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录引言2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2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2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3 (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3 (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响应4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4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4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4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5 (四)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5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5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5 (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6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6 (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6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公众素质7 结论7 参考文献8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是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间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活动越来

越频繁,大大地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尤其是20 世纪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前进。但从20 世纪下半期起,因旅游业的发展给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及人类自身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出来,“旅游破坏环境” 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往往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目前这已引起了有关国家和有识之士的重视。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绩斐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蕴藏着广阔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由于开发不当造成旅游资源特色的丧失;旅游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对接待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等。

这样的旅游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旅游业走向萎缩,为了扭转这种颓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开始对目前的旅游现状进行深思,希望找到一条可以让旅游业与社会、环健康协调发展的途径,使得旅游可以为人类提供更为持久的福利,后来一些学者和专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旅游业,从而揭开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序幕。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原则。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

足现时旅游者或接待区域的需要。它强调旅游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旅游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责任。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1990年的Globe大会上,与会代表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2)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4)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5)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以实现旅游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为目的,使得旅游业在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所处的阶段,目前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表述如下:(1)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旅游对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产业,需要科学规划的去发展。(2)保护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地方特色,增强旅游资源的生存能力,减缓不可再生资源的衰竭速度,把人们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限度控制在可再生的范围之内。坚决摒弃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非持续发展模式。(3)大力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满足旅游地居民对就业、粮食、能源住房飞用水等方面的基本需要,防止当地居民因贫困而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的悲剧发生。(4)优化旅游业的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需求得到满

足。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以“人定胜天”的主人姿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过了近300 年的历史,但令人类始料不及的是,工业文明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但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等,它们激化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就使得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旅游的发展来说,巨大的环境问题是对旅游业深入持久发展的严峻挑战,严重的环境危机已经使得旅游环境容量在逐渐变小,旅游如果不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换句话说,由于环境危机的逐渐加重,使得发展旅游的空间也在逐渐变小,如果不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资源退化或消失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由于旅游研究、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再加之旅游与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的滞后以及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欠缺等,一方面使得许多旅游开发变成了变相的环境破坏,例如,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和固体垃圾所造成的水资源污染;

过多地在旅游地使用现代交通工具所产生的空气污染;旅游交通、旅游活动、旅游设施的集中所造成的噪音污染;不恰当的旅游规划布

局、风格设置不当的建筑物、对一些名胜古迹的随意修葺等所导致的视觉污染等,另一方面游客的乱写乱刻、乱踩乱踏、乱丢垃圾等肆意行为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同时也是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一种破坏。需要指出的是,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还会进一步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所以,如果我国旅游发展不采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因旅游的负面影响将使得旅游业的发展举步为艰。

(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响应自瑞典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理论体系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并成为了世界各国众所追求的一种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与这种形势相呼应,旅游可持续发展也逐渐受到了广泛注意,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制定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1996 年世界旅游组织与世界旅游理事会等又联合制定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1 议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原则等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衡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我国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下,也作出了相应的选择,1997 年底由国家科委、国家旅游局等联合召开了中国可持续旅游学术研讨会,呼吁重视旅游环境保护,在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

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不便,造成了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而几乎所有的旅游资源一旦被破坏掉想要真正的恢复,那基本上是不怎么可能的。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

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

中。

绝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 ,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持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许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我国的世界古城平遥,不是也因为企业和政府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无视古城的维护,互相推脱,最后终于导致部分发生围墙倒塌。

(四)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资源的破坏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 ,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蹿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坐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 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 万亩的洪湖市,到2008 年只剩下50.29 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旅游发展观念,而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旅游利基市场。可持续发展应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

法,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发展方式。如果要使环境和人类免受旅游负面作用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观念必须渗透到整个旅游系统当中去。

可持续开发理念的正确树立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通过信息、宣传、教育和一般性劝导等手段,引导和鼓励旅游区开发经营者改变不正确的开发观念,制止掠夺性开发行为,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开发理念。

