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美学选择题+部分名词解释

美学选择题+部分名词解释

美学选择题+部分名词解释
美学选择题+部分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题目: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了

A.审美主体上 B.审美客体上

C.主客体关系上

D.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

解题指南:“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的观点是黑格尔提出的,认识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客体上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A.哲学的方法 B. 社会学的方法 C. 考古学的方法 D. 名俗学的方法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

题目: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

A.古希腊时期 B. 古罗马时期 C. 十八世纪 D. 十九世纪

解题指南: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立于1750年,所以选18世纪。

题目:把理念论作为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哲学家

A.赫拉克利特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贺拉斯

解题指南: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的

题目:最基本、最普通的形式规律是

A.均衡对称 B. 对比调和 C.节奏韵律 D. 多样统一

解题指南:多样统一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形式规律。

题目:在“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 博克 C. 达尔文 D. 弗洛伊德

题目:把美分成“秀美”和“威严”两大类的哲学家是

A.西塞罗 B. 博克 C. 康德 D. 黑格尔

题目:不属于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秀丽 B. 柔媚 C. 娇小 D. 粗狂

题目:把体积数量的大称为“数学的崇高”和力量的巨大称为“力学的崇高”的哲学家是A.博克 B. 康德 C. 黑格尔 D. 席勒

解题指南:“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是康德提出的。(多选出现过)

题目:把解释学与生命哲学结合起来并使其发展成为人文科学的普遍方法论的哲学家是A.施莱尔马赫 B. 狄尔泰 C.海德格尔 D. 伽达默尔

题目:属于类似联想的诗句是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瓦片” D. “马后桃花马前雪”

解题指南:类似联想:指两件事物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

题目:提出审美距离说的美学家是

A.布洛 B. 尼采 C. 海德格尔 D. 弗洛伊德

解题指南:布洛提出的审美距离说。

题目: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的文学家是

A.孔子 B. 韩愈 C. 柳宗元 D. 苏轼

题目:下列不属于艺术范畴的是

A.绘画作品 B. 音乐作品 C. 工艺作品 D. 曲艺作品

解题指南: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属于艺术范畴

题目:关于“意象”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物质存在 B. 审美的表象系统

C. 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

D. “象”能体现主体之“意”解题指南: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

题目:不属于艺术动态流程环节的是

A.艺术构思 B. 艺术创造 C. 艺术品 D. 艺术接受

解题指南:艺术动态流程环节: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

题目:意象孕育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表现为

A.反映与被反映 B. 模仿与被模仿

C. 认识与被认识

D. 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

题目:关于艺术想象力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B. 将丰富的形象、感受融会和整合C. 不能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 D. 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题目:蔡元培提出的著名主张是

A.“以美育代宗教” B.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

C. “趣味教育”

D. “四育”

题目:对美育的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B. 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C. 使人的智力和德行得到快速提高 D. 培养人们的审美创造力

题目:艺术诸多功能中的首要功能

A.宣传功能 B.教育功能

C.审美功能

D.娱乐功能

题目: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A.哲学 B. 社会学 C. 考古学 D. 名俗学

题目:被誉为美学之父的是

A.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鲍姆加登 D. 黑格尔

题目: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A.马克思实践论 B. 马克思存在论 C. 马克思实践存在论 D. 马克思主义哲学

题目:“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A.开放性 B. 虚拟性 C.封闭性 D. 主观性

解题指南:审美对象的特点:开放性,非实体性。

题目:“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所呈现的意境在审美形态中属于

A.崇高 B. 优美 C. 荒诞 D. 丑

题目:具有优美形式特征的是

A.狰狞 B. 柔媚 C. 宏大 D. 粗狂

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

A.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黑格尔 D. 马克思

题目: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

A.鲍姆嘉通《美学》 B. 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

C. 克罗齐《美学原理》

D. 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

题目:强调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美感只是主体对美的主观反应的认识是

A.唯物主义者 B. 唯心主义者 C. 经验主义者 D. 理性主义者

题目:下述活动不带功利性色彩的是

A.物质活动 B. 科学研究 C. 审美活动 D. 道德活动

题目:“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想象中的

A.类似联想 B. 对比联想 C. 接近联想 D. 再造性联想

题目:下列书籍中属于艺术范畴的是

A.哲学著作 B. 学术论文集 C. 解剖书籍 D. 诗歌集

解题指南:艺术范畴包括:诗歌、绘画、舞蹈、戏剧、雕塑。

题目:下列艺术特征最突出的是

A.工业造型 B. 服饰设计 C. 环境装饰 D. 绘画制作

解题指南:各类艺术包络: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

题目:位于艺术品层次结构第三层次的是

A.意象世界层 B. 物质实在层

C. 意境超验层

D. 形式符号层

解题指南:艺术品层次结构依次: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题目:对意象特征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心理存在 B. 是一种物质存在

