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陈丽娜张学萍姜明慧

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电风暴的救治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7例并发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过。结果经多次电除颤并加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射频消融术等综合治疗, 15例顺利康复出院, 2例救治无效死亡。结论对发生心脏电风暴的患者,严密监护、准确判断和及时的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心脏电风暴; 电除颤术;术后护理;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perioperative cardiac electrical storm complicated

CHEN Li-Na, ZHANG Xue-Ping, JIANG MING-Hun,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Xuzhou, Jiangsu,221009.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highlight of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perioper-ative cardiac electrical storm complicate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cardiac electrical storm (17 cases) complicated. Result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 including multiple defibri-llation, pacemakers and injection of amiodarone, β-blockers, buried type cardioversion defibrillator (ICD)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were applied. Fifteen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discharged and two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ardiac electrical storm, strict monitoring, accurate judgment and

timely electrical defibrilla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rescue.

Key words:Electrical storm; Electrical shock after surgery ;Postoperative nursing.

心脏电风暴( electrical storn} , ES),又称交感风暴,与室速风暴和ICD 风暴是同义语,是指24 h 内持续发作 3 次或 3 次以上的室速、室颤或ICD 后的适当放电,是一种越来越普遍发生的致命性临床综合征[1]。交感神经被过度激活是其根本原因,会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

ES 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ES 患者病死率为未发生ES 的7.4 倍[2],ES 发生后3 个月内死亡风险增加5.4 倍[3]。经历ES 并存活患者,有50% 将发生更多次ES。即使植入ICD 患者,仍有14% 死于不能终止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4]。

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15例此病例,通过临床的实践,对该病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在对这些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总结了如下护理体会报告。

1.病例资料

收治的17例病人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在37-76岁,平均年龄(60.8±14.12)岁。其中心肌梗死9例,心律失常8例。所有病人都应用了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患者电除颤8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7人,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人。心肌病及原发性心电疾病的患者电复律6人,射频消融术6人,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3人。通过电除颤或电复律联合药物治疗、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方案,1-3天电风暴终止,住院4-16天,平均住院日(6.86±3.67)天。有15例病人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2例病人抢救无效死亡。

项目

心肌梗死心肌病、原发性心

电疾病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9 100.00 8 100.00

电除颤(或电复律)8 88.89 6 75.00 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电除颤8 88.89 6 75.00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8 88.89 0 00.00 射频消融术0 00.00 6 75.00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0 00.00 3 37.50

2.讨论

心脏电风暴的病因:(1)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缺血、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置入术后、急慢性心力衰竭;(2)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所引起的心肌结构异常;(3)原发性心电疾病(如Brugada综合征、长/短QT综合征等);

(4)剧烈活动、情绪激动、颅脑外伤、精神紧张引起的疼痛等,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5)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等药物可诱发ES;(6)低钾、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ES的ECG特征:(1):多源性、多形性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可不等;(2)可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室速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可以呈多形性或单形性室速;(3)在室速、室颤发生前,窦性心率可有升高的趋势;(4)可出现T波宽大畸形,伴发一过性室性早搏后缺血型ST段抬高或压低、Niagara样T波等,T波电交替或T波极度损伤性改变。

ES的临床表现:(1)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发生ES,室颤和室速反复发作,心电活动发生严重的紊乱,需要反复多次的电除颤和电复律治疗,才可能终止,室颤和室速发作的时间较前缩短,以前的药物治疗效果差;(2)原发病的症状,如心力衰竭、ACS、颅脑损伤、精神症状,躯体反应;(3) 交感兴奋的全身症状:血压骤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增快等。

ES的治疗对策:(1)一旦发生心脏电风暴,应立即实施紧急电除颤或电复律,终止室速或室颤,并配合心肺复苏;(1)药物治疗:电除颤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维持有效的血流动力学。β-受体阻滞剂是ES发作的常用药物,抢救病人时常反复予肾上腺素推注、并联合电除颤治疗,可加剧交感神经的兴奋,进一步诱发室速或室颤。及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抑制β受体的活性,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被阻断和逆转,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减少对室颤的敏感性,达

到有效治疗ES目的,使心电活动稳定;阻止ICD 放电和治疗心脏电风暴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胺碘酮,它使反复发作的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得到抑制,使部分ICD风暴患者在短时间内摹得稳定。临床上常胺碘酮和B受体阻滞剂合用使用,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利多卡因可减少膜电位,单独抑制钠通道,常用于缺血性室速的控制。有一个针对室速或室颤的院外研究[5],应用利多卡因的病人,只有12%能存活运至医院。(2) 非药物治疗: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的再同步治疗(CRT),可应用于猝死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高风险猝死病人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后的ES,可选择ICD、CRT防治或射频导管消融术,消除其电生理基础,达到治疗的效果。单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可应用PCI恢复血流通畅,消除ES的病理基础;

