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苏轼《教战守策》原文及译文赏析

《教战守策》,苏轼散文名篇。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积极实行变法,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外调,在杭州等地任地方官。宋仁宗嘉祐年间,苏轼就向朝廷进献了《教战守策》,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全文从常见的事实中翻新出奇,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意料之外的结论,文笔在自然流畅中又富于波澜起伏,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

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注释]

1.豢:(huàn)安养

2.刈:(yì)

3.钝眊:(mào)迟钝,昏聩

4.微:衰弱

5.平居:平日,平素

6.渍:浸泡

7狎:亲近

8毒:危害

9.重屋:重檐的高屋

10.袭裘:加穿皮衣

11.御盖:用伞。盖,伞

12.狃:习惯

13.出身:投入,献身

14.行阵:军队

15.节:节度

16.挠:扰乱,阻挠

17.陵压:欺压

18.明:明白

19都试:汉制,每年秋八月,各郡太守、都尉召集所属部队在郡府所在地作军事演习,进行考试。

20从事:办事。

21扰:困扰。一作“悚”,恐惧。

22果:果真。不教之民:指未经过军事训练的百姓。

23陵压:欺压。陵,欺侮。

24敌:匹敌,指对手。折:挫,压下,打掉。

25际:界限。

阅读训练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果:究竟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趁着,趁(机)

C.天不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渐:渐渐

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邀:要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木欣欣以向荣

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

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⑤战者,必然之势也

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13.用“/”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分)

②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

参考答案

9.C 渐:逐步(训练),此题可由词性推断出来。

10.C (“以”都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A 表转折/定语后置标志;B 构成名词性词组/语气助词“呢”;D定语后置标志/主谓之间不译)

11.D (②是作者所说的“腐儒”的观点/④是具体的做法/⑥是作者假设的仓促作战时的情形。)

12.C (并不是教盗贼击战技术,“司盗者”意思是缉捕盗贼的差役。)

13.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14.⑴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大意1分,“之”1分,“厌”1分)

⑵没有战争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大意1分,“无故”1分,“孰与”1分)

二:

24.对“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现在不为它谋划,今后就会有不可挽救的危险了。

B.即使今天不被别人算计,将来还会有不可救药的时候。

C.假如今天没有制定计划,今后就不会有来救你的人了。

D.如果现在不为它考虑,今后别人想来挽救也来不及了。

25.文章第二段[甲]、[乙]、[丙]三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2分)

A.乃故乃B.既则则C.虽乃则D.以因而

26.文章第二段中“迂儒”的“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7.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

28.简析第三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24.A

25.B

26.盲目效仿古代,要求去兵显礼,却未结合当下实际考虑造成的后果。

27.居安思危

28.内容上从唐朝治乱到宋朝国情,有所延伸;从回顾历史到关注现实,更有针对性。结构上首尾呼应,再次强调居安思危的观点,突出忧患意识。

[评析]

本文的议论就是从常见的事实中翻新出奇,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意料之外的结论,文笔在自然流畅中又富于波澜起伏,有较强的力度和感染力。

此篇不见于原本古文观止。校以四部丛刊影宋版《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十七。

译文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所以天下虽然太平,(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使他们的心意适于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

等到后代,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天下既然安定了,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装备武器都败坏了,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就彼此惶恐,传布谣言,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天下难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筋肉)萎缩僵化而振作不起来,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四方的人民就象鸟兽奔窜一样,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

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肌肤被雨雪霜所浸渍,使得他们轻视霜露,不畏风雨,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高大深邃的房屋里,出门就坐车子,刮风就如穿皮衣,下雨就打着伞,凡是用来预防疾患的工具无不应有尽有;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稍不注意,寒暑就侵入身体了。因此,会保养身体的人,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慢步快走活动操作,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就象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

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这也是不对的。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契丹的财物,每年的财物,每年以百万来计算。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从我方开始,便从敌方开始,不发生在西方,便发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总之,

