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

1.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的三级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我国:地理学属自然科学,而城市地理学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

欧美国家:城市地理学完完全全划归为社会科学。

一、中国古代城、市和镇

“城”:城池、城郭,防御设施;防御野兽和敌人

“市”:商品交易场所;市井

建制市--------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二、现代意义的城市和城镇

1.景观意义上--------相对于乡村

广义:乡村以外的城市型聚落;城市=城镇

狭义:行政建制差别

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市的建成区

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镇的建成区

2.行政意义上---------建制市、建制镇

聚落( settlement) :就是居民点,居民点有大小、等级和功能差异

城市是聚落的一种形态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城镇不同于乡村:产业构成、人口规模、密度、物质构成、职能、生活方式、人口素质…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城镇定义标准:主要是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

城市地域:城市行政地域、城市实体地域、城市功能地域

我国行政建制-- --3+1级行政建制:

省(直辖市、自治区)、

地级市、自治州、

县(县级市、区、自治县、旗、…)

乡(镇、街道办、苏木、…)

地级市:市管县

行政地域: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设置市、镇和乡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城市的行政地域:建制市的行政地域,即建制市的行政管辖范围。

城市的实体地域

1.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城市建成区

2.城市实体地域:具有城市景观的地域

3.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的功能地域

1.城市功能:行政、经济、文化等

2.随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商业、就业、文化娱乐和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

3.城市功能地域:都市区

都市区

(1)国外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2)源于美国

(3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4 MSA 的构成

至少包括一个5 万人以上的中心市或者5 万人以上的城市化地区;

都市区总人口至少10 万人;

以县为基本单元:由中心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

中心县——中心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50% 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县;

外围县——必须满足某些都市特点( 人口密度、非农劳动力比重等) 和与中心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 通勤

(5)MSA 地域组织的核心

以非农劳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密切程度

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 需求劳动力) 与居住人口集中( 供给劳动力) 的县的组合。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且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地域组织特点:多核心、

交通走廊、

密集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都市区之间

规模特别庞大,2500 万人

国家的核心区域(功能

1)市域——建制市行政管辖范围

2)市区——市辖区(地级市)

3)建成区——城市实体地域

4)主城区——相对于飞地城区

5)中心城区——相对于边缘城区

城乡划分的意义:划分城乡人口、城市化水平(居住在城镇实体地域范围内的人口)区分城乡经济

划分标准:“城”“乡”通过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来体现

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断变化,没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划分标准,原因是没有建立城镇实体地域概念。

一直以市、镇行政地域作为城乡划分的基础,而市、镇行政地域远大于实体地域

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

城镇、乡村是按2008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城市化

定义:是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特点: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区域城市数量增多,

非农活动规模扩大,

城市文化扩散,

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提高。

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城市发展,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人口向城市集中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品与劳动力市场;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工业现代化以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

高度机械化和智能化排斥劳动力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工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和居民对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往往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且手工操作比例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 工业现代化以后,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

第三产业智能化。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增长:更多的产出,量的增加

发展:产出增加,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和

社会结构的变化,如投入产出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水平等

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即城市化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城市化的测度-----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测度方法:

1主要指标法: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

2人口比例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最常用,便于统计,表征性强

3土地利用指标:从土地利用性质及其地域范围来说明城市化水平

4复合指标法:

Ⅰ.选用多种指标对城市的某些特征予以综合分析

人口城市化,反映人口向城镇集中

经济城市化,反映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

土地城市化,反映地域景观的变化

社会城市化,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

Ⅱ.指标无量纲处理,加权求和: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等,不同的研究

可能采用不同的复合指标

Ⅲ.无量纲化处理

Ⅳ.测度结果是相对值,用于对比才有意义:横向或纵向

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的特点

1.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发展中国家开始走向世界城市化舞台的中央,工业化是其主要动力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减缓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

?1970年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发达国家;2000年,二者比为2.2:1 世界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明显

2.大城市化、大都市区化趋势明显-------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

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且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大都市带的特点: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经济、科技等核心地域。

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按照经济活动的服务对象分:

B基本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求服务的

N非基本部分:为本城市的需求服务的

现代城市经济活动的每一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城市以外服务又为本城市服务

基本部分:

离心型:城市生产的产品运往城市以外销售

向心型:城市以外的人来本城市消费

非基本部分

满足本市居民生活需要

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生产的需要

基本和非基本部分是相互依存的,保持一定的比例

有时也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

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

1. 普查法:通过发调查表和实地访谈收集每个企业的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折合成职工数或货币形式

2. 残差法

3. 区位熵法:用于考察在更大( 空间) 范围内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区位熵大于1 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

4. 正常城市法:以“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寻找满足“正常城市”自身需要( 非基本部分) 的“正常比重”K 值,超出K 值的为基本部分

5. 最小需求量法:以一组城市中各部门最小职工比重作为该组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求量,该组城市中某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职工比重( 最小需求量) 之差就为该城市基本活动部分

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体现城市对区外的作用和影响力;

2.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

3.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4. 城市经济要可持续地发展并保持竞争力,就要有可持续且有竞争力的经济活动基本部分

乘数效应:

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对城市所产生连锁反应的结果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为乘数效应。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或国家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城市在区域、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标志性的职能)

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

马克·杰弗逊(M. Jefferson), 1939

分析51 个国家前三位城市的规模和比例关系时,发现很多国家最大城市的规模是第二位城市的2-3 倍以上

首位城市:在规模上和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指数:第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 规模) 的比例关系,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

首位度(2 城市指数) :一国人口规模最大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经验值为2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单中心区域,首位度( 指数) 大,首位分布明显

双( 多) 中心区域,首位度( 指数) 小,首位分布不明显

二、城市金字塔

一国或区域中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这种城市数量随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特定图形表示;

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小城市,塔的顶端是少数大城市

城市金字塔呈现了城市规模分布特点、变化趋势

城市金字塔可用于比较不同区域或时段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采用相同的等级划分) 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的比值(K) 表示

三、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城市的规模与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

模型:奥尔巴克、罗特卡、辛格、捷夫。

被广泛使用的模型(罗特卡模型一般化)

符合位序-规模法则的城市规模分布为位序-规模分布

不同国家或区域的位序-规模“法则”(回归方程)可能不一样

一、我国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

2014 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人口规模类别

20 万以下小城市

20 万-50 万中等城市

50 万-100 万大城市

100 万以上特大城市

2014年后:《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人口规模类别

50 万以下小城市:20 万-50 万Ⅰ型小城市

20 万以下Ⅱ型小城市

50 万-100 万中等城市

100 万-500 万大城市:300 万-500 万Ⅰ型大城市

100 万-300 万Ⅱ型大城市

500 万-1000 万特大城市

1000 万以上超大城市

统计口径:城区常住人口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常住人口: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新标准与原标准的差别:

城市规模等级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

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

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

统计口径由“户籍人口”变为城区“常住人口”

二、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 经济效益角度的最佳规模

2.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效益曲线

成本效益曲线:

P 1 最小合理规模、P 2 最理想规模、

P 3 总的净效益最高时规模、P 4 最佳规模上限

3.经济学“成本论”:

不同评价角度(经济、社会、环境和安全等)和不同评价标准可能得出不同的最佳规模。 不同城市的成本效益曲线不尽相同,同一城市不同时期的成本效益曲线可能不同。

一个统一的、普遍适用的城市最佳规模至今仍然没有找到,或许根本不存在。

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

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的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类型:

海格特:对流、传导和辐射(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借鉴热传导方式)

⒈物资和人的移动(物流、人流)

⒉交易过程的资金(货币)流,簿记

⒊信息的流动和扩散(信息流)

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条件

⒈可运输性主要针对物质流的空间相互作用

⒉不同货物对距离(运输成本)的敏感性不同,可运输性也不同。单位重量价值低的货物,可运输性差;单位重量价值高的货物,可运输性高。(运输成本占商品或服务总成本的比重)

⒊可运输性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随交通运输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而降低

⒋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不一样

一、中心地理论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学者们开始研究城市空间分布、形态和规模等级。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

基本概念:

中心地(central place) :能够向周围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中心货物与服务(central good and service) :在中心地生产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亦称为中心地职能。

中心性(centrality):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大小。

中心地等级:中心地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水平,提供高等级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较高,反之则较低

