牢固。 3.6 踢脚板(挡脚板)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文)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平台布置 第三章平台结构 第四章防腐蚀 第五章海上施工作业 第六章钻井系统和油(气)生产工艺系统 第七章通用机械设备及管系 第八章起重机 第九章电气设备及电缆 第十章仪表及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生活区 第十二章直升机甲板设施 第十三章防火结构及脱险通道 第十四章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系统 第十五章逃生及救生装置 第十六章助航标志及信号 第十七章通信设备 第十八章防污染及噪声、振动控制 第十九章建造检验 第二十章生产期检验 第二十一章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系统 第一章总则 1.1 宗旨 为了减少或避免平台在建造、安装、调试、投产和生产作业、检修、改造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下列损失: 人员伤亡, 环境污染, 设施破坏和财产损失。 根据《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下称《油(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和《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内, 建设和使用的海上固定平台(包括常规导管架平台, 简易平台和无人驻守平台等,下称平台)。

1.2.2 张力腿式、牵索塔式、混凝土重力式等其它类型固定平台其上部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和试运转及生产作业应符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1.2.3“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安全规则另行颁发。在其正式颁布执行之前,浮式生产系统、浮式储油装置和其他移动式生产平台其上部设施可参照本规则执行。1.2.4 平台废弃与拆除的有关规定另行颁布。 1.2.5 本《规则》为平台安全的主要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的内容可适用所用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本《规则》允许作业者依据平台实际条件, 依据先进的系统安全理论、方法和最新的技术, 遵循国外先进的海上设施安全条例和安全分析规范, 采取不同于本《规则》某些条款的安全对策。如果作业者计划采取不同的对策, 应首先进行科学的和系统的安全分析, 用分析和数据证明所采取对策的可靠性, 证明该对策所承担的风险及其风险值符合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 作业者还必须向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称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题申请, 并附安全分析文件, 待安全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实施。 1.3 基本原则 1.3.1 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原则 在平台的规划设计阶段、采办阶段、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 作业者应坚持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的原则。 a) 对于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即含有爆炸、火灾、灼热、烟雾和有毒气体(含浓烟)五类事件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源,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b) 对于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应予以足够重视, 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c) 对于不致引发重大事故的其它危险, 亦不应忽视, 宜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1.3.2 事故对策 作业者应确立在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阶段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对策, 包括管理对策和硬件设施。例如: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计划, 应急计划, 应急关断、消防、救生、逃生设施等。事故对策应从正常作业准备时就开始实施, 尤其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督。 为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减小重大事故的后果, 事故对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对于火灾、爆炸、热、烟、可燃气、有毒气的探测、报警、限制(隔离、关断)和消防; 以及当上述事故发生时, 人员的防护、逃生和救生。 b) 避免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生产作业及其同时作业过程中发生烃泄漏、爆破,及由此产生的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和井喷等恶性事故。 c) 避免平台重要结构在不利和意外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 尤其是遭灾难性破坏后而不能支撑上部设施, 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事故, 如烃泄漏, 环境污染等。d) 避免高温、高压设备和电气设备等机、管、电系统和设施出现严重破坏和损坏, 造成事故升级, 出现烃泄漏、污染、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1.3.3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是识别、预防隐患和确立恰当的事故对策的有效方法。安全分析核心是识别隐患, 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从技术和经济结合的角度确定安全对策。平台的设计单位、建造单位、安装单位、作业者、发证检验机构和检验机构, 均应遵循安全分析的原则, 进行必要的安全分析。

