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规划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规划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规划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规划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规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战略(第四部分)

目录

1)公路:

2)水路:

3)货物流量:

1)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

2)在华南地区(主要在广州以北)进行商品分拨与采购的跨国公司3)面向东南亚进行进出口物流的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

(1)进出口货物周转中心作用

(2)进出口货物分拨中心与集散中心作用

(3)保税货物保管中心作用

(4)商品加工中心作用

(5)新产品展销中心作用

(6)商品调度中心作用

(7)信息处理中心作用

(8)货物配送中心作用

(1)经济投资环境的改善

(2)对物流硬件环境的改善

(3)健全与发展物流服务提供商

(4)物流软件平台的建设

(1)加大电脑工业城的招商引资

(2)引进进出口贸易公司

(3)引进国际物流公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一、流通基地辐射能力分析

1、流通基地及物流系统

广州保税区开展物流服务,将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物流系统中的一个结点——流通基地。在此,流通基地是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统一体,它有别于专指物流系统结节之处的物流结点。具体到保税区,流通基地是物流、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销等方面的有机组合。换言之,在定位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时,决不能单从物流方面来考虑,因为物流只是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销的一个后勤服务支持系统。

物流结点是物流系统网络是一个组成部分,物流系统网络是为实现既定物流活动目标,由物流固定设施、移动设施、通讯方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要素形成多层次人工经济系统。它是由线(Link)、手段(Carrier)和结点(Node)组成。线是指公路、铁路、空路、海路等;手段是指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结点则是指流通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车站、集散基地、仓库、港口、机场等设施。实施物流发展战略是将一定范围的物流活动视为一个大系统,运用系统学原理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从而能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逐步实现物流合理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过程。后文论述中,将直接以流通基地来表述广州保税区物流整体。

考虑流通基地规划与发展,首先必须为其辐射能力定位。而流通基地又是服务于特定经济圈。

2、经济圈与区域物流

以坚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国逐步形成几大经济区域:珠江三角洲、环台湾海峡、长江三角地

区、环渤海湾、西南经济区域等。在这几个经济圈中,珠江三角洲由于开放早、位置特殊、政策灵活,发展最快、活力最强。伴随经济增长、经济圈形成的是该地区物流量迅速上升、物流活动更加频繁。统计资料显示,有70%左右的物流业务是在以上几个经济圈完成的,而珠江三角洲又是重中之重,成为我国现代物流最先形成与发展的地区。但另一方面也恰恰是物流成为阻碍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这几个经济圈建设流通基地、物流基地也就成为最佳选择与必然趋势。

现代物流的形成给物流产业带来一个巨大变化:企业物流向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物流相配套的物流组织形式——流通基地的建设正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现代物流要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专业化管理;三是要提高技术含量。现代物流产生之前,由于受计划经济“小而全,大而全”思想影响,各个企业都配有车队和仓库来负责本公司仓储与运输等物流业务。形成我国物流业企业分割、行业分割的现状。在此情况下,物流部门只负责本单位物流业务,物流业务量小、技术含量低、管理无序从而造成平均物流成本较高而物流服务水平低,严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追求“第三利润源泉”,生产企业逐渐把物流业务交给社会化、专业化公司来运作,促使物流逐步向区域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而所谓区域物流就是以经济圈半径为区域物流的辐射半径,在经济圈交通网络集结之处设立流通基地集中负责大部分产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在该经济圈及与其周边区域的流通业务,以充分发挥物流规模效应。

区域物流是随着经济圈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与之相适应的物流运作方式与物流组织管理形式。它是按物流规模化、专业化、协作原则设立的,并且突出以下几点:(1)将众多服务对象纳入区域物流经营系统之中;(2)采用集团化方式建立

区域物流经营主体内部组织机制;(3)充分发挥物流战略经营单位的作用,突出专业化的协作运作机制;(4)在根本利益一致条件下,流通基地内的物流作业公司保持有适当竞争。

广州保税区物流战略的实施是建立在对广州及周边地区小经济圈及珠江三角洲这个大经济圈分析的基础上。这是因为保税区物流所面向的服务对象就是它所处的经济圈,保税区物流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与该经济圈的特点相适应,成为该经济圈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符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需要。广州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工企业占较大比重;二是大部分投资来自东南亚;三是电子产品正逐步成为珠江三角洲的支柱产业;四是交通网络发达,港口比较密集。广东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强省,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国GNP的10%左右,大批量的产品(原材料与产成品)出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在广东特别是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广州就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3、保税区流通基地物流辐射能力条件分析

