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德勤: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按照指引的航向

内控建设继续前行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

企业风险管理服务

2010年7月

目录

1摘要

2 1.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2 2.调查的基本情况

2 2.1. 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调查情况回顾

2 2.2. 2010年调查情况介绍

3 3.调查结果分析

3 3.1. 企业对于配套指引的理解及解读

5 3.2.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6 3.3. 企业为满足监管要求拟采取的措施

8 4.调查结果的启示

9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的联系方式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我们欣喜地发现与前3次调查结果相比,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及评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上市公司正在深化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可以减少财务报表数据的错报情况。仅有7%的参与调查公司认为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得到执行,但财务报表数据依然存在错报的情况。2009年约59%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未能达到预期。

企业设立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更为合理客观。 2009年我们在报告中呼吁企业需审视并在必要时调整内部控制评价牵头部门,今年从分析数据来看,由财务部门执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情况,从2009年的12%降至2010年的7%,大部分企业基本上都采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或者成立专项小组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上市公司对配套指引已经进行了研读,高达97%的公司认为配套指引对于公司内控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和审计工作实施的程序、方式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防范风险、改善日常运营管理中的控制不足。 同时,调查结果也揭示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具体表现在,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缺少与内控相关的信息系统等。并且上市公司研读配套指引之后,自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特别是风险识别和评估以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此外,仍有23%的企业仍表示董事会评价内部控制尚未形成书面的工作底稿。

面对财政部制定的内控配套指引实施时间表,参与调查的上市公司中,七成公司表示报告对披露时间进度很有紧迫感,我们建议企业应早做准备,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时间表,确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团队,必要时引入专业机构的协助,将内控实施成本转化为企业获取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摘要

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或简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内控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有助于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提高企业绩效、增强投资者信心。

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德勤一直关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状况,自2007起,连续进行相关调查。2007、2008以及2009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持续加深,已经开始积极回应监管机构提出的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编制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部分公司聘请了独立会计师对内控进行审计并披露审计报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并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现状,以及在配套指引正式颁布后企业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采取的应对措施,我们在前三年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2010 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以期在更深的层面了解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寻求利用内部控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企业运营水平的途径。

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一、企业对于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理解以及解读;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三、公司为满足监管要求拟对内部控制采取的改进措施。

按照指引的航向,内控建设继续前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10) 1

1.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针对配套指引的正式颁布,就各企业对其怎样进行理解以及企业将如何应对以满足监管要求,我们进行了2010年度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问卷调查。此前,我们曾于2007、2008以及2009连续三年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进行调研。

过去三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对监管机构要求的理解正在不断深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同时也可以看到,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

为了更深入客观地了解并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评价的现状,以寻求利用内部控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途径,我们基于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三年的调查结果,在五部委发布配套指引后的2010年5月,随即展开了新一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状况调查。

2.调查的基本情况

2.1. 2007年、2008年以及2009年调查情况回顾2007年、2008以及2009年的调查针对中国百家上市公司展开,被访公司在行业、地域及规模上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问题主要关注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包括对内部控制实质的认识、内控体系设计、金融危机下内控管理的成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修改等)和内部控制的评价方面。

2007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大部分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无法完全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2008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情况有了较

大改观,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对监管机构内控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另外,调查结果也揭示出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主要有: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足;未纳入考核体系进行监督;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尚未成形。2009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的实施以及评价等各方面有了积极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企业提高了对内部控制

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内部控

制防范风险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

开始编制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符合监

管要求。并且还有部分公司聘请了会计师事务

所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披露报告。但

同时我们也发现下列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内控

体系的建设出现一定的盲目性,企业偏重控制

活动的建设,而缺少了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内部控制评价的牵头部门不合适,评价基

础经不起考验;此外,2008年的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

2.2. 2010年调查情况介绍

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控现状调查的受访公司数达到了215家。其中境内主板上市公司数量占64%(其中14%的公司在境内境外同时上市);境内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占15%;仅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数量占21%。2010年的内控调

查继续保持了在行业、控股股东所有类型,规

模等方面的广泛分布。

参与调查的企业涉及制造业、房地产业、航空与交通运输业、能源与资源业、金融业等行业

5%

航空与交通运输服务行业消费行业

能源与资源行业金融服务行业

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制造业行业

房地产行业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

其他

行业分布图

2

内控配套指引的积极影响

0%

20%

40%

60%

80%

100%

E

D

C

B

A

企业对于配套指引积极影响的认知

88%的参与调研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有助于本企业防范风险、改善日常运营管理中的控制不足,该结果与2009年调查时,企业普遍认为内控有助于防范风险的认知基本相同。79%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和审计工作实施的程序、方式和方法,这也正是评价指引颁布的意义所在。还有67%的企业认为其有助于企业符合监管要求。参与调查的上市公司中,有50%为国有企业背景,35%为民营背景,外资企业背景的为15%。从参与调查的上市企业的员工人数来看,分布较为平均。详细参见下图。从资产规模和总收入的角度,受访公司的规模被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企业占65%,中型企业占22%,小型企业占13%。

3.调查结果分析

在汇总了215家上市公司的问卷反馈之后,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包括企业对于配套指引的理解及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企业为满足监管要求拟采取的措施。

3.1. 企业对于配套指引的理解及解读

几乎所有的受访企业都认为配套指引的颁布对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八成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的颁布带来的最具现实意义的转变,是其将内部控制与公司生产运营有机结合,提升管理基础。并且有七成的企业认为指引中规定的报告披露时间十分紧迫。此外我们围绕企业对于配套指引积极影响的认知、配套指引在哪方面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以及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中的薄弱点的自觉认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企业员工人数分布图

符号含义:

A.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评估和审计工作实施的程序、方式和方法

B.有助于本企业防范风险、改善日常运营管理中的控制不足

C.有助于本企业监控并降低成本和费用

D.有助于本企业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

E.