移动式操作平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 一般说明 因一层室内层高达12米,搭设满堂脚手架费太高,现为了满足安装等工种的施工需要,减少脚手架费用投入,故决定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安装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特制订本施工技术方案。 三. 编制依据 四. 材料质量 4.1 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Φ48.3*3.6, 4.2 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用扭力扳手测试)。 4.3 铺设板材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搭设操作平台的钢管全部采用Φ48.3*3.6,脚手架立杆间距纵横最大为1.2m,立杆底部增设300mm*300mm*30mm胶合板,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不得采用搭接接长。脚手架水平横杆沿高度最大间隔1.5m设一道,距楼地面650mm设一道扫地杆。脚手架的剪刀撑纵横均要设置,最大间隔4.0 m设一道,从下到上全高设置,剪刀撑与楼面的角度为45度至60度,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脚手架顶面满铺50厚木板,木板下水平横杆的间距不大于400mm,木板与水平横杆用12#铁丝绑牢。 五. 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六、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7.1 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7.2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移动操作平台操作。 7.3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7.4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7.5 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7.6 沿移动操作平台外侧严禁任意攀登。 7.7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确实需要进行杆件搭接时杆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3个扣件。 7.8 作业面下方不得设作业面,进行垂直交叉作业,以免发生物体打击。 7.9 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 7.10 操作平台工作时将其滚动部分固定住及支撑牢固。移动前,架上的材料、工具以及施工垃圾等应清除干净,移动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7.11 操作平台上操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作业时不得多人集中在一个跨距内。作业平台上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装人员必须配工具袋和工具挂钩。 7.12 操作平台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表明平台面积、高度及最大承载量。 7.13 操作平台每次拖移时应有专人指挥,专人观测,先试拖1~2m后,对架子变形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变形后方可正式拖移。拖移定位后应对操作平台

水上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述 (1) 1.2施工条件 (2) 1.2.1桥址地形地貌 (2) 1.3.2水文气象 (2) 1.2.3地质构成 (2) 第二章具体施工方案 (3) 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简图 (5) 一、受力计算 (6) 第三章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9) 第四章本工程的安全源评估 (9) 1、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 (10) 2、安全技术措施 (10) 3、遇到灾害后的对策 (11) 第五章水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措施 (12) 第六章水上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太仓港口开发区浏家港飞马路1号,本项目为在公司两块新租土地之间的新塘河建设一个联络桥,部分临时道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根据本项目概况,新塘河桥梁位于厂区内桥梁,设计速度按照20km/h进行设计,桥梁全宽26m。

桥梁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用。 2.设计洪水频率:1/100。 3.桥面宽度:1.75m管线+2m人行道+3×4m机动车道+0.5m隔离护栏+9.25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26m。 1.2施工条件 1.2.1桥址地形地貌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桥位处地面高程: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桥位处河道现状宽度约为23m左右。 1.3.2水文气象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桥址区浅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填筑土和淤泥质亚粘土中,该含水层水量较小,渗透性一般,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长江水位的影响,由桥位向东约500m,即为长江,因此桥位处河道水位高程受到长江水位的影响较大。1.2.3地质构成 根据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

安全专业标准

安全专业标准、规范 一、安全、消防 1.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年9 月29日) 2.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海事组织(2001) 3.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国际海事组织(2001) 4.海洋石油警示标志SY/T6632-2005 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39 6.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 ?API RP 14G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Open Type Offshore Production Platforms ?API RP 500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Area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at Drilling Rigs and Production Facilities on Land and on Marine Fixed and Mobile Platforms ?API RP 505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t Petroleum Facilities Classified as Class I, Zone 0, Zone 1, and Zone 2 ?API PUBL 2030 Application of Fixed Water Spray Systems for Fire Protection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7.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NFPA) ?NFPA1 Fire Protection Code ?NFPA10 Standard for Fire Extinguishers ?NFPA11 Standard for Low Expansion Foam and Combined Agent Systems ?NFPA 12 Standard on Carbon Dioxide Extinguishing Systems ?NFPA 13 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prinkler Systems ?NFPA14 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tandpipe and Hose Systems ?NFPA 15 Standard for Water Spray Fixed Systems for Fire Protection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要点

1、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的概念 ?指在运动中完成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 的。分别可构成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空中移动通信。通常包括无线电寻呼系统、陆地蜂窝移动通信、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 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移动通信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与日俱增。 ?移动台的移动性强。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研制 数字系统。 (3)第三代3G(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3、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召开的世界无线电管理大会制定的国际频率分配表划分。1979年,ITU首次给陆地移动通信划分出主要频段。 ?1980 年我国制定出陆地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 ?集群移动通信:806~821MHz(上行) 851~866MHz(下行) ?军队:825~845MHz(上行) 870~890MHz(下行)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890~915MHz(上行) 935~960MHz(下行) 1986 年,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 成立了一个预测未来公用陆地移动电话系统的专门组织FPLMTS ,提出对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具体设想,经2.5G 产品GPRS 系统的过渡,3G 走上了通信舞台的前沿。3G 与2G根本的不同: ?3G采用CDMA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2G采用TDMA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 ?3G 的主要特征: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3G的设计目标:提供比2G更大 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

