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3年电大《岭南民间文化(公)》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电大《岭南民间文化(公)》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电大《岭南民间文化(公)》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电大《岭南民间文化(公)》期末复习指导

2013电大专科《岭南民俗文化》期末复习指导

整理:梁敏英

(2013年12月版)

注:《岭南民俗文化》为专科省管选修课程,采用的教材为叶春生著的《岭南民俗文化》。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约30分,30小题),多项选择题(约20分,10小题),论述题(约50分,每题25分)。部分选择题可以从填空题中寻找答案。

鉴于本课程部分省电大没有编写相应的期末复习指导,所以结合近年来本课程专科各专业的考试题型,并收集相关的往届试题资料,特编写这份期末复习指导,以供各校学生复习使用。

◆考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阳江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黎族)人的节日。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牛)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7、畲族同胞自认是(盘瓠)的后代。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9、(客家民系)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变异。

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耍歌堂)活动。

11、五羊神话中五羊的排位与(赵佗)有关。

12、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

13、五位仙人中居中的是指(第五位神仙),也是最重要的祖宗神。

14、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

15、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们编成(《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16、六祖慧能是在(广州的光孝寺)削发受戒的。

17、根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阳春县人)。

18、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阳春)。

19、广东谜风最盛的地方是(潮汕)。

20、潮汕人猜谜,一般是(自己创作)。

21、粤菜的代表是(广州菜)。

22、潮汕菜以(海鲜)见长,制作精巧,格局讲究。

23、冲功夫茶前要先烧开水,冲烫茶具,这一步叫做(治器)。

24、功夫茶的茶具,往往是(一式多件)。

25、围龙屋是(客家民居)。

26、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是(竹筒屋)。

27、“四点金”是(潮汕民居)。

28、“赛大标”是(潮汕地区)庆新年的一种春色活动。

29、飘色以(沙湾)飘色最有名。

30、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个地方,它们是(番禺市桥镇、中山小榄镇)。

31、“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

32、在自梳风俗中,一些女子即不想嫁又不想自梳,便找一个早夭的男子嫁,给死鬼守寡,这种风俗是(代守清)。

33、生菜会的会期是(正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34、龙母是一个(宗族神)。

35、下列哪个神是属于天神类的?(北帝)。

36、民间关于龙母的传说,一是与俗语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关,一是与(赖布衣斗法)有关。

37、人神是指(各族祖宗神)。

38、龙母作为水神的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二是通过(五龙子)来实现的。

39、波伏神是属于(水神)。

4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祝融)。

41、唐宋之后,潮州成为粤东最大的(商业)中心。

42、岭南建筑特点,应该以(广府)府民系为代表。

43、蛋民生活习俗最大的特点是(以舟为居)。

44、广东人饮茶,对方给你斟茶时,表示感谢的动作是(两指轻扣桌面)。

45、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我国的“国服” 。

46、广东人在除夕花市上喜欢买金桔,其象征着(大吉大利)。

47、实际上,龙母是百越族中生活在(西江)江流域的某一支系的氏族领袖。

48、风味独特的潮汕小食有多种多样,例如(煎蚝烙)。

49、广州人过年,有三种花是必备的,它们是(金桔、桃花、水仙)。

50、瑶族的船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中原人)活动。

51、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客家民系)活动。

52、在有关的“坠腰石”的传说中,讲述的是( 惠能 )艰苦学佛的故事。

53、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一般来说,乌龙茶属于( 半发酵茶 )。

54、在“五羊神话”中五羊口中所含的是( 谷穗 )。

55、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

56、古代直至解放初期,两广地区有一个被称作“蛋民”的居民群体,其生活习俗的是最大特点是(以舟为居)

57、岭南即指五岭以南,五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庾岭。

58、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的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现已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和广东省。

59、“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是(客家人)恪守的谚训。

60、与德庆龙母的传说相关的风俗是(吃金猪)。

61、在房子的门楣上书有本族的堂号,标明他们是中原某某望族的后裔,是(客家人)。

62、“骑楼”是商业城镇的标志,最早的“骑楼”于1888年出现在广州的(一德路)。

64、“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指的是潮州工夫茶当中的(两道程序)。

65、(清远、阳江一带)一带有跳禾楼的风俗,这是当地人在“刘三妹”歌仙的影响下与巫术结合的结果。

66、热闹的除夕花市以(广州)的最有名。

67、“咸水歌”是(水上居民)的民间歌唱形成。

68、《禁钟与仙藤》的故事中“仙藤”是一条(葛藤)。

69、60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地点在(小榄)。

70、观音菩萨是属于(天神)。

71、阳春县一带农民在每年春节前一天,有插(“禾花树”)的习惯。

◆考题二:

二、多项选择题:(有些题可以在简答题中寻求答案!)

1、在广东,纯客家区的地方是( A C D )

A、五华

B、连州

C、兴宁

D、平远

E、陆丰

(五华、兴宁、平远、梅县、大埔、焦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15个)

2、广州茶楼文化始于清代,在岭南文化中别具一格,20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是指( B D E F)

A、三元楼

B、文园

C、陶陶居

D、谟园

E、南园

F、西园

3、岭南居民的主要形式有( A B D E F)

A、竹筒屋

B、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

C、四合院

D、围龙屋

E、西关大屋

F、骑楼

4、广东的涉外故事体现出突出的开放心态,其原因是(A、B、C、D)

A、广东在地缘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B、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C、处于中西文化要冲的广东,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D、广东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5、农历四月八日是佛教的浴佛节,在广东民间与四月八的浴佛节有关的事有( A、B、 C、D)

A、中山的舞醉龙

B、六祖的诞辰日

C、壮族的“牛王诞”

D、端午赛龙舟前“出水龙”仪式

6、在广东,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关于各地的市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如:(A B C D E F G)

A、广州——木棉花

B、湛江——紫荆花

C、中山——菊花

D、佛山——玫瑰花

E、珠海、韶关——杜鹃花

F、香港——洋紫荆

G、澳门——荷花

7、广东民间的娱乐活动叫“色”,主要的色有( A B C D E F G)

A、春色

B、秋色

C、飘色

D、火色

E、水色

F、马色

G、灯色

8、佛山秋色工艺品品种繁多,主要的门类有(A B C D E )

A、扎作艺术

B、纸朴艺术

C、黏砌艺术

D、蜡塑艺术

E、针刺艺术

9、对龙母祖庙圣迹迷信活动有( A B C D E F ) (P186、194)

A、吃金猪

B、饮圣水

C、摸龙床

D、放生鲤鱼

E、爱青蛇

F、服香灰

10、在民间信仰中,天神类的神主要有( A B C D E F)(P158)

A、玉皇大帝

B、王母娘娘

C、观音菩萨

D、北帝

E、祝融

F、灶君

(1——10题为2013年7已考内容,以下为老师增加的部分练习)

11、人神包括(A B C D )(P158——159)

A、各族祖宗神

B、各行业祖师神

C、各路英雄神

D、各种自然崇拜之神

12、冥神包括(A B C D E F G)(P159)

A、城隍

B、阎罗王

C、判官

D、钟馗

E、地藏王

F、夜游神

G、无常爷

13、在广东,诸神变为水神的有(A B C D E F)(P174)

A、火神祝融

B、北帝南来

C、武将马援

D、族神龙母

E、安济圣王

F、水仙尊王

14、雷州无日不雷,犹如“农人无日不耕”一样,是故有(A B C)等神迹。(P199)

A、雷耕

B、雷石

C、雷神

15、对于“石”的崇拜,也遍及雷州的每一个角落,石狗、石牛遍布雷州大地,还有(A B C)等,灵石崇拜的源头刚好与雷神崇拜吻合,作为龙、雷同体,龙生于石,雷亦生于石的最好注脚。

A、通天石

B、蝙蝠石

C、宋皇石

16、海南、高州等地的冼夫人信仰,把冼夫人诞辰闹军坡变成纪念先贤、爱国爱乡的美俗,把冼夫人当年驻军琼山新坡时钟爱的五种农作物视为五大吉祥物。这五种农作物是指( A B C D E)(P6)

A、番薯

B、芋头

C、韭葱

D、桑叶

E、橘叶

F、稻谷

17、在广东境内虽有七个少数民族聚居,只有(A B E)是广东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P11)

A、黎族

B、壮族

C、回族

D、苗族

E、畲族

F、瑶族

18、现居在广东的壮族同胞主要分布在哪些县?他们是五百年前从广西迁入的。(A B C )(P12)

A、连山

B、连南

C、怀集

D、德庆

E、新会

19、被史籍上称为“蛋民”的,根据他们不同的作业,又有(A B C)之分。(P13)

A、鱼蛋

B、蚝蛋

C、木蛋

D、水蛋

20、以下哪些地方有清一色的客家人?( A B C D E F )(P14)

A、梅县

B、兴宁

C、五华

D、大埔

E、蕉岭

F、平远

21、以下哪些内容既广州故事的特点,也是广州人的风格。( A B C D E F)(P26)

A、富于开拓精神

B、自尊自强

C、崇尚豪贤

D、注重道义

E、讲究法度

F、温存的生活方式

22、广州(A B C D)等地,都与广东盗宝传说中最著名的《海珠石的传说》有关。(P34)

A、海珠路

B、海珠广场

C、海珠桥

D、迎珠街

23、以下哪些故事传说记录了广东人民与外国商人、传教士友好往来的实迹。(A B C D E)(P35)

A、《波罗庙的传说》

B、《西来初地的传说》

C、《光孝寺的传说》

D、《光塔寺的传说》

E、《清真先贤古墓》

24、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地方是(A B C )(P47)

A、他的家乡新兴县集成镇

B、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

C、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25、广东的许多寺院,甚至尼庵,都有六祖的圣像圣迹,如(A B C D E F)(P49)

A、广州的六榕寺

B、湛江的福寿山

C、肇庆鼎湖山庆云寺

D、怀集的六祖岩

E、三水西南和光寺

F、韶关南华寺西水尾桥

26、有跳禾楼、唱禾楼风俗的地方有( A B C D E )(P52)

A、广宁

B、清远

C、肇庆

D、阳春

E、阳江

27、属于“粤俗好歌”中的歌谣有( A B C D E F G H I)。(P54)

A、送花歌

B、摸鱼歌

C、竹叶歌

D、采茶歌

E、汤水歌

F、山歌

G、踏月歌

H、浪花歌

I、竹枝歌

28、因有刘三妹的足迹而成了著名的歌乡的地方是(A B C D E )。(P59)