C. 是一个审美表象系统

D. 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

题目:处于艺术创造核心地位的是

A.技术技巧 B. 意象生成 C. 形式符号 D. 调整完善

题目: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关键是

A.意象的孕育 B. 意象的生成 C. 操作技能与技巧 D. 艺术想象力

题目:属于综合艺术的是

A.雕塑 B. 音乐 C. 绘画 D. 电影

解题指南:属于综合艺术的是戏剧,可以与其他任何艺术的因素结合起来

题目:“审美教育”的概念出自

A.柏拉图《理想国》 B. 亚里士多德《诗学》

C. 贺拉斯《诗艺》

D. 席勒《美育书简》

题目: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A.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B. 美与审美形态 C. 美感与审美经验 D. 劳动与审美要求

解题指南: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美与审美形态、美感与审美经验、艺术与审美教育

题目:康德说:“一个孤独的人在一荒岛上将不修饰他的茅舍,也不修饰他自己,或寻找花卉,更不会寻找植物来装点自己。”这说明审美活动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条件是:A.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 B. 人类原始审美意识 C. 人类巫术礼仪活动 D. 人类物质生产劳动

题目:不属于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的是

A.艺术品 B. 艺术接受 C. 艺术创造 D. 艺术传播环境

题目:在悲剧理论家中,认为“悲剧冲突双方都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片面性”的是

A.马克思 B. 亚里士多德 C. 黑格尔 D. 尼采

题目: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A.梁启超 B. 胡适 C. 李大钊 D. 蔡元培

题目:艺术的诸多功能中,首要功能是

A.娱乐消遣功能 B. 道德教育功能 C. 文化交流功能 D. 审美功能

题目:中国书法艺术是意象类型中的

A.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题目:人生境界是

A.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实体 B. 主体心灵自身的幻影

C. 认识论层面上的主客观统一

D. 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从而在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

题目: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其中不包括

B.审美意识 B. 审美需要 C. 美学思想 D. 美学学科

解题指南:美学发展包括三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题目:艺术品的核心是

A.意象 B. 形状 C. 体积 D. 色彩

题目:中国禅宗的美育讲究的是

A. 美善协调

B. 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C. 心斋坐忘

D. 渐修顿悟

题目: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升华为对意象的

A.品 B. 观 C. 悟 D. 思

题目:美育的目的是使人

A.道德高尚 B. 知识深广 C. 体魄雄健 D. 身心完美

题目:在审美发生的众多观点中,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的是:

A游戏说 B. 生物本能说 C. 巫术说 D. 劳动说

题目:把意境的艺术类型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著作是:

A.《二十四诗品》 B. 《文赋》 C. 《人间词话》 D. 《乐记》

题目: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活动

A.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B. 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C. 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D.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题目:艺术意象的创造所发生的环节是

A.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传播 D. 艺术接受

题目: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并列对举的美来加以论述的是

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B.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 博克的《论崇高与美》 D.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

题目:鲁迅认为喜剧是

B.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你人看 C.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C. 绝对真理与个别现实事例的冲突

D. 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

题目: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家

B.苏珊朗格 B. 康德 C. 海德格尔 D. 马克思

题目:在意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A.意向和想象的结合 B. 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C. 观念和形象的结合 D. 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题目:美育的过程往往是

A.立竿见影 B. 潜移默化 C. 陡然反复 D. 顿入佳境

题目:随着二百多年来各种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改变,《红楼梦》的意义也不

断扩大和充实,这说明艺术存在环节之一的是

A.艺术品 B. 艺术创造 C. 艺术接受 D. 艺术意象

题目:关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C.审美活动不必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

D.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求的精神价值

E.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题目:艺术品作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中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开放性 B. 他律性 C. 形式符号性 D. 封闭性