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所以说,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臣想使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讲述演习兵法,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对那些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教授给他们扑击刺杀的方法。每年年底就集合在府城里,象古代考试武艺的办法,评定胜负,有赏有罚;等实行的时间长了,就又按照军法部署办事。然而议论的人(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又用军法困扰,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国家果真不能去掉战争,总有那么一天将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骄横又有怨言,欺压百姓,向他们的上司邀功,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创作背景

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尖锐化。内部的农民起义,一年多一年,一伙强一伙;外边的西北二虏(夏、辽)气焰嚣张,不时内犯。很显然,

如不改弦易辙,小朝廷很快便要土崩瓦解的。于是,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与要求。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个浪潮中了。仁宗嘉祐六年(1061),二十五岁的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五篇、《策别》十七篇、《策断》三篇),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

《教战守策》乃《策别》中的一篇,旨在论述他教民于平时练习战守之事,以防边患的意见。

赏析

文章首段,单刀直入,提出问题,并指出了它的严重性:当今之严重危险,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亦即不习战守之事;如果不早为之计,到一发而不可收拾时,见兔顾犬,就来不及了。

劈头先逆写后患,大声一呼,以悚动视听,引起人们的注意,下边再论述申说为什么“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平时不习战守之事,其危害竟苏轼论文,十分重视艺术上的多样化与创造性,而反对黄茅白苇,弥望

如一(《答张文潜》),他的创作也大致实践了他的这一主张。他不曾从理论上去剖析,而是援引一些历史事实来证明。先王归制,“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所以平时常教民讲武,“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后世则用“迂儒之议”,“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因而,“卒有盗贼之变,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两

种作法,两种结局,孰得孰失,较然可知。下边再证以唐代的安史之乱:朝廷偃武修文,人们安于太平之乐,故而安史一举兵作乱,大家都惊骇恐惧,无所措其手足,李唐帝国也从此一蹶不振了。至此,忘战去兵之非是,习战讲武的必要,为事实所证明,无可怀疑了。

事实固然如此,然而其所以然的道理又是什么呢?第三段接着便申论此意。不过,他仍不是从理论上去推求,而又是以生动、贴切的比喻来阐说的。农夫小民,锻炼有素,故而“寒暑不能为之毒”;王公贵人,“养之太过”,反倒“小不如意,则寒暑人之矣”。可知,勤苦力作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夫民亦然”四字,一笔勒回本题。居安念危,处逸能劳,才能御敌卫国,这些意思,作者虽未再明说,但读者都可得之于言外。以下,切指时事,应首段起首四句。当今生民,不习战守,士大夫又未尝言兵,“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一遇仓促事变,将何以卫国御敌?

第四段,根据当时民族矛盾的形势进行分析,指出其势必至于战,用兵必不可免。用兵既不可免,而朝野上下又厌言兵革,不习战守,“则其为患必有不测”之理,就昭然若揭,而教民战守之绝对必要,也就更无可怀疑了。此处又与首段后四句遥相呼应,布局极其精严,脉络十分清楚。

以下水到渠成,顺手扼要地提出了他教民战守的具体办法,并趁便驳斥了“议者”“无敌而动民”,“民将不安”的说法之不达于理,最后又附带指出:民习于兵,将于折“天下屯聚之兵”的骄横之气,总见教民战守,利莫大焉。

有此二段,文章亦更觉神完气足。

就如何把论文写得更活泼生动些这点而论,只要我们善于咀嚼消化,举一反三,这篇文章的技巧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天下虽平,不敢忘战”,居安思危,能逸能劳,方可以御不测之患,因而主张平时教民习战讲兵,这种思想对我们有无启示、借鉴意义,有无用处呢?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不过,要经过批判、分析,要“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不能把作者这一思想原封不动地搬来,否则,囫囵吞枣,生吞活剥,非徒无益,且将有害。

作者在《策别叙例》中说“臣闻为治者,有先后,有本末。响之所论者,皆当今之所宜先,而为治之大要也。若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臣请列而言之”。可见,他之所以劳心苦虑地写这二十五篇《进策》,原本为赵宋王朝的统治设想、献策的。这篇《教战守策》当然也不例外,文中,作者所忧心焦虑的不测之患,其基础与核心乃是赵宋政权之能否维持与巩固。在统治阶级内部,有一部分人是这个阶级的思想家,“这是它的积极的、善于概括的思想代表者,他们把制造这个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作为自己生计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苏轼正是赵宋王朝统治阶级的这种思想代表者。

