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研活动案例示范

教研活动案例示范

教研活动案例示范
教研活动案例示范

幼儿园教研活动案例

“引”和“导”的艺术

——例谈如何发挥教研主持人的有效性

案例背景:

教研活动的主持人是教研过程的核心人物,但是在平时参与和观摩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由于主持人的引导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导致教研活动处于自发状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不高。在一次关于探讨“幼儿自主性探索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教研活动中(分为“观看大班健康活动‘勇敢向前爬’——回顾上一次研讨问题——组织活动的教师个人反思——集体研讨”四个环节)中主持人有效提出研讨重点,敏锐捕捉生成问题、巧妙进行回应与引导,引领教师围绕教研内容层层深入、充分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了明晰的认识,有效发挥了主持人的引导作用,体现了主持人的价值。下面我们以这个教研活动为例,对主持人的“引”和“导”作用进行描述和分析。

案例描述:

第一部分:讨论前一次教研中假设的策略是否有效

在前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提出“将游戏情景贯穿活动始终的策略”,讨论开始主持人首先根据组织活动教师反思进行发问:“以往的游戏情境一般只运用于个别环节,本次活动游戏情境一直贯穿始终,是否适宜?”

一部分教师认为“从头到尾运用情境抑制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不是因为情境的出现才限制了孩子的探索,这和场地的设置非常有关系,如果场地够大会发现

孩子有很多方法”。

此时主持人抓住刚才教师讨论中的焦点提示到:“刚才大家有点撞车的地方,游戏情境的运用既是大家最欣赏的地方,也是大家很困惑的地方。游戏情境要视某一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主持人接着抛出新的问题“本次活动中应怎样出现游戏情境比较适宜?”

一部分老师认为:本次活动的幼儿为大班年龄段,不应该将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会限制幼儿对多种爬行技能的探索;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将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有利于将体育活动中枯燥的技能自然融入,便于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主持人接着抛出新的问题“本次活动游戏情境的设置体现了哪些适宜性?”有的教师认为:游戏情境的出现强化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对活动的开展有帮助……”有的教师则认为“情境的出现增强了这个活动的游戏性和孩子兴趣性……”

主持人根据教师的研讨情况进行梳理:我觉得刚才老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境的出现是否适宜上,如何巧妙地运用情境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这也是老师们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活动游戏情境设置的适宜性体现在:其一是强化规则;其二是明示要求;其三是激发孩子深层探索的兴趣性;其四是将枯燥的技能自然融入,孩子投入度高。

第二部分:讨论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困惑和问题

主持人又根据组织活动教师在反思中提出的困惑,抛出第二个研讨问题“怎样在孩子探索爬行方式的多样性和提高爬行技能上很好地找到切入点?”

一些老师认为“可以调整教育策略,在第一个环节需要孩子

探索多种爬行方式的过程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主持人进一步追问:“当发现孩子没有按照预设探索出多种方法的时候教师应当怎么办?”教师回应:“教师不应让教案牵着鼻子走,应当很快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部分:讨论不同层面教师从活动中学到哪些有益的经验在研讨即将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进一步引出新的问题“今天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我想不同层面的教师一定有不同的思考。请老师们谈一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感受和收获”……

最后,主持人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梳理和总结:今天二研活动是在一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形成了三条策略:

(1)在探索活动中可以巧妙地设置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探索。

(2)在处理教授孩子技能和设置教学形式的关系上,应根据教学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形式的运用要为目的服务。

(3)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成的方法解决生成的问题。

案例点评:

第一、抛出问题、明确具体

找准真问题是开展好教研活动的起点和基础,要组织好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关键要提炼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本案例中主持人对研讨主题进行了的细化和分解,将核心问题聚焦在:“游戏情境一直贯穿始终是否适宜?”“本次活动中应怎样出现游戏情境比较适宜?”“怎样在孩子探索爬行方式的多样性和提高爬行技能上很好地找到切入点?”等几个具体、明确的问题上,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一步步进行思考,保证研讨的目的性和有效