3.护理

3.1准备急救设备心脏电风暴患者要住在监护病房进行监护,护士定时巡视为抢救工作做好准备,床边备好各种抢救仪器、设备、物品、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他抢救药物,除颤仪(电除颤是紧急终止心脏电风暴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患者床旁放置气管插管用物、吸引器、开口器、简易呼吸器、口咽通气道等抢救器材,以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配合医师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急救设备的数量、性能每班必须严格交接。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定期检测登记,检查除颤仪同步性能是否完好,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各种导线的接触有无不良及断裂。

3.2紧急电除颤一旦病人发生室颤,应在第一时间时行紧急电除颤,电击越早,挽回病人的生命的几率越大,疗效越好。每延迟除颤时间1min,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 ~10%[6];发生室颤1min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 [6]。所以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电除颤的指证、操作方法、临床意义和机制。患者一旦出现室颤,应紧急实施电除颤(非同步)。临床护士为病人实行常规心电监护时,电极片放置位置应尽量给除颤时电极板放置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免除颤时延误时间。除颤时为避免造成患者皮肤灼伤,除颤的部位皮肤可覆盖用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或者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回路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2、3 肋间,放电电极置于心尖部[7]。除颤时暴露患者

胸部,电极板稍加用力紧贴胸壁,再次确定心电示波仍是室颤,边缘不能翘起。放电时避免直接接触患者和病床,两拇指同时按压放电,室颤发生时宜较大能量,以争取1 次电击除颤成功,若第 1 次电击选用能量太小而需作 2 次甚至多次电击则反而延误抢救时机。首次放电能量选择360J,如果首次电除颤患者未恢复正常心室率,再行电击仍选择360J。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做好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理。

3.3 生命体征监测电除颤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神志的变化,24小时心电监护,监测有无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部分心室纤颤的预警心律,防范于未然,并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室性心动过速可诱发室扑或室颤对心脏有致命性打击,可使血压骤降,各脏器供血不足,急性泵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监测心脏电活动及心电图情况,观察治疗有无不良反应,判断疗效,室性心律异常一旦出现应及时处理。,早期确诊和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为一旦交感风暴发作,心脏的泵血功能就会丧失。室速、室颤反复多次发作,患者会出现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应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头片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气囊或呼吸机辅助通气,减少心肌耗氧量,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电风暴患者电击后常会出现持续数分钟频发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连续的出现室速、室颤,这时应立即予再次电击除颤。电除颤后由于脑组织长时间的缺血缺氧,会引起脑组织的损伤,最常见的是脑水肿,所以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状态、瞳孔的大小及有无对光反射、有无肢体的抽搐、各个关节的活动度等。脑水肿的患者,头部可置冰帽以减少耗氧量,达到保护其他重要器官和脑组织的作用。

3. 4 给药护理各种原因所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心脏电风暴发生的根本原因,限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可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临床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它可以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延长窦房结恢复时间等。镁可以控制异位激动,对动作电位 4 相位相稳定有利,可使钾内流增加,Na+-K+泵功能增强;同时对缺血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电交替的演变、发生有拮抗作用。这类药物应用时,要另开一静脉通路(最好是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留置),应用微量输液泵,严格控制药物的输注浓度和速度,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外渗、皮肤坏

死、静脉炎的发生,可预防性的局部皮肤应用康惠尔贴。应用药物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律和心率情况,以调整药物浓度、速度,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液体进出量的平衡,控制输液速度。在用药过程中我们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8]。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心动过缓、大汗、头晕、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肢端的皮温及血运情况,动脉搏动情况、有无气管痉挛、恶心、疲乏等症状。

3.5心理护理患者突然病情变化反复除颤会表现出恐惧、焦虑、不安情绪,害怕再次发作,对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9],做好与家属沟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的鼓励,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患者当处于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时,以调整情绪为目的的应对方式是较好的选择[10]。向导患者讲解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及时协助其生活所需,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避免各种不良刺激。通过有效的沟通,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

