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72)

1、原因: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弊端,激化了社会矛盾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力,避免人民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时间: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

5、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

6、主要内容: P74

7、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8、影响: P75 ①进步性②局限性

第15课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南北双方经济上的矛盾,南方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上的矛盾表现在:a.在原料和市场问题上 b .在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矛盾焦点)

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3、过程(1861-1865):①爆发:1861.4 南方发动叛乱②初期:北方政府接连失利

③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目的、作用:P80)

④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⑤结束:1865.4 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

4、北方胜利的原因:①北方实力强于南方;

②战争的正义性,北方得到大多数美国人的支持;

③林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了人民积极性;

5、意义: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使南方和北方在政治制度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 c.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d.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局限性:种族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7、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林肯的贡献: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统一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P84)

1、原因:内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因:1853年,美国准将佩里首先来到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前提:倒幕运动的成功(中坚力量:武士;旗号:恢复天皇权力;斗争方式:武力——1868年伏见、鸟羽激战;结果:德川幕府对日本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时间:1868年起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统治。

6、措施:P86

7、影响:P87 ①积极性:②局限性:

第17、18课电气时代的来临(P89)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P94)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主要成果:

①新能源(电、石油)的出现和利用;

②新机器(内燃机)和新产品(如家用电器)的创制;

③新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的出现;

④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电报、电话)的发明

⑤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航空业、电力工业、

电器产品制造业、电讯业

2、条件:P90 ①政治保障:②经济基础:③技术条件:

3、特点:①以电为核心;

②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

③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4、影响:P96-97 ①从经济角度看:②从政治角度看:③从文化角度看:

5、局限性:a. 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社会原有的弊端;

b.还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仍旧悬殊;

c.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列强对弱小国家的侵略、瓜分与掠夺日甚一日。

6、围绕“电”的发明: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留声机、电车、电视、空调、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

7、电力广泛应用的意义:

a.电力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b.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

c.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d.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电气时代”“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8、爱迪生:美国人,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蓄电池等。

9、交通领域:

①卡尔·本茨:德国人, 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②亨利·福特:美国人, 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流水线的作用:a.大幅度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b.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汽车普及的意义:a.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始进入“汽车时代”;

b.迅速缩短人们间距离,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③莱特兄弟:美国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1903年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海滩试飞,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第19课缔结结盟的狂潮——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P99)

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①形成过程: a.1879年,德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一个主要是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

b.1882年,意大利加入,形成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称“同盟国”。

②成员国:德、奥匈、意

③核心:德国

2、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①形成过程:

a.1892年,俄法两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形成了俄法协约,它是”三国协约”的雏形。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俄签订了军事协约,

最终形成了“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②成员国:英、法、俄

3、英国“光荣孤立”政策:①含义:英国不与欧洲其他国家结盟

②能实行原因:殖民地多;军事、经济实力强大;岛国的有利地理位置

③放弃的原因:

P101

4、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世界领土。

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6、后果: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7、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P104)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3、交战双方: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土4国)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

29国) 4、主要战场:欧洲 三条战线: 东 线:俄——德、奥匈

南 线:塞 ——奥匈

西 线:英、法—— 德(主要战线)

5、主要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双方:法、德)

(特点: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作用: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6、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

7、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

8、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欧亚非,阵亡人数840万,受伤人数2100万,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9、、一战性质:除塞尔维亚等极少数国家具有民族解放和自卫战争性质外,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第四单元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P113)

1、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理论: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14-17世纪) (17-18世纪) (19世纪) (19世纪)

2、兴起的原因:P114

3、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

5、影响:P115

6、自由主义:代表作: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自由放任”的主张

第23课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P119)

