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重点资环版

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重点资环版

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重点资环版
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重点资环版

学会H、A、K、Q四种曲线的画法。

视电阻率:若进行测量的地段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时,上式计算出的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它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是地下岩石电性不均匀体的综合反映,通常以rs表示

纵向电导:是指电流沿水平方向流过某一电性层时,该层对电流导通能力的大小。视速度:沿射线方向Ds传播的波称为射线速度,是波的真速度V。而位于测线上的观测者看来,似乎波前沿着测线Dx,以速度V*传播,是波的视速度

均方根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取各层层速度对垂直传播时间的均方根值就是均方根速度

静校正:对由于地表不同检波点的高程和地表低速层的厚度、速度变化等的影响所产生时差的校正称为静校正,它包括井深校正、地形校正、低速带校正。

同相轴:同一波相同相位的连线称为同相轴

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应变:单位长度所产生的形变。

杨氏模量:相同轴向上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又称拉伸模量。--E

泊松比:正交情况下横向与轴向应变比的负值。σ(介于0-0.5)

视速度:非射线方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视速度定理:满足函数关系V*=V/sinα的表示视速度和真速度关系的定理。

理解:入射角为0度和90度时,视速度分别是无穷和真速度,前者时测线方向传播速度好不变,故视速度反映V像无穷大;入射角增大时,视速度减小至真速度,一般,前者大;

入射角的变化。

地震波分类:体波(纵波P-press,横波S-second----SV,SH),面波(瑞利波,勒夫波)

体波:在介质整个体积内传播的波。面波:沿介质自由面或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传播的波。

纵波:弹性介质发生体积形变(拉伸和压缩形变)所产生的波。亦称压缩波。特点: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横波:弹性介质发生剪切变形时所产生的波。(剪切波)特点:传播方向与指点振动方向垂直。

抽道集:为了进行叠加和计算速度谱方便,先把每一个共深度点的所有道集抽出的过程。

纵向电导:当电流平行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值,称为纵向电导,用符号S来表示,单位为1/?。

均方根速度:是对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共反射点时距关系,可用双曲线的时距曲线公式近似地代替。由于速度大的分层对均方根速度影响大些(或者说“权”大些),所以均方根速度大于平均速度。

瑞利波:一种常见的界面弹性波,是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特点:质点在通过传播方向的垂直面内沿椭圆轨迹作逆时针运动,其椭圆长短轴之比大致为3:2,强度随深度呈指数衰减,但在水平方向衰减很慢。频率低

简答题

1、激发极化法基本原理:在电法勘探中,当通过供电电极AB向地下供以恒定直流电时,测量电极MN之间就会产生一次电位差ΔV,随着时间的变化,该电位不断上升,上升速率1逐渐变慢,(几分钟)之后趋于某饱和ΔV,断电后,测量电极

间仍存在一随时间而衰减的微小电位差ΔV ,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后(几分钟)逐渐衰减到零。22、物探主要包括哪些方法?①重力法(重力勘探)②磁法(磁法勘探)③地震法(地震勘探)④电法(电法勘探)⑤放射性测量⑥地热测量。

3、电法勘探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方法?方法分类(1):根据电场性质:直流电场(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位法,激发极化法)交流电场方法分类(2):天然场源法:自然电位法、大地电流法、大地电磁法等。人工场源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法等。方法分类(3):传导类电法: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激发极化法等。电阻率法:剖面法(二、三极剖面、联合剖面等)、测深法感应类电法:电磁剖面法(偶极剖面、航空电磁法等) ?电磁测深法(大地电磁测深、频率测深等)

4、地震波有哪些类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体波,它在整个弹性体内传播,又分为纵波和横波。另一类是面波,它只存在于岩层分界面附近,并沿介质的自由面或界面传播,包括瑞利面波和勒夫面波。

5、地磁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地磁要素是示地表任意点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特征的物理量。包括以下方面:地磁场总强度T:? 与磁法勘探中的感应磁化强度Mi密切相关。磁北方向H :T的水平分量。磁倾角I:? T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上倾为正,下倾为负。磁偏角D:磁子午面和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磁北自地理北向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直达波:其视速度即为真速度。2 16、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的视速度V 有何特点?)折射波:界面上倾、下倾方向视速度不同,视速反射波:视速度随测点的不同而变化。3 度取决于传播速度和界面倾角。