4.小结

这一类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护理工作在电风暴患者的救治和护理中极其重要。对于护士来说,不能单纯被动的执行医嘱,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保持头脑的清醒,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要有预见性,及时的汇报医生配合抢救。护理工作要有针对性,熟练的掌握各种抢救技能,特别是技术性强的操作,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除颤仪、无创呼吸机的参数调节和管道的连接、通气导管、呼吸气囊的应用、抢救药物的计量及调节等。每个护士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履行职责,病人突发病情变化时,立即组织配合抢救,分工协作,要做到忙而不乱,动作要稳、快、准,争分夺秒进行救治。遵医嘱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律变化调节给药浓度和速度,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进行救治的同时还要加强患者及家属心理的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Heart Rhythm Society,America n College of Cardiology,et al. ACC /AHA /ESC 2006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and the prevention of sudden cardiac death:a report of the Ameri鄄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Manage鄄ment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the Prevention ofSudden Cardiac Death)[J]. J Am Coll Cardiol,2006,48 (5):247-346.

[2]Sesselberg HW,Moss AJ,McNitt S,et al.V 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 inpost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indi-cations: a MADIT-Ⅱsubstudy[J].Heart Rhythm,2007,4: 1395-1402.

[3]Exner DV,Pinski SL,Wyse DG,et al.Electrical storm presages nonsuddendeath: the antiarrhythmics versus implantable defibrillators ( A VID) trial[J].Circulation,2001,103: 2066-2071.

[4]Viskin S,Belhassen B.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the absenceof organic heart disease: classification,differential diagnosis,and implicationsfor therapy[J].Prog Cardiovasc Dis,1998,41: 17-34.

[5]Dorian P,Cass D,Schwartz B,et al. Amiodarone as compared

with lidocaine for shock-resistan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J]. N Engl

J Med,2002,346 (12):884-890.

[6]常丽.2 例心脏电风暴患者的救治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2009,29( 7) : 721 -722.

[7]陶祖琴,袁粉定,王顺娣,等.多次电除颤治疗心律失常5 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 11) : 85 -86.

[8]李素珍,林福禧,沈波,等.人体位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 26(2): 107-109.

[9]陶祖琴,袁粉定,王顺娣.多次电除颤治疗心律失常5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85一86.

[10]陈偶英,席建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对比[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2(14):3279.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大纲纲要.docx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 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 不超过 10 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 5 个循环心肺复苏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苏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内心肺复苏小组专项急救电话(总值班电话),可由总值 班负责通知复苏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苏报警器,通过网络直接通知复苏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苏:围绕生存链(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早除颤;早 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苏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分10钟内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苏原因(6H6T),注意脑复苏及超长期复苏。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ED ,或由复苏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家属做好沟通,必要时启动医疗纠 纷预警。

1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 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 次 /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 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 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 5~ 10 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 微克 /kg 静滴;5%碳酸氢钠100ml 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 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 焦耳。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 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 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 剂,