第24课文学艺术的大师(P125)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社会是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世界产业革命浪潮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各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间不同,各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同样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变迁,教育受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制约。关于近代教育起始年代的划分,教育界的争论很多。我们一般认为,欧洲近代教育肇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成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而我国的近代教育发轫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1904年“葵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我国近代教育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兵舰和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的人侵,一方面使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中国强行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的狂潮。以“儒礼”为内容的传统教育主题已不再呈现独占局面,旧的教育主题开始受到冲击,产生腐败。与此同时,新的、外来的——开始是裹着大炮的声威,新的教育主题开始萌芽、发展和壮大起来。 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洋务运动”为标志。其特征有: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科学教育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办教育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类新式学堂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性”课程,开设“格物”、“天文”、“舆地”、“算术”、“化学”等。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曾国藩是倡导者,他们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产生的,随后逐步酝酿成“实业救国”思想。容闳、何启、胡礼垣在《新政论议》中指出:学校科目中应包括机器工务、轮船建法、电气制用、开矿理法、农务树畜等科,以期“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富国裕民之本”。3 2.“广开学校”,创建新式学堂,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出于对传统教育的质疑,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并派“志趣 1杨文花,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科教文汇,2008(2),第204页. 2《卡尔·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中的普及教育的发言记录》(1869年8月10日和17日),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6卷,第654页. 3元青,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初探.天津:天津师大学报,1986(2)第30—32页.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十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 第I卷(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 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凋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ks**5u 3.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数 A B.世界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这种经济格局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4.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B.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加快了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进程 5.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 6.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而亚当·斯密则 是挥舞着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有关这三个英国人对工业革命贡献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瓦特改良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 B.牛顿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市场经济理论 C.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瓦特发明蒸汽机、亚当·斯密提出殖民扩张理论 D.牛顿发明蒸汽机、瓦特发明内燃机、亚当·斯密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俄国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通过1861年和 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2、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内战(1861——1865年)前,北方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方保留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方矛盾尖锐,北方主张保护关税,还主张解放奴隶。南方却把奴隶制度扩展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并颁布了《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美国内战的作用:在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林肯: 答:(1)、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2)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三方面: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 用;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特点:以电为核心、广泛性。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四大特点是: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②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进入电气时代。③此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④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发明成果: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器,电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②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③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4、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德、奥、意三国同盟和俄英法三国协约形成。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内容解读: (1)简析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其表现。 (2)认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变化的关系。 3.本课概述: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的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4.学情分析: 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5.教学方法: 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较、归纳,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4)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 2.过程与方法: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最新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名师精心制作教学资料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维度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共22题,每小题2分,计44分) 1.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A、亚历山大一世 B、叶卡特林娜二世 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3.美国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A、废除了奴隶制 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动群众力量扭转战局 4.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在美国历史上曾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最大贡献的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杜鲁门 D、布什 5.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矛盾中最尖锐的问题是() A、争夺劳动力 B、争夺联邦政府的领导权 C、提高还是降低关税 D、在西部新领土是否实行黑人奴隶制 6.本身隶属于同盟国,而在大战爆发后望风使舵加入到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国家是() A、德国 B、土耳其 C、奥匈帝国 D、意大利 7.内战以前,美国南部保留和发展大种植园经济与下列哪个国家联系最为密切?()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荷兰 8.美国内战是一场() 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消灭奴隶制度的革命 9.下列关于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次战争发生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②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④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下列哪个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日本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中没有()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意大利 12.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派出了以为首的使团出使美国和欧洲,学习了许多有用的经验和 治国方略() A、岩仓俱视 B、大平正芳 C、阿倍仲麻吕 D、德川庆喜 13.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 量的是() A、新兴地主 B、中下级武士 C、大名 D、商人 14.下列关于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5.1861年的世界没有下列哪件大事发生() A、中国的洋务运动开始 B、美国内战爆发 C、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D、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纲课程标准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重点 难点本课重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本课难点:近现代各种主要经济成份的基本概念、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法 教具讲述法、讨论法等。新课标历史(必修Ⅲ)、《系统集成历史》二轮总复习学生用书、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专题概要】 近现代有四种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错综复杂。其经济成份主要包括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受经济性质和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影响,各经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案

