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视野下新型城镇化实现途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的问题显现,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分析中,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现存有的城镇化发展问题作出相应的探讨,探讨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在贯彻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做到绿色、集约、智能、低碳这些具体的建设规范,而在建设中最主要的还是人的观念、行为以及相关体制的转变。在有关的城市区域生态规划中,应着眼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协调规划建设,建设中应保证一定的效率和遵守公平原则,调整整合与分割的生态建设关系。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途径

一、要做到生态优先、文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十多年,而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有许多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城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镇化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渐严重,如城市生态中的多色效应,绿色水华、红色热岛、黄色拥堵、白色采石凸斑、灰色灰霾以及杂色垃圾等效应,甚至一些城镇在追求建筑的形象美丽壮观时,在建设中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进行大力开发建设,先做到规模上的扩展,再谈及建设后的经济效益,先加快假设进程,然后再实行具体规划的途径导致了城市生态的严重破坏及污染,城市生态的诸多服务功能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坏。

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中成为了目前必须进行探讨的问题。城镇化建设并不是单一地进行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充,而是要在人居环境、生活方式、产业支撑以及社会保障诸多方面实现城市化进程。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指出要在体制上革新、观念上要更新、技术要创新以及文化的复兴等,是一系列区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生态发展过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指城镇发展的转型,具体包括城市交通、产业经济以及建设用地等方面的基本转型,城市环境保护要具体做到从细枝末端治理开始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城镇进行转型。

在贯彻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做到绿色、集约、智能、低碳这些具体的建设规范,而在建设中最主要的还是人的观念、行为以及相关体制的转变。在有关的城市区域生态规划中,应着眼于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到局部与整体的协调规划建设,建设中应保证一定的效率和遵守公平原则,调整整合与分割的生态建设关系,完善并予以强化城市建设中生态物业管理、生态绩效问责、占用补偿以及传略环境影响的相应评价、有关生态控制性的详细法律规定等政策。

并于城市化建设中推进生态产业化的相应转型。城市化建设中市民建设核心是将城市中的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而这一转变需要在城市的带动下,实现农村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解读 本文在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解读,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要提升主体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建立有效、合规的制度保障,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文明;解读;构建 中共18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对于生态文明而言,这本身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就本文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来说,则贯穿于生态文明始终。 不可否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这项工程的长期性不仅从自然属性上得到体现,也从社会属性上得到呈现。那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来理解这两类属性的互动效应,则成为本文感兴趣的问题。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自然物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诞生之前,人在实践中将自然物逐渐由自在性转换为打上人类印记的资源。这种资源范围的扩大,却决定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且在商业社会资本逐利性的推动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已与其本身的存在规律相背离。从而,生态文明问题必然产生。有鉴于此,本文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解析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否包含生态文明思想,这在国际学术界存在争议。我们认为,从劳动主体、劳动要素、劳动对象的三者关系中,实则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元理论。 1、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作为健康人的存在形式而呈现出来,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人的类本质属性的评价标准。他在参与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对现实世界进行能动的主观反映,并在自身观念体系下进行着加工。加工后的主观意识借助以往的经验习得,逐渐累积起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也导致人类因资本的逐利性使然而出现了劳动异化问题。劳动异化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得工人的劳动与自身存在的对立,也使得自然资源纳入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范畴之下。 2、劳动要素 劳动要素多为主体与劳动对象接触的中介,客观成为了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体现。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大生产,从一开始就未能充分重视人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下,这一现状实则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与曲折性。规律性直接表现在自然物自身的再生要求上,而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91318680.html,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德生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3年第10期 新型城镇化建设热潮兴起于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或称为小城镇建设。当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将可能成为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

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docx

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社会逐渐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传统农村社会转变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其核心主要是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和居住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传统城镇化是一种不完善的,只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它的发展道路重经济而轻环境、重产业而轻生活、重建设而轻协调,传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生产、后治理”的老路。由此带来了资源被过度消耗、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使得人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年)中指出要“提高城镇化的整体素质,加快城镇化发展模式;围绕人民开展城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真正的市民转移;以城市群为主体,促进小城镇、大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以城镇的综合承载力为支柱,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机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利用改革来开释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优化布局、四化同步’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城镇化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使得它在未来的十年的发展将和过去那二十年大相径庭。在这个阶段,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升级、多元协调发展的建设模式、城乡一体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不以单一的经济发展为目的,而要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将经济结构转变为以服务业、绿色低碳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的结构,并