解题指南:基本特征是:开放性-他律性-形式符号性

题目:“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

A.开放性 B. 非功利性

C. 非实体性

D. 主观性

题目: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说明美

育的特点具有

C.诉诸感性 B. 潜移默化 C. 能动性 D. 超越性

题目:审美活动真正实现和完成后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是

A.从日常生活中跃出的惊异状态

B.沉静在与对象直接相处中的审美体验

C.走向本真世界的澄明之境

D.见景生情、触目兴叹的感性状态

题目:在生产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的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

力是

B.艺术敏感 B. 想象力 C. 灵感 D. 艺术技巧

题目: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的过程是

A.品 B. 观 C. 悟 D. 思

题目: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不包括

A.冲突 B. 抗争 C. 毁灭 D. 悲哀

题目:所谓“动诸琴瑟,形诸声音,而能使人为之哀乐”(《淮南子主术训》),说明美育的特点具有

C.诉诸感性 B. 潜移默化 C. 能动性 D. 净化性

题目:德国席勒在

1795年发表并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著作是

D.《理想国》 B. 《为诗辩护》 C. 《诗艺》 D. 《美育书简》

题目:艺术意象的重建所发生的环节是

D.艺术创造 B. 艺术接受 C. 艺术品 D. 艺术传播

目: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时期的

A.朗吉弩斯 B. 亚里士多德 C. 毕达哥拉斯 D. 柏拉图

题目:引起审美主体的孤独、恶心、烦、畏、绝望等感受的审美形态

D.丑 E.优美 F.荒诞 D. 崇高

多项选择题:

题目: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有

P.直观性 Q.逻辑理性 R.现实利益性S.非功利性 T.超越性

题目:关于审美活动发生的观点主要有

O.游戏说 P.劳动说 Q.生物本能说 R.学习说S.巫术说

题目:下列属于“优美”的审美对象的有

K.“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L.“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M.“地也,你不分好坏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N.“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O.“亲爱的,想想我们见过的东西,夏日的清晨多温和: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碎石的床上躺着”(波德莱尔《恶之花》)

题目: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艺术的理论有

F.符号说 G.有意味的形式说 H.模仿说 I.表现说 J.娱乐说

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存在根基和控制平台的动力机制有

C.审美理想 B. 审美主体 C. 审美需要 D. 审美趣味 E. 审美客体

题目:“每念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辄欲以眼泪洗面;及咏周美成‘低

鬓蝉影动,私语口脂香’则泪痕犹在,笑颜自开矣”,这说明活跃在审美关系中的体验是A.理性认识 B. 情感体验

C. 功利选择

D. 道德批判

题目:下列艺术中哪些不属于时间艺术?

K.建筑 L.音乐M.雕塑 N.戏剧O.绘画

解题指南:时间艺术:音乐、戏剧

题目:下列意境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有

J.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K.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L.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M.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N.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题目:审美活动是最具有人的本真性的存在,它主要表现为

F.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G.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自由的存在

H.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应然的存在

I.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现实功利的存在

J.人在审美活动中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题目: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有

B.情感 B. 理解 C. 想象 D. 再现 E. 感知

题目:美育潜移默化的特点表现为

F.立竿见影

G.春风化雨般逐渐沁入人的心灵

H.“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

I.日积月累的过程

J.逐渐改善人的心理结构

题目: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

E.非概念性 F.固定性 G.随意性H.多义性I.逻辑性

解题指南:审美理解具有的特点是:非概念性、多义性

题目: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

A理性认识关系

B. 情感体验关系

C. 感性直观关系

D. 功利关系

E.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

解题指南:审美关系的特征表现为情感体验关系、感性直观关系、人与世界的自有关系。

题目: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

A审美主体 B审美理想 C审美对象 D审美趣味 E审美形态

解题指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

题目: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状态表现为

A惊异B理智 C体验 D澄明 E沉静

题目:审美需要的基本特征

A.人独有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 外在事物诱发的衍生性需要

C. 某一时期出现的偶发性需要

D. 人的高级精神追求

E.人的感官欲求

题目:确定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有

A.广泛性B.统摄性 C.逻辑性 D.历史性 E.相对性

解题指南:审美形态的主要逻辑依据:广泛性、统摄性、历史性。

题目:关于审美情感描述正确的有

A.审美需要的满足

B.审美理想的满足

C.物质需要的满足

D.具有社会性

E.具有理性因素

题目:对于“表现说”描述正确的有

A.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

B.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

C.由黑格尔提出的

D.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E.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