流通基地的辐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交通网络、物流流量与流向。而保税区的物流方式大部分是公路与水路。

1)公路:

广州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多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穿过广州市,形成了一个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其中,在广州以北就有105、106、107、205、206、321、324等多条公路把广州与长江以南、广州以北地区重要城市连接,如下图所示:

从广州保税区的公路网来看,区内以广保大道、东江大道、保税大道为主轴,形成三轴、二环、四出口的格局;区外40米宽广深公路在保税区北边2公里处经过,保税区距广深高速公路的接驳口也只有7.8公里;保税区距广州市区也只有25公里,一条中山大道把保税区与市区又紧紧相联;形成了一个连接区内与区外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但在区内与区外的中间衔接上还有待进一步疏通。

2)水路:

广州保税区的水路运输优势与不利条件共存。黄埔港、黄埔新港、新沙港分别距保税区10公里、2公里、3公里,而这些港口均是进出口货物进出广州地区的最重要关口。以黄埔新港为例,其年吞吐量达1600万吨,拥有2个10万标准箱3万吨的泊位,6个2万吨级散杂货泊位,22个2.4万吨级油码头,2个3.5万吨级煤码头,是广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保税区专用码头——广保通码头首期已建成2个3000吨级泊位码头,该码头可直航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此外,更为有利的是广东省石油、外贸、物资等仓库码头位于东江沿岸,与保税区连成一片,保证了保税区的吞吐能力。

广州保税区不利之处在于保税区与港口间两公里的隔离,成为保税物流畅通的阻碍。

3)货物流量:

从广州市分析,1999年广州市完成货运量12004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74.38亿吨公里,分别比1998年增长6.38%和16.11%;在进出口方面,1999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额144.07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1.23%,其中出口达78.22亿美元,增长4.77%,进口65.85亿美元,增长20.48%;广州商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0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港口吞吐量达到1.13亿吨,增长29.9%,居全国第三

位。这些表明,广州地区货物流量已具备相当规模,而与保税区最相关的进出货物流量同样名列全国前列。为广州保税区建设流通基地、开展物流服务提供了必要基础条件。

2000年,保税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引进项目投资(含内资)1.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完成年计划的155%;合同利用外资9528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7%;实际利用外资7156万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了18%,完成年计划的159%。进出区货物总值7.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同比增长了94%,完成年计划的194%,其中:出口货值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了59%,完成年计划的155%。以上说明,保税区的物流量已具备一定基础。现在所要做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物流的整合,使物流成为保税区的一个支柱产业,通过物流的产业化提高物流流量,以物流流量的提高反过来促进物流进一步发展,形成“物流产业化——物流量提高——进一步产业化——……”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4、流通基地辐射能力与辐射半径定位

流通基地辐射能力和辐射半径主要受区域经济的影响。在西方国家,经过企业实践发现流通基地经济辐射半径一般为320KM,超过这个数字一般就出现了物流配送不经济,即物流成本大于物流效益。如美国沃尔玛在佛罗里州的配送中心就把辐射半径定为320KM,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在法国巴黎南部最大的流通基地,可以为1800万消费者服务,其中1200万人是巴黎150KM圈内的消费者,其最大的半径也不超过

320KM。

借签国外成功经验,结合广州保税区实际情况,把流通基地的物流辐射半径定在320KM左右(陆地)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和经济的,并且核心半径在150KM左右。

因为对于一个流通基地,如果辐射半径过小,用户有限,不利于物流量的增加;但如果服务范围过大,则必然使运输或配送成本大于其收益,同样不利于物流企业的运作。

二、周边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1、广州经济特点分析

广州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近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1999年分别为1844.09亿元、2063.37亿元,增长率为13.3%;广州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城市,其大量的生产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市外、省外甚至国外,而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很大部分销往国外:以1999年为例,广州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44.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0亿元),其中外贸进口总值为65.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4亿元),外贸出口总值为78.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6亿元)。加工贸易是广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更是广州市扩大出口的主要途径,目前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6%,年出口超亿美元的大宗商品有鞋类、纺织服装、机电、电子、玩具、车辆船舶、珠宝首饰、塑料制品、皮革制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