A、阳春

B、肇庆

C、清远

D、连山

E、梅县

29、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州点心届出现了“四大天王”,即是(A B C D)。(P70)

A、褐东凌

B、李应

C、余大苏

D、区标

30、被称为粤菜三绝的是( A B C)。(P72)

A、焖狗

B、焗雀

C、烩蛇羹

D、乳鸽

31、“广东三件宝”是指( A B C )(P73)

A、陈皮

B、老姜

C、禾秆草

D、酱油

32、粤菜四大菜系包括(A B C D)。(P75)

A、广州菜

B、潮州菜

C、东江(客家)菜

D、海南菜

33、既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而又富于岭南韵味的粤菜有(A B C D E F G)(P76)

A、金华玉树鸡

B、大地艳阳春

C、好事满堂红

D、五羊锦绣鸡

E、碧绿百花凤凰卷

F、月影红梅

G、宝鸭穿莲

34、除梅州市各县外,以下哪些地方有客家人聚居,成为广东居民中颇富特色的一个群落。( A B C D E

F G H )(P83)

A、惠阳

B、始兴

C、南雄

D、龙川

E、河源

F、宝安

G、阳春

H、信宜

35、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包括(A B C D E )(P83)

A、客家围龙屋

B、北京四合院

C、陕西窑洞

D、广西“杆栏式”

E、云南“一颗印”

36、古代“粤东四市”是指( A B C D )(P100)

A、羊城花市

B、廉州珠市

C、东莞香市

D、罗浮药市

37、蕴涵深刻的广东花卉故事有(A B C)(P104)

A、《素馨花的传说》

B、《萝岗香雪从何来》

C、《荼薇仙子》

38、广东分纸马、布马两大类,纸马流行于( A B C D )一带,布马主要在饶平。(P115)

A、新丰

B、龙门

C、兴宁

D、五华

考题三:

三、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人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的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11、五羊神话中的“五仙”、“五羊”都是谷精化身。

12、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传说》,这一传说与唐人传奇《崔伟》的故事有关。

13、我国南宗教派的创始者,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继法人是惠能六祖。

14、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充满了佛法的“色”“空”观念。

15、在六祖学佛的故事中,六祖的舅父让他拜开村头的巨石才准许他出家,舅父的威严反映了广东地方尊重舅舅(唯舅为大) 的风俗。

16、保存六祖遗迹最多的一是他的家乡新兴县集成镇,二是他削发受戒的广州光孝寺,三是他开坛说法的韶关曹溪南华寺。

17、广东民间的“牛王诞”、“出水龙”是与四月八的“浴佛”节同一天进行。

18、民间对刘三妹称谓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

19、传说中的广东刘三妹是唐中宗年间人,最早记载刘三妹的文字是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

20、潮汕灯谜的体载种类繁多,其中最富有文学艺术价值的是诗谜峒溪题。

21、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 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雅达观的风格特点。

22、十九世纪中叶,在广州的十三行街诞生了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为三元楼。

23、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4、功夫茶之功夫,不是在茶叶,而是全在茶的烹法上。

25、潮汕功夫茶的“八步法”是指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

26、客家名菜“东江酿豆腐”,传说源于北方的饺子(中原包饺子的习惯)。

27、建于地面的半地穴式窝棚建筑和高于水(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是岭南先民走出洞穴之后的主要居住形式。

28、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他的平面特点是正立面单开间,面宽较窄,进深视地形长短而定。

29、广州的骑楼建筑是商业城市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

30、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四点金和下山虎,其他民居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

31、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一般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时表演。

32、一般说“佛山秋色”是指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俗称“出秋色”,它是佛山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种特殊形式,开始是为庆丰酬神,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

33、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以顺德、南海、番禺、中山最多。

34、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是指“自梳女”和“串隆闺”。

35、专门为显贵培育妾氏的行业叫捻妹花。

36、自梳风气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 20世纪初。

37、广州的生菜会是以芳村的坑口为最。

38、在广东,祝融被称为水神,供奉与广州东郊南海神庙。

39、在广东的禁忌里有语忌、年禁、食禁、婚忌、丧忌、凶忌、行为禁忌等等。

40、南海神诞是流行于广州地区的信仰风俗,又称波罗诞、南海波罗诞。

41、北帝,原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后岭南人把它称作水神。

42、天妃、又称天后,福建、台湾一带称为妈祖,奉为海神,国外则称之为“中国的女海神”。

43、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潮洲郡,这是潮州文化繁荣的重要起点。

44、“臂粗,臀大,脚板宽,腰板硬”是水上人的特点。

45、粤菜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等四大菜,而以广州菜为代表。

46、每年的三月三是北帝诞,在佛山又称为“真武会”。

47、雷洲是我国著名的雷区。

48、广东史籍称聚居在珠江口一带的水上居民为蛋民。

49、在西江流域,不论是水上居民还是陆上住户,绝大部分都信奉龙母神。

50、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五指山山区,他们的节日是“三月三”。

50、客家山歌是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

51、广东民间有两件事是在“四月八”进行的:一是“牛王诞”,一是浴佛节。

52、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

53、中国五大传统民居是指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和广东的竹筒屋。

54、广东的布马,以饶平最为出色。

55、龙母生日是农历五月初八,其热闹程度,可谓岭南民间盛会中首屈一指。

56、陈文玉在任雷州刺史期间,捐俸造城,不费民财,安抚峒落,各族和睦相处,地方富裕,因此

被尊为“雷祖”。

57、福佬民系,地域分布在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58、畲族的祖籍在潮州凤凰山,畲族妇女至今保持穿凤凰装的习惯。

59、广东民间特有的两个诞会是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

60、广州的市花是红棉。

61、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女”和海南的“串隆闺”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

62、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是客家山歌。

63、潮汕平原人们待客交友休息闲聊不可缺少的饮食艺术是潮汕功夫茶。

64、岭南百越古族中黎族人狩猎流行的是见者有分分配方式。

65、“凤凰民俗”是属于福佬民系。

66、黎族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是“三月三”。

67、“牛王诞”是壮族的节日。

68、广东的瑶族分为排瑶、过山瑶两大支系,区分两大支系的标识是头饰。

69、水上居民生活习俗的最大特点是“浮家江海”、“以舟为居”。

70、“五羊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

71、“五羊神话”源于《说郛》所收的《广州记》和《广东新语》。

72、门人法海收录六祖惠能当年法道之说成集之名《法宝坛经》。

73、惠能六祖在公元638年出生于新州夏卢村,他的宣传观点是“见性成佛”。

74、广东唯一带有强抢性的传说是海幢寺《猛虎石》传说。

75、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是《海珠石的传说》,如今广州的海珠路、海珠广场、海珠桥、迎珠街均与之有关。

76、惠能六祖是我国南宗教派创始者,是佛教禅宗第六代继传人。

77、惠能六祖削发受戒在广州光孝寺,开坛说法是在韶关曹溪南华寺。

78、“岭海千年第一人”是指张九龄。

79、广东至少有两个“刘三妹”,一个在新兴,一人是在兴梅。

80、广东最著名的“三妹山”在阳春市。

81、“击鼓报猜”是广东的潮汕的习俗。

82、最特色的“广货”谜语是“《吃田螺》”。

83、记录广东人与外国商人、传教士友好往来的事迹的故事有《波罗庙的传说》、《西来初地的传说》、

《光孝寺的传说》等。

84、广东四大菜系是指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和海南菜。

85、享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美誉是广州酒家,实际是在1935年创建的。

86、广州的第一家现代化茶楼是在十三行街,诞生号为“三元楼”。

87、竹筒屋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存量最多的传统民居。

88、“四点金”和“下山虎”是潮汕的民居。

89、旗袍是一种“衣皆连裳”的长衫,初为满族妇女的服装。

90、广东的动物舞蹈千姿百态,堪称全国之冠。

91、民间的动物舞蹈中较为普遍的主题是“驱灾除祸”。

92、电白的“双凤舞”是一种典型的祈祥舞蹈。

93、图腾崇拜与分享神的福佑是古人对动物的两种崇敬方式。

94、潮汕乡间盛行“赛大标”是一种春色活动。

95、广东号称花城的市镇有广州市和中山小榄。

96、素馨花是广州花市开业之鼻祖,是古代花田的霸主。

97、广州人十分讲究“意头”,仙人掌上嫁接一干花,称为“福星花”。

98、澄海的纱灯,又称花灯。

99、秋色活动不可少的项目有“舞十番”、“大头佛”。

100、梅菉飘色多与游花桥、品泥塑在一起进行,并称“梅菉三绝”。

101、广东灯色最有名的是佛山和潮州。

102、广东马色分纸马和布马两大类,纸马又叫“竹马灯”。

103、广东著名的水色有两处,一处是番禺市桥,一处是中山小榄。

104、岭南反抗封建婚姻的两种特殊方式是“自梳”和“串隆闺”。

105、广州、南海一带农村解放前有“生菜会”,时间是正月二十六。

106、广州、南海一带民间有两个盛大的节日,是正月生菜会,另一个是五月龙母诞。

107、被誉为“世界灯王”是1978年佛山民间工艺社制作的一盏稻草灯。

108、六祖生前的言论被他的弟子门编成《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109、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牛披红挂绿,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110、唐宋之后,潮洲成为粤东最大的商业中心。

111、海珠石的传说,揭示了广州繁荣昌盛的奥秘。

112、蛋民民系,有一种陋习:见人落水不能救,以免水鬼找替身。

113、在自梳风俗中,自己既不想嫁又不想自梳,便找一个早夭折的男子嫁,给死鬼守寡,这种风俗是代守清。

114、在广东,真正把刘三妹当作歌仙崇拜的是在阳春。

115、根据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歌仙刘三妹是广西腾县人。

116、潮汕采以海鲜见长,制作精巧,割据讲究。

117、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的特征。

118、客家民系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变异。

119、汉语粤方言诗一种以古越族语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120、移居羊城的先民是带羊而来,因为羊是先民的图腾。

121、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

122、广东谜风最盛的地方是潮汕。潮汕人猜谜,一般是自己创作。

考题四:

四、简述题:

(考点)1、简述广府民系的特点。(教材P7—8)

答: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

(考点)2、简述客家民系特点。(教材P9—10)

答:客家民系的特点: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考点)3、简述岭南民俗有哪些主要特色。(新教材无此内容)

答:岭南民俗的特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1)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中西撞击的火花。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习礼仪,使人从中领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日常生活、饮食、服饰、人际交往等方面,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构成了峙南民俗的显著特色。