立足于回流人口和土地扩张,大力发展基础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有层次有内涵的城镇化。 二、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1.新型城镇化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所有的工业化过程都必然经历环境退化指数从低到高再缓慢下降的过程,并且事实证明,西方发达国家确实都通过“先污染,后治理”实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但是我国将走的这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在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基础上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新型城镇化之“新”就在于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中的自然规律和生态文明原则,做到了充分考量资源、人口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而只有生态文明建设能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改革,必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因此,只有选择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并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才能使城镇各项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二)南通市通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为了实现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建设目标。近年来,通州区已建成了8个综合性公园,包括南山湖公园、通吕运河湿地公园、运盐河公园等,此外,还有15个绿地游园,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进鲜港生态湿地公园、绿色博览园森林公园等。完成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接近300公顷,人均公园绿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深刻揭示,蕴含着对生态与人性的反思。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位”灵魂,即“真善美”这三位形成的一体就是生态文明,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广泛的基础理论指导。 标签:马克思主义;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 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人类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全部,其所产生的实践的结果就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的统一,即真善美的同一。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是自然、社会、人三者之间的联系体,“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131。“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2]95即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间关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于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共生共融的生存空间,创造一个天地人和的相互间协调统一的人性世界,重构经济与政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之间的一体化,将其置放于“自然——人——社会”三者之中,对实现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国梦,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提出有意义的思考。 作为人的主体认知结构、评价体系和审美标准分别由知识范畴、意志规范和美感道德三者组成,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时代的必须,更是人类自觉行为,是一种思想、一种责任、一种意识、一种情感、一种道德,在这一活动践行中,人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和谐的理性行为得以生成、限制、规定和发展。通过对生态认知、生态意志、生态审美的思索,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 马克思理论中关于认知就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指的是对客观规律的能动的反映,也是人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结果。其将生态文明的认知放置于整个社会文明发展进步中,其生态理论具有深刻的质的飞跃。可见,生态认知则是包含对生态的真理性认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通过人的主观知性而形成的对生态文明发展各种科学知识,例如生态要素、生态特征、生态行为、生态道德、生态技术、生态创新等内容。生态认知的理性特质是指导人行为向善的基石,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准则,只有具备全面而完整的生态认知,才能在实践中更好保护环境,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减少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工具理性与情感感性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生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生态认知还应具备对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制定和实施的理性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

微党课讲稿:让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

让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明显的生态冲击和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此,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型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已经进入破解深层矛盾的关键期,它的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过渡,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过渡、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战略驱动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应该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化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新型城镇化价值体系 据了解,泛华集团在国内外拥有大量城市系统投资发展建设的成功实践案例,并已发展成为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投资运营商和建设服务商。基于以上实践经

验,通过构建四层结构、四化融合、四生互动的新型城镇化价值体系,用系统思维的理念,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智慧发展、智慧建设、智慧运营和管理。 首先,构建四层结构新型城镇化体系。站在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通过流域水治理等综合的生态建设手段打造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中心区、以县域经济为主的特色经济产业聚集区、以镇域经济为主的特色镇、以美丽乡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示范区,建立四层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并实现四层结构做到有机结合,引领新型城镇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避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因区域发展不协调、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等区域发展不经济造成的生态损耗。 推动新型城镇的四化融合发展,是实现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农业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新四化”的高度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智慧生态、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文化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四化高度融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同时,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四生”结合。形成“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的“四生”有机结合,从精神层面、文化价值层面,带动地区的文脉、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综合行政单元、联接城市和农村的空间载体,拥有种类多样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同时也汇聚着大量的城乡人口。县域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将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产生巨大的增量效应。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人口主要分布在县域范围内。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而且可以推动工农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大城市人口承载力越来越接近饱和,特别是受大城市高门槛、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多重压力影响,大量农村人口很难通过“异地转移”进入大城市实现市民化。通过提高县城

和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产业和优势要素聚集能力,提升城镇品牌和经济实力,能够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短时间内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进度。通过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引导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并协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工农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县域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集聚载体,在城镇和农村各种要素配置流动中发挥着枢纽作用。产业空间布局关系到区域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对人口空间流动发挥着引导作用,人口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又会对城镇功能提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不断拓展城镇和农村的产业及公共服务功能,加速农村人口职业分化和土地资源的聚合,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并与城镇二三产业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有效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各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地貌又会形成诸多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板块,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新优势,为城乡、工农融合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县域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县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互动、工农互惠、文化传承为主线,将更多先

