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doc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doc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doc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doc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环境搭建

1 安装winpcap

按向导提示完成即可(有时会提示重启计算机。)使网卡处于混杂模式,能够抓取数据包。

2 安装snort

采用默认安装完成即可

安装完成使用下列命令行验证是否成功

C:\Snort\bin>snort.exe -W (也可以看到所有网卡的Interface 列表)

看到那个狂奔的小猪了吗?看到了,就表示snort安装成功。

3 安装和设置mysql

设置数据库实例流程:

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 库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bin>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 (你安装时设定的密码,这里使用mysql这个密码)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

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_archive;

使用C:\Snort\schemas目录下的create_mysql 脚本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数据表

c:\mysql\bin\mysql -D snort -u root -p <

c:\snort\schemas\create_mysql

c:\mysql\bin\mysql -D snort_archive -u root -p

附:使用mysql -D snort -u root –p命令进入snort数据库后,使用show tables命令可以查看已创建的表。

建立acid 和snort 用户,在root用户下建立

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acid@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cidtest;

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为acid 用户和snort 用户分配相关权限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snort@localhost;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acid@localhost;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to acid@localhost;

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to snort@localhost;

4 测试snort 启动snor t

c:\snort\bin>snort -c c:\snort\etc\snort.conf -l

c:\snort\logs -i 2 -d

5 安装虚拟机

安装成功如下

设置虚拟机内IP为192.168.10.3 主机IP为192.168.10.2 Ping通表示虚拟机和主机能够正常通信。

二配置病毒

以任我行病毒为例打开

netsys

输入虚拟机IP 配置服务端,生成服务端后放置到虚拟机中,运行服务端。

通过即可客户端控制虚拟机。

三通过wireshark抓包分析特征

通过分析每一条宿主机与虚拟机的包特征编制规则。

四将特征写入规则文件

五运行snort将信息写入数据库

可以看到已经将病毒的信息写到了数据库中了。

六总结

通过入侵检测实验,让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提高。也对入侵检测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主机与虚拟机的直接的通信,病毒抓包,病毒特征分析,snort的特点和应用,有了基本的掌握,对简单入侵检测的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一些常用的入侵检测软件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也发现了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和动手能力的欠缺,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网络安全实验十-入侵检测系统