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电击伤的急救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3-08-14T14:37:20.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周立君[导读] 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后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可致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周立君(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277-02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物理因素引起一种损伤性疾病。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后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可致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高电压还可引起电热灼伤。闪电(雷击)伤属于电击伤的一种。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触电的原因常见为:①主观因素:不重视安全用电,自行检修电线、电器,用湿手接触电器,在大树下躲避雷雨等;②客观因素:电器漏电,电线破损,高湿、化学腐蚀剂使电器的绝缘性能降低;③意外事故:地震、火灾、大风雪、严寒等使电线断裂下落。 1.1 电流强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损伤的程度。现已证明,多数人能忍受lmA的电流,接触5mA电流时有刺痛感,15mA电流则刺激神经和肌肉,引起肌肉强直性收缩,呼吸困难;若60mA电流从一上肢传向另一上肢,则心脏内的电流量足以导致心室颤动;100mA电流经过脑组织时,触电者立即失去知觉。 1.2 电流类型电流分直流和交流两种类型,人体对它们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交流电的耐受程度要差得多,其中以低频(15~150Hz)的危险性较大,低频中又以50~60Hz的交流电危险性最大,由于它易落在心脏的易损期,而致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 1.3 电阻人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各种电阻不同的组织组成的导体,外面是一层导电能力很差的皮肤,皮肤里面有导电能力很强的体液。皮肤的湿度和清洁度也影响电阻,潮湿或油腻的皮肤比干燥清洁的皮肤导电能力强1000倍。电阻的大小决定了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当电流刚接触皮肤时,皮肤的电阻阻碍了电流进入体内,部分电流在此处转化为热能,使该处皮肤凝固炭化。皮肤凝固炭化后电阻减少,于是电流进入人体,并沿体内电阻最小的组织血液和神经组织行进,造成血管壁和神经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清醒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昏迷者给予鼻饲流质1500~2000ml/d。 2.1.2 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局部血循环情况,并准确记录在重病护理单上。 2.2 临床观察内容 2.2.1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或鼻塞吸氧,用呼吸机者保证气道湿化,给予血气动态监测。 2.2.3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2.2.4 对于轻型触电者,神志仍清醒仅感心慌乏力、四肢麻木者,也应该在心电监护下观察1~2日。 2.2.5 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3 药物观察内容 2.3.1 电击伤常常是深部组织破坏严重,因此补液量需较同等面积火烧伤者为多。可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末梢循环、心率、中心静脉压、尿的颜色和尿比重、血细胞比容、血气分析和每小时尿量来调整补液的质、量和速度。肢体部分严重电击烧伤时应考虑输血。然而,对严重电烧伤合并有严重心肌损害或心搏骤停复苏后或伴有颅脑损伤时,应适当限制输液量,以防止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脑水肿的发生。 2.3.2 按时准确地使用强心药、升血压药、利尿药、抗生素,用后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特殊用药最好用微量泵进入,算好每小时进入的用量。注意用药的配伍禁忌,输入多种药物最好不要在一条通路上进入,以防止出现局部配伍禁忌。 2.3.3 电击伤患者一旦发现有血红蛋白尿,应及时用呋塞米、甘露醇等利尿剂,使尿色变清,并且同时碱化尿液。对严重酸中毒者,可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静滴(2~4mg/kg)。对已发生急性肾衰竭者,血尿素氮超过58mg/dl时即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2.4 预见性观察 2.4.1 电击伤时心肌遭到强大电流刺激,心肌有严重损害,护士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心率、心律的变化。复苏后有可能再发生或持续存在心律失常,要立即给予电击除颤与药物除颤,并转入1CU监护与治疗,监测心率、心律的动态变化;每日做标准的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T的变化,以了解心肌缺血的情况;监测心肌酶谱变化,了解心肌受损害的程度并采用保护心肌等药物。 2.4.2 伴有高处坠落伤者、伴有昏迷者需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的变化,防止脑水肿加重发生脑疝,并且做好昏迷患者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4.3 电击伤后,在复苏治疗不充分、通气不足的情况下,深部受损组织特别是坏死肌肉可释出大量毒性物质和异性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在酸血症情况下更易沉积和堵塞肾小管,极易造成急性肾衰竭,必须早期应用利尿剂。在护理上必须重点观察尿量、尿色、性状与尿比重以及肌酐、尿素氮变化,了解肾功能变化。 2.4.4 个别患者会出现电击后综合征,表现为轻度胸部及手臂不适等症状,系肌肉极度收缩后所致;个别患者有脱发或毛发过多,女性有月经紊乱;个别患者还会有历时数月的轻度性格改变。碰到这些问题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减轻或消除电击后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淑芳.心肺复苏后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监护[J].广西医学,2006年02期. [2]柴伟利,丁士芳,于春宝,石礼,温长慧.心肺脑复苏常见不足与缺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03期.

电击伤的急救与护理有哪些

电击伤的急救与护理有哪些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修电线的工人不小心被电击伤,然后倒下来,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当场丧命,这样的话对自己和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所以说在生活中我们必须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来给自己做好一些急救的措施,如果当时身边没人发现自己,或者是比较偏辟的地方,那么做好这些急救措施将会让自己走出危险之中,那么电击伤了之后如何来急救和护理呢? 急救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清醒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昏迷者给予鼻饲流质1500~000ml/d。 观察伤口渗血、渗液及局部血循环情况,并准确记录在重病护理单上。 临床观察内容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或鼻塞吸氧,用呼吸机者保证气道湿化,给予血气动态监测。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 对于轻型触电者,神志仍清醒仅感心慌乏力、四肢麻木者,也应该在心电监护下观察1~日。 详细记录4小时出入量。 药物观察内容 电击伤常常是深部组织破坏严重,因此补液量需较同等面积火烧伤者为多。可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末梢循环、心率、中心静脉压、尿的颜色和尿比重、血细胞比容、血气分析和每小时尿量来调整补液的质、量和速度。肢体部分严重电击烧伤时应考虑输血。然而,对严重电烧伤合并有严重心肌损害或心搏骤停复苏后或伴有颅脑损伤时,应适当限制输液量,以防止心力衰竭或肺

