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法人本质的回顾和反思

法人本质的回顾和反思

法人本质的回顾和反思
法人本质的回顾和反思

法人本质的回顾和反思

一、法人的基本情况

(一)法人的概念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第1款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是从法人作为民事主体角度来说。我们讨论的法人本质就是从这一层次来讲的。实际上法人的概念有两种,上述就是其一,另外一种就是从制度层面来讲的。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制度,法人是指有关法人的设立、组织、运营、解散及其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体系这是我们讨论法人本质时经常涉及到的,这里提示一下。

(二)历史沿革

现在我们说到有关法律概念常常是在罗马法中寻找渊源。实际上,罗马法并无法人的名称。该名称是注释法学派在总结概括罗马法的基础上提出的。①但是罗马时期,法人制度已经产生。

起初,罗马法上只有universitas一词,具有团体的含义,可指宗教团体、士兵团体、丧葬团体,但都不享有人格。这些团体不能看作是法人。共和国晚期,开始承认国家和地方政府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是社团的起源。公元3世纪以后,承认神庙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订立契约,取得债权,承担债务,其构成基础为财产而非人,这是财团的萌芽。②共和国末叶,罗马法学家阿尔费努斯·瓦鲁斯(Alfenus.Varnus)对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不同作了区分。五大法学家之一的乌尔比安(Ulpianus)也指出:"在一个团体中,其成员的变更并不影响团体的存在,因为团体的债务并不是各个成员的债务,团体的权利也不是各个成员的权利。"他们虽未提出"法人"这一术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对法人制度作出全面的论述,但从客观需要出发,提出抽象人格的理论,扩大了人格的概念,把权利直接赋予法律拟制的人,从而简化了自然人的法律关系,适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罗马法的一大创造。③

尽管罗马法法人制度不是很完善,但其基本内容和理论作为近代法人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立法上第一次采用"法人"这一用语,最早是德国民法典。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给法人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1922年《苏俄民法典》,其13条规定:"一切享有取得财产权利和能够承担义务,并且能够在法院起诉和应诉的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都是法人。"④我们注意到,不是法国民法典最早正式规定法人。这是因为当时强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担心法人制度会限制个人权利;同时,刚刚胜利了的资产阶级害怕力量强大的教会利用法人地位进行复辟,所以该法典没有规定法人制度。但是,在事实上承认商业和工业团体的法人地位,并且法国商法法律规定了比较完整的商事主体制度,算是弥补了这一欠缺。当然,

①周?著:《罗马法原论》(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版,第290页。

②同上书,第290页。

③同上书,第291页。

④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上),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36页。

后来经过修改,法国民法典现在也规定了法人。①

(三)

法人的分类

在大陆法系国家,法人的主要划分方法,是以法人内部结构的不同,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社团法人是以社员权为基础的人的集合体,也称人的组合。社团法人可分为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财团法人则不是基于社员权的联合,而是为一定目的而设立、并由专门委任

的人按照规定的目的进行使用的各种财产,也称财产组合。②

在英美法系国家,因为没有财团的概念,他们的财团是由信托制度代替的,所以不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而把法人分为独任法人(corporation sole)和集合法人(corporation aggregate)。独任法人,又称独体法人、单独法人,是指由担任特定职务的一人组成的法人;该特定职务具有恒久的存续性,并通过任职者之间的继任实现。它是指法律把个人担任的某一职务予以人格化,如国王、主教、大臣等。它兼有公法人和财团法人的某些特征的一种特殊形态,是英美法上特有的概念;集合法人,又称集体法人、合体法人,是指若干成员共同组成且可以永久存在的集合体。它是把某一群人予以人格化,如有限责任公司、大学、市政府等,大致相当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③

二、学说及立法例

(一)三种传统大陆法学说

1、法人拟制说

拟制说认为,本来没有法人,由于法律拟制而有了。它是最早论及法人本质的学说,也是对英美法系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我们先探究一下其历史渊源。

这种学说深受罗马法律思想影响,为注释法学派所倡导。12-13世纪,注释法学家就曾解释法人为有团体名义之大多数人的集合,法人是独立存在的"抽象人"。14世纪,罗马教皇英诺肯季四世在解释教会团体的性质时,也明确指出"法人的人格是基于法之拟制,法人纯为观念的存在。"这说明教会法那时也有原始的拟制说观念。评论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特鲁斯(Bartolus)再次强调"自然人是实在的人类,而法人则为无肉体、无精神的观念上的存在,只不过为法律所拟制的产物"。④

到了近代,拟制说为历史法学派发扬光大。萨维尼(Savigny)主张惟有具备意思能力者,始具有法律上之人格。因此,惟有自然人方能成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社团本为抽象之概念,并无实体之存在,是通过法律之力将社团拟制为自然人。他说;"法人为人工的单纯拟制之主体,即仅因法律之目的而被承认的人格。"所以,法人只是法律拟制之人。后来,拟制说分为两派。普赫塔(Puchta)认为,法人惟系思想上所想出之无形的权利主体;温德夏得(Windscheid)则认为,法

①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上),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42页;龙卫球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3页。

②马俊驹《法人制度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58页。

③同上书,第59页。

④同上书,第59页;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比较民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21页。

人系就人的集合或财的集合。①这里只是简要介绍一下,下文将其和实在说进行比较。

2、法人否认说

否认说排斥法人的观念,不承认法人存在,在法人或财产以外不复有任何物。否认说从法人为拟制结果出发,依实证主义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无主财产说。又叫目的财产说、共同财产说。由德国学者布林兹(Brinz)所倡.他认为,法人之本质不过是为一定目的而组成的无主体财产而已。这些为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多数人的财产集合而成的财产,已经不属于单个的个人,而是属于一个为法律拟制的人格所有。法人本身并非独立人格,只不过是为了一定目的而存在的财产。这里,他将财产人格化,把财产客体与有意志的主体混同起来。②