(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

各种功能区标准。

(3)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

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

治理”的原则,并立出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在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式,我们应防止生态旅游演化为大众旅游。所有的生态旅游项目都应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选址、各类污染控制办法、废物的管理办法等等,都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旅游者开发目的和环境特征,进行合理的规划规划中需要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特性及分布,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大小,旅游区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等。同时任何规划都要有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评价确定项目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抑制的恶劣后果,进一步确定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总之,生态旅游要遵循生态和环保规律,从政策法规、开发规划以及生态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提高公众素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设想到实施,需要有既懂旅游又懂可持续观念的规划设计者和开发商,需要既懂经济运行规律又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商,需要懂得可持续观念的旅游管理者,同时也还需要有既热爱环境又懂得保护环境的有责任感的导游与游客,可以说整个环节无一可以或缺,所以,既要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公众的包括可持续意识在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此来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强化与健全教育体系,以青少年为重点,帮助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深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良好的旅游消费行为,切实改变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不良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公众环境意识教育,积极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臭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植树节、爱鸟周、旅游节以及其它一切有效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公众参与到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环境建设的实践中来。在现实国情下,要特别注重加强对政府和旅游企业领导者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使他们能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旅游决策与开发管理。因为具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者,他们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引导者,他们是否具备可持续意识在决策的制定和施行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结论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

为促进环境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更主要的是要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掌握好度,对一些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则应以保护为主,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对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可造成建设性环境破坏。

参考文献[1] 李慧,李薇薇. 从生态旅游中看可持续发展[J]. 中国林业.2004(08)[2] 唐建军.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学术交流.2004(02)[3] 朱晓华. 论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与生态旅游的实施[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03)[4] 何佳梅, 许峰, 田红.论选择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意义[J]. 经济地理.2001(03)[5] 曾珍香, 傅惠敏,王云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03)[6] 赵翔翔. 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7] 赵承华.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08(04)[8] 叶红霞.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02)[9] 程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天府新论.2007 (S1)[10] 高嘉.旅游可持续发展浅析[J]. 现代商业.2007(27)[11] 刘丽. 基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J]. 科学之友(B版).2007(10)[12] 徐少阳.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 理论界.2007 (11)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but it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 that face, and aimed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Problem;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作者:————————————————————————————————日期:

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旅游管理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研究 作者简介:邹波(1972-)男,江西莲花人,江西科技学院学科办,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2014年度南昌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研究一般项目“南昌市旅游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研究”(编号Jj201403)阶段性成果。 邹波黄爱科 为加快南昌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明确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南昌旅游的跨越发展。 一、南昌旅游业现状 (一)旅游企业概况 1、景区景点。南昌历史渊源流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但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包装炒作的力度不大,知名度较高的景点极少。 2、旅游饭店。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3家,床位42400张。 3、旅行社。国内旅行社94家,国际旅行社13家。 4、旅游车队。旅游涉外车队9个。 5、旅游院校。我市现有16所院校开设了旅游专业,在校学生3700余人。 6、旅游交通。随着江西省天字型高速公路的建成,南昌机场升为国际空港,南昌面向省内、国内、国际的交通得到不断改善。 (二)旅游管理机构 1、南昌市旅游局。1990年3月,随着滕王阁的建成,我市成立了“南昌市

