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临床经验报告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临床经验报告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临床经验报告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临床经验报告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临床经验报告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社会需求日益增强,静脉穿刺技术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静脉输液首选头皮静脉, 3岁以上大龄儿童如四肢静脉不易看清或烦躁四肢需约束者,头皮静脉也可首选。穿刺成功后能否顺利完成治疗与穿刺技术、血管选择以及家属的护理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就头皮静脉穿刺技巧介绍如下:

一.选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很丰富,但是,时常误穿入动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然而,如何选择一条合适的又能一次性穿刺成功的血管,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有的小儿头皮静脉可以用肉眼看见,有的却无法看见或者很模糊。此时就需要我们观察,根据患儿的病情观察,腹泻和发热的患儿一般情况下血管不够充盈,这就需要我们放下输液瓶且选择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因为正中静脉相对粗而且直一点,放下输液瓶是为了减小压力。其余的患儿可以照常理选择,如果没有把握的血管也可以按照先粗后细,先正中后两边的规律选择。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的成功几率要高于选择其他静脉。颞浅静脉和滑车上静脉相对细一点,分支多一点,而且有时候发现不直,弯弯曲曲不易成功穿刺,即使穿刺成功,也未必顺利完成治疗,此静脉可供正中静脉连续输液后或不清楚时选用。

二. 调整好心态

有人可能认为头皮静脉穿刺时很害怕,那只是你个人的自身感觉而已。说穿了,头皮静脉和手臂静脉都是静脉,只不过是位置的问题,一个在头部,一个在手部。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说,穿刺时手会发抖,这就是你的这种自身感觉因素在作祟,是啊,害怕就会发抖。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第一,要能完全克服这种感觉,你不害怕手自然不会抖。第二,要有足够的口才来为患儿家属合理解释一针不能穿刺成功的原因。第三,要能够学会安慰患儿家属,以赢得再次穿刺的机会。孩子是他们的掌中宝,在你第一次没有穿刺成功的情况下,他们会不信任你,甚至会大发雷霆,此时,正是考验我们的耐心和口才的机会,是继续还是放弃,关键就看我们如何应对了。

三.穿刺手法

(1)在选好血管的同时,备齐胶布及各种物品,开始剔除血管部位局部的头发,面积大一点,足够完全能够粘贴下输液贴为止。

(2)开始彻底消毒局部皮肤(如果消毒不彻底,有可能在穿刺时,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或污垢会堵塞针孔)。

(3)一手固定局部皮肤,一手开始进针,手法缓慢,边进针边观察针栓处有无回血。若有回血,可继续进针0.5cm或即刻停止进针,打开开关,看液体是否正常滴入,且看局部皮肤有无隆起,若无隆起且正常滴入表明穿刺成功(如果误进入动脉,则局部皮肤会呈现树枝状分布且变苍白)。

(4)手法固定。操作者要根据头皮针穿刺的位置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不论在穿刺还是在固定过程中,首要一点是保持小儿头部的基本稳定、不摇动。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或轻轻撑起针柄,也可使左手拇指下移,固定近针侧的软管,其余四指固定患儿头部,右手松开针柄后迅速用胶布固定,以免针头移位或挑起皮肤,影响液体流速,导致血

液凝固堵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

手法固定相当重要,操作者在固定的同时先擦干针头周围的消毒液,汗液,或者轻吹皮肤驱散额头的汗液,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另一条固定针孔,为防止针体左右摆动,针柄下面垫一块棉球,并用胶布交叉固定,然后将针头的软管盘起并固定,最后,在前面固定的基础上根据针头所在位置,头皮针偏左,就将其软管远端固定在左耳上,偏右就固定在右耳上。当患儿头部转动时,可以降低输液管对头皮针牵引力的作用,避免针头移位。

四.穿刺失败的原因

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较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儿在穿刺时不予配合,或穿刺后由于病情原因哭闹不安,还有家长态度不好或期望值过高,加重了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二是特殊体质的小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不充盈等原因,增加了穿刺难度,特别是经验不丰富的护士穿刺成功率较低。在临床实践当中应不断地积累经验,操作中注意心态的调整,并与家属进行合理的沟通,以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几率。

护士在操作、接待患儿及家属时,使用温馨语言、进行温馨治疗创造温馨气氛。使我们的每一张笑脸,每一声问候,每一句叮嘱深深地感动每一位患儿和家属,这样才能取得护患之间的理解,为我们的护理工作奠定有利基础。

