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半月谈(上半年全)(1至12期)

2016年半月谈(上半年全)(1至12期)

半月谈的半月评论是公务员考试资料必备之一,是必备的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资料和公务员考试申论资料。下面汇总了2016年上半年(1至12期)的半月评论。

第1期:攻坚结构性改革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指出“明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体制性障碍而推进的改革。“供给侧”因素包括经济活动主体(如企业和个人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环境、企业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信息化等)、结构变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制度变革(如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等。结构性问题则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体制性障碍又集中表现在政府作为的“越位”“缺位”“错位”和现代市场发育滞后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症下药。当前来看,推进结构性改革已十分紧迫。

一是培育新动力的需要。我国多年来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其作用逐渐缩小,副作用逐步显现,亟须从供给侧寻找新动力。

二是解决我国经济难题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难题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大、僵尸企业较多、金融风险累积、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少的环境破坏,来达到更好的产出效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我国才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也才能解决国内消费者到国外“扫货”买马桶盖的问题。

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始自今日。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改革都是从供给侧进行的。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允许农民在小城镇落户和进城打工、放权让利改革等,90年代中期以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外汇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总体改革,90年代后期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发展中小企业、政府机构改革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改革,许多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难理解,凡改革都是要调整制度或体制机制,都涉及优化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目的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髓所在。

但与过去30多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当前的改革侧重点有所不同。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主要是解决经济增量问题,而目前的改革,除了要解决经济增量问题外,还要先解决累积多年的存量问题,特别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房地产高库存、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不良资产、环境污染等存量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培育主体,增加要素有效投入,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其中的重点和关键是制度变革。

制度变革是“三大发动机”中具有根源性的发动机,因为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也要受其制约。制度变革可以从多方面提高生产率,如通过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提高生产率,通过改善和提高投资者预期提高生产率等。

制度变革包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各项改革,从供给侧来说,关键是要采取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减货币超发等行动。其中,减管制涉及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等;减垄断涉及垄断行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金

融制度改革等;减税收涉及行政机构改革、财政制度改革等;减货币超发涉及货币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2016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尤其是前三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都是短兵相接,如同一场歼灭战。如何才能取得胜利?根本的还是要靠改革。今年中央已经部署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养老保险、医药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必须以更大的魄力和决心推进和落实。只有完成“三去一补一降”的艰巨任务,中国经济才能真正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者李佐军,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第2期:城市也是新市民的家园

新一波城市化的核心,是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在深重的城乡二元历史背景中,注定了这是一个伟大而又艰难的历程。

2015年年末,因一名中学生跳楼自杀,在甘肃永昌县酿成了数千人围观聚集的群体性事件。新闻舆论从中敏锐地捕捉到近年来从农村进入县城的居民是事件中活跃的“主力”,由此深刻地提出了城镇化推进中新市民的“精神不适应症”。

由这种“精神不适应症”衍生的种种群体非理性矛盾冲突,永昌事件绝非个例。

新市民走出乡土,怎样在城市中寻找到、营造出温暖、幸福的另一个家园?

我们正创造着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世界奇迹。短短30多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55%,两亿多农民挤进城门,实现了非农就业。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工扎根城市?让更多的新市民融入城市?产业发展是融合的基础,公共服务是融合的纽带,社会保障是融合的支撑。我们不能忽略,更深层的还有文化认同,这是融合的精髓,也恰恰是当下城市化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无疑,农民工融入城市,有一个文化改造、转型的问题。

毋庸讳言,由于生活的贫困、信息的闭塞、教育的落后,还有小农经济带来的自给自足的耕作方式、相对封闭的生产环境、简单重复的生产活动,导致农民的社会视野、文化知识、公民素养多有局限。进城农民在环境卫生、行为规范、公共秩序等方面,有许多隔膜需要打通,有许多陋习需要祛除,在契约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等方面,有许多缺失需要补课,有许多观念需要培育。入乡自然就要问俗,就要随俗,何况,今天农民工要融入的是一个与他们已往心目中的“乡”具有全然不同的面目和灵魂的“城”!一味地怀念故土,株守在封闭的流动人口扎堆的棚户区社会,延续着与其在家乡相似的村落化生活,终难摆脱边缘化、弱势化的宿命。

从农民到市民,这是一步历史的跨越,也是一次文化的转型。农民工就业在城市,生活在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牵动人际交往、社会参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改变。创造接纳新市民的人文环境,帮助提高适应能力,生长现代意识,转换行为方式,在学习和模仿中,在汲取和内化中,增强新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融入城市社会,这是城市化的新使命。

同时,这里也有一个文化尊重、包容的问题。

在城乡二元的历史熏染中,我们似乎都形成了一个思维定论: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注定是落后的,陈旧的,而城市文化工业文明自然是先进的,引领的。这种自在的优越感,常常使我们在城乡文明的冲突中模糊了视线,预设了结论,常常使我们在新市民与原居民的矛盾中,先入为主地站上了文明制高点,拥有了话语主导权。殊不知,有时恰恰是这种似是而非的简单化、两极式思维定论,将我们引入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的误区。乡土文化农耕文明中蕴藏的热爱家乡、尊崇自然、晴耕雨读、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善良质朴、尊老爱幼、邻里相帮等,也是我们的软实力,也是我们应该尊重、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已是过去时。但是,作为民族的智慧、传

