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外国城市建设史个人整理笔记

外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第一章城市的起源

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开始形成

2.城市的定义: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

事工商业等非农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和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城乡规划法中的城市:建制镇、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

4.城市的条件:①聚集性:一定的人口密度;②经济性:二、三产业为主,非农人口

比重大;③社会性:社会综合实体

5.城市的特征:①以人为主体;②高度集中;③中心作用;④多样性与复杂性

第二章古埃及的城市

1.古埃及人的宗教哲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认为人在现实世界是极为短暂的,而人死后,灵魂是永生的,所以皇帝的陵墓和庙宇成为主要的建筑物。

2.代表城市:孟菲斯古城、卡洪城、底比斯、阿玛纳城

3.孟菲斯古城:四周布满堑壕,城防坚固厚实。(战乱引导城市发展出新的职能——防御)

4.卡洪城:阶级差别在

城市规划布局中的反映 5.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①在用地选择上,

注意因地制宜;②最早运用功能分区原则(卡洪城、阿玛纳);③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阿玛纳),对其后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④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

计(阿玛纳),规划中引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第三章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古巴比伦)

1.古代西亚文明城市建设:①宫殿常与山岳台邻近,山岳台往往又与庙宇、仓库、商

城等在一起,形成城市的宗教、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心;波斯城市世俗建筑占主导地位;②

为避免水患和潮湿,两河流域地区的大型建筑,一般都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之上。 2.代表

城市及特点:

②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跨河两岸;矩形平面,双重城墙,设九门;城里规划整齐,路径明确(新巴比伦空中花园——希腊人称之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第四章古印度与古代美洲的城市

1.古印度城市特点:①住宅和城镇开始制定规划准则;②用罗盘定朝向,城内土地分

块要按某种规格进行,城市中心是块高地,后来代之为塔楼;③城市主要干道和建筑物按

照当地主要风向取正南北向。 2.古印度代表城市及特点:

3条南北大道和2条东西大道,分划如棋盘;分两部分,稍高的是卫城,东侧是较低

的原市街地

②哈拉巴城:西城中央有高地城堡,设置行政中心;北部有仓库和劳动人民居住地;

计划性周密

3.古代美洲3个巨大的文化中心及代表城市雅地区(提卡尔城,奇清依扎城);③古

代印加地区(马丘比丘城):保留大量印加庙。

4.古代美洲城市特点:从选址来看,很少考虑交通方便,主要考虑距肥沃土地的远近,就地取材是否方便,水源如何等等。

第五章古希腊的城市(重)

1.古代希腊的城市规划思想:①对思想城市的追求-理性、秩序;②唯物主义思想;

③城邦,社区精神;④人本主义;⑤积极和丰富的公共空间;⑥追求理性主义——希波

丹姆模式

2.古希腊文化经历的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古希腊文化与城市建设

的黄金时代、城市文明达到高峰)、希腊化时期

3.爱琴文化的城市:克里特岛、迈锡尼(城市建设演变的显著特点:城墙的发展)

5.城市建设的市民参与传统可以上溯至古希腊的城邦国家

6.古典时期城邦四大发展动因:①唯物论;②奴隶制民主;③科技发展;④没有宗教

特权阶层阻挠

7.古典时期的雅典规划特点:希波战争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目标是把它建成

一个宗教文化中心,并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城市背山面海,城市布局不规划,无轴线关系;广场无定形,建筑群排列无定制,社会功能齐全;城市街道曲折狭窄,结合地形自发

形成;建筑类型甚为丰富,为强调给公民平等的居住条件,以方格网划分街道。

8.雅典卫城:①空间序列效果;②雅典全盛时期纪念碑;③历经40年建成;④名为

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公众活动场所;⑤布局自由灵活,顺应观景需要;⑥设施平民化。

9.对比古风时期,古典时期的卫城有何演变和发展?雅典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

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顺应地势的同时照顾到山上山下的观赏,它出色地体现了希腊民主

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

10.希波丹姆规划型式主要思想(原则):①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城市结构型式;②城市中有公共空间,城市典型平面中有两条

垂直大路从城市中心通过;③把城市分成

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④私宅地段划分3种住区:工匠

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11.米利都城(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典型城市):①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路网

采用棋盘式;②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③中间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

部街坊面积较大;④城市分为4个功能区:宗教区、商业区、公共建筑区

1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变化及特点:①新的城市中心是喧嚣的广场;②希腊化时期

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是与广场规整、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一直到市中心与广场的规划布局都是严格按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的;③城市广场

去边设置敞廊,沿一面或几面。开间一致,形象完整;④希腊化时期的城市主体建筑突出

建筑主体性(利用层高及建筑体系);⑤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

第六章古罗马的城市(重)

1.罗马城市规划思想:①强烈的使用主义:不善于利用地形,而是强力地改造地形;

②开敞空间和秩序感:罗马在城市总体空间的创造,对建筑群体秩序的把握和创造和高超

的空间设计手法,使其成为后世的典范;③大比例模数手法:超人的空间尺度和规模远远

超过了实际需求

2.罗马病:指重视城市在享乐方面的建设,而忽视了城市文化和精神的功能,物质的

繁荣与精神的空虚 3.古罗马经历的三个时期:伊达拉利亚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

帝国时期(鼎盛时期)

4.伊达拉利亚时期城市建设特点:①统一的模式修筑城市;②城市建于山岩或高地之上;③以宗教思想为指导,城市地区的划分极为明显。

5.城市的奠基仪式:①选址;②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③确定街道走向;④城市

奠基仪式

7.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Ⅰ罗马城:罗马城建设的成就集中在中心地区广场群与建筑群,但城市总体布局比较

零乱,它是由许多点凑合而成,而未形成完整的系统。

Ⅱ罗马帝国广场:①广场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皇帝雕像占广场中

央主要位置;②广场形式逐渐由开敞转为封闭,由自由转为严整;③广场的建筑实体从属

于广场空间,由广场上的方形、直线形和半圆形的空间组成;④以奥古斯都广场和图拉真

广场为主体

Ⅲ阿德良离宫:运用实体和空间的观念在自然背景中组织复杂庞大的建筑群体的范围,整个建筑群被安置在几个台地上,以适应复杂的地形

Ⅳ营寨城(提姆加德、兰培西斯、阿奥斯达):军队短时期内建成的,共同特征是按

照罗马军队的严谨的营寨方式建造的,方格形城市路网,在主要道路起讫点和交叉处,常

有壮丽的凯旋门。

Ⅴ列柱街和城市工程:城市工程设施达到很高水平,除道路外,古罗马在桥梁、城墙、输水道等建设中都有突出成就。

Ⅵ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重点):本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统一了