CCS海上移动平台检验规程

2000年9月6日

目录 第一篇总则 第二篇平台结构 第三篇轮机装置 第四篇电气设备 第五篇救生设备 第六篇消防设备 第七篇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 第八篇载重线证书 第九篇防污设备 第十篇起重设备

第一篇总则

目录 第一章移动平台的各种证书 第二章移动平台建造后的各种检验

第一章移动平台的各种证书 根据平台规范、规则、安全规则、国际公约及有关规定,海上移动式平台应持有如下各种证书: (1) 有关入级检验的证书 证书名称格式有效期依据 1)海上移动式平台入级证书 CCM 五年 82规范/92规范 2)临临时海上移动式平台入级证书 CCM-I 5个月 证书名称格式有效期依据 1)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 CIT-2 长期 69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2) 海上移动平台载重线证书 CLL-M 五年 69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 3)海上移动平台防油污证书 CPP-U 五年 73/78MAPOL 4)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证书 SCM 五年 79、89MODV SOLAS 5)船舶起重和起货设备检验簿 RLA-2 长期劳工组织32号公约 6)海上移动平台检验合格证书 SCMF 一年 (仅适用于外国籍平台) 7)平台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 CSW-U 五年 8)海上移动平台适拖证书 TCM 9)起重设备检验和试验证书 CLA-2 10)活动零部件检验和试验证书 CLG-2 11)铁制活动零部件热处理证书 CHT-2 12)钢索检验和试验证书 CWR-2 以上各种证书各自依据一定的公约、规则或规范而签发,其约束的范围,所证明的内容项目各不相同,证书的作用不同。 1、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 CIT-2 长期 吨位证书是国家证书,由政府授权签发,??用于证明移动平台的总吨位和净吨位。目前使用<<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CIT-2,根据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的规定,套用船用吨位丈量方法。规则中有许多规定,不适用于平台的地方,只能参照处理,酌情确定。如无变化,吨位证书长期有效。如平台的布置或容积有变更时,应申请重新丈量,核发新的吨位证书。 2、载重线证书CLL-M 五年 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是法定证书,又称公约证书,由政府授权,平台主申请,按“1969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规定签发。 1966年载重线公约的要求,包括关于发证的要求,适用于所有移动式平台。 载重线证书,证明移动式平台已按上述公约规定核定于干舷和勘划了载重线

海上生产设施防污染法定检验指南20140423

中国船级社 海上生产设施防污染法定检验指南 2014

目录 第1章通则 (1) 第1节目的和范围 (1) 第2节定义和缩写 (2) 第3节参照依据 (4) 第4节检验和证书 (5) 第5节设备持证要求 (8) 第6节设计图纸审查 (10) 第2章防止油污染 (11) 第1节一般规定 (11) 第2节机器处所含油污水的排放 (12) 第3节开/闭式排放系统 (13) 第4节生产水处理系统 (14) 第5节FPSO防止油污染 (15) 第6节溢油应急计划 (16) 第3章防止生活污水污染 (17) 第1节一般规定 (17) 第2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检验 (17) 第3节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排放的要求 (17) 第4章防止垃圾污染 (18) 第1节一般规定 (18) 第2节防止垃圾污染排放的要求 (18) 第3节垃圾管理计划 (18) 附录 1 海上生产设施防止油污染证书和附件样本 (19) 附录 2海上生产设施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样本 (27) 附录 3 海上生产设施防止垃圾污染检验证明样本 (29)

