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轼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苏东坡,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有人把他列为李太白之后第一豪放的诗人,评价是够高的了。但是,秦少游还不同意这种评价,他说:“苏氏之学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尤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答傅彬老简》)。事实上,苏东坡既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又称得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政治人物。以苏氏为中心,在中国哲学史上曾形成“蜀学”。侯外庐认为,“三教合一是蜀学的主要宗旨”(《中国思想通史》卷三)。这种思想,苏东坡是尤为突出和执着的。

苏轼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祭龙井辩才文》《东坡集·后集》卷十六)儒释道三家学说,都声称其宗旨是救乱世,都使人“止至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确是殊途同归。苏轼认为它们各派学说,犹如江河,虽有南东之不同,但最终都汇于大海,归结为一。他的这种观点是博览群书和随着阅历的加深而逐渐铸成的。

若就学识而论,说苏轼学富五车是并不夸张的。苏轼的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说:“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迦文”,可见他少时确是儒释道等百家之书,无不毕读。开蒙之后,他的老师是颇有名气的道士张易简。他自己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师独称吾与陈太初者。”(《东坡志林·道士张易简》)他还颇得意的。从名师,又独被张易简所赏识,足见他的聪颖和对道士传教所接受的情况是不错的。可谓是得意弟子。

大约在宋神宗以前,苏轼应举求仕期间,也是他广泛吸取诸家思想学说期间,他受传统统治阶级思想的支配,崇儒而排斥道释。很显然,封建时代的举子必须攻读儒家学说。苏轼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东坡集》卷二十九《答李端叔书》)正如他在《答刘巨济书》中说:“时以此取之,不得不尔耳。”前面所说的跟道士张易简学习,则杨朱、老庄之说必然学得可以;而专为应举而苦攻的家传儒学,自然得天独厚。

苏轼早年的一些文章、奏议等,对孔孟推崇备至。他认为孔子之说“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子思论》);盛赞孟子“有所守”。对老庄有不专一的时候,非难老庄申韩。认为韩非正是由于发挥了老庄虚无的思想,于是才有“轻天下,齐万物之术,是以敢为残忍而无疑。”“申韩之罪”皆“老聃、庄周使之然”(《东坡应诏集》卷九《韩非论》)。

可以认为,他在中年以前,对待各家学说还不是从各自的实质要害出发,而是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期间他应诏、上奏议,当然要以儒家学说为本。其它各家学说他虽早有接触,但多持批判的态度。他说老庄那种“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超然无著而不可挹”的思想是不着边际的,“此其真能然哉!”即使有人能做到这样,对统治者亦是不利的。因此,“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磨钝者废矣!”(《东坡奏议集》卷一《议学校贡举状》)从另一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孔孟的仁义礼智信,是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尺度。论天下得失亦然。他说周代是仁义取天下,守天下;秦是以诈力取天下守天下;汉是以诈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而诸葛亮则是“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并认为“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时,诸葛亮“欲伸大义于天下”,这是行仁义;而主张袭杀刘表之后,夺取刘璋之国,则“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东坡应诏集》卷十《诸葛亮论》)由此可见他这时期对儒家的偏爱。

然而,进入中年,大约是自贬黄州之后,他的思想再不如此单纯、专一了。苏轼自己也承认:“某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与王庠书》),少年轻狂,自负刻薄,这也是难免的;涉世渐广,在饱尝人生的苦乐之后,方能较客观地看待一切。

应该说,其思想崭新境界的展开,当在元丰三年之后,贬居黄州的现实生活,为其思想的复杂化提供了客观条件,使他在痛苦中反思,趋于深邃。他居黄州期间写给秦少游的回信中说:“……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病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答秦太虚书》)可见,贬黄州之后,他欲笃信于释道,行动言语均有所示,但是并未真正的成为道地点出家人。他在二度遭贬受迫害,绍圣元年被发落到广东惠州的贬所之后,在日记中写道:“乐天作庐山草堂,盖亦炼丹也,欲成而炉鼎败。来日,忠州刺史除书到,乃知世间出世间事不两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事未败故也。今日真败矣!书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信而有征。”(《东坡志林》卷一《乐天烧丹》)他认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期间,亦曾寻道术厚自养炼,借此术以释胸中之块垒,可惜白乐天炼丹将要成了时而炉鼎却败,后不久他忠州刺史除书到,又要他出去做官。因而苏轼认为这是世间与出世间事不两立的缘故。而苏轼自己,因写诗讽刺新法,遭乌台诗案之难,被贬官黄州之后,虽始寻道术(去杂欲)以清遣心中郁闷之气,但自言学道久而无成。因为自贬黄州四年后离谪所,分别赴常州、登州、京师、杭