实验10:入侵检测系统 【实验题目】 入侵检测系统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2)掌握开源入侵检测系统(软件类)的发展现状;安装调研一种入侵检测系统如Snort 进行试用; (3)调研目前主流厂家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防护系统(硬件类)的发展状况(厂商、产品型号和报价等); 【实验需求】 (1)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数据收集:收集的数据包括主机日志、防火墙日志、数据库日志、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网络数据包等; 数据处理:由于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过于庞大和繁杂,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去除冗余、噪声,并且进行数据标准化及格式化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智能算法能方法分析数据是否正常,显示是否存在入侵;行为 响应处理:当发现入侵行为时,采取预案措施进行防护(如切断网络,记录日志)、并保留入侵证据以作他日调查所用,同时向管理员报警。 (2)开源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现状:从总体上讲,目前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入侵检测系统应重点加强与统计分析相关的研究。许多学者在研究新的检测方法,如采用自动代理的主动防御方法,将免疫学原理应用到入侵检测的方法等。其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 (1)分布式入侵检测与CIDF 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网络的检测明显不足,同时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能协同工作。为此,需要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CIDF。 (2)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而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仅能检测Web之类的通用协议,不能处理如Lotus 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精品文档 .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介绍--目标探测.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介绍——目标探测 疯狂代码 https://www.sodocs.net/doc/cf9001632.html,/ ?:http:/https://www.sodocs.net/doc/cf9001632.html,/Security/Article26113.html 大多数的端口扫描就是让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1、让我们能够大致判断目标是什么操作系统 2、目标到底在运行些什么服务 当然,要得到这些东西还是最后为了让我们能够知道哪些可能拿来利用,可能存在的漏洞。很多工具提供的扫描也可能就直接得到什么操作系统了,或者相对应的端口使用的是什么程序,程序是什么版本的等等。不过 ,这些都是由那些工具自己做了,不讨论这个,我们应该去想想这些工具到底是怎么去实现的。 正如Fyodor(nmap的作者)在他的《Remote OS detection via TCP/IP Stack FingerPrinting》中讲解的进行主机识别的两个作用,第一,很多系统漏洞是同OS密切相关的,还有就是社会学(social engineering)问题,你能够在非常了解对方的系统之后,冒充软件提供商给目标发送“补丁”。 按照我们上面提到的高级扫描方式,直接进行的端口扫描,能够赋予我们绕过防火墙的能力,而且可以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等等,但是,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也许对是否开放一个端口并不是那么直接地感兴趣,比如一个21端口,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个端口被用来作什么了,运行地什么版本的程序,也就是,我们对下面得到地这个东西更感兴趣(关系到IP的地方,我都用X代替了): C:\>ftp XXX.XXX.XXX.XXX Connected to XXX.XXX.XXX.XXX. 220 XXXXX X2 WS_FTP Server 1.0.5 (1327846197) User (XXX.XXX.XXX.XXX:(none)): 其实,这就是一种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判别方式。我们可以对每个打开的端口进行相应的连接,通常这些服务程序就会非常高兴地显示自己的“banner”,也就让我们能够直接得到他是什么版本了。甚至,我们能够得到更好的东西: C:\>telnet XXX.XXX.XXX.XXX Red Hat Linux release 7.1 (Seawolf) Kernel 2.4.2-2 on an i686 login: 这让我们对操作系统版本一览无余了。正象这些只对80端口感兴趣的“黑客”一样,通过对80端口的连接,我们也能得到足够多的信息。

[实用参考]入侵检测实验

实验七入侵检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Windows 系统进行日常安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了解常见网络攻击技术的特点。 ?了解Windows系统用于安全审计的系统工具。 ?了解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基本概念。 2、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课时安排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内容需要与相邻的同学配合完成。此外,学生需要将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内容中的思考题以书面形式解答并附在实验报告的后面。 3、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操作,且小组成员应紧密配合,以保证实验过程能够顺利完成。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实验设备: 1.WindowsGP,Windows20GG服务器;或VMWare,Windows20GG/GP虚拟机。 2.TCPView、360安全卫士。 3.Snort。 4.黑客工具包。 四、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TCPView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2、利用Windows系统工具监控文件共享、系统进程和服务。 3、配置Windows系统审核策略,监控敏感文件,攻击模拟后查看系统安全日志。 4、攻击模拟后查看Web、FTP等服务的访问日志。 5、安装、配置Snort监控所在网络的通信。 五、实验步骤 参考配置和步骤如下: 1、利用TCPView监控网络连接和会话 运行工具软件TCPView,运行浏览器等网络软件,如下图,查看本机的网络连接和会话。 2、利用360安全卫士进行安全检查 360安全卫士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桌面安全工具,在其“高级工具”中集成了多个检测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恶意程序和黑客的入侵,并作出相应的修补。 类似TCPView的工具也可以在360安全卫士的高级工具中找到。 3、利用Windows系统工具监控文件共享、系统进程和服务 运行“计算机管理”管理工具,打开“共享文件夹”,查看已经建立的会话和打开的文件。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ping tracert netstat ipconfig telnet netcat Arp route nslookup Ssh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实验三 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