统的积淀和文化的资源,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和弥足珍贵的滋养。

接纳、引领新市民在陌生的城市中寻找精神家园,放飞人生梦想,这也是一个文化认同、融合和提升的过程。

在原子化的演变中,在小时代的标榜中,在工具性的膨胀中,社会的冷漠症、孤独症开始流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成为时尚,人文精神失落、道德伦理紊乱警钟敲响。精神生活中的这种种错乱现象,在城市社会中显得分外鲜明。大规模的拆迁建设,爆发式的造城运动,轻易地割断了邻里、社区具有稳定性和亲密性的既有联结,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人际关系,改变着淳厚的社会风尚,城市文化工业文明面临新的挑战。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是什么?正是人们对家园亲情、传统文化和美好人性深情的遥望和永恒的眷念。

文化的融合,是一种丰富,是一种滋润,也是一种撬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如此,地域文化、族群文化、城乡文化的交汇,也当如此。

新市民的努力奋斗,丰富着城市的生活,焕发着城市的容光,也砥砺着城市的精神。他们那种钻研打拼的韧劲,吃苦耐劳的品格,给富足安逸的城市注入了更多创造的活力;他们那种粗糙爽朗的热情、自然坦荡的真诚,给精致细腻的城市增添了更多阳刚的气息;他们那种爱岗敬业的执著、诚实守信的善良,给坚硬冷漠的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温情。在新市民的群体中,同样涌现出许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草根英雄”、“城市好人”,他们在社会主流价值的践行中所闪耀的人性光辉,所释放的道德能量,同样在提升着城市精神的标高,同样在激励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城市,也是一个家园,是一个全体市民共享、共建和共治的家园。文/苏北

第3期:信心就是力量

消解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是当下国人努力求解的一道难题。新近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针对中国经济看空还是乐观的两种声音,引起了全球舆论的特别关注。

顶着质疑,冒着风险,中国经济依然衔枚疾进砥砺前行:从就业、收入、环境等数据看,总体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世界经济增速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的背景中,6.9%的增速还是一个亮眼的业绩;GDP总量比上年增加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仍超25%。

事实胜于雄辩,信心不可动摇。

信心来自面对经济形势的清醒认知。

要把握基本面。中国经济面临突出矛盾,可能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量大质优的要素资源,具备发展中大国特有的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10多亿人将进入小康社会,7000多万人要脱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蕴含着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经济发展依然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能力。

也要明晰历史观。中国经济进入增长换挡、发展转型、体制变革时期,由此而来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正是当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还要转换新视角。看国内。自主性扩大投资意愿走弱,但新消费时尚却逆势上扬:旅游休闲已是寻常百姓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热潮正在一个个动感城市急速涌流,智能家居数字家庭向着我们频频招手,文化娱乐需求高涨中电影年度票房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专家解读,这就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万亿级的新消费市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口”。看世界。全球增长持续放缓,深度调整。但雾霾中也见到隐约亮光。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转向正常化,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结构性改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从泡沫化状态回归常态,这都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奠定良好基础。

冷静观察,直面现实,正视困难,我们的双脚就站到了坚实的大地上,拥有了牢固的立足点,就看到了远方的地平线,找到了准确的方位感。

信心来自破解增长难题的科学谋划。

如何去遏制经济下行的势头,保持平稳健康的增长?

路径在转型,核心是创新,支点是改革。

转型倒逼升级,转的是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向消费主导递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轨。一方面挺进中高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发力去产能,坚决退出僵尸企业,优化整合宝贵资源,“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市场出清产业振兴。

创新驱动发展,已被列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高涨,颠覆性技术、跨界式组合、融合型发展崭露头角,智能制造、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澎湃而来。我们当迎头赶上,抢占先机。同时,也应分外警醒,扎实推进。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提供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机器换人”,多见一哄而起,重复投资。结果呢?技术部件空心化,高端产业低端化,本土企业边缘化。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也难以拉动本土的机器人产业。

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改革进入深层的利益调整和权力重构,阻力越来越大。但是,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再深的河水也要蹚过去。核心是政府改革,简政放权转换职能。中央三令五申,壮士断腕,实施清单制度,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成效却难以让百姓满意。在不少地方和部门,该放的权力难以放到位,该管的环境难以管理好。那么多的“两创”行动受制于政策的悬置,那么多的创新成果遇阻于审批的困扰,那么多的企业不是战死沙场,而是仆倒在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改革深入攻坚,已是不容迟滞。