题目:关于“音乐”描述正确的有

A.是通过声音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 B.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最轻

C.与情感活动联系最为紧密 D.是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

E.是与空间艺术最接近的艺术

名词解释:

题目:审美趣味

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题目:崇高

答案: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答案:移情说是里普斯提出的,他的观点是认为情感是由主体投射或灌注到对象之中去的。

题目:意象

答案:意象:基本结构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

“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

题目:感性直观性

答案: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直接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对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即感官可以把握、感觉的外显形式)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和获得的审美经验也因而具有感性直观性。

题目:游戏说

答案:是关于审美发生理论的影响较大的一种,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目:美育

答案:就是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情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题目:审美理想

答案: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题目:仿象

答案: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

题目:喻象

答案: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的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式的意象便的喻象。

题目:艺术想象力

答案: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答案: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题目:审美趣味

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题目:悲剧

答案:悲剧: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

五、六章节艺术论论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 D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13.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 A )

A.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

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14.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 A )

A.形象

B.快乐

C.意象

D.感悟

15.所谓艺术技巧是指( D )

A.艺术思维技巧

B.艺术联系技巧

C.艺术审美技巧

D.艺术操作技巧

16.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 D )

A.建筑

B.绘画

C.雕塑

D.音乐

17.“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 C )

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D )

A.迷狂说 B.神灵凭附说 C.代神立言说 D.“顿悟”与体“道”

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C )

A.艺术敏感 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 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 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

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 B)

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

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

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

12.超越现实、使主客体发生交流与融合,是艺术意象的( A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绪性

13.影响接受者参与改造社会活动,是艺术的( D )

A.娱乐消遣功能

B.认识功能

C.思想启迪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14.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 C )

A.障碍

B.迷雾

C.桥梁

D.流程

15.直接影响主体艺术敏感的因素是( D )

A.所处社会环境

B.瞬间个人心境

C.先天个人禀赋

D.文化心理结构

16.将艺术划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的思想家是(C )

A.亚里士多德

B.阿尔贝·加托

C.黑格尔

D.马克思

17.艺术接受的核心是( B )

A.理解

B.重建

C.熏陶

D.行动

18.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B )

A.形式说 B.表现说 C.娱乐说 D.符号说

19.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 A )

A.英伽登 B.盖格尔 C.汉斯立克 D.克罗齐

20.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 D )

A.审美理想 B.审美想象 C.审美判断 D.审美意向

6.西方美学传统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模仿说”,其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A )

A.艺术起源

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

D.艺术接受

7.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B )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

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

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

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

8.“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忒性存,无痕有味”一语,强调艺术作品的( D )

A.感性特征

B.理性特征

C.情感特征

D.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特征

9.所谓“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C )

A.观的阶段

B.品的阶段

C.悟的阶段

D.思的阶段

7.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 C )

A.教化功能 B.核心功能 C.外围功能 D.启迪功能

8.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 B )

A.艺术形式 B.艺术意象 C.艺术的思想内容 D.创作主体

9.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 D )

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

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

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

10.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A )

A.艺术存在论 B.艺术形式论 C.艺术行动论 D.艺术功能论

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

A.认识 B.感化 C.审美 D.启蒙

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 D )

A.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

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

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关系

8.在生产审美意象的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 B )

A.情感力 B.想象力 C.意志力 D.灵感力

14.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 C )

A.创造自然 B.感受自然 C.学习自然 D.师承自然

15.形象的直觉性、注意的集中性、感受的完整性、想象的生动性属于审美欣赏心理活动的( D )

A.表层特征 B.深层特征 C.中介特征 D.根本特征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 A )

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C.陷入了形式主义

D.陷入了神秘主义

l7.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形式

18.只有通过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 D )

A.审美活动 B.审美精神 C.审美需要 D.审美价值

19.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 C )

A.本体 B.存在 C.本质 D.描述

20.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 B )

A.形式 B.意象 C.语言 D.情感

13.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 D )

A.有意境的世界 B.有意象的世界 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14.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 B )

A.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

15.艺术意象是一种( C )

A.虚拟的存在 B.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 D.物质—精神存在

16.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 A )

A.意象 B.意境 C.表象 D.内容

17.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A )

A.自律性 B.他律性 C.形式符号性 D.开放性

18.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19.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 D )