州、扬州、定州等处任职,十三四年之后又遭贬广东惠州,到惠州时苏轼写此则日记时,认为自己世间事“今日真败矣!”可以认为,他此期对释佛该是更虔诚了。

这个时期,在经历了艰辛的世事磨难之后,他变得更深邃了,对儒释道各家的看法,趋于较为客观,最起码说是不再以势利的目光去看待各家学说。他的思想深处有释佛的风味,而性格脾气却又完全似孔孟的再世。由佛家的信仰,儒家生活的哲学和道家简化生命的信念,他心灵和感觉的丹炉中融出了一种新的合金。他善于理解佛家哲理,经常与和尚处得情同手足,他将佛教哲理注入儒诗之中。给人以浑厚和迷离恍惚的感觉。他的三千多首诗中,据不准确的统计,写禅道佛理的约有二三百首,这些诗中同时又体现着儒家的思想风范。反映了他超旷自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怀贤而潸然下泪的思想情怀。的确是儒释道三教浑然于一体。

苏轼在读书求仕、为宦显达或遭不测之时,他从各家学说中吸取着有用的(好的)东西,塑造着自我,现实生活的熔炉也在锻造着他的模型,当理想的发生矛盾时,他不断从思想方面加以调节,这种自我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可以说,在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是不尽相同的。到了中年之后,真正的苏轼、苏轼思想趋于稳定,儒释道三教学说中他的自我整体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又找不出道地的单独一家的独立成份。说是随缘自适,倒不如说出处自由。对社会的适应

性更强了。当然也绝非是尽善尽美的。这种崭新的苏东坡思想,体现于他的诗文、行止中。

在苏轼大量的作品中行文里,都闪耀着这种合金的光。我们确实难于以某种学说的标准来规范他的思想。他有《读道藏》诗云: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假如是诗文鉴赏能手,对此诗肯定要从许多角度去赏析。因为其体现的思想因素本身就是复杂的,但又是整体性的。要义是:要求做人虚静专一,心无内忧,杂念尽除,然后才能顾及天下而笃志求治。假如整日自己内心忧虑杂念充塞,哪还有心思能顾及天下呢?这确是许多因素融合而成的。另外,《秀州僧本莹静照堂》诗中,体现的这种思想更加鲜明:鸟囚不忘飞,马系常念驰。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

君看厌事人,无事乃更悲。贫贱苦形劳,富贵嗟神疲。

作堂名静照,此语子为谁。江湖隐沦士,岂无适时资。

老死不自惜,扁舟自娱嬉。从之恐莫见,况肯从我为。

玩味这首诗,你说他是儒家思想,不是;你说他是释道思想,也不是;但又都象。“鸟囚”、“系马”,渴望挣脱羁绊而得到自由,这似乎是老庄的东西。但退一步说,超世独立,无所适事亦不好,诗中说“静中不自胜,不若听所之”。从另一角度看,一味追求功名富贵,为名缰利索所困绕,同样是痛苦;但是,若逃避现实而无为,也会感到空虚无聊,不是苏轼所赞同的,他主张“不若听所之”。老庄崇尚自然的影子是有的,但是,儒家门徒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处世态度似乎隐约闪现。我们去意会诗的精神,将其笨拙地表述出来,是这样:有用世之机会,就应奋力而为,积极及时努力,以求建功立业;但是,一旦被遗弃于朝野,也应安心适意,“任性逍遥”,不贪名利。得志时就积极有为而不贪功名富贵,不得志时也能静处江湖而不猖狂、颓放。儒释道三家合而为一,相机而用之,故能在位而不贪恋官富,调之以老庄之说;下位时而不沉颓沦丧,调之以儒家之术。假如说是似乎近于玩世不恭,倒不如说是精神支柱的强硬。所以,他纵然是遭贬异地,而又一贬再贬,险些没贬到海外,但他仍能随缘自适,顽强地生活着。我们再看他一首《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诗:

不羡腰金照地光,暂时假面弄西凉。晴窗咽日肝肠煖,古殿朝真屢袖香。

说静故知犹有动,无闲底处更求忙。先生官罢乘风去,何用区区赋《陟冈》。

释道主虚静专一,求闲散无为,乍看似是老庄的说教。而苏轼却说,“说静故知犹有动,无闲底处更求忙。”“先生官罢乘风去”。官罢当然是就范于儒道之后,儒家给人以“学而优则仕”的说教,苏轼认为我们不妨可以做官为宦,奋砺有为;但脱去官袍,只不妨就范于释道,羽化乘风而去,“抱明月而长终”。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人,一个神采飘逸,头系浩然巾,骑鹤欲升天的儒家道士兼佛教徒的美髯公。