8、试述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1)形状:都是双曲线 2)x=0时,得到回声时间? t=2h/v 0界面水平时,t与t一致;界面倾斜时,t与t不一致 3)极小点位置:x=xm=±2hsinφmin00min*M/v=2hcosφ/v,位于R的上升方向 4)弯曲程度:tm=O K=1/v*=dt/dx 当x→0时此时:(极小点坐标),V*→无穷,k→0 当x→无穷时,V*→V,k→1/V 而且界面越升,V*越大,k越小,弯曲程度越小,对应的时距曲线越平缓。

9、试述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1)形状:两条直线,并且两直线不过原点。2)斜率:随介质结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视速度:界面上倾、下倾方向视速度不同,视速度取决于传播速度和界面倾角。3)存在t或t(截距),存在盲区,接收时应避开盲区 4)在同odou一排列O1,O2分别激发接收可得最大时间相等。

7、电剖面法分类:1联合剖面法,2对称剖面法,3中间梯度法。

联合剖面法非常适合寻找产状陡倾的层状或脉状地质体(当供电极距大于这些地质体的宽度时,可以把它们视为脉状良导体)。虽然利用联合剖面法在直立高阻薄脉上也有异常显示,但其效果比在直立低阻薄脉上差,加之与其它对高阻薄脉同样有效的电剖面方法相比,它的效率又低,因此,一般都不用联合剖面法寻找高阻地质体。

联合剖面法优缺点

优点:由两个三极装置组成,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分辨能力强,异常明显等,并且可以定性判断良导薄脉体的脉顶位置及脉的倾向。出现“正交点”缺点:有无穷远极,野外工作中装置笨重,地形影响大。

适用范围:此方法可用于寻找产状陡倾的层状或脉状低阻体或断裂破碎带,划分岩层的直立接触面等

中间梯度法特点:(1)利用均匀场勘探。(2)装置系数K不是恒定的,而是逐

点变化的;(3)由于AB供电极距大,不仅在AB连线的中部,同时在连线两侧1/6AB范围内电场均近似于均匀电场,具有“一线供电,多线测量”的优点,效率较高。

应用范围:中间梯度法主要用来寻找产状陡倾的高阻薄脉(如石英脉、伟晶岩脉等)

优点:装置简单,寻找产状陡倾的高阻薄脉的效率高,并具有“一线布极,多线测量”的特点”。

缺点:应用面较窄,低阻异常不明显,一般不用此方法寻找低阻

对称四极剖面法的实际应用:研究覆盖层下的基岩起伏(向斜或背斜)、划分接触带、以及寻找厚岩(矿)层等地质填图和普查工作中。

优点:应用范围较广,Ps曲线比较简单(高阻上方曲线值升高,低阻上方曲线值降低),不需要无穷远极,野外工作较轻便。

缺点:对某些特定的地质体的勘察效果不太理想,如对良导薄脉体的反映不如联合剖面法明显,且对于高阻薄脉体又不如中间梯度法经济,因此一般不用此方法寻找高阻薄脉体和良导薄脉体。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物探”):是以岩矿石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环、基础地质研究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

等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和地质找矿境工程勘察

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地热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物探资料往往具有多解性,即对同一异常场有时可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物探的多解性: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场场论自身局限性所造成的。的地质解释,且不可避免。

)地球深部的不)观测误差(3)干扰因素(42:产生多解的原因(1)数学解的不稳定性(”的不足可入性所带来的观测数据中“信息量

物探工作:先局部后整体

布格校正:高度校正和中间层校正都与测点高程有关,在重力测量中,他们都是考虑

观测点与大地水准面间物质引力影响所作的校正。因此常把这两项合并起来,布格重力异常: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和正常场校正后的重力异常

激发极化效应/激电效应:在向地下供入稳定电流时,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而变大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趋于某一饱和值(充电过程);在断开供电电流后,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在最初一瞬间很快下降而后随时间相对缓慢地下降,并经过一段(一般约几分钟)时间后衰减接近于零(放电过程)。这种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附加电场现象,称为激电效应(激发极化效应)。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绝版

不一、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 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 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