性。

第二、适时点拨、层层推进

活动中主持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和导的作用,当研讨中教师出现困惑,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捕捉、提炼出教师的观点,迅速对教师的的观点给予分析和点拨,引发教师新的思考,如当大家对“活动游戏情境一直贯穿始终是否适宜?”产生不同意见的的时候,主持人适时地接过大家的话题,引导教师“游戏情境要视某一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并帮助教师进一步理清思路,将问题聚焦到“本次活动中应怎样出现游戏情境比较适宜?将话题引向深入。而当教师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时候,能适时抛出下一个问题,引导话题的进行,从多种角度层层推进。

第三、善于梳理、总结提升

研讨过程中主持人能倾听大家的观点,及时梳理、深入分析、挖掘问题的实质,使得原有个体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如研讨过程中当老师对“如何巧妙地运用情境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的问题产生共识后,主持人根据教师的研讨情况梳理出本活动游戏情境设置的几个方面的适宜性;同时,善于将达成共识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促使大家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如当研讨最后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了三条幼儿自主性探索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切实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教师将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第四、关注全体、注重个体

在教研过程中主持人不仅能够关注全体,还能关注不同层面

的教师,注重构建学习共同体,如教研活动接近尾声,主持人请不同层面的教师“谈一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感受和收获”……不仅关注有经验的教师的发展,注重引导他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同时,还关注到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启发他们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利用成员之间不同的优势、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困惑,把差异变成资源,达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附:教研活动实录

教研主题:幼儿自主性探索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以健康活动“勇敢向前爬”为载体的一课三研活动中的第二次教研实录

教研方式:运用三色意见卡进行研讨

教研准备:教研记录表、三色意见卡

教研过程:

第一环节:集体观看健康领域活动“勇敢向前爬”的第二次教学活动。

第二环节:主持人引导教师对第一次教研活动情况进行了回顾,并陈述了本次活动的活动形式和研讨问题。

本次活动采用三色意见卡的方式进行教研,即选取不同颜色意见卡的教师回答三个不同的问题:

红色——我学到哪些有益的经验

黄色——前一次教研中假设的策略是否有效

蓝色——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困惑和问题

第三环节:授课教师进行个人反思

第四环节:同伴互助研讨

主持人:刚才曹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她的困惑,就是以往的游戏情境一般只运用于个别环节,本次活动游戏情境一直贯穿始终,是否适宜?请拿

黄色意见卡的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老师:我认为从头到尾运用情境抑制了孩子的探索欲望,探索多种方法的环节应当在无情境的状态下进行,过早出现情境导致孩子被吸引,不同爬行方式出现不多。

张老师:我认为情境的出现增强了这个活动的游戏性和孩子兴趣性,能感觉到孩子在轻松中快乐成长……

主持人:其实刚才大家有一点撞车的地方,游戏情境的运用既是大家最欣赏的地方,也是大家很困惑的地方?大家想一想一研的时候没有这个游戏情境,孩子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是不是觉得趣味性不够?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何时出现情境比较适宜?

李老师:我认为这和场地的设置非常有关系,如果场地够大会发现孩子有很多方法,不是因为情境的出现才限制了孩子的探索。

园长:我认为这个情境的出现强化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对活动的开展有帮助……

主持人:大家来看一看二研记录表,其中有一个上次教研形成的记录,就是设置情境的几个作用:其一是强化规则;其二是明示要求;其三是激发孩子深层探索。我觉得刚才老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境的出现是否适宜上。大家觉得这个情境的出现是否对强化规则明示要求有帮助?很有效吧。那大家的困惑主要集中在是否影响到孩子对多种爬行方法的探索上。刚才李老师认为主要是因为场地限制了孩子的探索,大家有没有其他的看法?

高老师:我认为每个环节的目标不同,方法应当不同。需要孩子提高技能的环节可以出现蜘蛛精这个情境,需要孩子在宽松环境下探索多种方法的则不需要。

马老师:我认为可以在两个地方出现这个情境,一个是明示规则环节,另一个是最后的加速和高潮环节,其他环节不需要……

主持人:刚才老师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情境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这也是老师们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曹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怎样在孩子探索爬行方式的多样性和提高爬行技能两条平行的主线中很好地找到切入点”

刘老师:我觉得可以调整教育策略,在第一个环节需要孩子探索多种爬行方式的过程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主持人:当发现孩子没有按照预设探索出多种方法的时候教师应当怎么办?