(2)受益者主体说。这为德国学者耶林(Jhering)所主张。他认为,拟制的团体是不存在的,法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权利义务的归属者,而权利义务归属的实质主体是享有该社团财产利益的多数自然人。立法者所要保护的既非存在于社团中的集体意思,也非团体的独

立人格,而是团体各成员所要追求的利益目标。③

(3)管理者主体说。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霍达(Holder)、宾德(Binder)。他们认为,法人的财产属于管理其财产的自然人,即实际管理财产之人就是法人的主体。这就把法人机关与法人本身混为一谈。在这种观点中,对集合财产的性质认识不一,有认为是一种新型的集体财产,管理集体财产的个人就是法人,有认为只合伙人之间通过协议将财产集合起来,而管理合伙财产的代表就是法人。后面一种观点是建立在对从合伙组织演变而来的法人组织考察的基础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总体上讲,从受益者主体说到管理者主体说,反映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中心主义到董事会中心主义的转变。

总而言之,否认说虽然比较客观地从不同方面对法人现象进行了考察,比拟制说只是将法人视为观念的产物要进步,但是,它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阶段的经营主体(合伙经营为主)的考察基础上,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于是,实在说出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实在说。④

3、法人实在说

实在说主张法人既非法律虚构拟制的,也并不是没有团体意思和团体利益,而是有其社会实在,法人本身就是客观的独立主体,主要有有机体说、组织体说和社会作用说。

(1)有机体说。又叫团体人格说、具体实在说,为德国学者祁克(Gierke)所倡导。他认为,在个人意思之外,有团体意思;在个人生活之外,有社会生活;在自然有机体之外,有社会有机体。(法人之实体乃为具备团体意思之社会的有机体。不过,自然人非因为自然有机体而为权利主体,法人虽为社会有机体,也不当然为权利主体。)对此社会的有机体,赋予法律的人格,使之为权利义务之主体,即所谓法人。⑤

(2)组织体说。这种观点为法国学者米休(Michoud)、撒莱叶(Salleilles)和意

①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39页。

②③同上书,第139页。

④⑤同上书,第140页。

大利学者费尔拉拉(Ferara)。他们认为,法人是一种区别于其成员个体意志和利益的组织体,即所谓法人,乃适于为权利义务主体之法律上的组织体。法人意志实现是为了法人自身的利益。法人具有自己的利益,法人具有自己的组织。这个组织体要依据个人的意志,但又是绝对不同于个人的意志;法人的意志是由法人机关来实现的。换言之,法人之组织有其一定的社会功能,法律只是对其实在之组织及社会之需要予以承认而已。组织体说与有机体说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主要在于,前者认为法人是法律上的组织体,而后者认为法人是社会的有机体,后者比前者更为激进。在大陆法系中,目前组织体已成为通说。①

(3)社会作用说。这是由日本学者我妻荣提出的。他认为,法人可独立承担社会价值,有适于具有权利能力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说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各类经营主体已不是单纯追逐自身利益的现实,他们的存在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社会负有越来越多的责任。法律上确认这些社会团体的地位,不仅有助于极大的发挥法人组织的积极作用,而且也有助于从法律责任上确认法人的社会责任。②

(二)拟制说与实在说的比较

两者的比较主要集中在思想基础和基本要点两个方面。

1、法人拟制说

19世纪初康德哲学时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立场是主张个人的本位性。受到康德思想影响,在法律上持唯个人主体论,主张只有自由的人,才具有而且当然具有尊严的法律人格。法律上的权利,其基础是自然法上的"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伦理或生物意义上的人惟一并天赋地能够取得这种权利。③

19世纪末之前的主要法学家,都遵循了康德的主体思想路线。以萨维尼为代表的法学

家在同意法人概念的同时,把它与自然人严格区分开来。认为权利义务的主体,以自然人为限。基于此,他认为团体人格不是基于法人的本质产生的,即法人之为主体,取得人格,是法律规定就某种团体类比自然人拟制的结果,是"纯粹的拟制物",其实体基础是"人为创造的组织体"。自然人则不同,其法律人格,是从自然人的本质而来,其实体基础是伦理的人。这就是著名的法人拟制说或团体人格拟制说。④

根据法人拟制说的立足点,向前还可以推出三个要点:

其一,法人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整体"。

其二,法人由于与自然人的实体基础不同,具有不同的属性:(1)法人不具有意思属性;(2)法人不具有自然人的人格属性。

其三,由于法人不具有意思属性,类似于无行为能力的法律上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因此其参与法律活动,必须由根据组织法任命的一个或数个自然人来代表。这个被任命的代表就是所谓的"法人机构"或"法人代表机构"。⑤

2、法人实在说

①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40页;龙卫球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4页。

②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③龙卫球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59-360页。

④同上书,第360-361页。

⑤同上书,第361-363页。

19世纪晚期的德国人,其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格外重视国家和共同体的存在价值。法律思想界的许多人,例如拉德布鲁赫和祁克等,举起了共同体主义的旗帜。他们主张主体的二元性,那些具有实体特点的团体,一如伦理上自由的人,具有同样甚至更为尊严的法律人格。

这时期的一些法学家,采取与萨维尼对立的态度看待法人人格本质,提出法人实在说。他们认为,法人不是拟制的结果,法律规定组织体人格,是因为社会现实存在具有像自然人一样坚固而独立的实体--共同体或团体。这就是说,法人的实体基础,是实在而有独立结构的,是适合于为权利义务主体的组织体。这就是有机体说和组织体说等共同的基础。①根据法人实在说,其中主要是有机体说的立足点,向前可以推出三个要点:

其一,法人本身是"社会的生活单位",是"现实整体人"。法人是社会现实的独立实体,而不是一种"观念上的整体","并非由法律创造,而是由法律发现",是一个"现实存在的"主体。"具有特殊的社团形式结构的法人,是一种具备不可混淆、集体的自我意思能力的活生生的社会组织。"

其二,法人虽然与自然人不同,不具有自然肉体的实体基础,所以不一定非得具备自然人具有的一切权利能力。法人有意思能力,因而有行为能力。法人也有侵权能力和犯罪能力。没有理由将法人设想成一种离开代理人就无法从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残疾",这样做只能在法律上使法人遭受无端贬值。

其三,法人的机构不是外部陌生人,而是法人组织的本质部分,并且与法人的关系是一体的关系,而不是代表或代理关系。实在说的这一部分也被称为机关说。②这三个要点与上述法人拟制说的三个要点针鋒相对,特别是后两点区别不同的立法例的重要根据。

(三)其他一些学说

1、载体说。

这是德国现代民法学者梅迪库斯在其《德国民法总论》所表述的。他写道:"......不过这两种学说(拟制说和实在说)中的任何一种,仅仅作为短语,也都不适合把握那些已被承认

为法人之法律性质的东西。当今人们更倾向采纳中性的表述:法人就其宗旨而言被视为法律载体。"③

2、我国的法人本质理论

我国法学界对法人本质探讨不是很深入,目前可以找到的论著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现介绍如下:

(1)团体人格说。这是江平先生主张的。他指出:"法人者,团体人格也。"法人的本质特征有二:一是它的团体性,二是它的独立人格性。法人由团体要素和人格要素组成。在这两个要素中,人格要素是第一位的,团体要素是第二位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与祁克的看法是一致的。④

①②龙卫球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63-366页。

③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24页。

④江平等著《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页。

这里我们对祁克的观点作一深入分析。祁克是法人实在说的创设者。作为一名私法学家,他对民法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从理论上批判了法人拟制说,确立起了法人实在说。在其长达50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排斥法学上的个人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法人拟制说,在他眼里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产物。祁克在这方面的说明,就集中在法人本质论中。他认为,由人组成的团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组织体。它在法律上的人格是团体固有的人格,因而团体的人格具有实在性。他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有机体说。他的有机体说建立在团体人格上。

为了阐明法人的本质,祁克进而对团体作了论述。他指出:"法人的人格是与个人的人格不同的团体独自具有的人格。"在《德意志团体法论》第二卷中,祁克认为,他"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关于超越个人的存在的团体法本质的固有观念,即人类的存在分为共存的侧面和孤立的侧面,控制涉及全体在存在的秩序的规范和规定涉及实现个人自由的秩序的规范,其性质是不同的。这一点也意味着在个人这一权利主体下,有个人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主体也是权利主体。与有机体的个人不同的无形结合体也是法律上人格者。"

祁克认为,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根本差异,在于对能够成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即法律上的人格的把握上。法人拟制说,以"只有个人才是法律上的人"为根本原则;法人拟制说实际上只是个人人格主义向团体的扩张。而法人实在说,法人本身是单一体,具有法律的人格,在个人人格之外,还有团体的人格。

基于上述分析,祁克得出关于团体人格的基本理论:"团体是一种实际存在。团体人格作为法的观念是抽象的。个人的人格同样也是抽象的。"最后他认为,如果认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性是法律上的人格,拥有法律上人格者为法律上的(person), 那么,不管是自然人还是团体人,都是法人;法人的观念是包含了自然人和团体人的高层次的法律上的人格观念。自然人也好,团体人的人格也好,都必须以法人格的观念为基础,都必须以法人格的观念为基础,都必须据此构成。①

(2)法律工具说,或称法律形式说。这是我根据大量资料归纳出来的。它是我国目前民法学界以及经济学界的通说。法人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一定阶级的国家政权对具备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条件的社会组织所赋予的一种法律形式。这种观点认为,法人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它根据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确立于一定社会的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发展经济和维护其统治的法律工具。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主张建立和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②

另外,我国前几年出现了为法人拟制说辩护的声音。③不过,后来没有响动

了。我国民法学者关于法人本质的直接论述很少,大多数是先介绍一下传统的大

①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58-258页。

②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40页;等

③江平、龙卫球《法人本质及其基本构造研究》,载《中国法学》1998.3。

陆法观点,再进行历史辩证地批判一番。但实质上,我国学者在对法人特点或性质的论述中认同了组织体说。

(四)立法例

这里主要就德、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立法稍作一探讨。一般认为,德国和日本采取的是拟制说,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是实在说。不过,龙卫球先生认为,德、日采取的是介于拟制说和实在说的中间立场。但是,他的根据仅仅是个别条文,而梁慧星先生运用体系解释方法,主张它们采取的是实在说,因而更具说服力。①

(五)英美法系的法人学说

英美法系的法人学说主要是围绕集合法人特别是其中的公司等社团展开的。美国学者格雷对法人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社团是国家已授予它权力以保护其利益的人有组织的团体,二推动这些权力的意志是根据社团的组织所决定的某些人的意志"。

对法人的本质,英美法系学者与大陆法系学者探讨的角度和思路是不一样的。大陆学者着重注重观念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着重研究法人的本源问题,即法人何以能与自然人一样,成为可以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民事主体,提出了法人拟制说、法人否认说和法人实在说等一些理论。

英美学者则强调实证的分析方法,即在接受法人为法律拟制物的事实基础之上,以社会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法人、法人机关以及法人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产生了诸于法人拟制说、法人特许说、法人特许说、法人契约说和法人秩序说等各种流派。