(2)活泼多样,充满水乡浪漫情调。那轻歌曼舞的节日风情,“三月三”是这样。“耍童歌”也是这样,“游花街”更是这样,那轻快活泼的调子,就象花街上播放的广东音乐一样清新明秀,轻微淡远,在人们面前展示一幅明媚阳光沐浴着春天万物的面卷,使人轻松舒坦,又催人奋发,这正是岭南民俗的主旋律。

(3)极富人情韵味,带有浓郁的市井风情。广东人感情比较细腻,不善表露,但极重情义。在日常生活中,广东人诸事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如探访朋友忘不了“手信”、春节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分柑”,以物“结缘”,以花传情,送花祝愿等,都带有浓重的人情味。广州的茶楼,与其说是饮食天堂,还不如说是人情交往的大观园。

(考点)4、传说中移居羊城的先民带羊南迁,有何依据?(教材P24)

答:先民带羊现迁的依据有三点:

(1)古代神羊圣明的形象,一向得到人们尊重。

(2)羊的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羊的行动快速,便于驱赶,是当时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

(考点)5、广东的涉外故事与传统的涉外故事有什么不同? (教材P35—36)

答:涉外传说故事中,以“洋人盗宝”型最多、其传统的基本模式是:我国某地有一宝物,外观平平,国人不识,后被某一外国商人或传教士发现,重金购去,或以各种手段骗取,甚至武力抢夺,但由于宝物依恋故土,不愿出洋;或到了洋人手中失去灵性,不听使唤;或在争夺中损坏,变为废物。从此这个地方就衰败了,老百姓过着穷苦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可恶的洋人盗窃了我们的宝物所造成的。这些故事多出现在近代,表现出很强的锁国心理。

而广东的涉外传说则表现出另外一种情调:与外国人友善相处,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平等竞争。例如《海珠石的传说》,这一传说与同类传说中宝物被盗失去了灵性,此地从此衰败的结局相反,海珠石一直是传说中的一幅美景。

(考点)6、造成广东涉外故事的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四:(教材P34—40)

(1)广东在地缘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3)处于中西文化要冲的广东,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4)广东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广东涉外故事反映了广东地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民的生活、生产、心理、风俗及其所表达的人民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等。繁荣的商品经济和实利重商的思想倾向,使广州文化显得兼容、灵活、宽阔、新颖。它以经世致用为其基本精神,兼容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意识,和讲求实效的社会心理。这些特质构成了广东民间故事的传统内核,使之区别于封闭式的内陆文化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洋人盗宝”故事。

(考点)7、简述六祖学佛的故事。(教材P42—43)

答:六祖是农家子弟,有一次,他到县城去,路过寺院,听到和尚在念《金刚经》,他的心性顿然开悟。23岁那一年,六祖要离别新兴,到湖北东禅寺学佛。当时惠能的舅父不准他离开母亲出家,提出如执意要离家,须把外祖母家门的一块大石拜得裂开,惠能很虔诚,对着石头拜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以诚心拜开了石头,离家别母到湖北学佛。六祖拜别母亲和舅舅,千里迢迢到湖北东禅寺,要拜五祖为师。起初五祖不肯收留他,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所言正合五祖心意于是把他留下,并让他在碓房舂米破柴。八个月后,五祖遴选嗣法人,命各弟子各作一偈。惠能作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的偈令大家很惊讶,没想到一个在碓房干活的人竟能作这样的偈。五祖心中暗喜,但怕别人害他,却假装说:“亦未见本性。”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房,问惠能:“米熟也未?”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这些话都是双关语,体现惠能与五祖心息相通。然后五祖又用杖击三下。就离开了。当夜三更时,惠能往五祖住处,五祖秘受禅法,传以衣钵给惠能,并嘱咐说:“农为争端,止汝勿传。”令其迅速南逃。16 年后,适逢高僧印宗法师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开讲“涅盘经”,惠能混在众僧中听讲,当时风吹幡动,众僧引颈而望,便发生了一风动一还是“幡动”的辩论。毫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高论,博得印宗的赏识。惠能因此出示衣钵,削发剃渡,正式被拜为禅宗六祖。

(考点)8、在六祖学佛故事的编造里体现了哪些佛教文化?举例简要说明。(教材P42—46)答:(1)惠能离家学佛的故事、关于“幡动”的辩论体现了佛学的色空观;

(2)惠能坠腰石春米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讲求艰苦磨练的精神;

(3)惠能种菜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根基清净、心如止水的品格;

(4)惠能吃早餐的故事体现了佛学要求的悟性;

(5)惠能显法的故事(惠明追衣钵、向陈亚仙借地,行昌行刺等)体现了佛学无边的功能。

(考点)9、在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不一样,从对她的称呼的变化中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风物圈?(教材P54)

答:民间对他的称谓都是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云南河口、屏边一带有刘三妹传说)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考点)10、简述客家山歌中为什么以爱情山歌为最多?(教材P143—144)

答:(1)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2)客家妇女向来参加户外家事活动,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机会多;

(3)爱情山歌共性大,往往不受时间、空间、人物的局限,传唱的人多,容易积累。

(考点)11、在潮汕地区,猜谜有一种独特的规程,请简述这一规程。(教材P65)答:潮汕猜谜的独特规程是击鼓报猜,猜谜开始时,主事者擂鼓一通,鼓声过后,即可开猜。猜射者先报谜笺编号,作者主鼓一声,再报谜面与谜底,又重鼓一声,再加解释,完全正确,主鼓三声。这一规程,谜界称之为“击鼓报猜”。它不但可以增加谜坛的热烈气氛,善制谜的作者,还善于以鼓导猜,启迪出你的思路,鼓舞你的信心,所以很受欢迎。

(考点)12、潮汕灯谜的特点。(教材P67)

答:潮汕灯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内容上:

①具有高度政治思想内容。如谜语:“清朝皇帝戒鸦片,三令五申难实现。广东地方民更伤,新华盛世才欣忭。”及时反映了当时广东的政治风云。

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巧借当地山川风物,风情入谜,状绘了一幅幅南国的风俗画卷。

(2)在艺术上:谜面之美,谜义之精,谜底之切,底面扣合之妙,底面用材之新,表现手法之多样,法门谜格的参补,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①法门多达40多个,常用的有传神、会意、别解、谬解、反射、章旨、形象、问答、拟人等。

②谜格也有40多种,如秋千格、卷帘格、双钩格、求凰格等。

(考点)13、广州竹筒屋的结构特点是怎么样的?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简述之。(教材P81)答:竹筒屋是广州近代传统住宅形式之一,其平面特点是单开间,且开间小、面窄,门口临街的宽度通常只有 3~4 米,但其进深却很大,多为 12~15 米,也有达 30~35 米的,宽与深之比由 1:4 至1:8,甚至 1:10 以上,由前到后排列成多个房间,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尤以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为较高的单层,内设神楼;后部为卧室和厨房、厕所。三个部分用天井分隔,以廊道联系,竹筒屋与竹筒屋之间形成的街巷非常狭窄。

其产生的原因是:19 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粤中地区人多地少,地价昂贵,同时,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竹筒屋的通风,采光,排水,交通可以依靠开敞的厅堂和天井,廊道得到解决。竹筒屋层次重叠,直线到底,有回肠荡气之势。目前竹筒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多见于市中心区,惠吉西路、盐运西、甜水巷和将军东、西街段更为集中和典型。

(考点)14、客家民居与潮汕民居有什么不同?(教材P83—85)

答:客家民居的基本形式是围龙屋,又称“土围子”,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它是客家人所创建的一种聚居形式,客家人是古代中原地区南迁而来的民众,由于地理条件较差,生活艰苦,再加来自当地土著人的威胁,他们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求得生存,这就使他们不得不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房屋建筑也就一直保持着从远古流传下来的独特建筑形式——土围子。客家围龙屋的整体平面基本上是一个大的椭圆形,接近现代的田径体育场。中间主体部分为房屋建筑,屋前为长方形禾坪,再往前是半月形池塘。屋后是半圆形的山坡或林地,种有翠竹树木,称“花台”、“茔背”。

潮汕民居平面类型很多,最基本形式为下山虎和四点金。下山虎俗称“厝尘”,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形式。四点金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简述紫坭春色在出色的特点答:紫坭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于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

叫“锣鼓柜色” ,用干根木桩扎成一个八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中,由 4 至 8 人抬着游行。

(考点)15、潮汕民居有几种形式?其有什么风格特点简述之。(教材P84—85)

答:潮汕民居的类型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山虎、驷马拖车和四点金等。民居大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加以组合发展而成。潮汕民居无论是“四点金”和“下山虎”,都十分注重豪华、典雅装饰,与皇宫注重富丽堂皇的装饰有相似之处。潮汕民居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屋面和厅堂。屋内的檀木都漆成红色,椽子漆成蓝色,称为“红楹蓝桶”。内部装饰建筑有木雕和石雕等,雕工精细、别致配以漆画和嵌瓷等,金碧辉煌,美仑美奂。飞檐画栋上则绘制花鸟虫鱼和飞禽飞兽、历史人物故事等,造型栩栩如生,十分生动、形象,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氛,如同进入殿堂。

(考点)16、何谓潮汕“四点金” ?(教材P84)

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四点金”类似北京的“四合院” ,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 。

(考点)17、简述客家民居中的建筑特点。(教材P84—85)

答:客家民居中的建筑有五个特点:

(1)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布局;

(2)因地取舍,改选和利用环境;

(3)大屋顶、高台基和玲巧的屋身;

(4)以木材为主的结构;

(5)绘画复杂,色彩浓重;

(考点)18、简述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圈的主要色相及分布:

(1)春色,分布广东各地。

(2)秋色,佛山特有。

(3)飘色,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录一带。

(4)火色,增城、龙门、连南等。

(5)水色,番禺市桥、中山小榄。

(6)马色,新丰、龙门一带。

(7)灯色,佛山、潮洲最有名。

(考点)19、简述紫坭春色在出色时的特点。(教材P123)

答:紫坭春色分为两类:一类叫“树头色”以大茶仔树桩插在桌上,其枝于上装扮两三个女孩童,扮演故事人物,出色时抬着桌子游行;另一类叫“锣鼓柜色”,用干根木桩扎成一个八音锣鼓架,扮演故事的小女孩置于其中,由4至8人抬着游行。