小儿静脉穿刺与固定技巧

小儿静脉穿刺与固定技巧 (一)心理护理 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 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 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 4、因而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一旦穿刺失败应主动向家长道歉,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 1、婴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扬。 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 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 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 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

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2、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屈侧,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向上注入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尺侧的浅静脉。 3、肘正中静脉:短而粗,变异甚多,通常于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临床上常在此穿刺抽血或进行静脉注射。 (四)下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 1、大隐静脉:为全身最长、最大的皮下浅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 内踝前方约1厘米处,沿小腿内侧伴隐神经上升一膝关节内侧,绕过股骨内侧髁后方—大腿内侧—大腿前面—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厘米处穿过筛筋膜,直至腹股沟处汇入股总静脉。 2、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沿小腿后外侧上行至膝关节后部,汇入静脉。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见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弯,较直的血管短,且不够充盈,加上小儿躁动,穿刺难度大,难以固,致使穿刺失败率高。下面由漳州正兴医院护理部专家给大家讲解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一)穿刺前准备

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由于患儿你年龄比较幼小,由此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穿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和新的挑战。在临床护理中,穿刺成功率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具备专业熟练的穿刺技术可以减少小儿的痛苦,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进一步配合静脉穿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1]。 标签:静脉输液;成功率;心理护理 1输液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1.1评估患儿的心理素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我们要针对性的了解其心里变化状况以及父母的心里特点,给与最大化的支持和关心,促进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得到患儿父母的信任,积极的配合穿刺。 1.2熟练的穿刺技术,正确的操作技巧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1.3在输液的过程中,态度要和蔼可亲,操作要温柔,增强患儿的信心,使其默切配合穿刺,同时自我约束以防头皮针的脱落,在巡查中密切注意观察头皮针周围,防止渗漏的发生。 1.4在穿刺时要沉着冷静,即使穿刺不成功,正确的面对父母的心理情绪变化,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谅解,得以再次进行穿刺。 2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心理护理 2.1婴儿由于婴儿刚接触外界环境,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必须在护士的视野中进行以防患儿的不良反应。同时婴儿阶段在母亲的怀抱是最安稳的,由此在头皮输液时可以由母亲抱立或站立的方式进行。 2.2幼儿幼儿阶段的患儿已经有了自己的简单思维能力,可以支配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由此在输液穿刺过程中,护士要取得他們的信任,让他们接受输液,并且可以利用其好奇心理的特点,实施穿刺。 2.3儿童已能进行语言交流,对简单的事物可以理解,在输液前像其讲解输液的重要性和作用,使其主动配合。 3用语言技巧从心理上提高痛阀 在与患儿沟通时我们可以利用语言技巧,从心里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明白输液穿刺自己可以克服的恐惧心理,同时友善的态度可以促进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在一定水平上我们可以分散其注意力,或者在其同意的情况下穿刺,可以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和穿刺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和穿刺技巧 静脉输液已成为为患者给药的重要方式,静脉穿刺在护理操作中是最基础和最常见的,而小儿静脉穿刺,尤其是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较高难度的操作技术。家长的紧张焦虑甚至吵闹往往给护士施加着压力,这时就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多余的干扰,专心操作,“一针见血”的技术不仅能减轻患儿的痛苦、避免医患矛盾,更为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小儿穿刺是否成功与护士的心理素质、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穿刺技巧、固定方法、家长的看护等因素有关,现我将一些静脉输液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素质 以往人们总将穿刺的成败追究在穿刺部位,静脉选择以及固定上,却忽略了护士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的哭闹和家长的紧张,护士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关切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使其配合;面对家长敌对的眼神和命令式的语气时要清除胆怯心理,鼓足勇气,沉着冷静去操作。 2 沟通技巧 首先要着装得体、举止端庄稳重,待人诚恳、自信,给患儿及家长一种信任和安全感。应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心里需求和顾虑。面对3岁以上会说话的孩子,要用亲切的语气,甜美的笑容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表扬、鼓励他们。 3 穿刺技术 3.1光线准备进行穿刺地方要宽敞明亮,自然光最好;若是阴暗的环境,使用的灯光既要明亮又要柔和,灯管高度要适宜,既不伤眼睛又不堵影,便于操作。 3.2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及静脉血管粗细和深度而定。一般多选择5号半针头,如果是小婴儿或者脱水患儿可用5号或4号半的,并查看针头是否尖直、是否通畅、斜面是否合适。 3.3静脉的选择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具有血管丰富,互相沟通,交错成网,静脉表浅等特点,而且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故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一般首选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颅骨缝隙间静脉次之。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楚,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 当患儿的血管不明显,可用酒精消毒以扩张血管,如仍然看不清时,这就要用到课本上的解剖知识,要清楚头部及四肢常见的血管分布位置,再用指尖顺静