A.弗洛伊德 B.荣格 C.海德格尔 D.克罗齐

20.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B )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21.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生产是( B )

A.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

B.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

C.物质—生产的重要形式

D.理性生产的重要形式

23.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C )

A.艺术想象 B.艺术技巧 C.艺术敏感 D.艺术灵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 ABCD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E.形象

23.美学史上,人们划分艺术类型,往往依据的标准有( AB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E.艺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4.下列现象中哪些不是..艺术品?( ABE )

A.丰收硕果

B.机器设备

C.城市雕塑

D.流行歌曲

E.学术专著

25.艺术品具有“他律性”是由于受到了( AD )

A.接受者的决定与制约

B.历史环境的决定与制约

C.艺术传统的决定与制约

D.创作者的决定与制约

E.价值规律的决定与制约

23.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有( A B C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理性

E.思辨性

22.“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主要缺陷包括( ABCD )

A.脱离主体的现实情感

B.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

C.脱离社会的历史发展

D.脱离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

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23.以下属于西方画论话语的有( ABCDE )

A.线条的质感与韵律

B.形式的象征性和组合关系

C.色彩的情感性和色彩间的组合关系

D.色调与主题的统一

E.画得确切与真实

33.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 ACDE )

A.虚拟性 B.理性 C.感性 D.想象性 E.情感性

34.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哪几方面?( ABCDE ) A.艺术敏感 B.艺术感受力 C.艺术想象力 D.艺术技巧 E.灵感

24.下列关于艺术鉴赏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BD )

A.所有的接受者如果完成接受,都必须经历三阶段

B.在接受过程的三阶段中,每一阶段都能获得审美愉悦

C.接受中想象力的发挥,主要在第二阶段

D.接受中由于灵感的闪现,使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

E.接受中意象的重建主要在于第二阶段

25.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 ABCD )

A.虚拟性 B.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E.知识性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4分,第28、29小题每小题3分,共14分)

29.灵感P320★

26.有我之境P298★

28.空间艺术P326

27.艺术品的他律性P307

28.仿象P292

26.有意味的形式说P279★

38.艺术的审美功能P299★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P297★

30.简述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P294★

32.简论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P310★

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P281★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P337★

41.简述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原因。P275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4分,第36小题12分,共26分)

36.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

33.从北京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看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P326

34.举例说明艺术的多元功能及其审美功能在其中的地位。P229-302★

34.“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请试从艺术接受的角度对这一句话作出理论阐释。P334艺术接受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35.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态势,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不断出新,似乎也在不断地开拓着艺术的边界,请联系这一现象,就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作一论述。P284★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P321

43.试论意境与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P338”品”审美鉴赏是一种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44.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不可逾越的环节?二者的关系如何?(旧版本美学的题目,主要是考艺术创作技巧与思想意蕴的关系。创作依赖于技巧但要从技巧中升华到人生意蕴“道”的阐释上,否则是形式主义,片面追求形式而忽略内容。)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B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 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 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自考美学名词解释

美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2、艺术美——即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艺术美就是人创造、提炼的结果,是高于自然的,是人的精神、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确证。 3、审美——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4、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5、美学思想——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6、美学学科——是指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7、美学关系——是指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8、美——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是人与世界一体圆融、有限与无限和谐统一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 9、美感——指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10、审美形态——是指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11、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2、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13、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14、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15、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16、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17、游戏说——席勒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它摆脱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只是对事物的纯粹外观产生兴趣,也就是只对事物的形象本身无所作为而为地进行观赏和玩味,他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因此,所谓游戏,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18、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

美学名词解释(修订版)

一、名词解释 1、美学: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学科。它以丰富的现实的审美活动和集中体现审美活动的最典型和最高级的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美学展开的是对审美关系中主体与客体以及二者之间复杂内容的研究。 2、美学研究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总之,美学作为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的审美活动。 3 、非理想型生存:所谓“非理想型生存”又可以称之为人的“非理想性的人生实践”。它是指人以其背离“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而体现出来的人生实践。 4、理想型生存:所谓“理想型生存”,也可以称之为“理想性的人生实践”。它是指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5、主客二分的生存模式:主客二分,又叫主客关系。就是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以我为主体,以他人它物为客体,主体凭借着认识客体的本质、规律来征服客体,使客体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异化生存方式: 7、功利性: 8、审美主体: 在审美活动中进行主动审美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 9、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被进行审美活动的人注意、关照、欣赏的客观实体为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 10、审美关系: 就是植根于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1、审美惊异: 就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在这里,惊异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正是在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4全国自考《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 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 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 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 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 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 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 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 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 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 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 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 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 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 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 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 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 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 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 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 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 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 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 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 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 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 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