广州经济特点是大型国有企业少、中小型私营企业多。从物流运作上区别于国有企业自有仓库、车队等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与物流组织,有利于现代物流市场的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因为有利于加快企业对现代物流观念的接受;有利于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物流市场局面;有利于物流的社会化经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应。在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广州已经确定六个支柱产业:科技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旅游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而在这六个优先发展产业中就有两个产业即交通运输业、商品流通业直接与物流的发展息息相关。足

可见物流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周边保税区物流发展定位

在周边地区,对广州保税区造成主要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珠海保税区、深圳福田保税区,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这两个保税区的物流发展战略定位,并通过比较,避免定位上的重复与竞争,发挥我们的优势、克服我们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广州保税区物流发展战略。

珠海保税区:珠海保税区位于珠海经济特区南部紧靠湾仔口岸,与澳门隔水相望,通过横琴大桥和莲花大桥与澳门陆路连通。距市中心约11公里,距珠海港口44公里,距九洲港18公里,距珠海机场40公里,距建设中的珠海火车站仅5公里,距香港也只有36海里。1999年区内企业工业产品销售额达1.8亿元人民币,仓储及出口货物总值5,000万美元。在加工方面,保税区鼓励发展有一定规模的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加工工业,包括电子、通讯、机械、家电、医药化工、黄金首饰、轻纺、环保及其他专利产品等。特别鼓励发展现代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现代通信技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微电子技术产业和海洋工程技术产业;在贸易方面,保税区鼓励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综合商社和连锁店等机构利用保税区特有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资料、农用物资、机器设备、汽车、电子产品、化工、建材、医药及食品等商品对国内和对国外的转口贸易及代理进出口贸易;在商品展示方面,鼓励世界各地高、新、精、尖产品在区内展览、展销和寄售及选样定货,鼓励举办国货精品博览会和世界专业商品展销会。

珠海保税区发展定位:珠海保税区将发展成为广东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窗口;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基地;加强粤、澳两地经济合作的“先行区”;广东发展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高创汇产业

基地,珠海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发挥保税区与澳门相连的特殊地理优势,并通过在珠海港及九州港设立保税区专用运输作业点,逐步形成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相联系的大型仓储基地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分拨中心。由此可见,珠海保税区的优势方面在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及其与澳门的便利地理优势,其物流业的发展将辐射珠江口西岸和部分珠江中游地区,成为区域性的货物集散基地。

保税区现已成立通关协调小组,在“流”字上下功夫,以加快通关速度,降低进入和营运成本,充当扩大珠海物流量的特殊载体。同时,为完善保税区硬件建设,把距保税区2.5公里的洪湾重件码头改造为保税区专用码头,以保证物流快速畅通,降低成本。日前保税区物流已有较大发展,如西门子向保税区爱科电子有限公司增资1750万美元,主要用于建造保税区的现代仓储物流中心;香港卫康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珠海保税区启恒仓储有限公司保税区仓库,也于日前竣工并正式投入运作。

深圳福田保税区:福田保税区处于华南地区的深圳、香港结合部,是国内唯一有专用封闭通道直通香港的保税区,地缘优势得天独厚。福田保税区南至香港九龙尖沙咀31公里,葵涌货柜码头30公里,香港新机场38公里,东至深圳罗湖火车站10公里,至盐田港30公里,西至妈湾,蛇口港25公里,西北至深圳黄田机场30公里。保税区建有封闭的日通车4000辆次的一号专用通道,经落马洲大桥与香港直接连通,区内企业拥有的香港货柜车可自由进出保税区,经批准的私家车可从香港进入保税区并在深圳市区行驶。另建有二号通道、三号通道与深圳市区相连。福田保税区已汇聚了来自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

深圳福田保税区的发展目标是:深圳已经把物流作为其在21世纪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保税区的发展目标与整个深圳物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未来福田保税区将作为深圳特区这个大流通基地的一个物流园区。深圳业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根据深圳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05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准箱;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集装箱货物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界时深圳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地区运营中心。与此相适应,深圳福田保税区将发展成为我国华南地区保税物流中心仍至世界性国际物流中心。

在珠海、深圳争相发展保税物流之时,广州保税区在对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地区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显然没有特别的优势。