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技巧

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技巧 1 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 1.1 5个月以下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手的运动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不会自主抓握物体,如果没有疼痛刺激,他们对输液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往往只要能够穿刺成功,输液都能顺利完成。在穿刺部位的选择上,头皮静脉、手背静脉及桡静脉、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都可以。但在寒冷的冬季,为了防止输液时间过长导致小儿寒冷不适,最好不要选择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 1.2 5~14个月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5个月以上婴幼儿手的运动发育已经比较充分,会自己抓握物体,并且手的灵活性越来越好。到12~14个月时下肢运动也比较充分,可以独立或在家长牵手的情况下行走,但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对穿刺引起的疼痛,限制活动引起的不适,使其往往不能配合治疗,常不停地握拳、松拳、甩动上臂,企图使用一切手段将输液针取下,在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手不能作为首选穿刺部位。由于头皮没有关节活动,且头皮静脉处皮下脂肪薄,静脉均较表浅清晰,穿刺成功率高,并易固定,也不影响患儿头部及四肢的活动。故在这个年龄段首选穿刺部位为头,其次是脚。 1.3 14个月以上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14个月以上的幼儿,能独立行走,智力发育比较充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显提高。意志逐渐发展,是自觉的、有目的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护士亲切友好的鼓励语言支持下,往往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在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首选手背静脉及桡静脉为穿刺部位。 2 静脉穿刺固定技巧 2.1 头皮静脉固定 2.1.1 用物准备:医用滴注敷贴(60COγ射线灭菌)1块、医用胶布(长4~5 cm)3条。 2.1.2 方法:(1)患儿放治疗台上,头部放在小枕头上,头皮静脉穿刺部位毛发剃尽。(2)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体位:穿刺部位为正中静脉,患儿取仰卧位;穿刺部位为颞静脉或耳后静脉,患儿取侧卧位。(3)家长固定患儿的头及双上肢,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及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及方法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做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及方法是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技能。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到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造成患儿家长及医生的不满。为此,我在附院儿科工作近20年运用解剖知识结合临床实际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对于小儿在静脉穿刺、临床给药过程中特有的穿刺技巧,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98%以上,有效地保证了小儿抢救与治疗的顺利进行。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及操作方法总结如下。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 1.1 静脉与针头的选择静脉应选择在皮表暴露清楚,位置又比较容易固定,其直形段长于针头1/2者。选择顺序,一般为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等其他静脉。针头型号,视穿刺部位的血管粗细不同,选择41/2~51/2。 1.2 穿刺光线强弱要适度光线的明亮度和照射角度直接影响静脉的穿刺。充足的自然光是一种理想的光线,静脉显露清楚,操作者眼睛既不会眼花,也不易疲劳。在光线暗淡的病房、阴雨天和夜晚,应借助于灯光,但日光灯和节能灯一般不适于用作静脉穿刺;最好用150 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其高度距穿刺静脉45~50 cm最合适。 1.3 穿刺前应区别静脉和动脉小儿头皮静脉分支多,有些静脉还有动脉伴行。因此,穿刺过程中,一定要把动脉和静脉区别开。动脉最大的特点是有搏动,其次管壁厚,不易压瘪,易滑动,穿刺时误入动脉回血为鲜红色,管腔内压力较高,血流会逆流,而使药液不能进入血管,如向血管内推注药液,可见局部呈苍白的树枝状,而且患儿可出现痛苦貌或哭叫。静脉无搏动,管壁薄,易固定不易滑动,回血暗红色,注入药物患儿无异常反应。穿刺时,一旦误入动脉,应立即拔除针头并按压止血。 1.4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正常、稳定、轻松、自信的情绪,多与小儿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儿家长的信任感。 2 头皮静脉的穿刺方法 2.1 直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保持10°~45°角,针尖斜面向上,通过皮肤直接刺入静脉。 2.2 斜刺法对较长的静脉,下针时应紧贴静脉管壁旁刺入皮下。对较短或弯曲静脉,穿刺部位宜距静脉约1~1.5 cm,针头与皮肤保持20°~30°角,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1 cm后,再刺入静脉,此法的优点:①可防止在针刺入皮肤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常用技术,穿刺的成功率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 标准。儿童患者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在我国静脉输液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提高儿 童患者穿刺的成功率,是儿科护士需要练习和掌握的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过硬的穿刺技术, 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何提 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本文从心理因素开始分析,结合不同疾病静脉血管特点,对穿刺部位,进针技巧等进行了总结。 首先,护士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在面对患儿的吵闹时必须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 及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有资料报道干扰因素越大,越能影响护士的情绪,静脉穿刺成功率 也呈下降趋势,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穿刺时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 状态,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具有良好沟通技巧,做到操作前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要与年长儿进行有效沟通,告诉他穿刺的步骤,要适度的夸奖患儿,以取得患儿及家属配合。 其次是掌握娴熟的操作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血管选择:2岁以下儿童多不配合, 常选用头皮静脉,3岁以上常选用四脚远端静脉,如手背、脚背1/2或2/3的大中浅静脉, 手背、脚背下1/2处的血管表浅易见,但因弯曲且靠近指(趾)掌(跖)关节不易固定。进 针角度15-30°为宜,进针速度宜慢,直刺血管,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沿血管前行 1-2mm送管,将针芯退出,再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内。头皮穿刺进针角度10°,皮下短矩离 潜行进入血管,备皮后平行穿刺。 头皮穿刺制动部位:穿刺时助手要固定好患儿的头部、肩部、家长要压住患儿的双手及 双下肢。四肢穿刺制动部位:四肢穿刺时要固定好肢体,不能晃动。 对于血管条件差,肥胖婴幼儿可选择大隐静脉,学会可触及血管解剖定位,体会关节部 血管滑动感,小儿以内踝尖端外侧边缘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在进1-2厘米。 腹泻、脱水患儿:水份丢失较多,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塌陷,保证流速前提下,选择最 小型号穿刺工具,减少留置针导管对周围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影响不增加植入后并发症。 胆道疾病患儿:由于长期食欲差,营养低下,导致血管硬化,血管细,脆性大弹性差, 加之反复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易穿破及外渗,应该选择相对粗,直,富有弹性的血管, 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短,细的静脉留置针,并由经验丰富护士穿刺。 