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年春品德集体备课记载表(2)

2017年春品德集体备课记载表(2)

2017年春品德集体备课记载表(2)
2017年春品德集体备课记载表(2)

集体备课记载表

学科组:品德2017年春

活动时间2017年3月7单元第二单元

备课内容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参与人员梅祝华、贾艳华、李瑶琼、屈红、梅京

集体备课内容:

第二单元爱护我们的家园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意识。

行为与习惯: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珍惜、节约自然资源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初步感知周围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调查、观察等活动,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学会初步的统计方法。

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

2.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

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力所

能及的事情。

教科书分析:

本主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人手,以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做贡献。

第16页组图展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环境,旨在引导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环境,体会美好环境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愉悦。

第17页活动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生活环境,旨在引导学生为创设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第18页组图呈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环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身边的污染向题。

第19页图展现的是一个“让垃圾回家”的游戏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对垃圾进行分类。

第20页组图展现的是学生“变废为宝”的手工活动,旨在倡导利废利旧的精神,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人类也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灾难。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一个对自然界生命漠不关心、对大自然一山一水随意索取、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决不能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所作为。热

爱大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天生就对自然界的水、植物、动物等怀有天然的好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地保护和弘扬,这种天性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经受世俗功利的消极影响,而逐渐受到抑制甚至丧失。所以教育者应呵护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天性,使他们善良纯真的内心世界在自己的行动中积极外显出来,从小开始逐步养成高尚的环境道德和良好人格。其实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存在子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为此,我们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选取了小学生周围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设计了“爱护我们的家园”这个单元,通过爱护环境、节约水电纸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采用讲故事、表演、绘画、看图讲述、调查、参观、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环境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摆在首位,以此来促进环境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

的整理和应用。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初步安排总课时:9课时

4我喜欢美好的环境:3课时

5节约水和电:3课时

6爱惜每一张纸:3课时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1.docx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2012 年 2月 5 日地点教导处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主发言人顾明光发言主题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 参加人员顾明光吴德宏 一、第一单元《方程》教材分析及单元要点交流 顾明光: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 排。 第1-2 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 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 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这是用定义的形式来揭示概念。小学数学中揭 示概念的方式有多种,这里对方程的定义采取的是属加种差定义方式:种讨 差 +邻近的属概念 =被定义概念。这里,被定义概念邻近的属是“等式”,种 差是“含有未知数”。 论2.循序渐进地教学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考虑到中小学学习的衔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本单元教学解一步计算的方程,由于不再像过 内 去那样,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因此,暂时只解未知数不 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等式的性质是指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 0 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材“循序渐进”的 容 安排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将等式的性质分别安排在两个例题中进 行教学,例 3 教学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 性质,例 4 教学用相应的性质解方程;例 5 教学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 数(除以一个数时 0 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例 6 教学用相应的 性质解方程。中间安排了练习一,让学生在内化对等式部分性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分散了学习的难点。第二个方面,在引 导学生发现等式性质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一是从不是方程的等式过渡到方 程,二是由加同一个数过渡到减同一个数。例 3 结合天平平衡的情境呈现了 四幅图,第一幅图在 20=20 的基础上,得到20+10=20+10;第二幅图在 X=50 的基础上,得到 X+20=50+20;通过这两个情境,学生发现“同时加一个数, 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三幅和第四幅图都是同时减去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的情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每一幅图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发现了 什么,从而不完全归纳出等式的一个性质。 3.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表格记录)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11/3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刘景龙、刘秀芹 学习内容 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情况摘要: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刘景龙: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宋桂真: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刘秀芹: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刘景龙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 刘秀芹:数位之间的关系。 (刘景龙:准备怎么突破?) 祝先仕: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 刘景龙: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刘景龙:(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 P31) 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 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 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 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 P39)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 P40)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 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 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选学内容: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记录:李春辉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济宁市实验初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2活动地点初四物理办公室主持人胡思慧主备人胡思慧记录人张潇波参与教师胡思慧、宋洪坤、高猛、张潇波 缺席教师无 课题《12.1温度计》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理解。 教师准备: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 备 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 教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材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 计、烧杯、水。 备学 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能说出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现 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 教学目标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会用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 示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