园长:教师应当用很快生成方法解决生成问题,不能一拖再拖……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拿红色意见卡的老师谈一谈这个活动有哪些有益的经验。

赵老师:我觉得教师能够以一个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马老师:我觉得这个活动一个亮点就是运用整合的理念,通过活动让退缩的孩子勇敢起来,让坏蜘蛛精变成好人,这是真善美的体现,也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总结:今天这个二研活动是在一研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教研活动形成了三条策略:

(1)在探索活动中可以巧妙地设置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探索。

(2)在处理教授孩子技能和设置教学形式的关系上,应根据教学目的、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形式的运用要为目的服务。

(3)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成的方法解决生成的问题。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聚焦课堂,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王晓娟【活动主题】 一、活动背景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深感缺乏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没有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长期以来我们基本延续着这样的一种模式:教师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交给教师批改,而教师批改的重点也只是放在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上。这样的训练模式, 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且使大部分学生写作起来相当被动,缺乏积极性和热情。这次活动我们采用听课、说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希望通过充分发挥本组英语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我们的写作教学水平,并把写作教学中重点放在: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下面记叙我们英语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教研主题:聚焦课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活动时间:2016年5月8月 ◆研讨方式:听、评课式 ◆课例执教:王晓娟

◆活动成员: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4、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本次教研活动准备过程 上课准备: 指定执教老师 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为主题,提前两周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其它班进行试讲,不断对教案进行完善。 三、活动程序 1)说课与评课2)主题研讨 四、教研活动过程 (一)说课与评课: 教研组长(主持人):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教研会议,会议有两个议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案例实施单位:敖江五中信息技术备课组。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遵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夏正仁 ◆课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介绍我自己》 ◆课例执教:温海娜 ◆活动成员:夏正仁、温海娜、金阳召(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明确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对解决的方案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

小学英语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英语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西街小学冯倩茹 一、背景说明 小学英语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活动主题:如何有效的听课 三、研讨时间:每周五早上8:00---10:00 四、研讨方式:主题教研、观看名师课例、听课评课、交流反思。 五、参与人员: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 六、研究步骤 1.抓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要定期组织本校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教材培训

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于教材,很多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3.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1)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同伴互助等相结合。(4)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4.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说课、评课,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5.抓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 6. 抓评价激励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 隆尧县北楼中学冯广魁 研修目的: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修时间:2012年9月26日 研修地点:四楼主题教研室 组织人员:冯广魁 参加成员:王少英、王社英、田现江、王少峰、文良 研修过程: 主持人冯广魁:大家好,今天我们研修的主题是“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引导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王社英:由于学生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教师需要精心组织,以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拖延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王少英: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独自占用全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田现江:由于班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学习。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意见冲突,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2020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2020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主题教研把平常教学中遇到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下面是有20xx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xx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我校各种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升级,我校迁入新址后,各项教学工作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第一”的思想,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模式研究,让教研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更强,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谈固小学主题式教研实施方案,本学期先在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初步实施,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从而最终实现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今后再适时在全校各学科推广。 二、主题确定的依据 为使主题式教研工作开展的有价值,通过主题式教研确实能够达到解决困惑、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教研主题的产生要符合以下要求。 1.主题的确定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学相关理论做支撑,教研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 2.教研主题的确定要立足于常规教学或课堂教学实际,是我校教学过程中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是为解决我校教学中的问题而确定的,

主题确定后要开展至少一个学期的研究。 3.教研主题要有一定的普遍性,每位参与教研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开展,而且对每位老师的工作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教研主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通过开展某项主题教研,能够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在某方面的专业发展,从而助力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5.教研主题的选取可以和正在进行的课题实验相结合,定位于课题实验的某个方面或其中的一个研究阶段。 6.教研主题的确定可以结合学生年龄及学段确定,对于我校以后相应学段学生普遍适用,成为经验推广借鉴。 三、实施步骤 1.主题确定阶段(20cc年3月16日--3月20日) 各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提炼研究主题,明确研究内容,填写“谈固小学教研主题申报表”,按学校要求制定好研究计划并完成研究主题的申报。 2.全面启动阶段(20cc年3月23日--3月27日) 筛选、确定研究主题后,全面启动研究工作。 3.深入研究阶段(20cc年3月30日--20cc年5月底) 主题教研与常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日常工作和“课例”研讨为载体,按既定计划进行研究。 4.总结提高阶段(20cc年6月1日--6月30日) 各教研组除了要对研究的主题进行阶段性书面总结、学生成果展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五一小学陈艳红 本组的校本教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县级课题《学习“三步导学”模式》为背景,教师研究为主体,学习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为主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与同行的朋友一次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活动时间:2016年5月4日 地点:数学教研组 组织负责:巩柔 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 课例执教:陈艳红等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能够顺利地运用“三步导学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2、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优化课堂教学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合作性,集体智慧的运用