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理想的美和现实生活的美,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

①关于城址选择:必须占用高爽地段,必须有利于避浓雾、强风和酷热,要有良好的

水源供应,有丰富的农产资源和便捷的公路或者河道通向城市。

②关于建筑物选址:探讨了建筑物的性质和城市的关系,地段四周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等。

③关于街道的布置:研究了街道和常风向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④提出理想城市模型:平面为八角形,城墙塔楼间的距离不大于箭射距离,使防守者

易于从各个方面击攻击者。城市的路网为放射环形系统。市中心广场有神庙剧中。为避强风,放射形道路可不直接对向城门。⑤意义: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模式对其后文艺复兴

时期的城市规划有极重要的影响。(理性原则、有比例关系、城市要有直接的美感、军事

防御原则)

第二篇中古的城市第七章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

1.中世纪西欧城市类型:要塞型、城堡型、交通型

2.三种类型城市选址、规模、产业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①一般都选址于水源丰富、

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的地区,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②随着经济发展,

市区不断扩大,因而又不断扩建城墙,

城市受城墙的束缚,往往规模很小,人口少;③城市发展,城墙外产生城郊区,主要

是手工业者居住的市街地,同行者多聚居一条街。

3.城市选址与发展:①易守难攻之地;②后期突破城墙发展

4.城市空间特色:①封闭、防御性强;②密度高、街道狭窄;③中心感强;④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 5.西欧中世纪封建城市规划思想(重点):

Ⅰ以教堂为中心:教堂座位这个欧洲时期最高技术和艺术成就,成为唯一的纪念性和

标志性建筑,城市以教堂和广场为中心向周围发散,广场均采取封闭构图;

Ⅱ自然主义和非干预行为:城市没有统一的规划,基本毫无逻辑,不存在明显的功能

分区,城市总体布局结构非常自然;

Ⅲ丰富的景观和亲和宜人的特质:中世纪的城市尺度比罗马要小得多,城市是自发形

成的,以环状与放射状为多,以后工商业发展,也建造了一些方格网城市,道路网常以教

堂广场为中心反射出去,并形成蛛网状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城市弯曲街道既可挡冬季寒风,防夏日暴晒,又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Ⅳ中世纪城市和谐而统一的美,事实上是城市社会生活高度有序化的客观反映,而不

是形式上的空间秩序设计的结果。

第八章东罗马与俄罗斯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1.社会概况:教会对文化的垄断远不如西欧教会,它对埃及和西亚等东方文化兼收并蓄,提出哲学应与神学分离。在中古前半期,罗斯人从拜占庭吸取了较高的文化和艺术成就,拜占庭文化影响在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发扬了俄罗斯艺术的独特

风格。

2.拜占庭的建设活动:①首都君士坦丁堡——沟通东西方的金桥;②拜占庭宗教建筑

用若干个集合在一起的大小穹隆顶覆盖下部的巨大室内空间;③圣索菲亚教堂是东正教的

中心教堂;④三面环水的城市和防御城墙,防卫区仿古罗马七丘;⑤优美的沿海景观和城

市轮廓线。

3.俄罗斯的建设活动:①公元10~13世纪,已有相当繁荣的大城市,并已成为相当繁

荣的商业中心;②封建主义的发展促使许多小城市的建立(世袭城市);③俄国人从蒙古

人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分裂的罗斯逐渐以莫斯科为中心团结起来;④克里姆林建筑群由宫殿、教堂、塔楼、防御设施组成。

第九章阿拉伯国家与其他伊斯兰教国家以及印度、日本的中世纪封建城市

1.伊斯兰城市建设特点:①伊斯兰城市常简单地划分为若干城区,其城市整体性较弱,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的单元是以某一清真寺为中心的邻里,即穆斯林区;②伊斯兰城市受

教义与宇宙观的影响,也受气候影响,在干热地带多封闭式的城镇,封闭式的穆斯林区和

封闭式的院落式住宅;③道路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弯曲的盘街,时而转变走向,另一种是

死胡同,只到某些住户门前就截断。

2.城市巴格达建设特点:①城市平面为圆形,是太阳的象征,有四座城门;②宫殿布

局复杂、规模很大;③巴扎——经商场所、市场;④城的主轴线与子午线或对角线的关系,仿早期城镇的传统方位。

第十章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重)

1.文艺复兴的产生:城市中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

识形态领域里反对教会精神统治,即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以新的世界观推翻神学、经院

哲学以及僧侣主义的世界观,形成文艺复兴运动。(其历史意义是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

位制造舆论) 2.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借用古典外

衣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是当时社会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

3.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①城市对人本主义的追求;②城市的人性化主义;

③城市对理想主义的追求;④高雅精英主义营造思维;⑤对前人文化的尊重,注重城市规

划的延续性;⑥文艺复兴时期的规划最终演变成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

4.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设活动特点:①科学合理的设想,实施少;②改建活动

由细节开始,逐步扩大到环境;③大型世俗建筑取代宗教建筑成为城市主要景观(出现:方格网道路、矩形城市)

6.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改建及特点:

7.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广场建设: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市中心与广场的

建设,建设许多反映文艺复兴面向生活的新精神和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广场。早期广场继承

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文艺复兴盛期与后期的广场比较

严整,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

8.园林建设类型:①文艺复兴早期(美第奇式);②中期(台地式);③晚期(巴洛

克式)

9.园林建设特点:①绿化与装饰为主,建筑较少;②雕塑多;③喷泉、瀑布多;④几

何性强,人工性强;⑤自然环境与人工造型的结合

第十一章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1.古典主义: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唯理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它体现

有秩序的、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认为不依赖感性经验的理性是万能的;强

调轴线和主从关系,理性、永恒、高贵、有秩序;是对君主的颂扬。

2.法国城市:区域性、轴线式规划Ⅰ巴黎城市改建:(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

①修建了很多广场,旺道姆广场、胜利广场和协和广场;②街道的建设巴黎中轴线;

③对宫殿的修建与改造;④对城区的扩张和整改。Ⅱ凡尔赛的建设:(服务于王权的最

重要纪念碑)