让学生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 ?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使学 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 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 原理 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 ,空气逐渐加深 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合培养 ,小水滴结冻让学 现自 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 并成大 :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 学生的设计能力。 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 己 设计上的不足 水便以 、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2.温度: 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 P4内容,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成 的自学检测: 1.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它有哪些常用单位? 2.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3. 能够估测一些物体的温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归纳出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让一个 -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其结 果进行 ?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P4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 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3 .温度的测量: 过一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县城小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主持人记录人主备人 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说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 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27页例1和P28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说教法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 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怎样让学生体会求长方体、正方体体 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 表面感觉这一层上呢?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 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 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 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 革精神。

说教学目标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 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 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 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 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 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 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 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 的一次逾越。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 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 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 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 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 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 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范文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doc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日期: 3月 24日 周次:第三周 参加人:全体数学教师 缺勤:无 中心发言人:谷永华 集体备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部分内容:轴对称、镜面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延伸到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例1展示了三名学生分别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一个恐龙玩具的情境图,下面给出了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判断这三种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个活动简单易操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册教材中的对称,仅限于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第一节的内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活动,判断

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的、感性的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名称以及“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给出,也不要求学生掌握。例2先让学生仿照书本上的步骤随便剪一剪,使学生看到,在剪的过程中,只要把一张纸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剪出来的就是轴对称图形,从而通过折痕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第六节的内容是镜面对称,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只要让学生观察图片、照镜子,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 通过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的性质。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工作单位:文田镇中心学校 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罗姣玉 活动时间2014.05.21活动地点小会议室 活动主题小说教学主讲人罗姣玉 参加对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申请学时1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1、明确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及七年级期中期末考诗歌类作品的考点。 2、探讨本学期诗歌教学的重点以及诗歌教学方法的采用。 3、对《诗两首》进行教材分析。 4、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5、对陈雪芳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研讨并修改成定稿。 6、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 活动反思 与意见反思:对诗歌教学大家看法很多,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保留意见,课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教学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意见:应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课效果会更好。 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诗两首》 时间:2014、5、21 地点:小会议室 主备:罗姣玉 成员:曾文龙罗姣玉罗文罗若霞邹建新王春燕 一、教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诗两首》以作者亲身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4、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导入: 当你处于逆境时,是该前进?还是后退?前进,或许会有老虎拦路,但等待同样意味着死亡,怎么办?让我们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去寻找答案。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月25日 、关于本课教学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的讨论: 程文香: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这节课所在 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看,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丰富,涉及生涯教 育的很多概念。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将成功教育渗透教学中,了解与尊重学生,运用 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中既有期望又有鼓励,让学生找到“我能行”的一份 自信。 苏永梅: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信心,通过这一课要激发学生热情,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认识企业,认识职业。 马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中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帮 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积极地人生目标。 朱勇:在教学中发现中职生有普遍的自卑情绪,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和行 为习惯的问题,难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意识消沉,不思进取,对 未来没有信心,更不愿主动规划,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白璐:现在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 18#307 主备人 范丽萍 职业生涯规划 参与教师 程文香朱勇苏咏梅马玉陈姗姗白璐 备课主题 第二单元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向和目标,甚至对自己的评价前后矛盾。 陈姗姗: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所以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兴趣、性格、 能力价值 观。 范老师总结: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就业环境和自己的特点,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是自己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有一句著名的话:“这个世界没有庸才,所谓的庸才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抓住“活”这个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关于本课教学方法的讨论 程文香:对中职生,可以多用讨论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比如让学生 用固定词组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从而引出兴趣的概念和特征。 苏咏梅:我在讲性格时,用目标任务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说说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推销员、医生、幼儿园教师、警察),然后让学生从以上几类从业者身上归纳出各种职业性格的关键词,哪个组总结的全面、具体,(看找出多少个词),就可以获得课堂加分,最后老师总结职 业性格的概念和类型,课堂效果很好。 白璐:我在讲这一性格时用到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设置一个招聘的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整理人:常绪永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过程记录常绪永:?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富有趣味、层次分明、开放灵活的数 学作业,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构建 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不再视作业为负担,对数 学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毕云昌: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 成。 史昭富: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后,让学生思 考: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还有几个角?学生理所当然的 觉得“四个角剪掉一个角还剩三个角”,这时教师引导学 生动手“剪一剪,比一比”,“想想还可以怎么剪”。通 过学生的猜测并验证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 一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几个角也就一目了然了。 张传庚:学生通过做有趣的游戏解答提问的过程对生活数学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在这过程 中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常永习: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单一地呈现,这 就要求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利用 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姚传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 通过作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一些生活能力, 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常绪永: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时间”,掌握了 几时和几时半后,设计一次生活作业:在爸爸妈妈的帮助 下,记录自己当天放学到家、晚餐、睡觉、以及第二天早 晨起床、吃早餐、到校的时间,然后在课上将自己记录的 时间在学具钟上“拨一拨”表示出来。 姚传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在学习上,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这种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 性发展,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 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接下来作业互查下,反馈。 参与交流的 教师 常绪永毕云昌常永习张传庚陈得志姚传学 史昭富 整理人:常绪永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2015——2016学年度