苏轼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也表现出这种思想。流放生活固然不幸,但是,如拿庄周的蝴蝶一梦来相比照的话,实无所谓忧患;丽姬闻赴晋而悲,到晋后因快乐又后悔不该悲。对于至人、达人来说,万物齐一,较何长短呢?儒家夫子们虽然怂恿人们有为,但教人不悲于个人得失。对苏轼来说,流放生活也有他自适的地方,那就是去赤壁矶吹吹江风,与大自然为伍。

客观现实将他推向黄冈赤壁,无情地冷落他,嘲弄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是以愤怒和报复的目光去注视赤壁。遭贬黄州的第三年,贬谪生活已经三年,生活困苦,行动不自由,内心极端苦闷。他是怎样的精神力量去战胜的呢?两篇赋的情景告诉我们:秋气满月之下泛舟江上,江风、水涛、明月、赤壁这些景物似乎都是永恒的,而自己的遭遇却是反

复无常,难以测度的,这种夜游大江而激起联想的结果却偏偏不能适意,怎么对待这铁一般的现实呢?苏轼是用主观的精神力量,自己把握自己,不为外界所左右,这也本是他豪放、超旷的本质所在。《前赤壁赋》写了清风明月,江涛歌声和主客行止之后,以对话说教的形式,认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石壁》)。因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前赤壁赋》)这里分明渗有佛家哲学的义理,非月动非风动,而是心动也。这里说的清风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声”、“色”,皆以主观的“耳”、“目”为条件,而耳目在我,完全可以自我支配。不为声色而动,以此来解脱精神苦闷,以保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缘自适。

而《后赤壁赋》比前赋时迟三月,虽有冬景萧杀之意,但不消颓沮丧,而是以形象的手法,同样展示了自己坦荡的胸怀。文中所反映的道士化鹤的幻觉,迷离恍惚。带有比前赋更为浓重的虚无缥缈的色彩,这是作者企求超尘绝尘的曲折反映,乃是追求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这种追求也正如他劝他弟弟不要悲观,要读书,要有高尚的追求一样:“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总之,前后二赋的思想倾向是基本一致的。前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说明有无都在主观我,若能通达超脱,一切荣

辱毁誉均可等而视之。这是对现实无能为力的结果。前赋偏重于说教,而后赋则是通过道士化鹤的具体形象,展现出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和幻觉,似乎是梦的幻境。依靠主观的力量,是可以战胜痛苦,求得精神平静的。这是儒释道三家唯心主义思想的相通之处。就表达思想来说,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不为的背后,暗含着欲有为莫许的痛苦。化成仙鹤是不现实的,是一种梦境,同时也是不向现实屈服、不同流合污的曲折反映。单纯责咎它空幻等,是不尽合情理的。说到底,就是审情度势,当有用武之时,必将乘云破雾而出,犹如他所欣喜的“池鱼”“日有腾拔之念,精神不衰”(《东坡志林·异声事下》)。这里又潜含了儒家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

苏轼善于博采诸家之长,融铸成自己的东西。这些是值得后人借鉴的。但是,假如把他这种适应度强的思想特性,理解为功利主义的,或无原则的相机而动的思想,那就荒谬了。对苏轼思想的评价,存有许多争议,大致有以下三类:其一,认为苏轼思想是儒家思想为基础,失意时就借佛释来解脱的思想;其二,认为苏轼主要在处世态度上吸收老庄思想,在政治上他还是维护儒道的;其三,认为苏轼得志时就是儒家的积极用世的思想,失意时就是佛老的消极无为思想,等等。还有些其他说法。概括起来,不外是说苏轼对各家思想学说采取的是功利主义的或实用主义的态度。这种说法是值得商讨的。

苏轼的为人不是象墙头草那样摇摆不定,他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他接受佛老思想不是兼容并包的。他认为:“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以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以,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书》)。真理多走一步就变成谬误。取佛老静而达的思想以稀释热衷功名利禄的思想。但是,如果静而至于懒的程度,达而到了颓放的境地,那就有害了。因此,接受各家思想学说是有一定的原则界限的,是经过扬弃的,并非生吞活剥。他接收的思想学说驳杂繁多,苏辙说他“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轼曾有专论三篇,阐述《中庸》之理,他接受各家思想学说也是以中庸原则为指导的,无过无不及,“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此“中”,非指数学意义上的“中”,也非中间之“中”。而是当已发时不会有过与不及的那种未发之德(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其思想因素中的三教合一,不是大杂烩,而是有机的融合。应该说,苏轼思想是由多家思想融铸而成的极富有适应性的思想。各家思想因素的作用都有,但这时的各种因素已经成为苏轼思想了,这是各家思想,由小而大逐渐融汇,发展到宋朝而明显化的产物。不妨可这样表示:

儒家思想

封建时代正直文人

道家思想+中庸(辩证法因素)=

知识分子的可贵

佛释思想

思想即入而不贪

法家思想

出而不颓的思想

这种思想就像北宋朝范仲淹所说的“古仁人”的思想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苏轼思想的主要东西也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各家思想学说经过扬弃、融合之后,形成一种在封建时代来说较为高尚的思想——“居庙堂而有江湖之思,则异乎贪禄恋权之巧宦;处山林而怀有用世之志,则异乎颓废疏懒之名士”(缪钺《论辛稼轩词》)。苏轼的这种思想特征也十分突出,他虽怀有立功之雄心,但不是贪而丢弃心目中追求的原则;遭贬之后,亦能安然自适,壮志不消沉。这是其愿想的整体特征,我们决不能肢解他的思想,再分为若干家。

有人从不同角度去看苏轼的思想,说他一身兼有儒家、道家、佛释等多种思想,并说不同境遇呈现着不同的思想,

这显然是没有从联系、制约和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去把握。事实上,他的上述三教合一思想是较为一贯的。就像他描写的西林石壁一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应在对各个侧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把握其思想的全貌,就会正确认识苏轼思想的主体及渊源。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苏轼是有其独立性格特征的苏轼。因而也就有其独特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的为人有其独特的豪放而飘逸,文学上也才能开创独特的风格流派。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是不过分的,认为他“有深度,好儿戏,态度浪漫,作品典雅,为人父兄夫君颇有儒家的风范,骨子里却是道教徒,讨厌一切虚伪和欺骗”(《苏东坡传》)。虽然是对他为人的评价,却昭然有三教合一的色彩。

说到底,就是苏轼能够进入三教之室,深究其理,而又能迈出三教之门,不为各家所束缚,吸取健康的素材塑造自我。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是苏东坡!其思想是富有正义感的,相机为用。对一般人有劝善戒恶的诲训,对知识分子要求积极用世,但不同流合污。对个人的操行,则要求“畏威如疾”,而莫“从怀如流”(《仇池笔记》),对帝王则要求察纳下言,施善政,行中庸,等等。苏东坡在北宋王朝,继欧阳修之后,“文章忠义”也堪称为天下第一,正是以这种丰富的思想为基

础。

翻阅苏轼文集及有关研究资料,可以印证文如其人的古训。文如其人,人从其事,事造斯人,芸芸众生,莫不可从中受到启迪。

苏文一大艺术特色是“辞达”。对此,论家刘熙载认为:“坡文多微妙语。其论文曰‘快’、‘达’、曰‘了’,正非为此不能算为微阐妙也。” 苏东坡本人给友人写信中谈及文章时说:“‘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 凡事达知止的境界,可谓中庸矣。

何谓辞达?苏轼认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谓辞达。”

首先,使物了然于心。也就是指具有观察、观赏、识别的能力。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文学作为一种意识现象也不例外。要以文学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就必须首先从主观方面能够客观地认识世界。具体看,就是要对社会现实、对自然界有明察秋毫的洞悉力。这种能力如同读书一样,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是相得益彰的。

在此方面苏轼的功夫是罕有人至的。他无书不读,其弟辙曾说他,“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

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另一方面,他遍游广交,浪迹海内,经历非凡,品透了人世间的甘苦,磨出了体悟入微,洞视无碍的功夫。他很自信的说过,“然先生笔端有口,足以形容难言之妙,而轼亦眼中无碍,必然洞视不传之意也。”不少人认为苏轼爱作翻案文章,提出独到见解,这与他非凡的观察、分析和鉴别能力是分不开的。

其次,使物了然于口与手。即具备得心应手的语言表达的本领。苏文可分为两大类,无论是政、史论散文,还是游记、散记小品或叙议散文,无不挥洒自如、汪洋恣肆,“曲折无不尽意。”有些篇目看似徐徐叙来,但情感的突泉在汩汩跳荡,以“辞达”为尺度,他认为自己的文章是合格的、成功的。他说,“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上述两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是辞达的基本内容。为将这一内容具体化于其创作过程,苏轼具有许多高超的艺术手法:

(1)时时磨砺,捕捉创作灵感。他以文同画竹作譬,说明产生灵感和抓住灵感的全过程:“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⑦实际在此涉及到如何至于“辞达”的问题。多写多练,随念必录,“积水成渊”,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仇池笔记》、《东坡志林》、《手泽》等都属此类文字。例如:

十月十五夜,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江南来,

翅如车轮,嘎然长鸣,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聊复记之。

这可谓是游赤壁时闪念间的直感,“聊复记之”,毫无渲染,但境界已出,明白如画。出游的时间、地点、同伴以及所见所感,呈现于寥寥数语之间。这种突出的感受,在《后赤壁赋》中得到了扩充和渲染的再现。上述的“不知其为何祥也”,在后赋中便升华为一种仙幻的妙境,体现了作者在痛苦求索中的当时感受,历尽磨难何以自慰?自有超然物外的美妙世界--化鹤成仙。

(2)巧喻活用,能传不言之妙。这也是他散文辞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阐发一种难于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常巧取譬喻,活用寓言,使难传之言和盘而出。尤其是在一些看似说教性的政、史论散文中,此手法别具一番功用,能起到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启人幡悟的效果。

例如,苏轼政、史论散文中颇具代表性的《教战守策》

即属此类文章。论点是“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在展开论说中,取譬、说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使文章既具美感又具雄辩的说服力。“天下之事,譬如一身。”说王公贵人虽注重养其身,而平常仍苦于多病,至于那些农夫小民,终年勤劳而未尝告病,什么原因呢?接着分析说,风雨霜露寒暑之变,这些是疾病产生的原因。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习于寒暑之变,“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而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

继而触及时弊,苏轼说:“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益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与?”于是,“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期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再如《日喻》等散文,也都能触类通,明白酣畅,是辞达的典范。

(3)纵横开阖,挥洒自如。除上述政、史论散文之外,

在骈赋文体中也得以充分展示。如最具代表性的《前赤壁赋》,文势跌宕,悲喜交叠。状泛舟赤壁下的快感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乐继而被推向高潮,“于

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可谓悠悠之情无所

不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于是“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娜娜,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接着一个“苏子愀然”,转而寻其悲因,借客之口历数曾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周公瑾,其才华、其壮举、其雄心,有过惊天动地的作为,“而今安在哉?”然后又以相对主义的人生观聊以自慰,“客喜而笑,洗

盏更酌,……”这种感情的起伏变化被刻画得玲珑剔透。同时也展示了月白风清、水天相接的壮阔意境,表现了作者超然旷达的胸襟。

通脱是苏文的又一主要艺术特色。他自言好的文章“词语甚朴,无所藻饰”,“闲暇自得,清美可口”。这一特色主要

体现在他散文的第二大类里边,即体现在游记、散记小品或叙议散文作品中,这一特色是与他的随缘自适、相机为用的人生态度分不开的。

(1)洒脱的性格。苏轼吸取了儒、释、道三教中有益

的东西,塑造了他的自我性格。他一生仕途坎坷,无论是革

新派还是守旧派当政,他都不附和,拥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政治观点,虽屡遭贬谪,仍能适应环境。同时又具有天才艺术家的特质,林语堂说他“固执、多嘴,妙语如珠,口没遮拦,光明磊落;多才多艺,好奇,……。”因其性格、禀赋,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形成一种通达、超脱,不假雕饰的质朴风格。象苏轼自己所说的,“猿鸣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尽量不受制于外,而皆出于自然。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止于所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旷达的胸襟。他的气度,他的文学见解使他的散文必然具有一种质朴通脱的特色。他的一些小品大都具有工巧自然、浑如天籁的风格。尤其是《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及《手泽》中收录的短制小品、或笔记,或随感,或史评等,计有三百余篇,虽篇目不多,但内容宏富——风土人情、轶闻逸事、释道修养、山河风光及幻梦志怪等等,凡所耳闻目睹的忠实录下;长千言,短数语,不假修饰,意趣横生。这类作品可随手拈到,此仅举一例以印证: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焉,何必归乡哉!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风新第园池,与此熟胜?所以不如君子,上无两税及助役钱尔。