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有哪几个方面

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有哪几个方面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怀化市委书记: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我认为,对于怀化这样的后发展地区来说,关键是要从优化生态环境、做强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3个方面去突破,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省市领导纵论科学发展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展现地方政府领导对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深层次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精辟见解,从即日起,本版开辟“省市领导纵论科学发展”栏目,主要刊登各省省委书记、各市市委书记或省长、市长对环境保护战略决策、工作思路的思考,重点介绍在一定辖区内,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如何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实践与经验。旨在通过介绍地方领导以广阔视角和战略高度,结合工作实际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内在关系的理性分析判断,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等提供借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加强污染防治优化生态环境目标宜居城市新型农村良好生态手段减存量,控增量;抓“三清”,促“五改”;广育林,清河道生态文明是一种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文明形态。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加大防污治污力度,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一要大力治污,打造宜居城市。近年来,怀化通过着力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城市治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工业污染、建设污染和生活污染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市民宜居出发,进一步加大治污力度,不断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水平。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绿色机关、生态小区等系列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公厕、果皮箱等基础设施,不断减少生产生活污染。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以最过硬的手段削减现有企业的污染存量,以最严格的措施控制新上项目的污染增量,严控环保准入门槛,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落户怀化,从源头上控制城市环境污染。二要突出保洁,建设新型农村。怀化市农村面积和农村人口均占全市总量的70%以上。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大改善,就没有全市生态文明的大提高。为此,我们必须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深入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五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浴)活动,力争“十一五”末全市使用沼气农户达30万户,90%的行政村完成“三清”任务,“五改”配套率达90%以上,营造清洁、舒适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要狠抓绿化,保持良好生态。怀化市山地面积292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0%。生态保存较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9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建设生态文明,青山绿水是怀化的优势所在。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宜林灭荒运动,突出抓好工业原料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保护,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同时,结合防汛抗旱需要,在沅水、水等主要河流干道积极开展以清障排淤、减少污染为主要内容的河道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畅通、清洁、生态”的母亲河。转变发展方式做强生态产业目标培育和发展生态型工业、农业、旅游和三产手段通过减排扶优汰劣;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激活生态旅游元素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一要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就是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坚决取缔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夕阳产业,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企业,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生态化。在食品、医药、电化学、竹木等重点行业中,大力推广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新的实用技术,积极发展循环企业,带动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的骨干企业。坚持“工业生产园区化、园区生产生态化”的方针,大力加强生态工业园建设,争取3年~5年内,每个县(市、区)都建立1~2个融生态产业链设计、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必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必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核心提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工业文明时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在带来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如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文明所带来的信息范型转变,赋予城市新的内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工业文明时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在带来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如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文明所带来的信息范型转变,赋予城市新的内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互联网带来信息范型转变 1969年9月2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首开网络数据传输的先河,是互联网诞生。它的诞生引起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互联网使世界合为一体,成为地球村,使人类迈入了信息时代。 1999年,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指的是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与无线网络相连,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通过和对话。物联网用途广泛,可运用于政府管理、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智能交通等各个领域。据预测,如果物联网全部建成,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中国的“物联网”研

发技术已处于世界前列。 2013年10月,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这种被称为LiFi的光通讯,只需在LED灯泡中加入一个芯片,其便具有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WiFi接入点甚至GPS 卫星功能,它将引发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革命。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已经走过了计算机联网的时代,进入了“人脑”联网的新纪元,它正向着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通过在互联网的终端装上各种传感器,使互联网成为一个互感网,一个类似人脑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管理着地球村的事务。 二、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云计算”由“云”和“端”两个部分组成:“云”就是通过网络把资料储存在大型的服务器中,“端”就是各种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云计算”不仅可以把计算机资源作为管理部门的主要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也可以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大众,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一天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麦肯锡公司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1997年,全球互联网的网民每个月下载的流量平均为1兆,2003年为100兆,2008年达到1G,201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精)

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路径【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生态文明含义入手, 揭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一些粗浅的看法与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路径 一、生态文明基本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 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在刘惊铎的《生态体验论》中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 过程, 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 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企业行为

