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学文化之 中国传统道德

国学文化之 中国传统道德

国学文化之中国传统道德

1.三纲六纪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六纪: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第一纪诸父,即父亲叔伯这一辈;第二纪诸舅,即母亲这一系;第三纪兄弟,即自己的兄弟;然后是族人,即自己父系家族里的一批人;最后是师长和朋友,此乃六纪。

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

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古代,今天也是一样,存在社会分工必然存在三纲。

陈寅恪先生认为,王国维投湖自尽是传统文化,他解释传统文化的内容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於《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说王国维之死是殉传统文化,有一定根据;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是三纲六纪,则是不准确的。三纲六纪之说不见於先秦儒家的典籍,乃是汉儒的观点。六纪指家属及师友关系,无甚重要意义,问题严重的是所谓三纲。三纲否定了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独立人格,实为专治主义时代束缚人思想的三大枷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是应当批判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是儒家、道家思想的精粹观念。儒家强调“刚健”,宣扬“自强不息”,又提倡“和为贵”。道家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含有专制主义的批判意义。这些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值得弘扬的。

2.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里的“亲”同“新”,是革新、弃旧图新之意。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成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

的中心环节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径,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内部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自我实现,所以《大学》第一篇在末尾的时候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礼义廉耻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

“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重要,把它们认为是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历代的统治家和思想家,一旦掌握政权而面对治国安民之要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治民的首倡:“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尊敬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义,公正无私的道理或举措;廉,不贪不污及纯正高洁;耻,为不当的言语举措有羞愧之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仲如是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