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 -56,Zn -65,H -1,Al -27,Cu -64,O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是(D) A .镁 B .铝 C .铁 D .铜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与其性质不存在决定关系的是(A)

A .电线——延展性

B .刀具——硬度大

C .铜镜——金属光泽

D .炊具——导热性 3.下列有关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C) A .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 B .钢是纯铁

C .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

4.自2011年我省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在铜、铅、锌、金、铁、铌、钽等金属方面取得找矿新成果。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 .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C .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5.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6.右图是炼铁的模拟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D)

A .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红色粉末变黑

B .该反应中氧化铁显氧化性

C .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需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D .待氧化铁反应完毕之后,先熄灭尾部的酒精灯,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7.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C)

A .丙烷燃烧:C 3H 8+5O 2=====点燃

3CO 2+4H 2O B .铝的冶炼:2Al 2O 3=====电解

4Al +3O 2↑

C .湿法炼铜:Fe +CuSO 4===Cu +FeSO 4

D .Cl -

的检验:AgNO 3+NaCl===NaNO 3+AgCl ↓

8.镍(Ni)和锰(Mn)都是重要金属,将Ni 丝插入MnCl 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插入CuCl 2溶液中,Ni 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B)

A .Cu 、Mn 、Ni

B .Mn 、Ni 、Cu

C .Ni 、Mn 、Cu

D .Mn 、Cu 、Ni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B)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铜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0.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B)

A.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1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待完全反应后,镁有剩余,则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B)

A .铝没有剩余

B .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 .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 .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12.如图为铜片A 的系列变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提示: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D) A .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 B .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C .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D .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 、B 、C 、的质量相等

13.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两份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 .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 .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 .硫酸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块5.6 g 不纯的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了0.2 g 气体,则该铁片中混有的杂质一定不可能是(D)

A .铝和锌

B .镁和锌

C .镁和铜

D .锌和铜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

A .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

D .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

二、填空题(共30分)

16.(8分)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铁可以拉制成铁丝是因为它具有延展性。 (2)铁锅可用来炒菜是因为铁是热的导体。

(3)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发生振荡时产生静电,容易产生火灾,所以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具有导电的性质。

(4)在地壳中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原因是铁的化学性质活泼。

17.(8分)现代交通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全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既健身又环保。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是密度小,硬度大;

(2)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的原理是使链条与氧气、水隔绝; (3)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罐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地为车胎充气,同时还能修补被扎坏的车胎。其充气的原理可认为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NO 3===2N 2↑+O 2↑+4H 2O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5价;0价。

18.(6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铁、铜、银。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u(NO 3)2===_Cu_+_Fe(NO 3)2。

19.(8分)A 、B 、C 、D 、E 、F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 、D 组成元素相同,E 是最轻的气体。根据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 、G 的化学式:CFe,_GH 2CO 3。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_;②2H 2+O 2=====点燃

2H 2O 。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0.(8分)小强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某种金属X 、Al 、Cu 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Cu 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其原因是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 >X >Cu 。 (4)如果金属X 的活动性比铁弱,且金属X 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 2。向只含有XCl 2、CuCl 2

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 2+

、X 2+

(用离子符号表示)。

21.(8分)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 和Fe 2O 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 +2HCl===FeCl 2+H 2↑。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 3O 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 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 3O 4。他又发现m 2恰好为4.64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 和Fe 2O 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 的还原性和可燃性(写出还原性即可)(填写化学性质)。

四、计算题(共9分)

22.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将一块质量为5.8 g 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8 g 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 g ,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Fe +H 2SO 4===FeSO 4+H 2↑

56 2 x 0.2 g

562=x 0.2 g

x =5.6 g 该铁合金中含碳量为5.8g -5.6 g

5.8 g ×100%≈3.4%

答:该铁合金是生铁。

第九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Cu -64,O -16,H -1,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

A.冰水B.碘酒C.食盐水D.浓盐酸

2.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C)

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D.倒出部分溶液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4.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④加入该固体溶质;⑤增大压强。其中正确的方法有(D)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

5.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D)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 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6.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

A.20 ℃时,NaCl

B.40 ℃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 ℃时,向100 g 水中加入50 gNH4Cl 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D.60 ℃时降温到20 ℃时,KNO3和KCl 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C)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B)

A.①②B.①③

9.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C)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75%酒精的浓度

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C.5 gCuSO4·5H2O溶于95 g水中配制CuSO4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