①宫前有三条放射的大道;②巨大的体量,全部宫殿建筑可同时容纳两万人;③强烈

的轴线、对称的平面、十字形水渠以及用列树装饰的道路造成无限深远的透视,反映了法

国的王权、财富和人超越自然的思想;④对称布局,放射形道路,几何形式构图,自然森林,精美雕塑小品。

Ⅳ法国园林建设:

①巴黎南郊的枫丹白露宫园:无强烈轴线对称,具有法国风格的御园;

②维康宫:布置简单、对称而严谨,在轴线两侧布置了一些惊异的、富于变化的景物,园内面积宽广;③凡尔赛宫:无处不体现王权之上和唯理(物)主义的思想。(效仿凡

尔赛宫:俄国夏宫、普鲁士无愁宫、奥地利维也纳夏宫) 3.俄罗斯城市(彼得堡):受

法国古典主义的明显影响,有放射道路、纪念性广场和中心主体建筑物;中心建筑群的规

划设计水平高超。 4.德意志城市(卡尔斯鲁):①君权专制时代的产物,受巴黎凡尔赛

的影响;②城市以同心圆组成,中心为王宫,32条以王宫为中心的放射路,全对着王宫的尖顶;③其规划思想是城市统治者企图使市民在生活中处处感到王权的支配力量。

5.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著名广场(丹麦哥本哈根的阿玛连堡广场):八角形平面,周

围建筑严格对称,广场中央有骑马像,街道底景一端面向大理石教堂,另一端面向船埠。

第三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

第十二章近代资本主义城市的产生和欧洲旧城市改建

1.资本主义城市的社会背景以及产生:旧城市已经不能满足大工业城市的需要——旧

城改造。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从此在人类历史上摆脱了政治军事中心而真正成为经济

生产和人类生活的中心。而城市规划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一种解决手段,成为政

府管理城市的有力工具。近代城市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是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而引起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并且工业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化。 2.资本主义城市的

迅速发展与城市分布的不平衡带来城市建设的矛盾:

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引起城市的畸形发展,市区低价昂贵,建

筑拥挤,密度过高,居住条件恶化;

②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破坏了原来脱胎于封建城市的那

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③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城市盲目扩展,布局混乱,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⑤城市各种公用设施提供了远比封建社会高得多的城市物质生活条件;

⑥城市中建筑紊乱,城市设计缺乏整体环境的考虑,建筑艺术衰退。(解决方案:

城市分散、城市集中) 3.英国的旧城改建:

Ⅰ伦敦改建:①无规划结构上的根本变化,仍是沿袭古典主义手法,而且把法国园林

设计的技巧用于城市;②规划鲜明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经

济和政治力量的增长;③城市中心、船埠及其交通的功能布局,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重视

经济职能的新的特征;④城市的中心不是教堂和宫殿,而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活设施,反映

了资产阶级是社会的主人,而不是国王和教会。

Ⅱ巴斯的建设:①疗养城市,以温泉著称;②圆形广场舍葛斯;③月牙状居住建筑群

皇家克莱逊特;④建筑群兰斯道恩·克莱逊特,这个建筑群设计成蛇形,位于城市高处,

以三个折曲顺地形高差组成了蛇形住宅群,在当时是一个创举,在空间处理上运用了开敞

和动态的手法。

Ⅲ英国的园林:①英国造园学院发起园林设计革命,开创完全自由的风景园林,抛弃

欧洲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②浪漫主义风景园林——英华庭园;③追求自然、变化、惊奇、隐蔽和田园的情调,强调蛇形的曲线美,有意识地保存自然起伏地形。 4.法国的旧城改

建(巴黎改建):

Ⅰ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巴黎改建:①城市建设的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的手工业工人的

聚居区;②为劳动人民居住区铺设街道和路面,增加供水水井,清除垃圾,增添街灯;③

吧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并在市内广泛进行绿化;④这一时期建设追求表现

感情,表现性格、情绪,在建筑上追求体形简单的圆柱体、方锥形、平行六面体和球体,

平整的墙面很少有装饰,平面大都有简单的几何形组成,以反映“一切建筑物都应当像公

民美德那样单纯”的见解。

Ⅱ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巴黎改造:①城市建设活动主要是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弘

扬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服务;②多层公寓逐渐成为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③在巴黎西部

改建贵族区,在市中心区以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场与街道,以控制巴黎

中心地区的帝都风貌;④烧毁丢勒里宫改建拿破仑的练兵场凯旋门,协和广场建设雄狮凯

旋门,两个凯旋门遥遥相对,奠定巴黎市中心的轴线;⑤协和广场中心路易十五雕像代之

以拿破仑从埃及劫掠的方尖碑;⑥由于交通堵塞,在雄狮凯旋门广场周围开拓圆形广场,

即明星广场;⑦旺道姆广场正中的旺道姆纪念柱。

Ⅲ拿破仑第三时期的巴黎改建(奥斯曼主持)特点及影响(重点):

①特点:分离贵族和贫民区;完成大十字和两个环路的建设(环形放射道路系统);

重视绿化与公园的建设;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改善城市排水、供水、电力等市

政设施。②影响(评价):巴黎改建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

平民窟问题,也未解决交通问题。但奥斯曼对巴黎的改建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其所采取

的种种大胆改革措施和城市美化运动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5.俄国的旧城改建:①凯旋的激情成了城市建设的主要思想内容;②建造了一批大型

纪念性建筑物;③修建两条大街,与原有涅瓦大街形成对称的、放射形的三条大街;④建

造了一所弧形的总司令部大厦,为了纪念与拿破仑作战的胜利,在中央做了凯旋门式的构图,这凯旋门是冬宫广场的南面入口。

6.阿姆斯特丹(荷兰)的旧城改建:①城墙不断向外扩大,并建造碉堡;②市内房屋

密集,市区作马蹄状向河口两岸发展,旋成扇形,房屋多沿运河分布;③市内运河纵横交错,层层环绕城市,状似蛛网,不断开凿新的环城运河;④建设方格网式的居住区;⑤阿

姆斯特丹是运河之城,运河两旁还存留这古老建筑,房屋一般为四五层,高度统一,色调

明艳,富有民族特色。

第十三章近代亚非拉殖民地城市和美国新建的大城市

1.近代亚非拉殖民地城市建设特点:

①城市平面简单,一般为方格形路网,未建立三度空间的概念。如拉丁美洲的若干殖

民城市(墨西哥),有宽阔的道路与宏伟的广场,除市中心局部地区建设有条理外,其他

地区房屋层数低,建设松散,无规划秩序。

②殖民统治者对城市发展、人口规模、用地规模都无科学预测。为便于城市从小到大,易于发展,采用棋盘方格形道路骨架系统。如西班牙殖民主义者采用这种方格形道路系统,普遍地应用于中美与南美各新建的殖民地城市(墨西哥的喀士柯、阿根廷的孟多札),英

法殖民主义者应用于北美殖民地(费城、萨伐纳),在19世纪被应用于亚洲非洲等殖民

地城市(越南西贡、埃及赛德港),葡萄牙占领的印度郭亚仍维持原来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弯曲转折的道路系统。 2.美国新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特点:

Ⅰ美国的方格形城市:①采用放射和方格形道路布局;②人口暴增(纽约:优点——

城市环境整齐、商业价值高;缺点——功能分区不明确、停车难)。

Ⅱ华盛顿的朗方规划:①方格网+放射路;②中心为三角形放射布局:国会、白宫、

最高法院;③朗方对华盛顿规划的人口规模预计为80万,这是一项英明的预测,他的规

划思想和设计手法是收到他生活过的巴黎和凡尔赛的影响。

第十四章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重)

1.空想社会主义城市:Ⅰ代表人物:

①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摩尔(乌托邦)、安德雷亚(基督教之城)、康帕内

拉(太阳城)

(进步性: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提倡财产公用;保守性:代表封建小生产者反对资本

主义萌芽时期已露头的生产方式。)

②后期空想社会主义:欧文(新协和村)、傅里叶(法郎吉)Ⅱ内涵:提倡绝对平

均的社会理论,消灭剥削提倡财产公用。

Ⅲ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虽然并没有产生实际影响,但它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这些进步的思

想对后来城市规划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镇)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及其理论渊源。 2.田

园城市: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Ⅰ代表人物: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Ⅱ内涵:基于城市和乡村的优缺点,使城市和乡村的生活像磁铁一样互相吸引,共同

结合,提出了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为控制城市规模、实现城乡结合,主张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应该停止增长,过量的部分应该

由邻近的城市来接纳。最终形成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态。他把这种多中心

的组合称为“社会城市”。

Ⅲ城市形态:中央花园、公共设施、6条主干道向外辐射(三级网路:中心城-母城-

子城)Ⅳ辩证:

①花园城市:单纯的注重景观设计。(城郊居住区)

②田园城市:讲究适度规模,城乡交融,社会管理的内涵。(第一座:莱奇华斯,第

二座:韦林)③卫星城(恩温):与田园城市形似,主张发展与中心城体量悬殊、承担

局部功能的卫星城来推进大城市的进展。Ⅴ评价:

①摆脱了传统规划的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和张扬规划师审美的旧模式,以人文为中心,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②针对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与理想居住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市和接触自然之间

的矛盾),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从城乡结合的新角度来解决问题。

③设想了先驱性的模式,具有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和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

思想(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和实践起了重要启蒙作用。

④首先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 3.工业城市

Ⅰ代表人物:戈涅

Ⅱ内涵:按照使用要求和环境要求,把城市各功能要素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并且严

格按照某种秩序运行。各区间有绿带隔离,先进的城市交通和设施。并为各功能留有发

展余地。

Ⅲ评价:戈涅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全脱离封建社会的那种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4.带形城市

Ⅰ代表人物:索里亚·伊·马塔

Ⅱ内涵: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座位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

Ⅲ评价:城市与自然保持亲密接触而又不受规模影响,但是缺乏对商业规律的考虑。

对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5.城市美化运动:①美国人马尔什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地合作;②在实践中做出重要

贡献的是奥姆斯特,撰写《公园与城市扩建》一书,提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要为

后人考虑,城市要不断更新和胃全体居民服务的思想;③欧洲大陆广泛接受奥姆斯特的理论,推广了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工作。 6.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总结:

①除工业城市、带形城市外,其余对今后发展均考虑不足;

②这些理论虽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对缓解社会矛盾都有一定的作用和进步意义;③对解决城市环境、面貌、布局、绿化、交通及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现代城市

第十五章 20世纪二次大战前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随着工业革命后,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继19世纪之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②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变革。

2.城市建设三个阶段:①1917~1923年,新建筑运动思潮产生;②1924~1929年,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建设活动随之兴盛起来;③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建设活动重新活跃了一个短时期。

3.1900~1918年的欧美城市:Ⅰ20世纪初城市规划立法工作:(认识到城市规划师政府管理城市物质环境的一项经常的和重要的职能)①1909年,英国通过了城市规划法、美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会议;②1916年,纽约制定了第一次区划法规(区划法的开端),后又制定基地管理法。(这两个法对城市新辟地段的开发也起到控制作用)

Ⅱ田园城市与城郊居住区的建设:

①田园城市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的疏散问题;

②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翁温和帕克建设)是一个城郊居住区,在撰写的《拥挤无益》中论证住宅发展应该采取低于当时通行的密度,指出公共绿地的需要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事,为节约土地而采取较高的密度是严重的失误。

Ⅲ盖迪斯的区域规划综合研究:(重点)

①城市研究的综合观:把城市规划和发展落实到社会进步的目标上;

②区域协同的综合观:建立区域规划的第一人,城市已更改和外部(其他城市)相互依存;③勤奋务实的实践观:调查——分析——规划的程序;

④深切的人文关怀观:重视人文和地域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芒福德所著《城市的文化》支持盖迪斯的理论)Ⅳ沙里宁德有机疏散理论:(重点)

①目的: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找出一种方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

②理论:城市不应顺其自然凝成一块,应该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

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日常活动——集中布置。偶然活动——分散布置。

③评价:有机疏散对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欧美各国改善大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问题,

尤其是卫星城理论来疏散、重组特大城市的功能空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Ⅴ未来

主义城市设想:

①未来主义宣言(马里内蒂—未来派创始人、意大利作家):宣扬工厂、机器、火车、飞机的威力,赞美现代大城市,对现代生活的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②未来主义

建筑宣言(桑·伊利亚—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应该把现代城市建设改造得像大型造船厂

一样,既忙碌、又灵敏,到处都是运动,现代房屋应该造得和大型机器一样。Ⅵ格里芬

的堪培拉(澳大利亚)规划特点:(中心政府区+卫星城)

①利用地形,把自然风貌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使堪培拉既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又