旅游事业管理局”,与滕王阁管理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 2、县区旅游局。全市仅有湾里区旅游局为单独设置,其它县区旅游局均与文化广播电视局合署在一起,旅游管理职能无法正常开展。 (三)旅游从业人员 我市旅游涉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车队从业人员总数为7747人。旅游企业人员87%以上经过各种培训,并取得行业上岗证书。但旅游业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四)旅游生态环境 伴随着文明花园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南昌市“一江两岸,南北两城,一核五片”的现代化城市的雏形已初具规模。近两年来,南昌市重点围绕八湖两河,做美做秀山水文章,逐步展示南昌独特的江河湖泊之秀色,渐展园林广场之风姿,城市的个性和魅力在美仑美奂地展现出来,城市变绿了,城市变亮了,城市变美了,为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旅游大产业观念较为淡薄;集散地地位弱化,缺乏吸引人气的国家级、世界级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企业散弱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旅游企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 三、对策思考 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南昌建设成一个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历史文化为内涵,观光度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与会展旅游为特色的,交通发达、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最佳优秀旅游城市。我们认为,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一)牢固树立以经营理念发展旅游业的新观念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能力有限,也就能写这样子的了吧。。。你凑合着改改应该能过。。。 哪些需要加什么我都有用红色标注。。 自己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一点、、 然后就是目录。。你自己弄一下把,我不会弄目录。。我哥哥他们弄得目录一点就链接到相应的地方了。。我真心不会弄啊~~ 前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么个写的,我就写上了。。 好吧。。 早就写完的东西因为木有电脑发给你,所以晚了。。。 呃~就这么的吧。。。 有撒不懂得你再问我就行。。。 今天我一直能用笔记本上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是一种空间活动,需要丰富的地理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只有通过规划,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针对旅游业的现存状况,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性,随着旅游环境容量,我们将使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旅游,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旅游规划 旅游业随着旅游的兴起而产生,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对有关旅游业、现代旅游、我国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规划、旅游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重新定义。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好的研究,对今后旅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目录: 0.前言…………………………………………………… …………………(页码) 1.旅游业…………………………………………………… …………………(页码) 2.现代旅游…………………………………………………… …………………(页码) 3.旅游资源…………………………………………………… …………………(页码) 4.我国的旅游资源…………………………………………………… …………………(页码) 5.旅游开发…………………………………………………… …………………(页码) 6.旅游规划…………………………………………………… …………………(页码) 7.旅游保护…………………………………………………… …………………(页码) 8.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页码)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m;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 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 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 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20XX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比20XX年提高%。但与世界比较,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D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表1 20XX-20XX年我国旅游业几大指标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部门数据,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虽然在20XX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但是总的来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52337257.html,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作者:刘晨付秋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 洛阳是一座具有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城。历史上曾经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但总的来说,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很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洛阳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对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希望对洛阳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洛阳旅游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洛阳旅游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14年底,全市国内国际旅行社88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行社30家,二星级旅行社41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74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16家。 (二)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 洛阳悠久的建都史使其披上了一层浓浓的古文化外衣,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更是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旅游资源。其部分代表性景区列表如下: (三)洛阳旅游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洛阳接 待游客总人数94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旅游总收入600.96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二、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单一

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莫让浮云遮望眼 ——浅谈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丰富民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在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迷人的人文景观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着不平等的待遇。比如开发商的过度开采和游客的不爱护旅游环境,这些行为使得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关键词】旅游业生态环境开发治理可持续发展 【正文】 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一、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的加剧 我国正处在从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阶段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峻。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为: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使得旅游资源越发减少。

湖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湖南旅游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竞争优势分析 1、产品优势 湖南旅游产品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级旅游品牌已经形成。目前湖南省张家界(包括索溪峪)已成为世界自然景观一绝闻名于世。在国内,张家界作为自然景观第一品牌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2)拥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景区景点。除了张家界之外,湖南还拥有包括南岳、岳阳楼、韶山在内的一批国内较有影响的景区景点。南岳近5年来游客和旅游收入年递增率为全国同类风景区前茅; (3)初步建立起了功能齐备、品类齐全的旅游产品。目前建成的十五个景区大多已开发多时,整体上构成了湖南旅游景点布局合理、品种多样和容客能力较强的格局。 2、区位优势 湖南旅游的区位优势现表为: (1)“湖南位于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快,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内,客源充足”; (2)湖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区,“属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既便于接待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旅游和休头闲渡假,又是内地游客赴沿海开发地区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