其他600人以下600-300人3000-10000人

10000人以上

我们也关注到仅有37%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有助于本企业监控并降低成本和费用,较2009年的调查显示的持此看法的企业不足30%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这三分之一强的比例也从多方面折射出当前企业内控的一些现实问题,一些企业表示若按照配套指引实施日常内部控制、以及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预计并不能提升经营效果和效率,反而提高了成本。我们认为,配套指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上市公司来讲,是一次难得的提升全面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的契机,企业应借此机会,不断深化内部控制建设,将内部控制无缝嵌入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将内部控制理念融入于日常工作和企业文化,配以考核和激励措施,从而切实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按照指引的航向,内控建设继续前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10) 3

企业对于配套指引有助于规范业务流程的共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76%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有助于公司完善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67%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有助于加强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自评估程序,65%的企业认为配套指引有助于加强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与运行。

本次新颁布的应用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特别是涉及业务流程的相关应用指引,对于各上市公司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在2008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时,高达84%的企业认为内部控

制实施的主要障碍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应用指引的颁布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为大多数企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2009年的调查时,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仅依赖于各部门或各子公司上报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并且,大多数企业表示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程序不甚清楚,有26%的企业甚至并未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自查并保存检查的证据或工作底稿。当前,评价指引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45%的参与调查公司认为配套指引将有助于公司内控审计报告和评价报告的坡露。

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中的薄弱点的自觉认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1%的企业们认为其风险识别与评估尚待加强,61%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存在不足,57%的企业认为持续监控是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地认识到风险识别和评估以及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表明各上市公司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风险管理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可能存在的配套软、硬件的完善程度,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对上述两方面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升。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我们建议企业可通过专业服务机构的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帮助,合理进行知识转移。此外,很多企业也认识到完善内部控制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持续监控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0%

20%

40%

60%

80%

G

F

E

D

C

B

A

有助于加强内部控制的方面

需加强的总体控制方面

符号含义:

A. 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与运行

B.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C. 企业文化建设和评估

D. 公司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

E. 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

F.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评价报告的披露

G. 其他

符号含义:

A. 内部控制环境

B. 风险识别与评估

C. 控制活动

D. 信息与沟通

E. 持续监控

0%

20%

40%

60%

80%

E

D

C

B

A

4

内部控制实施评价部门

符号含义:

A. 董事会办公室

B. 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

C. 财务部门

D. 各部门联合组成的内控实施小组

E. 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

3.2. 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现状

2010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中,70%的企业于以前年度对外披露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其中60%的企业自行根据管理层授权实施内部控制评价,29%的企业全权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还有11%的企业在外部专业机构搭建内控体系后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根据正式发布的评价指引的第十四条,企业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评价。30%的参与调查公司尚未披露过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其中58%的企业仍未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并将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工作作为提升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受访企业中,79%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于管理测试结果编制,并能客观如实反映当前的内部控制水平。还有21%的企业认为当前内控评价报告的未能如实反映当前企业内控水平。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深刻体会并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也已不满足于一纸报告以符合监管要求。

企业内控评价的实施部门以及实施频率

在我们的调查中,69%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牵头进行内控评价的工作,9%的企业通过董事会办公室进行内控评价,8%的企业由各部门联合组成的内控实施小组进行内控评价,7%的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进行内控评价,但仍有7%的企业通过财务部门进行内控评价。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客观进行内控评价的重要性。在正式颁布的评价指引的第十二条中明确指出,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门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大部分企业已经基本达到了评价指引的要求,但是对于少部分仍通过财务部门进行内控评价的企业来说,当前务必解决的问题是提升内控评价职责的独立性。

0%

20%

40%

60%

80%

E

D C B

A 具体图示如下:在此次调查中,关于企业内控评价的测试频率,定期进行测试的企业占60%,其中每年进行一次评价的有24%,每年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占36%。还有40%的企业不定期执行内控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编制基础仍待加强

在此次调查中,有23%的企业仍表示董事会评价内部控制时,尚未形成书面的工作底稿。评价指引第二十七条的明确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评价的有关文件资料、工作底稿和证明材料等应当妥善保管。因此,这些企业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程序不够规范,所得结论没有充分、适当的证据的支持,其评价报告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在2009年的报告中,显示有27%的企业没有保留书面的工作底稿,我们当时已经呼吁企业务必保留内控评价的证据或工作底稿。随着评价指引的正式出台,我们再一次希望各企业能够严格遵循评价指引的要求,妥善记录并保存评价资料,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按照指引的航向,内控建设继续前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10) 5

企业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统计了各企业从其自身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右上图所示:

如右上图所示,68%的参与调查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是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全面建设内部控制体系这一课题,也是近几年刚刚步入各上市公司的议事日程上。随着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正式出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对各企业提出了严要求、高标准,企业也深刻认识到内控体系建设和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必须培养自己的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并

相应进行人才储备。

约46%的企业认为企业缺乏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这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这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课题。目前,已有相当多的企业开始着手考虑导入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不少企业自行设计开发完成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系统,还有不少企业正在导入与原有ERP系统无缝对接的风险控制管理系统。

18%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程序尚不规范;仅有7%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得到执行,但财务报表数据依然存在错报情况,而内部控制在运行中未能发现该错报,类似的,2009年的调查中约59%的参与

调查公司认为内部控制虽然执行,但其效果未能达到预期。37%的企业反映公司层面控制不足,并且管理层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度,43%的企业认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设计存在缺陷。这表明很多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发现了内控上存在的实际存在问题,亟待管理层加大执行力度,解决和整改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完善内控制度。

3.3. 企业为满足监管要求拟采取的措施

依据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和评价报告的时间安排

在此次调查中,有58%的企业表示以前年度已同时披露了内部控制的审计报告和评价报告,将在后续年度继续执行,还有9%的企业表示在2010年12月31日进行披露,5%的企业表示在2011年12月31日进行披露,10%的企业表示在2012年12月31日进行披露。剩余7%的企业表示目前指引没有明确披露要求,但计划在下一个审计年度披露,还有11%的企业表示目前指引没有明确披露要求也暂无计划。从数据分析来看,大部分的企业都决定披露或已经披露内控审计报告和评价报告。

0%

20%

40%

60%

80%

G

F

E

D

C

B

A

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划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时间