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课程论文

曝气生物滤池的研究现状 摘要:曝气生物滤池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能力强、处理效果好、不需二沉池等优点.综述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现状;发展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水的处理达标排放及回用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BAF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氧传输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1,2],而且还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等[3]。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及SS去除,氨的硝化去除,反硝化脱氮,脱磷以及微污染源水的预处理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及机理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简称BAF,是20 世纪80~90 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原理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普通生物滤池的一种变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应器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根据进出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流过滤料层,滤料层下部鼓风曝气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净化,同时填料起到物理过滤作用[4,5]。 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诸如氧化沟工艺、AB法工艺、SBR法等工艺,虽然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普遍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处理负荷低,运行启动慢,容易发生污泥膨胀,不能承受冲击负荷等不足之处,同时工艺设备处理效能低,能耗高,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而曝气生物滤池已经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为系列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AOX(有害物质)和脱氮除磷等作用[6,1],其最大优点是集生物净化和物理过滤于一体,不需设置二沉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使处理工艺流程得到简化.此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

基础工程试题1

《基础工程》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 一般认为:埋深不超过(C)m的称为浅基础。 A、4 B、6 C、5 D、3 2. 对采用筏基和箱基的高层建筑实测结果表明,与简化法的计算值相比,上部结构的实测内力一般( A )计算值。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 3. 高层建筑筏基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多层建筑墙《大于10米小于24米》下筏基可采用( C)。 A.C30,C15 B.C25,C20 C.C30,C20 D.C40,C25 4. 单桩静载荷试验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 C )天。 A.15 B.7 C.10 D.14 5. 《铁桥地基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钻孔灌注桩的摩擦桩中心间距不得小于(B )倍成孔直径。 A.2 B.2.5 C.3 D.1.5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包含(ABC) A.选址勘察 B.初勘 C.祥勘 D.普勘 2、地基基础常规设计满足下列条件时可认为是可行的(ABD) A.沉降较小 B.沉降均匀 C.基础挠度大 D.基础刚度大 3、防止不均匀沉降损害的建筑措施(ABCDE) A.设计楼型简单 B.合理布置墙体C.设置沉降缝 D.调整设计标高E·相邻基础的 间隔距离 4、有关文克尔地基模型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BC) A.地基表面某点的沉降与其他点处的压力无关 B.对柔性基础其基底反力呈非线性变化 C.对刚性基础其基底反力呈线性变化 D.对柔性基础其基底反力呈线性变化 5、箱形基础的特点( ABCD ) A.刚度大 B.稳定性好 C.降低沉降 D.充分利用空间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环境与生态论文

环境与生态论文 坏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坏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坏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的家乡是河南,不久前豫皖两省发生跨省污染事件,近日安徽获得来自河南的首笔400万元污染赔款。近年来,类似跨省界水污染纠纷呈逐年增加之势。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部门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束缚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加上流域上下游间的污染转嫁,存在流动性和不好定性等问题,增加了协调治理污染的难度。 前段时间,留言板接连收到不同地区有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留言。3月14日,有浙江绍兴网友称,当地一在建污水沉井由于施工工艺原因,使用后可能会泄露,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建议采取相关补救措施。3月15日,河南网友发帖称,位于开封市通许县的某公司将工业污水通过深井排入地下,给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两则留言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表示“未发现污水排入深井的情况”、“不靠的。但类似留言的集中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民众对于当前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担忧。

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且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这说明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几乎是与此项研究相佐证,近日,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爆出地下水污染事件,而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些回应,更是引起媒体和网友的质疑。 地下水,作为一种更新和净化相当缓慢的自然资源,其污染所给生态环境、民众健康、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损害常是持续和难以逆转的。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网友针对水污染的留言不难发现,这样的损害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凸显的态势。有网友称,生产污水直接流入农田耕地和小溪沟造成农作物减产、鱼虫绝迹;有网友称喝了不干净的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孩子发育;有网友留言中写道“曾经带来太多欢乐的大河,现在有难闻的刺鼻气息”。然而,更让人忧心的是,频发的污染事件对政府公信力本身的伤害。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由环境类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足资为鉴。有舆情分析指出,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环保敏感期,降低环境风险其实也是降低社会风险。 面对问题,是坦诚公布信息、探讨解决办法,还是藏着掖着、百般否认,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更是一个怎么“算账”的问题。只算经济账,为企业污染行为辩护,也许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数字有作用,“政绩”好看些;而这样以牺牲环境、民众健康和公共机构公信力为代