实验三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扫描系统的漏洞并给出安全评估报告,加深对各种网络和系统漏洞的理解,同时,通过系统漏洞的入侵练习,可以增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二、实验原理 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是一种自动检测系统和网络安全弱点的程序,它是一种主要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加密和认证技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是在发生网络攻击事件前,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检测系统和网络配置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发现可被黑客入侵的漏洞隐患和错误配置,给出漏洞的修补方案,使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方案及时进行漏洞的修补。另一方面,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也可以被黑客利用,对网络主机进行弱口令扫描、系统漏洞扫描、主机服务扫描等多种方式的扫描,同时采用模拟攻击的手段检测目标主机的通信、服务、Web应用等多方面的安全漏洞,以期找到入侵途径。 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是获得主机系统在网络服务、版本信息、Web应用等相关信息,然后采用模拟攻击的方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口令等,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此外,也可以根据系统事先定义的系统安全漏洞库,对系统可能存在的、已知的安全漏洞逐项进行扫描和检查,按照规则匹配的原则将扫描结果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周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作为系统和网络安全整体水平的评估依据。 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是最好的帮手,合理的利用这些工具,可以在安全保卫战中做到“有的放矢”,及时发现漏洞并通过下载相关程序的补丁或者更改安全配置来修补漏洞,构筑安全坚固的系统。目前,常用的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有很多,比如免费的流光Fluxay、X-Scan、X-way以及功能强大的商业软件:ISS Internet Scanner和ISS Security Scanner、CyberCop Scanner、NetRecon、Web Trends Security Analyzer、SSS(Shadow Security Scanner)、TigerSuite等。 下面将以流光Fluxay5为例,介绍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工具的使用,并进行入侵模拟练习。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熟悉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和使用。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入侵检测的作用和原理 2.理解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区别 3.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实用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入侵检测概念及其功能 入侵检测是指对入侵行为的发现、报警和响应,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完成入侵检测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的集合。 入侵检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监视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2). 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3). 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并报警。 4). 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5). 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6).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行为。 2、入侵检测的分类 根据IDS检测对象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IDS分为基于网络的IDS(简称NIDS)和基于主机的IDS(简称HIDS)。NIDS和HIDS互为补充,两者的结合使用使得IDS有了更强的检测能力。 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HIDS历史最久,最早用于审计用户的活动,比如用户登录、命令操作、应用程序使用资源情况等。HIDS主要使用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作为输入,某些HIDS也会主动与主机系统进行交互以获得不存在于系统日志的信息。HIDS所收集的信息集中在系统调用和应用层审计上,试图从日志寻找滥用和入侵事件的线索。HIDS用于保护单台主机不受网络攻击行为的侵害,需要安装在保护的主机上。 2).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NIDS是在网络中的某一点被动地监听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流量,并通过协议分析、特征、统计分析等分析手段发现当前发生的攻击行为。NIDS通过对流量分析提取牲模式,再与已知攻击牲相匹配或与正常网络行为原形相比较来识别攻击事件。 3、入侵检测系统 1). 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防火墙有益的补充,它对网络和主机行为

snort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学会WINDOWS下SNORT的安装与配置 二、实验环境 WinXP虚拟机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 一.在“我的电脑”中C盘中建立文件夹“zhangxiaohong” 二.安装WinPcap,运行WinPcap_4_1_2.zip,默认安装。 三.安装mysql,运行mysql-5.0.22-win32.zip,选择自定义安装选择安装路径 C:\zhangxiaohong\mysql 下,安装时注意:端口设置为3306(以后要用到),密码本实验设置成123 四.安装apache 1.运行apache_ 2.2.4-win32-x86-no_ssl.zip,安装到c:\zhangxiaohong\Apache 2.安装Apache,配置成功一个普通网站服务器 3.出现Apache HTTP Server 2.0.55的安装向导界面,点“Next”继续 4.确认同意软件安装使用许可条例,选择“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点“Next”继续 5.将Apache安装到Windows上的使用须知,请阅读完毕后,按“Next”继续 6.选择安装类型,Typical为默认安装,Custom为用户自定义安装,我们这里选 择Custom,有更多可选项。按“Next”继续 7.出现选择安装选项界面,如图所示,左键点选“Apache HTTP Server 2.0.55”,