符号含义:

A. 公司层面控制不足,并且管理层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度

B.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设计存在缺陷

C. 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程序尚不规范

D. 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得到执行,但财务报表数据依然存在错报情况,而内部控制在运行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E. 缺乏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

F. 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G. 其他

符号含义:

A. 以前年度已披露,将在后续年度继续执行

B. 2010年12月31日

C. 2011年12月31日

D. 2012年12月31日

E. 目前指引没有明确披露要求,但计划在下一个审计年度披露

F. 目前指引没有明确披露要求也暂无计划

0%

10%

20%

30%

40%

50%

60%

70%

F

E

D

C

B

A

6

内控配套指引所需的内控工作重点调整

未来三年内提升内控建设水平的方式

符号含义:

A. 组织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专题培训会,分析现有制度的差距,根据新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B. 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开展内部控制培训专题讲座

C. 公司内部管控部门与外部专家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对当前的内控体系进行全面梳理诊断

D. 增加内部控制自评估的频率

E. 强化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考核机制和报告机制

F. 其他

符号含义:

A. 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设计有效,执行有力

B.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识别关键风险点并予以量化

C. 风险评估与控制评估在阶段测试中相结合,使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

D. 从仅仅关注书面化的制度到确保落实,加强控制实施的监督

E. 落实控制责任追究机制

为满足内控配套指引要求,企业对于内控工作重点调整的方向

内控配套指引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在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在境内主板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为应对这一监管要求。53%的企业将组织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专题培训会,分析现有制度的差距,根据新指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45%的企业认为需要强化评价工作的考核机制和报告机制;34%的企业认为需要成立内部管控部门与外部专家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对当前的内控体系进行全面梳理诊断;32%的企业认为需要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开展内部控制培训专题讲座;27%的企业认为需要增加增加内部控制自评估的频率。

由右上图可知,更多的企业选择了自行进行组织内部控制指引解读专题培训,先从开展组织自我学习为基础,深化企业各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对于配套指引的认识,从现有制度寻找差距,完善当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有较多企业从强化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考评机制着手,在2008年的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有63%的公司认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最主要障碍是缺乏硬性监督检查的机制要求,未与考核机制相关联,奖惩不到位。从今年来我们对于各企业的了解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将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与企业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使得内控的执行力有所加强。

此外,34%的企业表示将联合外部专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当前内控体系进行诊断梳理,32%的企业表示将聘请外部专家开展内部控制的专题培训讲座。各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热情毋庸置疑。对本次的受访者,我们也了解了一下企业是否聘请过或将在近期聘请专业机构协助建设内部控制体系,29%的企业表示已经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协助,29%的企业表示计划聘请,16%的企业明确表示公司有足够的内控建设力量,剩余的25%的企业未明确表示该情况。几乎接近半数的企业都已经或将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协助建立内控体系。

企业未来三年提升内控建设水平的具体措施:64%的企业认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设计有效,执行有力以在未来三年内提升内控建设水平。61%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识别关键风险点并予以量化。49%的企业认为风险评估与控制评估必须在阶段测试中相结合。其他数据详见右下图所示。

0%

20%

40%

60%

F

E

D

C

B

A

0%

20%

40%

60%

80%

E

D C B

A 按照指引的航向,内控建设继续前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10) 7

4.调查结果的启示

五部委正式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旨在规范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配套指引细化了基本规范的内容,增强了可操作性。对于在内控建设中摸索前行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盏暗夜中的明灯,指明了航向。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及评估等方面都有了积

极的发展,上市公司正在让内部控制从纸上落地,内部控制的效果逐渐达到管理层的预期。但是,各企业离达到形成完善的内控体系,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不少受访企业反映内部控制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缺少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有部分企业对于评价内部控制时尚未形成书面的工作底稿。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内控配套指引要求的报告披露时间表,上市公司任务并不轻松。只有早做准备,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时间表,确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团队,必要时引入专业机构的协助,将内控实施成本转化为企业获取的实实在在的效益。未来,企业将需要继续梳理以往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使其更加优化和系统化;优化业务流程使其更加高效,形成严密的流程框架保证风险可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内控的成本收益进行评审,使内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从而建立科学的内控体系。

我们相信上市公司按照指引的航向,继续前行努力,不断完善,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8

德勤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服务的联系方式北京

赵善强

中国华北区领导人

电话:+86 10 8520 7110

传真:+86 10 8520 7494

电子邮件:eddchiu@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谢安

合伙人

电话:+86 10 8520 7313

传真:+86 10 8520 7494

电子邮件:allxie@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上海

丘仲文

中国华东区领导人

电话:+86 21 6141 1558

传真:+86 21 6335 1213

电子邮件:dyau@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杨莹

合伙人

电话:+86 21 6141 1578

传真:+86 21 6335 1213

电子邮件:royang@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深圳

许坚真

合伙人

电话:+86 755 8246 3255 转 8203传真:+86 755 8246 3186

电子邮件:jenxu@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林允纲

合伙人

电话:+86 755 8246 3255 转8223传真:+86 755 8246 3186

电子邮件:benlam@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香港

刘伟杰

中国区领导人

电话:+852 2852 1015

传真:+852 2541 7392

电子邮件:danlau@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高德

合伙人

电话:+852 2852 5662

传真:+852 2541 7392

电子邮件:huggozzard@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

按照指引的航向,内控建设继续前行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10)9

德勤为各行各业的上市及非上市客户提供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服务。德勤成员所网络遍及全球逾140个国家,凭借其世界一流的专业服务能力及对本地市场渊博的知识,协助客户在全球各地取得商业成功。德勤约169,000名专业人士致力于追求卓越,树立典范。

德勤的专业人士融合在以恪守诚信、卓越服务、同心协力和融贯东西为本的德勤企业文化中。德勤团队崇尚持续学习、愿意迎接挑战以及注重专业发展。德勤专业人士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公众的信任,为所在的社群带来积极的影响。

Deloitte(“德勤”)泛指根据瑞士法律组成的社团性质的组织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德勤全球”)以及其一家或多家成员所/公司。每一个成员所/公司均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请参阅 https://www.sodocs.net/doc/d3571282.html,/cn/about 中有关德勤全球及其成员所法律结构的详细描述。