煤矿井下综合物探超前探测技术与应用

煤矿井下综合物探超前探测技术与应用 摘要:对我国煤矿井下推广使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了回顾,着重介绍了瑞利波和直流电法两种超前探测技术的新进展;结合七台河、平顶山等煤矿的应用实例,分析了煤矿井下超前地质预测的潜力,提出了煤矿井下超前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矿井;超前探测;瑞利波;直流电法 由于矿井开采地质条件不清,引起水害和瓦斯灾害等,常常给煤炭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煤矿井下地球物理超前探测技术借助井下的井巷及钻孔,在全空间条件下观测特定的地球物理场,结合钻探、巷探和矿井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对目标地质体进行超前预测,可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地质信息支持。 1煤矿井下超前探测技术综述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物探手段能够为建井设计、采场布置、工作面准备和回采过程等提供逐级深入的超前地质预测信息支持,使得开采水文地质条件探査和预测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成为煤矿井下超前探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煤矿井下超前探测技术已形成了多种探测手段相结合的立体探测技术体系。矿井物探主要有弹性波构造探测和电磁法探测两大类技术。 1.1井下弹性波探测方法技术 弹性波探测技术以弹性波理论为基础,对矿井地质构造的超前探测具有针对性强和探测精度高的特点,主要有瑞利波、巷道地震超前预测技术(TSP)等。 瑞利波探测技术借助煤矿井下煤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来识别分层界面和断层位置,并用于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80爪范围内小构造的超前探测,如断层、裂隙带、煤层变薄等。 TSP探测技术采用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原理,通过对井巷波场分析,按照一维波动理论近似解释,可以较好地探测工作面前方断层的位置。该技术受煤层顶、底板及侧邦异常影响较大,现场条件要求较高。1.2井下电磁法探测技术 矿井电磁法探测技术以煤岩体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特别适用于含水异常体的探测,主要包括地质雷达、直流电法、音频电穿透、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等。 矿井地质 雷达在均质高阻体中探测掘进前方地质异常体和含水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煤矿中由于煤系电阻率较低,层位多,使得高频电磁波衰减快,探测距离较短。 矿井直流电法以煤岩层的电性差异为基础,根据探测掘进工作面前方120爪范围内的岩石电阻率相对变化,解释探测区域内的导含水断层、大型破碎带、陷落柱、老空区等,也可探测巷道顶、底板隔水层厚度、检验注浆效果等。音频电穿透技术测量低频电场透过回采工作面的电阻率变化可探测工作面顶底板的导含水构造,圈定工作面内部隐伏的含水体位置和范围,为工作面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采掘工作面薄弱区段隔水层厚度和完整性的探测,可指导探放水钻孔位置设计和检测注浆堵水效果等。 利用矿井直流电法进行巷道底板测深,并用音频电穿透法测量,得到回采工作面底板不同深度电阻率等值线图,可以分析工作面下方含水异常构造的展布规律,进而可以进行类三维立体探测(图1〕。 井下瞬变电磁法观测的是二次场即纯异常场对低阻体反应敏感,近年来在煤矿采区水文物探、积水老窑、采空区、奥灰水的探查方面应用较多,可以图1某煤矿底板水垂直导升探测成果图

环境工程专业--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1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目的】 (1) 学会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利用基准物质对其进行浓度标定的方法。 (2) 基本掌握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实验原理】 NaOH 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 2而使配得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 2CO 3,配制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NaOH 饱和水溶液(120:100)配制。Na 2CO 3在NaOH 饱和水溶液中不溶解,待Na 2CO 3沉淀后,量取上层澄清液,再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得到不含Na 2CO 3的NaOH 标准溶液。 作为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有很多,如:草酸、苯甲酸、氨基磺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等。本实验中,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作为基准物质,酚酞做指示剂,其滴定反应如下: COOH COOK NaOH COOK COONa H 2 O 设此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的质量为m (g),则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c (mol/L)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00022 .204NaOH KHP NaOH ??= V m c 【实验过程】 1实验准备 1.1仪器准备 25 mL 碱式滴定管;250 mL 锥形瓶;1000 mL 的容量瓶;250 mL 烧杯;10 mL 移液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 1.2试剂准备 (1) NaOH ; (2)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试剂,于105 ℃ ~ 110℃干燥至恒重; (3) 酚酞指示剂(2 g/L 乙醇溶液)。

