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词频统计实验报告

词频统计实验报告

词频统计实验报告
词频统计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

(2015 / 2016 学年第二学期)题目:词频统计分析系统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日期

词频统计分析系统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我要完成的题目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中的题目,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的有关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的设计和时空效率分析等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另外,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还会用到C语言编程环境以及程序的调试和测试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会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此次实验是要实现一个英文文档的词频统计分析系统。要求能对任意一段英文文档统计出所给字母、数字、空格的个数,并给出分布图或表。同时能对手动输入的字母和单词进行词频统计。要求给出相应的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通过实习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据结构说明

在该部分中叙述你选用的每种逻辑数据结构

通常我们把数据的逻辑结构简称为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两大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三、算法设计

在此说明每个部分的算法设计说明(可以是描述算法的流程图),每个程序中使用的存储结构设计说明(如果指定存储结构请写出该存储结构的定义,如果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应该给出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原型声明)。

四、详细设计

实验程序设计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1024 //全局固定变量MAX 1024 typedef struct{ //定义结构体

char word[32];

int num;

} wordlist;

wordlist wl[MAX];

int wordnum=0;

void tongji()

{

char st[32]; //定义自变量

int found;

char c;

int i;

int m=0,n=0,j=0,k=0;

FILE *fp; // 定义文件指针

if((fp=fopen("14220105.txt","r"))==NULL)

exit(1);

while(fscanf(fp,"%s",st)!=EOF)

{

found=0;

for(i=0;i

{

if(strcmp(wl[i].word,st)==0) //字符串的读取

{

wl[i].num++;

found=1;

break;

}

}

if(!found)

{

strcpy(wl[i].word,st);

wl[i].num=1;

wordnum++;

}

}

fclose(fp);

if((fp=fopen("14220105.txt","r"))==NULL)

exit(1);

while((c=fgetc(fp))!=EOF)

{

if(c==' ') // 数字及空格的读取

++n;

else if(c>='0'&&c<='9')

++j;

else if((c>='a'&&c<='z')||(c>='A'&&c<='Z'))

++k;

else ++m;

}

fclose(fp);

printf("读取完毕,结果如下:\n");

printf(" 数字%d\n 字母%d\n 空格%d\n 其他%d\n",j,k,n,m );// 输出结果}

void shuru()

{

char str[100];

char letter[52];

int count[52]={0};//初始化计数器

int i;

int lc=0;//记录字母总数

cout<<"输入字符串:"<

scanf("%s",str);

//初始化字母表

for(i=0;i<26;i++)

letter[i]='A'+i;

for(i=26;i<52;i++)

letter[i]='a'+i-26;

i=0;

while(str[i]!='\0')//字符串未结束

{

if(str[i]>='A' && str[i]<='Z')// 写字母

{

count[str[i]-65]++;//假设str[i]=='A', 'A'-65等于0 count[0]自增1 lc++;

}

if(str[i]>='a' && str[i]<='z')// 写字母

{

count[str[i]-97+26]++;//'a'==97,前面26 写所加26

lc++;

}

i++;

}

for(i=0;i<52;i++)//显示统计情况

{

if(count[i]!=0)

printf("%c-%d-%3.2f%\n",letter[i],count[i],(float)count[i]/lc*100); }

}

void xuanzhe()

{

printf("1.读档统计\n");

printf("2.输入统计\n");

printf("0.退出\n");//输出退出

printf("选择您所需要的操作:");

}

int main() //主函数

{

int choice;

do

{ xuanzhe();

scanf("%d",&choice);

switch(choice) // switch函数进行循环执行

{

case 0:

return 0;

case 1:

tongji();

break;

case 2:

shuru();

break;

}

}while(1);

}

五、测试数据及其结果分析

程序运行结果

1.

2.

3.

时间复杂度为:O(n)

六、调试过程中的问题

每个算法设计和调试时存在问题的思考(问题是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以及算法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丢掉“;”的错误提示,然后在正确的地方加上就可以了。

2.调试的过程中还遇到“{”和“}”对应上的错误,通过把程序中的“{”和“}”

一一对应后加上丢掉的一个“}”这个错误就解决了。

3.