既是“闲题”,灵性的东西就更浓厚。就其意境和思想内

容来看,字句很难再简了,短小精制,但容量之大,其形式、情绪和格调的自然也是无可挑剔的。仅七十二字,欲表抒的情感却跃然纸上。首先是“何必归乡哉!”此句浓缩蕴籍深厚;尽管宦游四方,远离故土,但转而念及自己食的、用的都是故乡的水,至少有一半是峨嵋山雪融水,还想什么家乡呢?!正语反说。我们不是也可从李白的诗句中找出以峨眉山月作为思乡触媒的先例吗!其次是说山月江风本无主,闲者便可享用。真是天真无邪,毫无矫饰,象他自己曾说的,“多生綺语磨不尽,尚有婉转诗人情。”尽管命运多厄,但他的天真纯朴的目光,投射在大自然的山川风物上,返回来的仍然是些美的感受,录下来便是些美的文字。再次是向往闲者的生活,“上无两税及助役钱尔。”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含了对统治者课赋的抗议。

(3)率真的性情。他的散文作品,骈散交用,得心应手,独辟蹊径,除家学之外,还直接同他的脾性有关。他说:“余天下之无思虑者也。遇事则发,不暇思也。”又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为何会如此率直呢?“少时遇隐者曰:‘孺子近道少思寡欲’”。任灵性趋驶,不设障碍。象老子所谓道返童的境界。

因此,我们说他的这种通达、超脱、不假藻饰的艺术风格,是有其思想基础的。或者说是儒、释、道语境化人格的艺术体现。以上是就文章的形式上看,苏轼散文具有通脱的

苏轼黄州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黄州词的艺术成就 安安 摘要:“乌台诗案”对苏轼来说是一次沉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他的创作,相反黄州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尤其是词,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艺术成就之高,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其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词风旷达,。文章从东坡心态转变代表作、题材内容、风格几个方面来浅析苏轼黄州词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苏轼黄州词,心路历程、题材内容、风格 苏轼,一个打不倒的人,一生被贬谪无数次,但都没有消磨他的意志。黄州是他在遭遇人生第一次沉重打击“乌台诗案”后被贬的地方。但苏轼不是一般人,他是贬谪与流放的达者,他没有消沉,没有绝望。当然苏轼到黄州后心态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而这些代表其心态转变的词作也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 一、心路历程的独特艺术 (一)、寂寞沙洲冷 东坡初到黄州的心情最具有代表性的词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天,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整首词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寒”,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不寒而栗”。对于苏轼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这样不寒而栗的词在苏轼的词里是很少见的,但乍贬黄州,他“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李方叔书》)。“缺月挂疏桐”,“缺月”挂在“疏桐”上,残缺至极,两个缺并在一块儿,两倍的缺;“漏断人初静”,当时苏轼刚到黄州,没有住在临皋亭,也没有住在东坡雪堂,而是一个人住在定慧院,一个人听着滴漏的声音,嘀嗒、嘀嗒……一声又一声,就像在计算生命的时间,突然滴漏的声音停了,作者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本来还有滴漏声陪伴自己,现在连漏也断了,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了,周围静得可怕。“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此刻没有朋友,没有交往,没有书信,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泱泱大国,浩浩五千。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漫长而迅速,随着历史的沿袭,一点一滴不断壮大。小小方寸内,那金光闪闪的一字一句,折射出了历史洪流里那文学成就的耀眼光芒。 驰骋方寸——诗歌 从伊始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后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后来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再后来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小方寸内,无数诗人在这里驰骋,留下了令历史都动容的深深浅浅的足迹。 《诗经》的成就不用过多赘述,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的古人思想用“风”“雅”“颂”诠释得恰到好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首一首低吟着,不浮夸,不造作,诠释着属于哪个年代的优雅。 乐府看双壁,田园读渊明。秦汉的乐府诗里,双壁之称可谓实至名归。《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用各自的语言叙述了两个不同领域却同样感人的故事,让后世一代一代地膜拜着。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的坚毅与勇敢让我们敬佩。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坚贞爱情让后世动容。 双壁的成就让后来之人仰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敢评论,怕评论不周。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1.0前言 “词”是一种诗歌,由近体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句子长短不齐,依照固定的歌词而写成,可以配乐歌唱,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 所谓“词”就是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它就是古代的一种流行歌曲的歌词。词在唐朝产生,在宋朝最兴盛。 词在中国的兴起,与唐宋社会经济的发达和诗歌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兴盛,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生和成长提供了温床。在唐末五代时,尽管社会动荡,词依旧得到统治阶层的喜好,因此得以继续发展。 词兴于唐,经五代而至宋,因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造成了光辉灿烂的成绩。遂使宋朝成为中国史上的黄金时代。词在宋代普遍流行,上至宫廷,下至乡村,它不但是君王贵族的娱乐品、文士诗人的艺术品、民间的乐府歌谣,而且也是伶工伎女的谋生工具。 词在北宋能如此繁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是受到君王的提倡。 宋代的君主贵族爱好当时这种最流行的新体,竞驱风尚;或能妙解音律,自制新篇;或是提倡奖励,提拔词人,自然是上下从风,作者日众,助长了宋词普遍发展的盛况。 此外,词的产生,本与音乐发生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合乐可歌的曲辞。 柳永、周邦彦、苏轼等人的词,大部分都是合乎音律的。由于宋词的音乐实用功能大,所以助长其在民间的迅速流行。有所谓,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词在民间歌唱的普遍。由于这种情形,一般人民也就得到作词的教育与训练。在宋人笔记里,时常记载着某某歌女所作的词,都是由这种环