2实验步骤 2.1 NaOH饱和溶液的配制 称取120 g NaOH于250 mL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搅拌。 2.2 0.10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量取5.6 mL NaOH饱和溶液的上清液,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 2.3 0.10 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4 g ~ 0.5 g邻苯二甲酸氢钾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0 mL ~ 30 mL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加1~2滴酚酞,用0.10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耗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平行标定3份。 3结果分析 表1-1 测定结果 【注意事项】 (1) 用来配制NaOH溶液的水应在使用前加热煮沸,放冷使用,以除去其中的CO2。 (2) NaOH溶液的配制时,一定要待Na2CO3沉淀后再取NaOH饱和溶液上清液。 【思考题】 (1) 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 响? (2) 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参考文献】

工程与环境物探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绝版

不 一、填空题 1. 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土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电性、磁性、放射性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会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局部变化,这种变化称为_____地球物理变化______。 2. 按照介质的物理性质分类,物探方法可以分为__纵波___、_磁场____、__电磁___、_振动____、__放射____、__地热___大类。 3. 工程物探的特点主要要求探查目标对象_____、埋藏____、分辨率_高___。 4. 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的 电学性质 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从而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5. 电法勘探按照场源分为_天然_____和___人工_____,按电流性质分为___直流____和____交流_____。 6. 影响岩石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有:_矿物结构______、___空隙排列_____、__含水性______、_温度______。 7.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集 剖面法 和 测探法 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测量方法,它具有一次布极即可进行多装置数据采集以及通过求取比值参数而能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 8.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I U K MN S ?=ρ,其中K 称为___装置系数________,主要与_电极距____有关。 9. 影响水的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_矿化度______和__温度______。 10. 激发极化法是以岩、矿石的 激发极化效应 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大地激发效应来探 查地下地质情况或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探方法,其视极化率的定义为_二次场______和___总场_____比值,它表征了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质。 11. 地下溶洞、采空区等是一种地质灾害,在通常情况下,视电阻率值为高阻,但在实际测量中,常常为低阻,原因是__封闭性不好,有低阻填充物____。 12. 地震勘探按照有效波类型分___反射波_______地震法、_折射波_____地震法和__投射波___地震法三种。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人工方法使地表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传播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遇到岩层__分界面_______时,会产生__反射____成反射波.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质点振动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机械振动_______转换成____电信号_______,通过电缆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这就成为_____数字 __________地震记录。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处理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解释_______,并根据解释的结果做出工程设计,完成地震勘探。 13.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_____形变_______,当外力去掉以后,物体能立刻__恢复__原状,这样的特性称为___弹性________.具有这种性能的物体叫___弹性波_______;弹性体在___外力______作用下所发生的___体积______或___形状_____的变化,就叫做_____弹性________形变. 14. 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纵测线___和____非纵测线观测系数___两大类。 15. 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采集___, 处理 和_解释 三大部分工作。 16. 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相对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观测系数________ 1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分界面上下地层的__波阻抗______的大小. 1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平均速度_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层__速度;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