德勤中国通过其众多的法律实体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此等法律实体均是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德勤全球(瑞士会员性社团组织)的成员。

德勤是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居领导地位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共拥有逾8,000名员工,分布在北京、重庆、大连、广州、杭州、香港、澳门、南京、上海、深圳、苏州、天津、武汉和厦门。

早在1917年,德勤于上海成立了办事处。我们以全球网络为支持,为国内企业、跨国公司以及高成长的企业提供全面的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服务。

德勤中国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一直为中国会计准则、税制以及本土专业会计师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在香港,德勤更为大约三分之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提供服务。

本文件中所含数据及其所含信息乃德勤就某个专题或某些专题而提供的一般性信息,并非对此类专题的详尽表述。

故此,这些资料所含信息并不能构成会计、税务、法律、投资、咨询或其它专业建议或服务。读者不应依赖本数据中的任何信息作为可能影响其自身或者其业务决策的唯一基础。在作出任何可能影响个人财务或业务的决策或采取任何相关行动前,请咨询合资格的专业顾问。

上述数据及其所含信息均按原貌提供,德勤对该等数据或其所含信息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表述或保证。除前述免责内容外,德勤亦不担保该等数据或其所含信息准确无误或者满足任何特定的业绩或者质量标准。德勤明确表示不提供任何隐含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对可商售性、所有权、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用性、非侵权性、适配性、安全性及准确性的保证。

您需自行承担使用这些数据及其所含信息的风险,并承担因使用这些数据及其所含信息而导致的全部责任及因使用它们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德勤不承担与使用这些数据或其所含信息有关的的任何专项、间接、附带、从属性或惩罚性损害赔偿或者其它赔偿责任,无论是否涉及合同、法定或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疏忽行为)。

倘若前述条款的任何部分因任何原因不能完全执行,其余部分内容仍然有效。

?2010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Member of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SH-017-10

?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2019年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支情况分析报告

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支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百户抽样调查汇总资料表明:上半年**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33.6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4.44元,增幅20.96%;人均支出1241.82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143.47元,增幅13.06%。 一、收入情况 1、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亮点。上半年,农民从各类劳动报酬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63.9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78元,增幅92.41%,占现金收入比重为31.67%。其中本地务工收入人均82.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56元,增长97.22%,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50.49元,同比增加56.11元,增幅59.46%。主要体现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加快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据百户资料显示,上半年外出务工人员7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人。 2、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体。上半年,**县农民从家庭经营中得到现金收入人均483.4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46元,增幅10.89%,占现金收入比重为58%。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第一产业收入下降。上半年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347.9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3.99元,减幅8.90%,分行业看,农业现金收入人均114.25元,同比减少50.01元,减幅30.44%;林业现金收入人均0.62元,同比减少1.92元,减幅75.45%;牧业现金收入人均222.49元,同比增加8.70元,增幅4.07%;渔业现金收入人均10.60元,

同比增加9.23元,增幅6.73倍。通过调查分析,一产业现金收入下降,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下降对农业收入有较大影响,据调查,今年以来,除蔬菜以外,全县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今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同比下降5%以上,豆类价格同比下降约10%,生猪价格同比下降15%以上。二是农民在出售林产品采集果实上下降80.93%。 (2)二、三产业现金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现金收入分别为37.02元、98.4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58元、53.86元,增幅分别为292.51%和120.71%。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业的人数和工资增加,致使二产业收入大幅增长;二是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批零贸易、饮食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目前,农村道路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从事交通运输业的农户增多。同时由于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对生存型、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也在逐步增加。上半年,农民从事交通运输业和批零贸易、饮食业现金收入人均分别为36.52元、33.31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1.04元、25.23元,增幅为566.83%和312.51%,分别占三产业收入的37.08%和33.82%。 (3)财产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下降。上半年,财产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13.10%,转移性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4.55%。财产性收入主要是租金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下降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收入和得到赔款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33.19%和87.44%。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一种不稳定的收入来源,跟时间和随机性有较大的关系。

德勤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课件 (下)

目录
1 2 3
内部控制规范 应用指引解读 评价指引解读 审计指引解读 沪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务分享 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A
4 5 6 7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审计指引解读
1 2 3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解读
1. 建立健全
2.内部评价
3. 外部评价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审计指引解读
内容概览
作用
? 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内控审计业务
内控审计
? 注册会计师对特定基准日内控有效性进行审计
? 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 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 审计意见 告重大缺陷说明披露 ? 没有保留意见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审计指引解读
注册会计师的职责
评价以下事项对内部控制、财务 报表及审计工作的影响: ?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 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 ?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 程度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 陷 ?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 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 ?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特别关注以下公司层面内部控 制环节 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 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 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 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 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 程的控制 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 我评价
? 20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报告68945

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报告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价,报告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 (一)内部环境。 1、健全的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制度。目前,园区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机构设置科学,权责分配合理。园区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等重大决策的程序和规则文件,明确园区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园区管理层在开展具体经济业务时,能够根据不同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出台新的措施,激发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园区继续保持着高速度发展步伐。 2、人力资源政策 园区不断的培训促进了职工专业技能的发展;员工的考核、晋升与奖惩,使得职工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发展,园区注重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发展前景。园区对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的轮岗制衡要求强化了园区的管理意识,确实保障了园区的发展。

3、内部审计机制 园区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效的防范了园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二)风险防范 园区根据各种经济活动实施的特点,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确保经济活动风险的可知、可防与可控,确保园区经费使用安全。对已知风险点,定期进行评估、提示及完善。通过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及风险排除等方法,将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存在经济风险的业务,也积极分析,充分认清风险实质并积极采取降低、分担等策略来有效防范风险。 (三)控制措施。 园区根据业务的性质和工作要求,实施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保证日常运转正常有序,这些方法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 具体工作中,中心园区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分别分管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具体分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通过分工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协调配和共同完成工作。 2、授权控制