1、法人拟制说。这种观点认为,法人具有法律人格,完全在于法律的创造,为法律虚拟之物,并只在法律承认的范围内,或者说公司的存在不是因为"天赋的权利,而是由于法律的使然。这与英国早期的法人特许下=制度有关。英国最早的公司,如东印度公司、哈德孙湾公司等,都是由政府特许成立的,被称为由"特许状"所拟制的法人。英国学者金克森指出:"在法律的眼光里,法人固然是'人',可是与自然人毕竟有一些差别。法人不能结婚、宴会、作成遗嘱等,甚至也不能以故意为主件的罪行。法人之所以常常称为'人为人'、'假拟人'的原因即在于此"。

2、法人特许说。这是19世纪中叶以前盛行的观点。这与英国早期的公司特许制度的长期存在密切相关。在英美国英国著名公司法教授高维尔在其《现代公司法原理》一书中指出:"英国法是否完全采纳法人拟制说理论是颇有争议之事,但它似乎始终完全采纳法人特许说理论,即法人资格依国家而获得"。②

3、法人契约说。它是目前流行的观点,是作为与法人特许说相互对立的观点出现的,尽管它们的大前提都是承认法人为法律拟制物。英美一些法学家早就提出公司不是基于政府的授权或特许而存在,而是基于股东之间的契约而存在。

这种学说将公司章程视为契约,公司法人的契约可以在(1)股东之间;(2)股

①梁慧星著《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19页;龙卫球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66-369页。

②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9-30页。

东与公司之间;或(3)公司与政府之间达成。换言之,公司章程就是公司与国家、公司与股东或股东与股东之间法律关系的合同形式。当然,公司的特许状也可以视为一种契约。在著名的达特茅斯诉乌沃特(Dartmouth College vs Woodward)一案中,马歇尔(J.Marshall)法官就指出,达特茅斯学院的特许状就是法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那么,根据美国宪法的契约条款规定,政府单方面违反契约也是不允许的。

此后,经济学家们又提出系列契约说,公司是许多个人之间的"系列契约",这些个人包括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本金的所有者,公司产品的消费者和其他人等。此外,还有标准契约说,即将公司法本身视为一种标准的契约。这两种观点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个人自由、公司自治和效率原则,后者注重政府的适当干预或法律的干预。

由于法人契约论把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公司制度之中,维护的是个人自由,再加之公司的设立逐步又特许主义转为准则主义,因而,法人契约说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并逐渐占了上风。当然,从传统的法人契约说到现代的系列契约说,还清楚的表明公司法人制度从以股东为中心转向以管理者为中心,这是现代公司制度实现经济效率目标而导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的必然结果。

4、法人秩序说。它是现代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森(Kelsen)在其代表作《法与国家的一般原理》为公司法人创设的一种理论框架,即法人是一种法律秩序,或者说是一种法律秩序的人格化。

5、法人否认说。在英美法系,这种学说是与法人拟制说相互对立而存在的。上面四种学说都有法人拟制说的共同基础。在这里,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法人拟制说。法人拟制说认为,法人通常被称为独立于所有人或投资人的拟制人或拟制主体。它和自然人一样,可以......而持法人否认说的学者,自称为法律现实主义的法学家,他们认为:法人是个人拥有财产的从事经营并自负盈亏的一种方式,同个人以合伙方式从事整体经营一样,公司只不过如同一些个人的联合,从而否认法人为拟制体。

此外,在美国还有少数法学家持法人象征说,即主张公司为人之法律关系组成之企业实体的象征。这种学说似乎可以归入拟制说中。①

三、团体人格

(一)团体

我在这里采取江平先生的主张,即法人是团体人格。任何一个团体包含着两个构成要素:人和财产。就团体与其成员的构成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下列三种团体形态:

1、成员显现形:在这种团体中人和财产的两个要素中,人(成员)具有决定作用,成员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最充分的显现,如协会、公司、合伙等。②

2、成员隐现形:在这种团体中人和财产的两个要素中,财产具有决定性,

①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0-37页。

②江平等著《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8页。

财产显示得很充分,成员的地位和作用不甚明显,以至有时忽略了他们的存在。"物的集合体" 如财团法人、寺院、慈善团体、教会团体。等

3、成员不现形: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等公法上的主体具,有私法中独立人格的表现。①

(二)人格

人格有多种含义,是一个多层次、内容广泛的概念,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都对它进行研究。法学上的人格概念主要是从权利义务角度探讨的。罗马法上的人格是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族权组成,丧失全部或一部就会导致人格减等或变更。

现代法理论中,人格有三种不同含义:一是指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的个人组织,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人格就等于民事主体;二是指作为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人格就等于权利能力;三是从权利客体角度,人格就指人格利益。②

我们这里选取第一种概念,并结合日本学者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的部分内容,提出法律人格的概念。所谓法律人格,就是指私法上的权利义务所归宿之主体,即权利义务归属点的意思。星野先生指出,人就其与近代法的关联而言,就是"法律人格"。根据他的理论,

私法中的人就是作为抽象掉了各种能力和财力等的个人而存在。③这显然是大大发扬了祁克的观点。

人可以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为它是指法律(包括公法和私法)上的主体,是一种法人格。这种法律上的,是一种法律主体,是平等和抽象的。实际上,法人的承认已经意味着民法确立了二元主体结构:自然人和法人。当然,法人人格的确立,最后还需要立法上的认可,这也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建立所必不可少的。

(三)独立的地位

法人作为一种人格形态,本身内含着具有独立的地位,特别是与其构成员相区别。这里主要是提一下其表现:独立的机构、独立的财产、独立的意思和独立的责任。

四、挑战

没有一种理论是尽善尽美的,上述各种学说都遭受过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抽象平等的法律人格或法人格理论,在现代社会中也遇到了困境。星野先生也指出了具体人格理论及其运用。④这里提两个现实问题:

一是法人格否认。在其他场合,也称作刺破公司面纱等。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US vs Milwakee Refrigerator Translt Co)创立了公司法人

格法理。⑤梅迪库斯在《德国民法总论》中也写道:"在何种条件下可以置法人之法律上的独立性于不顾,而将法人视同于法人成员?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实践中

①江平等著《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9-10页。

②杨立新、王利明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第2-3页。

③④星野英一著《私法中的人》,载《民商法论丛》第8期。

⑤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80页。

格法理。梅迪库斯在《德国民法总论》中也写道:"在何种条件下可以置法人之法律上的独立性于不顾,而将法人视同于法人成员?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们对它也作过广泛的探讨。......它的意义主要在有限公司领域。" ①朱慈蕴教授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她总结道,公司法人格否认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公司法人制度,它是对法人制度的一种完善,维护了法人制度的宗旨。②二是一人公司对社团理论的挑战。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①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24页。

②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94-121页。

补记:

1、关于法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除罗马法外,还有日尔曼法。见马俊驹《法人制度通论》。

2、凯尔森的法人秩序说是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3、关于讨论法人本质的必要性也可作一说明。

4、星野英一有关人的论述比较全面。

1

对《道法课程》核心素养的认识教学反思

对《道法课程》核心素养的认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投入使用意味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又开始了,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全新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中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关注点已经由关注知识的学习,变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和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提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经过两年来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本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有了一点认识和理解。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与知识的关系 所谓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外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方面。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在初中《道法》课程体系中分别体现为:七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法治观念三个方面;八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心理健康、法治观念、社会和谐三个方面;九年级《道法》核心素养包括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和谐、国际理解、人生价值六个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材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进退”的。只有知识掌握得越丰富,才有可能获得越高的素养。如果我们将知识和素养对立起来,认为知识教学会占据素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主张向“素养”的知识“宣战”,那么“素养”就不可避免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只有不断加强知识教学,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才能为“素养”的发展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 二、《道法》课程核心素养的本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此学科后行为的表现,也是育人的价值所在。《道法》作一门德育学科,就要求我们要理解其核心素养的真正本质,也就“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即“三点一心”。“一心”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也就是以人为本为中心;所谓“三点”,指的就是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健康生活、道德品质以及法制观念。将这三点作为其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一方面是此科目的宗旨所规定,另一方面是由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决定。众所周知,本学科与其它的学科不论在知识范围还是思想理论方面都大不相同。本学科的宗旨就是促进初中学生在品质、心理、法律认知以及公民义务和权力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可以拥有更加向上活跃的奋斗目标,促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正确养成。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至今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因此,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我们编写这本《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家长、教师“唤醒”孩子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则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算是“重视”教育的,只不过在重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区别于欧美等国家。中国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得以发展的原因。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也是普遍重视教育的,但结果如何呢?文凭普遍升高,文化水准不见高;知识量不断增加,但能力未见长;证书一大堆,素养却未变。这样的教育显然既不是国家想要的,也不是教育者想要的,更不是家长想要的。 如果说做什么都应该讲究“依道”而为的话,那么,教育的“依道”更难,因为教育的宏观规律相对好找,而微观规律或者说具体个人的成长规律太难找。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科学性离我们还较远,教育的艺术性更需要加强。这一方面源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还未能揭示出人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规律及其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即便这些知识可以随手拈来,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又不可能拿过来就用。历史上,孔子、苏格拉底等尚可以“因材施教”,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习惯于面对所有人的“同一教育”,试图让每个人“一边高”地发展;教师和家长似乎很容易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宁肯牺牲某个孩子某一方面的拔尖表现,也不愿接受“偏科”或某一方面低于他人。“硬灌”、“强压”就是“硬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反而成了多余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应当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而非简单经验积累之上的教育,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孩子得到了这样的教育之后,便会做到:是龙,可上九天揽月,是鱼,便乐于小川遨游;能研究,便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摘取科学桂冠;会工作,便学会一种技术或从事一种活动,安安分分、平平静静。生活顺利了,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自食其力,然后善待弱者;生活不顺,仍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仇富仇官,顺其自然,怡然自得。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对当代中国式大学教育的一点反思 关于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些观念和现象的反思:不少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在学校里朝九晚五的学习,经过是十二年的素质教育来到了如今被称之为精英教育的大学,在规则和体制改变的情况下,一种休闲式的大学生活正在成为一种必然形式,但是这些人竟然浑然没有察觉。还在昏昏然然的接受着貌似应该接受的一切,然而,事实真的应该如此吗?答案显然不是如此。 在科举盛行的时代,学而优则仕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梦想,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前三十年,大学教育意味着一朝踏进大学门,明朝就可进入官家门,但是,改革开始后,大学生的梦魇似乎是开始了,自从大学扩招,自从大学生毕业不在分配工作开始,大学生的批量生产已经是一种必然了,于是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了不少大学,特别是夹在名牌和专科之间的一些大学的必然现象。扩招种形式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少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就业和上学问题,可是就业毕竟只是少数,经过四年或是七年的城市生活,让他们的心中有了半个城市人的想法,可是,城市里毕竟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于是,一些人回到小城镇或是直接回到农村都已经是必然。但大学的教育形式显然没有给这些大学生的心里加注这些问题,当一切来到眼前,无论是心里期望,还是家庭期望,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在许多农村人士看来,如果大学毕业还是没有工作,或是直接得回到家乡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读大学呢,这么多年的大学费用不是打了水漂了吗。就这个大学生来说,如何在家乡父老面前抬起头也是一种胆量的历练,于是