D.将50 ℃下的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到纯水和硝酸钾固体10.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第11题图)

11.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12.向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 g NaCl固体和12 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A)

A.20% B.22.5% C.25% D.30%

13.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当温度为10 ℃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C.在10 ℃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

D.22 ℃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

,第13题图),第14题

图)

14.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烧杯①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

B.烧杯②中的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5.酒精(C2H5OH)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A.23% B.46% C.55% D.72%

二、填空题(共35分)

16.(5分)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Ca(OH)2,溶剂是水;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白磷,溶剂是二硫化碳;

(4)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硫酸锌,溶剂是水;

(5)5%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质是NaCl,溶剂是水。

17.(4分)如图所示,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静置,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所受浮力不变;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其他溶质。

18.(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25 ℃时,将50 g甲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30g。

(2)要使35 ℃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ADCB。(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 ℃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 ℃,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B。(填字母序号)

A.变大B.变小C.不变

19.(10分)(1)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

请根据数据分析:①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大于(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0 ℃时,150 g水中溶解45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现有60 ℃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D.乙的质量分数

E.60 ℃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BE(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变的量是AE。

20.(12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D。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6_g,水的体积为84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_g。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上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AD。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1.下图是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中错误的是试剂瓶塞没有倒放。

(2)B操作中应称量NaCl的质量是7.5克,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添加NaCl至天平平衡。

(3)D操作中应选用50_mL(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量取42.5mL的水。

(4)E操作的作用是加速固体溶解。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①②(填序号)。

①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②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四、计算题(共8分)

22.向盛有193.8 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请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氧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CuSO4+2NaOH===Cu(OH)2↓+Na2SO4

8098142

100 g×8%x y

98 80=x

100g×8% x=9.8 g

142 80=y

100 g×8% y=14.2 g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g

100 g+193.8 g-9.8 g

×100%=5%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第十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H-1,Cl-35.5,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溶液中不能导电的是(C)

A.澄清石灰水B.稀硫酸C.酒精溶液D.食盐水

2.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固体烧碱干燥的是(C)

A.CO2B.NH3C.H2D.HCl

3.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D)

A.花生B

4.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B)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5.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NaOH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C)

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C)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7.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D)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B.减弱皮蛋的涩味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D)

A.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9.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现分别取少量的该固体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最可能是(D)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11.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试剂:氯化钡(BaCl2)、纯碱(Na2CO3)、氯化铁(FeCl3)、石蕊。用下列物质中的哪一种就能将上述试剂区别开来(B)

A.氢氧化钠——NaOH B.硫酸——H2SO4

C.盐酸——HCl D.水——H2O

12.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D)

胶头滴管H2O2稀H2SO4浓H2SO4石灰水

13.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D)

A.HCl、NaOH、Na2SO4B.KNO3、ZnCl2、FeCl3

C.AgNO3、H2SO4、NaCl D.NaOH、Na2CO3、NaCl

1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5.大数据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铁粉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二、填空题(共22分)

16.(4分)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

汁液能(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碱(填“酸”“碱”或“中”)性,pH>(填“>”“<”或“=”)7。

(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

17.(8分)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图中①的现象是石蕊变红。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④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4)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盐酸除铁锈(填用途)。

18.(10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CaCl2_和HCl(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aCl2,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CaCl2。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9.(8分)(2017·眉山)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0%、5%的盐酸。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辨别出三瓶盐酸。

实验仪器:温度计、量筒、秒表、烧杯、试管、剪刀、镊子

药品:镁条

提示: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的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

(1)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

(2)实验的关键是控制三个变量:

①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实验。

②取相同质量的镁条。

③取等体积的盐酸。 (3)你的方案是:

方案一:测定不同浓度盐酸与足量镁反应所需时间。

方案二:测定不同浓度盐酸与足量镁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温度。 20.(14分)(2017·六盘水)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 .NaOH B .Na 2CO 3、Ba(OH)2、NaOH C .Ba(OH)2、NaOH D .Na 2CO 3和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B(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Na 2CO 3和Ba(OH)2能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四、计算题(共11分) 21.(2017·天水)将含有NaCl 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 g 完全溶于90 g 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 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10 g 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NaOH +HCl===H 2O +NaCl 40 36.5 58.5 x 100 g ×7.3% y

36.540=100 g ×7.3%

x x =8 g 36.558.5=100 g ×7.3%y

y =11.7 g a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 g +10 g -8 g 10 g +90 g +100 g