信心来自落实发展战略的奋发作为。

挑战不可回避,阵痛在所难免,等待观望没有出路,消极悲观更无希望。信心不仅来自于清醒的认知,科学的谋划,更重要的,来自于积极的行动,奋发的作为。一如年初那场多年未见的极寒,骤然来袭,人们猝不及防,经受考验。一味蜷缩在安乐窝里猫冬熬冬,注定是越猫越冷越熬越难。那些转身扑向窝外天地的人们,不畏艰难显身手,胸有朝阳化冰雪,反倒是热血奔涌,如沐春风。

市场相信的是勇气和智慧,是定力和作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挑战也可能是机遇。而我们在现实中,更须警惕和防治的,是正在滋生、蔓延的发展焦虑症、发展冷漠症和发展失能症。焦虑者容易急躁冒进,追求大干快上,重走发展老路;冷漠者或忧干事风险或失利益动力,不愿积极作为;失能者对经济新常态缺少认知,对政府新定位缺少把握,对技术新革命缺少学习,想干事却深感无能为力。三症不治,信心如何坚定?

信心是一种预期,也是一种素质;信心是一种理性,更是一种力量。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浪中前进在挑战中成长的。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形成合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4期:“特事特办”应淡出历史舞台

针对所谓“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等论调,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知名经济学家普遍持否定态度。有经济学家表示,上述论调背后的逻辑是,腐败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一些官员收了钱就可以突破现行法律制度“特事特办”,事实上,正是这种“特事特办”,带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转型升级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当然一针见血揭示了腐败危害经济的本质,但我们的目光似乎更应当在“特事特办”这四个司空见惯的字上稍作停留。

对“特事特办”,人们可谓耳熟能详。有人认为,“特事特办”起初是指对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优惠政策。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特事特办”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存在,具有现实合理性,并且推动了改革发展和历史进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很多事情都要摸着石头过河,用旧观念和旧制度来衡量,新生事物都可能被视为“异端”,没有突破就可能

胎死腹中,而“特事特办”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突破方式和突破路径。比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沿海经济特区的成长,就见证并承载了“特事特办”的历史价值。

三十多年来,时代在不断进步,实践在不断丰富,对规律性认识在日益深化。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中,在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各项制度逐渐定型的今天,“特事特办”的正面效应趋于下降,而其负面效应则逐渐上升。如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在“特事特办”中被引进,就必然严重损害地方的经济健康发展;如果不经过环境影响评价或环评不过关的企业在“特事特办”中上马,就必然给地方造成严重污染;如果不经过安全评价或安评不过关的化工项目也在“特事特办”中上马,就必然给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严重隐患……

然而,虽有诸多前车之鉴,时下行政机关无论是布置工作、汇报成绩还是交流经验,“特事特办”出现的频率还相当高。而透过形形色色的“特事特办”案例,人们不难观察到,所谓的“特事特办”在本质上往往是行政乱作为与行政不作为并存交织的产物。超越法律制度、绕开必要程序的“特事特办”,是不是典型的行政乱作为?原本10天可以办完的事,非要一个月才办完,在上级干预或舆论关注下,用10天就办完了,还美其名曰“特事特办”,这是不是典型的行政不作为?

由于“特事特办”在现行制度轨道之外运行,除了导致破坏市场秩序、造成严重损失等消极后果,还极易损害法律权威,为有法不依开绿灯。何为“特事”?如何“特办”?并没有公开的标准。而在现实中,就成了权力说了算。权大的说这个事是“特事”,那么就是“特事”;权大的说这个“特事”要怎样“特办”,那么就怎样“特办”。什么政策导向、什么法律规定、什么行政程序,统统撇在一边,这不是典型的权力说了算吗?权力说了算,而不是法律和制度说了算,就必然使“特事特办”成为滋生腐败的暗道。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着重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用这样的标尺来衡量,则不难看出,“特事特办”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时代趋向背道而驰。

去年3月,环保部一位领导说,“环评未做、项目先上”,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顽疾,个别地方的“未批先建”项目竟有近50%之多。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地方果真有这么多的“特事”需要如此“特办”吗?分明是视法律法规为无物。

那么,是不是就彻底否定客观上可能存在需要“特办”的“特事”呢?当然不是。“特事特办”不可能完全被取消。确实有“特事”需要“特办”,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特事”需要依法认定,“特办”同样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而不能个别人说了算、照个别人说的办。法治框架内的“特事特办”,一是量应当极少;二是与其说是“特办”,不如是说优先办理。在一个崇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社会里,如果逸出法治轨道的“特事特办”依然层出不穷、普遍存在,是不正常的,也是不能容忍的。曾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特事特办”应当淡出历史舞台,真正值得全力追求和倾心礼赞的,乃是廉洁、高效、法治的政府。

第5期:领导干部都来关心科技创新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61次提及创新。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就科技创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场内外,不少代表委员、科技工作者,也就科技创新畅谈真知灼见。来自科技界别的李自颖委员说,创新驱动吹响了科技人员奋发有为的号角,“我感觉到一种自豪和使命担当”。