小学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地点:教研室活动时间:2016、5、16 课题: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3、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使学生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并会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法:练习法、启发法 学法:练习法,调查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 1.说一说你的生日在什么季节?你的好朋友呢? 2.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最多?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4)小组交流: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5)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生日? 三、实践应用 我的女儿生日快到,你们说说送给她什么礼物好?(出示书、布娃娃、果冻、鲜花) 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2012年 6月年级段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方便与省力》主讲人活动主持人行力在参加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教师讨论记录 大班 王爱爱 大班全体教师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及准备活动目标: 1、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 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滑板。 活动过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 愿意来把它搬开?(请一个幼儿尝试、搬不动)提 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 (教师与幼儿一起搬箱子) 2、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仇燕萍:我认为目标第一条可以再具体一些,加上 “在操作尝试过程中” ,然后再是“感知方便与省 力的多种方法” 。 马玉兰:因为是科学活动,又是大班孩子,我认 为应在第三条目标中增加一点“激发探索问题的 兴趣”。 虞静:我认为活动中第一环节让幼儿感知箱子 很重,不应该是只有一个孩子,而应当让很多孩 子去试一试,抬一抬,更有说服力。 朱萍:在讨论“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点, 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时,我认为可以多提 供一些工具让孩子们去尝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 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 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 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 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活动流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1、幼儿尝试搬箱子。 师:这是什么啊?(箱子)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 意来把它搬开?(请多个幼儿逐个尝试,搬不动)提 问: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 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 以帮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 起抬,, ) 3、出示滑板,尝试这个方便、省力的方法。 袁莉:我有同感,这里老师只是提供了滑板, 比较单一,孩子没有比较,得不出“哪个更省力、 哪个更方便”的结论。 杨露华:我认为可以提供绳子、圆木棍、木板、 积木、锁链、大块布,让幼儿去试一试。 2、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3、组织幼儿集中交谈。 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那你们在移动 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 我们呢?

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学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法:利用谈话引起学生对故事人物学习的兴趣;利用ppt课件分步展示重要问题和语句,吸引学生专力于对课文故事和人物品质的学习。 2、品读法:找出写范仲淹言行的语句,通过分角色的有感情朗读来体会他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在阅读中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较好,这在速读和默读训练中能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力较差,这就影响到他们对记人记事

的文章中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也使他们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高缺乏信心。于是,缺少对课文深入学习的热情,每节课不能做到自始至终专心地学习。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人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甚基础上,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力图做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学生为主体、层层深入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范仲淹的资料 (1)教师准备:范仲淹的图片、诗句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事先了解范仲淹的事迹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㈠教师活动设计 1、从介绍我国古代著名人物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综合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炉子小学(综合组)课内比教学(集体备课) 活动记录表 、主持人自主选择备课内容,设计一节完整的教学案。 二、组织同学段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1、主持人陈述备课理念。 一、 单元设计构想:由于该单元学习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单一的耐 久跑教学又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 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 心,帮助同学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 质。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以耐久跑教学内容为主线,辅以游戏、快速 跑、接力跑、障碍跑、跳跃等辅助教材进行练习;整个教学流程强调 有趣性、多样性和实效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将合作意识、团队精 神、保护帮助融入到课堂中;在教学的个别环节,进行小组间、学生 间评价,鼓励优秀、改进不足,形成和谐包容的课堂氛围,争取获得 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学生情况分析认为:学生在学习耐久跑教材 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一方面,教材本身就枯糙乏味, 教师的教学方式简单缺乏创新,过去教学千篇一律,影响了学生学习 兴趣;课题 主持人 水平三400米耐久跑 班级 参与备课教师 陈伟 研讨时间 六(1)班 2016.10. 刘国锋 研讨过程