心脏疾病患儿: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穿刺时动作迅速,一般选择外周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小技巧:①穿刺前对局部热敷,或将手背均匀涂擦95%酒精,50%的硫酸镁或2%的山莨菪碱拟输液的部位3分钟后,再小毛巾湿热拟输液输液部位,可使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②静脉输液传统手法是嘱患者握拳,但目前研究资料以为,握拳不利于穿刺,而且一旦 松拳,血管回缩,易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因此主张静脉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穿刺手 的手指,使患者手背皮肤,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被动牵拉绷紧,这样克服了患者握拳时,指掌 关节高于手背皮肤,妨碍穿刺进针角度的缺点,易于穿刺成功。③正确采用静脉穿刺易回血法:血管充盈,弹性较好时采用高调法,按常规操作,排气后将调节器置于距离针头至少 30cm,而以60cm为最佳再行穿刺。高调低瓶法除前述方法外加用降低输液架高度,将输液 瓶置于低位的办法也能加快回血速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要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水平,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勤学苦练,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不同患儿的血管特性,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技巧与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技巧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5-03-09T16:57:50.7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底29期供稿作者:叶枫陶瑞娟 [导读] 在穿刺过程中,护士应该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并有机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叶枫陶瑞娟 (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750001) 【摘要】目前,头皮静脉输液是小儿输液治疗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尤其是针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输液治疗。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因为小儿头皮静脉丰富,表浅易见容易固定,方便家长的看护,而且头皮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快。但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肥胖儿童的增多,加大了头皮静脉输液的难度,如何提高穿刺点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技能和沉着稳定的情绪,还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善于总结穿刺经验,才能使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273-02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在急诊静脉输液室工作近十年,平均每天面临输液病人约三百多人,其中有百分之五十需头皮静脉穿刺。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难度很大,熟练的穿刺技巧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而且能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现将个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穿刺技巧与体会总结如下: 1.操作准备工作 1.1护士的准备: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并且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中,一个孩子生病会有很多家长陪同,多数家长心理焦虑,希望一针穿刺成功,减少孩子的痛苦,如果护士一次未成功,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有的家长甚至会谩骂护士。此时,护士需要及时道歉,要有高度的耐心、责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质,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家长、孩子进行交流,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患儿的配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2药物准备:收取并核对病人药品,根据医嘱配置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药物的配伍禁忌,坚持三查八对及药物现用现配原则。 1.3用物准备:治疗车,输液架,治疗盘内放置药液、5.5号输液器、输液胶贴、一次性头皮针、棉签、安而碘、弹性绷带、剃发器、弯盘、注射器、消毒棉球。 1.4环境准备:保持穿刺室光线适宜,通风良好,操作前耐心做好家属工作,避免较多病人围观,减少对操作护士的心理压力。 1.5患儿准备:将患儿平卧于穿刺小床上,头靠穿刺护士床边,高度约为30-50度。嘱家属按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固定患儿头部并轻压夹紧患儿双肩,使患儿相对固定。 2.操作方法及技巧 2.1穿刺血管的选择:小儿从出生到三岁头部皮下脂肪少,头皮静脉极为丰富,且易于固定方便小儿肢体活动,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易选用头皮静脉输液。常选用额上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等。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2.2光线的强弱:穿刺时光线的明亮程度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强弱合适,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宜疲劳。我科选用的是25W白炽灯,位置在操作者前上方,距穿刺位置50CM左右,以保证充足的照明条件。 2.3穿刺过程技巧 2.3.1 ‘C’手法固定穿刺:右手持针,左手的中指与大拇指成C型绷紧皮肤,手掌固定患儿头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10-15度夹角,将针头刺入皮肤,沿血管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左手食指协助固定针柄,右手取2条胶布固定针柄,再用一条胶布从针柄下面绕过交叉粘贴,头皮针细管8字固定,绕圈的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在输液的过程中被牵或碰掉。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服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弹力绷带绕头一圈,使用头围固定法,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并且拔针时不粘患儿头发,方便固定且易于拆除。 2.3.2 输液瓶放低穿刺法:常规的静脉输液穿刺血管时,滑轮是关闭的,回血的力量主要是靠静脉血管内压力与滑轮以下输液管内压力之差。而有些患儿头皮静脉不清,血管充盈不足,静脉压低,血管细,静脉穿刺时回血慢或不见回血,使判断错误而导致穿刺失败。通过反复试验,将输液瓶放低或与穿刺部位平行,滑轮打开再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将输液瓶挂输液架上,再行固定,调节滴数。此方法由于重力作用液体自然向下流的力量,加大了静脉血管与输液管道内的压力差,使回血速度加快,明显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2.3.3.肥胖及皮肤较黑小儿头皮的穿刺:有些小儿皮肤较黑,或肥胖静脉不清晰皮下脂肪厚,进针深浅不易掌握,我们通常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前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位置,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及“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穿刺时进针角度15-20度,进针速度易缓慢,有时进入静脉会有落空感,见回血时穿刺成功。或沿小儿头颅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40-60度,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后固定。 2.3.4固定方法:固定好坏是决定输液成败的关键。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首先将左拇指放在针柄尾部塑料胶管下,食指放在针柄上固定针头,右手用一个小棉球垫在针柄下,放开输液夹,取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取输液贴吸水芯片固定针眼处,然后用一条交叉固定,再用一条长的医用透气胶布或小儿头围贴在第一条和第二条中间上面围绕头颅固定超过一圈,松紧度适宜,最后将输液管固定于耳朵。 3.体会 在穿刺过程中,护士应该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并有机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患者的需求不断提高,输液方法已经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小儿是我们服务的特殊对象,他们语言表达不完善,容易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尤其婴幼儿,身体不舒服只会哭闹,不会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家长在这种情况下也容易慌乱。这项操作简便易行,既方便患儿的活动,自由度,又利于家长看护。但要做好此项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