三、保税区物流发展战略定位

1、物流服务区域的定位

(1)立足于广州及周边地区

在交通网络上,保税区紧靠广深公路,连接广深珠高速公路,距广深铁路夏元编组站3公里,可承担铁路货运;距白云机场41公里,经高速公路仅半小时的车程,在交通网络上是有一定优势的。在地理位置上,与广州市区相距25公里、与东莞地区也只相距半小时路程。在物流流量上,广州地区、东莞地区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其货物流量是不成问题的。因此,保税区物流作为一个流通基地首先应着眼于其周围地带,不要为了鞭长莫及的地区而忽略了唾手可得的关键市场。即首先把保税区定位于服务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城市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中心,争取成为广州市规划之中的几个大物流中心之一。

(2

但作为广州也有着其不利因素。首先,由于广州比较靠内陆,在港口深位及吞吐量方面就处于较为不利地位;其次,在珠江三角洲地带,由于城市间比较密集,在广州西南有珠海和澳门特区、在东南有深圳和香港、在西面有湛江、在东面有汕头,而更为不利的是在深圳、珠海、汕头、湛江都有保税区,对广州保税区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广州保税区在以本地区和东莞地区为基础外,应避开南边的激烈竞争市场,把注意力转向广州以北本省地区及省外地区(即长江以南地区),争取在这方面上有较大作为。因为一旦加入WTO,受益最大将是这些较为内陆的地区,把广州保税区建设成为连接珠江三角洲北部华南地区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建设成为国内公路运输与国际轮船运输的货物集散中心、货运中转中心,建设成为保税货物的大仓库基地。

(3)面向东南亚

广东是我国的主要侨乡,而且主要分布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依托这种关系,广东省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往来非常频繁。虽然,随着广东省经济的日益增长,再加上各种因素,欧美等国家在广东省的投资正逐步增加,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东南亚仍是广州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广东与东南亚各国的物流量也占整个广州的物流量很大比重。况且,在对欧美市场上,香港与深圳明显占据优势。

针对保税区具体而言,一方面保税区的绝大部分投资来自于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一方面广州到东南亚各国家或地区的距离较为均等,有利于节约物流运输费用;第三,东南亚是目前环太平洋地区仍至全球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流前景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最后,随着广州主要港口如黄埔新港的改扩建与发展,吞吐量的增加,保税区与海关、港口关系的优化,也为提高广州在东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

2、物流服务对象(面向的企业)定位

1)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

保税区发挥其保税物流功能,作为广州及周边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后台支持(含原材料及半成品、产成品)基地如仓库基地、配送基地、集散基地等。

2)在华南地区(主要在广州以北)进行商品分拨与采购的跨国公司

把广州保税区发展成为这些跨国公司在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

3)面向东南亚进行进出口物流的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

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物流中心。

3、物流对象——货物产品的定位

保税区目前的物流对象(货物产品)不明确,处于“杂而乱”的局面,许多物流企业由于业务量少,只要有业务不管是什么样的产品都做,打乱了整个保税区物流企业的定位与形象,并造成严重的业内区内自相激烈竞争局面,这些都不利于保税区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求保税区在一些原则上给予把关,提高区内物流业的品位。为此首先要选择出几种重要的物流对象(如附加值高、流量大)即对产品进行选择与定位。

(1)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自身特点决定了成为保税区物流业务的拳头物流对象和首要选择。首先,电子产品是高科技产品,其附加值高,在相同体积或相同重量下其价值是其它普通产品(如生活资料)的几倍甚至几百倍;其次,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要求企业必须对市场做出迅速反应,这就决定了电子产品生产商必须在物流环节上有较大的投入,只有拥有物流服务水平较高的服务系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高其产品竞争力;再者,现代物流毕竟是一个新兴产业,相对于其它传统产业,电子IT行业对现代物流的接受能力明显较强。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保税区物流基地在电子产品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很大,平均利润率也较高。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在流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要求。计算机将像其它生产作业工具一样非常普遍,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将与计算机息息相关。随着各个行业信息化的加快,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需求量非常大,这一点显然勿庸置疑,也就是说,计算机及配件将成为一种最主要的大类商品——物流对象,从事该类产品流通服务将成为一个理想选择。另一方面,与保税区现有及其规划中的电脑工业城相对应、相配套。广州保税区电脑工业城已分别被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规划面积7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电脑系统及其周边产品、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产品。目前已引进大众电脑等大型3C产品制造商在区内设立了广大科技、广上科技、广川科技等工厂,生产包括印刷线路板、电脑主机板及各类3C产品板卡等产品。电脑工业城的产品包括电脑系统、主机板、显示器、打印机、扫描器、笔记本电脑、通讯产品、半导体器件、家用电器等。3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用地(包括完善的道路、通讯、水电供应、排水排污等设施),以及20万平方米现成的标准工业厂房,依附于珠江三