二、产生的背景 研究始于学习“三步导学这种模式”教研的问题,知道“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激情导课——民主导学——检测导结”三个环节。但具体怎么操作,从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到课前备课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如何将内容转化为目标,如何将目标转化为任务。上课时,如何导入导学,学生怎么自主学习,怎么交流,怎么小组展示,教师如何随堂评价,如何巡视,发现学生的课堂生成等。这些具体的操作,都来自一线教师运用这种模式时遇到的不少困惑。经过多次赴榆次学习,观摩他们的课堂,我们应如何的实际运用等,这次活动在主题就这样产生了。 三、具体流程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新课标要求: 数学教育最终目标为关注人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在榆次市教师们的多年摸索中产生了,已经验证了它的科学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困惑: 经过多次学习,观摩课堂,实际操作中运用后,普遍存在下面的问题小组成员达不到榆次孩子们的那种表现,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习惯合作,组长也不会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展示也令人不太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展示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展示-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展示 ——“开放性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案例 段柳乡中心校黑峪沟小学李怀萍本组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实践,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唤醒了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我校开展的专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模式下的消极情绪和被动心态,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二是培养了教师的教研对话交流精神。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促进了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专业引领,是教师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对话,与优秀教师对话,与专家对话,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计算题)课堂教学的探究。 ◆活动时间:2016年3月13号 ◆组织负责:张书君 ◆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双册 ◆课例执教:李怀萍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

教研活动案例示范

幼儿园教研活动案例 “引”和“导”的艺术 ——例谈如何发挥教研主持人的有效性 案例背景: 教研活动的主持人是教研过程的核心人物,但是在平时参与和观摩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由于主持人的引导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导致教研活动处于自发状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不高。在一次关于探讨“幼儿自主性探索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教研活动中(分为“观看大班健康活动‘勇敢向前爬’——回顾上一次研讨问题——组织活动的教师个人反思——集体研讨”四个环节)中主持人有效提出研讨重点,敏锐捕捉生成问题、巧妙进行回应与引导,引领教师围绕教研内容层层深入、充分交流,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了明晰的认识,有效发挥了主持人的引导作用,体现了主持人的价值。下面我们以这个教研活动为例,对主持人的“引”和“导”作用进行描述和分析。 案例描述: 第一部分:讨论前一次教研中假设的策略是否有效 在前一次教研活动中,大家提出“将游戏情景贯穿活动始终的策略”,讨论开始主持人首先根据组织活动教师反思进行发问:“以往的游戏情境一般只运用于个别环节,本次活动游戏情境一直贯穿始终,是否适宜?” 一部分教师认为“从头到尾运用情境抑制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不是因为情境的出现才限制了孩子的探索,这和场地的设置非常有关系,如果场地够大会发现