因为编译时没有注意将l打成了1,调试后发现了然后将其改正。

4.

出现一个未知的字符,然后检查过后在主函数中定义了自变量i。

5.

调试时没有错误但是运行时结局不一样,然后经过断点调试,发现没有调用的文件,程序没有运行,然后就在文件夹中创建了一个文本文档。

七、课程设计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

(1)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丢掉“;”的错误提示,然后在正确的地方加上就可以了。

调试的过程中还遇到“{”和“}”对应上的错误,通过把程序中的“{”和“}”

一一对应后加上丢掉的一个“}”这个错误就解决了。

还有在选择函数的时候会有选择错误的时候,请教同学之后改成正确的函数。

还有写程序的时候会不小心拼写错误或者拼写少了一个字母,使得程序前后不能

对应,出现不能识别的情况,在调试的时候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就可以了。(2)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和感受。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程序设计这方面的不足,比如说

完成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从一点点到最后一个完整的程序,其中有冥思苦想的烦恼与痛苦,也有调试过程中随着错误减少直至程序可以演示的激动和喜悦。同时也感受到同学间的友好和热情,虽然最后的程序有些瑕疵,功能没有全部实现,但每迈出一步都是小小的跨越。在这次程序设计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还牢记了不论做任何事都不能粗心,这样的实验机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我们受益匪浅。

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空间插值的原理,掌握几种常用的空间差值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某月的降水量,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生成中国陆地范围内的降水表面,并比较各种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制作降水分布图。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空间插值是利用已知点的数据来估算其他临近未知点的数据的过程,通常用于将离散点数据转换生成连续的栅格表面。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 样条插值法(Spline)和克里格插值方法(Kriging)。 实验方法: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对全国各气象站点1980年某月的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生成连续的降水表面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制作降水分布图。 四、实验步骤 ⑴打开arcmap,加载降水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城市数据,河流数据,并进行符号化, 对行政区划数据中的多边形取消颜色填充 ⑵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将工作空间设置为实验数据所在的文件夹

⑶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 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extent标签中将分析范围设置与行政区划一致,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选province作为分析掩膜,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数学实验报告 单因素方差分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单因素方差分析 摘要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统计研究的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也是统计学分析的一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关键字单因素、方差、数据统计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当方差分析中之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时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要检验汽车市场销售汽车时汽车颜色对销售数据的影响,这里只涉及汽车颜色一个因素,因而属于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更好的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下面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单因素方差所要解决的问题。从3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结果如下表1所示。检验3个总体的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1)P29210.1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158 153 169 148 142 158 161 156 180 154 149 169 如果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就需要得到一些相关的数据结构,从而对那些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如下表2所示: 分析步骤 1.提出假设 与通常的统计推断问题一样,方差分析的任务也是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原假设H0与备择假设H1,然后寻找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本节将借用上面的实例来讨论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问题。

统计学实验报告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书题目统计学上机实验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3 年05 月30 日

实验1:数据整理 一、项目名称:数据整理 二、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2)学会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能以此方式独自完成相关作业。 三、实验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已阅读本次实验导引,了解Excel中相关的计算工具。 2、准备好一个统计分组问题及相关数据 3、以Excel文件形式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问题与数据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25,29,47,38,34,30,38,43,40,46,36,45,37,37,36,45,43,33,44,35,28,46,34,30,37,44,26,38,44,42,36,37,37,49,39,42,32,36,35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二)操作步骤 1、在单元区域A2:H6中输入原始数据。 2、并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在单元格B7)与最小值(在单元格D7)。 3、根据Sturges经验公式计算经验组距(在单元格B8)和经验组数(在单元格D8)。 4、根据步骤3的计算结果,计算并确定各组上限、下限(在单元格)。