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澄江县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普通建筑石灰岩矿开采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分析 刘飞 (玉溪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系,2007级 2007044111) 指导教师:高小茵 提要:本文对云南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通过竞拍取得的澄江县国土资源局拍卖的阳宗镇瘦大地普通建筑用石灰岩矿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该项目的开采对于当地资源的利用,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石灰岩矿开采;环境影响分析。 引言 新建项目澄江义丰砂石料厂阳宗镇大竹箐瘦大地采砂场位于澄江县县城(凤麓镇)正北方向,平距约15公里左右。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0′15″~103°00′28″、北纬24°47′23″~24°47′23″,矿区平面投影面积为:0.0326km2,开采深度为:2225—2325米。矿区属澄江县阳宗镇管辖。矿区有简易公路通往阳宗镇,阳宗镇至澄江县有高等级公路相连。矿区至最近村庄大竹箐1km,大竹箐距离阳宗镇4km,距澄江县城约15km。建设项目区内植被类型主要以杂草为主,覆盖率约50%,生物群落一般,生态结构一般。项目区没有国家和省级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不属于自然保护区。 本文从项目开采对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从政府对于该项目环境影响的判断,对于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的预测,对策措施的选择和发展控制方向的引导开展此分析,以期该建设项目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没有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监测,项目地处农村荒山坡,砂场所在地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周围是荒山坡和部分林地。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及项目周围环境情况,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属二类区,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进行保护。评价区范围内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环境空气质量可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1.2 建设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建设过程中,地基开挖、原料运输、土建施工等产生的扬尘量较大,对周围大约200m范围环境空气会造成一定污染,应及时洒水抑尘,加强监督管理,运输车辆采取遮蔽、覆盖等措施,杜绝运输途中沿路漏洒,材料堆放要规整,场地挖方产生的土方应及时回填,使施工时产生的扬尘降到最低限度,达GB162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的要求,即周界外最高点颗粒物浓度≤1.0mg/N m3。 1.3 生产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矿山露天开采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爆破、采装、破碎筛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炮烟。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大部分为粒径大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影响范围较小,通过采取洒水措施可防止粉尘高浓度扩散。项目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居民区在800m,矿山露天开采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较局限,并且只发生于白天。因项目作业场地开阔,炮烟很容易扩散,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1)粉尘:建设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凿岩粉尘、爆破粉尘、矿石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露天采装时的扬尘以及运输扬尘。为无组织排放。 ①凿岩粉尘:凿岩钻孔时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90m3/a。 ②爆破粉尘:爆破产生粉尘约2.25m3/a。 ③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晴天,每年破碎时产生的粉尘量为4.77吨/年,以无组织形式随风扩散。项目采用湿式破碎作业,即向空气中以及碎石洒水雾的方法降尘。其除尘率按80%计,粉尘排放量为1.908吨/年。在雨季,空气中水分含量大,矿石含水率高,破碎作业时基本不产生粉尘。 ④采装时筛分扬尘:根据类比,该项目筛分时所产生的无组织扬尘约为6.75m3/a。经洒水除尘后,除尘率按80%计,排放量为1.35m3/a。 ⑤道路扬尘:项目使用道路距离大竹箐村民小组约650m,且间隔许多高矮林木,要求运输车辆在经由居住区附近时以≤5km/h的速度行驶。根据《工业逸散性粉尘控制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环境工程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班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内容、操作步骤: 一、实验内容 分小组在学府大道六公里至五公里的一断面进行交通量、车速、交通噪音调查记录,以15s为一间隔,持续三小时。调查完毕后统计15s内的平均车速,平均噪音以及交通量,将调查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得到的720组调查数据如下: 时间14:30开始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交 通 量 平均 车速 平均 噪声 1 3 57 79.6 5 61 71. 2 11 56 84.6 10 56 77.3 2 12 59 77.1 14 48 7 3 7 45 76.9 12 57 79.8 3 19 56 74.8 12 59 76. 4 4 46 76.7 9 52 76.5

5 9 57 75.1 13 4 6 71.3 19 45 75.4 13 48 69.7 6 4 51 69.3 6 4 7 72.5 5 51 71 1 8 41 78.5 7 3 50 73.2 8 51 75.6 2 49 70.6 11 47 76.3 8 15 59 75.3 10 56 78.6 1 48 84.1 4 49 71.2 9 14 57 80.1 12 57 71.8 1 52 76.3 6 60 73 10 17 46 75.3 7 61 75.3 19 58 70.2 3 58 76.4 11 14 42 76.3 5 57 69.9 15 51 85.7 13 47 79.7 12 6 44 74.7 2 51 72.5 11 49 76.7 2 44 71.3 13 4 47 68.5 18 48 74.3 7 41 68.9 9 49 72.5 14 10 65 79.4 9 51 77.6 5 49 84.6 9 41 75.6 15 18 57 68.7 7 54 79.7 2 51 76.9 5 53 73.1 16 12 54 76.5 3 54 69.6 18 44 76.7 8 57 69.7 17 11 49 78.6 18 62 72.5 3 46 78.3 13 59 78.5 18 2 44 74.7 15 59 71.8 3 49 75.4 12 56 76.3 19 13 54 79.7 11 51 75.3 13 56 71 11 47 71.2 20 9 51 84.1 7 49 69.9 11 57 70.6 16 57 73 21 14 57 70.5 4 60 72.5 11 52 84.1 7 51 76.4 22 11 43 73.4 2 52 74.3 2 59 80.4 6 50 79.7 23 11 45 79 19 54 77.6 3 48 70.2 3 59 71.3 24 13 54 77.8 5 56 79.7 9 41 85.7 12 57 72.5 25 10 49 72.7 2 59 69.6 15 47 76.7 19 46 75.6 26 11 60 70.6 1 48 72.5 11 49 68.9 10 42 78.6 27 11 43 84.1 1 56 79.6 6 60 79.6 9 44 71.8 28 1 41 76.3 19 54 77.1 3 58 77.1 4 47 75.3 29 1 42 70.2 15 51 74.8 4 47 74.8 3 65 69.9 30 16 51 85.7 11 41 79.2 10 44 79.2 15 57 72.5 31 10 49 76.7 7 43 75.1 12 49 75.1 14 54 74.3 32 14 65 68.9 5 42 69.3 7 41 69.3 17 49 77.6 33 9 59 84.6 2 41 73.2 8 53 73.2 14 44 79.7 34 5 48 76.9 18 41 75.3 8 57 75.3 6 54 69.6 35 4 50 76.7 3 36 80.1 7 59 80.1 4 51 72.5 36 2 56 78.3 3 63 75.3 12 56 75.3 10 57 71.8 37 4 58 75.4 13 54 76.3 9 47 76.3 18 43 75.3 38 18 41 71 11 46 74.7 11 57 74.7 12 45 69.9 39 19 60 80.9 11 55 68.5 12 51 68.5 11 54 72.5 40 7 52 77.7 2 56 79.4 8 50 79.4 2 49 74.3 41 3 54 81.2 3 57 68.7 10 59 68.7 13 60 77.6 42 17 56 77.3 9 45 76.5 4 57 76.5 9 43 79.7 43 10 59 79.8 15 46 78.6 18 46 78.6 14 41 69.6 44 16 48 76.5 11 51 74.7 12 42 74.7 11 42 72.5 45 14 56 77.8 6 53 79.7 10 44 79.7 11 51 79.6 46 6 54 69.7 3 49 84.1 7 47 84.1 13 49 77.1 47 14 51 78.5 4 39 70.5 9 65 70.5 10 65 74.8 48 11 41 76.3 10 61 73.4 10 57 73.4 11 59 79.2