科技创新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会内会外的人们都不感到意外。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摆在

五大发展理念首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又是创新驱动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国家命运的兴衰,这不仅是历史常识,也是时代趋势。可以说,抓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就能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就能实现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如此重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此突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以满腔热情来关心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创新。领导干部知识结构不同,分工也各有不同,但关心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是时代要求,应成为共同的使命担当。

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方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很好的表率。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人们也经常能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足迹。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又在南昌大学视察了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

可持续的科技创新离不开适宜的社会土壤和体制条件。檀结庆代表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科技创新尤为重要”。领导干部不关心怎么行?潘复生委员表示,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这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瓶颈和症结。领导干部不关心怎么行?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如果能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汇聚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将有非常大的“创新供给侧”潜力。领导干部不关心怎么行?邓中翰代表表示,创新驱动最重要的是人才,应该通过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顶级人才。领导干部不关心怎么行?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对领导干部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治素养、法治素养、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科技素养同样不可或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整体上与时俱进,但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只有持续关注科技进步,才能不断提高科技素养。

只有亲近科技才能了解科技,只有了解科技才能重视科技。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科技修养,不是要成为科学家或技术专家,而是要培养科技意识和科技思维。当今时代,领导干部对科技基本知识、科技前沿动态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等有所了解,才能在工作中增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的思维方式。如果对科技新知茫然无知,与科技界相当隔膜,无法与科技人员有效交流沟通,如何能担负起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

领导干部关心科技创新,就不会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不会满足于凭文字材料了解情况;就会多去科技型企业调研,多到重点实验室考察,多问科研院所的需求,多听一线科技人员的心声,多与科技专家交朋友,和科技界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自身的科技素养也便在这样的浸润中得以提高。

领导干部关心科技创新,就不会对创新人才求全责备,不会对科研工作下达“限期完成”的指令,不会以长官意志去挑战甚至去阻碍创新发展;就会懂得科研探索中根本不存在所谓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主动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积极倡导崇尚创新的时代风气,自身的科学理性精神也便在这样的实践中得以厚植。

领导干部关心科技创新,就不会认为科技创新只是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事,不会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和自己无关;就会致力于创新服务,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更加注重优化政策供给、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自身为科技创新所做的贡献也便在这样的创新服务中得以实现。

广大领导干部有了较高的科技素养,关心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创新就会成为实质的、一以贯之的、发自内心的意识和行动。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养和理性精神,各级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走在前列。

第6期:转型当有新思维

适应新常态,转换新动能,发展新经济,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转型的主旋律。唱响这主旋律,我看,重在践行新理念,开拓新视野,解放新思维。

中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催促着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创新发展,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式,革除顽固的路径依赖,在更开放、更深刻、更灵活的层面上,为转型的顺利推进贯注思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传统的生产模式在转换,个性化制造已是企业界的市场自觉。

当中国消费者“海购全球”呈现爆发性增长势头,当日常消费品如电饭煲也进入国人出境游“抢购清单”,我们为巨量的消费力外流而震惊,也为国内的制造业缺失而焦虑。人们的消费需求已在升级,消费观念正在变革,而商品的供给价格优势不再,供给结构大大落后。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正从大规模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强力倒逼中国制造的生产模式由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向精细化、人性化和个性化转型。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市场自觉和创新取向。“您来设计我来实现”引发的柔性化生产,在重构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一种新商业文明就此诞生。

深刻的技术进步在换轨,颠覆性创新成为竞争者的超车弯道。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创新的机会,众多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抓取这个机会。他们不再株守于浅层的现有产品性能的改善和现有客户人群的增长,不再满足于既定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和习惯的市场运行模式,去探索创造或利用技术和市场的突变,努力成为市场竞争的引领者、产业变革的主导者。

当下,最具革命性的颠覆性创新,当数全球工业4.0的潮流。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我们在迎接智能化新时代。抢搭这一轮革命的列车,从而彻底实现工业现代化,既需要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商业化创利模式的跟进,也需要砥砺承受变革阵痛的意志和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在中国的“华为”公司内部,很早就设立了自己的“蓝军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虚拟各种对抗性声音,模拟各种可变性信号,发出一些危言性预警,从而保证华为持续探索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竞争中永葆企业青春的活力。

稳固的产业疆界在突破,融合型发展重构新常态的产业格局。

全球化的数字经济,正大踏步地走来,重塑着产业变革的布局。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一个个边界被打开,一处处篱笆在撤除,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跨界发展,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大趋势。

我们正在拥抱一个流行书写符号“+”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网络+”:互联网正在加速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布局;“要素+”:例如,“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创意”等等,新兴文化业态如雨后春笋;“行业+”:如“旅游+,”与现代农业、度假养生、生态养老、文化民俗体验等方面的融合,有力地撬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平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