5、绘制频数分布表框架 6、计算各组频数 (1)选定B20:B24作为存放计算结果的区域。 (2)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函数”项。 (3)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函数FREQUENCY. (4)单击“插入函数”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弹出“FREQUENCY”对话框。(5)确定FREQUENCY函数的两个参数的值。其中: Data-array:原始数据或其所在单元格区域(A2:H6) Bins-array:分组各组的上限值或其所在单元格区域(J2:J6) (6)按Shift+Ctrl+Enter组合键 (7)用各种公式计算表中其他各项 (8)作频数分布图 使用EXCEL的“图表向导”工具,结果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实验报告

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的实现 09计科(2)班 E10914044 杨素传 一、设计要求 1、问题描述 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码为1,2,…,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2,…,m,女子m+1,m+2,…,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 2、需求分析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成绩; (3)可以按学校编号、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项目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的学校。 二、概要设计 1、主界面设计 为了实现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控菜单子程序以连接系统的各项子程序,方便用户使用本程序。本系统主控菜单运行界面图1所示。 图1 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程序主菜单 2、存储结构设计 本程序采用链式存储类型(LNode)存储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的节点信息。运动会分数统计系统的链表中的结点包括8个域:项目编号域(objnum)、项目类型(objtype)、运动员编号(athnum)、运动员姓名(athname[20])、学校编号(schnum)、校名(schname[30])、

运动员分数(athscore)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欲(struct LNode *next)。 3、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设置了8个子功能菜单。8个子功能的设计描述如下: (1)录入各项目的成绩。由函数creatLink()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以用户输入的数据运动会分数统计链表。 (2)统计各学校分数。由函数schoolScore()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统计各学校分数。 (3)按学校编号顺序输出。由函数printfSchoolNumber()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按学校编号顺序输出数据。 (4)按学校总分顺序输出。由函数printfSchoolScore()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按学校总分顺序输出数据。 (5)按男女团体总分顺序输出。由函数printfManWomanScore()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按男女团体总分顺序输出数据。 (6)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项目情况。由函数printfSchoolObject()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按学校编号输出学校某项目情况。 (7)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的学校。由函数printfObjectSchool()实现。当用户选择该功能时,系统会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的学校情况。 (8)退出。由exit(0)函数实现。 三、模块设计 1、模块设计 本程序包含两个模块:主程序模块和工作区选择模块。其调用关系如图2所示。 主程序模块工作区选择模块 图2 模块调用示意图 2、系统子程序及功能设计 本系统共设置个6子程序,各子程序的函数名及功能说明如下。 (1)LinkList creatLink() //创建链表(录入各项目的成绩) (2)int schoolScore(LinkList L) //统计各学校总分 (3)void printfSchoolNumber() //按学校编号顺序输出 (4)void printfSchoolScore() //按学校总分顺序输出 (5)void printfManWomanScore(LinkList L //按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6)void printfSchoolObject(LinkList L) //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项目情况 (7)void printfObjectSchool(LinkList L) //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名或前五名的学校 (8)int main() //主函数 3、函数主要调用关系图 本系统6个子系统之间的主要调用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数字是各函数的编号。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统 计 分 析 综 合 实 验 报 告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规定题目

一.问题提出及分析目的 (一)问题提出 夏春同学打算毕业后去上海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以便利用在学校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为广大的货币市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投资指导。为了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创业计划,他着手编辑了一份投资信息简报、分发给一些投资商,希望这些人能提供各方面的建议,进而了解投资商们感兴趣的东西。(二)分析目的 (1)、对货币市场的交易规模和收益情况进行描述分析。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整个货币市场的投资规模、每周收益率和每月收益率进行区间估计,并作出解释。 (3)对周收益率和月收益率进行比较。 (4)资产规模大小对收益率影响是否显著? 二.数据收集及录入

1.打开SPSS 应用程序,在“变量视图”编辑框中录入以下数据: 2.在“数据视图”编辑框中依据收集的数据录入以下数据:(因版面需要在此呈现前5行数据,后面27行按前5行方式录入) 三.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在SPSS 中依次选取“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将资产规模和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全部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在描述性对话框中点击右侧“选项”,进入选项属性设置对话框,选中“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峰度”、“偏度”、“变量列表”选项:

(二)区间估计 1.在SPSS中依次选取“分析”—“描述统计”—“探索过程”,将资产规模和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全部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 .在“探索”对话框中点击右侧“统计量”,进入统计量设置对话框,设置均值置信区间为95%: (三)周月收益率分析 1.在SPSS中依次选取“分析”——“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将过去一周、一月的平均收益率选取转至右侧方框: 2. .在“配对样本T检验”对话框中点击右侧“选项”,进入选项属性设置对话框,设置置信区间为95%: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对应分析是你也降维的思想以达到减化数据结构的目的,凤的研究广泛用于定义属性变量构成的列联表利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问卷中教育程度与网上购物支付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环境 SPSS 19.0 window 7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实践内容、设计思想与实现步骤) 实验题目: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绘制如下的教育程度与网上购物支付方式的交叉表,运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教育程度与网上购物所选择的支付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及揭示不同人群网上购物的特征等问题。 设计思想:原假设:H1:χ2>χα2[(n?1)(p?1)] 实现步骤: 1.在变量视窗中录入3个变量,用edu表示【教育程度】,用fangshi表示【在网上购物时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用pinshu表示【频数】;如图所示:

2.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执行【数据】→【加权个案】命令,弹出【加权个案】对话框。选中【加权个案】按钮,把【频数】放入【频率变量】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完成。 3.打开主窗口,选择菜单栏中的【分析】→【降维】→【对应分析】命令,弹出【对应分析】对话框。 4.将【教育程度】导入【行】,将【在网上购物时采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导入【列】。 5. 单击【定义范围(D)】,打开【对应分析:定义行范围】对话框; 定义行变量分类全距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4,单击【更新】;点击【继续】,返回【对应分析】对话框;同方法打开【对应分析:定义列范围】对话框; 定义列变量全距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单击【更新】; 6. 单击【统计量】打开【对应分析:统计量】对话框;选择【行轮廓表】,【列轮廓表】;单击【继续】,返回【对应分析】对话框, 7.选择【绘制】→【对应分析:图】对话框,选择【散点图】中的【行点】、【列点】选择【线图】中的【已转换的行类别】、【已转换的列类别】,单击【继续】,返回【对应分析】对话框。 8.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并执行列联表分析。 四、调试过程及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实验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记录实验的结果) SPSS实验结果及分析: 上表显示了在32155名被调查者中,大多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选择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在网上购物的消费人群以大学本科生相对最多。

统计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实验 实验名称: 统计推断 专业班级:金融107 姓名:吴妮娜2010011245 李红叶2010011246 赵烨2010011248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项目,使学生熟悉点估计概念与操作方法, 熟悉区间估计的概念与操作方法,熟练掌握T 检验的SPSS 操作以及学会利用T 检验方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1.单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2.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1)Group Statistics (分组统计量)表 (2)Independent Sample Test (独立样本T 检验)表 3.单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单样本T 检验) 4.两独立样本的假设检验(两独立样本T 检验) 5.配对样本T 检验 三、实验过程: 1.单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打开SPSS ,选择区间估计选项,方法如下: 选择菜单“Analyz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Explore ” ,打开图3.1Explore 。将变量移入Dependent List 框中。单击上图右下方的“Statistics ”按钮打开“Explore: Statistics ”。在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 n:的选项中,键入95%,表示计算选择的置信区间。完成后单击“Continue ”按钮回到Explore 窗口。返回主窗口点击ok 运行操作。 2.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打开SPSS ,按如下图示格式输入原始数据,建立数据文件。计算两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方法。选择菜单“ Analyze →Compare Means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 打开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对话框。定义分组 单击Grouping Variable 框下面的Define Groups 按钮,打开Define Groups 。在Group1 中输入1,在Group2 中输入2。完成后单击“Continue ”按钮回到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窗口。计算结果 单击上图中“OK ”按钮,输出结果。 成绩: 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 空间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