具有城市生活魅力;②南部以首都山为轴心,北部以城市广场为轴心,一条条道路向四

周伸展,同一层层街道交织成蛛网;③城市布局合理,能适应其后的发展与规划调整,

今日仍享有“田园城市”的盛誉。 4.新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Ⅰ新建筑运动主要设计思想:①重视使用功能;②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的性能特点;③把建设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④主张创造新时代的新风格;⑤反对套用

历史上的陈旧形式;⑥强调建筑空间;⑦考虑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⑧提出“空间——时间”建筑构图理论。

Ⅱ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主义:《明日的城市》&《光明城》(重点)

①传统城市由于规模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加剧,出现功能的老朽,但中心地区对各

种事业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因此应该通过技术改造来完善它的聚集功能;

②拥挤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提高密度,提供充足的绿地、阳光和空间;

③调整整个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的分布于整个城市;

④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持。

⑤中心思想: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⑥评价:柯布西耶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相比人文关怀,对技术手段更加关心。着重

于改造大城市内部空间,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庞大而理性的城市空间并不能

满足心理功能的需要。过分追求平面上超凡的形式,而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较少考虑,城市没有人情味,空洞,缺乏渊源和生气。

5.卫星城市理论:雷蒙·恩温——《卫星城市的建设》

①概念:卫星城市就是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

②实践:英国威顿肖维田园城市、莫斯科卫星城规划

6.社区运动、邻里单位与划区理论:

Ⅰ社区运动:美国地区协会对美国当时的社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提出美国城市规划理论。主张应抛弃预先布置好街道和用地形式的外框,然后填入住宅的习惯做法,建议采用组织住宅公司和寻求长期投资的办法,建设由住宅群围成大小空间和拥有绿地的完整的社区。

Ⅱ大街坊与雷德伯恩体系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

Ⅲ邻里单位:佩里

①概念:城市中一个较小的,可被识别的、低层次的单元,存在于居民的住宅与城市之间。

②内涵:佩里将邻里单位作为构成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细胞。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为邻里单位的基本空间尺度,其中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建筑自由布置。讲求空间宜人景观的营建,强调内聚的居住感情,强调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③评价:邻里单位对后来直至今天世界各国的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Ⅳ划区:屈普《城市规划与交通》

①内涵:用新的系统来代替那种造成车辆拥挤、家具交通事故、功能混乱而且与地方道路有过多交叉点的城市主要道路网。新的系统是道路分级,主次干道与地方支路明显地分开,并且避免沿街建设房屋。这种高容量、高速度的干道决定了城市的大街坊形式。

②实践:战后英国考文垂中心区重建,体现了划区的原理

7.区域规划:(有效地城市规划必须从超越城市的范围着手)

Ⅰ目的: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改变旧有城市封闭式布局的空间结构形式,必须把城市与其影响的区域联系起来进行规划。

Ⅱ思想奠基:盖迪斯和芒福德的理论

Ⅲ实践:大伦敦规划——西方规划史上第一个大都市区域规划

8.雅典宪章(CIAM 国际现代建筑会议1933提出):(重点)

Ⅰ内涵:①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②物质空间;③保留有价值

的历史建筑;④制定城市规划;⑤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Ⅱ核心:提出了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

Ⅱ评价:功能分区的思想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可以缓解和改善城市问题。对传统城

市规划思想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突破了形式主义局限。然而,理性主义缺少社会与文化

的根基,并不能满足现今社会的动态演进和人的需求。

9.广亩城市(赖特):完全分散、低密度的城市

Ⅰ内涵:赖特的广亩城市实质上是对城市的否定,主张居住单位分离,是没有城市的

城市。

Ⅱ评价:赖特所期望的社会的不存在的,规划设想也是不现实的,但广亩城市的描述

已成为今日美国城市近郊的稀疏的住宅以及居民点分布的离奇的图景的写照。

10.带形与指状发展城市:

①带形城市(苏里亚·伊·马塔):城市功能平行发展,即功能上连续的布置,使居

住区与工业区均能沿交通干路平行发展和获得进一步扩展的可能。

②指状城市:城市呈指状发展是带状形式的一种变种。

11.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城市建设:(伪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强调“秩序规划”)由于法西斯国家要求设计方案具有纪念性和权威性而使这种显示政治制度或统治者的伟大

的传统更加突出。

12.苏联社会主义城市:(新古典城市规划思想)必须从保存历史上已存的城市的基

础出发,用整顿城市街道和广场系统的方法,进行改造规划。

第十六章战后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战后欧洲与日本面临的任务:①回复生产,解决战后房荒;②改建畸形发展的大城

2.英国战后重建工作:(新城选址、利用地形、妆点自然景色、塑造建筑群空间造型)

Ⅰ大伦敦规划:最早明确体现“分区管制”的思想

①规划方案:以伦敦为中心的约48公里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内圈: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降低居住用地净密度;近郊圈:

良好的居住区,空地尽量绿化;绿带圈:供应新鲜蔬菜和副产品,严格控制建设;外圈:

疏散伦敦群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

②1946年“新城法”规划设置8个具有使居民就地工作的卫星城。

③规划结构: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

通网。

④评价:大伦敦规划吸取了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规划思想的精髓,对当时控制伦敦

市区的自发性蔓延,以及改善已很混乱的城市环境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往后的城市规划有

着深远影响。

Ⅱ哈罗新城:新城运动从英国开始,英国建设的第一批新城较多地体现霍华德田园城

市的规划思想。①特点: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

较严格;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划分明确;道路网为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②问题:经长期经营,因人口发展不快,缺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且就业困难,因

而出现年轻人回流大城市的倾向。

Ⅲ市中心商业步行区(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采用“平面分隔”,把汽车路与步行

区划分得很清楚。

3.法国的战后重建:

Ⅰ勒·哈佛的重建(贝瑞):承认受戈涅的直接影响

①特色:工业化—模数制;古典构图手法:十字干道、中心广场、标志建筑。

②问题:新市区的总体规划十分平淡,以不大的矩形街坊系统组成,主要都是周边式

建筑,房屋建筑处理平淡重复。

Ⅱ勒·柯布西埃的居住单位:认为理想的现代化城市就是由“居住单位”即带有服务

设施的居住大楼所构成。(实践:马赛公寓—光明城)

第十七章 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50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

Ⅰ城市化: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大,加速城市化进程,从整体看,中心城市产业仍在

集中;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出现城市外围化,造成市区规模层层扩大,更带来交通困