1美学专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2、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内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想象一般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心理距离说:1、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的爱德华?布洛上世纪提出的,认为人在审美时应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距离 2.丑2、否定性的价值,使人厌恶、鄙弃、反感;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人生;形式凌乱,不能怡人。 1.讽刺:讽刺是以夸张的手法对不合理的事物和现象所作的辛辣的嘲笑和非难。 2.艺术: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和最典型的呈现形态。 3.审美净化:审美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品味 和领悟,从而受到激励与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高,精神境界得以升华的一种接受效果。 4.审美品味:审美品味就是对美的回味,即一种对美的整体意味和内蕴的审视、把玩与反思。1.审美注意:就是审美主体在初次面对审美对象时,由于对象的美的特质而被吸引,也可以说是对象的可以引发美感发生的特质对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点燃。 2.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就是审美者对美的一次感性的经历。 3.审美评判:是指批评家从一个公认的审美标准对仳评对象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做出评估,或做出褒贬判定。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原型理论 2艺术美 3审美(美学) 4审美意识 5美学思想 6美学学科 7美学关系(审美关系)8美 9美感 10审美形态 11审美需要 12审美理想 13审美趣味 14审美活动无功利 15自律性 16审美体验 17游戏说 18审美意识 19艺术传达 22崇高 21优美 20审美活动(形态)的二重性 21优美 22崇高 23《论崇高》 24利奥塔德 25悲剧26《悲剧的诞生》 27罪孽说 28焦虑说 29喜剧 30丑 31荒诞 32“狂欢化” 33人本主义美学 34审美经验 35本质直观 36超验世界 37感知 38想象 39接近联想 40类似联想 41对比联想 42再造性想象 43创造性想象 44审美态度 45审美距离 46游戏说 47集体无意识说 48模仿说 49表现说 50有意味的形式说 51符号说 52艺术品 53载道说(或教化说)54娱乐说

55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 56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 57意象 58仿象 59兴象 60喻象 61抽象 62意境 63有我之境 64无我之境 65艺术的审美功能 66艺术的认识作用 67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 68灵感 69美育 70寓教于乐(贺拉斯的美育观) 71《美育书简》 72审美教育 73柏拉图的美育观 74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 75席勒的美育观 76马克思的美育观 77化育 78怡情养性79化性起伪 80完美的人 81审美的人 82消融查滓 83”观“ 84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85西方接受美学认为86艺术敏感 87艺术想象力 88形式符号性 89开放性 90他律性 91意象的物态化 92意象世界层 93悲剧性 94.反思判断力 95先验想象力 96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同化--调节律)97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 98人本主义美学 99焦虑说 100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 101利奥塔德 10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103审美的感官直观性