第1章通则 第1节目的和范围 1.1.1目的 1.1.1.1本指南是中国船级社(以下称本社)为海上固定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海上生产设施防止油污染,防止生活污水污染和防止垃圾污染提供法定检验服务的指导性文件。 1.1.1.2本指南的目的是统一海上固定平台、FPSO等海上生产设施的防止油污染、防止生活污水污染和防止垃圾污染法定检验要求,增强检验的严密性和规范性。 1.1.2适用范围 1.1. 2.1本指南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他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内的海上固定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 1.1. 2.2 单点系泊装置的检验在未发布专门标准之前依照本指南执行。 1.1. 2.3 人工岛须满足《人工岛安全规则》的要求,适用时可参照本指南的要求。 1.1. 2.4 对于某些新型的海上生产设施,在未发布其检验标准之前,防止油污染,防止生活污水污染和防止垃圾污染的检验可参照本指南进行。 1.1. 2.5 对于其它海上设施的检验,可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依照本指南执行。 1.1.3例外 1.1.3.1 将污染物排放入海,系为保障海上生产设施安全或救护海上人命所必需者;或1.1.3.2 将污染物排放入海,系由于海上生产设施或其设备遭到损坏的缘故; (1)但须在发生损坏或发现排放后,为防止排放或使排放减至最低限度,已采取了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 (2)但是,如果作业者是故意地造成损坏,或轻率行事而又知道可能会招致损坏,则不在此例; 1.1.3.3将经主管机关批准的含油物质排入海中,用以对抗特殊的污染事故,以便使污染损害减至最低限度。 1.1.3.4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造成污染损害的有关责任者免予承担责任。 1.1.4等效 1.1.4.1经本社同意,必要时请示主管机关,可以免除或替代本指南要求海上生产设施配备的设备。 1.1.4.2新法规、规则颁布后,海上生产设施的防污染设备应满足新法规、规则的要求。当法规、规则指向的标准出现新版本并有追溯要求时,应按照新要求追溯。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MODU CODE)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 造和设备规则(M O D U C O D E)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 (MODU CODE) 目的 《2009 年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旨在为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设计衡准、建造标准及其他安全措施提出建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这种平台、平台上人员和环境的风险。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2012 年1 月1 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类似建造阶段的第节中所定义的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 对本规则未涉及的生产系统的操作方面,沿岸国可提出附加要求。 定义 定义 就本规则而言,除非另有明文规定者外,其中所用术语的定义如下: 1988 年载重线议定书系指经修订的《〈1966 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1988 年议定书》。 “A”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起居处所系指用作公共处所、走廊、盥洗室、居住舱室、办公室、医务室、影院、游戏及娱乐室、无烹调设备的配膳室的处所以及类似处所。公共处所系指起居处所中用作大厅、餐厅、休息室的部分以及类似的永久性围蔽处所。 主管机关系指平台有权悬挂其旗帜的国家政府。 周年日期系指与有关证书期满之日对应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使舵运动以便操纵平台的设备。“B”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C”级分隔与《安全公约》第II-2/3 条中的定义相同。 证书系指《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安全证书》。 沿岸国系指对平台的钻井作业行使行政控制的国家政府。 柱稳式平台系指用立柱或浮筒将主甲板与水下船体或基础相连接的平台。

海洋平台基础知识

海洋平台基础知识系列 0. 海洋工程是什么?(名词解释) Ocean engineering 海洋工程,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可分为海岸工程、近岸工程(又称离岸工程)和深海工程三大类。一般来说,位于波浪破碎带一线的工程,为海岸工程;位于大陆架范围内的工程,为近岸工程;位于大陆架以外的工程,为深海工程,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这三者之间又有所重叠。从结构角度来说,海洋工程又可分为固定式建筑物和系留式设施两大类。固定式建筑物是用桩或者是靠自身重量固定在海底,或是直接坐落在海底;系留式设施是用锚和索链将浮式结构系留在海面上。它们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半露在水中,有的置于海底,还有一种水面移动式结构装置或是大型平台,可以随着作业的需要在海面上自由移动。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以及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1: 海洋平台的类型: 海洋平台:(1)移动式平台: 坐底式平台 自升式平台 钻井船 半潜式平台 张力腿式平台 牵索塔式平台 (2)固定式平台:导管架式平台 重力式平台固定平台又可以分为桩式海上固定平台、重力式海上固定平台、自升式海上固定平台 导管架型平台:在软土地基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桩基平台。由上部结构(即平台甲板)和基础结构组成。上部结构一般由上下层平台甲板和层间桁架或立柱构成。甲板上布置成套钻采装置及辅助工具、动力装置、泥浆循环净化设备、人员的工作、生活设施和直升飞机升降台等。平台甲板的尺寸由使用工艺确定。基础结构(即下部结构)包括导管架和桩。桩支承全部荷载并固定平台位置。桩数、长度和桩径由海底地质条件及荷载决定。导管架立柱的直径取决于桩径,其水平支撑的层数根据立柱长细比的要求而定。在冰块飘流的海区,应尽量在水线区域(潮差段)减少或不设支撑,以免冰块堆积。对深海平台,还需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严重振动,保证安全操作。并应考虑防腐蚀及防海生物附着等问题。导管架焊接管结点的设计是一个重要问题,有些平台的失事,常由于管结点的破坏而引起。管结点是一个空间结点,应力分布复杂;近年应用谱分析技术分析管结点的应力,取得较好的结果。 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的底部通常是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基础(沉箱),用三个或四个空心的混凝土立柱支撑着甲板结构,在平台底部的巨大基础中被分隔为许多圆筒型的贮油舱和压载舱,这种平台的重量可达数十万吨,正是依靠自身的巨大重量,平台直接置于海底。现在已有大约20座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用于北海 钻井船是浮船式钻井平台,它通常是在机动船或驳船上布置钻井设备。平台是靠锚泊或动力定位系统定位。按其推进能力,分为自航式、非自航式;按船型分,有端部钻井、舷侧钻井、船中钻井和双体船钻井;按定位分,有一般锚泊式、中央转盘锚泊式和动力定位式。浮船式钻井装置船身浮于海面,易受波浪影口向,但是它可以用现有的船只进行改装,因而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使用。适用于深海钻井的主要是两种浮式钻