好多问题开始了,这些毕业生是否还是愿意回去呢?显然不愿回去了,因为回去意味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得让自己的下一代去过自己过过的相同问题吗。哪个愿意这么做啊,谁都不愿意的事情,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又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于是现在教育的弊端就此显现,但是这种教育又是中国的发展所不能避开的缺点。就此,我有几个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建议,首先,不要将功力之心放的太重,大学教育一方面是为了今后的就业打基础,另一反面也是塑造自己的人生形式,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大学,其实应该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为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未来为基准的社会活动。就我们所知,不少大学生正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少类似的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正在面对的难题,但是与问题的出现已经是好长时间了,没有一个确切的解决方法已经不能阻止类似问题的发展了。 关键的问题就再一次回到了学生的手中。就此三个方面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第一就是一直在强调的心态问题,只有放好心态,学业擦灰朝着于己有利的一方面的发展;第二就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就拿许多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连最基本的做饭和洗衣服这些基本能力都没有,那么他要靠什么活在这个社会上呢,第三就是自身期望和社会期望的问题,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即所谓的理想,如果理想不合实际,那么不论如何努力,都将是一种负面的负担,成为不了一种责任。 理解了这三个问题,什么都将是浮云。一个好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了好的实践方式,只要实践的方式得当,那么离成功的顶点就只是时间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

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整理)“本质”是一个与人类历史文化俱进的发展过程.

张世英:“本质”是一个与人类历史文化俱进的发展过程 --纪念《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笔谈 我们一般讲哲学原理,总爱说,哲学的任务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亦即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共相)。本质等于共相,似乎已成为哲学上的一个定论。其实,这不过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柏拉图的“理念”论,正如罗素所说,是“强调共相这一问题的最早的理论”①。在柏拉图看来,事物的本性、特征、真实性就在于共相,而殊相(个别的东西)不是最真实的。柏拉图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统治了几千年,西方哲学史的主导思想认为,本质就是共相。柏拉图说:“哲学的兴趣和工作就是认识种属。”黑格尔说:“种属就是共相,即理念”②。然而,事物的本质仅仅在于共相吗? 中文一般译作“本质”的这个词(英文:essence,德文:Wesen)最早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所用的希腊语to ti en einai,有事物在本源上之所是的意思,亚氏常把它与ousia通用,吴寿彭译作“怎是”③。亚氏在《形而上学》Z卷第4-6章中集中讨论了“本质”的问题。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之“种的属”。例如说“人是两脚的动物”,其中,“动物”是“种”,“两脚的”是它的“属”,“人是两脚的动物”就说出了人的本质。仅仅从“种”和“属”都是共相而言(且不管“种”和“属”的普遍性范围之大小),所谓“本质”显然就是指的共相。但“种的属”又可以一级一级地向下划分,越是划到下一级的“属”,也就越是接近个体的东西了,这样,所谓“本质”就不是指共相,而是指个体的东西了,亚氏称之为“这个”。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质”(他又称之为“形式”)究竟是共相还是殊相?究竟是普遍的东西还是个别的东西,他似乎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答案。但他对于“本质”的含义又另有明确的表述:“本质”乃是使一事物“是”该事物的东西,是“界定”一事物的东西,是使一事物“恰恰地是这个事物”的东西④。从亚氏的这一表述中可见,一事物的“本质”不是共相所能恰恰地界定的,换言之,共相不能指明一事物之“恰恰地是这个事物”(“本质”),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实际上否定了本质等于共相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质”的表述和阐释是很深刻的。例如曲阜的孔庙,如果仅仅用共相—“庙”来指明它的“本质”,从而断言“孔庙是庙”,那显然没有说到事情的点子上来,没有说明使孔庙之“恰恰地是这个事物”而非一般的事物的“本质”。但共相是事物之“本质”的一个方面,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例如当我们认识到此花、彼花或此树、彼树都是植物时,“植物”这一共相就表明了各种花木的本质。这种以共相为事物之本质的观点对于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疑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柏拉图关于哲学的兴趣与工作在于认识共相—理念的观点,为西方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然则,本质之为共相与本质之为殊相(使事物“恰恰地是这个事物”的东西)两者间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本质”是如何由共相发展成为“恰恰地是这个事物”的殊相的呢?亚里士多德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却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发。

小学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反思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反而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 1.和谐课堂,快乐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教师的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把愉快与热情传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心情愉快充满激情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去. 2.生活课堂,更有意义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割舍.离开生活的数学是苍白无力的.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教师应尽力创设情景、创造条件,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 结合起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如我们学习《四边形》一章中,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咋一看没错.但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就会发现“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3.灵活课堂,轻松学习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 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 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4.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定受大家的喜爱,幽默驱赶烦恼,带来欢笑.学生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在教学中恰倒好处的课堂幽默,完全可驱赶学习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开拓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判断力,能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如一次一学生在课堂老往后转,还不时说话,我看了他几回,他仍然旁若无人视而不见,我不动声色走到他身前, 话锋一转提高嗓门对着他说“你屁股上按了滚珠儿啥”从来没有听过这句话的同学一下全乐了全变精神了,看着这位同学会心地笑.接着我意外发现这下所有的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仿佛一下精神百倍.此

教育的本质演讲稿

教育的本质演讲稿

教育的本质演讲稿 各位***** 大家好!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可谓是千罗万象,各说其词。然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从理论上看,教育的本质已经非常明确。从广义上说,教育的本质是整个社会所有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理解,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单丛学校教育来说,本人认为并不是单纯的传递文化知识、经验,更多的是要让爱教育者在社会、品德、思想、身心等方面得到发展。以下是我对教育本质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有一个孩子,从小聪明又自尊。有一次,他和伙伴们看到别人骑自行车非常羡慕。孩子们分别回去向家长索要。在那个年代,自行车简直就是奢侈品。几个小伙伴又哭又闹地乞求,没有一个人达到目的,唯有他成功了。他回到家中,趁母亲经过房间时,对着去世父亲的灵位说,爸爸,如果您在就好了,那我就一定会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母亲听到后,一句话也没有说。第二天,男孩如愿地得到一辆自行车。哥哥姐姐看到母亲居然花钱为他买一辆自行车,都来责怪他。几天之后,母亲让他去代母亲领工资。那是他第一次替母亲领工资,接过母