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2.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即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3.鲍姆嘉登: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1750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美学}--书,宣告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成立,被美学界尊崇为“美学之父”。5美学思想: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某些本质、特征、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系统的理论性思考。6.美学学科:奠基于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但它是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地、系统地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美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 7.实践概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他坚持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类自我创化并变革世界的现 实活动,理解为人的 整个社会生活世界的 根本基础。他科学地 指出,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是实践的。这里,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 全部社会生活,既包 括最基础的物质生产 活动,又包括政治活 动、道德活动、艺术 审美活动和其他种种 精神生产活动,以及 人们广大的日常生活 活动。8.审美境界: 一般是指在生活和艺 术中出现的审美情 境,它具体体现为情 和景、心与境、主体 与客体、感性与理性 的“交融”,即我们中 国美学所说的“物我 两忘”、“天人合一”。 9.审美关系:是人与 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 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 关系,是人对世界借 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 的、自由的情感体验 关系。10.美学:这 一名词源于德国哲学 家鲍姆嘉登,他是理 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人 物,为了修正唯理主 义哲学忽视感性思想 的偏向,鲍姆嘉登创 立了美学这门关于感 性认识的学科。他把 美学定义为研究低级 感性认识的学科。 1750年,他出版了首 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 著,题为Aesthetica, 意为感性学。把美的 思维和艺术作为考 察、研究对象。由于 近代以来我国接受和 传播西方美学的复杂 过程中转借德国日本 的翻译,用“美学” 来翻译Aesthetica, 被中国学界接受以后 约定俗成,于是“感 性学”一词也就成了 美学。11.美感:指 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 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 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 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 状态。它体现为主体 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 实、功利、伦理、认 识的自由人生境界, 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 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 由感、幸福感和愉悦 感。12审美形态: 就是人对不同样态的 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 和描述,它是审美活 动中当下生成的自由 人生境界的对象化、 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 存在状态。13.艺术 活动:是审美活动最 高级的方式,也是最 典型的形态。审美活 动的一切特性和规律 在艺术活动中得到最 集中、最全面的体现。 15.审美活动:是人 类的基本活动和生存 方式之一,也是一种 基本的人生实践,体 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 关系,是美学学科的 研究对象。1?审美需 要:(1)就是指人作为 一种有生命、有意识 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 具有的,渴望在对象 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 现自己、肯定自己, 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 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 自己的精神要求。(2) 它是在人的劳动不断 深化的过程中,随着 人的精神能力的发展 而逐步生成的,是人 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 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2?审美理想:是主体 通过想像在头脑中构 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 美,是主体在长期的 审美实践中,通过不 断积累日益丰富的审 美经验,提高自己的 审美修养,使自己的 审美体验不断得到升 华,从而形成的高层 次、高品位的审美追 求,它始终显现在具 体的审美表象之中, 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特 点。具有一定的形象 性特点。3、审美趣味: 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 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 来的主要爱好和倾 向,在一定程度上是 主体社会性的显示, 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4、审美惊异:(1)就 是人在一定的现实境 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 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 来的一种迥异与日常 生活经验的特殊心 境。(2)惊异既表现为 客体对主体的召唤, 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 的向往。正是在主客 体的这种刹那间的直 接碰撞与神会中,激 发起主体强烈的审美 向往。5.审美体验: 就是主体在具体活动 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 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 吸引,情不自禁地对 之进行领悟、体味、 咀嚼,以至于陶醉其 中,心灵受到摇荡和 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 神状态。6.审美澄明: (1)指在审美活动中达 到的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统一,实现了人与 人、人与对象,与自 然之间生动和谐的状 态,这种状态就是澄 明之境,是光明、敞 亮的境界。(2)在这种 境界中,审美主体的 精神与情感都处在一 种自由状态中,而审 美对象的意义也充分 地显现出来,最真实 的自我和最真实的对 象交融在一起,从而 进入天地与我为一的 境界中去。7.多样统 一:(1)多样统一是最 基本、最普遍的一种 形式规律。多样,是 指审美对象的整体中 所包含的各种物质因 素在形式上的区别与 差别;(2)统一,则是 指审美对象各个不同 部分和不同的物质因 素在整体中彼此关 联、呼应、衬托、映 照,从而有机融合的 内在关系。8.审美意 识:(1)就是指人对自 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 象的审美意义,以及 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 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 映形式。(2)它主要包 括人的审美愿望、审 美趣味、审美观念、 审美理想等内容。原 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 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 标志之一。9.游戏说: (1)是关于审美发生理 论的影响较大的一 种,由德国美学家席 勒比较系统地提出并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2)席勒认为, 游戏它不仅是审美活 动的根本特征,而且 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 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 志,是指人在摆脱了 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 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 所从事的一种自由活 动,它只是对事物的 纯粹外观产生兴趣, 也就是对事物的形象 无所为而为地进行观 赏和玩味。(3)因此, 所谓游戏,其实也就 是一种审美活动。 10.巫术说:(1)巫术 说是20世纪在西方 颇为流行的一种艺术 和审美发生理论,其 主要依据是泰勒和弗 雷泽,他们认为巫术 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 体,人类最初的艺术 只是适应巫术活动的 需要而产生,并作为 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 部分而存在。(2)巫术 说的确可以解释一部 分原始艺术现象如原 始洞穴壁画和岩画。 但是,一方面艺术与 审美并不能完全等 同,艺术只是审美活 动的一种形式。因此, 我们不能把艺术的起 源理论元条件地看作 就是审美发生理论; 另一方面,巫术活动 虽然是促成艺术发生 的一种因素,却决不 会是唯一的因素。用 巫术说来解释艺术和 审美的发生,其有效 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审美形态:是指在 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 出来的,以复杂拘人 生样态、自由的人生 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 趣、审美风格等感性 显既的对象化的形 态,以及人们对这种 不同形态的逻辑分 类。2.人生样态:是 指由个人的外在形 态、个性特征、人生 际遇等诸多因素共同 构成的存在样式,在 不同风格、不同层次 的人生样态中,都寄 寓着特定的审美理 想。3.审美境界:是 指从人生境界中升华 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 界、功利境界和道德