另一方面,学生怕苦怕累,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愿望不强。教师谈到学习耐久跑时,学生怨言多,意见分歧大。这些原因的产生与过去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措施不力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手段,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素养。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力求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中来。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参与备课教师的建议: 刘国锋:

2017-2018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期 物理 科备课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第9周周一第七节课活动地点物理科组活动室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 活动记录: 教学目标 (1)理解高中学习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 (2 )掌握高中学习的各种力的公式、单位及矢量性;理解各种力之间的联系. (3 )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会把运动物体抽象为正确的物理模 型;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对各种力进一步加深理解,要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引导学生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掌 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而受力分析又是解决物理问题最关键的步骤,熟练进行受力 分析既是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的概念的复习 1、 分析讲解弹力的有无判断方法 2、 摩擦力产生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 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摩擦力方向。 3、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渗透物理学以观察、 性思维的科学态度; 例题分析 提倡“三多、三少”.“三多”即多做小题, 即少做大题,少做大综合题,少做难题. 针对性训练 自我诊断:错题改正,定期复习,做好标记。 题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须要做定期复习,并且做上标记.一道错题,若第一次复 习时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时间过得长一些再复习,若复习三次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暂 时不用管了,以后放寒假、暑假或一模、二模前再复习. 参加人员 物理科组全体人员 主持人 中心发言人 记录员 活动主题 2.1重力、弹力、摩擦力 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 以及注重理 多做小综合题,多做变式型的常见题; 少” 要经常进行错题改正, 建立错题档案本.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模板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吴家学校小学部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科目年级 课题 主持人记录人主备人参加人员 学 情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教研纪实一、由张红玫主任讲此次活动的意义及目的。 二、有主备课老师讲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及设计: 1、说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 2、说学生(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手段 6、说教学过程(包括引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板书设计)。 三、集体评课: 秦素光:本节课引用动画导入新课很好,富有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艳英:本节课李老师充分体现了科学课“做中学”的思想,设计思路简洁明了、教材重组适当合理,充分体现了“用 教材教”的新理念。 张红玫:教学中,李老师很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并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如仍飞机比赛,引发学生对地球引 力的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求知欲极高的学 习状态中,同时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结构的教学课 件,重视直观生活经验的情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自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王素荣:李老师所设计的重点不准确,本节课的重点我认为可设为1、认识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2、 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测量物体的重力是上一节课的知识,本节重点就是讲清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原因。要以教材为主。 李剑红:1、在导言之后,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关于“牛顿”可以简单介绍,拓宽学生视野。 3、牛顿的第一种解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引出。 4、给学生做实验的时间,充分理解。 5、充分拓展有关“力”的活动。(根据时间合理安排) 6、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的过程。 7、教学中预设的教学环节应该丰富(实验的事项、牛顿的 第二种解释的准备,要明确解释的内容,可以在实验后出示) 8、合理拓展教才内容。 9、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能力,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给学 生探究的机会。 10、教材46页的实验要合理处理(做实验后,可以给出实 验的结论,但要注重实验过程)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课重点。(重力可以使用垂直向下的箭头,更加形象表示)。 板书:地球吸引→ 重力垂直向下(↓) 小结 在进修李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全面把握整节课的教学方向及教学目标、重难点。利于自己进行个性化设计,使整节课目标落实更到位、有效。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doc