高等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低等级中心地数量多、服务范围小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线):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最远距离,是商品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最大销售距离);

服务范围下限:维持一个中心地的中心货物或服务经营获得正常利润所必需的最小服务范围,需求门槛距离;

当最大销售距离确定时,圆形服务范围面积最大。

显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性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机会成本: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

得的最高收益。

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企业家才能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隐性成本。

超额利润: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经济利润。

假设条件

1.理想地表: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人口均匀地分布

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2.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3.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为理性经济人:

生产者之间距离尽可能大以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

消费者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

三、中心地体系的形成

一)市场原则

限制条件

各级中心地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经营者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范围以最大销售范围为边界;

区域内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和服务的供应---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区域二)交通原则

交通对中心地系统形成的影响:次一级中心地位于高一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

每个较高等级中心地市场区包括 1 个完整的次一级中心地市场区和 6 个次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1/2 ,即1+6*(1/2)=4 个次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

交通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系统为K=4 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

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支配下,每个高一级中心地除辖1个完整六边形,其余次级辖区[6*(1/3),6*(1/2)] 都是被分割的。这样不便于行政管理

K=7 中心地系统:1+6

四、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不仅导致了“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的促进了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中心地理论标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克里斯泰勒被誉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局限:

某些假设条件不符合现实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更适用于单纯的农业区,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中的更低等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城市主要用地类型:

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休憩用地和绿化地带、农业用地和水面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类型

1. 城乡用地分类

城乡用地:市(县、镇)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共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八大类)

R 居住用地/residential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M 工业用地/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W 物流仓储用地/logistics and warehouse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road, street and transportation

U 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 utilities

G 绿地与广场用地/green space and square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地质条件与城市土地利用

二、地形地貌与城市土地利用

三、气候条件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地质条件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城市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断裂带、滑坡、泥石流和崩塌、冲沟(二)地质条件影响城市避灾救灾设施布局

(三)地基承载力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表物质构成影响地基承载力

不同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要求

避免在不良土壤上建造要求地基承载力高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二、地形地貌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影响城市选址

(平坦开阔)平原、盆地、河谷

山地、丘陵

(二)影响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

平原城市的“摊大饼”式

山地丘陵地区容易形成分散组团式

依据地形进行城市轮廓和形态的设计

(三)坡度影响城市用地布局

不同建筑物对坡度有不同要求,不同坡度适于不同建设活动

影响道路、管网走向

三、气候条件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风向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布局于最小风频上风向

如果全年有两个盛行风向,工业和居住用地可布局在盛行风向两侧,避免工业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海陆风、山谷风等

(二)其他气候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城市土地的特征

自然特征: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经济特征:土地资源稀缺性、区位的效益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变更成本、法律)、边际效益递减(过度开发);

法律特征:地权归属和权益、转让等形成独立的法律制度

土地制度的概念

广义: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因土地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所有土地关系的总称。(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规划制度、土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收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土地管理制度)

狭义:仅指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的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所有制度:

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

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国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城市土地全民所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城市土地市场,必须经过土地征收转化为国有土地。

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土地征收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费用。地租通常由使用该土地而获取利润的能力来决定。

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获得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Ⅰ是指经营较优等土地的土地使用者获得并最终由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对土地连续追加投资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是指由于土地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三、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地租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不同经济活动预期利润不同,对地租的支付能力不同( 地租曲线) ,这就决定了城市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1.预期利润高、地租支付能力强的使用区位条件好( 可达性、人口密集程度、交通设施) 的土地,反之亦然。

2.在地租作用下,城市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空间( 分化) 规律:同心环形地带

二)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城市土地利用

1. 行政划拨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性使用城市土地,使各“单位”想法设法多要地、要好地,城市中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混杂。

土地使用效率低

土地空间组织不合理

土地资产流失

2. 出让:有偿使用土地

竞争机制、效率优先

地租支付能力: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办公、(楼宇经济)...