内部控制案例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精选(1) 案例: E企业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2月23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高层会议,主要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孙某:①内部控制制度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要绝对保证资产安全、经济效率提高、经营合法合规。 ②企业的资源有限,对于内部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文化建设,带不来明显的效益,所以可以不需要在这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导致医疗费用支出下降,应当加大投入。 销售副总经理张某:销售收入的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以销售环节的控制可以减少,只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即可。 总会计师陈某:会计信息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于财务报告的控制,不应当考虑控制成本,只要是为保证信息及时、详细、真实、合法为目的的控制,企业均应当采用。 人事副总经理刘某:建立高端人才的培养计划。对于低端人才由于流动性较大,为减少开支,企业不进行培训。 内控总监范某:总经理应当每年组织一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主要是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不应当考虑全面性,而应当体现重要性;主要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不影响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评价报告经总经理最终审定后对外披露;由于年底事情太多,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11月30日为基准日;企业授权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评价工作组成员应当主要来自内部审计部门、管理层,并需要对评价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董事长段某:应当由董事会定期组织有经验的管理层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要求: 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上述有关人员在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司内部控制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司内部控制调研报告 篇一:xxx公司内部管理调研报告(定稿) ********有限公司内部管理调研报告 【摘要】报告分析了********有限公司的家族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及其原因,提出了应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管理创新意识,明确管理制度,以提升家族企业的管理,以便家族企业能更好的得到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企业文化;管理创新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的绝大多 数企业都是以家族运营的形态存在,这种家族企业在前期发展中相比其他类型企业有明显优势;但随着社会发展,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远远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了。为此,我特意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组织其他几位新职员选择了********有限公司这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 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2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以********有 限公司管理模式为例,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

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什么是家族企业?目前,在经济管理学界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chandle)对家族企业的 定义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握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人员的选拔方面。甘德安等则将家族企业定义为:由一个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注重人际关系网络、两权没有完全分离、企业生命周期与创业者和家族周期息息相关、决策常以集中的方式由财产所有人作出、企业的重要职位通常由家族成员担任的,一个开放的、非稳定的系统。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家族企业其所有权及经营权由拥有家族企业的家族成员所控制,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企业主要管理决策者之间以血缘关系或者亲情为基本纽带,以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在《财富》500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 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就全球来说,家族企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90%以上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 所作出的 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我国,家族企业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

[实用参考]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典型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20RR-7-28 近年来,国内企业的重大危机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突出有三类重大风险:一是多元化投资,二是金融工具投机,三是生产安全事故。撇开生产安全事故不说,前两类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大特点:一是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巨大,动辄就会使企业“伤筋动骨”;二是同类事故在大型国有企业时有发生。鉴于此,我们称此两类风险为大型国有企业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下面我们通过案例对此两类重大风险做深入分析。 1.多元化投资 (1)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 从1992年开始,三九企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收购兼并企业,形成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农业,房产等几大产业并举的格局。但是,20RR年4月14日,三九医药(000999)发出公告:因工商银行要求提前偿还3.74亿元的贷款,目前公司大股东三九药业及三九集团(三九药业是三九集团的全资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已被司法机关冻结。至此,整个三九集团的财务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危机爆发之前,三九企业集团约有400多家公司,实行五级公司管理体系,其三级以下的财务管理已严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约在60亿至70亿之间,两者合计,整个三九系贷款和贷款担保余额约为180亿元。 三九集团总裁赵新先曾在债务风波发生后对外表示,“你们(银行)都给我钱,使我头脑发热,我盲目上项目。” 案例简评:三九集团财务危机的爆发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原因:(1)集团财务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资(非主业/非相关性投资)扩张的战略失误;(3)集团过度投资引起的过度负债。另外,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环境来看,中国金融体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资、快速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报告(doc 32)

企业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报告(doc 32)

目录 内容页次

填写说明 《企业内控制度问卷》用以描述和分析企业内控制度,它包含与内部控制系统有关的问题,并按总体控制和具体控制分别设计,其中总体控制与控制环境紧密相关,具体控制是针对具体的销售和应收帐款、采购和应付帐款、存货管理、人事和工资、生产和成本会计、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现金收支、电子数据处理、预算等系统的程序和活动的控制。 该问卷所列内容仅供各事务所参考,不要求对所有内容必须回答。 具体填列方法为: 对该问卷中的问题只需在问题后第一栏中简单回答“是”、“否”或“不适用”,如答“是”表示有适当控制,如答“否”就表示控制较弱,如答“不适用”就表示被调查单位不存在此类控制问题。对未进行询问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证据的问题,可不填列。 对于回答“否”的问题,请在“评价”一栏中将其对整体控制的影响进行简单阐述。

A 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目标: 1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确保遵循规定、程序、计划、法律和法规; 3保护资产的安全; 4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5保证完成所制定的经营任务和目标。 A1 组织和人员 1)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控制 目标? 2) 公司的控制目标是否与经营目标相 一致? 3) 公司在制定控制目标时是否考虑成 本效益原则? 4) 公司各部门是否按照公司的经营目 标和控制目标制定部门的目标? 5) 是否定期检查和公布各项目标的完 成情况? 6) 公司是否有最新的组织结构图和员 工名单? 7) 公司是否制定公司章程? 8) 公司各部门是否有正式的组织章 程? 9) 每个岗位都有职责说明书吗? 10 ) 是否把控制责任包含在业绩评价系统中? 11 ) 企业是否建立衡量业绩的标准?职员是否清楚该标准?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经常对该标准进行调整? 12 ) 公司有无人员过剩或不足? 13 ) 公司是否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14 ) 管理层是否借助内部审计来建立有效的控制环境? 15内部审计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