既有的经济形态在拓新,共享型经济开启民主化的商业时代。

出门在网络平台上约车,有了闲置房可以网上短租。我国的分享经济正破土而出,惠及寻常百姓。“闲置就是浪费,使用但不购买”。分享经济借助创新平台,优化配置分散的闲置资源,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模糊了供需双方的原有身份,拆解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坚固藩篱,颠覆了传统商业的游戏规则,为产业发展赢得了新的巨大商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新的旺盛活力,也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分享经济不仅释放了新的生产力,而且衍生出新的生产关系,开启了商业民主化的新局。

活跃的创新动能在积聚,多维度跨越引领特色化的高地经济。

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说的是区域性发展跳不开产业雷同的“魔咒”现象。同质化竞争如何转换为变道式竞争?市场力量的强化,新兴技术的革命,创新动能的积聚,为不同区域的特色彰显、共同发展打开了宽敞的窗口,也为落后地区的异军突起、后发先行构建了高速的通道。西部的重庆发展为什么能在整体经济下行中一马当先引领风骚?重庆人自己的解读是秉承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主打的电子产品向着智能显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体系拓展,走出一体化整合、全链式培育、集群化发展的新路。长期戴着贫穷帽子的贵州发展,近年来何以面目一新惊艳亮相?就是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抓住了数字化革命的契机,在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后发先行”,开花结果。

个性化制造,颠覆性创新,融合型发展,共享型经济,多维度跨越,既是发展方式的革命,也是发展思维的创新。我们常常困惑,转型的内涵怎么看?转型的动力是什么?转型的路径在哪里?换一种思维看转型,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能尽快找准新的着力点,点燃新的增长点,登上新的制高点。

我们读过托马斯·库恩的经典《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吧?书中提出,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起源于思维定式的转换,即“范式转换”,超越老传统,突破旧思维,才能取得新的成功。这里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钥,也会有中国转型升级的成功之钥。

第7期: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新时期面向全体共产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全体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重要抓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在“十三五”规划进入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凸显从严治党的新意和深意。

本次开展的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立足于日常性和长效化,这彰显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注重从抓“关键少数”向抓全体党员拓展,从注重专题教育、专项治理向全面教育、系统治理深入,这是我们党立足于党情发展和执政使命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作为执政大党,我们党始终强调党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教育,也始终告诫全党同志,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党员的思想上、灵魂上建党,一刻也不能放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这与广大党员争做先锋是分不开的。但发展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对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仍然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全面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任重道远。

党员合不合格,既看思想,也看行为,丈量的尺子就是人民的要求、党章党规的规定以及时代的使命。当前,在党员队伍中,尤其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比如宗旨意识淡漠,在为民与为己上颠倒本末;比如法纪意识薄弱,将个人行为凌驾于法纪之上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党在新时期的职责、使命、担当,格格不入,非扭转不可。这也正是开展“两学一做”的要义所在。

“两学一做”,要求高,落点实,紧紧抓住“做合格党员”这个“衣领子”。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是每一位党员在入党时的庄重承诺,加入党组织后,做合格党员就是对党员的始终要求。

做合格党员,不仅有政治上的原则要求,而且有具体指向和丰富内涵。从当前来看,至少有这样三个维度是需要党员常照的镜子:一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能否跟得上中央的步调,能否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对每一位党员的现实考验;二是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中,能否做到始终以人民的

利益为中心,能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体现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方向;三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能否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能否永立干事创业的时代潮头,这是衡量党员状态的标记。

本次学习教育中,“两学”是前提,“做”是关键,学什么,怎么做,都有统一的要求,严格的标准。把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学习的总纲,引导全体党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这对做合格党员至关重要。党章党规是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全体党员汲取理论养分的教材,因此,把党章党规学透了,把系列讲话精神学深了,是新时期做合格党员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学”与“做”密不可分,学深学透是为了做好做实,做好做实必然要学深学透。

正如中办印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中指出的那样,做合格党员,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新时期的合格党员要自觉成为“五种人”:即做理想信念的传承人,讲政治、守规矩、有信念,能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并体现在自觉行动上;做“四个意识”的明白人,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挺在思想认识的最前面;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这就要求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干事创业的带头人,把热情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我们党的根基在基层,党的肌体细胞是党员。细胞合格,党的肌体就强健;基层有活力,党的事业就兴旺。抓好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就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8期:用知识产权撬动知识创新

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兴衰。创新驱动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则要通过创造性智力劳动才能完成,而知识产权又是保护、促进知识创新的关键。因此,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保护和激励创造性智力成果,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

回溯人类文明史,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知识迅速公共化,同时也为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制度保证,从专利制度诞生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序来看,二者之间应该存在极其重要的因果关联。时至今日,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法律保护。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进入人们的观念,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不过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有目共睹。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不少,“山寨产品”还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没有深入人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民族创新能力还未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知识创新是充满高风险、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难度的智力活动。很多人能熟练应用旧知识,只有极少数人能在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知识,而知识创新的成果恰恰是人类福利增进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只有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相反,如果人人都可以搭便车,从事知识创新的人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与激励,持续创新就会丧失动力。