水肿、脑水肿的发生。 按时准确地使用强心药、升血压药、利尿药、抗生素,用后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特殊用药最好用微量泵进入,算好每小时进入的用量。注意用药的配伍禁忌,输入多种药物最好不要在一条通路上进入,以防止出现局部配伍禁忌。 电击伤患者一旦发现有血红蛋白尿,应及时用呋塞米、甘露醇等利尿剂,使尿色变清,并且同时碱化尿液。对严重酸中毒者,可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静滴(~4mg/kg)。对已发生急性肾衰竭者,血尿素氮超过58mg/dl时即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如果被电击伤了,那么我们就要做好这些急救措施来救自己的性命,如果被电击伤了,但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话,懂得自救的人在能够保住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这些急救措施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更好的道路,让我们脱离生命危险。

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

时间:2017年01月12日 题目: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 主讲人:李宏 参加人员:门诊输液室全体人员 内容: 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秒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秒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秒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5分钟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一、病因 1.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其次冠状动脉痉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而缺少显著的、明确的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已较肯定,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足以使ST段抬高,且可以是无症状性的,也可以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自发性ST段抬高与严重心律失常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同时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 (3)其他如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2.非冠状动脉性疾病 (1)原发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常发生猝死。 (2)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少部分可致猝死 (3)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以法洛四联症,尤其是术前有严重肺动脉瓣狭窄者猝死多见,其次为艾生曼格综合征。 (4)其他心肌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弥漫性心肌炎引起猝死的危险性很大。心肌炎为猝死的第2位病因,多系统性结节病不少见,少数病例可有心脏受累。

3.电生理异常 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传导系统病变。 二、临床表现 ①突然意识丧失或抽搐;②大动脉搏动(股动脉、颈动脉)消失;③听不到心音,测不到血压;④急性苍白或发绀,继之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肛门括约肌松弛。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 心脏骤停时做的心电图常有3种类型: (1)心室颤动最常见,占绝大多数;表现为QRS波消失,代之以规则或不规则的心室扑动或颤动波; (2)心室停顿占极少数,因心室电活动停止,心电图呈一直线或尚有心房波; (3)电-机械分离占少部分,表现为缓慢,宽大,低幅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室机械性收缩,一般认为,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复苏成功率较低。 2.脑电图脑电波低平。 四、处理措施 1.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CPR)是针对心脏骤停而采取的尽快建立有效循环,提高心输出量的一系列措施。心脏停搏时间越长,全身组织(特别是脑组织)经受缺氧的损害越严重,维持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开始抢救时间的早晚。 整个复苏抢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基本的生命支持;二是进一步的支持生命活动,争取恢复心跳;三是复苏后处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其处理原则大致相同,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有效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心输出量,给予有效的生命支持。处理心脏复跳后的各种后遗症及原发病。心脏骤停的复苏处理大致可分为3期:

电击伤致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护理

电击伤致心脏骤停病人的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19T14:01:21.2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作者:黄秀娜冯晓薇 [导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电击伤或称电烧伤指一定强度电流直接通过人体或感应电通过人体所致组织损伤及各器官功能障碍。 黄秀娜冯晓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广东广州 510289) 【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7例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结果:7例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切实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关键词】电击伤;心脏骤停;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60-02 电击伤或称电烧伤指一定强度电流直接通过人体或感应电通过人体所致组织损伤及各器官功能障碍。致伤同时可能伴有电火花、电弧等高温以及引燃衣服致火焰的烧伤;包括雷电击伤。以上这种损伤均为突发事故,需急诊处理[1]。 1.临床资料 2015年院内收治电击伤致心脏骤停患者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20~38岁,职业:工人,6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表现为痛性肌肉收缩、面色苍白、意识丧失、休克、呼吸心跳骤停,进入“假死”状态。 2.急救与护理 2.1 应尽早并延长心肺复苏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电击数分钟或一周左右,可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心跳停止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对此不应认为是死亡,而应看作是“假死”,这是由于心室纤颤、延髓中枢受抑制或呼吸痉挛引起的。电击伤患者多为年轻人,器官本身并无疾病,延长心肺复苏的时间,可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此患者在心肺复苏50分钟后恢复心跳。《201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中提到,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应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厘米;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给予患者足够的通气。早期电除颤的配合:及时CPR和电除颤的配合,可使复苏成功率大大提高。 2.2 保持静脉管路通通畅 静脉给药是有效快捷的途径,我们选择在患者的右手和右手肘贵要静脉采用22#留置针,使患者的升压、镇静、护心、止血、抗感染、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能顺利进行。为监测中心静脉压,行右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做好术中配合: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穿刺处皮肤,在肩下垫小枕,根据穿刺进程逐项物品供给,协助局部皮肤消毒及固定穿刺管。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阻止分泌物及呕吐物吸入肺内,此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长达17天,呼吸管路是细菌聚集的重要部位,积水杯的冷凝水及时倾倒,管道有污染及时更换,常规7天更换一次呼吸机管路,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3min100%氧气吸入,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0S-15S,吸氧负压不超过0.053kPa,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合度情况。 2.4 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及瞳孔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出入量严重不平衡及时告知医生,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准确测量中心静脉压,关闭所有补液,根据研究显示,使用呼吸机时,PEEP为6~8、9~12、及13~ 15cmH2O时,CVP测量值分别相应减去1、2、3mmHg[2]。由于电击伤时心肌损伤严重,每天做心电图检查,及抽血肌钙蛋白定量及急诊心功检查。 2.5 预防压疮的护理 压疮最多发生在受压迫和剪力及有骨性突起部位,压疮的常见部位为:坐骨、骶尾骨、足跟、外踝、髂前上棘。此患者呈浅昏迷的状态,按照《2013版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1)侧卧位时尽量选择30°侧卧位,可用枕头支撑。(2)充分抬高足跟,小腿下垫一软枕。(3)定时变换体位,以减少身体易受压部位承受压力的时间和强度,每2小时翻身1次,动作轻柔,抬起患者,尽量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避免拖、拉、拽.变换体位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4)皮肤保护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坐骨、骶尾部、足跟、外踝等受压部位使用泡沫敷料(如美皮康有边型和美皮康普通型)。(5)保持皮肤适度湿润可以保护皮肤。(6)保持皮肤清洁。此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压疮。 2.6 复苏后低温的护理 物理降温:冰帽的使用,用毛巾包裹冰袋置于全身大血管处,药物降温,蒙洛英2ml肌肉注射,做好体温监测。 2.7 眼部的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眼睛,用红霉素眼膏点眼睛,并加盖湿纱布以保护眼睛。 2.8 口腔护理 此患者牙关紧闭、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降低,加大了口腔护理的难度,易导致口腔并发症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每天两次用浸有0.9%生理盐水的棉球对口腔可触及部分进行擦洗,再用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灌洗,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2.9 留置胃管的护理 患者口腔内有气管插管,并且时有抽搐,舌头及口腔黏膜容易损伤,引起感染。每次鼻饲前均应检查胃管位置,确定在胃里方可进行鼻饲,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由于患者的消化功能恢复较慢,注入的营养素容易呕吐,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严防堵塞呼吸道。 2.10 留置尿管的护理 用安尔碘三型消毒液每天两次会阴抹洗,清洁尿道口,每日更换尿袋,并且用0.02%呋喃西林500每天两次膀胱冲洗。 2.11 伤口的护理:患者触电后摔倒头部有伤口,做好伤口的清创、消毒、缝合、包扎、以减少感染。每天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护理常规 按急诊抢救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及时清理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 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F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钟。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 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10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mmHg)以上;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灰转红:③散大的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⑥可以排尿;心电图波形改善以上只要出现前2项指标,说明有效,应继续行CPR。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可用面置呼吸囊加压给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给药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各种抢救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 4.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经药物治疗无效,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术 【健康指导】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模拟急救情景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急诊模拟情景 1. 接诊环节。 病人家属按床头铃呼叫护士,护士及时到达病房,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摆正患者体位,解开患者衣领,另一护士前来协助抢救工作,轮流为患者胸外按压。同时绑上袖带,吸氧、上心电监护。 值班医生为患者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心电监护显示:患者无呼吸、无心跳、无血压,考虑心脏骤停。 立即心肺复苏: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开辟静脉通道,给肾上腺素1mg 静推,必要时5-10 分钟重复一次。同时急查心电图。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请ICU、心内科医师会诊。 2.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初步处理。 询问患者家属,患者发病心脏骤停前有无诱因,既往有无心脏病、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苍白,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程度,有无震颤、心包摩擦音;心脏的左右浊音界;心脏的心音、额外心音、杂音。 目前患者病情危急,况且年岁已高,虽然我们采取了积极治疗措施,在救治过程中仍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3.死亡。如果经济允许建议到ICU治疗,救治更加方便。由于本院医疗技术和技术力量与上级医院有一定差距,您与其他亲戚商量,可以往大医院转院治疗,我们会积极陪护,但在转院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后果,我院概不负责。如留院治疗,我们会积极治疗,现已告知上述风险,如果没有问题,请在病危通知单签字。 对病人处理: 1. 吸氧2.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心律、血压、脉搏3. 开辟第二条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呼吸、防止脑水肿与缺氧、促进脑细胞代谢、防治肾衰竭及预防感染。 护士核对值班医生医嘱,重复确认,执行医嘱。 值班医师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3. 会诊与处理。 ICU心内科医师5分钟到达病房。 心内科医师:继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与予以治疗。 ICU医师:患者病情危急,转入ICU进一步观察治疗。