《空间数据结构基础》上机实验报告(2010级) 姓名 班级 学号 环境与测绘学院 1.顺序表的定义与应用(课本P85习题)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顺序表的定义与应用,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顺序表概念的理解。 【实验内容】

设有两个整数类型的顺序表A(有m个元素)和B(有n个元素),其元素均从小到大排列。试编写一个函数,将这两个顺序表合并成一个顺序表C,要求C的元素也从小到大排列。【主要代码】 #include//定义在头文件“SeqList.h”中 #include const int defaultSize=100; template class SeqList{ protected: T *data;//存放数组 int maxSize;//最大可容纳表象的项数 int Last;//当前已存表象的项数 void reSize(int newSize);//改变data数组空间大小 public: SeqList(int sz=defaultSize); SeqList(SeqList& L); ~SeqList(){delete[]data;} int Size() const{return maxSize;} int Length()const{return Last+1;} int Search(T& x)const; int Locate(int i) const; T getData(int i) const; bool setData(int i,T& x) {if(i>0&&i<=Last+1) data[i-1]=x;} bool Insert(int i,T& x); bool Remove(int i,T& x); bool IsEmpty() {return (Last==-1)?true:false;} bool IsFull() {return(Last==maxSize-1)?true:false;} void input(); void output(); SeqList operator=(SeqList& L); friend void rank(SeqList& L); friend void hebing(SeqList& LA,SeqList& LB); }; //构造函数,通过指定参数sz定义数组的长度 template SeqList::SeqList(int sz){ if(sz>0){ maxSize=sz; Last=-1; data=new T[maxSize];

金融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类型 验证型实验。分析1991-2013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运用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和物价指数的数据用两种方法来计算并分析哪种方法更科学。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实际利率的两种计算方法,并分析1991-2013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两种实际利率测算方法的差异性及科学性。 三、实验背景 利率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微观经济目标可以通过利率调整实现。利率调整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环境下进行的,它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居民储蓄、市场投资等都会产生直接或是简洁的影响。 实际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研究实际利率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本实验就1991年至2013年中国1年期实际储蓄利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探讨,并比较分析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 四、实验环境 本实验属于自主实验,由学员课后自主完成,主要使用Excel软件。 数据来源: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数据。 五、实验原理 1、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 六、实验步骤 1、采集实验基础数据。通过网上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登录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取相应数据。数据样本区间为1991-2013年。 2、利用Excel软件分别按照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 3、做出实际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两种不同算法下实际利率变化的折线图。 4、分析图表,考察实际存款利率变化特点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七、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结果 经过整理和测算的结果如图所示

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空间分析原理 及应用 上机实验

练习1:利用缺省参数创建一个表面 1.1 启动ArcMap并激活地统计分析模块 单击窗口任务栏的Start按扭,光标指向Programs,再指向ArcGIS,然后单击ArcMap。在ArcMap中,单击Tools,在单击Extensions,选中Geostatistical Analyst复选框,单击Close按扭。 1.2 添加Geostatistical Analyst工具条到ArcMap中。 单击View菜单,光标指向Toolbars,然后单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 1.3 在ArcMap中添加数据层 一旦数据加入后,就能利用ArcMap来显示数据,而且如果需要,还可以改变没一层的属性设置(如符号等等) 1.单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Add Data按扭。 找到安装练习数据的文件夹(缺省安装路径是C:\ArcGIS\ArcTutor\Geostatistics),按住Ctrl键,然后点击并高亮显示Ca_ozone_pts和ca_outline数据集。 3.单击Add按扭。 4.单击目录表中的ca_outline图层的图例,打开Symbol Selector对话框。 5.单击Fill Color下拉箭头,然后单击No Color。 6.在Symbol Selector对话框中单击OK按钮。 点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Save按扭。新建一个本地工作目录(如C:\geostatistical),定位到本地工作目录。