出色时,每坊一至两板,每晚20板左右,连续数晚,板色不同,紫坭春色十分讲究板面构思,要求做到一板春色,一幅画图,画中有待,耐人寻味;方为优胜,其次是人物扮相,包括长相和服装,都要得体,符合人物身份、性格;扎作工艺、布场要和谐,花草树木要逼真。楼台璀璨,庭院玲珑,对联亦很讲究。

(考点)20、“自梳女”与“串隆闺”。(教材P138—139)

答:“自梳”与“串隆闺”,历来被人们视为岭南婚姻风俗的两大奇事,它们形式不同,性质也自相背向。“自梳女”视男女交媾为人生最丑陋之事,因而终生不肯嫁人,即使被近出嫁民绝不和丈夫发生两性关系,“不落家”。“串隆闺”则视两性关系如平常,男青年多交个朋友,到“布隆闺”去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在封闭的社会中自我调节,自娱自乐,也是一种寄托;女性则可通过“串隆闺”来选择知己,比盖头盲婚,终身从一要幸福自由。两者从表面看来,似乎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但在封建社会里,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反抗封建婚姻的作用,对世俗婚姻观念是一种有力的冲击。

(考点)21、简述“自梳”和“串隆闺”有什么不同?(教材P138—139)

答:“自梳女”视男女交媾为人生最丑陋之事,因而终生不肯嫁人,即使被迫出嫁也绝不和丈夫发生两性关系,“不落家”。

“串隆闺”则视两性关系如平常,男青年多交个朋友,到“布隆闺”去与姑娘对歌,谈情说爱,在封闭社会中自我调节,自娱自乐,也是一种寄托;女性则可通过“串隆闺”来选择知己,比盖头盲婚,终身从一要幸福自由。

(考点)22、简述“不落家”风俗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材P136)

答:“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不到夫家长住,也不与丈夫过夫妻生活。这种妇女,名曰已婚,实则仍为独身,俗称“不落家”。

“不落家”风俗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有的女子,因决心要过独身生活,虽瞒着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终拗不过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办法来应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妇女临时秘密请知已的大嫂大姐们传授洞房花烛之夜的应付办法,并请金兰姐妹特制一套防卫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连,夹口处缝得特别牢固,让新郎无法扯开,新娘还自带一把刀作自卫,不让新郎贴近其身,如新郎暴力相逼,即厉声呼救,以金兰姐妹扮演的大妗,闻声后便集体前往救护,帮助新娘解脱,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门”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

(考点)23、简述“自梳女”产生的背景。(教材P139—140)

答:自梳女产生于清朝后期。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自梳女情况与顺德相似。到了上个世纪 3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听说到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前往,许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五六十岁时,买来供品拜祭天地,也就成为了自梳女。而她们也就是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考点)24、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举例说说在你所熟悉的生活中有哪些禁忌?(教材P166—167)答:(1)年初三是穷鬼日,不去串门。初七是人日,不可说凶话。初九日是天地生日,那天决不可把水倒在地上,否则将有报应。正月十六“忌不安”,那天不准外乡人进村,若有冒犯,则把他涂黑脸游街。

(2)送给新人的礼物不要有钟。(送钟谐“送终”,不吉利)

(3)和渔民共餐不能把鱼翻转过来。一定要翻也不能说“翻”,叫“同心合力”。

(4)龙山龙神门前不能大小便;灶前不吐口水,不能脚踩灶台。

(5)不能蹲在桌子上吃饭。

(考点)25、龙母的神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教材P181)

答:龙母原是一个氏族的领袖,后来人们把她奉为水神,这是因为自然神。龙的居所为水,而西江流域的水患又需要一个保护神,龙母子这位宗族神自然也就变成了水神,其神性一是通过她本身的法力,二是通过她的孝子五龙子来实现的。从她本身来说,一可解水旱之患,二能预测风云,平伏波涛,解覆溺之患;而五龙子本身就是龙形,其行云作雨,兴风作浪的本事,都在龙母之上,只要龙母一声令下,群龙便可以为所欲为。

26、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袭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7)

答:(1)文化背景的位差。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 (3)文化核心的位差。

27、简述“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羊”的文化寓意)。(教材P21—26)

答:“五羊神话”中的仙人为什么是骑羊而不是骑马、鹿等,这里也有其特定的寓意,一方面是象征这些仙人是从北方而来,另一方面体现着传统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岭南先民迁徙的情况。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离不开物质基础,在我国原始社会首先是畜牧业发展,五畜成为养生食物的主食,其中以羊为主,而羊温驯,是最早被人类牧养的家畜之一。

在中国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羊”原是产于北方,因羊有动作快,便

于驱赶,繁殖力强,适应力强等特点,是当年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而且羊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另外,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来就是六畜之一。

所以,五羊神话中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而来外,从心理、道德、经济上均有考虑的。羊为其所携家畜,是有一定依据的。

28、为什么说《禁钟与仙藤》和《花地的来历》这些故事特点铸造了广东人的风格。(教材P34—35)

答:广东的《梦钟与仙藤》的故事与内地有所不同:五仙观悬挂铜钟的仙藤虽然被盗,但换来的是一条代表西方工业技术的铁链;仙藤变成了一条鱼窜到了珠江上游,洋人没有受到惩罚。五羊城也没有因五仙观的宝物被盗而从此因此衰败,铁链悬挂着大钟显得更名稳固了。在这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广东人善于吸纳对方的长处,健全壮大自身,而不是总以同化或消灭对方为快事。这说明了广东人增长了见识,冷静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优劣,吸取了历史文明中有益的成分,使之在我们的古老文化中增添了新的光彩。

《花地的来历》的故事内容是:菜农给燕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燕子把世界各地的花种带来了,使花地繁花似锦,集天南地北之名花于一地。花地作为花城的缩影,广采博收、笑纳天下之名士,这是广州繁荣昌盛的奥秘。此故事说明了广东人富于开拓精神,自尊自强,崇尚豪贤,注重道义,讲究法度和温存的生活方式。

经过历史文化的熏陶,使广东的人文气质别具一格。他们重道义而不外露,喜开拓而又持重,能容忍而不悲怆,勇于冒险而求实。他们把一切都看得很开,把功名看得很淡,那不是消极沉沦,而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去拼搏、去奋战!

29、从《海珠石的传说》到《偷不走的铜宝珠》到《猛虎石》看广东人的开放心态。(教材P34—40)

答:广东盗宝传说最著名的是《海珠石的传说》,情节是:贾胡识宝,与持宝者公平买卖,获宝而归。宝石依恋故土,在贾胡运往国外途中跃入江中,潜藏于巨石之下,使得这颗巨石充满了珠光宝气,因而得名“海珠石”。

《偷不走的铜宝珠》情节是:盗宝洋人三次重金收买盗贼去盗佛山祖庙上的铜宝珠,耗尽财物,偷来的铜宝珠又跑回去了,最后洋人活活气死。

唯一带有强抢性传说的是海幢寺《猛虎石》,其情节是:日军侵略者曾多次强抢海幢寺中的那块形似猛虎的太湖奇石,用尽各种办法,都没能达到目的。去的人都没能回来,都叫猛虎吃了。

30、谈广东的“刘三妹”在各地称谓不同看歌谣具有流传性的特点。(教材P51—56)

答: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不一。梅县、兴宁一带称刘三妹,那里至今有“自古山歌从口出”的美誉;新兴也称“刘三妹”。瑶胞有“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五,秋歌八月十五”的风俗。清远、肇庆、阳春一带,有称刘三妹的,也有称刘三姐的,这些地方有跳禾楼、唱禾楼歌的风俗。连县、阳山一带有称刘三姑、刘三娘;阳江称之为刘三妈;电白称之为刘三。阳江县志载有该县“跳禾楼”风俗由“刘三妈”所传的记载。

在这丰富多彩的民间歌唱风俗中,可以看到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互相交流和影响。这不仅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歌祖刘三妹通解各种间律,而且一种风俗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都密切相关。另外,对刘三妹不同的称谓反映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之外,由于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她的歌唱风格亦发生了变化,反映了从刘三妹至刘三姐成长的过程,反映了广东的刘三妹和广西的刘三姐气质的差异。

31、简述刘三妹称谓的不同与岭南民俗峒溪文化圈的风俗文化。(这个风物圈涉及岭南地区哪些地域范围?)(教材P51—54)

答:在广东,对刘三妹的称呼各地有不同,梅县、兴宁一带称刘三妹,清远、肇庆、阳春一带,有称刘三妹的,也有称刘三姐的,连县、阳山一带有称刘三姑、刘三娘的,阳江称之为刘三妈,电白称之为刘三太,虽然说这些刘三妹不一定就是指一个人,但从各种传说和呈现的歌唱风格看,广东至少有两个刘三妹,一个是新兴的刘三妹,一个是兴梅的刘三妹,刘三妹传得广远。但不管是哪一个刘三妹,抑或是广西的刘三姐,民间对她的称谓都为我们提供了她传歌的路线,她的行迹又给我们划出了一个风俗圈,即岭南

民俗峒溪文化圈,这个风物圈东起梅县,西至谦州,北到韶关、柳州,南至雷州半岛。它的范围涉及广东、广西乃至云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它明显区别于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的风俗文化。

32、简述广州菜的特点。(教材P75—76)

答: 广州菜的特色是选料博杂,菜式丰富,既可独树一帜,又可协调众口,收到雅俗同趣的饮食效果。再者制作精细,在配料、刀工、器皿、火候、油温、原料入锅的次序、烹饪的时间、起锅、包尾、上菜方式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粤菜口味咸淡适宜,富于季节变化,口感爽脆,百吃不腻,善于以本地的饮食文化为基础,吸取国内其他菜系和西餐的精华,形成独特的南国风味。

或答: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多而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依食客之愿而烹制。食味重清、鲜、爽、滑、脆,讲究“锅气”,注重形象,品种繁多,随季节而变化,酸甜苦辣咸,香酥脆肥浓,五滋六味俱全。这些优点,是集中了京、川、苏、鲁、浙等菜系以及西菜之所长,根据广州的气候特点和人们生理需求,依靠当地原料丰富、鲜活的优势而创制的,光从菜谱上就不难看出粤菜广采博收的势头。具体表现为:(1)选料博、杂、鲜、活,配料丰富。(2)注重火候油温,烹调方法多样而完善。(3)口味清淡,注重汤水。(4)色、香、味俱全,饮食与艺术融于一体。

33、广州竹筒屋的特点。(教材P81)