选择“This feature, and all subfeatures, will be installed on local hard drive.” 8.即“此部分,及下属子部分内容,全部安装在本地硬盘上”。点选 “Change...”,手动指定安装目录。 9.我这里选择安装在“C:\zhangxiaohong\Apache”,各位自行选取了,一般建议 不要安装在操作系统所在盘,免得操作系统坏了之后,还原操作把Apache配置文件 也清除了。选“OK”继续。 10.返回刚才的界面,选“Next”继续。 11.好了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按默认配置运行的网站界面,在IE地址栏打 “.0.1”,点“转到”,就可以看到如下页面,表示Apache服务器已安装成功。 12. 五.安装和配置PHP53、安装winpcap 1.解压php-5. 2.5-Win32到c:\zhangxiaohong\php 2.添加gd图形库支持 复制c:\zhangxiaohong\php\php5ts.dll和c: \zhangxiaohong\php\libmysql.dll文件到 C:\Windows\system32 复制c: \zhangxiaohong\php\php.ini-dist到C:\Windows文件夹并重命名为php.ini, 修改php.ini,分别去掉“extension=php_gd2.dll”和“extension=php_mysql.dll”前的分号, 3.并指定extension_dir="c:\zhangxiaohong\php\ext", 4.同时复制c:\zhangxiaohong\php\ext下的php_gd2.dll与php_mysql.dll到C:\Windows\system32 在C:\zhangxiaohong\apache\conf\httpd.conf中添加 LoadModule php5_module c:/zhangxiaohong/php/php5apache2.dl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 .phps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htm 5.重启Apache服务 在C:\zhangxiaohong\apache\htdocs目录下新建webinf.php(文件内容为:)并使用访问测试是否能够显示当前Apache服务器的信息,如果能够显示表明Apache和php工作基本正常 六.安装snort 1.运行Snort_2_9_0_5_Installer.exe 安装在C:\zhangxiaohong\Snort下即可, 运行C:\zhangxiaohong\Snort\bin\snort.exe或者在DOS中找到该位置, 如果安装Snort成功会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猪 2.并按照以下修改C:\zhangxiaohong\Snort\etc\snort.conf文件

信息安全概论实验三

实验三网络信息扫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练习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在实验中,我们将练习使用Superscan网络端口扫描工具。通过端口扫描实验,增强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2、通过使用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学习如何发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并对漏洞进行简单分析,加深对各种网络和系统漏洞的理解。在实验中,我们将练习使用流光Fluxay5和SSS。 二、实验原理 1、网络端口扫描原理 一个开放的网络端口就是一条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信道,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得到目标计算机开放的服务程序、运行的系统版本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入侵做好准备。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但效率较低;也可以通过扫描工具实现,效率很高。扫描工具是对目标主机的安全性弱点进行扫描检测的软件。它一般具有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分析,可以发现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所提供的服务,以及相应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的安全漏洞,从而能及时了解目标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扫描工具根据作用的环境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和主机漏洞扫描工具。主机漏洞扫描工具是指在本机运行的扫描工具,以期检测本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网络漏洞扫描工具是指通过网络检测远程目标网络和主机系统所存在漏洞的扫描工具。本实验主要针对网络漏洞扫描工具进行介绍。 1)端口的基础知识 为了了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端口的基本知识。 端口是TCP协议中所定义的,TCP协议通过套接字(socket)建立起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套接字采用[IP地址:端口号]的形式来定义,通过套接字中不同的端口号可以区别同一台计算机上开启的不同TCP和UDP连接进程。对于两台计算机间的任一个TCP连接,一台计算机的一个[IP地址:端口]套接字会和另一台计算机的一个[IP地址:端口]套接字相对应,彼此标识着源端、目的端上数据包传输的源进程和目标进程。这样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就可以由套接字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找到需要传输的主机和连接进程了。由此可见,端口和服务进程一一对应,通过扫描开放的端口,就可以判断出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服务进程。 TCP/UDP的端口号在0~65535范围之内,其中1024以下的端口保留给常用的网络服务。例如:21端口为FTP服务,23端口为TELNET服务,25端口为SMTP服务,80端口为HTTP服务,110端口为POP3服务等。 2)扫描的原理 扫描的方式有多种,为了理解扫描原理,需要对TCP协议简要介绍一下。 一个TCP头的数据包格式如图4-16所示。它包括6个标志位,其中: SYN用来建立连接; ACK为确认标志位,例如,当SYN=1,ACK=0表示请求连接的数据包;当SYN=1,ACK=1表示接受连接的数据包。 FIN表示发送端已经没有数据可传了,希望释放连接。 RST位用于复位错误的连接,比如收到的一个数据分段不属于该主机的任何一个连接,