1.4 利用缺省值创建表面 单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然后单击Geostatistical Wizard。 2.点击Input Data下拉箭头,单击并选中ca_ozone_pts。 3.单击Attribute下拉框箭头,单击并选中属性OZONE。 4.在Methord对话框中单击Kriging. 单击Next按扭。缺省情况下,在Geostatistical Method Selection对话框中,Ordinary Kriging和Prediction Map被选中. 6.在Geostatistical Method Selection对话框中单击next按扭。 7.点击next按扭。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运动会成绩统计 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 题目:运动会分数统计 一.需求分析: 1.在该程序中,参赛学校编号为1~n(n<=20)。比赛分成m(m<=30)个 男子项目和w(w<=20)个女子项目,分别编号为1~m和m+1~m+w, 姓名长度不超过20个字符; 2.输入各个项目信息的详细信息,包括项目号,姓名,性别,学校和名 次。 3.对于项目编号为奇数的取前五名,得分顺序为7,5,3,2,1;为偶数 的取前三名,得分顺序为5,3,2。 4.程序执行的命令包括: 1)构造线性表的存储结构。 2)根据每个学生的名次确定相应的得分。 3)输出各个学校的成绩单和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和团体总分。二.概要设计 1.该程序包含两个结构体分别为: 结构体(1)运动员信息 结构体(2)学校信息 2.本程序包括4个模块: 1>初始化学校信息。 2>依次输入每个运动员的信息。 3>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计算对应的得分,及个学校的总得分、男团总分、 女团总分。

4>生成个学校的成绩单,并输出。三.详细设计 1.数据结构的定义: ○1描述运动员的线性表 typedef struct { int item[MAXSIZE]; //参赛项目号 char thletename[MAXSIZE][20];//姓名 char sex[MAXSIZE];//性别 int schoolnum[MAXSIZE];//所在学校编号 int num[MAXSIZE];//名次 int point[MAXSIZE];//得分 int last; }Thlete; ○2描述学校的线性表 typedef struct { int schoolnum[MAXSIZE];//学校编号 int Tgirl[MAXSIZE];//女生团体总分 int Tboy[MAXSIZE];//男生团体总分 int Tall[MAXSIZE];//学校总成绩 int last; }School; ○3.控制输入的函数 int input(Thlete *S1,int n,int m,int w)

统计学实验报告7.统计指数分析.docx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统计学学号 11学生姓名辅导教师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实验室名称实验时间 1.实验名称 统计指数分析 2.实验目的 掌握各项指数的计算及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在 Excel 中完成各项指数及有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复制 3.实验内容 甲乙丙三种商品基期和报告期各项数据如下: 价格(元) P销量 q 商品计量单位 基期 p0报告期 p1基期 q0报告期 q1 甲个302810001200 乙双202120001600 丙公斤232515001500 合计 1)计算三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和个体价格指数。 2)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3)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4)分析销售量变动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额。(这一问分析要手写完成) 4.实验原理 在 Excel 中实现综合指数及其相关数值的计算,主要用到的是公式和公式的复制功 能 5.实验过程及步骤 (1)在工作表中输入已知数据的名称和数值(包括商品名称,计量单位,基期价格,报告 期价格,基期销售量和报告期销售量) (2)计算综合指标的各个综合总量在单元格G4中输入公式“ =C4*E4”,在H4中输入“=D4*F4”, 在 I4 中输入“ =C4*F4”, 在 J4 中输入“ =D4*E4”, 公式复制 在 A7 中输入合计,在单元格中输入“=SuM(G4:G6),再将单元格 G7的公式向右复制到 J7 (3)分别计算各个综合指标及其分子分母之差额 在单元格 A10 中输入“销售额总额指数” ,在单元格 F10 中输入公式“ =H7/G7*100” , 在单元格 H10 中输入公式” =H7-G7”