海工装备行业规范条件正式出台

海工装备行业规范条件正式出台 2014年12月3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 公告称,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是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管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规范条件中的海工平台主要是指海上移动式作业与生产装备与设施,主要包括自升式平台、柱稳式(半潜)式平台、坐底式平台、水面(船式/驳船)式平台等。 和船舶行业规范条件不同的是,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更强调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项目管理。 据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出台海工行业规范规范条件,主要为进一步加强海工行业管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技术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海工装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管理,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引导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制定本规范条件。 (二)国家鼓励企业做优做强,提高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三)国家对符合本规范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以下简称海工平台)生产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四)本规范条件中的海工平台是指海上移动式作业与生产装备与设施,主要包括自升式平台、柱稳式(半潜)式平台、坐底式平台、水面(船式/驳船)式平台等[具体定义等参见中国船级社(位置联系)《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12)]。 二、基本要求 (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范围涵盖海工平台建造的有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具有生产场所用地合法土地使用权,同时具有专业、专属的海工平台生产设施。 (七)具备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自升式平台的湿拖航安全性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12.10 94S afety & Security 安 全 观 察 自升式平台的湿拖航安全性 新要求的背景 截止目前,在全球已发生的所有海洋工程装置事故中,自升式平台所占比例最高。在这些事故中,因平台在湿拖过程中遭遇强风暴导致结构受损、舱室进水致使稳性不足最终倾覆沉没的例子占据了较大比例,例如:1976年的Ocean Express、1977年的Ocean Master II、1979年的渤海2号、1983年的Key Biscayne、1988年的Rowan Gorilla I、1989年的Interocean II、1990年的West Gamma、1998年的Mr. Bice 以及2011年的Kolskaya 等。 通过对这些事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自升式平台湿拖过程中遭遇强风暴的倾覆事故几乎有着相同的发展模 CCS海工技术中心 李 凌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其出版的《2009年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构造和设备规则》(以下简称“MODU Code”)中新增了对自升式平台破损残余稳性的要求(3.4.1),已于2012年1月1日生效。就在新版MODU Code 生效前十几天,俄罗斯在役的最大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Kolskaya 于2011年12月18日中午在从西勘察加半岛前往库页岛Zyryanskaya 海湾湿拖过程中遭遇风暴,最终由于风浪打破舷窗导致平台中部舱室进水沉没。此次自升式平台的倾覆沉没事故再次引起世界范围对自升式平台破损稳性不足所导致的拖航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以IMO 新增要求为中心,介绍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式,从拖缆断裂丧失航向控制能力,到主甲板水密完整性丧志、舱室进水最终倾覆。 自升式平台倾覆事故发生的频率之高,尤其是1988年至1990年连续三年共损失了三座平台的惨痛教训,促成了平台拖航安全技术工作组(JSIT)于1991年成立。该工作组由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UK HSE)、挪威海事局(NMD)、船级社、油公司、钻井承包商、平台业主、设计公司和船厂等组成。在1991年至1995年间,该工作组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对以往平台在湿拖过程中发生倾覆事故的调查分析、对当时业界稳性规范标准的研究、及对自升式平台适拖性及风险分析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工作,工作组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栏目编辑:刘萧 liuxiao@https://www.sodocs.net/doc/c417217523.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