孩子有很多方法”。 此时主持人抓住刚才教师讨论中的焦点提示到:“刚才大家有点撞车的地方,游戏情境的运用既是大家最欣赏的地方,也是大家很困惑的地方。游戏情境要视某一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过程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主持人接着抛出新的问题“本次活动中应怎样出现游戏情境比较适宜?” 一部分老师认为:本次活动的幼儿为大班年龄段,不应该将游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会限制幼儿对多种爬行技能的探索;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将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有利于将体育活动中枯燥的技能自然融入,便于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主持人接着抛出新的问题“本次活动游戏情境的设置体现了哪些适宜性?”有的教师认为:游戏情境的出现强化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对活动的开展有帮助……”有的教师则认为“情境的出现增强了这个活动的游戏性和孩子兴趣性……” 主持人根据教师的研讨情况进行梳理:我觉得刚才老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情境的出现是否适宜上,如何巧妙地运用情境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这也是老师们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活动游戏情境设置的适宜性体现在:其一是强化规则;其二是明示要求;其三是激发孩子深层探索的兴趣性;其四是将枯燥的技能自然融入,孩子投入度高。 第二部分:讨论又产生了哪些新的困惑和问题 主持人又根据组织活动教师在反思中提出的困惑,抛出第二个研讨问题“怎样在孩子探索爬行方式的多样性和提高爬行技能上很好地找到切入点?” 一些老师认为“可以调整教育策略,在第一个环节需要孩子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活 动案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西街小学贾俊平刘红莲申丽媛 摘要:小学语文主题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在综合思维指引下,以主题的方式,整合课内外资源,以“语文立人”为核心,挖掘教学内容的原生价值以及教学价值,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中,引导儿童生成主题,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思维提升、精神丰富,整体提升语文素养。以“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个一”质量标准为目标,整合资源,体现儿童立场,构建了“四位一体”的主题教学体系,创新了“主题·整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主题课程资源库。 一、背景说明 面对语文教学丰富的内容,教师难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从满堂讲到满堂问,再到满堂论,始终不能跳出内容分析的套路,教学方式单调。为了应对考试,学生要进行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学习负担过重。 这些问题事关学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课改的“硬骨头”。这些问题又是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事关“语文立人”理念的实现。改革尝试,逐步发展完善为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思

想和实践体系。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旨在以语文立人为导向,探索怎样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完整人格。 二、活动主题: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三、研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五节、第六节课 四、研讨方式:主题教研、集体备课、观看名师课例、听课评课、交流反思。 五、参与人员: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开展。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翻阅相关文献资料。 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语言学习规律、优秀文化传统等确定的核心语词;是与儿童的生命成长编织起来,生发语文教育意义的立体的、动态的“意义”群;是语文教学所传承、创生、发展、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有些主题侧重指向语言学习规律:包括如何进行语言的积累、理解、运用等方法,如,执教图画书《我的爸爸叫焦尼》中突出的“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有些侧重指向思维品质:包括分析概括、对比思辨、想象创造等,如,执教《皇帝的新装》创生的“回到事情本身”主题,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生成意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新)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与研究 大兴镇中心学校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一切都讲究效率,凡事讲究效率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办事的准则,教学更是如此,追求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愿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学校始终向学生灌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依赖性仍较强且普遍。另外,我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目标形成教育工作,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与规划,但仍缺乏持续的内驱力。今天,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的课堂理当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不能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可我们的现状呢,却打着“新课标”的幌子,玩得不着边际,甚至出现“上课时热闹,复习时紧张,考试时茫然”的奇怪现象与“重结果,轻过程;取书本,舍生活;多盲从,少钻研;有风光,无风骨”的教学怪圈。 基于此,我们学校了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此为个案进行探讨也研究,希望能对我们及教育同仁在课堂教学上所有帮助。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 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从李果校长提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材料后附】入手。 活动时间:在开学初,学生正式返校前的2月26至28日三天

活动形式:全校范围的先分散,后统一 活动分组:数、语、英、政史地、理化生、职教组各为一组,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整合为一个组,领导为一个组。 活动要求:真实学习、真实思考、真实交流、真实研讨。借此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做目中有人的教育,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高效,更有意义、价值。 活动步骤:校长解读——教师自学——组内讨论——组间交流—— 求证答辩——全校展示——总结提升”的研讨流程。 1、校长解读:李果校长亲自挂帅,设计并主持了本次大讨论的全过程。首先他对本次大讨论的主题进行了缜密的构思,经校领导班子多次商榷,并最终将主题定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在会上,他对研讨材料进行了科学、具体的阐述,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定位问题:是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还是将学生看作“放牛娃”“农民”“短跑健将”“优秀大学生”等具体的人。同时,李校长还列举了一些因教育观念狭隘而导致的种种教学“悲哀”,对教师讨论的“关于工作着眼点应放到何处”、“怎样才能使你对学生的爱有根基”、“获得一生工作的成就和幸福感,你应具备什么样的根本前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具体地讲解点拨。 2、教师自学:校长解读材料后,给教师20分钟自学即第二次学习研讨材料的时间。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内分成八块(七个教研组和一个领导组),依据材料及先前解读,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整理出自己对讨论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六个研讨问题,每天两个)。 3、组内讨论与组间交流:教师自学后,由组长组织,教师依据自己整理的观点先在组内相互交流、讨论,求同存异。教研组长指派人员做好组内研讨记录。20分钟后,由组长进行组间交流,对研讨的观点再进行深入的梳理与整合。 4、求证答辩:针对各教研组达成的共识与存在的教育困惑,李果校长以答