由于他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代表者,因而,在他“教战守”这一思想上就必不可免地要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

首先,他说:在太平之世,“人民日以安于快乐”,甚而“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因而,“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瘘蹶而不复振”。我们知道,在任何封建时代的所谓太平盛世里,无论汉代的文、景之治,还是唐朝的贞观、开元之时,人民的处境,不过是能比较安稳地做个奴隶而已。安稳固然安稳,但终究不过是个奴隶。“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其筋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这才是他们生活面貌比较真实的写照。因而,其不习兵革、战守的事是有的,而其所谓“安于佚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者,自始迄终,就从未有过;所谓“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的现象,当然就更无从产生了。这,显然是对所谓封建盛世里人民的面貌的歪曲。

他又说:“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闺门。”当时的情况,又何尝是这样的呢?宋王朝开国后,一贯奉行的政策是,对内“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配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赵翼:《廿二史剳记》卷二五《宋制禄之厚》);对民族敌人,则由“奉子如骄子”而“敬之如兄长”,而“事之如君父”(杨有仁编杨慎《太史升庵全集》卷四八)。因而,“产业家家坏,诛术岁岁新”(李觏《村行》诗)。“春秋生成一二倍,天下三分二分贫”(张泳《悯农》诂)。致使还在宋太宗时,王小波、李顺就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的口号,在蜀中起义了(《宋史》卷二七六《樊知古传》、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从此,农民的革命斗争就彼伏此起,直未间断。由此可知,当时的所谓“治平”,不过是一种畸形的,表面

的现象。处在这等统治下的人民,能“骄惰脆弱”么?又能“不出于闺门”么?显然也是对当时人民面貌的歪曲。之所以会这样,无疑是和作者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与偏见分不开的。实际上,“安于使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骄惰脆弱”的只是封建统治阶级,而人民则向来不但刻苦勤劳,而且具有传统的革命精神。

其次,正因为作者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无法认清,也不愿承认人民伟大的精神面貌,所以也就不可能充分信任与组织、调动人民的力量。“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庶人之在官者”,指被调进官府供役使的勤杂;“役民之司盗者”,指抽来缉捕盗贼的差役。讲了好久教民战守之重要,但其教授、动员面却小得如此可怜,杯水车薪,这又能济得多少事呢?如果把全体人民调动起来,武装起来,实行“全民皆兵”,那必将有效地打击民族敌人的侵略气焰,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但同时,他们也必将有效地打击阶级敌人所强加于他们的专制统治,捍卫自己的利益,这岂不意味着致封建统治阶级于死地吗?他们怎么能自掘坟墓呢?

那么,上述的前后参差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叶公岂是好真龙”!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态度,总是这样矛盾、可笑的。

以上所说的,都是需要我们经过分解予以抛弃的糟粕,排除了这些杂质,才能吸取到对我们真正有益处、有作用的东西。

苏轼的《浣溪沙》赏析

苏轼的《浣溪沙》赏析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

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诗词与赏析 【年代】:宋【作者】:苏轼【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水调歌头》 赏析: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一片深情,情深到归于寂静无声。十年生死相隔,十年苦苦 追忆,十年相思,十年孤寂,十年辛酸和着泪一滴一滴积攒,和着泪一行一行流淌。 无语相对处,字字沥血,柔肠才寸断。梦境之中,已是如此;清辉松影之下,一人独对芳魂时,又是何等彻骨的凄凉!写到此处如断弦之音,逼人潸然泪下,真是无情到此也断肠。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意气风发,豪气干云,发前人未发之语,寒风烈酒,尽洗绮罗香泽之态,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词也须执铁板唱来,方能入耳。气势如挟风雷,东坡为人豪爽豁达,才能作此等佳篇流传于世。 苏轼——《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 连村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瞧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 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赏析: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古老的柳树底下有 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 无奈口渴难忍, 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 问: 可否给碗茶? 注释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 一作“蔌蔌”,音义皆同。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 抽出蚕丝。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 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 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1 月版 : 第 75-76 页 . 2、 李静 等 .唐诗 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版 :第 251 页 .