案例分析1:内部控制框架 某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在2008年12月26日召开了由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关于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高层会议。会议中,公司有关高层管理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 总经理刘某:(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十分重要,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关系到集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当抓住重点,尤其要注重加强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内控要素方面的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可不必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能否被准确识别并得以有效控制,是衡量内控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建议重点关注集团内部各种风险的识别,找出风险控制点,据此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来自集团外部的风险不是内部控制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必过多关注。在内控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对于那些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应采取一切措施予以回避。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集团公司可以从完善人事选聘和培训政策入手,健全内部控制。(1)建议子公司的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由集团统一任命,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2)注重加强内控知识的教育培训。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内控培训任务;其他基层员工仍应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没有必要专门组织内控培训。 董事长吴某:以上各位的发言我都赞同,最后提三点意见:(1)思想要统一。对集团公司而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一切制度安排都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包括内部控制。(2)组织要严密。我建议由总会计师李某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我和总经理全力支持和配合。(3)监督要到位。应当成立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 总会计师李某:由于集团公司是基于行政划转的原因而组建的,母、子公司内部连接纽带脆弱,子公司各行其是的现象比较严重。建议集团公司加强对子公司重大决策权的控制,包括筹资权、对外投资权、对外担保权、重大资本性支出决策权等,对子公司重大决策应当实行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制。 请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指出该集团公司高层领导在此次会议发言中的观点有何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经理刘某:(1)认为内部控制可以杜绝财务欺诈、串通舞弊、违法违规等现象发生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只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不能完全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2)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较小的观点不恰当。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基本控制机制的有效运作。 常务副总经理张某:(1)认为外部风险不是内部控制问题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所称风险识别不仅包括内部风险,还包括外部风险。(2)对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经济损失的风险事项一律予以回避的观点不恰当。除风险回避外,企业还可以选择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等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预期的成本效益、期望的风险容限等一系列因素。 总会计师李某:有关子公司重大决策权限的授权批准控制不恰当。不符合内部会计控制有关规定,重大决策应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不应由总经理一人审批。 协管人事的副总经理周某:(1)由集团任命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直接对集团公司董事会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子公司总经理和总会计师应由子公司董事会任命并对其负责,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监督。(2)只对中层以上员工进行内控知识培训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一个管理过程,只有全体员工都掌握了内控的知识和理念,才能真正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董事长吴某:(1)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内控的唯一目标的观点不恰当。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包括经营目标,还包括战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目标和合规目标。(2)由总会计师全权负责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集团内部控制的观点不恰当。董事长对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负总责。(3)履行内控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的观点不恰当。履行内部监督检查职能的专门机构应当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

现金收支分析报告1

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根据人民银行对现金收支分析工作的有关规定我单位从 规范现金收支行为入手,强化现金收支管理,加强防范流动性风险。现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联系经济金融指标,对现金收支情况进行分析: 一、现金收支的特点: 现金流通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近几年现金投放回 笼数据可以看出,现金投放回笼季节性特征明显。春节 与中秋节是现金投放回笼集中期,从近三年的数据显示 春节前现金投放总量占全年投放总量的35-40%之间,春节后现金回笼量占全年回笼量的40-50%之间;中秋节前现金投放总量占全年投放总量的30-35%之间,中秋节后现金回笼量占全年回笼量的25- 300%之间。与2008年相比,2009年现金回笼量有 较大幅度的下降,呈现投放趋势。 二、现金投放得主要渠道有: 居民储蓄存款支出、工资性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 出、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贷款投放支出、行政企 事业管理费支出、城乡个体经营收支。其中居民储蓄存 款支出占总支出的18%、工资性支出占总支出的12%、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占总支出的13%、工矿及其 他产品采购支出占总支出的17%、贷款投放支出占总

支出的23%、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占总支出的15%、城乡个体经营收支占总支出的5%其他支出占 总收入的2‰。 三、影响现金投放增长的因素: 1、投资的快速增长是现金多投放的最主要原因。2 009年我国经济在国家刺激消费的带动下呈现增长的良好态势,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已成为推动GDP高增长的主要力量。投资的大量增加是现金投放较多的最主要原因。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工农业产品价格上涨, 企业购买原材料支出现金增加是导致现金多投放的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原材料及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扬,导致企业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农副产品采购现金支出大量增加。 3、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 大,导致现金投放量增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私营经济涉足到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中。 为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加大了对个体 私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银行对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数量增加,使得城乡个体经营现金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因个私

企业内部控制问卷调查报告

目录 内容页次 A 总体控制1-2 1 组织和人员 1 2 计划和报告 2 3 规定和程序 2 B 销售和应收帐款3-4 1 职责的分配 3 2 輸配電 3 3 銷售 4 4 调节表及其复核 4 5 信用的控制 4 6 收款 5 C 采购和应付帐款5-6 1 责任分离及联合控制 6 2 文件 6 3 批准政策 6 4 调整和复核 6 5 购买行为7 D 存货管理(燃料、备品备件) 7-8 1 责任分工和联合控制8 2 调整和复核8 3 存货盘点8 4 实物保护9 5 计价9 6 文件记录9 7 截止10 E 工资管理10-11 1 职责的分配和相关的限制10 2 核对和复核11 3 授权11 4 常规程序11 5 考勤11 6 工资的计算12 7 工资的支付12

F 生产和成本会计系统13-12 1 职责的分配13 2 生产成本的核算13 G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14-14 1 保管14 2 核对和复核15 3 取得固定资产15 4 基建1 5 内容页次 5 处置16 6 其他16 H 现金收支管理16-16 1 职责的分配16 2 调节表及其复核17 3 收取现金17 4 凭证17 5 款项支付18 6 现金备用金18 I 电子数据处理18-17 1 一般控制19 2 应用控制20 J 预算20-18 1 工作分工20 2 策略21 3 复核21 K 投资21-19 1 责任分工和联合控制21 2 取得22 3 文件记录22 L 会计记录和报告系统22-20 1 会计手册23 2 会计系统23 3 调整和复核23 4 对于分支机构的控制23 5 报告系统23 6 报告信息24 2 / 27