难和环境恶化。

Ⅱ郊区化: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即郊区化。

①人口与经济活动分布相周围的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他毗邻

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即人口集中在各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

群体,即城市集聚区的形成。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另一特征是向城市群发展。

2.50年代的新城建设:(思想:社区思想;模式:邻里单位模式)

Ⅰ英国新城:

①第一批新城缺点:密度低、人口规模小、不足提供文娱或其它服务设施以及新城中

心不够繁华、缺乏

生气和活力等。

②第二代新城(代表:坎伯诺尔德):规划上比较集中紧凑;整体结构较为紧凑的新城;具有一个繁荣的市中心;道路交通的特点是人车分离;住宅区建于山坡,类型由善行

位置决定。

Ⅱ瑞典新城:斯德哥摩尔郊区的新城规模较小,以若干新城组成一个区,在区内的一

个新陈里,设置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兼为邻近的新城服务,如魏林比市中心。

Ⅲ英国与瑞士新城差别:英国强调独立自足,须与母城有一定距离,而斯德哥摩尔的

新城都是母城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完全依赖于母城的居住郊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新城。

Ⅳ日本新城:

①千里新城的规划建设标志着日本从建设城市住宅区发展到开发新城;

②规划布局特点:邻里单位—居住区;分级中心;人车分流;方便交通;副中心;结

合地形;保护自然;绿地较多。

Ⅴ苏联新城:提出建设一系列卫星城市即新城计划,泽列诺格勒作为第一个试点项目,被誉为“绿色城市”。

3.50年代的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和地下商业街:

Ⅰ新建筑运动创始人柯布西埃设想交通立体分流,解决人、车矛盾,恢复步行空间;

Ⅱ步行区、广场空间和人车分离设计;

①荷兰步行商业街(林巴恩步行商业街):临近主干道、平面设计、统一设计、简单、概念化、示范意义;②美国郊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水平与垂直交通方式、人性化、丰富的室内外环境设施;③日本地下商业街:促使城市向地下立体发展,增加了城

市的土地利用率。

4.50年代典型新城:(重点)

Ⅰ印度昌迪加尔城:勒·柯布西埃修订城市规划方案

①特点:模拟生物体的规划构思;整体而精美的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布局规整而机械。

②问题:功能分区导致了社会分化;脱离印度国情;其中心虽规模宏大,但构思和布

局过于生硬机械,建筑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形成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不够亲切。

Ⅱ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名建筑师科斯塔的规划方案

①特点:强烈的象征意义;结构清晰,分区明确;杰出的城市中心设计;设计简单化,缺少人情味。②问题: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较少考虑,与其说是

个生活的城市,不如说是个机械的城市组合体,感觉空洞和缺乏渊源于生气,它的中心与

昌迪加尔一样,在城市中显得过分高高在上。

5.朝鲜平壤的重建:

①特点:平地起家,全部新建,速度快,规模大。

②原则:强调城市的人民性;注意城市建筑的多样化;重视城市中的文化建设;控制

城市规模。

6.50年代的科学城:(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①作用:有助于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模式: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大型城市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属于中小城市。

③原则:整个城市分区明确;全城有一套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方便、交通安全的交

通系统;尽量保存和利用自然风景;建立合乎要求的分级文化生活设施;建筑物和构筑物

的布置结合地形和绿地;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7.50年代的欧洲古城古建筑保护:

①意大利(保护方法):原样重建,避古建新,随掘随护,不复保护,设立考古公园,分级分群保护,成片保护,包括环境,立法保护

②各国的成片保护:对于历史意义的市区成片城区保护起来,包括街道、作坊、住宅、店铺、教堂、寺庙和广场等,甚至连整个城市、村落、集镇当作文物保护。

8.50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

①特点:设计水平较高;与城市总体密切配合;每条街和每个广场都有各自特点,体现多样性与各自的独特个性;纪念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与建筑群背景互相映衬;街道与广场的光影效果、色彩效果理想。

②典型:瑞典的魏林比、发斯塔;芬兰的塔皮奥拉;英国的哈罗、斯蒂文内齐,坎伯诺德;苏联的泽列诺格勒、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南斯拉夫的新北尔格莱德中心等。

9.50年代的区域规划与国土整治:

Ⅰ中心地学说:(重点)

①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

②理论要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交通运输等三个方面对城市的分布、等级和规模进行研究,提出了理想的正六边形城市体系规模。

Ⅱ增长极核理论:(重点)

①代表人物: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

②理论要点:把工业等建设快速地在少数极核(一般指经济上能增长较快的城市)进行,以促进极核本身增长和首先繁荣,并企图以极核的影响来带动其附近的发展。

Ⅲ城市集聚区:

①荷兰兰斯塔德特点:把一个大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分开、又联系的有机结构,这种城镇群称为“多中心型”大都市,通过积极的规划政策引导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布局形式,对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恶性膨胀,解决城市扩建和人口聚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联邦德国莱茵—鲁尔特点:从交通、人口、土地等方面与单一中心城市区域相比较为优秀。

10.环境学科的兴起:1959年荷兰提出整体设计和整体主义,把城市作为一个环境整体,全面地去解决人类生活的环境问题。

11.CIMA第十小组的建立:(重点)

Ⅰ规划思想基本出发点: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Ⅱ《杜恩宣言》:提出以人为核心的“人机结合”思想,并建议按照城市、村镇和住宅的不同特性去研究人类居住问题。

Ⅲ新的城市形态——簇群城市(生长的城市):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

①关于流动:认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应能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

②关于生长:认为用生长的思想改建旧城市,可保持旧城市生命的韵律,是它在不破坏原有复杂关系的条件下不断更新;

③关于变化:认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改变的周期较长,能起到统一作用的点,如市政厅和某些历史建筑等。

12.总结:理想、理性、实用三者并不是相互割裂的断面,而是一个随时演进与人们认知变化的统一体。综观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的烟花,是游走于理想、理性与现实之间而实现着不断地进步。

第十八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建设概况:①城市规划走向多学科化、综合化;②城市化进程加速;③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职能结构转变,大中小城市的不同发展策略;④城市群与区域规划的发展;

⑤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与平衡发展,更多大城市连绵区;⑥城市管理技术的现代化;⑦科学城建设

2.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特点:覆盖更广;类型更多;各经济区整体发展;对非生产领域/要素的关注。