我们从来不缺少创新的种子,从来不缺少聪明的大脑,欠缺的是对创新成果积极有效的保护。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这种状况可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司法机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加强;忧的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仍然比较普遍,一些人在技术上的竞争以非法的方式进行。鉴于此,我们对知识产权在社会观念和法治环境层面还需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

漠视知识产权,就将被假冒伪劣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事实上,即使是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往往不够重视。作家莫言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几年前一群作家跟一家网站打版权官司,“按说这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说风凉话:有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你们不去关心;有这么多的弱势群体,你们不去关怀;你们这帮作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关心自己的版税,还诉诸公堂,占用媒体宝贵的版面和时间”。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创造性智力成果是一种无形物,它比有形物更容易被“偷”,似乎也比“偷”有形物更容易被人原谅。一摞白纸被人“偷”了,人们会异口同声说这是“偷”;而这摞白纸上写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或有原创价值的学术文章被人“偷”了,似乎不能让人们更义愤填膺。其实,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偷”,都会使权利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是“客体共享,利益排他”,创造性智力成果可以共享,却不是“免费的午餐”,但一些人奉行“拿来主义”,未经许可把别人的成果拿来就用,并且心安理得。

人类聪明才智是一切艺术成果和发明成果的源泉,国家的职责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保护艺术创造和科技发明。我们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已取得明显进步,但还很不如人意。有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已经不愿意申请专利了”,因为“不申请专利还好,一申请专利反而被剽窃得更快”,于是“核心技术方面绝不再向外透露”。在专利制度建立之前,技术进步都是由技术机密所驱动,而这种传承方式会极大地阻碍人们之间的知识共享。知识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不力,就会回到“机密保护”的状态,这既会抑制自己的创新,也不利于引进最好的技术。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人在增多,但还没有对侵权行为形成压倒性优势。司法领域已开始尝试创新保护制度,以突破制约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瓶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复杂的环境,相关法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说,还是要确立这样一种理念:侵犯知识产权不仅可耻,而且违法!只有保护好创造性智力成果,投身知识创新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社会才能获得不竭的前进动力。

第9期:用铁的纪律选出好干部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进行换届。本次换届正值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本次换届也是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一次重要检验,所以更显特别,更值得关注。

中央高度重视换届工作,尤其是换届中的纪律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肃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明换届纪律。今年1月,中组部就会同中央纪委机关印发《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明确划定“九严禁”“九个一律”等纪律红线,释放了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这些都深刻表明,中央对换届纪律问题是“零容忍”的,要用铁的纪律选出好干部。

强调换届纪律,这既是对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教训的汲取,更是对换届工作特殊性的清醒认识。贿选的前车之鉴表明,如果不用铁的纪律和严的要求抓换届,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歪风邪气“污染”换届。事实上,换届工作本身战线长、程序多、敏感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这项工作做得成功与否,换届中的风气如何,直接关系党风政风,影响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换届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民心,来不得丝毫马虎,来不得半点随意。

在这个过程中,铁的纪律必须贯穿始终,必须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方面、每个主体。具体来说,有三个群体必须带头把纪律挺在前面,做执纪遵纪的模范。

一是换届组织者。地方各级党委必须把换届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党委主要负责人要把纪律的戒尺高举头顶。地方各级党委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把换届风气监督作为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地方换届组织者必须做到不跑风漏气,不给跑要者丝毫空隙,不给搞歪门邪道者半点情面,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二是换届监督者。换届监督者必须把监督换届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始终做到耳聪目明,始终拉紧纪律这条红线,用抵制歪风邪气的钢的意志抓好换届工作铁的纪律。

三是直接参与换届者。直接参与换届者必须把遵守换届纪律作为参与换届的前提,用平常心参与换届、实践换届,进退流转都要服从换届的规则,服从党和人民的选择,服从纪律的约束。如果每一个参与换届的人,都是风清气正的健康因子,那么换届的大环境就必然会天朗气清。

铁的纪律与选出好干部是正相关关系,运用铁的纪律是手段,选出好干部是目的。如何落实好“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是对本次换届工作成功与否的重大检验。这就要求换届工作必须严把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政关,坚决防止用人失察、“带病提拔”,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小康建设进入决胜阶段,各种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这就要求换届能够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新的动能,通过换届,把状态不佳、能力不足、意志不强的领导干部换下去,把状态好、会改革、能作为、善治理的好干部选上来,尤其要选出经得起各种风险和考验,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干部。

在换届中,选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干部尤为重要。各方面要进一步树立鼓励创新、倡导改革的鲜明导向,及时把那些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干部选拔出来。实践中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央精神和各项改革举措贯彻落实到位,落实好各项发展要求,让老百姓有更大的获得感。