答:竹筒屋又称直头屋、竹竿厝,是广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城镇现存量最大的传统民居。它不同于我国一般房屋门面阔大开进深的结构,以开间小,进深大为特点,两者比例约为1:4至1:8不等,由前至后排列,旁开“冷巷”,中以天井间隔,进深增长则天井增多,因形似竹筒而得名。

34、客家围龙屋的特点。(教材P83)

答:客家围龙屋一般建筑在依山傍水的丘陵上,外观呈半圆形,层层叠叠,宛如一条盘缠的巨龙。围龙屋用粘土夯成。典型的围龙屋,不但外观造型讲究,庭院布置也很别致。其平面布局是:以大门为中轴线,入门后是正天井,天井后是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厅,天井左右是东西侧门,还有“南北厅”、“花厅”;左右是横屋,或称“枕头屋”,中有厅、房、天井等;后面是花头,以半圆形的建筑把房间连成一体,各房屋之间有廊道相通,外面用门楼围封,既方便出入,又严密安全。中间正屋的上、中、下堂,平时是以木制屏风隔开的,遇到喜庆节日人多时,便可拆开变成通堂大院。

35、潮汕民居的特点。(教材P84)

答:潮汕的民居,多是以“四点金”为基本形式发展变化而来的。“四点金”整体为一方形,中轴线为前厅-天井-后厅。前后两厅各有东西两间旁房,占据整座庭院的四角,故谓“四点金”。大户人家在此基础上向纵横延伸,纵加一进,横加两房,成为三厅二天井。横面五间过,这叫“四马拖车”。“四点金”减去两个前房,使两廊成为两个前房,像老虎的两只前脚,伸手在外,俗称“下山虎”。潮汕农村多以宗祠为中心建筑;潮没民居建筑,十分重视装饰;另外就是潮州民间的“版筑”。这些都是潮汕民间所特有的。

36、广东改革开放后服装变化特点是什么?(教材P97—98)

答:改革开放后,广东人的服饰出现了多样化、高档化、系列化、整体化的势头。

多样化。一是适体型的,如中山装、西装、运动装等;二是披挂型的,如裙子、披风、长袍等;三是适体与披挂相结合的,如连衣裙、套装裙、蝙蝠装等。

高档化。要新潮,要高雅,要名牌。要求选料讲究、做工精细、款式新颖和高贵。

系列化。出现了公服系列化、运动服系列化、校服系列化。

整体化。衣饰整体美的要求,从着装配套、着装与气氛、“靓衫还要配靓鞋”等。

37、从广东花卉故事看广东人的风格。(教材P104—105)

答:广东人编造了许多动人的花卉故事,赋予鲜花高贵的品格,纯洁的灵魂,把外在的美和内涵的真与善统一在一起,使之变得更加可爱。

《素馨花的传说》这一故事,饱含着花农许多辛酸的泪水,寄托着人们对花魂的深沉思念;《芳村的故事》不但反映了广州花卉文化的历史,也说明了广州花卉文化的风格:广采博收,融天下名花于一炉;《萝岗香雪从何来》则说明了岭南文化与江淮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茶薇仙子》则说明了人们对美好幸

福生活的追求。其他如肇庆《瑞香花》的传说,韶关白芙蓉的传说,广州海幢鹰爪兰的传说等,都以生动优美的形象,歌颂了正直、纯洁的人生,为岭南花卉文化增添了光彩。

38、广东人在除夕花市上喜欢买金桔、桃花、水仙花,这有何象征色彩?(教材P109)

答:金桔象征大吉大利,多子多福。桃花借用“桃花运”,以求时来运转,财运亨通。水仙花应节而开,象征花开富贵。

39、广东娱乐色相有什么特点?(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色相,异彩缤纷:春色、秋色、火色、水色等等,这个“色”字,不是一般的“景象”、“景观”所能包含的。如“佛山秋色”,是指佛山秋色赛会的各种工艺品、灯饰、车心、旱船、十番等;展出这些艺术品以达到竞技、娱乐、庆丰之目的,当地人叫做“出色”,也就是这些色相的展览和表演。佛山一带的出色活动,多在秋季进行,故称“秋色”;紫坭一带的“春色”;吴川、沙湾的“色板”称为“飘色”;市桥、小榄一带的“水色”;麻车的“火色”(也称“夜色”);饶平的“马色”实际上就是“舞纸马”和“布马”;佛山与潮州的“灯色”等。这千姿百态的色相,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于一炉,门类齐全,风格特异,使岭南民间艺苑变得更为多姿多彩。

40、秋色及秋色特点。(教材P123—125)

答:秋色包括秋色工艺与秋色赛会。一般说“秋色”,指的是秋色工艺品;秋色赛会叫做“出秋色”。这是佛山特有的民间工艺及其展览的一中特别形式,开始是酬神庆丰活动,后发展为一项综合性的民间群众游艺活动。

秋色工艺品种繁多,主要门类有:扎作艺术、纸扑艺术、粘砌艺术、蜡塑艺术、批削艺术、针刺艺术等。其中纸扑艺术是佛山秋色的主要品种。“舞十番”和“大头佛”是秋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秋色活动中的各种工艺品装扮成“担头”、“板面”和“车心”,扮演故事分为“地面”和“棚面”两种。秋色工艺反映了佛山地区工农业、特别是手工业生产的水平。

41、简述“不落家”习俗的特点。(教材P136)

答:不落家妇女,在夫家仍是主妇名分。夫家如有红白喜丧之事时,还要派人回去以示关照。若是翁姑或丈夫过世,必须亲自回去“上服”尽孝执丧。本人要是病危将逝时,不能留在娘家办丧,必须回到夫家去待终。弥留期间的饮食、医药及身后费用,均由女家负责。夫家要以主妇之礼仪进行办丧。遗产留给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

42、广州的“生菜会”特点。(教材P145—147)

答:广州、南海一带农村解放前有个“生菜会”,时间是正月二十六,其时人们除了求神拜佛、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之外,还席地而坐,大吃生菜,以求添丁发财。生菜会期间,人海如潮,舞狮子、演大戏、烧花炮、杂耍、卖药、占卜、看相、赌博,应有尽有。文革后,有些地方把它作为一项春游活动加以恢复,革除了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

43、广东娱乐色相有什么特点?(教材P121)

答:广东民间娱乐色相,异彩缤纷:春色、秋色、火色、水色等等,这个“色”字,不是一般的“景象”、“景观”所能包含的。如“佛山秋色”,是指佛山秋色赛会的各种工艺品、灯饰、车心、早船、十番等;展出这些艺术品以达到竞技、娱乐、庆丰之目的,当地人叫做“出色”,也就是这些色相的展览和表演。佛山一带的出色活动,多在秋季进行,故称“秋色”;紫坭一带的“春色”,吴川、沙湾的“色板”称为“飘色”;市桥、小榄一带的“水色”;麻车的“火色”(也称为“夜色”);饶平的“马色”实际上“舞纸马”和“布马”;佛山与潮洲的“灯色”等。这千资百态的色相,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体育竞技于一炉,门类齐全,风格特异,使岭南民间艺苑变得更为多姿多彩。

◆考题三:五、论述题:

(考点)1、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形成的原因。(教材P7—11)

答:广府民系由于珠三角一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系纷繁,作物丰茂,为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构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又有得天独厚的贸易大港广州作依托,所以在两宋时代,珠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南宋时已成为岭南著名的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基地,明代后期已开始向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客家民系,开始他们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上与土著居名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多次迁徒和重建家园的劳动,培养了他们刻苦耐劳的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后与当地土著畲族部分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岛一带,并有一部分由福建迁入广西。

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的。

(考点)2、三大民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教材P7—11

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第一,广府民系。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操汉语粤方言,属壮侗语族;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等、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容易接受外国文化,同时又不忘本。

第二,客家民系。始终操客家方言,恪守“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谚训;念念不忘祖宗盛德;多以族团围屋而居;客家人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客家山歌是客家民俗的典型风习。

第三,福佬民系。他们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有冒险开拓、开放融合、搏采众长的精神,但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潮州功夫茶、潮剧、游大标、扣英歌等都是福佬民系所特有的。

(考点)3、岭南文化有哪些特质?试述之。(教材P15—16)

答:岭南文化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例如,广东音乐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以其音域宽广丰厚,旋律优美嘹亮而逗人喜爱;饮誉世界的粤菜的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在文化思想方面,他们极为主张“博考各国民族之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取之。”广东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第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的吸收,另一方面则是大胆革除传统之弊端。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冯如、詹天佑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出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第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潮州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夏”,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与珠三角的商人遥相呼应,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本地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心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铸造了岭南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考点)4、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什么不同特质?(教材P15—16)

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质,主要表现在:

第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对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著名的岭南画派具有传统的画法,同时又借鉴了西洋画的长外与优点而形成的;广东音乐大胆采用了外来乐器;粤菜不但吸收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而且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实业家大胆采用机器生产和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文化思想上,兴办学堂、创办刊物、组建社团等宣传西方文化;在工商界中出现影响较大的“广铁”、“广彩”、“广船”、“广纱”、“广钟”等都是南北技术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第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一方面表现在对固有文化传统精华的吸收,另一方面提倡“创造新器”、“著作新书”、“启发新俗”等,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如高剑父、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洪仁玕、冯如、詹天佑等文化名人。

第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唐宋时代广东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到了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心理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考点)5、广东的盗宝故事的自然形态是怎么样的?它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教材P36)答:从洋人识宝到洋人盗宝,从平等交易到强取豪夺。但广东的后一类故事较少,广东盗宝的故事主要是反映识宝者与持宝者自愿买卖,矛盾也没有那么尖锐激烈,大多数反归初期识宝故事的形态,识宝者与持宝者自愿买卖,重点表现的是宝物重金购不走,以宝物对乡土的依恋来反映人们爱乡爱国的心态,而不是识宝者与持宝者的矛盾斗争。更多的涉外故事都是歌颂中外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交往中的传统友谊的,这在近百年来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压力下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发展到近代,仍基本保存这一开放的形态特点,并不因为政治的原因而违背文学发展的规律,呈现封闭狭隘性。如《海珠石的传说》和《禁钟和仙藤》。

(考点)6、试述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39—40)

答:造成广东涉外故事开放心态的原因有四:

(1)广东地处南疆,离传统文化圈的内核较远,又濒临沿海,海岸线长,地缘上就形成一个开放的格局易于接受外来的文化的影响。

(2)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历代封建王朝一向对广东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促进广东商业贸易的发展,广州最早成为我国对外通商口岸和手工业基地。