小儿头皮针一些诀窍!

1静脉与动脉的区别 从外观看静脉隐约可见,动脉饱满。用手指触摸动脉有搏动,针头如刺入动脉中,回血迅速,血色鲜红,推药后局部出现苍白区。而刺中静脉则回血缓慢,血色暗红,推药后局部无苍白区。此外,食指或中指触摸血管无搏动即为静脉血管。 根据年龄选择部位: 对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以采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为宜,但我喜欢扎手背浅静脉,有的时候患儿血液循环不好,偶尔穿刺不见回血,但穿刺时手有针头进入血管时失去阻力的感觉,可捏一下皮管即出现回血。因头皮静脉易固定,针头不易滑出,故新生儿宜采用头皮静脉注射;婴儿期随着月龄的增加,皮下脂肪增多,四肢血管显露不理想,3岁以上的患儿用四肢静脉相对多。但也可根据患儿头皮部适当选择穿刺部位。一般采用额正中和颞浅静脉为主。注射常出现滑针、肿胀现象,操作中应注意做好固定。 操作方法: 操作时患儿仰卧位,垫高患儿头部,让家长配合按住患儿双脚避免蹬踢,操作者双手放两侧固定患儿头部,以左手拇指,食指前后分开,将头皮绷紧,右手持针柄,针头斜面向上,对准静脉穿刺。穿刺角度为10°~15°刺入表皮后即向血管平行推进,见暗红色血缓慢出现后,即为穿刺成功。