银行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银行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银行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一、现金收支基本情况 年初以来,我行紧紧围绕业务发展的主题,各营业机构抓住年初回笼资金的黄金时机,积极行动,在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一手抓收贷收息,一手抓存款,全方位回笼资金,确保了各项存款快速增长,资金回笼大幅提升。不仅保证了我行业务经营良性运行,而且为下一步扩大信贷投入力度积蓄了实力,夯实了基础。止3月末,全行各营业机构累计现金收入XX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XX 亿元,同比增长XX%,增速同比上升了XX个百分点:其中:储蓄存款收入占现金总收入的XX%,在现金增速占比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第一季度,我行累计现金支出XX亿元,同比下降了XX%。收支相抵,净回笼现金XX亿元,同比多回笼资金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XX%。 各项存款平稳增长 3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XXX亿元,同比增长XX%,比年初增加XX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X位。在存款结构中,企业存款占各项存款总额的X%,储蓄

存款占比为X%;其他存款占比为X%。 1、企业存款稳步上升。3月末,全行企业存款余额XX亿元,环比上升了XX%,比年初新增X亿元,同比上升XX%。其中企业活期存款比年初增加XX亿元,环比上升XX%;企业定期存款比年初增加XX亿元,环比上升XX%。 究其原因是经济危机过后,全市经济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企业经营形势转好,企业货款收回率较高,货款归行率也相对较高。 2、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截止到3月底,全行储蓄存款余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比上年底增加XX亿元,同比多增X亿元。从同比增速角度来看,1月份增速XX%,2月份增速XX%,3月份增速XX%,各月平均以高于X%的速度在增长。 分析我行第一季度储蓄存款快速增张的原因是:一方面,元旦过后,春节、元宵节临近,各商家进入销售旺季。我行抓好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商家的销售资金存入我行。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全市干部职工工资增加,也为我行储蓄存款带来了有利条件,职工干部个人存款明显增多。同时,年初是打工人员回家的好时机,农民工将一年的打工收入存入我行较多。另外,居民家庭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

企业内部控制提高案例分析精选(1)分享:2013/9/4 10:23:51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1728 案例: A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2013年3月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召开董事会,有关人员发言要点如下: (1)董事长王某: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能提高效益的控制我们就要实施,否则一律不实施。 (2)总经理黄某:内部控制建设要考虑效率,为了避免环节过多,执行不便,应当成立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担任组长,财务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的全部工作。 (3)财务总监刘某: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由于某些业务的控制成本太大,针对这些控制不建议实施,在无替代控制程序的情况下,就不实施控制,严格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4)销售总监李某:由于销售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于销售业务的确认不应当涉及多个环节的控制。 (5)投资总监田某:投资活动一般金额较大,且时限性较强,因此报董事长决定即可。 (6)内审总监高某:根据内部控制的变化必须要及时健全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由内部审计委员会组织实施。 (7)副董事长刘某:企业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重要的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和经理层、财务部门。 (8)董事陈某: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企业不应当考虑成本,应当尽快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逐项分析判断A公司管理层上述成员的发言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逐项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董事长王某“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唯一目标” 的观点不当。 理由: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不仅仅是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专项自查报告

内部控制专项自查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车间内部控制专项自查报告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促使企业实现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必要条件,加强和健全企业的内控机制,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为进一步推进制丝车间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全面提升部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厂部审计重点工作的安排,对本部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专项自查,通过自查、自评,发现并克服内部控制缺陷,改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从而提高部门运行效率和效果,现将本部门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车间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 为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这项工作,从车间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出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各项业务流程清晰,各个关键点都得到有效控制。 1.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责任分工。根据工作需要,在部门内部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检查的方式,对车间各项工作的运行进行抽查,提出检查意见和改进建议,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对车间各项制度以及流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2.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按照要求加大审核作用,强化内部控制功能。

每月与职能部门对账,财务部门具办人对账目进行复核,做到既高效、便捷,又准确无误。 3.加强内部检查,确保各项规范和流程得到贯彻落实。车间根据相应制度控制文件,定期对主要业务活动,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法,对内部业务进行检查。 4.建立工作流程运行分析制度。部门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已有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基础上,建立了生产运行分析制度,部门领导亲自抓。定期召开车间月度分析会议,班组总结会,对当期工作流程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逐条梳理,从而保证了工作流程的严密性和适用性。 从整体情况来看,制丝车间的各项内控制度已经建立,制度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没有违反制度流程的事项发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案例分析 -万福生科 一、公司介绍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3月更名为湖南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经股东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人为龚永福。经中国证监会许可,面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两年后也就是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上市后注册资本由原来的5000万元变更为6700万元。 万福生科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以稻米、碎米为主要原材料,采用公司自主设计的工艺体系和配套的设备系统,运用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对稻米进行综合开发,制作出大米淀粉、大米蛋白粉、米糠油等产品。此外,万福生科在全国创造了第一个以大米淀粉糖和大米蛋白为核心产品的稻米精深加工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并且发展迅速,逐步实现了工艺技术、产品结构和管理水平的动态升级,已成为我国南方循环经济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率最高、产业链条最长的企业之一。 万福生科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为主体的现代化企业,经营范围涉猎广泛主要包括粮食收购及农产品深加工,注重科研,改善销售模式,逐渐成长为省级龙头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倡导绿色环保产业链进行生产,广受好评。 二、案例基本情况 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不定期对上市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在检查万福生科得时候,发现有三套账本,财务舞弊问题自此浮出水面。在2012年9月对万福生科的例行巡查中发现,刚上市不久的万福生科预付账款和在建工程款都存在异常: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显示预付账款增加了约2632万,期末余额达到14500万之多;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从8675万激增至18000万。无论是参照同行业还是对比其以往的经营活动,这组数据均显得不太符合常理。调查一步步深入进行,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也逐渐清晰起来,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万福生科虚增营业收入187, 590, 816. 61元,虚增营业成本145, 558, 495. 31元,虚增利润40, 231, 595. 41元,金额之巨大足以使上半年