(3)广东人的祖先多是由于逃避中原战乱或在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受到打击、排挤而南来的,他们对另有所指故土无多依恋。广东人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导向现代文化的变通心理。

(4)广东华侨遍布全国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考点)7、论述广州茶楼文化特点。(教材P68—78,多次考,正确答案版)

答:广州的茶楼文化,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雅达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

(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当时欧洲好饮茶,从我国运走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入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一带居住,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所以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得颇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的消费也上了一个档次。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些茶楼因而多了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2)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的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即北园、泮溪、广州和南园酒家,这些酒家,大都相竟豪奢,别出心裁,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创立自家的“招牌茶”、“招牌菜色”。由于问题竞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的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食在广州”的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

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2)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

(3)讲求艺术享受(讲究环境)。

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

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的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的茶楼已毁于战争。稍后出现的一批茶楼,大多采用复兴传统的民族形式,在传统民居“竹筒屋”基础上,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门面窄,进深大,外表雄伟壮观,高大明亮,内部精致典雅,古香古色。如陶陶居,大同酒家,大三元酒家等。其实广州的“骑楼”建筑,最早也是广州茶楼酒馆引进南欧古典卷廊建筑与广州传统建筑演变融合的结果,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晶。近年来,广州茶楼的变化无不与西方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材料有关,由此构成了广州茶楼的外在风格:折衷糅合、多样化、偏重传统,模仿西洋古典风格,体现了广州茶楼广采博收的特点。广州的茶楼构成了广州市井风情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饮食方面,广州茶楼的食谱,也充分显示着它广采博收的特点。

(1)茶色多样。粤茶包括广州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海南菜四大系列,以广州菜为代表。

(2)点心多样丰富,这些点心,都吸取了中西美点之长,形成了自家的风格。

(3)茶楼带有其他文化效应。

4、得天独厚,领导潮流。

(1)从历史上看,广州开城早(公元前2世纪)。

(2)从经济上看,广州早在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前,就已是一块珠宝的集散地。明代后期,已经建立了贸易机构十三行等,外商的云集,华侨等促进了广州饮食业的繁荣。

(3)广州地处南海沿岸,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蔬菜瓜果繁多,山珍海味俱备,加上交通方便,商业繁荣,为饮食业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可能。

(考点)8、为什么说广州的茶楼是“食艺结合,情趣盎然”?试分析之。(教材P71—74)答:(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2)广州人饮茶“食嘢”,以精为主,以味为先;(3)广州人饮茶审美情趣是喜爱形象、直观,但又十分讲究意头;(4)广州茶楼文化,与建筑、装潢、园艺、盆栽、字画、花鸟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广泛的艺术情趣。

概括来说,广州人上茶楼,志在更高的艺术享受,表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博雅达观的风格,融洽了交朋友的气氛,洽谈经商的门道,体现了广州人精明务实,勇于追求,把握现时,适度享受的人生价值取向。(考点)9、论述佛山秋色的特色。(教材P123—125)

答:(1)以假乱真,出奇制胜。因为秋色艺术是手工业工人、农民、小商贩创作的,它主要表现平民的理想和情趣。比如秋色中的担头,就是由扮演小商贩的人将“水产鱼虾,水果花卉”等,挑肩车拉,沿街“叫卖”。

(2)特别有地方特色。使用的材料大多是下脚料和农副产品瓜果、鱼鳞、稻秆等都是制作秋色艺术品的好材料。在佛山市工艺美术研究社的展厅里,就有鱼鳞灯和墨鱼骨灯、瓜仁灯为及用通草和灯芯制作的秋色灯等等。

(3)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显著的行业特征。制作秋色的人们总是将他们赖以生存的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当作制作秋色艺术品的主要项目,如仿陶瓷制品,令人真假难辨,仿酒菜佳肴令人垂涎。据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师介绍,秋色赛会中制作的仿生水果,与真正的水果放在一起,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评委们也分不清真伪,六十年代,物资匮乏,曾有人在买到“水果”后,张口就咬,结果发现这水果竟然是泥做的。很多制作秋色的人都以自己和行业为创作对象,如经营玉器古玩的多以制作仿古工艺品见长。

(考点)10、试述“自梳”、“串隆闺”这两种婚姻风俗的文化意义。(教材P135—140)答:(1)显示妇女的社会地位加强,是现代社会中“母权制”的复归。“自梳”、“串隆闺”是社会的特殊产物,尽管两者所产生的社会形态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表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女子的社会地位加强了。从“把家姑婆”在母家中的权威和黎族妇女在支配家庭与稳定社会的主事作用便可看出。如“把家姑婆”可为母家操持家务,决定弟、兄辈子女的重大问题,以母家之荣辱为荣辱,这种权力还得到了乡俗的承认。这些现象,同时发生在各种社会形态交错的现代社会,不能不认为是现代社会里“母权制”的复归。

(2)“自梳”这一现象显示着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点星光。现代妇女的非婚现象就是类似“自梳女”。顺德、番禺一带的自梳女是在珠江三角洲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妇女经济自立的基础上产生的。工

业生产的文明使她们加强了群体的意识,认识了自我的存在,决心冲破封建的婚姻枷锁。再从其反抗的组织形式“金兰盟”看,也带有明显的帮会性质,它是靠封建的义气维系的,而不是以文明社会的法规所组建的。所以,对于上述现象,最多只能认为是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点星光。这一现象出现在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珠江三角洲,可视为中西文化撞击,婚姻观念交错之一例。

(3)“串隆闺”与现代社会的“同居”或“试婚”相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同居或试婚似乎也是一种文明现象。它与黎胞的“串隆闺”也十分相似,这也是文明社会中的一种复归。但这不等于纵欲,西方主张试婚的人也是反对纵欲的。“串隆闺”者如果频繁更换对象也是要受到社会谴责的。“串隆闺”者的同居只是一种“望门居”,是单调的农耕生活的一种娱乐和感情的补充。

作为一种民俗事象,“自梳”、“串隆闺”已成为过去,但它在岭南婚姻史上应该写上浓重的一笔。

(考点)10、试述龙母信仰与西江民间文化的关系。(教材P186—191)

答:在岭南整个西江流域,不管是水上人家还是陆上住户,绝大部分都信奉龙母,其广泛和深入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天妃、玄武等水神。她不但掌管着水患,而且主宰着整个人间福与祸,民间的许多风俗习惯,如摸龙床、饮圣水、爱青蛇、吃金猪等,都与她的神圣有关。

(1)体现从图腾崇拜到宗族神灵崇拜的过程。根据唐代《岭表录异》中记述的龙母,与原始传说中的龙母有一定的差异,从所记载的内容和情节来看,其充满了人间人情味。从记载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西江沿岸的先民,是庞大的华夏龙族团的一个支系,他们也崇拜龙图腾。但龙母传说已不是一般的图腾崇拜。龙之有母,并形成其家庭体系,共姓氏正好说明它是从图腾崇拜转为宗族神灵崇拜的产物。传说中提到的龙母,也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表现。

(2)至圣显灵的种种烟幕。在岭南的各路神仙中,获得封号最多的就是龙母。因此关于龙母的神话就非常多。既然有多种封号,就必须有相应众多的圣迹,因此关于龙母的神话就非常多,而这些神话中有很多是没有依据的,不过是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而作的文章。

(3)与赖布衣半法及“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民间中关于龙母的传说,大致有两个主题:一是龙母与风水先生赖布衣斗法;一是和俗语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合而为一。

龙母信仰的表现:1)万民朝圣。广东德庆的龙母庙,无论陆上或水上人家,港澳同胞,海外华人,都会来到龙母庙前顶香礼拜。2)慈龙孝子。年深日久,在当地就养成了一种敬仰和爱护小青蛇的习惯,把小青蛇视为龙子,很少伤害它,这形成了西江人的一种特殊心态。3)济物放生。西江人有放生鲤鱼的风俗,这种风俗实际是一种巫术信仰,这种信仰与龙母信仰有关。

(考点)11、试述岭南水神的演变有什么特点。(教材P185—186)

答:岭南的水神比中原的丰富,根据古籍的记载,中原原始水神的说法基本上都是由兽而变为鱼龙(蛇)的,传说中的龙王、共工、应龙、无支邪等都是属水神,它们的前身不是鱼就是兽,没有别的。岭南水神的来源与中原原始的说法差不多,也多是与鱼龙(蛇)有关,但因岭南地区开发比较晚,中原水神的原始形态的流入有一个过程,而本地面临的水患比中原地带还要频繁,帮急需这方面的权威出来治理,龙母、天后、洪圣等本地的水神便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中原文化的浸入,北帝后来也化为水神,火神祝融也变为水神,武将马援也得兼任水神之职,这一切也许是当时的应急措施,但他们却能扎下根来,说明水乡确实需要众多的水神,才能分工负责各方水域的工作,就像人间社会一样,这一点也正好反映了广东人讲求实际,善于变通的人文心态。

从水神的演变来看,可以看出不管是人上天还是神下地,也不管是从星辰变为神,还是从动物变为神,都必须先向原始水神的形态靠拢,如天神祝融乘两龙,北斗七宿化龟蛇等,这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但这古老的文化思想要在岭南扎下根基,必须经过当地民众的选择和改造,祝融、北帝二神都与一个屠夫相关,变成了民间传说的洪圣大王,能使“海不扬波”,才能香火鼎盛。

12、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的形成及特点。(教材P7—11)

答:1. 形成:

(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它是由古越人和历代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历史上中原人人粤较大规模的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皇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佑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皇室南逃,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这些中原移民,构成了广府民系的主流,他们主要居住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还有粤中、粤西的一些县市。

(2)客家民系。客家的先人是南迁的汉民,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一部分是黄河流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群落,他们先后经过三次大搬迁,才到粤、闽、赣山区的三角地带落籍。客家人开始是生活在四面封建割据的小王朝包围之中,基本不与土著居民交往,长期过着以家族为核心的集体生活,宗族观念很强。后来与当地的土著畲族部落融合,构成了客家民系。

(3)福佬民系。福佬民系是指操闽南、闽北方言的群体,地域分布为潮州、汕头以及海南一带。福佬民系的形成,是由当地的土著居民闽越族人与两晋以来移入该地区的中原汉人融会而成。

2、特点:

(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他地理位置有关。

(2)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出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

(3)福佬民系:福佬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13、试述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位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材P17)