2016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 A.中江肇民 B.花之安 C.今道友信 D.小尾郊一 2.美学学科属于(D) A.自然学科 B.社会学科 C.信息学科 D.人文学科 3.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C) A.兴象 B.仿象 C.物象 D.xx 4.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学者是(D) A.柏格森 B.荣格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5.关于艺术功能不正确的表述是(D) A.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B.艺术具有多元的功能 C.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D.艺术的审美功能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6.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以看出,对审美想象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C) A.感知 B.理解 C.情感 D.移情 7.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A)

8.自调节审美除了要做到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辩证统一,还要求(D) A.鉴赏调节 B.同化调节 C.反思调节 D.反馈谓节 9.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B) A.艺术的形式构成 B.艺术的存在方式 C.艺术的创作方法 D.艺术的本质特征 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C) A.形象的创造 B.主题的表达 C.意象的生成 D.情节的构思 11.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A) A.再生成的 B.直接传递的 C.作品中固有的 D.艺术家规定的 12.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审美境界 13.明朗的秋日、淡淡的远山、薄薄的晨雾、轻盈的雪花,从审美形志看都属于(A)A.优美B.意境C.壮美D.自然 14.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区别开来的美学家是(D)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叔本华 D.尼采 15.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其形成直接源于西方的(C) A.荒诞派小说 B.荒诞派绘画 C.荒诞派戏剧 D.荒诞派电影 16.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7.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体现了中华审美文化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即(A)A.美善相兼B.美善相分C.以美启真D.以美储善18.在中国先秦,提出“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C)

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真正将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是( D ) A.劳鲍特里 B.布瓦洛 C.爱迪生 D.博克 2.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B)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3.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物质实在层 D.意象世界层 4.在各种艺术意象中,以“天然”和“隐蔽”为主要特点的是( C ) A.抽象 B.喻象 C.兴象 D.仿象 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C ) A.认识 B.感化 C.审美 D.启蒙 6.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A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艺术学方法 D.人类学方法 7.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C ) A.先验主体论 B.理念论 C.绝对精神论 D.现象学的基本本体论 8.贯穿美学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D ) A.审美对象 B.审美形态 C.审美经验 D.审美活动 9.曾将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的美学家是( A ) A.苏珊·朗格 B.英伽登 C.杜夫海纳 D.阿恩海姆 10.我国的史前绘画最早见于( C )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旧石器时代中期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早期 11.西方早期的审美形态的实质是( B ) A.诗性与雕塑性的 B.戏剧性与雕塑性的 C.诗性与音乐性的 D.音乐性与戏剧性的 12.体现了西方人在丑面前的无奈的审美形态是( C ) A.悲剧 B.喜剧 C.荒诞 D.崇高 13.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 B ) A.柏拉图 B.朗吉弩斯 C.康德 D.博克 14.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美学家是( D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士多德 15.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哈奇生 B.乔治·桑塔亚那 C.夏夫玆博里 D.狄尔泰 16.在审美经验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五官感觉是( D ) A.味觉和嗅觉 B.听觉和触觉 C.视觉和味觉 D.视觉和听觉 17.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 A.审美知觉 B.审美想象 C.审美情感 D.审美理解 18.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B ) A.现代主义文艺 B.现实主义文艺 C.浪漫主义文艺 D.后现代主义文艺 19.“载道说”的完善者是( A ) A.孔子 B.孟子 C.韩愈 D.朱熹 20.在意象生成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D ) A.意象和知觉 B.理智和情感 C.体验和感受 D.意向和想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形态的特征是(ABCD ) A.生成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E.差异性

2018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D) A.确定性B.特殊性C.实体性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C) 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B) 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 A.情感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C)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 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C) A·理性主义B.神秘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B ) A·内在感官说B.移情说C.比德说D.畅神说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D) 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B) A.形式B.意象C.主题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B) A.艺术欣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D) 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 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D) 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 A·孔子B.孟子C.苟子D.庄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