2012年第8期山东社会科学No.8 总第20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4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企业行为 冯常生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化的一个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现代经济社会 发展中出现的大多数环境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同企业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建设 生态文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路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企业发展观念,提高企业环 境责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企业行为;生态环境;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8-0176-03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化的一个新阶段,是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即经济增长同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现代国民经济的细胞和现代社会基础单位的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对企业行为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多数环境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同企业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来获取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用最小的经济成本来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在企业行为中什么样的行为合理呢?孙祈祥在《中国企业行为分析》中认为,企业行为合理应该符合两个标准:从微观标准来说,企业的消费行为、生产行为有利于它的生存发展;从宏观标准来说,企业行为要有助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地增长。王忠武(2003)认为,企业行为必须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够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如果企业利用资源不当,就会浪费资源甚至造成物种灭绝;若排放过度,则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及损害公众利益。在企业行为中如何做到行为合理性呢?陈柳钦(2000)指出,我国企业行为要实现合理性的选择,必须转变单一的经济目标为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复合目标,确立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绿色营销的经营理念,树立环保与经济发展并重的生态观念。刘佳(2005)认为,企业在实行经济利益时必须把自身的行为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清洁生产,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来引导企业行为。牛桂敏(2006)则认为,传统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生态缺陷,因而要从创新观、创新模式等方面,真正实现由效益型向生态型的转化,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使技术创新能够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二、企业行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其一,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企业作为我国的主要生产者,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是最大的。其中,工业 收稿日期:2012-04-12 作者简介:冯常生,男,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促进河南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研究”(112400450320)、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2012B146)的部分成果。 671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9月中旬,党中央又一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这次的主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回顾历次专题研讨班,均是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问题的研讨。这次关于城镇化的研讨班,在十八大前夕举办,预示着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这次研讨班上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 随着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一蹶不振,国家巨额投资计划副作用的逐步显现,扩大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快速前行的力量。 而面对国人收入普遍不高,社会保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提振内需的抓手又在哪里呢?作为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副总理近年来在不同场合,都在强调“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梳理媒体的报道,李克强最早在2009年底考察广东时就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而这个时间正是4万亿投资计划显现成效的时候。 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010年2月,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此后2010年的讲话中,“最雄厚的潜力”成为一个很让人印象深刻的词语。 无论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还是经济合作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和非农就业比例都很高,这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智慧的力量就在于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李克强提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在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 一、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生态学家理查德·瑞吉斯坦认为,城市是人类以技术编织出来的体系,具有独特物理形态和组织架构,而这种物理形态和组织架构的维持既需设计、建设和管理,也需要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输入输出和适宜的生态承载力。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独特物理形态和组织架构的基础部分,不仅创造绝大多数财富,还激发对技术的需求,而且其布局和形态对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的输入输出几乎有着决定性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益驱动城市政府、土地开发商、金融机构相互协作,一方面驱动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城市发展中,传统的目标是谋求物质财富的最大化,忽略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同步协调发展,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忽略了财富在社会中的分配。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粗放式、掠夺式方式,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一次性使用,生产模式是物质和能量的线性流动,即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 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即所谓的‘两高一低’)。这种经济模式实质上就是将资源持续不断地转化为垃圾,通过自然的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线性生产,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城市垃圾的日益增多,引发水体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垃圾围城等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环境论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当代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充

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路径就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路径就是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xx年03月16日 00:42 :学习时报作者:庄稼汉李宏伟(作者系福建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根本在于制度建设。 ___ ___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生态文明制度设计缺乏统筹思维,制度碎片化现象突出,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制度缺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现象,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过多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在干部选拔任用上,重视经济发展情况的考核,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评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体系不完善。从地方政府的责任落实上看,还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不紧的问题,过多看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显性政绩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隐性政绩;从职能部门的责任落实上看,管发展也要管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齐抓共管”变成环保部门“单家独斗”,“责任共担”变成环保部门“一家担责”;从企业的责任落实上看,还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在源头监管方面,还存在重项目环评、轻区域环评的现象,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整体滞后等问题;在过程监管方面,还存在在线监

控体系覆盖面相对不足、排污许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结果严惩方面,还存在以行政处罚代替法律追责、执法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三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方方面面,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具有“指挥棒”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先导制度。全国不少地方做了有益探索,比如,福建省取消了对34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建立健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责任追究体系。落实最严格的地方政府属地责任。新修订的《环保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考核内容,作为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环保目标责任制是环境保护的龙头制度,是落实政府属地责任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福建省环保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市长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行全面改革。坚持目标导向就是要推动属地责任的标准、要求从模糊向明晰的转变,制定各城市的空气质量考核要求时,明确各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必须达到95%以上,达不到要求的扣减分数,超过比例的相应加分,通过对空气质量目标量化考核,有效遏制了空气质量下降的趋势。落实最严格的部门监管责任。如何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形成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对教育的反思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对教育的反思 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 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报告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生态文明的兴起也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最关心政治局势的特殊群体,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首先,我觉得应该先了解现状。哪些地方做的不足,知道了才能改正和完善。 一.当代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欠缺的主要表现 1.主体意识淡薄 生态文明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自己同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认识,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法则,协调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然而,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薄。回顾过去,人类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也由自在阶段转变为自为阶段。“现代性”工业文明意识在发挥着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习惯把自己凌驾于包括一切其他生命形式在内的大自然之上。人类在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使各种资源将消耗殆尽。高校师生都是高学历人群,他们大都懂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道理,问题是由于受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和体制的缺失,他们对生态文明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生态意识淡薄,更没有固化为行为习惯,节约与环保变成了一句空话。目前高校已经成为社会上三大浪费大户之一。 2.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缺失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机制是各类高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位,充分利用已有环境和社会条件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态文明培养和影响,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教育保障制度。目前,高校还没有健全的教育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首先,在当前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而忽视学生对白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因此大学生对生态道德活动就没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没有兴趣积极的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当前,高校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方面还没有更多的有效途径。 3.大学生过度的消费行为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消费。必要消费是对资源有价值的利用和合理开发,它不仅能处理好生产、分配和交换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又有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特点的大学生这—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内在质量全面提升的城镇化,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深刻转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必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保障、产业支撑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仔细的厘清,才能走出一条科学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标签: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八大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