城市用地功能置换:退二进三、大学城

城市空间重构

城市土地利用的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土地的综合效益( 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最佳。

(二)原则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利用,合理布局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均质性(homogeneity) 和均质地域

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相对的、动态变化的、均质度

均质地域——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异的连续地段;通过某种特定职能来衡量内部(相对)一致外部差异

主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一)同心环(圆)模式 伯吉斯 美国城市:芝加哥

城市以不同的功能区围绕单一的中心,有规则地扩展形成同心圆( 环) 结构

(二)扇形模式霍伊特

形成机制------地租机制

------放射状交通运输

(三)多中心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

CBD

主要特征

城市商业商务汇聚之地:零售业、金融业、商务服务

业、信息服务业

就业中心

高楼大厦高度集中:建筑高度、建筑密度

一般位于城市地理中心,(综合)可达性高

预期利润高,地价(地租)最高

边界模糊,“带”

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经济中枢

度量和界定

墨菲指数

Ⅰ.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

Ⅱ. 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就业(密度),以街区为统计单元

土地价格(地租)

土地利用:用地类型、开发强度(容积率)

一、社会区

概念:

1.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

人口的汇集。《城市地理学》

2.具有相同社会特征的地理区域。

载体:人

贫富、家庭构成、种族、受教育水平...某种社会特征的均质区域

二、社会区分析:方法和步骤

社会区分析,核心是社会区划分

方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步骤:

数据:小尺度空间单元(街道、 census tract )的人口社会特征指标

因子分析:提取主因子

聚类分析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容。 2.城市规划 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 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 4.城镇体系研究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近20年来,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以地理学原理为依据,对城市或城市地域进行研究的学科,涵盖了城市和城市地域的空间分布,行为活动,职能等方面的内容。 2、经济组织:是指生产单元的有机组合以及投入与产出在这些生产单元之间的相互流动。 3、去工业化:是指在一些发达的城市或者是城市中发达的地域出现了制造业相对下降的现象。 4、阳光地带:位于北纬37度以南发展速度最快的多个城市。 5、大都市区:是一个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经济关联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6、空间相互作用:是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 7、城镇体系: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或国家中由不同的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城市集合。 8、TOD:公交站点社区,一种以公交导向型发展著称的规划社区模式 9、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10、商业脊柱:是CBD的扩展,除高层写字楼以外,它还沿高档和中高档住房延延伸。 二、1、人口变迁理论 答:人口变迁的四个阶段: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经济处于工业化前期;2、早期人口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加速增长;3、后期人口扩张阶段出生迅速率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人口增长仍然很快,但是速度有所减缓;4、地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人口净增长率下降到在零增长间变动的水平。(教材69页图2.10) 人口变迁理论的重要性:在第二个转变阶段,高出生率的农村或半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有所减少,城市人口的比例相应上升。结果导致一些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城乡人口的移动是整个城市经济和人口现象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答:(1)扇形学说是由霍伊特综合了64个城市的房租调查资料后于1939年提出的,这

城市地理学复习题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p2)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2)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㈠城市化研究 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 ㈢城市分类研究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2.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p21) 城市具体到空间上无非有三种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和功能地域概念。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概念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 ③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 城市建成区后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这是城市研究中最基本的城市地域概念。可是城市实体地域的边界易于变动,取得各年得资料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城市社会越来越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越频繁,城乡之间的分界也越模糊,这就要就建立一种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一些具体的城市功能概念:都市区;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 3.什么是大都市带?大都市带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世界有哪些大都 市带?(p25) ①有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②必备的条件: ㈠多核心 ㈡交通走廊 ㈢密集的交互作用 ㈣规模特别庞大 ㈤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6大都市带: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二、名词解释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分析题 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四、论述题 1、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2、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3、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城市地理学专题复习知识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 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 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2、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非农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及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密集性、中心性、系统性、高效性、多元性。 3、界定城镇的规范(城镇与乡村的基本差别) ①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在职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②人口聚居规模大于乡村,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高于乡村,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具有较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另外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4、城市地域类型 ①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是各国按城镇界定规范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 建制的设立就明确划定。 ②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③功能地域--体现城市人口居住、就业、购物、医疗、文教、娱乐等城市基本功能所涉及的 地域范围。(大都市区、大都市带) 5、城市人口指哪些人? 城镇人口—也称驻地人口。应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6、影响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生产力水平决定城市的发展水平——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在许多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2)自然条件因素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 一、填空题 1、人类居住方式的演变过程 树栖—穴居—逐水草而居—分散聚居(乡村)—集中聚居(城市)。 城市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2、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自然学科,而城市地理学常常被认为是自然科学中的科学。 3、《淮南子》中对城郭的论述是: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市 的论述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4、世界六大城市带名称: (1)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 (2)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4)英格兰大都市带; (5)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其中又以第一、第二个大都市带最为典型。 5、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条件。P57 ⑴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 ⑵第二前提,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 ⑶第三前提,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收能力 6、地理区位的类型。(P43笔记) ①大、中、小位置 ②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③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 曲位置、渡口、河口