ArcGIS空间大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实验容: 掌握空间数据的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领会其用途。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ArcGIS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和技术,并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现方法: (一)空间数据处理 打开ArcMap,在菜单栏中选择“地理处理->环境”,打开环境变量对话框。在环境变量对话框中的常规设置选项中,设定“临时工作空间”为“D:\04实验四\04实验四\Exec4”,如图1所示。 图1 第1步裁剪实体 在ArcMap中,添加数据“县界.shp”、“clip.shp”(Clip中有四个实体),添加完后如图2所示。

图2 ●开始编辑,激活Clip图层,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实体,如图3所示。 图3 ●点击工具栏上按钮,打开ArcToolBox,选择“分析工具->提取->裁剪”, 如图4所示,弹出裁剪对话框,指定输入的实体为“县界”,剪切的实体为“Clip”(必须为多边形实体),并指定输出实体类路径及名称为“县界_Clip1”,如图5所示。裁剪完成后弹出如图6所示的对话框。

图4 图5

图6 ●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他三个实体,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完成操作后得到四 个图层——“县界_Clip1”,“县界_Clip2”,“县界_Clip3”,“县界_Clip4”,如图7所示。完成操作后,保存编辑。 图7 第2步拼接图层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在上一步操作中得到的4个图层,如 图8所示。

图8 ●在工具箱中选择“数据管理工具->常规->追加”,设置输入实体和输出实体,拼 接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右键点击图层“县界_Clip1”,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弹 出导出数据对话框,将输出的图层命名为“YONK.shp”,如图10所示。

统计学实验报告【最新】

统计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主题:大学生专业与实习工作的关系 二、实验背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生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群体,高校毕业人数日益增加,社会、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日益紧张,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企业需求的职业,而这种职业与自己在校所学专业根本“无关”或相去甚远,大学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常严重。专业对口是个广义的概念,就是说你所学的专业与你所作的工作相关,比如你专业是会计,工作后你到了一个企业做会计,或者到银行做柜员,这都是与经济相关的,这就是对口。如果你学机械设计,但工作后却做了统计员,业务员等于你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这就叫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导致毕业生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实验目的: 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此问题有这几点目的:①了解当代大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对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的态度。②分析大学生就业结构和

专业对口问题,了解当今大学生专业对口情况,为以后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信息和借鉴。③寻找导致专业不对口的原因,以减少社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实验要求:就相关问题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用EXCEL进行如下 分析:1进行数据筛选、排序、分组;2、制作饼图并进行简要解释;3、制作频数分布图,直方图等并进行简要解释。 五、实验设备及材料:计算机,手机,EXCEL软件,WORD软件。 六、实验过程: (一)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 (二)收回并统计原始数据:收回了102名大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三)筛选与实验相关问题: 1.您的性别( ): A. 男B.女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文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文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文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 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实行测定。它的任 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 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因为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 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水平、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 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理解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水平,增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 锻炼和提升.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 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 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升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水平、测量计算 水平.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水平,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 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 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

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 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 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 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 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 一站相同的方法实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 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 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实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实行返工重测。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择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 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 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 幸好我们能够解决.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 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 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水平,进一步熟练掌握 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升计算和绘图水平,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 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 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测时要认真,有时目标稍微偏一点,读盘上读数就会有变化, 误差就会增大,或许超出容许值范围,结果就要重测,浪费很多时间,所以观测时也很重要。读数时由一个人来读数,这样可减少误差 计算是一个谨慎、复杂的过程。为了能够尽量赶超进度,我们组 的数据绝大部分则有我和李丽实行处理。但是,计算完之后,我们俩

统计学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实验 开课实验室 DS1421 学院建管年级 2011级专业班财管02班学生姓名熊俸英学号 开课时间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建设管理及房地产学院制

《统计学》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

陈谦87769277 刘文55845182 周克66628579 程前75507288 徐非64859193 1)选中以上数据后,复制到excel表格中,点击工具栏中”数据”下“自动筛选”,点击统计学成绩栏分数等于“90”; 结果为: 2)继上一小题,点击“经济学成绩”下“前10个”,会出现对话框,把数字“10”改为“3”,点击确定;