小学数学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数学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西街小学孙冬瑛卫志平薛苗红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设想通过对实验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到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的对策,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品质、及其它情感态度得到较大的增强。 一、背景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对每个人来说,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有益的事。自2001年推行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的计算内容与要求有了较大的调整,删去了大量繁琐的计算内容,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计算的要求。我校在使用了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明显的感觉到课改后学生的总体计算能力不如以前,无论是计算的准确率还是计算的习惯上都有所下降,而且越到高年级计算问题越多。因此,我们提出此教研课题, 力求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教师关于计算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计算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二、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研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五节、第六节课 四、研讨方式:主题教研、观看名师课例、听课评课、交流反思。 五、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工作的稳步开展。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法》,另外还利用网络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2)分析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计算的速度变慢和计算正确率下降的原因。抽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所有数学教师针对本年级教材及学生谈谈如何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借此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教师计算教学中共性问题。 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5年7月】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理论研究和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在这一阶段,以课堂教学为着眼点,教师间进行跨段听课、评课,了解知识究竟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执教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在这一阶段还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并研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总结阶段【2015年9月】这一阶段主要是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尊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董超 ◆课例执教:梁亚威 ◆活动成员:董超、梁亚威、王芳、刘江艳(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时间:2009年3月26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信息组全体教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教研活动案例

《以生为本,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教研活动案例 霍州大张镇中心校背景说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问题和困惑也不断凸显: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关注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有的教学目标制定有偏差,有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欠准确,有的找不准突破难点的切入点,有的课上无效提问较多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 活动主题: “兴课改、抓常规、提质量”是我们中心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的教学管理的总体思路。简而言之,“兴课改、抓常规”是手段,“提质量”是目标。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建立课堂观测评价团队,对“课堂有效提问、学生的课堂思维度、参与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度”全方位进行观测。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从数学知识、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能力、数学价值观等方面展开研究,着力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研讨时间:2014.4-2016.8 参加人员:高秀平成凯黄海燕晁小军 刘欣泽闫慧琴王娟闫勇勇 实施过程: (一)、组建团队,确定任务。 我们大张镇中心校小学数学教研组11名成员由市教研室教研员、中心校课题组负责人、基层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就课堂观察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考察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考察教师评价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前瞻性。 3.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4.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思维状态。 5.课堂效果监测。 (二)、评价流程: 1.课前交流。 课堂观察团队和执教教师通过课前会议进行交流。(包括执教教师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学生情况等,以及课堂观察人员结合自己的观察任务与执教教师进行沟通。) 2.课中观察。 课堂观察人员针对观察任务记录相关数据及课堂发生的事件。 课堂教学后,各位观察员对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课后分析。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张雪莲 ◆教研主题: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活动地点:丹麻寺学校 ◆主持人:张雪莲 ◆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例执教:赵英花 ◆活动成员:丹麻寺全体教师 ◆活动目标: 1、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 题的思维方式。 2、优化数学教师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校本教研模式是“仿课研究”。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授课教师说课: 运用ppt课件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媒体等几个方面说课。 三、分配观课点: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汪鞠忠、陈树梅) 2、在展交环节中,学生展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金山奎、李广菊) 3、当堂训练的内容、方式、完成率。(杨国福) 4、和光盘相比,哪些地方超越了,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张雪莲、王玉花) 四、赵英花授课(过程略),其他教师带着各自的观课点观课。 五、授课教师反思: 1、由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所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比较高涨。 六、教师议课: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 陈树梅:今天,我有幸听了老师的一堂课,我的感受是李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合作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有效地时间里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汪鞠忠:今天听了赵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的感受是赵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小组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自己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自主参与者。我们知道自主学习就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体验学习的过程和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各自的学习方法。 赵老师这节课共有二次自主学习活动,时间超过了25分钟左右。活动一:学生用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发现,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活动二: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证明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特