大学考试—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试题库及答案

某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呈白色、浅红。块状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该岩石可初步确定为 A. 石灰岩 B. 大理岩 C. 花岗岩 D. 片麻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对于浅基础,一般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是 A. 中等密实的砂土地基 B. 松砂地基 C. 软土地基 D. 硬粘性土地基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哪项正确? A. 侵入接触一定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B.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C. 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D. 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某直径7cm的土样进行直剪试验,已知其抗剪强度指标c=10kPa,φ=20°,当固结压力为200kPa时,破坏时的最大推力为 A. 0.318kN B. 318kPa C. 0.318kPa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粘性土坡滑动面的形状一般为 A. 垂直平面 B. 水平面 C. 近似圆弧面 D. 斜面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 A. 沉积作用 B. 风化作用 C. 搬运作用

变质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下列风化作用中,属于物理风化的是 A. 植物腐蚀作用 B. 冰冻风化 C. 水解作用 D. 碳酸化作用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得到土的抗剪强度为τf,则可认为是 A. CD试验的指标cd B. 不排水强度cu C.

有效强度指标c’ D. CU试验的指标ccu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重塑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称为土 A. 灵敏度 B. 不排水强度 C. 强度提高系数 D. 固结系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已知土样试验数据为:含水量33%,液限33%,塑限18%,则该土的液性指数为: A. 0.5 B.

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 两种总磷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测定水中的总磷,与抗坏血酸还原法比较,显色时间短,灵敏度高,且氯化亚锡甘油溶液保质期长,更适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总磷抗坏血酸氯化亚锡甘油 1、前言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元素之一,是天然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最近中国农科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磷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水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富营养化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造成溶解氧的失衡,对水生动物有害,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随时检测水体中磷含量,监管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用水科学合理排放,是水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多采用钼蓝比色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分解,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或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用分光光度计在710nm 处比色。 2、实验方法 A: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取下后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和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试剂为空白,测其吸光度。 B: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资料(资环版)