(3)湖南北倚长江,京广线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游客集散快捷; (4)湖南处于桂林、井冈山、黄山、黄果树、三陕等旅游热点的中心区,有利于加强横向联合,建立网络系统。 3、资源优势 湖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省份之一。目前侧重开发的名山资源、森林资源、溶洞资源、气候景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存量还很大,有较强的可持性开发潜力。 二、竞争对手分析 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旅游业已从自然增长阶段向竞争增长阶段过渡。如果说国外对手尚未全面入境参与竞争,那么湖南旅游业的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已认识到,旅游业是中国最大希望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在这里率先脱颖而出,能够争取到大量的游客,谁就能获得一种超额的利润。基于这个认识,全国已有“22个省市将旅游业作为‘九五’重点产业,其中云南、海南、黑龙江等6省视其为支柱型产业;广东、北京、四川、天津等9省市作为先导型产业;上海、福建等7省市作为重点产业。在已经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六个省市,旅游业的收入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5-13%”,“地方政策将旅游业纳入重点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格局已在全国形成”。凡此种种迹象表明,湖南要实现旅游大省强省的目标,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

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一、引言 旅游业是指集交通、游览、住宿、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近三十多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上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故而形成了诸多特色旅游文化景点。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还是人均旅游消费增加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旅游业服务功能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石油生产对旅游开发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的梳理,旨在深入的分析东营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阻力,并未东营市旅游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二、东营市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东营市的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石油工业旅游资源、古齐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尤以石油工业和湿地生态这两种旅游资源最为典型,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再生性。东营市位于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经过多年的石油开发,胜利油田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油工业景观。林立的井架,海上钻井平台,四通八达的油气管道,还有著名的孤东围海大堤和石油工人新村。由于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处,所以这里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在这有以槐林为主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达82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620平方公里的新生地和滨海湿地,这些自然景观既具有极大地观光价值。另外,丰富的鸟类资源,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都是东营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风光。东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广饶和利津两县。这里曾是古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汇聚与交融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世遗存下许多宝贵的文物古迹和人文典故。主要古迹有傅家遗址、柏寝台、汉八博士墓、倪宽墓、孙武祠等。 三、东营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目前来看,关于东营市的旅游产业研究数量较少,深度不大,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东营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以及对策方面,还未形成针对像东营市这样历史文化资源浅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的石油城市的相关旅游理论。 (一)东营市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1、东营市面临主要旅游产业问题是基本类型资源较少,旅游资源趋于同质化。这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资源所占比例较小,仅占有22%,而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就占到了78%,大多数人文旅游资源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而且少数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也破损严重,旅游价值不高。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是东营市旅游业的特色,品质较高,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脆弱性和易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在旅游产业方面东营市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相对丰度不足。 2、打造品牌形象意识不足,缺少亮点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对旅游产业市场的认识也不足,没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时也缺少相关人才。例如,在对孙子故里的宣传和开发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资源品牌建设严重滞后。除此之外,也缺乏完善的旅游业要素配套。 3、石油城市转型困难。石油已经成为了东营市的支柱产业。这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双重的难题,既有进行油气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又面临自然生态脆弱,科技、人才、资金短缺的现状,所以东营市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展旅游业。 (二)解决东营市旅游产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快公共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到打造典范的文化旅游城市,构建便利的旅游交通线路,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通旅游资讯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接待与售后服务。丰富东营市的旅游商品种类,开发传统工艺制作的品牌。 2、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具有东营自主品牌的旅游产业包装好。