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河南理工大学 课程论文 (2014-2015第二学年) 论文题目:入侵检测技术综述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7.3

1引言 1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1 3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 3 3.1以Denning模型为代表的IDS早期技术 3 3.2中期:统计学理论和专家系统相结合 4 3.3基于网络的NIDS是目前的主流技术 4 4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使用者也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大量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暴露在愈来愈频繁的攻击中。本文先介绍入侵行为的概念和演化,然后按时间顺序,沿着技术发展的脉络,回顾了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文章以历史和实践的观点,透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历史 1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发现保护资源和数据的安全,让他免受来自恶意入侵者的威胁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提到网络安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防火墙,防火墙作为一种静态的访问控制类安全产品通常使用包过滤的技术来实现网络的隔离。适当配置的防火墙虽然可以将非预期的访问请求屏蔽在外,但不能检查出经过他的合法流量中是否包含着恶意的入侵代码。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入侵检测系统(IDS)应运而生。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将电子数据处理、安全审计、模式匹配及统计技术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被检测系统的审计数据或直接从网络捕获数据,发现违背安全策略或危及系统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本文主要讨论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今天的发展历程。这个概念出自James P.Anderson在1972年的一项报告,随后的30多年中,概念本身几乎没有改变。 2入侵行为的概念、分类和演化 从最早期的计算机安全开始,人们就密切关注恶意使用者破坏保护机制的可能性。早期系统多为多用户批处理系统。这个时期,主要的威胁来自系统的合法使用者,他们企图得到未经授权的材料。到了20世纪70年代,分时系统和其他的多用户系统已成气候,Willis H Ware 主持的计算机安全防御科学特别工作 小组提供了一项报告,为处理多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篇报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7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进行构建多级安全体系的系统研究。 1980年4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P.Anderson)为美国空军做的题为《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并首先为入侵和入侵检测提出了一个统一的架构,这是该领域的开山之作。他在论文中给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方面的概念: 威胁(Threat)可能存在有预谋的、未经认可的尝试: ①存取数据; ②操控数据; ③使系统不可靠或无法使用。 危险(Risk)意外的和不可预知的数据暴露,或者,由于硬件故障、软件设计的不完整和不正确所造成的违反操作完整性的问题。 脆弱性(Vulnerability)已知的或可疑的硬件或软件设计中的缺陷;使系统暴露的操作;意外暴露自己信息的操作。攻击(Attack)实施威胁的明确的表达或行为。 渗透/入侵(Penetration)一个成功的攻击;(未经认可的)获得对文件和程序的使用,或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 威胁概念中的③包括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盗用计算资源也属于这个类别之内。 一般来说,外部入侵者的首要工作是进入系统。所外人,也可能是合法用户,但违规使用了未经授权的资源。另一方面,除了拒绝服务攻击外,多数攻击都需要入侵者取得用户身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算已经相当普遍,渗透和入侵也更广泛。但许多厂商和系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入侵检测概念、过程分析和布署 1、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参见国标GB/T18336)。入侵检测是检测和响应计算机误用的学科,其作用包括威慑、检测、响应、损失情况评估、攻击预测和起诉支持。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募际酢=?腥肭旨觳獾娜砑?胗布?淖楹媳闶侨肭旨觳庀低常↖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 2、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历史 1980年JamesP.Anderson在给一个保密客户写的一份题为《计算机安全威胁监控与监视》的技术报告中指出,审计记录可以用于识别计算机误用,他给威胁进行了分类,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入侵检测的概念。1984年到1986年乔治敦大学的DorothyDenning和SRI公司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PeterNeumann研究出了一个实时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IDES(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s入侵检测专家系统),是第一个在一个应用中运用了统计和基于规则两种技术的系统,是入侵检测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系统。1989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Todd Heberlein写了一篇论文《A Network SecurityMonitor》,该监控器用于捕获TCP/IP分组,第一次直接将网络流作为审计数据来源,因而可以在不将审计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的情况下监控异种主机,网络入侵检测从此诞生。 3、系统模型为解决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国际上的一些研究组织开展了标准化工作,目前对IDS进行标准化工作的有两个组织:IETF的Intrusion Detection Working Group(IDWG)和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CIDF)。CIDF早期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赞助研究,现在由CIDF工作组负责,是一个开放组织。 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IDS)的通用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组件:事件产生器(Event generators),用E盒表示;事件分析器(Event analyzers),用A盒表示;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用R盒表示;事件数据库(Event databases),用D盒表示。