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拟建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影响拟建建筑物安全运行的地质问题。 岩土工程勘探:是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设备、工具直接或深入地下岩土层,查得地下岩土性质。结构构造、空间分布、地下水条件的内容的勘查工作,是探明深部地质情况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岩土体原位测试: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岩土层的情况下对岩土层进行测试,已获得所测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计划分土层的一种现场勘测技术。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条件的综合。 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是沿着一定的观察路线做沿途观察,在关键的点上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测量和取样;选择典型地段测绘工程地质剖面;必要时还要进行简易的勘探工作。 工程地质单元:是指工程地质数据的统计工作中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或在某方面有相似的工程地质特征,而将其作为一个可统计单位的单元体。 工程地质测绘: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现场检验:是在施工阶段对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和施工质量的监控。 现场检测:是指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性状和地下水进行监测。 地基失效:指地震使软土震陷、砂土液化及其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 地震折射波法:指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面的破坏效应:指的是强震导致地面出现的断层和地裂缝,从而引起跨越破裂带及其附近的建筑变形或破坏。 斜坡破坏效应:指地震荷载作用所导致的边坡岩土体失稳破坏。 岩心采取率: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电阻率法:指依靠人工建立的直流电场,在地表测量某点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断地表下地质体性状的方法。 物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并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勘探方法称为物探工程。 坑探工程: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在地下开凿挖掘的空间,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及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的岩土样或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不良地质作用:是指能够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危害的地球内、外力地质作用。 1.岩土工程研究的对象包括岩土体的稳定性、地基与基础、地下工程及岩土体的治理、改造和利用。 2.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yu野外方法手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岩土工程勘探与岩土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岩土工程资料整理与分析评价。 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决定因素: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 4.岩土工程勘察的划分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5.岩土工程勘探的主要方式:地球物理勘探工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 6.工程地质条件r包括拟建场地的岩土类型及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岩土体结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7.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已有建筑物的调查、人类活动对地场稳定性的影响 8.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专门性测绘 9.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工程地质勘察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编录图、工程地质分析图、专门工程地质图、综合性工程地质图和分区图。 10.工程地质图的内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 11.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内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已有建筑物的调查、人类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 12.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拟建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 13.地下水流向的测定:几何法:地下水流速的测定:指示剂法。 14.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及浮托作用、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流砂现象、基坑突涌、地面沉降、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 15.地下水作用的评价方法的一般要求:①地下水力学作用的评价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作用的评价③工程降水评价要求。 16.观测点的定位的方法:①目测法②半仪器法③仪器法④GPS定位仪。 17.观测路线的布置方法:①路线法②追索法③布点法;原则:以最短的线路,观察到最多的工程地质要素或现象。 18.物探工程的特点:速度快、设备轻便、效率高、成本低。具多解性,属于间接地方法。 19.坑探工程的类型:探槽、试坑、浅井、竖井(斜井)、平硐、石门(平巷)。 20.钻孔中采取原状试样的方法:击入法、压入法、回转法。 21.场地复杂程度等级的衡量: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条件和地下水。 22.渗透系数测定可选择: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压水试验。 23.地面破坏效应分为:地面破裂效应、地基失效、斜坡破坏效应 24.取样的两种方法:从探井、探槽中直接刻取样品;用钻孔取土器从钻孔中采取。 25.现场检测包含的三个内容:1.施工和各类荷载作用下岩土体反映性状的监测;2.对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结构物的监测;3.对环境条件的监测。 26.常用的钻探方法:冲击钻探、回转钻探、振动钻探、冲洗钻探。

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环境工程

化工原理实验教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1年9月

前言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应用科学,它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来考察、研究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强化过程的方法,寻找开发新技术的途经。化工原理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其发展离不开实验研究与数学模型分析,所以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化工、制药、环境、食品、生物工程等院系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工程实验范畴,与一般化学实验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工程特点,每个实验项目都相当于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单元操作,通过实验能建立起一定的工程概念,同时,随着实验课的进行,会遇到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更实际、更有效地学到更多工程实验方面的原理及测试手段,发现复杂的真实设备与工艺过程同描述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认识到对于一个看起来似乎很复杂的过程,一经了解,可以只用最基本的原理来解释和描述。因此,在实验课的全过程中,学生在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学实验,达到以下目的: 1.验证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与经验公式,将书本知识转变为感性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理论对实验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2.通过实验环节熟悉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测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在实验环节中学习如何根据实验任务制订实验方案,学会如何控制和测量操作参数,如何获得准确、完整的数据,以及如何整理、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教学计划的变更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对化工原理课程和实验教学新的要求,我室在原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新添置了“液-液萃取塔的操作及其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和“流化床干燥器的操作及其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两个实验,各套实验数据均采用计算机处理,可直接得到实验结果与图表,以直观地验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由于各专业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实验内容也可有不同,但至少要选做五至七个实验,即使同一个实验,其具体的实验任务也可有所侧重,每个实验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编写等四个环节,每个学生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实验。 本实验教程由魏凤玉、刘雪霆、何兵、路绪旺、姚路路等编写,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2011年9月于斛兵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