7、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划分(P169): ①位序——规模分布; ②首位分布; ③过渡型分布 8、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三种类型(P191):①对流;②传导;③辐射。 表现方式: (1)货物和人口的移动 (2)财政金融上的往来信息 (3)信息的流动 9、厄尔曼认为相互作用产生的三个条件(P192): ①互补性;②中介机会;③可运输性 10、中心地理论中,不同原则下的K值(P209): ①市场原则:K=3; ②交通原则:K=4; ③行政原则:K=7. 11、城市环境问题表现形式(P324):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垃圾污染 12、城市交通问题表现形式: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停车问题、交通污染问题(P326~328)13、城市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什么? 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年人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内城问题(P330~334)

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 重点整理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动向,热点内容,新型城镇化) (1)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性) (2)主要研究内容:①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④城市问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⑤新方法、新技术和新领域。 第三章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特殊性: 决定城市职能,规模特殊性 类型: (1)大中小位置(宏观,中观,微观) (2)中心(几何),重心(人口,开发)位置,邻接门户(河口港)位置 (3)城市沿交通线形成的区位类型:河运(早期)铁路,公路,海运,空运 中国城市分布特点: (1)平原,丘陵地区多,山地高原少 (2)集中在亚热带和暖湿带地区 (3)资源指向分布明显(煤,战略资源) (4)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中国已经成熟的城市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 正在形成态势,哈尔滨,山东半岛,中原,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关中,海峡两岸 武汉地理条件: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级城市,辐射力覆盖整个中国版图,经济交通,战略腹地经济来源,京广长江交点,人口容量,粮食水配给,吸纳交融特征,水系划分为三镇,气候降雨,空间分布,地域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纬度,降水,蒸发,地形)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 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4.我国城市地理学的任务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 ○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 ○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6.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7.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农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8.功能地域:以一日为周期的商业、教育、就业、娱乐、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 9.都市区: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10.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这密切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特点: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相互作用,规模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11.戈特曼认为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分析)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阿姆斯特丹、鲁尔、法国北部)、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英格兰大都市带(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12.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天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形成所需要的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 13.城市群: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14.市带县体制:指以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作为一级政权来管辖周边的一部分县、县级市的体制。这种体制的形成是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政府管理一体化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重

(完整word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整理资料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1.城市的概念。 狭义:只有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地方成为镇(城镇)。市和镇的总称为市镇。 广义:城市代表城镇居民合称。(本书为广义) 2.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标准)。 ①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集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不同于乡村。 ③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节城市地域 1.城市的三种不同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①行政地域:法律规定的,有大于实体地域,有小于实体地域。 ②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 口和各种非农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③功能地域:城乡分界模糊后而建立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 2.城市建成区,可区分城乡。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反映了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非农业 活动高度密集的地域而区别于乡村,代表城市的实体地域。 3.中心地:是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人口至少15000人。 4.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划分问题 ①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包括一定的乡村地域。 ②城市的实体范围已经超出了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或者城市的实体地域包括若干个 城市行政地域。 5.城市功能地域的相关概念。 ①.都市区: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 临近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后确认为标准都市区(MSA),MSA由中心县和外围县组成。确定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的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就业机会,人口集中)。 ②大都市带:由许多个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 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特点:(1)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切的交互作用(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之间)(4)国家的核心区域 ③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留交 互作用和密切经济社会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与对外口岸之间有便利交通走廊(5)经济发达,城乡联系密切。 ④城市群指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核心,借助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2013.11.