角洲的零配件供应,这些有利的条件将为保税区电脑工业城的发展注入活力,电脑工业城的规模将得到提升。

与保税区隔江相望的东莞地区是我国仍至全世界的主要电脑零配件生产基地,这对于保税区发展电子产品物流业务提供了另一个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东莞建设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1999年,东莞市注册登记的电脑资讯工业企业达2800多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16.9%;工业总产值7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1%(按全价);电脑资讯类产品出口66.8亿美元;1999年东莞生产的电脑资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份额超过10%的产品就有10余种,其中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3%,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板占15%。下表为东莞市1999年主要电脑零配件产量表:

保税区流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通关速度的加快、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与物流成本的降低必将吸引一部分东莞客户。

(2)汽车及配件

汽车及其零配件与电子产品一样同属于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而且一个汽车行业将相应地带动一大批关联行业。我国即将加入WTO,作为受此影响最大的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考验和引起人们关注。在短暂几年的逐步开放之后,我国汽车进口关税总体水平将降到25%左右,界时将有大量国外汽车及配件争相进入我国市场。汽车作为另一个国民消费的新亮点,相对应的物流量相当可观。

广州保税区开展汽车物流业务有着其自身优势。1996年以来海关总署颁布了多项政策,规定全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只限广州四个海运口岸;准许开展经营进口汽车及零部件保税经营业务的只限于广州等五个保税区;而在保税区内经营汽车业务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内实行的保税政策,所有进口货物包括国家限制进口的汽车,从境外运进保税区储存、展销,只需进行海关备案登记,无需提供许可证和交纳关税。其次是广州保税区靠近黄埔新港和新沙港,从海路运抵的汽车可以直接从上述港口上岸进入保税区。目前在广州保税区内,已经放开经营保税汽车,所有在保税区内注册的公司都可以从事保税汽车的经营业务。在广州保税区注册从事汽车贸易的企业已有十多家。其中包括中国汽车工业销售公司、中国特种汽车销售公司、丰田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森那美公司等着名汽车销售公司。随着市场汽车的开放,其对应的物流方面业务发展前景无疑是相当可观的。

另外,汽车产品在对物流的要求上有别于其它产品,有着其自身的严格要求。如对运输方式、储存货架的要求上就有明显特征。保税区已有好多企业(如新纪元公司等)在经营这一块业务,具有相当好的基础,通过一定的整合将成为保税区特色服务产品。而其它区外企业一是无这方面的经验,二是在硬件如运输工具、储存场所不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竞争劣势。因此,保税区应继续扩大这一方面的业务,争取汽车及配件物流成为广州保税区物流的一个特色。

(3)加工企业原材料

广东省经济特色之一就是加工企业占很大比重,这里的加工企业是指两头在外的生产加工企业,而不是流通加工企业。这与广东省的资源缺乏需大量从国外进口或省外其它地区运进相关(这将直接导致物流流量的增加)。而广州地区与东莞地区又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广州保税区作为广州市仍至整个广东省的物流基地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为这些加工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把广州保税区建设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材料直接供应基地。同时为这些企业提供材料配送服务,代理报关服务等业务,免去其后顾之忧。

(4)生活资料

流通市场与服务市场的开放已是迫在眉捷。沃尔玛、卡尔玛特等世界级零售商将大举进军中国。超市、商场、连锁店、特许经营等零售商将大量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些企业将需要相应的物流服务或者设立自己的物流体系(如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保税区应抓住这个机会,一方面引导一些物流企业向这方面转变,一方面引进国外零售商到保税区建立其物流系统。以此来带动保税区在生活资料物流活动方面的活力。生活资料的物流特征是价值量小但流量大,同时要求有相配套的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作业。

(5)大型机械设备

这些设备在运输方式、储存方式、物流量、价值量、技术含量等方面上有特殊要求。主要包括各种生产线、作业机械、设备工具及相关配件等。国外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的经营经验表明,这些货物是保税区的主要物流对象之一。

4、保税区流通基地的服务功能定位

流通基地在物流网络系统中起着衔接、管理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物流作业环节是在物流结点(流通基地)完成的,如配货、分拨、保管保养、收货、发货、分拣、流通加工、盘点、堆码、数据资料录入等等。广州保税区整体作为一个物流流通基地,在未来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大物流系统网络中,将起到以下功能:

(1)进出口货物周转中心作用: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一方面大量的国际货物拥入我国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将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开拓、也必然加大产品出口。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之下,国际贸易及其所伴随的进出口货物将大幅上升。此外,在保税区(境内关外)的基本政策——出口退税和货物保税的政策吸引之下,也将会有一大批货物进出广州保税区。保税区同时还有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是地处广州市黄埔区东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二是距着名的国际贸易港—黄埔新港2公里,港内拥有2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2个,年吞吐量1600万吨;三是与新沙港隔江相望,该港首期10个2万吨级码头泊位已建成使用。保税区流通基地的形成将成为连接国际运输与地方配送的转换地。以上这些因素无疑为增加广州各税区货物周转量奠定了基础,保税区流通基地将成为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货物周转中心。

(2)进出口货物分拨中心与集散中心作用:由于国际货物运输的特点,一般采用大型集装箱海运方式。而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则是比较分散的,尤其是一些生活物资在这方面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要求有一个中间过度环节:对于出口货物要有一个把散货进行集中并予以拼箱,对于进口货物则要求对集装箱货物进行拆箱。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流通基地必须具有货物分拨与集散功能。具体可以用图形表示如下: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大力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比2010年增长 2.13倍,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比201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成都已通航城市198个,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8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41条),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24万人次和55.7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地位。“蓉欧+”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启动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加密开行,班列干线逐步向欧洲腹地延伸,库特诺海外办事处挂牌成立;中亚班列和成都至国内枢纽城市互联互通班列稳定开行;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累计开通3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快速公路货运班车网络。 3.口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双流机场口岸吞吐量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7×24小时通关,青白江铁路口岸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为国际货运量大幅度增长奠定基础,龙泉公路口岸完成搬迁,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发展,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包括高新、双流园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名前列,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投入运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并正在加快建设,为沿海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双流空港已具备进口药品、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资格,正在加快建设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国际铁路港

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52页)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 现代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实施一体化、专业化运作,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改善发展环境,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重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为促进重庆现代物流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及相关规划,按照战略性、协调性、指导性、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形势 第一节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加速,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企业必须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营 1 / 52

销布局,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 发展现代物流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促进市场整合,推动区域联动和区域产业提升。近年来,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经济区。重庆与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经济协作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频繁。近年来,重庆周边各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城镇化步伐加快,对重庆物流的需求大幅增加。 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必然要求。国家明确在“十一五”时期继续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工商重镇,是国家承东启西的战略要点,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时期,重庆将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GDP预计达到5000亿元。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发展重庆现代物流业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重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集要素,拓宽市场,改造传统物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已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经验。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泉,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进入21世纪,在国家引导和扶持下,我国现代物流由起步阶段开始迈向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平稳下降。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物流费用占GDP比率降为18.5%。“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统筹规划,增加投入,抓好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并加强物流标准化、物流教育和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落实物流业发展扶

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2017年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遵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在对我县现代物流行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原阳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原阳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原阳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逐步发展”的路子。通过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规划原则 1、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的优化重组。 2、企业为主体。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侧重

于引导、推动和扶持。 3、协调发展。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协调,与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服务于商贸带动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 4、信息化带动。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区别之一。建设好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相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的现代化。 5、物流连锁化。物流发展要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走向全国。积极顺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潮流,运用好省内物流资源,加快与省内、外物流大公司的合作,提高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交通、资源和商贸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尽快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占全县GDP的比重比“十二五”末降低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长幅度3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市场主体。“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和一个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形成城乡现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进展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进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关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进展现状 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进展时期,总体规模较小,进展水平较低,但进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 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究降低经营成本、开发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不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

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进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差不多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进展动力差不多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差不多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进展的因素,诸如: 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治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进展。受长期打算经济的阻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治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托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六是开放型经济和全球化的新要求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目录 一、发展基础 (5) 二、机遇与挑战 (9) (一)面临的机遇 (9) (二)面临的挑战 (12) 三、总体要求 (13)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3) (二)指导思想 (13) (三)基本原则 (14) (四)发展定位 (15) (五)发展目标 (16) 四、节点布局 (18) (一)国际物流枢纽港 (18) (二)枢纽物流园 (20) (三)专业物流中心 (23)