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 一、评比目的 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调动各教研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各组教师的集体创优意识,促进校本教研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创优秀团队的良好风气。 二、评比标准 1.教研组长在校教研室、教务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级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教改业务进修和常规教学管理,致力于营造团结和谐,教研氛围浓厚的教研组。认真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2.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总体工作安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切实有效实施。认真做好学期、年度的教研工作总结。 3.教研组成员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教育思想端正,培养目标明确,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责任感,能严肃执行教学计划,认真贯彻执行教学“五精”常规,在上课、备课、作业批改、考试考查、辅导“学困生”等教学环节中注意规范和创新,严格控制作业量,追求有效和高效。 4.按照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一月一次主题教研活动”和“隔周一次特色教研活动”,各项活动教师积极参与,有签到,有记录,相关资料收集齐全。活动力求有创意,在全校乃至市、区有示范性,并积极撰写教研活动报道。 5.教研组成员认真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会议、业务活动。认真组织好学校安排的“教学论坛”和“读书活动”等业务学习。 6.教研组发挥团队力量,通过以老带新、课堂特色借鉴、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方式,有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做好本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帮助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7.教研组有校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有较规范的课题研究计划、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组织组内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项教科研评比活动。 8.做好组内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期末按时、按规定上交有关处室。

教研组展示活动方案

教研组展示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星级教研组评选常态化,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成长,促进教研活动的经验积累与分享,展示各教研组教研成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特制的本方案。 二、展示项目 1、说课 2、模拟教学(无学生的上课) 3、成果汇编 4、课题汇报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模拟教学是教师从教材中自由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课堂教学进行无学生模拟授课,检验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运用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及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一系列教学实践能力。 三、具体展示安排 1、数学组:6月17日,上午第1、2节课,说课、模拟教学;下午第5、6节课,课题汇报。6月27日前成果汇编评选。 2、综合组:6月18日,上午第1、2节课,说课、模拟教学;下午第5、6节课,课题汇报。6月27日前成果汇编评选。 3、语文组:6月19日,上午第1、2节课,说课、模拟教学;下午第5、6节课,课题汇报。6月27日前成果汇编评选。 四、有关要求 1、全校分语文、数学、其他三个大组进行展示,每个教研组均展示四个展示项目,每个项目均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各教研组于6月13日前确定并上报本组分工情况,要求本教研组成员人人有事做。 2、说课和模拟教学为同一教学内容,且由本组重点培养对象承担;成果汇编

主要汇总编辑本学期本教研组的优秀教研成果,包括听课、讲课情况、获奖证书、优秀论文案例、集体备课资料等。(格式:大标题三号黑体,小标题五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封面自行创意设计,学校文印室统一打印、装订);课题汇报围绕本教研组的小课题研究,汇报研究的目标意义,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研究的打算等。说课5—8分钟要求脱稿,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教学15分钟,要求脱稿,使用多媒体课件.课题汇报15分钟。 3、所有展示项目均作为个人、教研组、年级组目标考评的相关依据,并按3:4:3的比例评选一、二、三等奖。其中说课和模拟教学分组评选个人奖;成果汇编、课题汇报按组评选集体奖。其中优秀课题由学校推荐到市教科院立项为市级课题。 本次活动将邀请市教科院领导参加,电教处全程录像。 4、评委安排: (1)数学组: (2)语文组: (3)综合组: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 附件一: 说课、模拟教学评分标准(100分)

小学主题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小学主题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小学主题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为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开展主题教研工作,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主题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高效课堂模式”为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有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二、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新的有效学习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能力提高。 以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教学能力。 4、组织机制。

构建教研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教研制度,使日常教学工作和主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5、总结成果,创生方法。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有效教学模式,锻造一批名师,培养一批优生。 三、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1、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石城中心校石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宋江波 一、活动背景: 本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下面记叙了我们语文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策划安排: ◆教研主题: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方式:案例研究活动 ◆活动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地点:石城小学办公室 ◆组织负责:张彩云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 ◆课例执教:宋江波 ◆活动成员:语文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实施过程 1、分析现状,提出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鉴于此,我中心校在学年初就提出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根据中心校的构想,我校语文教研组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中心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困惑 学校召集全体教研组成员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下面教学问题:讨论时,学生们很多时间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组长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还有的小组,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此热闹的场景,聊起了“题”外话;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