境训练出来的。由此可见,宋词的兴盛并不是偶然的。 词到了宋代已成行一种相当流行的文体。宋代不仅达官贵人,风流才子,士大夫喜欢写词,就是娼妓之作,也颇有一些。宋代词人约有二百几十家左右,词作的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北宋初年的词作,多写儿女之情,在都市里流行,不脱晚唐花间词的窠臼。而一向被认为较佳的,如晏殊的“采桑子”,也不过是一种疏风淡月的境界,在蒙上一层淡淡的哀愁。至于一些色情作品,只是达官贵人灵魂的渣滓的浮现。 真正改变词风,把词从达官贵人的手中解放出来的,要算是柳永和苏轼两位词人了。 在这份课业里,我将针对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来加以整理。同时,我也将会比较柳永与苏轼对词坛变革的贡献并总结评价二人对词坛变革的贡献。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 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却淘不尽苏轼千古传颂的豪情与不朽的诗句——精神的寄托。 我觉得有句话很适合用来形容苏东坡: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总能在逆境中欢笑,在不幸中展现豪情,这或许也是他千古留名的原因之一,苏轼一生对理性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其心智之成熟、感情之丰富、人格之独立、胸怀之广阔、为人之坦荡、性情之旷达,更是使他得到后人热爱的原因。苏轼一生坎坷不断,但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他却一直是快乐的。苏轼善于结交朋友,上可陪皇帝,下可陪乞儿。即使是他的政敌和对手,他都可以在大是大非之外,与之成为朋友。苏轼对王安石就是如此,但他却十分坚信自己的看法,苏东坡一直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这时他之所以一再被贬官的原因。在政治上,他们一直是各执己见的对手,但他却对王安石本人,或说文学上的王安石,一直以朋友之礼相待。在王安石死后,苏轼在《王安石赠太傅制》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称颂备至,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说明苏轼立场的坚定。我一直十分喜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或许是因为它琅琅上口,苏东坡的词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次是苏东坡在密州任职时所写的,也是一首在文学论坛上颇负盛名的中秋词。一首短短的词道尽中秋月下“举杯邀明月”时的种种思绪: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似乎又因着淡淡的哀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有尽展苏轼的豪迈、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似又点醒了迷茫的世人“此事古难全”,世间不如意之事何其多,就如“月有阴晴圆缺”,总不能避免。何不把它当为人生的磨练呢?在此又见苏轼的豪迈、乐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到此,有几人能不被苏轼的豁达所折服,那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积极、乐观态度又激励了多少人?我喜欢这首词,或许就是因为整首词中包含的阔达胸怀,让人感觉到人世间似乎已无什么事物能难得住他。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清人程洪《词洁》评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自是天仙化人之笔”,这是说他的词,于是就有了个说法:苏轼是天仙化人,如果他只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他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我对苏轼本不了解,直到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只有真正看懂了苏轼的作品,了解了苏轼本人,才真正体会到:苏东坡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苏轼生平简介教学提纲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苏轼的成就与生活