心脏骤停护理常规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最新版) 一、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一)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呼喊患者,轻拍患者双肩,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同时快速检查呼吸(默数自己平静呼吸两次患者无1次呼吸或仅为喘息),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喘息),立即启动急救系统(呼救)。 (二)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一旦确认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呼叫120或通知专业人员),呼叫准备除颤仪及抢救车,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去枕仰卧位,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松解衣裤。 2.胸外心脏按压: 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至少5cm,幼儿大约5厘米,婴儿大约4厘米。(婴儿和儿童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场,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按压效果,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3、开放气道:

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呕吐物或其他异物(捶背或推压下胸部),观察口腔情况:有无舌后坠及活动假牙。打开气道,可以用仰头举颏法,对怀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采用推举下颏法。 4.人工呼吸: ①采用口对口呼吸法: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 ②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 10~12次/分钟。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如已建立高级气道,且二人CPR则8至10 次/分,潮气量6-7ml/kg,按压与通气可同时进行。 5. 尽早除颤: 按压通气要持续进行,直至除颤仪到来。准备好除颤仪后,用纱布清洁除颤部位的皮肤,电击板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分析心律,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实施电击除颤一次,立即行5个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次分析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 能量选择:双向波除颤仪,120J-200J/次, 单向波除颤仪为 360J 。不清楚依次为200J,200-360J,360J 。 除颤仪电极板的放置位置:心底(STERNUM):患者右侧锁骨中线第2—4 肋间。心尖(APEX):患者左乳头外侧第4—5肋间与腋中线的交点。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6.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 (1)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2)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逐渐转为红润;(3)散大的瞳孔缩小; (4)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5)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 (6)可以排尿;

电击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电击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击伤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电击伤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创面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等各种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可减少电击伤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电击伤;急救;护理 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而造成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死亡,称为电击或电损伤[1]。现将我院急诊科近年来收治的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65例电击伤患者,男47例,女18例,年龄17~64岁,平均(37.4±5.7)岁,入院时间为电击后0.2~1 h来院,61例治愈后好转出院,4例死亡。 1.2 临床表现轻度电击伤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四肢软弱、全身乏力、心慌、心悸等;重度电击伤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持续性抽搐、心律不齐等,且电击伤处被灼伤的皮肤可出现坏死,局部出现“炭化”现象。单手或单足有电击伤入口者,其出入口处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边缘规则整齐,直径为0.5~2 cm,灰白色或焦黄,无痛的干燥创面偶可见水泡;无电击伤出入口者有轻度心肌缺血及心电图异常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迅速脱离电源,对于重度电击伤患者,若已经发生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者立即争分夺秒地实施心肺复苏或心电监护,将患者迅速转送医院,途中不停抢救。现代CPR强调应在伤后4 min内实施初级复苏和护理,并在8 min 内实施高级复苏。 2.2 院内救治成立专家抢救小组,迅速制定抢救方案,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输血浆,给予吸氧、导尿及持续48 h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末梢循环、尿量以及伤口创面的渗出情况,并对烧伤创面及合并外伤部位及时给予止血措施等,对有呼吸困难患者即刻行气管切开手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通气情况、呼吸频率、深度以及有无发绀等情况。 2.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了解病情的动态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效地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3.1 保暖将室温保持在30℃~32℃,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2.3.2 静脉输液通畅的静脉给药是有效快捷的治疗途径,对休克期补液,详细地做好血压、脉搏、尿量、末梢循环等情况护理记录,并根据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在保证烧伤患者补液量多的同时,积极防止因补液过量而出现的并发症,使抢救治疗能顺利进行。 2.3.3 药物指导遵医嘱应用利尿剂,预防脑水肿、肺水肿的发生;给予镇静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图

院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不超过10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5个循环心肺复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心肺复小组专项急救(总值班),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报警器,通过网络 直接通知复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复:围绕生存链(早按压且少中断按压;早除颤;早气管插管和早期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10分钟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心脏骤停原因及未能复原因(6H6T),注意脑复及超长期复。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A E D ,或由复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5、注意医疗相关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与家属做好沟通,必要时启动医疗纠纷预警。