3.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进入新阶段标志:①量大、面大、类型多;②把全国各地区的区域规划联系起来向整体化发展,开展了国土规划的工作;③在国土规划的区域规划中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生活福利以及就业安排等社会问题的重视;④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政策的制订保证了规划的实施;⑤有些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连绵区。

4.英国的区域规划(反磁力吸引体系):根据增长极核理论,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地区吸引范围,同时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然有相应的区域中心。

5.大城市连绵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①形态:一般呈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

②实例:美国三大城市连绵区(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

6.60年代以来的新城建设:

Ⅰ英国新城建设(第二、三代):

①第二代新城的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代新城大,功能分区不如第一代严格,密度比第一代高;

②第二代新城郎科恩规划特点:以8000人组成一个邻里单位;规划布局与城市交通

组织紧密结合;工业除围绕居住区外围布置外,邻里单位内亦安排一定的工业用地,缩短

居民上下班距离;注意利用地形和自然条件,组成完善的绿化系统。

③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新城规划特点: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活动中心布

置在环境区边缘;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突出景观效果。

Ⅱ法国新城建设规划特点:城市的性质都是综合性的;充分利用原有城镇基础;内部

规划结构较英国紧凑;占地广,乡村气息浓重;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低密度的住宅布置在

居住区边缘。

Ⅲ美国新城建设:

①具体要求:新城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潜力;新城必须对不同收入、不同种族的居民提供居住和就业的机会,以避免两极分化;新城必须提高自然环境质

量和城市建筑及景观质量;新城还应是个从事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方面进行革新的实验室。

②新城类型:大城市周围新建的新城;在原有城镇基础上扩建的新城;市区内改建或

新建的“城中之城”;远离大城市,完全独立的新城。

7.60年代以来西方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问题:

Ⅰ主要问题:城市经济行政中心区的容纳能力超过极限以及由于郊区化而引起的内城

衰退。

Ⅱ日本新宿副中心:①步行与机动交通分开;②增加停车能力;③区域集中供冷供热,减少大气污染。Ⅲ法国巴黎德方斯:分散巴黎市中心的经济与行政职能,打破巴黎城的

聚焦式结构。

Ⅳ罗斯福岛(美国)基本特点:①为不同收入和不同种族的居民建造各种类型的新型

住宅;②创造了不受车辆交通影响和不受污染的环境;③有良好的公园绿地、娱乐设施、

社区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④有良好的城市景观。

Ⅴ巴比坎中心(伦敦):在景观上作精心设计;解决了居民就近工作并提高了土地利

用率;改造内城,对附近商业街进行了规划;所花时间长,说明内城核心地带的更新与改

建确实难度较大。

8.60年代以来的科学城和科学园区:

Ⅰ筑波科学城(日本):

①目的: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为缓解东京市人口过于拥挤的困境。

②作用:推动日本向科技高峰冲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学原理》整理版说课讲解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第一、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嘉通)第二、研究美的艺术(黑格尔)第三、研究整个艺术领域(车尔尼)第四、研究审美心理学(“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第五、目前的观点: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或者说: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4、为什么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1、美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古老:观念、意识;思想)从人类朦胧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看:几乎与人类自身一样古老;从人们对美的探讨研究看:追溯到两千年前2、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看(年轻学科:鲍姆嘉通Aesthetic.173 5、1750)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探讨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西方美学家给美下的定义。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自然不能显现理念,只有艺术才能充分地显现理念(二)从客观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要见出事物的“整一性”。达芬奇:认为美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如《蒙娜丽莎》狄德罗:美是关系(实在美和相对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⑹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多选)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什么特殊之点?孔孟荀等给美下的定义。 首先,西方与世界观联系,中方则朴素,与世界观不密切。其次,中国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西方没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源流方面:中(儒道)、西(古希腊哲学);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方面:中(抒情、表现)、西(摹仿、再现);研究方法方面:中(形象性、文艺味、夹杂在艺术研究中)、西(抽象性、哲学味、夹杂在哲学逻辑学研究中);具体表述方面:中(具体、生动、形象)、西(理论性、逻辑性强)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因此美与功利、与善有密切联系。孔子:他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和谐为美。(1)孔子认为艺术品的美应该是尽善的内容与尽美的形式的和谐统一。(2)孔子以为人(君子)的美应当是“文质彬彬”。(质:仁义道德;文:礼乐修养)孟子:(1)“充实之为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2)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孟子认为“耳有同听”、“人有同悦”,君子与小人有共同的美感。荀子:美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客观事物之所以美,就在于“致其用”,是有功利性的。 2 我国古代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途径是什么?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3、从风格上研究美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1 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 (一)首先就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来说,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工具,劳动过程、动作,产品等)(二)再就审美主体(审美者)来说,也是社会实践创造的。(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以及语言、思想感情、认识、感受能力等) 2 什么是美?A.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B.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感性(欣赏)形象。C.美是一种与真善相联系的、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才能、品格,人的创造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宜人的感性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客观形象。第五章真善美和丑 1、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A、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善?符合人的目的性。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美学原理 叶朗 复习提纲

美学原理复习提纲 绪论 1 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Aestheica。美学史上把这一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2 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1)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2)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用。 3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生活的世界,包括人的意义世界和人的价值世界,这里表现了美学两个特点:美学与人生联系紧密;美学与民族文化传统联系紧密。)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鲍桑葵《美学史》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美学与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 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美学体现还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 柏拉图对美的定义 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这种美是永恒,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客观的,而且先于现实世界中的美的东西而存在。美是理念是指: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念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念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P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着作。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之父”,最早用动物做实验--饿猪试验 1908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由房东岳译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th20s-50s) 斯金纳: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th60s-70s)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阐述有意义学习 4.完善时期:(20th80s)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出版。

P14 ( C )可以对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的现象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P18 心理发展 0乳儿1婴儿3幼儿6~7童年11~12少年14~15青年25成年65 P20 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建构主义发展观 认知结构: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泛灵论”、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思维可逆、去集中化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命题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 理论介绍: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高级) 提出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近发展区:合作型学习

最新整理美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 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 (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 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什么是美学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 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 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 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 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 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 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 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 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 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 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 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 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三.美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 叶朗观点: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以上五种看法都有缺陷。 国内很多人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为审美活动,只要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是审美活动;人为什么需要审美活动 四.美学的学科性质 第一,美学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从内容上来讲就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世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够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需要教化。教化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黑格尔 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美学的特点: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美与真、善是哲学的永恒课题 对美学的误解: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美学等同于美术