×100%=6.9%

答:10 g 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 g ;a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9%。

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O-16,H-1,Cl-35.5,Mg-24,Ti-4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金属的认识错误的是(D)

A.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B.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C.钢是一种合金D.铁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

2.(2017·上海)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D)

A.呈中性B.pH>7 C.属于悬浊液D.属于溶液

3.(2017·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的水锈

4.(2017·青岛)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 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A)

A.鸡蛋清B.牛奶C.西红柿D.柠檬汁

5.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B)

A.在干燥的空气中B.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C.在潮湿的空气中D.浸没在植物油中

6.(2017·广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7.(2017·临沂)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A.为便于观察,在教室内关闭门窗做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C.在实验室里,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测溶液的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其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8.下列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不相符的是(B)

A.NH4HCO3===NH3↑+CO2↑+H2O(分解反应)

B.CuO+H2SO4===CuSO4+H2O(中和反应)

C.2Na+2H2O===2NaOH+H2↑(置换反应)

D.CaO+H2O===Ca(OH)2(化合反应)

9.(2017·乌鲁木齐)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B.氢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C.性质活泼的全属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10.(2017·怀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加入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 .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1.(2017·宜宾)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温度高于t 2℃时,A 、B 、C 的溶解度:A >B >C

B .温度由t 1℃升至t 2℃,含

C 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除去A 中混有的少量B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实现

D .A 、B 、C 的不饱和溶液不能通过相同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

12.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a 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 .b 处形成大量气泡

C .c 处反应放热

D .d 处溶液呈红色

13.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番茄汁的pH ;④将纯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锌片表面有一层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其中正确的个数是(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4.(2017·天津)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 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 3+6C +7Cl 2=====高温

2TiCl 4+2FeCl 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 +TiCl 4=====高温

Ti +2MgCl 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

A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 .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重要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2页)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的物理性质(2页-3页) 1.共性:★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都具有金属光泽,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差异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考点3★金属之最(4页) 1.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 2.锇的密度最大; 3.锂的密度最小; 4.钨的熔点最高; 5.汞的熔点最低; 6.铬的硬度最大。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4页)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4页-5页)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生铁含碳量2%-4.3%, ★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2)用途: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请完成化学方程式)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关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导热性 B.具有延展性 C.具有金属光泽 D.能溶于酸 2.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2006中考,2) “21金维他”中含有铁、钾、钙等多种成分,这里的铁、钾、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下列各物质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 A.白口铁 B.磁铁矿 C.锰钢 D.球磨铸铁 3.下列各说确的是( ) A.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称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 D.从高炉排出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 4.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约占____________;在冶金工业上,把____________等金属称为黑色金属,其他金属称为____________。 5.今有四种处于固态的物质:钠、硅、氖、氯化钠。问下列四项性质的叙述各适用于哪种物质? (1)熔点很低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的良导体,熔点在100℃左右________________; (3)熔点很高的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导体,但熔融后可以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 6.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根据它的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1)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造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用炊具____________________。 (4)包装用铝箔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金属的物理性质,试列举常见金属或金属用途: (1)金属光泽: (2)导电性: (3)导热性: (4)延展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练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金属练习题 1、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利用金属的性质回答:①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远比铜大,但铝的利用却比铜晚得多,其主要原因是什么?②假黄金首饰通常是用黄铜(含Cu、Zn和Pb的合金)制成的,从外观和密度上很难区别其真伪。请你利用家中现有条件,鉴别一件黄金首饰的真假。简述你的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 2、用哪种合理方法可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1)铁屑中混有氧化铁。(2)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 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题6题 4、在自来水厂里,可以用硫酸铝[化学式为Al2(SO4)3]来进行水的净化。 (1)计算硫酸铝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列式计算硫酸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5、完成符合下列事实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1)铝丝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 光;(2)用铁屑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有毒铜盐 [CuSO4] ;(3)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售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分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 6、如上图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弹簧秤的读数将。 7、把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 (1)配制的硫酸铜溶液在铁制容器中保存_________;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浓盐酸,面对刻度线仰视读数;(3)取用过药品的药匙,没用纸擦拭;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当看到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固体时即停止通氢气 8、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Cu—Fe合金、Fe—Zn合金和Fe—Al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气体ag。请你参与讨论:(1)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a> ;(2)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a< ;(3)当>a> 时,粉末可能是。 9、小红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①试管、②导管与橡皮塞、③煤气和煤气炉、④托盘天平、⑤筷子、 ⑥铁钉、⑦铜丝、⑧食盐、⑨食醋、⑩石灰水、⑾、硫酸铜、⑿水。请你与小红一起完成如下实验:(1)若要探究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需要用到的物品是(填序号) 。(2)若要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除上述物品外,还需要的物品是。(3)若要利用上述物品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pdf