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我支行2011年第三季度现金的收入和情况如下: 一、现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现金收入分析。我支行三季度现金收入总计16060万元。其中:服务业收入2883万元,占收入总计收入的17.95%,主要是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等单位的销售商品现金收入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服务单位的学杂费、医疗费、水电费、邮电费等现金收入;储蓄存款收入13177万元,占收入总计的82.05% 。 (二)现金支出分析。三季度现金支出13696万元。其中:行政企事业管理费和经营费支出441万元,占支出总计的3.22% ,主要是企事业单位、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费、管理费现金支出;储蓄存款支出13255万元,占支出总计的96.78%. 二、现金收支的变化特点: 较二季度的现金收支情况,三季度现金的收入与支出在总量上差别不大。三季度7份现金收入总量5715万元,支出总量5010万元。8月份现金收入总量5066万元,支出总量4358万元。9月份现金收入总量5279万元,支出总量4328万元。可见,三季度现金的收入与支出总量变化不大,相比二季度在资金量相对稳定。三季度现金收入与支出相比,在各个月份现金的收入都大于支出,资金呈现回笼的态势。 三、影响现金收支的因素: 1、我行各项揽储活动的影响。三季度是银行所谓的淡季,现金量不大,各项存款量相对较少。我行为扩大人民币储蓄量,开展了多种揽储活动,吸引居民的储蓄存款。同时在各个机构之间开展月月增活动,我机构积极响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我机构的储蓄量。因此,三季度现金收入相比支出有所提高,收入大于支出,现金呈现回笼的态势。 2、现金收支的季节性变化。现金收支的变化情况与季节性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冬季春季现金现金量会比较大,夏秋季现金现金量会比较小,就是人们所谓的银行淡季,而且各个月份的现金量变化也不是很明显。 3、国家金融政策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现金收支的影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又上调了一次,居民存款利率的继续上调会刺激居民储蓄存款的继续增加,这也是三

中国远洋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论文

中国远洋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120909 小组成员:51张晨阳(集资料,写论文) 52张路路(集资料,写论文,撰稿人) 53张若男(集资料,写论文) 54张文源(集资料,写论文) 55张祎杰(集资料,写论文,PPT制作) 56赵贝贝(集资料,写论文,图表制作)

1.引言 据财华社2013年3月28日报道,中国远洋公布,由于连续两年亏损,根据上证所上市规定,将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被“*ST”成为“*ST远洋”,如果2013年度继续亏损,将被暂停上市。这一事件出现以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11-2012中国远洋连续两年亏损,甚至在2013年3月份遭遇退市警告。 作为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并曾经于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百亿效益,并在2010年进入全球500强之列中国大陆最大的航运企业,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公司之一,却在2011年、2012年公司两年亏损累计达200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亏损近20亿。尽管近几年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供需失衡,运力过剩,导致航运市场不景气,几乎所有的航运集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甚至韩国的KoreaLines和美国第二大油轮运营商通用海事曾在2011年被迫申请破产保护。但这一巨大转折依然令人一惊。通过对中远内部控制等相关资料进行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究其毁灭原因我们认为,,虽然其巨额亏损有其所处行业的客观原因,但显然,自身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决策失误才是造成它濒临退市的重大罪魁。 2.案例介绍 2.1案例背景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于2005年3月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 2007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编号:601919),所处行业为水上运输业,主要经营范围为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集装箱租赁等,其中,集装箱和干散货营收占比接近90%。 从2004年以来,中远集团连续五年实现了百亿效益。2007年中国远洋登陆A股,2007年中远集团利润高达190.85亿元,2008年利润也有108.30亿元,被称为“最赚钱的航运公司”。2010年*ST远洋进入全球500强之列。好景不长,*ST远洋此后业绩急剧下降甚至巨亏,2011年、2012年公司两年亏损累计达200亿元,2013年第一季度亏损近20亿。随着中远的不断发展,其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3.中国远洋巨额亏损的原因 3.1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引起亏损

镇银行2015年上半年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镇银行2015年上半年现金收支分析报告镇银行2015年上半年现金收支分析报 告 ****镇银行2015年度 上半年现金收支分析报告 报送单位 ****镇银行财务会计部 部门负责人肖** 报告人魏 * 报告日期 2015年7月5日 联系电话 0634-5***716 一、2015年上半年现金收支情况 2015年上半年,我行现金收入总计2.79亿元,同比增长0.95亿元,同比增幅31%。现金支出总计2.79亿元,同比增长0.85亿元,同比增幅44%。其中5-20元券别现金投放总计0.19亿元,1元及以下券别现金投放总计0.003亿元,5-20元券别现金回笼总计0.13亿元,1元及以下券别现金投放总计0.002亿元。现金投放回笼的高峰期在2、3月份,主要原因是正值元旦、春节假日经济影响,节前节后现金的投放回笼较为集中。 二、现金收支特征分析 1、现金收入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行现金收入业务,外部项目收入合计1.89亿元,同比增长0.62亿元,同比增幅49%,其中对公收入0.26亿元,同比增长0.08亿元,同比增幅48%,对私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0.53亿元,同比增幅49%。对私收入占外部项目收入合计的86%,其中柜面业务收入占比91%,自助设备收入占比9%。从现

金收入渠道来看,商品销售收入和餐饮占现金收入的主要部分,主要集中在百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收入。 2、现金支出项目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行现金支出业务,外部项目支出合计1.36亿元,同比增长0.42亿元,同比增幅45%,其中对公支出0.056亿元,同比增长0.01亿元,同比增幅22%,对私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0.41亿元,同比增幅46%。对私支出占外部项目支出合计的96%,其中柜面业务支出占比83%,自助设备支出占比17%。从现金支出项目来看,储蓄存款支出、工资性支出和采购支出占现金回笼的主要部分。 三、现金投放回笼原因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行现金收入的主要渠道有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收入、城乡个体经营收入、其他金融机构收入、储蓄存款收入、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我行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有工资性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城乡个体经营支出、储蓄存款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支出。从一季度现金收支集中度和收支项目来看,影响我行现金收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金收支变化情况在上半年受假日影响较大 现金收支的变化情况与假日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春节前后,现金收支业务量比较集中,且现金的投放和回笼大部分为销售行业。“假日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有力的促进着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发展。首先,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假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各种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假日消费形式不再局限于家人团聚的家宴、假日购物,旅游等多形式的假日消费成为主体;再次,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使人们有了更多、更集中的闲暇时间;最后就是物资供给的改善,经济的不断增长使得社会物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