例如,对孙子故里文化的开发,就可以将孙子的“兵圣”文化与故里的历史文化景观很好地结合,类似“广饶孙子文化节”的举办就起到了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对其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活动和广告是引起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关注是到打造自主品牌的好方法。 3、开发与保护并重。东营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脆弱,所以在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的注意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石油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观光的平衡。政府应出台一些与保护自然景观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湿地的。对破坏自然景观的个人或集体予以严惩。同时也要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景区管理和必要设施的建设。 四、结论 总的来说,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环境相对恶劣,旅游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自主的旅游品牌,也存在着旅游资源使用不合理,旅游环境受到污染等问题。本文仅仅选取与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相关的一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化城市旅游功能,打造自主旅游品牌,旅游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对策,希望该建议能对今后东营市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孙婷婷 马庆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娄底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网带输送机https://www.sodocs.net/doc/d52337257.html, [内容提要] 湖南娄底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该市也具有了发展旅游业的时代需求,因此,全面分析该市旅游业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本文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对娄底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利用SWOT分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找出了发展该市旅游业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专门给出了发展策略,以便帮助娄底市更好地发展旅 游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娄底市;旅游业;SWOT;分析。 一、引言。 当前,娄底市,作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正在开始根据自己的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是一个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美丽城市,具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由于该市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发展悠久,还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因此人文精神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相辉映,使得娄底市具有与众不同的城市特色,具有了非常宝贵的旅游发展资源。因此,本文选取娄底市的旅游业来分析这一产业的发展环境,利用SWOT 分析获取科学合理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为娄底市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策略,有利于娄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类似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娄底旅游业发展环境的SWOT 分析。 (一)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截至2010 年末,娄底市境内有各类风景名胜旅游点70多处,共有等级旅游区(点)5 家,比上年新增3 家。其中,曾国藩故居、梅山龙宫被评为4A景区。娄底市的自然资源丰富,有名山,也有名水,还有名洞,人文资源也有着良好的底蕴,有名迹,也有名人,因此,娄底市可以定位为旅游资源密集区和高品位区,并且这些资源还复合型为更高层次的旅游资源。从娄底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来看,主要围绕城区这一中心,以新化县作为领先的龙头区域,在中部、东部以及西部都形成了成片的旅游资源集中区。具体来说,娄底市的旅游资源有:娄星广场、火车站广场和文化广场共同组成了“璀璨娄星”组团;水府庙、白马湖作为标志形成的旅游休闲景观区;围绕紫鹊界、曾国藩故居、陈天华故居以及蚩尤故里和桃花源等重要资源形成的人文历史景观组团;包括大熊山、九峰山、古台山、龙山以及湄江等自然资源在内形成的自然山水景观组团;由梅山龙宫和波月洞为主要旅游经典的岩溶景观; 基于涟钢和锡矿山等形成的工矿旅游区等。 可以说,娄底市上述众多旅游景区共同组成了具有较好市场号召力的湘中旅游板块。正是由于这些旅游资源的存在和价值逐渐的显现,娄底市正积极挖掘旅游产业潜力,在市发展规划中重点突出了旅游业的地位。可以说,娄底市的旅游业发展日益成为湖南旅游强省建设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发展角色,发挥该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成为娄底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 湖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大鹏半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剖析

大鹏半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深圳龙岗赖陆洋 大鹏半岛以其完好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的山海风光被誉为深圳东部的“翡翠明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深圳的根,这是大鹏半岛抉择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和现实基础。当前,在深圳市、龙岗区叫板世界一流水准,推进大发展、大跨越的新的发展阶段,对在市、区发展战略中占有特殊意义的半岛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作一次深层次的考量、把脉,找出推进半岛旅游经济科学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大课题。 一、半岛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市、区、街各级的共同努力下,大鹏半岛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业已经成为大鹏半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就当前半岛旅游产业的现实来看,半岛发展高端生态旅游的许多有利条件已经体现出来了:一是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是深圳的“蓝宝石”、“绿翡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鹏半岛的工业经济并没有像其他沿海地区那样得到很好的发展,缓慢的发展步伐使半岛错过了30年的发展机遇,却为在新世纪实现“后发先至”的后现代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许多游客前来大鹏旅游就是为了体验大鹏半岛完好的自然生态。二是文化底蕴厚,人文名胜多。大鹏半岛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