1 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一、检查 1.必须尽快在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呼吸、 瞳孔、心音、血压等情况; 2.心电图检查及进行心电监护。 二、治疗原则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平卧硬板床,拳击胸骨中点一次,如未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0~100次/分。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畅通气道:输氧。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立即准备好气管插管,安上人工呼吸机。 (4)进一步维持有效循环,若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好必要时可考虑开胸按压。 (5)建立静脉滴注通道:滴注增加心排出量药物及碱性药物:如肾上腺素1mg 静注,必要时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多巴胺每分钟2~10微克/kg静滴;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6)心电图监测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和电技术两方面: 1)电击除颤:心室纤颤可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所需能量为200~360焦耳。2)药物治疗: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硫胺、溴苄胺等;若由于洋地黄中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静注。 3)对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静注治疗。 三重症监护室处理 (1)维持有效的循环: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处理心律失常;防治急性 左心衰竭等等。 (2)维持有效呼吸:关键问题是要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也可用呼吸兴奋剂,

急诊科常见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 2 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 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600ml,频率 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 1/3 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 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 10 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 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由灰转红;③散大的瞳孔缩小;④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⑤昏迷变浅或出现反射或挣扎;⑥可以排尿;⑦心电图波形改善。 以上只要出现前2项指标,说明有效,应继续行CPR。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可用面罩呼吸囊加压给氧,必要时立即行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给药通道,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各种抢救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 4、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经药物治疗无效,应尽快进行电除颤术。 【健康指导】

心脏骤停护理查房

精品文档 心脏骤停护理查房 一查房日期:2017年1月10日 查房科室:急诊科 查房的目的: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 主持人:夏小艳 二临床资料 护士长夏小艳介绍基本情况:患者景开才,男,61岁,于2017年1月6日13:45分被快递员发现晕倒在我院门卫室,立刻通知我科值班护士,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 现场情况:发现患者俯卧位倒地,面色紫绀,将病人翻身处于平卧位。未扪及大动脉,无呼吸,无脉搏,无意识,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考虑心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准备简易呼吸器。 抢救措施:继续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安置心电监护示室颤波,心率178次/分。继续心肺复苏,{心三联(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呼二联(尼可刹米、洛贝林)}。13:50急转入急诊科。立即电除颤,遵医嘱分别调至于200J, 200J, 300J。持续心肺复苏。14:25患者无自主呼吸、无脉搏、无意识、瞳孔散大,于14:28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三发言与提问 1夏小艳护士长:请问哪位护士老师告诉我们心脏骤停的原因? 方丽老师: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 心脏骤停按发生原因: 心源性心脏骤停前者为心脏疾病所直接导致,心跳通常早于呼吸停止。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心肌梗死。 非心源性心脏骤停为其他疾病或意外等导致,心跳可晚于呼吸停止。最常见的是意外事故。 2夏小艳护士长:很好,方丽老师将心脏骤停的原因解释的非常好。那么老师们知道心脏骤停的类型吗?那就有请陈思吉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下。 (1).心室颤动 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颤动,心电图上可见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连续而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达200~400次/分。室颤多见于心肌严重缺血或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室颤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类型,而且复苏成功率最高,尤其是室颤波粗大且快速时。 (2).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身节律 心室肌呈断续慢而微弱的不完全性收缩,频率多在20~30次/分以下,虽然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但听不到心音,扪不到脉搏,亦称为“电-机械分离”,多是心肌严重损伤的后果,复苏不易成功,预后颇差。 (3).心脏(室)停顿 心脏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心电图上没有P-QRS-T波群或仅有P波。多见于麻醉、外科手术及某些内科严重情况时,复苏成功率亦较室颤为低。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急救以及护理,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总结疗效。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好转48例(96%)。 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并在患者心跳恢复之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治疗、护理价值,值得应用及推广。 标签: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急救;护理 心脏骤停主要是指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从而使排血终止,并出现心脏射血功能停止,无法听到大动脉搏动等一系列反应的一种急危病症。心脏骤停会导致患者呼吸停止,在短时间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即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缺血症状[1],从而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治疗与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满足心脏骤停诊断,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6.41±10.87)岁。 1.2 方法 对心脏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急救措施进行治疗,即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准备急救设备、建立静脉通道等。 在对患者实施急救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即降温护理、查房护理、吸痰护理、口腔护理、静脉滴注护理等。 2 结果 通过对50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措施治疗,经有效急救、护理最终好转48例(96%)。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诊断的时候,应该及时确切,患者最佳诊断时

急诊科十大护理常规

急诊病区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急诊科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 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 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 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 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 高血压病护理………………………………………………………- -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 (血)气胸护理常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