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人教版)课题1---金属材料 题号解析 1 密度小,具有抗腐蚀性。 2 铁:可用于做菜刀、镰刀、锤子等;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铜:可用于制电线、火锅等;利用了其导电性好,导热性好,熔点高的性质。金:可用于制作项链、戒指等饰品;利用了其具有较好的金属光泽的性质。点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3 需要有光泽好,抗腐蚀,硬度大的性质。提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4 (1)外科手术刀:不锈钢,因为其抗腐蚀性好。(2)防盗门:锰钢,硬度大。(3)门锁:黄铜,因为强度高,可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4)自行车支架:锰钢,因为其韧性好,硬度大。 5 该金属可能的用途有:制作机器零件、火箭、飞机、轮船、电线、电榄、化工和通讯设备等。 6 解:1 000 kg铁红中铁的质量=1 000 kg××100%=1 000 kgX xl00%=700 kg答:1 000 kg铁红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700 kg。点拨:利用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题号解析 1 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如果刷洗铝制品时,用钢刷、沙等来摩擦,就会破坏铝制品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铝被腐蚀的速度加快。 2 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溶于水可制成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使铁制品被腐蚀,硫酸铜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也不能在配制时用铁棒搅拌。 3 ①C+O2CO2。(化合反应)或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②CO2+C2CO (化合反应) ③3Fe+2O2Fe3O4 (化合反应)④Fe3O4+4CO3Fe+4CO2⑤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或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⑥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点拨:本题主要熟练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会判断反应类型。 4 2Mg+O22MgO (化合反应) Mg+2HCl=MgCl2+H2↑(置换反应)2Cu+O22CuO (化合反应) 5 (1)不反应(2) Zn+CuSO4=ZnSO4+Cu(3)不反 应 (4)Al+3AgNO3=Al(NO3)3+3Ag点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1)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五,实验准备 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 仪器: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内容 1,【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 2,【新授课】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1、金属材料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阅读P3相关内容,讨论】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二、合金 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演示实验8-1】 【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 (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 (1)酒精能燃烧。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第八~十二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 S-32Cl-35.5Ca-40Fe-56Cu-64Zn-65Se-7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你所做的课外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图QM-1 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正确的是() A.复合肥:Ca(HPO4)2、KNO3、KH2PO4 B.氧化物:干冰、氯酸钾、氧化铜 C.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氧化钙、二氧化锰 D.糖类:淀粉、葡萄糖、蔗糖 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4.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 B.Na2SeO3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尽可能多吃含硒的营养补剂 D.Na2SeO3中Se显+4价 5.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故其不属于盐类 C.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图QM-2

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QM -3所示实验,a 处滴浓氨水,b 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儿他观察到b 处的棉花变红,a 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QM -3 A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C .氨水的pH 大于7 D .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Si O Fe 由多到少 B .硫元素的化合价:――→SO 2 S H 2S 由高到低 C .溶液的pH :――→ 汽水 糖水 肥皂水由大到小 D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NH 4NO 3 NaCl NaOH 由多到少 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龙冉博士凭借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计划”。 龙冉博士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如图QM -4是将CO 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 2H 4)的微观示意图: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下册全套

§5-1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H2CO3 CaCO3 C CO CO 2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而不能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 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提岀问 题T 猜想T 探究T 交 流T 分析归纳T 小 结,使学生觉得金属 活动性顺序好像是自 己刚发现的,既有所 获,又体验了成功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岀的镰刀、镁条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 ?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 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 点燃 3Fe+2O 2 Fe 3O 4。 学生猜想:金属与酸可能会发生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点评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 入 手,有力地激发了 学生寻求金属为什 么会变色”的欲望。 ② 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 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 得到 金属能与酸反应 这一性质,无生硬感 和灌输感,可谓水到 渠成。 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有的不能。如(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五个单元。其中,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及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的计算。第九单元:溶液。介绍了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第十单元:酸和碱。介绍了常见的酸和碱及酸碱中和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及有机合成材料。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铜>金>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