答:岭南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在大量吸收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岭南文化的根是在中原。但由于地理环培、政法经济、人群构成、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其特殊的形态,其屯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位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面:

(1)文化背景的位差。在这封闭性的社会模式中,广大人民过着“以农为本”的、经一家一户为单位自耕自足的生活。政治体制上则以“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从上到下形成西言资本主义经济的人侵和影响,使岭南、特别是广州的经济形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通融性,逐渐形成了“以商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上亦由于历代封建皇朝鞭长莫及,把岭南作为官员贬谪流放之地,封建宗法制度较为脆弱,社会结构也没有那么严谨,致使岭南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

(2)文化交融方式的位差。中原统治者一向以为自己是天朝大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输入,岭南地区则以边缘文化为特征,具有极大的受容性,同时,由于缺乏内核文化那种强大辐射传递力,所以变异性极强,对他种文化的移植有较大的宽容性。由于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使得岭南民俗丰富多彩文化背景的位差:中原传统文化是以封闭的自然经济、血缘宗法制试和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为,活泼明快,自由浪漫。

(3)文化核心的位差。这一点首先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原文化把自禁锢在小农经济的天地里,不谋求客观环境的改造,不注重人生的价值观念;广东人眼界比较开阔,自强求富,崇尚实业,也务求功利。其次,在思想方式上,中原人表现在一种封闭、单向、直觉的趋向,失去活力和创造;广东人的思维比较活跃,开放、横向、积极进取,反对保守、中庸、安分、随缘的民俗心理。

14、“五羊神话”中的仙人是骑羊的,请谈谈其中有什么寓意?(教材P24—25)

中央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是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15、今文字字体的种类有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 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即运笔时横、捺等笔画有如波浪起伏之状,某些笔画在收笔时,作向上挑起状。 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正方。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教材第1页---2页) 答:早在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效用提出了自己说法。如《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左传》有?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这个时期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主要依据是文献的记载。 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教材第3页---4页) 答:部首是许慎创造的。《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说文解字》用部首编排单字的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教材第5页---6页) 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由郑樵率先提出,而后经过戴侗等人的传承和不断完善,最后成为一个体系完整,组织严密的汉字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汉字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即基本部件)通过不同的组合而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这种理论还认为,在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一种次第相生的关系,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另一些字是在这些字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全部汉字就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与相生关系,排列出一个系统的谱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次第相生的有机统一体。这种理论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符合现代系统论的思想,从而把汉字结构理论推向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高度。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汉字系统,比现代学者使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汉字早了七百多年。这在汉字学史乃至语言学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4、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最负盛名的是什么?(教材第7页) 从唐代起,就有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说文》进行研究,有研究其所收字者,有进行文字校订者,有注释者,还有研究其体例者,等等,从而形成了一个?说文学?流派。流传至今的代表性著作有:(1)南唐末徐锴《说文解字系传》;(2)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字》;(3)明赵頤光《说文长笺》;(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5)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6)王筠的《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等等,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负盛名。 5、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教材第8页)戴侗的《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把《说文》部首改造后,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的部首。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到各有关部首在表义效用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部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系统。《六书故》的这种做法,对后来的学者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6、19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教材第9页----第14页) ⑴文字学的名称发生了变化。章太炎把研究文字的学问改称?语言文字之学?。 ⑵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唐宋以来的?文字之学?,包含着音韵学和训诂学,学科混淆,界限不明,现代一些学者试图廓清文字学与语言学的界限,逐渐地把训诂学、音韵学从?文字之学?中分离出去,这时,才有了?文字学?这个名称,并用为研究文字的学科的专称。 ⑶文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传统的汉字学研究,一直都是以形音义俱全的汉字为对象的,汉字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字形、字义、字音三个方面。近代的汉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为只限于字形。(4)研究领域的拓展。这一时期的汉字学研究领域拓展主要表现在古文字学的独立与汉字现代化的研究。 7、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教材第11页----第14页) 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古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缣帛文字。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我国自宋代以来,就有金石学的研究,金石学虽然涉及到古文字,但它以金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与学者治学方法的现代化,使它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科学的古文字学得 以建立,迅速成为汉字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对于古文字的研究重点,主要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刊布文字和考释。20世纪80年代后,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则主要是成果的汇集、理论阐释、古文字学史与古文字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结集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于省吾、姚孝遂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1-4册,是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金文研究在资料汇编方面有: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还有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青铜器集录》(1963),收青铜器照片845件,铭文500多件。这三部书大体包括了1950年之前流传于世的金文资料。另有徐仲舒主编《商周金文集录》(1984),收解放后新出土的铜器铭文九百七十三件。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台湾严一萍编《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这是一部集中前人研究成果,带有总结集成性的著作。在金文考释方面,主要有:吴闿生《吉金文录》(1933)、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汇集各家考释的有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75年出版。《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1977年出版。《金文诂林补》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年出版。日本白川静《金文通释》(1962—1984年)已出五十六辑之多,在考释方面亦可谓集大成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陈公柔等先生,在夏鼐先生的指导下集体编纂而成的《殷周金文集成》,是一部收录金文著录的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则是对《集成》文字的考释。《睡虎地秦墓竹简》,集中了学术界对秦简文字的考释意见。高明编著《古陶文汇编》,是迄今收录陶文资料最为丰富的总集,代表陶文著录的最高成就。 8、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教材第30页末段) 刻划记号是古代刻划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从古籍记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刻划记号是汉字的直接来源之一。刻划记号有多种,书契即是其中之一。书契符号最初用来计数或表达某种意义,后来与一定的言辞结合起来,有了固定的读音和写法,就演变成了文字。刻画符号还包括陶器符号。我国远古时代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往往在上面刻划或绘制一些

宏微观经济学电大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 A.价格弹性小于1时 B.价格弹性大于1时 C.收入弹性大于1时 D.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销 2.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B.发散型 )。 A.收敛型 B.发散型 C.封闭型 D.圆圈型 3.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减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先增后减 4.固定成本是指(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 A.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可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5.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 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C.200 )。 A.300 B.100 C.200 D.500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 B )。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 减少 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9.某人的吸烟行为属(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10.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非排他性)。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11.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 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C.增加500亿元 )。 A.增加100亿元 B.减少500亿元 C.增加500亿元 D.减少100亿元 12.投资乘数( 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 A.表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C.表明国民消费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变量的关系 D.投资引起消费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 1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4.“挤出效应”会使总需求水平保持不变,因为( 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 )。 A.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会因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所抵消 B.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税收增加,从而使消费减少 D.以上说法都对 15.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C.增加贷款)。 A.购买设备 B.偿还贷款 C.增加贷款 D.增加库存现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j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390;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8日。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是按照____字形系联的。 许慎;《说文解字》;部首;小篆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橙”、“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礼;与;后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形式与现代汉语稍有不同,不但可以通过____、____等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也可以在谓语动词前面加____字表示被动。 于;为;见 4.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方面。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5.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一)说明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6.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爱:吝惜;喜爱。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批评;诽谤。 8.罢师而去之。 去:离开;前往。 9.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倒下;死亡。 10.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葆。 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11.于是乘其车,揭其一,过其友。 揭:高举;揭发。 过:访问;经过。 1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说话。 13.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景:影子;景色。 14.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河:黄河;河流。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5.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相:察看;本义。 16.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暮:年老;引申义。 1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考答案汇编

学习-- 好资料 二、解释下列名词:(10分,每个2 分) 1、图画文字: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为原始文字,它是文字画经过长期发展而来,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质的飞跃。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的联系,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 2、籀文:西周末年,周宣王大史籀作《史籀篇》,作为教授学童之书,并用以统一周王朝的文字,叫籀文,即大篆字体。也叫史籀大篆。 3、甲骨卜辞:甲骨卜辞及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汉子体系。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卜辞,所以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 4、钟鼎文:古代称铜为金,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称为钟鼎文。 5、隶定:汉末人用隶书的笔法来写古文字的字形,人们称之为“隶古 定” 。后来有人把用楷书的笔法书写古文字字形称为“隶定” 。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类型? ①文字所属的类型,是由构成这种文字的字符的特点来决定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字符的特点,判定他所属的类型。 ②从汉字字符的性质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所以汉字从其所属类型看,是意音文字。表音字符大多含有意义,因此,汉字也可以径称为表意文字。 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 ,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 ①因为从汉字字符的性质看,主要是表意字符和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所以汉字从其所属类型看,是意音文字。表音字符大多含有意义,因此,汉字也可以径称为表意文字。 ②这种提法和西洋学者所说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西洋人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但我们认为表意、表音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西洋学者的文字发展阶段论是以研究印欧语的文字体系为标准而得出的理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 ①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②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的。大篆、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 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①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特点是:笔画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小篆形体正齐。 ② 从小篆变为隶书,这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特点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半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这一阶段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形成。③从隶书到楷书,除用笔有些变化,字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不再有波势挑法,笔画横平竖直,一般以顿笔收笔。 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①隶书是在战国末期产生的,它是在秦国篆书的基础上产生的。秦地处宗周故地,文字较保守,但到战国后期,文字应用越来越多,而隶书笔势圆转,费力费时,人们书写时,为求快,多有草率急就之处,久而久之,形成所谓草篆。其实,其中所孕育的新字体就是隶书。它是在战国末期秦国篆文草体的基础上形成的。隶书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使广大民众应时代需要共同创造的,并不是某个人独自创造的;是民众创造后被官府采用,而不是官府制成施之于民众。 ②意义:篆体演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变化。隶变的结果是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 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三种情况是什么? 甲词本没有文字形式,从一开始就借用另一个同音词乙词的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义。以后一直沿用,既没有为乙词造字,也没为甲词另造字。如,“我”、“而”。表示乙词意义的字被甲词借去,后来这个字仍用来表示乙词的意义,而为甲词另造新字。如,“辟”、“戚”。表示乙词意义的词被甲词借去,后来即用这个字表示甲词,而为乙词另造新字。如,“孰”、“莫”、“然”等。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那种情况的假借? 1、说(悦)属于由本字的假借 2、耳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3、之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4、辟(劈)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5、辟(僻)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6、戚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7、止(只)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8、剥属于有本字的假借 9、蚤(早)属于有本字的假借 10、厌属于有本字的假借何属于无本字的假借 五、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别字,则说明属

微观经济学作业答案5

Managerial Economics HOMEWORK SET#5 Name: Class: Student #: (Due day: Next class)