最新苏轼词两首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5,何妨吟啸6且徐行。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8。料峭9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10却相迎。回首向来11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2。 译文 1、《念奴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2、《定风波》: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

浣溪沙 苏轼(浣溪沙解析)

浣溪沙苏轼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缲(sāo)车:纺车。缲,同“缫”,即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3.牛衣:蓑衣之类。《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欲:想要。 5.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缲车的吱呀声。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喝? 赏析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一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细心、兴奋。“牛衣古柳卖黄瓜”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 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班级:姓名:组名:组别:知识链接: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词就是作者在此时写就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 苏轼的词的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心情。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一)目标呈现 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 2、通过分析词中的人物神态与战争场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 (二)自学预检 诵读并默写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的词句是“”。 苏轼用“”的词句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 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作者描绘周瑜的诗句: 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问题发现与生成(紧扣学习目标) 我发现与生成的问题有: 二、教师精导(20分钟)

(四)探究研讨 1、作者写赤壁怀古,肯定要写在赤壁所见之景,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景物又有何特点。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这首词中周瑜和苏轼的人物形象特点并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五)互助展评 我的思路: 我的答案: 合作探究的结果: 我仍存在的困惑: (六)自我小结 我的收获有: 三、达标拓展(10分钟) (七)当堂达标 比较赏析杜牧的《赤壁》,完成1-3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篇开头借什么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引起了“思古之幽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东风”一词的深层寓意是什么

苏轼《浣溪沙·荷花》诗词赏析

苏轼《浣溪沙·荷花》诗词赏析 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ZUI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ZUI多?画楼南畔,夕 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 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 “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 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ZUI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

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 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 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 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 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 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因为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 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仅仅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 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补外” 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 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 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 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 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不过实际上却是“剪持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闰八月至九月间词人初到颍州太守任上。词人当时在观赏颍州西湖的荷花,忽然感觉当官寂寞孤寥,于是作下了这首诗。

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 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由于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只是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被迫“补外”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然而实际上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之总体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月夜江上壮美的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定风波》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人生境界,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旷达之情。 【写作素材】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他走到哪里苏轼一生的风雨,一生的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流水,淘尽了多少的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和顿悟,“乌台诗案”的苦楚已不再使他悲观,他用自己的行动,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苏轼的无限的向往。“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想到周瑜惊天动地的功业,再联想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在党争之中屡遭贬斥,因“乌台诗案”险遭杀身之祸,只有感叹自己老大徒伤,只好“一尊还酹江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一连串的打击、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来到黄州,在这最落魄的日子里,在他看来“回首向来萧瑟处”,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于各方面的打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菊暗荷枯一夜霜)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菊暗荷枯一夜 霜) 【作品介绍】 《浣溪沙;咏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者借咏橘之题材以抒发自己清新高洁之性情。上片借写菊与荷经受不住寒霜的摧残,写出橘树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尾前屋后生长的繁盛景况。下片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和橘果的清香,一个‘“惊”字,一个“怯”字,用得十分巧妙精当,颇能传出品尝者的神态,结句更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之香。全词描绘细致,形神兼备,饱有余味。 【原文】 浣溪沙⑴;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⑵。新苞绿叶照林光⑶。竹篱茅舍出青黄⑷。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⑸。吴姬三日手犹香⑹。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

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⑵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⑶新苞:指新橘。 ⑷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⑸“香雾”二句: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清泉,喻橘汁。 ⑹吴姬:吴地美女。 【白话译文】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楞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尝香橘有感而作此词。

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

(完整版)《苏轼词两首》优秀教案

苏轼词两首 教案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教案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让我们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词牌:“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三、旷达的苏轼: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思想复杂: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 地——四川眉山字——子瞻号——东坡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成就——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M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四、朗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五、译文: 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