换届工作虽然是一项政治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但换届工作不神秘,也不应该神秘。相信本次换届工作将会更加透明民主、更具开放性,而这也是用铁的纪律抓好换届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阳光下运行,是预防换届腐败的最好防腐剂,换届工作要多运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把程序、标准、要求摆到阳光下。当信息越来越公开、程序越来越透明、规则越来越清晰,那些想钻空子、想搞猫腻、想走偏门、想耍花招的人,自然没有了市场,公开透明就成了纪律防火墙。换届中如何创造一切条件让人民群众知情、参与,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也至关重要。毫无疑问,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换届中的风清气正就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绷紧纪律之弦、担当应尽之责、织密监督之网,我们定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蓝图、推进民族复兴大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10期: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显著增多,而在供给端,我国农产品常常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仍然是大路货居多,一些品种甚至生产过剩,出现“卖难”。这一问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为此,农业部最近提出,重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进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4月25日,他在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

那么,如何理解和准确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关键是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抓什么?怎么抓?

为什么?这是应对农业发展严峻挑战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化解。

一是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2015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2亿吨,但全年粮食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亿吨。造成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倒挂。以2015年12月为例,稻米、小麦、玉米国内市场价格比配额内进口到岸税后价格每吨分别高出1320元、920元和600元。造成价格倒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产品的人工和土地成本增长过快。

二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超采地下水,侵占湿地造田种粮、造池养鱼,开垦陡坡耕地和易沙化土地,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种粮种菜,农用薄膜残留土壤,这些生产行为增加了当前产量,但这是以牺牲子孙后代发展根基为代价换取的。农业产能透支带来的后果在逐步显现,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下降。

三是供需匹配能力下降。我国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较为严重。据估算,2015年我国粮食消费量约为6.5亿吨,0.3亿吨的缺口需要靠进口弥补,但2015年我国粮食实际进口量达到1.3亿吨。之所以超量进口1亿吨,在于我国需求量大的大豆国内生产不足,而国内玉米产量增长难以被需求增长消化,大量库存积压。奶粉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国内奶牛养殖业销售不畅。

抓什么?关键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与农业结构调整相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从根本上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应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以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应对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和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控制农产品人工成本过快上涨、增强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的根本出路。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

二是以绿色产能的增长接替边际产能的退出。如果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计入生产成本,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开垦陡坡土地和湿地、超采地下水、使用重金属超标耕地形成的那部分产能就会得不偿失,是需要市场出清的、典型的边际产能。促进这些边际产能有序退出,必须找准支点,特别是要把外部负效应内部化,让采取这种生产方式的人付出代价,让其有压力退出;实行轮作休耕补贴,让其有动力退出。同时,要让绿色、健康产能的增长跑赢边际产能的退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三是延长和重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在总结借鉴日本“六次产业”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基础上,以农业为基础,以提高农民分享比例为目的,推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按照有利于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方向,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怎么抓?重点是释放正确的市场和政策信号。

既要发挥市场信号的导航灯作用,也要发挥政策信号的指挥棒作用。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以降低价格扭曲程度、矫正资源错配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为原则,“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继续执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但要增强政策

弹性,改变只涨不降的刚性预期。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模式。无论是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还是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抑或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都应体现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聚焦、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生产方式发力的政策取向,以农业政策转型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第11期:创新,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事关我国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创新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的创新驱动“三步走”战略,目标清晰,鼓舞人心。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从来都不是轻松的事情,小到个体大到国家,创新犹如花朵需要阳光和空气,需要环境、条件和综合作用力,缺少哪一个方面,创新都不会顺利。就力量而言,政府和市场是托举创新实践的两只大手,不过这两只手的背后是两种角色、两种作用,不可混淆,更不可偏废。从当前我国推动创新驱动的实际情况看,在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充分地发挥好市场的作用。

创新驱动是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全面性的复杂工程,因此需要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那么政府的功能往哪里聚焦呢?纲要给出了新定位,即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同样,市场的定位也是清晰的,即对于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应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就如同创新的两翼,缺一不可,错位了也不行。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和共识,也有教训和误区。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出台了很多规定,也加大了立法保护力度,但各地在执行上松紧不一、甚至有地方保护的问题。曾有这样的案例,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把另一个地方的企业技术骨干挖走了,并把企业核心技术也带走了,当地给土地、资金,让那些拥有技术的人员办企业。原来的企业打官司,但涉事企业所在地政府却百般阻挠,这种做法对保护创新是极为不利的。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产业,各地一窝蜂地重复上马、盲目上马,导致我国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长大,就已经是低水平过剩了,光伏产业就是例证,病根是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了。再比如,一些地方不顾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情况,建设了很多公共研究平台,结果几年内都招不来几个科技型企业或骨干人才,导致平台空置、资金浪费,一些所谓的创新园区变成了房地产集中区,这违背了创新的初衷。实际工作中,类似的假创新、伪创新、功利性创新案例还有很多,究其根源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当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创新中的作用,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在科技、人才、投融资、市场准入等领域内的改革,重要的指向,就是破除形形色色的门槛、掣肘、不公平、封闭垄断等问题,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让市场在推动创新驱动中唱主角。具体来说,要发挥好市场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试错作用。创新是伴随风险的智慧型活动,创新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而创新又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创新常常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由于市场具有分众化、机制活、掉头易等特点,犯错通常不会太大,成本和代价相对不高。事实上,一个个创新成果往往都是在千百个试错的基础上形成,因此,这方面的作用要让市场扛起来,当然,政府要做好服务工作。