固定方法:将胶布贴于针柄针头处,再用胶布交叉粘贴于针柄针头处,再用胶布交叉粘贴针头。然后将头皮针管变成环形,再用8cm长的胶布固定好,这样固定针头小儿活动自如,针头不易滑出,拔针时胶布应顺头发方向缓慢揭下,以免引起毛发牵拉疼痛 一、对一般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时比较容易,,首先调好液面,右手持针,左手绷紧血管处的皮肤[按血管走行]以固定静脉。但不要按压过紧,以免静脉走形和管腔暂时闭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0.3厘米处将针头与头皮成5-10度角刺入皮肤,然后将针柄下压按静脉走行方向刺入静脉。动作要轻稳不易过猛,落空感并不明显,但有回血可见。再将针头推进少许,以便于固定。 二、对比较胖和头皮较黑或有水肿的患儿,选择血管就比较困难了,主要是手的感觉,以右手母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以摸到静脉沟,在你感觉到有静脉沟的地方用母指按压静脉,用力不必过大,既可看到充盈的静脉稍稍高于周围的皮肤。此时立即穿刺,成功率最高。对可见而又细小的静脉稍加按压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找不到合适的静脉时,把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也可以做为选择对象,你看上去比针头还要细当针头进去后针梗也是可以进去的,这样的血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生儿。 三、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

十种静脉穿刺技巧

十种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作为临床护士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熟练度、精准度直接体现出临床护士对于这项专业技术操作的掌握情况,现将收集到的一些静脉穿刺方法和个人临床的小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在临床中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2)热敷法:局部热敷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选用热敷局部穿刺法与常规穿刺法对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穿刺成功率热敷法高于常规法。对指趾静脉穿刺、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张配合热敷法,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非握拳穿刺法:常规法在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成功后才松拳。而在行手背静脉穿刺时,主张被穿刺手自然放置,护士用左手将患者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这样可使血管突出于该部位、易于穿刺,另外嘱患者紧握拳,数秒钟再让其半握拳(拳心呈空虚状态),亦可嘱其反复握拳、松拳。采取反复握拳、松拳,能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手背静脉充盈明显。穿刺时握拳影响穿刺者的操作灵活性,且进针时针头与皮肤角度大,需将针头上挑,病人痛苦大,而且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压迫血管致管腔变瘪,进针后易穿透血管,再且血管被拉长,穿刺时若针尖斜面进入血管内较浅,松拳后,由于血管轻微回张,针尖斜面有可能部分或小部分脱出血管外,出现穿刺局部慢渗,胖大

儿科静脉穿刺技巧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以下是比较全面的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一)心理护理 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 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 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 4、因而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一旦穿刺失败应主动向家长道歉,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 1、婴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扬。 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静脉穿刺技巧步骤

静脉穿刺技巧步骤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疾病,一旦较为严重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吊瓶输液,这时你会遇到许多的小护士来给你扎针,但是你会觉得有一些护士扎针会很疼,但是有的却不是这样。那么对于一个护士来说,怎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静脉穿刺技巧,让自己的病人不再感到那样的痛呢? 1 准备工作充分 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敏锐的观察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要了解,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2 仔细、谨慎地选择血管 一般应先从远端开始选择血管,但对输注化疗药、含钾药物、脱水药、血液、脂肪乳等的患者,要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对消瘦、恶液质的患者,扎上止血带后,让患者反复握拳、松拳

6次,能明显改善静脉充盈度,利于静脉穿刺;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选择血管时应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患者对自己的血管情况较了解,如有的血管不通畅,不能行静脉穿刺。小儿头皮血管的选择,应注意头皮静脉、动脉的区别,直至选到自己有把握一针成功为止。 3 进针要准 选手背静脉时,嘱患者手握成空杯状,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的除拇指以外的四个手指,绷紧皮肤,绷直血管,右手抓紧针柄,不能有丝毫颤动;选小儿头皮静脉时,嘱助手稳住患儿的头部、膝部,切忌患儿头部左右摇动、上下窜动,穿刺部位要准确,凝神屏气将针头准确地送入血管内。 4 固定要牢 对输液时间长、输化疗药、小儿输液、关节部位等固定胶布要多,必要时加用专用弹力带固定。 5 加强巡视 输上液体后,观察患者输液肢体是否放在舒适位置,同时防