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用

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 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入侵检测系统安装和使用 【实验目的】 通过安装并运行一个snort系统,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实验内容】 安装并配置appahe,安装并配置MySQL,安装并配置snort;服务器端安装配置php脚本,通过IE浏览器访问IDS 【实验环境】 硬件PC机一台。 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10。 【实验步骤】 1、安装appache服务器 启动appache服务器 测试本机的80端口是否被占用, 2、安装配置snort 查看Snort版本 安装最新版本程序 2、安装MySql配置mysql 运行snort 1、网络入侵检测snort的原理 Snort能够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抓包分析,但区别于其它嗅探器的是,它能根据所定义的规则进行响应及处理。Snort通过对获取的数据包,进行各规则的分析后,根据规则链,可采取Activation(报警并启动另外一个动态规则链)、Dynamic(由其它的规则包调用)、Alert(报警),Pass(忽略),Log(不报警但记录网络流量)五种响应的机制。 Snort有数据包嗅探,数据包分析,数据包检测,响应处理等多种功能,每个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各模块都是用插件的方式和Snort相结合,功能扩展方便。例如,预处理插件的功能就是在规则匹配误用检测之前运行,完成TIP碎片重组,http解码,telnet解码等功能,处理插件完成检查协议各字段,关闭连接,攻击响应等功能,输出插件将得理后的各种情况以日志或警告的方式输出。

入侵检测技术课后答案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 )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 初概念是米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 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 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 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 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 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入侵检

实验五:入侵检测技术

实验五:入侵检测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熟悉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和使用。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入侵检测的作用和原理 2.理解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的区别 3.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实用技术 二、实验原理 1、入侵检测概念及其功能 入侵检测是指对入侵行为的发现、报警和响应,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是完成入侵检测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的集合。 入侵检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监视并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2). 核查系统配置和漏洞。 3). 识别已知的攻击行为并报警。 4). 统计分析异常行为。 5). 评估系统关键资源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6). 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行为。 2、入侵检测的分类 根据IDS检测对象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将IDS分为基于网络的IDS(简称NIDS)和基于主机的IDS(简称HIDS)。NIDS和HIDS互为补充,两者的结合使用使得IDS有了更强的检测能力。 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HIDS历史最久,最早用于审计用户的活动,比如用户登录、命令操作、应用程序使用资源情况等。HIDS主要使用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作为输入,某些HIDS也会主动与主机系统进行交互以获得不存在于系统日志的信息。HIDS所收集的信息集中在系统调用和应用层审计上,试图从日志寻找滥用和入侵事件的线索。HIDS用于保护单台主机不受网络攻击行为的侵害,需要安装在保护的主机上。 2).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NIDS是在网络中的某一点被动地监听网络上传输的原始流量,并通过协议分析、特征、统计分析等分析手段发现当前发生的攻击行为。NIDS通过对流量分析提取牲模式,再与已知攻击牲相匹配或与正常网络行为原形相比较来识别攻击事件。 3、入侵检测系统 1). 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 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对防火墙有益的补充,它对网络和主机行为