苏轼的成就与生活 ——莫砺锋教授做客市民课堂常州日报2012年2月5日 政见 苏东坡是一个坚持真理,正气凛然的政治家。 在北宋后期,政坛上新旧党争,一派叫新党,首领是王安石;一派叫旧党,首领是司马光——两个都是文化巨人,在政治上针锋相对。苏东坡那个时候,实际上他是夹缝中的,他赞成改革,但是他反对像王安石那样剧烈的改革。 苏东坡和司马光的关系非常好,他是站在旧党这边。他又反对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他都是是从公心出发,他是从国家的利益考虑问题的。 王安石推行新法,为什么当时受到那么多反对?就在于他的变化太快,太剧烈。他在短短的6年时间,有十条国家法令根本上的改变。我们古代有一本非常智慧的书叫《老子》,有一句话,叫做“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治理一个大的国家,就好像煎一锅小鱼。因为小鱼本身很柔弱,很脆弱,所以煎的时候,要小心翻,小心翼翼的;幅度一大,动作大的话,那就烂了。所以治理一个大国,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胡来。王安石变法不像那么小心——我觉得王安石变法要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炒黄豆——这样一个大的国家,一个社会,承受不了震荡。王安石的新法有很多没有经过好好的论证,匆忙地推出来。有一条法,叫做《手实法》,所有的人都到政府报家里的财产,田地、房屋一共值多少钱,多少两银子,报了以后,按照你报的这个家产,按比例收税。他们担心老百姓瞒报,就规定,比如张三家报了以后,其他人可以去揭发他;官府来查实了以后,瞒报的部分,一部分充公,另外一部分,赏给这个告密的人。苏东坡正在山东临沂,他坚决反对,他说这样天下会大乱,人人都会举报人家。人都是有私心啊,这种影响不能叫不和谐,叫动荡。所以后来不到一年,这条法令就收回去了,进行得太匆忙了。 若干年以后,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死了,退居洛阳15年的司马光东山再起。当司马光在王安石当政的时候,他回到洛阳去,15年不谈国事。皇帝死了,太后执政了,太后在政治上倾向于旧党,启用司马光,司马光一做宰相,就要在一年之内,把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全部推翻。全国都反对。这个时候苏东坡也从被贬的黄州被召回——因为他是旧党,旧党上台了,把他召回来——他不但官复原职,而且升官了,当了翰林学士,但是当司马光要很快地废除全部的新法的时候,苏东坡又坚决地反对。他说这个新法里面有的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已经实施这么多年了,老百姓都习惯了,现在全部废除,又全部恢复旧的——变成新法的时候,社会已经经历了震荡,现在又全部变回去了,又来一次震荡——社会承受不起,所以他就反对。他在朝廷里面,就跟司马光当众辩论起来,争得很不愉快。这样一来,好了,苏东坡其人在新党得势的时候,他是受排挤,旧党上来了,他又表示不同意。司马光是君子,不会害他;但是司马光的亲戚就打击苏东坡,因此他在旧党当政的时候,也受到排斥。他一辈子有那么多时间,在外地做官,先后三次被流放,跟他性格的耿直有关系,说真话,不是违心的话。我每天读苏东坡的诗集,读到这里以后,都非常感动。我觉得,这样一个政治家,是真正为国家、为老百姓着想的;为国家的利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政见。这样的政治人物是我们老百姓的福分,这样的人当政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

苏轼生平简介.doc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3 ——2014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任课教师:龚世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论文题目:浅论苏轼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贡献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苏轼的词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词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在苏词以前,北宋前期的词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类词在抒写个人胸襟、拓宽表现领域、丰富艺术技巧方面均直启北宋中期的柳永及其后的苏轼。宋词至柳永而进入了繁荣期,其通俗普及非前代可比,但其词境却嫌狭窄,不过于离愁别绪之外增添了描绘都市的一面,仍未出“艳科”的藩篱。 词至东坡,始有意挣脱传统题材的束缚,把词从花前月下和香软丽蜜中解放出来,建立了新的范式。 (1)扩大表现功能与开阔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美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人性;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他不止一次的浩叹“人生如梦”。所谓“人生如梦”既是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是指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

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其人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 韩柳欧苏四大家", 他写的诗歌被尊为[ 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 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

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 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与影响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 历史地位与影响 苏轼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多才多艺,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书法成就只是他所取得的多方面文化成就中的一个部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门类的精神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且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因此,我们考察苏轼书法思想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将其置于苏轼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 当我们将苏轼的书法思想放置于这个中国古代文化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进行考察的时候,便不难发现苏轼的书法思想在宋代文化发展和中国古代书法发展中所具有的无以取代的历史地位。” 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苏轼生平研究报告

篇一: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班级:姓名: 关键词:苏轼 一.研究的对象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获取更多的知识。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6、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研究什么): 在课本中,苏轼的诗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苏轼的文才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对苏轼生平进行一定研究,对苏轼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例如了解苏轼的一些诗词与时代背景、此时诗人经历的关系,了解苏轼的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关系。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苏轼的生平事迹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的创作成就 三.研究的目的: 增加对苏轼的了解,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能接触更多的课外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通过这次研究学习,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第二步.网络、图书馆查阅苏轼的背景的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和有关背景等。 第三步.对资料整理,删减,最后综合资料。 第四步.对苏轼及作品学习,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 第五步.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