止肢体活动,以免针头刺破血管致液体外渗。另外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所输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全天液量、输液滴速等以满足其需要,不要因工作的疏忽大意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患者输液时,要把滴速过快或过慢的严重后果告诉患者,如过快会导致局部或全身不适、肺水肿等;输液过慢无法保证疗效、肢体疼痛、静脉炎等,必须严格根据病情、药物性质、患者年龄调节输液滴速,成人一般60~80滴/min,小儿40~60滴/min,特殊情况酌情调速,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输液服务。 对于小护士们来说,尤其是一些刚刚进入工作,没有什么经验的小护士们来说,更加需要对自己静脉穿刺的技术加以提高,这样才能够在医院的工作之中为自己的病人免除更多的疼痛,这样也会增加病人对自己的一份好感。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技巧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技巧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小儿科护士的基本功。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1 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本个方面具体阐述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3文从穿刺前1.做好家长、儿童的思想工作对于学龄儿童,他们懂得了一定的道1.1就能配合治疗。理且不一定的自制力,只要取得他们的信任,讲清道理,对于婴幼儿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合作,请家长帮助固定患儿,不让他乱动。选择好部位和血管避免慌乱或急于盲目试进针而

造成患儿痛苦,1.2静脉活瓣处静脉穿刺,关节部位、增加自己心理压力;避免在骨隆突出、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新生儿至3]。忌从血管中间开始,以防1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穿刺失败,造成淤血,以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进行顺行和逆行穿刺。头皮静脉应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粗短而直,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额浅、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岁儿童宜选用四肢浅静脉,若患儿需要在关岁~123曲,但易破)等。节、大隐静脉等处穿刺,则要另备固定的夹板、绷带等。选择好针头大小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1.3而定,一般常用头皮正中静脉、额、颞后静脉、手指浅静脉、指趾间静号针