五、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27) (一)突破发展航空物流,助力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27)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流动经济发展效率 (30) (三)加快物流通道建设,扩展门户经济发展空间 (32) (四)着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4) (五)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36) (六)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 (37) (七)统筹城乡物流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40) (八)持续强化绿色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42) 六、保障措施 (43)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43)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44) (三)优化政策环境 (45) (四)加强行业统计与监测 (46) (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46) 附表:重点建设项目表 (47)

附图:大西安物流骨干节点布局图 (52)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战略部署,抢抓“一带一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助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下简称“三个经济”)发展,打造万亿级现代服务业,根据《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陕西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西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规模快速壮大,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柱产业地位初步形成。近年来,西安现代物流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较上年增长14.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9.7%;全市公路货运量达2.45亿吨,铁路货运量达1.35亿吨,

大庆市现代物流业年度发展规划报告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03--2020年)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供销服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改善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大力促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物流,是指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

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国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2002年全市实现国生产总值1030.7亿元,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交通运输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33亿吨公里。全市巨大的物流量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强大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地处东北陆,“不沿海、不靠边”,但距离省会较近,距离俄罗斯不远,肇源松花江大桥建成后又可与省直接相连,且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完全可以成为东承接、西辐射省西部、南连接吉辽、北呼应俄罗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区之间道路畅通,境铁路总长度305公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新乡市现代物流业进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规划总则 (1)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期限 (2) 三、规划范围 (2) 四、规划依据 (2) 第二节现代物流业进展现状 (4) 第三节现代物流业面临的形势 (5) 一、面临的机遇 (5) 二、面临的挑战 (7) 第二章进展目标和任务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战略定位 (9) 第三节进展原则 (10) 第四节要紧任务 (11) 第五节战略布局 (12) 第六节进展目标 (13) 一、总量进展目标 (13) 二、结构优化目标 (14)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4) 四、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目标 (14) 第三章构建主导服务产业体系 (15)

第一节主导服务产业 (15) 一、产业筛选原则 (15) 二、制造产业筛选 (16) 三、商贸产业筛选 (18) 四、主导服务产业 (20) 第二节大力进展汽车物流 (21) 一、进展重点 (21) 二、要紧任务 (21) 三、进展目标 (23) 第三节加速进展医药物流 (25) 一、进展重点 (25) 二、要紧任务 (25) 三、进展目标 (26) 第四节做大做强家电物流 (26) 一、进展重点 (26) 二、要紧任务 (27) 三、进展目标 (30) 第五节积极进展钢铁物流 (30) 一、进展重点 (30) 二、要紧任务 (30) 三、进展目标 (32) 第六节重点培育冷链物流 (32) 一、进展重点 (32) 二、要紧任务 (33)

三、进展目标 (33) 第七节强力开发煤炭物流 (35) 一、进展重点 (35) 二、要紧任务 (35) 三、进展目标 (35) 第八节全面推动粮食物流 (36) 一、进展重点 (36) 二、要紧任务 (36) 三、进展目标 (37) 第九节稳步进展化肥物流 (38) 一、进展重点 (38) 二、要紧任务 (39) 三、进展目标 (39) 第四章打造核心物流功能组团 (40) 第一节全力打造新乡国际物流区 (40) 一、明确国际物流区功能定位 (40) 二、加快专业物流园项目建设 (40) 三、推进新乡货运东站扩能升级 (42) 四、加快地点铁路专用线建设 (43) 五、积极助推综合保税仓建设 (43) 六、全力打造内陆无水港项目 (43) 七、努力拓展国际物流业务 (44) 第二节重点建设平原新区物流高地 (45) 一、明确平原新区物流区功能 (45)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修改稿) 北京物资学院 2010年12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 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 (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 (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 (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 (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 (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 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 (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 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 (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 (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 (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 (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 (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 三、发展目标 (12) (一)总体目标 (12) (二)预期指标 (12) 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 一、布局依据 (13) 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 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 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 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 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 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 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 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 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 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 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三是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障碍。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二是政策障碍。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的不同环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技术、信息标准不统一,