snort入侵检测技术教学文案

s n o r t入侵检测技术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2015年12月6日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简介 Snort的一些源代码是从著名的TCPDUMP软件发展而来的。snort是一个基于LIBPCA包的网络监控软件,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它运行在一个“传感器”主机上,监听网络数据。这台机器可能是一台简陋的运行FREEBSD系统的Pentium100 PC,并且至少有一个网卡。 Snort首先根据远端的IP地址建立目录,然后将检测到的包以TCPDUMP的二进制格式记录或者以自身的解码形式存储到这些目录中.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使用snort来监测或过滤你所需要的包.Snort是一个轻量级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截取网络数据报文,进行网络数据实时分析、报警,以及日志的能力。snort的报文截取代码是基于LIBPCA库的,继承了LIBPCA库的平台兼容性。它能够进行协议分析,内容搜索/匹配,能够用来检测各种攻击和探测,例如:缓冲区溢出、隐秘端口扫描、CGI攻击、SMB探测、OS指纹特征检测等等。snort使用一种灵活的规则语言来描述网络数据报文,因此可以对新的攻击作出快速地翻译。snort具有实时报警能力。可以将报警信息写到syslog、指定的文件、UNIX套接字或者使用Winpopup消息。snort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它支持插件体系,可以通过其定义的接口,很方便地加入新的功能。snort还能够记录网络数据,其日志文件可以是TCPDUMP格式,也可以是解码的ASCII格式。简单的说,Snort是数据包的嗅探器,也是数据包记录器,还是NIDS。提供数据包嗅探和记录功能只

入侵检测系统实验

入侵检测系统实验 学习Windows系统下配置和使用入侵检测系统软件Snort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入侵检测工具snort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 ..实验室所有机器安装了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并附带Apache、php、mysql、snort、adodb、acid、窘迫grapg、winpcap等软件的安装包。 三、实验原理 1、..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2、..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源则是网络上的数据包。往往将一台机子的网卡设于混杂模式(promiscmode),监听所有本网段内的数据包并进行判断。一般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 3、..入侵检测的实现技术 ..可分为两类:一种基于标志(signature-based),另一种基于异常情况(anomaly-based)。 ..对于基于标识的检测技术来说,首先要定义违背安全策略的事件的特征,如网

实验八 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使用

实验八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使用 【实验目的】 1) 理解入侵检测的作用和检测原理。 2) 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实用技术。 【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snort软件、nmap软件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 难点:snort的配置文件的修改及规则的书写。 【Snort简介】 Snort是一套开放源代码的网络入侵预防软件与网络入侵检测软件。Snort使用了以侦测签章(signature-based)与通讯协定的侦测方法。截至目前为止,Snort的被下载次数已达到数百万次。Snort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入侵预防与侦测软件。 【实验步骤】 1、从ftp上下载所需要的软包,winpcap,snort,nmap。安装软件前请阅读readme文件。 2、注意安装提示的每一项,在选择日志文件存放方式时,请选择“不需要数据库支持或者 snort默认的MySQL和ODBC数据库支持的方式”选项。 3、将snort.exe加入path变量中(该步骤可选,否则要切换到安装路径下执行命令)。 4、执行snort.exe,看能否成功执行,并利用“-W”选项查看可用网卡。如下: 上例中共有两个网卡,其中第二个是可用网卡,注意识别你自己机器上的网卡! 注:snort的运行模式主要有3种:嗅探器模式(同sniffer)、数据包记录器模式和网络入侵检测模式。 5、嗅探器模式 嗅探器模式就是snort从网络上读出数据包然后显示在你的控制台上。可用如下命令启动该模式: snort –v –i2 //-i2 指明使用第二个网卡,该命令将IP和TCP/UDP/ICMP的包头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如果需要看到应用层的数据,使用以下命名: snort –v –d –i2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https://www.sodocs.net/doc/cf9001632.html,/network/snort/Snortman.htm。 6、数据包记录器模式