唯一的历史文化名村——鹏城社区。这里名人辈出、古迹众多、民风纯朴,人文景观遍布整个大鹏半岛。大鹏半岛已经成为深圳人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三是半岛的海滩是全国八大优美海滩之一,各类待开发的滨海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且基本上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待嫁女”。美丽的海滨风光已经成为半岛旅游的最大卖点。四是区位优势明显,是粤港澳短线旅游的“后花园”、“原始部落”。大鹏半岛距离香港、澳门、珠三角经济圈相当近,在区位上有着明显优势。五是产业基础良好,旅游品牌初具效应。大鹏所城、西冲海滩、金沙湾海滨、大亚湾核电站名声在外;各类旅游节已经初具效应;富于特色的海洋饮食文化也已经成为半岛过硬的旅游文化品牌。 二、当前应当正视和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拳头产品少,竞争力不强。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并不多,大多数的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水平低、建设规模小、景点布局分散的状态。即便是大鹏所城、西冲海滩、下沙片区及水头海鲜街,由于控制开发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就更少了。大鹏半岛在发展生态旅游上本可以有自己无可代替的位置,但由于一直以来建设、投入不足,塑造、提升不够,造成一些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由于缺乏现代包装和更新换代,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优势。这就造成知名度偏低,竞争力逐渐下降,旅游效益难于提高。 二是开发建设推进慢,市场、资源整合度不高。一方面,大多的旅游资源仍在沉睡之中。西冲海滩、七娘山、村落古寺等颇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 摘要:当今世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主要产业。然而,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加严峻(突显)。突出表现为资源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粗放式管理等。其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使旅游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旅游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到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即使是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不景气时,旅游业也并未受到重创与打击,发展势头依然良好。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旅游业列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者先导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时期。 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业以海外入境游为主导。其特点是,我国旅游业尚未被确定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接待工作的开展仍带有较多的政治色彩。(二)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也逐渐地开始选择旅游这种娱乐方式,旅游开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为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并行发展。(三)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全面发展时期。 1997年至今。1997年是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时期,我国旅游业业务经营基本格局再次出现新的变化,对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业务的分工也做出了新的调整。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状态: (一)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面广。但总的来说任处于一种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改善交通、增辟新的景点、美化环境、修建不同规格的酒店等。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旅游业带来了重要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带动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通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两个舞台,我国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形象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高科技信息化广泛应用于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旅游业经营管理手段、思维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途径,并可以满足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三、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旅游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 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这是很多景区存在的致命性硬伤。而管理的不完善进一步威胁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 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瀑布 2 2 100