亲四十元的工资时,他惊呆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费,还有他们姐弟的学费全指着这四十元钱啊!可是自己却让母亲给他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自行车,他顿时为自己的虚荣和不懂事羞愧难当。事后,他了解到母亲是故意让他去领工资的,是想让他知道为满足虚荣心而买自行车所花的钱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将自行车卖掉,把钱如数交给了母亲。日后,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那四十元钱对他的刺激远远比母亲的打骂更强烈。这件事不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让他懂得要为这个贫穷的家庭去打拼的责任。几年后,他接拍了一部电影并一举成名。他就是著名武打影星李连杰。 二、教育的本质是追求幸福 记得有一天,与学校领导一起面试要调入我校的新老师,校长说:“每个人的即兴谈话都是——谈谈你的教育理想。”这个谈话题目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思绪。是啊,从教这么多年,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来这世界一遭,我要留下些什么?当听完面试老师的谈话,又和领导们交谈后,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突然间豁然开朗: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充满爱的教育! 作为老师,让班上的学生深深感到和我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最充实也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光,并产生道德上的折服,情感上的依恋,人格上的崇拜。“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充满爱的教育”,这就是我的教育理想。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我也是一样。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我的教育理想就是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只有我体会到什么是幸福才能

大学的成长与反思

大学的成长与反思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之间美好的大学生活已然过了一半,只觉得昨日放佛就 在眼前,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地方,战战兢兢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所有的所有都是那么的陌生。然而今天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的我,却再也不能以fresh来 自称了。我的大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它的一半。 反思回想大学以来的两年,有成长,有教训,有收获,有失去······在这两年里,我交 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当大家为一件小事而争吵时,我不 再是据理力争,而是学会了回避,学会了忍让,这并不是我懦弱,而是我觉得没有必要为 了一件小事而去破坏我们的友谊。大学的友谊是很脆弱的,也许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造 成终身的遗憾。 大学的主要事情还是学习吧,不管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是从外界学来的处理人际方 面的知识,做人的道理,我们始终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的。处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有太多的 幼稚与无知,常常会贻笑大方,有些人会因为我们是学生而包容我们的过错,可是当我们 走出象牙塔,走向另一个社会时,我们还能再继续装无知下去吗?所以说,在大学里我们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如何去做人,如何在以后的社会中立足。 回顾自己两年的大学生活经历,有很多值得我去反思,有时候人是需要停下凌乱的脚 步去做一下总结和反思的。大一的时候,生活常常被各种活动充斥着。虽然忙碌,但更多 的时候是在忙碌着无所谓的事情, 整天跟着大二的学长学姐转,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坚定的目标,浑浑噩噩,迷迷糊糊,乱七八糟的生活方式,整天都被拉去当“萝卜”,累却不能反抗,独 自承受着这无奈的压力。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二的欺负大一的,大三的帮助大二的欺负 大一的,大四的看大三的帮助大二的欺负大一的。自己初来乍到,对大学还没有一个清楚 的概念,整天就围绕着学长学姐们为自己安排的满满的活动转,就这样转了一年,回头看,却没有真正学到什么知识,大一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大一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结交到了很多的朋友,自己的朋友圈也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有了这个朋友圈,自己在以后的路上走的会更远更宽广。 大二,也将要接近尾声了,再回首,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很多,不再是大一那个幼稚 不懂事的小女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对事物的见解,有了属于自己的目标, 并为之奋斗着,不再那么盲从,那么的浑浑噩噩。当一个人有了目标之后,所有的事情都 不再是事情了,用网络红语说:神马都是浮云了。大二发现真的是神马都是浮云,考证才 是真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进入每一个行业都是有一定的门槛的,最低的门槛就是

历史—探究—反思: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2013.12)

