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课《回声》教案
一、目标:1、认识“呱、哩、圈”等6个生字,会写“岸、纹、影”等4个字。
2、重点强化轻声“哩”,前鼻音“圈、纹、返”;后鼻音“碰、洞、影”。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难点:指导“纹、影、”的书写。
四、关键:识字方法
五、课时:2
六、教具:多媒体
七、学具:识字卡片
八、字词:
1、四会字:岸、纹、洞、影、倒、游、圆、围
2、形近字:围(围巾)--周(周围)、圆(圆形)--园(园丁)
3、多音字:倒dǎo(倒下)
dào(倒车)
4、本课生词:倒影、奇怪、激起、明白、立刻
5、近义词:好像--仿佛、周围--四周、美丽--漂亮、明白--清楚、
6、反义词:美丽--难看、高兴--难过、明白--糊涂
九、句子:背诵部分(喜欢部分)
十、课文重点分析部分(写第1、2、3自然段)
附教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语文科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回声》课型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教师任丽单位龙凤小学时间12.4
教学目标1、认识“呱、哩、圈”等6个生字,会写“岸、纹、影”等4个字。
2、重点强化轻声“哩”,前鼻音“圈、纹、返”;后鼻音“碰、洞、影”。
1、重点指导“纹、影、”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识字、写字,读准前后鼻音,规范书写生字难点:规范书写,正确朗读课文
关键: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教学媒体硬件:生字卡片软件:多媒体
教学
设计思路青蛙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在读的过程中,把相关的句子画下了,并对青蛙妈妈的话重点理解,明白声波和水波一样,产生回声。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时间安排
1、师:“声”想请同学们帮它找朋友,谁愿意?“声”有一个词语朋友叫“回声”(板书)。
2、师:关于“回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1、按要求读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师:这课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
2、出示词语,同桌互查,用星号评价对方。
1、出示多媒体画面。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
2、出示课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3、图文结合,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
4、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1)出示四会字:岸、纹、洞、影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关于回声的有趣事
产生求知兴趣
读准字音,遇到生字
多读几遍
在自然段前标上序
号
检查生字读音,读生
字卡
小组交流
“呱、哩、圈、纹、
3
20
(2)整体观察,你有什么发现?(3)你要提示哪个字?
(4)哪个字难写?学生提示
(5)范写。
纹:绞丝旁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影:右边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线上。(6)生描红仿写
学生自由读文,巩固字词
总结收获,布置作业返”发挥小组互助学
习的优势,自己认
记,如,瓜—呱、里
—哩、卷—圈、文—
纹、反—返。认记时
要注意“里”读第三
声,而“哩”读轻声
观察字的结构
强调重点笔画
书空练习
15
2
板书设计
31 回声
卷-圈碰到返回呱哩岸边桥洞影子波纹
课后反思让学生认识生字,会写4个字。
重点强化轻声“哩”,前鼻音“圈、纹、返”;后鼻音“碰、洞、影”。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语文科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回声》课型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新授课
课时 2
授课教师任丽单位龙凤小学时间12.4
教学目标1、认识“呱、哩、圈”等6个生字,会写“岸、纹、影”等4个字。
2、重点强化轻声“哩”,前鼻音“圈、纹、返”;后鼻音“碰、洞、影”。
3、重点指导“纹、影、”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巩固字词,规范书写
难点:规范书写,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关键:使学生掌握观察图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和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硬件:生字卡片软件:多媒体
教学
设计思路教学时,可以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课文: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的?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时间安排
出示本课字词。
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它在哪听到的?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
2、汇报:
3、指导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回声的话。
4、朗读课文第四段,并引导复习“捡、扔、碰、圈”等字
5、朗读感悟第五段
(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
(2)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
6、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2)通过朗读与第二段的“高兴”进行比较。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
3、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开火车读词语
自读课文
画出相关句子
用自己的话说明回
声形成的过程
体会两次话的语速、
语调都一样,理解回
声的特点
要读出耐心、亲切的
语气,
5
10
5
10
10
践,留心处处皆学问。
(1)出示四会字:岸、纹、洞、影、倒、游、圆、围
(2)整体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你要提示哪个字?
(4)哪个字难写?
(5)范写。
倒、游: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些。
圆、围:大口框两边不要向里收。
回读积累
总结收获,布置作业节奏应该稍慢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板书设计
回声
桥岸、声音、荡回来、桥洞的石壁
课后反思通过浅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回声的种种趣事,激起我们研究回声,探索回声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