精品文档 参加人员 时间 课题 过 程 描 述 及 内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罗恩德、刘志、付金海、赵贺立中心 刘加强 发言人 2017 年 11 月 1 日地点会议室记录人赵贺立吨的认识 罗恩德: “克” 和“千克”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 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刘志: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 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1 吨 =1000 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 1 吨= 1000 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 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付金海:教学吨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在哪里 见过或听过“吨” ,教师再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一般在计量比较重的 或大宗货物时,用吨作单位。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认识了吨,你们想不想知道 1 吨到底有多重呢?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示 1 吨 =1000 千克,而是设计了一项比赛,让学生在拎一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几十千克就已经很重 了,这时再揭示,像这样的100 袋大米才重 1 吨。这时学生对“吨是一个很大容 的重量单位”的感触便十分深刻。 赵贺立:练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的练习与新授部分无法分开,充分体现了在练中学。因为考虑到“吨”对于孩子来说是 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学生对吨、对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的时候,我分五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深化“ 1 吨”的观念。 .

几和第几集体备课记录表(1)

上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生按师要求击掌)(如上拍4下、左拍3下...)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师生交流、出示排队买票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喜欢)那好,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到动物园去,但是在进入动物园之前,先得买票,你们看,动物园门口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出示幻灯片1:(学生议一议) 接着,请小老师上台,分别说出,是按什么顺序排队,你是怎么数的,他们又各排第几,前面和后面各有多少人等问题。 如,提问:小男孩他排在第几?(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后面的呢?叔叔排第几呢?有几个人在买票?(5个)真棒 2、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2个人指指,指出排第2个的就是戴帽子的小男孩一个人。 提问:排第五的是谁?(叔叔)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5个人指指,,指出排第5的就是叔叔一个人。 师随学生回答即时板书:5个,第5个 我们再看看这幅图你还想说些什么呢?你还知道谁排在第几(把机会给下面同学回答)?再补充,排第一的阿姨买票走了,谁排第一了? 师适当提示,如排在第3个前面的是哪几个人,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师小结:象5个、2个、3个等等是表示一共有几个人(板书:几);而第5个,第2个、第3个等等不管第几个都是指其中的一个。(板书:第几) 揭示课题:几和第几

【设计理念:由游戏复习旧知,创设排队买票的情境,教育学生买东西时要排队等候,要遵守公共秩序。通过说一说、指一指,议一议。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 三、再次感受,明确新知 1、谈话:好,车票买好了,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现在我们要乘车去动物园啦。车上进行了文明评比活动,其中明明、浩浩、丁丁讲卫生,懂礼貌被评为前三名。出示幻灯片2,你们知道,他们各是第几名?指人回答。 2、提问:前3名和第3名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2、听说动物园很好玩呢,小红邀请全家人去了。还在动物园拍了张喜洋洋的照片。出示幻灯片3,一共有几人,妈妈从左数排第几。问:两个5的意思相同吗? 【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看图明白,再次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 四、巩固内化新知,关注发展 1、谈话:到了动物园,我们最想看到动物。瞧,小鸟出现了。出示幻灯片4,你能从左边圈出四只小鸟吗?请把左数第四只小鸟圈起来。请2人上台操作白板。做对了,全班对他笑一笑,挤挤眼,放松放松。全班订正。请全体学生告诉老师右边第一只小鸟飞走了,是哪只?还剩下几只?用白板演示。 2、好。猴子杂技表演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吧。(出示幻灯片5)小猴子们正在表演猴子捞月呢。 提问:你看到图上有几只猴子啊?(5只)哪只很特别?戴帽子的小猴在第几个? 学生可能会说第2只或第4只,若学生只说了一种,可追问: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是怎么数的?(要求学生把话讲完整,说清是怎么数的。)补充问,能捞到月亮吗?学生说,不能。 3、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动物园的阿姨送给小朋友们几个娃娃?出示幻灯片6,让学生说出5个,你们怎么知道的,这里只看到3个啊。学生说出遮住了2个,一共5个,遮住的是第几个和第几个?第1个和第2个合起来是2个,第3个和第4个合起来也是2个,是一样的吗?学生说出,数量一样,娃娃不同。 4、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几”和“第几”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请人回答后,师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6、请学生用几和第几说一句话,可以同桌讨论。请几人说说。 【设计理念:在练习时,教师把每个练习都设置了一个情境,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