Part 1: 1. Discrimination based upon the quantity consumed is referred to as ______________ price discrimination. a. first-degree b. second degree c. third-degree d. group Choose:b) 2. Club Med, which runs a number of vacation resorts, offers vacation packages at a lower price in the winter, the "off season," than in the summer. This practice is an example of: a. peak-load pricing. b. intertemporal price discrimination. c. two-part tariff. d. bundling. e. both (a) and (b) are correct. Choose:e) 3. Bundling raises higher revenues than selling the goods separately when a. demands for two goods are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b. demands for two products are mild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c. demands for two product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 d. d. there is a perfec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mands for two goods. e. the goods are complementary in nature. Choose:c) 4. Two-part tariffs are: a. a form of bundling. b. profit-enhancing if consumers have different demand curves. c. inefficient if all consumers are idential. d. an uncommon price strategy. e. None of the above is correct. Choose:b) Although not all surplus can be extracted when consumers's demand differs, two part tariffs may still be profitable. Two-part tariffs can be just as efficient as perfect competition if consumers are identical snd price is set at marginal cost(therefore, choice c) is wrong). Choice d) is certainly not true-separating prices into two components, an entry fee and a usage fee, is quite common. Example are country club pricing or fitness club pricing (an initial membership fee and monthly fees as well) and utility bills (a charge for being connected and a separate charge for ueage.) The next four questiones refer to the Zwift Corporation, which has a monopoly in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本)》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字鼎堂;,字彦堂;,号雪堂;,号观堂。 2.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研究汉字的学问被称为____,唐代注《汉书》日:“小学谓文字之学也。” 3.古代学者所说文字之学,不仅包括研究汉字的学问,而且包括和。 4.宋代兴起了,这是一门以传世和出土的古代铜器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5.文字理解活动的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6.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7.班固、郑玄、许慎所说的“六书”异同是什么? 8.什么是结绳记事?汉字的起源与结绳记事有什么关系?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每字1分,共10分) 9.都: 10.朋: 11.壶: 12.寇: 13.基: 14.徒: 15.歪: 16.本: 17.鼓: 18.珑: 四、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构字部件构成今字(每宇2分。写出古字1分,具体说明1分,共10分) 19.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20.疾止。(《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21.召彼故老,讯之占梦。(《诗经·小雅·正月》) 22.爰始爱谋,爰契我龟。(《诗经·大雅·绵》)

23.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经·小雅·绵蛮》) 五、找出句中的异体字,写出规范字,并说明它们的造宇结构特点(15分) 24.缝人掌王宫之缝缘之事。(《周礼·天官·缝人》) 25.凡火,人火日火,天火日炎。(《左传·宣公十六年》) 26.厝如激丹,齿如齐贝。(《庄子·盗跖》) 27.清泉洗黼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陆游《午枕》) 28.汉王伤智,乃扪足日:“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六、说明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并写出对应的繁体字(每字3分,共15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 2.小学;颜师古 3.训诂;音韵 4.金石学;石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5.文字理解活动的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文字理解,就是对字形所代表的意义和字音的理解。(2分)字形不是单纯的视觉图形,它还是一定的意义和语音的载体,它的根本使命在于表意和表音,因此,字形的变化要适应表意和表音的需要。(2分)汉字增强表意表音功能的主要办法就是增加笔画或者增加表意与表音部件,这就使得字形趋向繁化: (1)增加笔画使字形增繁。(2分) (2)增加意符使字形增繁。(2分) (3)增加声符使字形增繁。(2分) 6.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宏微观经济学)配伍题精华

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 和产品价值P 的乘积。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产权制度: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使用资源或资产的权力。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长期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求规律: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基数效用:是指按1、2、3 ??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交易费用:是指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定他们排他性权利的费用,是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费用,包括运输费用、佣金、谈判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各种税收等等,亦称“转换费用:。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经济租金:是准租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率。 利润: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平均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扩展线:

电大本科宏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西方经济学导学》导学综合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导学》计算题 第二章供求理论、计算题 1.令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30-4Q,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2Q,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解:已知:P=30-4Q,P=20+2Q价格相等得: 30-4Q =20+2Q 6Q=10 Q=1.7代入P=30-4Q,P=30-4×1.7=23 2.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2000+0.2M,Q为需求数量,M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M=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 解:已知:Q=2000+0.2M,M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 根据公式:分别代入: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求P=1时的需求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解:已知:P+3Q=10,P=1 将P=1代入P+3Q=10求得Q=3 当P=1时的需求弹性为1/3,属缺乏弹性,应提价。 第三章效用理论、计算题 1.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2.解: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 Q=7, 总效用TU=14·7 - 72 = 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 2.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试求: (1)消费者的总效用 (2)如果因某种原因消费者只能消费4个单位X产品,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产品? 解:(1)因为X=16,Y=14,TU=4X+Y,所以TU=4*16+14=78 (2)总效用不变,即78不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0)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 1.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是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3.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4.六书是分析汉字形义关系的基本理论,其具体的名称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古代汉语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三个方面。 6.词类活用是指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 7.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 8.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方面。 9.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的是造字法;转注、假借讲的是用字法。 10.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 11.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词义程度、词义范围、词的感情色彩方面来考察。 12.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13.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主要区别是词类活用是临时改变词性,偶然用为别的词;词的兼类是词固有的用法。 14.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15.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16.六书中讲造字法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讲用字法的是转注、假借。 17.通假字是本字的替代字;假借字是本字的音同或音近的字。 二、解释字词 (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国都;国家。 2.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考试大全)

简答 1.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从一下几各方面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的功绩和巨大的贡献。 (1)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2)汉字保存了悠久的古代文明。 (3)汉字本身体现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 (4)汉字的各种字体形成了特有的书法艺术。文字本是一种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但汉字除交际之外,还是一种可供欣赏的书法艺术品。 2.汉字书写为什么能成为一种艺术?汉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是与它的字形以象形为基础分不开的。所谓象形,就是象物之形,而物是有灵气的,这种灵气就蕴涵了艺术的原始形态,是产生艺术的重要因素。古人所谓书画同源,也就是这个道理。书法艺术在甲骨文中即有充分表现,甲骨文讲究对称的质朴自然的书法。铸在钟鼎铜器上的铭文,更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此后的隶楷行草,产生大量的艺术珍品,也出现很多大书法家。曹魏时代的钟繇,晋代的王羲之,他们是历代公认的大书法家。他们不但在书法艺术上有很大成就,同时对楷书字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具有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素质、陶冶人的情操等作用。许思园先生说:“从古迄今,书法为最普遍、最实用之艺术,中国人审美修养实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鉴赏形式美之民族。旧中国之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画幅,陶瓷、玉器与园庭布置皆无上美妙,发扬民族文化,必经恢复此艺术境界始,而其根本则在书法” (见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许思园先生学通文理,贯中西,(1945 年出版《相对论驳议》英文版后,爱因斯坦邀请他到寓所交谈)此言决非耸人听闻,只是其中的道理很少有人理解罢了。3.什么是假借字?什么是通假字?假借是文字记录语言时,与词汇发生关系的一种现象;假借是意义上毫无关系的词,只是由于语音上的联系而借用文字形式来表示自己意义的一种现象。离开具体的语言,就无所谓假借。根据本字的有无,假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本字的假借,叫假借字;一类是有本字的假借,叫通假字。没有本字的假借,就是起初没有为语言中的某个词造字,它的意义借用另一个同音词的文字形式表示。 4.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是怎样产生的?所谓古今字,是指在某一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不同字形。古今概念是相对的,时代在前的为古字,时代在后的为今字。清儒段玉裁说:“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古今字的产生,多是文字分化的结果。(参见分化字的问题) 2、为什么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教材所说的表意文字不同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西洋学者的文字发展阶段论是以研究印欧语的文字体系为标准而得出的结论,不是一般文字的发展规律。独立形成的文字体系如古代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汉字,都是以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和楔形文字,后来都消亡了。腓尼基人曾借用古埃及圣书字,取其表音字符,扬弃其表意字符,向表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文字后来广泛地影响了印欧语各国的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拼音文字。汉字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一直沿着固有的方向发展,突出其表意功能。这是文字发展的不同方向,不是不同阶段,不是西洋学者所说表音优于表意,表音、表意没有优劣之分。当然,表意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正如表音文字有它自身的缺点一样。有时这个缺点可能又正是它的长处。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的。大篆、小篆、隶书是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而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是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后五种字体的基础都是篆书,只是在形体上加些艺术色彩而已。 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隶书一般分为古隶和汉隶。古隶是指早期的隶书,汉隶则指汉代逐渐成熟的隶书。隶书当在战国末期就产生了,它是在秦国篆文草体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是广大民众适应时代需要共同创造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独力创造;是民众创造以后被官府采用,而不是官府制成施之于民众。 篆书变成隶书,是汉字发展中外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作隶变。隶变的结果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的阶段。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符号性大大加强了。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汉语古音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一般讲三个时期: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作业 (1—6)2006.12 电大宏微观经济学作业1 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目的:(略)要求:(略)参考答案: 一、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变动程度则表现在需求价格弹性。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复习指导P19)需求价格弹性含义(复习指导P20) 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复习指导P21) 需求价格弹性分类(复习指导P21)需求价格弹性对商品价格决策的影响:第一,需求富有弹性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 第二,需求缺乏弹性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 第二,需求缺乏弹性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减少。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 (举例:"薄利多销";"谷贱伤农"。) 二、商品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变动程度则表现在供给价格弹性。 商品供给量与价格正方向变动(课本P31) 商品供给量与价格正方向变动(课本P31)供给价格弹性含义(课本P45)供给价格弹性分类(课本P45) 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结合对商品价格决策的影响: 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结合对商品价格决策的影响: 第一,稳定的价格决策。(课本P49) 供给价格弹性小于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趋于稳定。 第二,不稳定的价格决策。(课本P49) 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大,最后趋于不稳定。 第三,循环的价格决策。(课本P49) 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产量的波动按统一幅度进行,最后趋于循环。 供给价格弹性等于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产量的波动按统一幅度进行,最后趋于循环。(举例:"生猪与玉米"。) 三、商品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变动程度则表现在需求收入弹性。商品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课本P29) 需求收入弹性含义(复习指导P21)

2017电大《古代汉语专题》作业

成绩: 古代汉语专题 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汉语言本科 学号: 16130012500139 姓名:闫兵爱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 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成了__《说文解字》_____________,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__汉字学的创建_____________。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_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__甲午战争之后_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个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的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 表意方式属于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主要特点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今文字属于符号表意文字;主要特点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 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今文字的发展主要是字体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