二是聚合作用。创新常常需要协同,既有上下游的协同,也有左中右的协同,还有跨行业的协同,等等。协同不是拉郎配,而是由市场的力量起主导作用。比如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车体本身的创新,还是供电方式创新,都涉及资源要素的聚合、协同。这种行业与行业、整体与细分之间的创新协作,应由市场来完成,政府的手不能乱干预。

三是火车头作用。市场对业态、技术、模式的创新需求最为敏感,比如电商领域内的风云际会、各比高低,比的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哪家企业创新能力强、人才聚合好、商业模式优,哪家就跑到

了前头,成为行业老大。哪家创新能力弱、模式陈旧,哪家就面临被吃掉或淘汰的危险。只要有适宜的市场环境,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将争当创新火车头。

四是反向作用。对政府来说,市场有时会产生反向推动作用,就是倒逼政府该从哪里退出、该从哪里进入。比如在一些竞争性领域,政府主导的力量过大导致市场失调,那么市场就会以抵制压力的方式向政府传导信号,要求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诸如此类,政府要高度重视市场的反作用信号。

诚然,市场不是万能的,在创新驱动战略落实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一刻也少不了,当务之急是打造公平的创新环境,重中之重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各级政府都要旗帜鲜明地举起保护创新、保护知识、保护人才的大旗,通过严格执法来震慑那些剽窃创新、侵犯权利、复制品牌、偷盗专利等不法行为,让违法者失利、让创新者得利。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人才流动机制、收益分配机制、资金管理机制、市场准入机制等,对那些不利于创新、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不利于市场活力涌现、不利于公平正义的老办法、老套套进行彻底清除,为创新提供一个公正、透明、鼓励、包容的好环境。

第12期:构建高效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体制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在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与创造性必须要有体制机制的保障。这其中,构建高效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体制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这为构建高效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体制指明了方向。

总体而言,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改革不是简单地“松绑”某几项财务制度,而是要在坚持创新性和分配性的基础上,把科研活动放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通盘考量,把科研人员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在整个国家发展中进行布局,从推动整个经费分配体制改革着眼,从明确科研经费性质入手,精细设计分配的方式方法,要让创新者有回报、有信心、有动力。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创新性和分配性。所谓创新性是指科学研究项目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强大动力;所谓分配性是指科研人员应该从自己的科研成就中得到经济激励、社会尊重,从而激发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科研创新。创新是目的,是目标,分配是手段,是工具。分配性必须服务于创新性,这个关系必须摆正,不能本末倒置。严格说,分配性和创新性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成功的机制是把分配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让生产者和生产的组织者都能够在创新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并通过这种收益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这是经济体制的核心。同样,创新性和分配性也是科技创新体制设计的核心。

以此来审视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课题缺乏创新性,往往简单铺摊子、上规模,甚至重复劳动、重复建设,还有少数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创新性评价和严格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体制。

二是在一段时期内,一些地方沿用简单投入的发展思路来推进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领域重固定资产投入,轻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社会领域重设施设备建设投资,轻服务人员培养和使用;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上情况也差不多,重论文发表,轻科研成果转化。

三是一些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不够完善,科研经费成为“唐僧肉”,衍生出不少腐败。同时,一些科研人员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和回报,大量科研经费花不出去与科研人员不作为现象并存。

总之,一些科研经费管理不够规范,使用不够高效,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激励创新、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作用,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

提到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必然涉及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激励。首先,科研经费的使用和分配须以

科研人员的付出和产出为基础,有付出才有回报,有成果才有收获,多劳多得,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科学研究有它的规律,它往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足够的耐心,需要不断探索、试验甚至试错,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科研成果的评价年度化、数量化。

其次,科学研究既有经济生产的特性,也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特征,前者更需要短期的经济激励机制,后者则需要国家从长期发展考虑给予支持,就像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一样,要着眼于未来。一般说来,基础性研究和尖端前沿性研究风险很大,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很高,政府应该承担这种风险,并在考评和经费分配时予以体现。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几条具体举措,包括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等。

这些举措总的方向是扩大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的自主权,提高科研经费中“人”的分配比例,这是对科研规律的尊重、对科研人员的尊重,值得肯定。当然,科研经费就是科研经费,“打酱油的钱不能买盐”,这个规矩必须有。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方便、激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创新,是当下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改革的紧迫问题。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科研经费改革还要与整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明确科研人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明确科研人员的行为规范,培育科研人员的职业精神。建立不同于公务员的科研人员职业规范和管理办法,破除科研领域的“官本位”。

(选自《半月谈》,由学宝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s://www.sodocs.net/doc/d82914902.html,整理汇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