snort入侵检测技术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2015年12月6日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简介 Snort的一些源代码是从著名的TCPDUMP软件发展而来的。snort是一个基于LIBPCA包的网络监控软件,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它运行在一个“传感器”主机上,监听网络数据。这台机器可能是一台简陋的运行FREEBSD系统的Pentium100 PC,并且至少有一个网卡。 Snort首先根据远端的IP地址建立目录,然后将检测到的包以TCPDUMP的二进制格式记录或者以自身的解码形式存储到这些目录中.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使用snort来监测或过滤你所需要的包.Snort是一个轻量级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截取网络数据报文,进行网络数据实时分析、报警,以及日志的能力。snort的报文截取代码是基于LIBPCA库的,继承了LIBPCA库的平台兼容性。它能够进行协议分析,内容搜索/匹配,能够用来检测各种攻击和探测,例如:缓冲区溢出、隐秘端口扫描、CGI 攻击、SMB探测、OS指纹特征检测等等。snort使用一种灵活的规则语言来描述网络数据报文,因此可以对新的攻击作出快速地翻译。snort具有实时报警能力。可以将报警信息写到syslog、指定的文件、UNIX套接字或者使用Winpopup消息。snort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它支持插件体系,可以通过其定义的接口,很方便地加入新的功能。snort还能够记录网络数据,其日志文件可以是TCPDUMP格式,

也可以是解码的ASCII格式。简单的说,Snort是数据包的嗅探器,也是数据包记录器,还是NIDS。提供数据包嗅探和记录功能只是Snort的部分功能,Snort 的特点就是其入侵检测功能—根据入侵规则匹配数据包中的内容。Snort还是一个自由,简介,快速,易于扩展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移植到了各种UNIX平台和winY2k上。同时,它也是目前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开放源码工程之一。 体系结构 Snort有5个主要部件:捕包程序库libpcap、包解码器、预处理程序、检索引擎、输出组件。 图1 Snort组件数据流程图 捕包装置把包以原始状态捕获后送给解码器。解码器是进入Snort的第一步,它将特殊协议元素翻译成内部数据结构。它的目的是剥落包头。利用TCP-IP 栈解码并且将包放入一个数据结构中。在最初的捕包和解码完成后,有预处理程序处理流量。许多插入式预处理程序对包进行检查或操作后将它们交给下一个组件——检索引擎。检索引擎对每一个包的一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检验以检测入侵。最后一个组件是输出插件,它对可疑行为产生报警。大规模的应用程序很少采用单机模式,Snort通常采用分布式体系对网络进行入侵检测。最典型的安装方式是三层体系,即传感器层、服务器层、分析员控制台。 捕包程序库libpcap和包解码器运行在传感器上,负责对抓来的包进行解释并传递警报。由于传感器必须放置在要监控入侵的网段,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只安装Snort和它在之上运行的支撑应用程序。建议Linux或BSD等UNIX类型的操作系统。传感器的两块网卡一块用作捕包接口不分配IP,一块用作管理接口分配IP。捕包程序库libpcap运行在Libpcap平台上,由于Libpcap平台的独立性使得Snort可以被移植到任何地方,成为一个真正与平台无关的应用程序。预处理程序 预处理是Snort的一类插件。它在检测引擎之前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努力与不断变化的漏洞和攻击保持同步。可以添加新的协议为Snort提供支持。它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