结果为: 3)选中数据,前面留出两栏空白,并复制数据表头(选中数据第一排),到空白处第一排,在第二排各科成绩下面输入“>60”,如图:选中数据,点击“数据”—“高级筛选”,点击条件区 域(选中表格前2行),点击确定: 2.B 组题第5题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 A.好;B .较好;C.一般;D.较差;E .差。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B C A C B E C B A B D A D B C C E D E B A D B A C B E C B A B A C C D A B D D A C D C E B B C D C C A A C A C C D C E D A E C C A C D A A E B A D E C A B C E B A D A B C B E D B C A B C D C B A B A D 要求编制品质数列,列出频率、频数,并选用适当的统计图如:圆形图、条形图等形象地显示资料整理的结果。(要求展现整理过程) 留出两栏空白,条件区域时输入筛选条件 为查询结

GIS实验报告五

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 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 (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 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 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 数字等。它是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 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 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 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 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 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 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统计分析实验报告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统计分析综合实验考题 一.样本数据特征分析: 要求收集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进行二者的比较,然后写出有说明解释的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报告必须包含所收集的公开数据表,至少包括总人口,流动人口,城乡、性别、年龄、民族构成,教育程度,家庭户人口八大指标; 2.报告中必须有针对某些指标的条形图,饼图,直方图,茎叶图以及累计频率条形图;(注:不同图形针对不同的指标)3.采用适当方式检验二次调查得到的人口年龄比例以及教育程度这两个指标是否有显著不同,写明检验过程及结论。 4.报告文字通顺,通过数据说明问题,重点突出。 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自选某个实际问题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要求: 1.自行搜集问题所需的相关数据并且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2.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系数的计算和模型检验; 3.如果回归模型通过检验,对回归系数以及模型的意义进行 解释并且作出散点图

一、样本数据特征分析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分析报告 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数为1370536875,比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265825048人次,总人口数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平均年增长率为0.57%。

做茎叶图分析: 描述 年份统计量标准误 人口数量2000年均值40084265.35 4698126.750 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 下限30489410.50 上限49679120.21 5% 修整均值39305445.50 中值35365072.00 方差 68424424372574 4.400 标准差26158062.691 极小值2616329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学生成绩统计管理

实验六.学生成绩统计管理 问题描述 用VC++可视化开发平台实现一个本班成绩管理与统计程序,要求界面友好,简洁大方,方便使用。程序的功能要求如下: (1)支持对话框形式的学生信息与课程成绩的录入、修改和删除; (2)计算本班每一位同学的学分成绩GPA( grade point average) 并排名,以此作为奖学金评定的参考依据; (3)对某一门课程,按照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以下)五档进行划分,统计在每一档的学生人 数和百分比例,并显示统计结果。 (4)支持以文本格式导出学生的成绩记录,支持从文件中导入学生成绩记录; (5)其他成绩管理与统计所需的功能,可按自己的预想进行扩展。 演示时的模拟数据不少于15 人。 实验理论 本实验几乎考察了VC++开发的全部基本内容,其中,主要涵盖以下三大块的相关知识点: 1.资源 菜单资源及其应用,工具栏 2.对话框 对话框的创建,对话框的数据交换和检验 3.控件 静态文本和编辑框控件,按钮控件,列表框控件,滚动条控件等另外,实验还涉及了C++的主要知识点,如“类与对象”、“派生与继承”、“I/O流”以及C++语言基础知识。

功能实现和相关程序及截图 鉴于VC++的消息驱动机制以及本实验的相对复杂性,使得不便以一个相对结构化的方式来说明具体实现内容,下面将以分块的形式对本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阐释。 1.界面设计 如图所示,界面包括 a.左上方的三个菜单 通过添加tab控件来实现,分别实现各个班级,年级成绩的管理和相关参数的设定功能 b.左侧的“增加记录”等功能按钮 单击时会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内含静态文本和编辑框控件 c.三个数据显示框 包括单科成绩分类统计,任课教师,学生成绩三块(列表框控件),数据更新时会进行相应的显示,另外,还含有3个滚动条控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