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 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 则3 实践性原则4 综合创 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 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四、 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 撰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 性条件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 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 学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 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 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 认知结构。 一、认知学习观 (一)学习的实质是主 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二)学 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 个基本过程 二、结构教学观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 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掌握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 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 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 结构原则(动作;图像; 符号)3 程序原则 4 强化 原则 三、发现学习观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一)动机阶段(二)领会 阶段(三)习得阶段(四) 保持阶段(五)回忆阶段 (六)概括阶段(七)作业 阶段(八)反馈阶段 第一节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 验 榜样学习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 条件 (一)注意观察(调节着观 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 知觉) 影响因素: 1榜样行为的特性 (1)榜样的显著性,复杂 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影响 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2)人们对敌对的,攻击 性行为远较亲社会行为易 模仿,奖励比惩罚的行为易 模仿。 2榜样的特征 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 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 相近越易引起注意; (1)受人尊重,地位较 高,有能力的…… 3 观察者的特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自然人性论二、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 中心疗法三、知情统一的 教学目标观 四、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五、学生中心发展观 三、当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美学原理笔记

绪论: 美学研究对象:美、艺术、美和艺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叶朗) 美学学科性质: 1.人文学科(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即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科,功用:教化) 美学特点:和人生有紧密联系,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紧密联系 2.理论学科 哲学的永恒课题:美、真、善 美学不是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哲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心理学美学取代哲学美学是不利的(叶朗) 3.交叉学科(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不能把美学全部归结为语义分析)、人类学、神话学(生命体验),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4.发展中的学科 现代形态美学体系:文化大中和(中西文化,19、20世纪文化精神),当代西方美学体系没有综合中国以及东方文化 为什么学习美学: 1.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审美活动是一种体验活动(精神活动?) 2.完善自身理论修养 3.对于人文工作者,还有一种人文和技术层面的关系(技要上升为道) 中国戏曲的特点:虚拟,但不等于写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由美学学科的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人是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动物) 美学学习方法: 立足中国文化;注重美学和人生的联系;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艺术欣赏的直接经验和系统的艺术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开放的心态,注意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狭义的美: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一种、完整、和谐的美,古希腊式的美 广义的美: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式 美和美感谁是第一性(主观的的还是客观的)--50年代美学大讨论 李泽厚(辩证唯物论):美学科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蔡仪:美是客观的(事物的典型性) 高尔太(美和美感是统一的)、吕荧: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客观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

美学原理课程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讲美是理式 1.柏拉图把美本身说成是理式,理式就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 2.理式也叫理念。 3.柏拉图认为,每一种物都和任何一种其他物有区别,因此,它具有一系列本质特征,而 物的所有这些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 4.物的存在就要求它是某种理式的载体,理式是对它名下所有个别物的无限概括。 5.相对于毕达哥拉斯的美学观而言,柏拉图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美学观;相对于苏格拉底而 言,柏拉图更将美与善区分开来,并将对美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 第二讲“美不自美,因人而异”——柳宗元 1. 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比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翠竹清泉,只能在寂静的空山中自长自流,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 2.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实际审美过程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客体是审美欣赏的前提,要真正做到审美主体,主体还必须具备一定能力,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欣赏是在是在审美过程中的创造性想象造成的。欣赏者通过创造性想象发现、照亮、彰显了自己发现的美。 3. 要建构人与物的审美关系,需要主体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灵心,有自由的个性,有对事物的热爱,需要客体有一定的表现力。客观环境具有是和人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与体制,有合适的气候与富裕的时间等条件。 第四讲距离说 1. 举例说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他听说的距离指的是事物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2. 布洛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功利距离的体会,他根本否认美的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客观因素的追求,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个角度研究美,才能不会抹杀美。这里的距离既包括时间上又包括空间上的距离,这两种距离均可给人带来美感。 第五讲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第六讲艺术欣赏是一种创造 第八讲崇高与优美 1.崇高的特征: 崇高的对象往往体积巨大,气势磅礴,力量雄伟。崇高的事物以惊心动魄的途径,刺激人们学习和赶超它,体现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信心,使人们争奇好胜的心理得以满足。因此,产生一种愉悦感。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以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见长。2.优美的特征: (1)主要特征是和谐。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观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的,优美与崇高相反,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对象在内容上是对正常发展规律、正常社会实践的肯定。不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暂时的相对静止状态,它要求用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优美的事物往往以均衡、对称、比例协调等为特点。 (3)优美事物在感性形式往往具有舒缓、轻柔、淡雅、精致、圆润等特点,例如春风细雨小草等。

最新《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读书笔记 《美学原理》是由王德胜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适用于高等学校文科的教材。本书着眼于教学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在合理吸收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关注和借鉴当前国内外美学研究新成果的同时,突出了美学理论的当代特点。 书中着重以审美活动为基点,把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分别从美学学科定位及其对象、人类审美发生、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审美类型、审美经验及其结构与过程、审美判断、艺术审美与创造、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生产与消费活动、审美教育等各个方面,对美学中的诸多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接下来,我将着重从以下方面来谈谈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 第一章节向我们论述了什么是美学,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美学的历史与现状、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及怎样学习好美学。美学被称之为“无用之学”,这是从它的实际作用来说的,它没有特别实际性作用,但它却有着潜在的功效,一个人如果对美学有着特殊的理解,或者有着系统化的学习,那么他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形成一种意识,即审美意识,这种潜在的意识,会让你发现生活中的美,它会促使你不断发现和体会生命的无尽意味。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它着重体现了人文实践领域的价值特性,因此,要正真把握美学的对象,就必须始终抓住人类审美活动。也就是说,美学是以人类审美为自身特殊领域,以审美活动为具体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审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来追踪、构建人类审美价值体系。 从这一章节中,我还了解到美学研究的方法,它包括: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理论与实践性统一、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相统一、兼收并蓄与民族特色相统一。这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学习好美学原理这门科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节向我们论述了审美发生,从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审美的发生论史、人类劳动与审美发生、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审美关系以及价值。审美的发生论史包括模仿说、巫术与图腾崇拜说、性本能说、游戏说,以上四种学说,在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代表性,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局限性,就是没有揭示出人类审美活动背后的、促使其发生的现实基础,即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揭示出了审美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并为审美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基础,并且为审美发生提供了现实素材。 审美活动主客体的统一,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扩大人类审美范围,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 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