《城市地理学》考查说明及复习要点 考查方式:闭卷,成绩:作业20%,课程论文20%,期末60% 题型: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解释术语;四、简答题;五、论述题。 各章要点: 第一章 城市的概念: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可见,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总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的任务: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研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第二章 居民点的概念: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④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章 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2.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 3.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分类: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 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复习纲要

《城市地理学》思考题 ·绪论部分 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 城市的概念。 3 如何划分城市地域? 4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是什么 5 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6 不同类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城市化部分名词解释( 1 )城市化( 2 )逆城市化( 3 )假性城市化( 4 )过量城市化( 5 )隐性城市化( 6 )再城市化( 7 )景观型城市化( 8 )外延型城市化( 9 )飞地型城市化( 10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简述题为什么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最基本动力?简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简述城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简述外围市区城市化的过程与机制。简述郊区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简述世界城市化的特征。简述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综合论述题如何测度城市化的水平?综合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与发展方向。 ·城市体系部分名词解释( 1 )城市体系( 2 )城市职能( 3 )城市性质( 4 )乘数效应( 5 )互补性( 6 )等级扩散( 7 )传染扩散( 8 )中心地( 9 )城镇密度( 10 )基本经济活动 理论解释题 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中心地理论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用数学工式描述下列概念或理论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式市场裂点 简述题 简述城市经济(非经济)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 如何理解城市的规模分布?简述中心地理论的原理。 城市间、城市与区域间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 综合分析题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如何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 综合应用题以熟悉的地区为例,对区域城镇体系进行规划。 ·城市地域结构部分 名词解释城市地域城市地域结构 CBD 社区社会区邻里 简述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镇:比镇或镇大,且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称为城镇。 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2、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城市外围边缘地区迁移的过程。 再城市化:在逆城市化发展到某一程度后,由于城市更新等措施,城市中心再次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中央区域人口数量回升。 4、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6、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8、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9、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0、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1、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3、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4、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5、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6、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17、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18、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19、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城市地理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大都市区, 2、大都市带, 3、过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4、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5、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6、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7、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8、B/N, 9、城市职能, 10、首位城市与首位度, 11、结节点与结节区域, 12、中心地与中心度, 13、城市经济影响区, 14、城镇体系, 15、均质性与均质地域, 16、CBD, 17、城市网络化, 18、城市化, 19、城市职能三要素, 20、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二、问答题 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具有 哪些特点?今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还应涉及哪些主要方面? 2、大都市区和城市化地区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3、大都市带的形成应具备哪5个条件? 4、为什么说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5、城市化一词包括哪些方面的含义? 6、简述广东省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 7、城市化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8、郊区城市化具有哪些特点? 9、当代世界的城市化有哪些特点?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哪些特点? 10、世界上已经形成及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11、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 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 12、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13、城市规模分布有哪几种类型?首位分布有哪些优缺点? 14、简述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及其来龙出脉。 15、举例说明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与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16、简述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及其与廖士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17、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城市地理学整理57961知识讲解

城市地理学 乾乾乾er哥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答: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对象)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五点:①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②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③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⑤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内容)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认识世界的任务和改造世界的任务。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学科关系? 答: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综述)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①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洽,例如:研究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③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以城市地理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 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④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二者研究内容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所吸收。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答: ①1920年以前(萌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城市和城镇这两个概念有严格的区分。 只有那些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 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 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 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在物质构 成上 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 ★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 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多核心。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 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 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 的都市区。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低人口密度地区,多 为集约化农场、开阔林地、零星分散的牧场和草地。这些非城市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这些大城市核心及都市区沿高效率 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都市区联 系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 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 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 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 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三种城市类型: (1)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例如):集镇、城镇、县城 (2)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精辟版教学文稿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精辟版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3、乡村:是相对城市来说,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较分散的地方。 4、城市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为主和服务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空间地域的变化。简而言之,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5、城市带:也叫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6、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7、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此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出现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便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即指城市人口向乡村或郊区回流的现象。(前者中心城市仍然兴旺发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后者相反) 8、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称之为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地域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叫做过度城市化。 乡村城镇化: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农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 9、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10、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1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13、城市意象图:由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是居民头脑中的“主观环境”。 14、中心商务区(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同时也是市中心。简而言之,现代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中枢。 15、基本与非基本比率(B/N):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 16、城市金字塔法则: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