复备栏目第20课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萨拉热窝事件出现的原因、经过及影响,提高学生分析概括 历史现象的能力。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萨拉热窝事件作为突发事件在 其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多视角地观察、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概述凡尔登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意义,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 说说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归纳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 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历史资料的能力。 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参战双方、战争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查看图片、观看影像资料、收集归纳信息,概括 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的主要过程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 后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5~6人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收集 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尤其是突发事 件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观看影片,体验战争灾难,从而激发对和平的热爱。 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 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以及同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 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与当今世界的恐 怖活动的对比,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和平。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灾难性后果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热 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恐怖活动的区别,充 分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战前,国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而局势最紧张最敏感的地区是 哪里呢? 二、出示目标,尝试探究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教案北师大版

复备栏目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 置,提高识图能力。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 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 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 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 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采用分析的方法理解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 的目的。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 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 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 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 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 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 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 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1、出示自学目标,布置自学任务: 1)首先结盟的是哪两国?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

一:服饰的变化 1.概况 A.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 原因:西方的影响;吸收西方服饰特征加以改造;人们思想解放,观念变化,审美观发生变化具体表现: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上衣下裙.旗袍同时流行 主要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体现时代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 原因:苏联的影响,政治运动影响,革命思想影响 具体表现:列宁装、连衣裙.干部装、绿军装成为时尚 主要特征: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体现时代特征:独立自主,巩固独立 C.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78年-至今)。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国力增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创新意识….. 具体表现: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 主要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体现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代 2、变化特征: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到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二:饮食文化 1.概况:传统菜系:粤菜、鲁菜、川菜、淮扬菜 2、变化趋势:由传统菜系向传统菜系交融,中西餐并行。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概况: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2、变化特征:传统居室建筑趋向西化、中西合璧。 四、移风易俗——习俗风尚的变革 1、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婚姻:清末民初,提倡婚姻自主 丧葬:19世纪20年代初出现西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 丧葬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其他:民国建立后发型、放足、历法、社交礼仪发生变化 思考: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变化原因: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政治(环境、形势);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变因 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俄国1861年改革p.7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2、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内战(1861——1865年)前,北方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南方保留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方矛盾尖锐,北方主张保护关税,还主张解放奴隶。南方却把奴隶制度扩展到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并颁布了《解决黑人奴隶的宣言》。这两个文件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美国内战的作用:在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林肯: 答:(1)、内战期间,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2)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列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p.86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三方面: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②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③新的讯息传递技术、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特点:以电为核心、广泛性。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的四大特点是: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 ②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进入电气时代。③此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④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发明成果:①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器,电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其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行业。②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③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的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④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4、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德、奥、意三国同盟和俄英法三国协约形成。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起决定作用的是西线和东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结果: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这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一战性质)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 北师大版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选择题 1.(·黑龙江齐齐哈尔·21)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德国——慕尼黑阴谋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答案】A 2.(·黑龙江齐齐哈尔·23)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C.奥匈帝国 D.日本 【答案】A 3.(·云南德宏·20)发生在一战中,因为战役极其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 的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B.凡尔登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答案】B 4.(·广东·22)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5.(·江西·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A

6.(·辽宁辽阳·13)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C .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B .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 D .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答案】D 7.(·湖南常德·2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这两大军事集团是( )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B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D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答案】C 8.(·江苏无锡·20)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 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B .三国同盟的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德国闪击波兰 【答案】C 9.(·四川乐山·26)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2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2 1860—1910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殖民扩张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C 10.(·山东济宁·15)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 英 法 德 美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国 别 项 目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物质生活的变迁包括“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指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 2、变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3、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5、特别注意,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①第一次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第二次变化: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③第三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④第四次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6、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7、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8、服饰的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 9、服饰变化三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