长沙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旅游业发展S WOT分析及对策研究吴世辉 (佛山市工业学校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 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长沙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在既有的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机遇与威胁并存,为获得长沙旅游业的整体协调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运用S WOT分析方法对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劣势(W 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其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利用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势力和竞争力,进而为长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 长沙 旅游业 S WOT分析 对策研究 Ana lysis and coun ter m ea sure study on S WO T develop m en t of tour is m i n dustry i n Changsha.WU Shi-hui. 1 引言 随着国内及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诸多地区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或主导性产业加以发展,导致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加剧。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其旅游业能否获得持续深入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对区域旅游发展条件进行科学深入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确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方能获得长足的发展。[1]在对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评价方面,S WOT为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2]该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客观深入分析,找出区域发展可以凭借的有利条件或因素,应该规避或加以解决的不利因素,明确区域今后发展的方向,有针对性的寻求区域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长沙市地处湖南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为湖南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教等中心。现辖五区,三县和一市,人口630多万,面积1.18万k m2。[3]200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8. 96亿元,人均G DP达27982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5.61亿元,均居全省前列。0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3.3:49.8,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逐步增强,第三产业得以优化;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3亿美元。随着长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开放融合能力不断提高,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经济社会中心和重心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为长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作为增长强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以其强大的关联和带动作用能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而通过旅游业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能提升区域形象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在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用。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之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国内及国际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长沙旅游业也获得长足的发展。2006年,长沙市接待国内游客2113.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1.95亿元,均居全省第一位;接待入境旅游者34.15万人,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8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35.17%和47.34%;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19.28%,占G DP比重达9.48%,旅游业已成为长沙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长沙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长沙旅游业必将获得持续发展,其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3 旅游业发展S 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从旅游资源禀赋上看,长沙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流下诸多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像岳麓书院,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简牍,还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名人古墓等;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覆盖绿较高,山水洲俱备,有道吾山,大围山,文化名山岳麓山等,湘江北上,橘子洲横卧江心,还有现代主题公园,长沙海底世界和世界之窗等;区内长沙和浏阳均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沙还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可谓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区内国家级4A级景区(景点)6处,3A级景区5处,2A级景区2处,共有景区(景点)100多处,[4]景区(景点)密度大,品质高,结构配合良好。 从区位交通条件看,长沙地处湘江下游,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其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区位更为显著,其区域发展既得益于沿海市场的强劲辐射,又受惠于广阔内陆市场的全面联动;在交通上,京广铁路贯穿南北,省内的石长铁路与枝柳线连接,长张铁路将长沙与张家界连接起来,区域联动发展成为现实;107、319、106国道和多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相联,内河航运便利,可通江达海;黄花机场为国际空港,开辟国内及国外多条航线。诸多交通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大大增强了区域的可进入性,使长沙潜在的旅游市场范围得以拓展。 从旅游业发展阶段来看,长沙旅游业自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

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管理 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罗颖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旅游业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越发地重要,中国采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然而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入手;其次,找出阻碍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最后,合理的旅游规划能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促进其发展的一些对策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发展的关系,既要合理规划开发旅游意愿,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二)基本原则 首先是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同代人均有相同的机会满足自身基本需要以及获得更好生活的需求。代际间的公平性。不同世代的人都同样生活在地球上,她们应该和前代人一样享有满足其需求的机会。分配有限资源的公平性。地球上的人对有限的资源都享有相同的使用权。其次,是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最后是共同性原则,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目

标是共同的,人类拥有共同的环境和资源。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即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东道地的社会结构”。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要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 我国旅游业行业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使得我国旅游业发展缓慢,导致我国旅游业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其大部分人的旅游需求,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及其致命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 由于我国政府一致认为发展旅游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经营管理不当,监督不力,使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还有人类素质教育的缺乏,大多数游客在文化古迹上触摸攀爬,乱刻乱画,使用闪光灯拍照等不当行为,使历史文物受到侵蚀,这就无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 1、水质下降,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噪声的增加。由于游客增多,交通运输量也增大,流量也大,污水排放量自然也就增加,相关设施的排碳量也就增加,所以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旅游业尚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不要渲染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其实中国的旅游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人们选择民俗旅游的目的一般也是被它的古老文化或者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今,特色旅游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民俗旅游就是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这也是近年来被人们所关注的比较多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全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这种文化差异就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很好的旅游资源。在浙江,也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这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它被文化部授予中华民族艺术之乡。而它作为浙江的一个民俗旅游景区,有着非常独特的旅游条件。首先,它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具有品牌优势;其次,它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有着非常丰厚的区位优势;最后,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它曾经是浙江省重点扶贫县之一,政府会全力支持,以此来发展经济,改善居民的经济条件。 畲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远从唐代就有居民从广东迁入。畲族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他们多使用汉字来进行书写。畲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它独特的婚嫁习俗、人物传说、服装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要使这些非物质文化稳定、有效的长期发展必须对其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既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以此来发展当地的经济。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加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使游客也参加到这个游程当中,增加了旅游的情趣。 但在实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旅游所得的利益很难平衡的分给村民,村民会对此抱怨;民俗的展出有时间限制,有些民俗习惯不是每天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