“历史—探究—反思” ——谈“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1 黄晓 (浙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单摆运动呈现了由线性运动向混沌的过渡,扮演着宇宙的基本角色;单摆的物理特性研究,体现了典型的近代科学方法论,为建立“单摆”与“自由落体运动”关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科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论文基于课程标准对“单摆”教学要求的定位与教材对“单摆”教学内容的描述,反思了新课改中单摆教学对科学本质关注的缺失,提出以“历史—探究—反思”方法开展“单摆”的科学本质教学。 关键词:单摆;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教学;历史;探究;反思 伴随着科学哲学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到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实在论等的演进,科学本质的内涵不断得以改变与丰富。对科学本质的内涵的界定及如何促成科学本质理解,已成为科学哲学界与科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因而,需要思考“适合中、小学生理解的科学本质是什么?”“如何促成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等问题。AAAS发表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关于科学本质三个领域的划分[1]与McComas基于八个国际科学教育标准而提出的关于科学本质较为一致性的十四个方面[2],彰显了科学教育研究者对科学本质内涵的共通认识。对科学本质教学的探索,也凸显了科学本质教学的多元方法。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作为科学本质教学的多元教学方法之一,不仅可以使学生透过科学史,了解科学的进展过程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对科学事件、科学家成就的充分揭标与成因分析中,多维度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单摆是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之一,它在科学发展与教育教学中体现了多维度的价值。首先,单摆相对于复摆而言,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模型之一,也是集“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可以从线性通向混沌2[3][4]。其次,不管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的钟摆对时钟的调整到精确性钟表的设计与制作3,其实现时间测量的核心原理无异于伽利略的钟摆与振动所依据的原理。在科学发展中的声学、电磁学、相对论、量子论领域4,单摆扮演着科学发展的基础角色5。第三,钟摆的物理特性(等时性)的发现是伽利略运动 1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课题(Y201224693)与全国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26220623)阶段成果。 2在无阻尼、无外力( =0,f=0),且做小角度摆动时,通过数学运算、振动曲线与相图分析,其运动过程呈现伽利略提出的等时性原理;在大振幅情况下(不管是否受迫与有无阻尼),会进入混沌,如保守单摆系统随着振幅的增大,而表现出的两种混沌方式:表现为椭圆点的KAM(相轨迹在相空间被限制成一定的形式,是个维数低于相空间的维数的曲面,称KAM环面)环的自相似结构与KAM环扭曲到混沌。在受迫振动时,可能出现倍准周期序列向混沌的转变现象等。 3自文艺复兴以来,英格兰约翰.哈里森的H-1,H-2,H-3,H-4时钟的出现便是单摆振动的应用一个见证。之后,基于社会需求对精确、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音叉时钟、石英时钟及铯原子钟等继而产生。 4对谐振器的付立叶分析使许多现象可以象征性地表述成钟摆的聚集体。不管是通过弹拨琴弦发声的乐器、管乐器吹口与管风琴气柱的振动还是现代乐器的琴弦,其以波的形式传播与扩散的声音都可分解为不同的付立叶分量。声音由空气的谐波振荡叠加所组成,每一个谐波振荡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有些是超过或低于耳朵的识别范围),即每一个声音都好像蕴涵着无数的伽利略钟摆。在电磁学领域的麦克斯韦方程预示着普遍存在的大气中也存在谐振——一种普遍存在的伽利略钟摆似的振动,那些频率在0.5×109-0.7×109兆赫,或者波长在400-700纳米的振动就是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光,光的颜色取决于波长或振动的频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了简谐振动与时间流逝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牛顿的力学定律,时间的流逝是由简单钟摆或其他基于类似原理的振荡器所定义,对所有观察者是有效的),使得伽利略的钟摆只能作为时

教学反思和意义

教学反思作为在校本教研中推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全校开展,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但详尽而且深刻,但大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理解以及看法还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工作,通过学习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它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显然,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这种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有两大目的: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学会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高校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三年来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发生重大影响的,绝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共鸣与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周国平在《开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个观点,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我想,这就是心灵被唤醒的体验。真正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凑巧的是,我在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外缘与心灵相似,是唤醒得以发生的根本条件。当外缘与心灵相似时,这时产生的体验是澄明、愉悦或者兴奋,当外缘与心灵的真实相背时,产生的体验则是拒绝和抗争,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很难教给别人任何东西,我们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恰当的善缘,让别人借此去发现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教育不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外呼应。它先是点燃,而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中国禅宗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时、拈花微笑等,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 人心如镜,具有“光明能见”的特性。其实一切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在向上的善行环境中人心就变善,在下堕的恶行的环境中人心就变恶。我认为,人心对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种物理上的反射作用。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时,他人也会报之以风雨、黑暗和悲观。同样的,人为什么冷漠?“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学得快乐,那么你就应该用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来唤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体验到美感,那么你就应该用阅读

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10期) Total No .310 收稿日期:2012—07—10 作者简介:程天宇(1987—),男,河南商丘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法。 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 ———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 程天宇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现代课堂发生了深刻变革,历史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受到中学教师的重视。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合作学习不能仅限于表面的热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才是教学的本质,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新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教学安排或许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合作学习;再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100—02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 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学习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2] 合作学习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不过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合作学习不能仅限于表面的热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才是教学的本质。在深入实践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以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近来,笔者有幸聆听了江苏省首批中学教授级历史教师王雄的一节公开课。王雄老师授课经验丰富,在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方面成绩卓著。此次授课内容为高中必修Ⅲ《辉煌灿烂的文学》,知识点包括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对教师讲授新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王老师把握较好,课堂气氛热烈,效果突出。笔者针对这一节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特点 第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任务分工,采取 多种手段搜集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 为新课的顺利开展做好知识和心理上准备。多数教师对预习环节重视不足, 资料收集完全凭学生个人,文献阅读仅限教材本身,视野狭窄。王老师非常重视预习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搜集资料,范围囊括教材和各种史料,力求资料全面翔实。笔者以为,一方面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明确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听讲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提问环节如实反映问题,请求答疑解惑,给教师以及时的教学反馈。好问题往往能触发创新的灵感,开拓和锻炼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意愿不在于此吗? 第二,注重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还课堂于学生。王老师首先通过教学课件呈现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之后各小组记录员把答案写在 黑板上, 再由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改。课堂讨论的过程中, 王老师总是身处“第一线”,亲切询问讨论进展情况,整个课堂气氛融洽。笔者认为师生关系亲密与否对课堂影响很大,合作学习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用爱来培养师生感情使教育走进孩子的心灵。美国教育家多尔说,教师在师生关系 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通过师 01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反思总结范文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反思总结范文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改革与非议中前行,近年来由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不断突出,其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反思总结,供您参考。 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反思总结范文一 非常荣幸来到会山中学,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讲台。开始我的教学生涯。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把一学期来的工作作一总结: 一、教学工作 这学期主要担任一年级的生物、八年纪的生物和九年纪的化学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第一次上岗,对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不清楚,必须得摸索教材,所以工作起来很吃力。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考试中就显现出来了。第一次月考以及期中考试,我带的帮成绩都很不理想:二班和一班相比,差距都比较大。所以,我自身感到压力也很大。从这两次考试中,我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我认识到,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的。我为了教学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一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