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
作者: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缲车[2]。牛衣[3]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4]思茶。敲门试问野人[5]家。 【注释】 [1]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此处指上衣的胸前部分。这一句的意思 是枣花簌簌地落在了一斤上。 [2]缲车:就是缫丝车,用来将蚕丝抽出蚕茧的工具。缲同缫。 [3]牛衣:用草编制的给牛御寒用的披盖物,与蓑衣相似。披牛衣,用于形 容人的生活清贫。 [4]漫:不由地。 [5]野人:村野之人,农夫。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家庭富有文学 传统,本人学识渊博,思想通达。苏轼为官后一直坚持着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但是因为政见问题多次受到排斥打击。然而即使被贬到地方,他也一直坚持 多做实事,政绩卓著。苏轼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保持着浓郁的生 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在苏轼之前,人们多认为词的地位不如诗,但是苏轼 努力打破这个观点,将诗词 相提并论,并且努力丰富词的内容,开拓词的境界。例如:他将以前词人不 曾关注过的乡村情景融入词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悠然古朴的乡村画卷。 上片写村景, 枣花簌簌地落在行人 的衣襟上, 整个村子不论南北都想着缫丝车得声音, 农人披着牛衣在古老的柳树 下卖黄瓜。下片写作者本人,他酒后在长路上行走,十分困倦,日头渐渐高了, 人又觉得口渴,不由得想吃茶,于是便敲敲路边乡野之人的家门,看看能不能讨

口茶喝。随意敲门便能讨茶,足见民风淳朴,农人热情好客,也可见作者对于这 样的乡野环境融入之深。 通过描写这样一件小事, 作者对乡野生活的喜爱跃然纸 上。

最新苏轼的《浣溪沙》原诗 译文及诗歌赏析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

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语文下册《苏轼词两首》知识点人教版 【原文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

《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1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归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答: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3 ?从所积累的古诗词 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以下为2005年广州南洋英文学 校中考题)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 ,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7.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 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8 . 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看法,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态度。 9.下面对这首词品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点出了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 B.“潇潇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C?“休将白女唱黄鸡”化用白居易 《醉歌》中的诗句 :“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慨叹光阴易逝、朱颜易改。 D.全词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振奋,富有哲理。 答案: 1.例:“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句意就是翻译;哲理: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情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C 5.黄鸡: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6.略 7.C 8.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虽处困境,仍旷达、乐观 9. C (作者意在说明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

辛弃疾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辛弃疾词两首翻译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远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吴地产的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然而)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我来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祗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李清照词两首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我一个人孤独地在陋室里若有所失地东寻西找,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找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又引起我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只有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却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可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看见北雁南来,就自然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同采摘啊!我只能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这样怎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滋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苏轼诗词名句赏析

苏轼诗词名句赏析 苏轼诗词名句赏析 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有很多诗是因为他弟弟苏辙而写。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曾到过渑池县,同宿僧舍,在墙壁上题诗。五年后,苏轼外出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县,弟弟苏辙为他送别,想起渑池旧事,颇为感伤,并发出了偶然还是必然的疑问,苏轼以诗作答。 人的一生,辗各处,像什么呢?正像到处飞的鸟类,偶尔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因此是必然,而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则是偶然的行为。既然是偶然,也便不必在意。就像兄弟俩曾经同宿僧舍,壁上题诗,而今苏轼一人前行,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附原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登上超然台的那一刻,他怀旧,他思乡,他为壮志未酬而伤感。可是很快,他又用这句话来宽慰自己。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还是用新火来煮一杯新茶吧,这美好的春光如果不用来作诗醉酒,那便又枉费了。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 【附原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又是因为苏辙。之前说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这显然是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接着,他笔锋一,说人们都向往欢与合,但这世上毕竟存在悲与离,就像月亮,它也不可能永远如今晚这般,它也有阴与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如果人们要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的没必要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附原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徐门:即徐州。 2、谢雨:雨后谢神。 3、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4、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5、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6、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诗意: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着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