头。肘静脉、大隐静脉,推注或采血可用号~5.5脉滴注均可用4.2 7.55.5号~号针头。选择好适宜的光线高度适宜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1.4不易疲劳,若强光直射穿刺部位,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法看清血管。在日光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离穿刺静脉2台40W阴雨天或夜间借助高度为佳,此时灯光对眼的刺激小,静脉暴露好,穿刺易~120cm100cm 成功。穿刺中来源:考试大2.分为直合理选择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2.1,10°~15°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刺法与斜刺法。针头与皮肤成针头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适合小儿头皮静脉,手1.5cm~1cm背及足背浅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cm30°20°处,针头与皮肤成~1cm后再剌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高桂勤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高桂勤 发表时间:2012-03-19T10:49:4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8期供稿作者:高桂勤[导读] 目的总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探讨其临床意义。 高桂勤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门诊部 408200)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153-02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技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留察室治疗的婴幼儿4000余例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98%。结论只要护士具有熟练的穿刺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和积极配合,一定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在门诊留察室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穿刺的一次成功,能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取得家长的信任,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近年来对门诊患儿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2010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来我科留察的婴幼儿4000余例行头皮静脉穿刺。年龄在3个月到2岁之间。治疗时间1~9天。 穿刺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正中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针头:5.5号头皮针。 二结果 在4000余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成功率为98%,其中一次成功率为95%,结果比较满意。 三讨论 1.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在穿刺的全程都必不可少。对患儿态度要温柔可亲,与之沟通消除其心理恐惧。在沟通中可作一点小小的承诺。要语气平和的向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的宣教,取得信任,缓解紧张气氛,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2.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较强的自信心是穿刺成功的第一步。来自患方的心理压力和对情绪的扰乱常造成穿刺失败。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患儿有爱心,宽容豁达,不计较家长的刁难。如果一针未成功,要迅速调节好心情,避免干扰,要在患儿家长叮嘱、责怪甚至非难时,和患儿的哭闹声中练就气定神闲的工作本领[1],才有利于穿刺的成功。 3.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与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选择光线明亮的地方进行穿刺,自然光线最佳。在晚上或阴雨天,可选择100W的日光灯照明。光线直接照射在穿刺部位,距离穿刺部位45~60cm高度。此时灯光对眼刺激小,静脉较易见,易穿刺成功。 4.穿刺静脉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表浅,侧枝回流多。应选择走行直而长、弹性好、易固定、周围皮肤较平坦的血管[2]。一般选用额浅静脉、颞浅静脉和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颅骨缝隙间静脉也可选用。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较细,但直、表浅、不滑动、易穿刺,易固定,不易渗漏;正中静脉较粗,直,不滑动、易固定,冬季便于保温,但易渗漏;颞侧和耳后的血管,有些较粗大,哭闹时充盈,不哭时消失,这种血管易穿刺,但更易渗漏。 5.皮肤准备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直径约3cm以上范围内的毛发便于胶布的粘贴固定。 6.小儿头部的固定小儿头部固定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穿刺成功率。患儿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助手双手抱住其头部两侧,使其固定。以双肘为支点,双臂轻轻夹紧患儿的双肩及双手不让扭动,避免患儿抓挠。家长压住患儿膝关节。在夏季小儿穿着少,身子因汗水变得湿滑不易固定,可用一小被套包裹固定其身体。 7.进针手法角度右手食指和拇指分别执针柄的前、后端。左手拇指与中指绷紧血管。采用直刺法快速刺入皮肤后在皮肤内潜行0.3~0.5cm,潜行时宜轻、稳、慢、准,见回血后停止进针。进针角度因人因血管而异,一般穿刺角度为5°~20°,位置较深的也可达到30°~45°左右。 8.针头固定继续固定好患儿以便固定针头。左手拇指垫于针柄下方,食指固定针柄,使针与穿刺的静脉保持平直。右手打开输液器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用第1条胶布贴于针柄的前2/3处。常规在针柄下垫一个干棉签头防针尖上翘。用第2条带有棉纱的输液贴盖在针眼处。第3条胶布从针柄后下方绕向前上方交叉固定针柄下的干棉签头并进一步固定针头。把头皮针的塑料管自然弯成一个“S”形后用第4条胶布固定。最后以长胶布压针柄绕头一周固定,以免汗湿致胶布脱落,针头移位。胶布应尽量集中粘贴以便除去。 9.加强穿刺后看护嘱家长从穿刺部位对侧横抱小儿,将小儿的一手放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抓挠。可准备玩具或吃食吸引其注意力以使患儿保持安静,防止其剧烈哭闹和晃动头部导致针头滑出或刺破血管。告知家属不可触碰穿刺处,减少患儿头部摇动,以防针头移位、脱出等。 10.加强巡视输液过程中应多巡视,勤观察,常指导。及时预防和发现胶布松动、针头移位、局部肿胀等异常情况,观察有无输液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等意外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1]和患儿的安全。 四总结 护士熟练的穿刺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所取得的信任和积极配合,是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三大要素。 作为门诊留察室护士,常常要面对小儿头皮穿刺任务。必须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诚心。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解剖位置、穿刺技巧和与患儿及家属良好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将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到最高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曹爱春.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及失败原因分析和处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7:214-215. [2] 李俊芳.浅谈促使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 护理研究,2006,27:2492.

小儿静脉输液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是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高超的静脉穿刺技巧,不仅给患儿减少很多痛苦,而且会赢得患儿家长的信任,改善医患关系,为医院赢得好得声誉。因此,作为一名儿科护士,一定要努力练就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技巧。 为什么要称其为技巧,是因为从选血管到穿刺,再到固定,整个的穿刺过程中都有一些巧妙的方法贯穿其中。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一.血管的选择: 小儿静脉输液较成人难度大。因为小儿不易合作,所以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血管时首先要区别是动脉还是静脉,以手触摸有无搏动为依据。应选择暴露而且直的静脉。 从整体的解剖角度来说,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输液。根据年龄、疾病和治疗目的不同,对穿刺部位的选择各不同,一般遵循三条原则:1.选择暴露的明显的静脉。2.长于针头1/3的直行静脉。3.易于固定的静脉。 在实践中我自己的体会是: 1.三岁以下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头皮静脉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浅表,呈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入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再回流入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都不影响静脉回流,所以不受方向限制,易固定。头皮静脉首选是正中静脉,因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较大的一支,正中静脉直而粗,不易滑动,易固定。额颞浅静脉虽然较细,技术难度大些,但不易滑动,暴露明显,易固定。耳后静脉较粗,略弯曲,易滑动,要刮去头发,一手固定好血管才便于穿刺(左手拇指与食指分开固定耳后静脉要穿刺段的两头)。 2.三岁以上小儿宜选四肢静脉,一般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用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 二.光线的强弱: 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明亮的自然光是最理想的光线。阴雨天及夜晚可用灯光,不论是那一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都不要挡住输液部位的光线。 三.针头大小的选择: 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4号、4.5号针头较为适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