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康乐县商务局 2015年4月30日

目录 一、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一)发展成效………………………………………………………………………………………………………..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2、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建设取得新进展……………………………………… 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助推并拓展了物流市场需求……………………………………………. 4、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二)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现代物流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4、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5、从事物流技术与管理的高端人才缺乏………………………………………………………… 二、康乐县“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交通区位优势的不断凸显与提升………………………………………………………………….. (三)新型产业、新型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旺盛物流需求……………………. (四)群众良好的经商传统为康乐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五)与周边省份的紧密合作为康乐县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 1、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 4、创新物流服务方式,促进物流业协调发展……………………………………………………. (三)发展定位………………………………………………………………………………………………………….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上)2003-4-48:48:00 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发展现状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西安石油公司.西安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诸如: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 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 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 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 体实力无法增强。 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批 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现有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思想和信息 化管理手段落后,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 代企业管理。 4.人才缺乏,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西安物 流业专业人才匮乏。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西安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必然要求 (一)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增强西安综合服务功能。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产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方 向和发展重点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X三省交界区域和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和《X 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1.物流业规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由X年的40.1亿元扩大到X年的66.8亿元,年均增速10.7%;全市公路完成货运量7.4亿吨、货运周转量2890.5亿吨公里。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2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48.2公里。目前,我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由X高铁、X铁路和X铁路组成的“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形成了由X、X、X高

速公路与正在建设和推进的X、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构成的“二纵二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由X、X、X等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国道干线和由X、X、X等组成的“五纵四横四联”省道干线路网;X通用航空机场、X机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优势独特。 我市是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X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已被纳入X协同发展战略联动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X五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X交通物流园、X 物流园、X物流园、X国际物流港、国药X物流中心、X果蔬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实施,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X年以来,全市在建占地30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8个、100亩以上的11个,其X 国际物流港被评为X年X省示范物流园区。 3.物流技术装备条件有所改善。货运车辆逐步向多元化、规模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全市货车总量达到8.2万辆,重型牵引车14943辆,半挂车15962辆,大中型集装箱货车118辆,厢式货车4689辆,液化天然气货车1317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八挂来网”“X农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运的易”移动互联等物流智能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4.产业物流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能够与工业、商贸、农业等产业相融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工业物流方面,随着我市钢铁、煤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纺织、装备制造、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生产性物流需求得到充分释放,X物流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现代物流业 发展规划 1

四川省”十五”及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近年,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销售效益充分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物流活动正逐步被整合、提升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现代物流业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竞争能力,迎接加入WTO后服务业逐步放开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四川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态势 (一)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初步勾画出中国西部区域性金融、贸易、运输、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雏形。,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2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6%,比1995年增长76.52%;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8%,比1995年增长79.46%,生产、生活资料摆脱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在此期间,全省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基础 2

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初步得到缓解。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省物流业迅速发展。 一是物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及批发零售业在内的物流业增加值为630.6亿元,自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8.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6%提高到15.7 %,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到,我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751公里,成渝、宝成、襄渝、成昆、内昆、达万等铁路干线与毗邻各省市相连;公路里程达10.9万公里,成渝、成广、成灌、成南、成乐、成雅、内宜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全省有长江、岷江、金沙江、大渡河、沱江等大小通航河道120条,通航里程达7300多公里;航空运输已开通航线140条。,全省完成的货运量为57140万吨,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636.8亿吨公里。各种交通运输装备和工具门类齐全,更新周期缩短,数量和质量基本适应需要。全省各类仓储设施先进,容量巨大。城乡商业网点密布,大中城市内新型商业经营业态不断出现,连锁化经营初具规模,各种配送机构正在兴起。 三是传统物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业转变。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产 3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课程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 划课程

前言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中,国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深入领会国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平顶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原则 1.1规划背景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层面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服务业的振兴规划,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物流集聚区规划、物流产业规划、配送中心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地区对物流地产的开发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从功能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

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能够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进物流运营环境,促进物流业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进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0)(讨论稿)><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2020)>、<河南省关于推进<推进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启动实施”五五工程”的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精神,平顶山市提出要构建”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以综合物流,商贸会展为主,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总部基地、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华中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和商贸中心。这就要求必须抓紧编制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以保障物流园区项目的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1.2规划范围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是市政府批准由卫东区政府建设与管理的市属重点项目和市级十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

2020年(物流管理)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物流管理)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康乐县商务局 2015年4月30日

目录 一、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发展成效………………………………………………………………………………………………………..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2、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建设取得新进展……………………………………… 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助推并拓展了物流市场需求……………………………………………. 4、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

强………………………………………………………………......... 3、现代物流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4、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5、从事物流技术与管理的高端人才缺乏………………………………………………………… 二、康乐县“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交通区位优势的不断凸显与提升………………………………………………………………….. (三)新型产业、新型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旺盛物流需求……………………. (四)群众良好的经商传统为康乐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五)与周边省份的紧密合作为康乐县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