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

建筑080226 潘百稀格式塔心理学是以“形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是维台默、柯勒和考夫卡三人在德国创建起来的,于本世纪30年代盛行于美国,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是“形”。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英文中往往译成form(形式)shape(形状)。其实,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它既不是指外物的形状(shape),也不是指一般的形式(form),这两种译法都不符合Gestalt的原意。中文中把Gestalt译为“完形”,是比较确切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构或功能。”它强调了知觉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建筑设计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建筑的形式

功能与形式是组成建筑的两个方面。建筑的功能因项目自身的条件限,在设计中无法任意改变;而建筑的形式则因其表达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而具有无限的创作空间。

建筑的形式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依附于功能,随功能的需要而产生,一方面可脱离功能的制约以独立的姿态存在。功能的合理性是暗藏的,依靠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去体会;而形式是外露的,直接的,它以视觉可感知的方式与人的心理发生快速联系,使人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对一个建筑的直观性判断和评价。因此,能否用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建筑独有的内涵尤其重要,或者说一个建筑作品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是是否找到了独特而有魅力的表现式。

2.建筑的形式美

对于形式美有不同的说法。一种理论认为:形式美通常指某种形式上的特殊关系所造成的基本效果,诸如高度、宽度、大小或色彩等;美寓于形式本身。这种思想曾在建筑界激起了比例至上的观念,于是人们热衷于在几何与数字间寻找建筑的奥秘。另一种理论认为:形式是随功能而来的,建筑美的重要基础是用适宜的方式表现了建筑的功能或使用目的,只要与功能相适宜的形式就是美;第三种则把重点放在艺术创作上,着力强调其独特的形式感。

格式塔理论是当代西方最莺要的美学流派之一,同时也是建筑审美心理学支柱。格式塔理论认为:美的感受并不是简单孤立的情绪,而是一种感觉、联想、回忆、冲动和知觉等等的集群,回荡于整个存在之中,抽调任何一个要素都会破坏这个整体。格式塔强调知觉主的参与性,其中最基本的观点是完形理论。

3.格式塔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格式塔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一种结构,而且与视觉活动密不可分”所以不同的格式塔就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并且伴随着不同的感受。格式塔心理学发现,有些“形”给人的感受是愉快的,例如圆、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这些“形”都是简单明了、规则对称的。相反,~些不规则、不完整的“形”则给人不舒服、紧张的感受。但是,恰恰又是这种“不规则、不舒服的形”能使人产生一种改变它们并使之完善的倾向。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追求完美的顺向称为“完形

压强”。一个形越不规则、不稳定,它的“完形压强”也就越大。

格式塔心理学把“形”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简单规则的“形”。比如正方形、正三角形、圆、椭圆等。它们都很简单、很规则,并且是对称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对称可以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所以它们不具备完形压强,不能激起人们追求完美的欲望,相反,人们总感到这已经很完美、很舒服了,无需改变第二种类型的“形”是复杂而不统~的格式塔。这些“形”都是不完整或不稳定的,它们使人感到紧张、不舒服,从而激起人们追求完美形象的欲望,迫使人们积极地去追求、组织和完形。第三种类型的“形”是复杂而又统一的格式塔。这种格式塔被人们认为是最成熟、最高级的格式塔,亦即人们常说的“多样统一”的“形”例如丑∞等,这些“形”都是由一个个不完美、不稳定的形,通过人们积极地追求完美、组织和完善而得来的更为高级、复杂的“形,显然,这些形是均衡、稳定与完美的,使人感到舒服和兴奋这种多样统一的“形”本身蕴含了紧张、变化、节奏和平衡,蕴含着从不完美到完美,从非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在观察感受中,人们从紧张到轻松,从兴奋到安静;它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使人感到追求的快乐以及达到目的后的轻松。其中最耐人回味的还是追求、组织过程中所包含的无限趣味。所以,这种“形”被称为最高形式的格式塔。

4.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全局,由大至小,由整体而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任何一幢建筑都是各个设计要素(功能、形式、

色彩、空间)的有机组合,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力求设计出多样统一的整体的“形”。

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是世界建筑史上最美丽的作品之一,它既肃穆庄重又柔和开朗,正是由于它的色彩,造型以及它的光线传达了一种在结构上与人的感情相似的表现,引起了观者内心的共鸣,达到了物理——心理的共通,所以人们才会有以上感觉和视觉上的一个冲击。

立意―――建筑视觉的立意是复杂,多向的。有理性的分析,但也有感性的构想。

在视觉范围内影响我们构思的主要因素有二个

1.人的行为目的---理性的

2.艺术意图-----感性的

只有依据形成整体视觉环境的优劣来对它进行评价,只有在整体环境的肯定下才有其作为独立欣赏的价值。只有整体的完美,才有局部的完美。没有整体的完美,局部完美对这个视觉环境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破坏整体的因子。

光之教堂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就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来说,安藤忠雄将建筑的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理性的设计手法将教堂所特有的感性思想在光影十

字架的地方得到释放和冲击。将教堂的精神标志十字架,加入完整的房间之中,通过光影结合,在房间中体现出设计师对于这个教堂设计的建筑视觉立意。

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和空间是没有多大趣味的,其实相反,那些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的图形和空间,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因为这种“非好”的形和空间一般能唤起更长时间的注意和莫大的好奇心,而且知觉对它们的组织也变得稍微困难。

一一一先唤起一种注意和紧张,继而是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的完成,开初的紧张感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高潮有起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当然不再是平直乏味的。但是,简单的形和空间并不被艺术家和建筑师所抛弃,也不能说它们没有艺术趣味的可能,只不过它的创造具有更高的难度。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简单的长方形空间里设计出一种给灵魂以冲击的视知觉感受,这种高的境界不是一般的设计能达到的境界。

1.要靠简单形本身的变化来达到,建筑空间中完形产生的心理空间的穿插,重叠.

2.通过组合而变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关系

空间环境设计的关

键是在整体。无论从最

初的设计构思到具体的设计方法,还是最后的表现效果,都以整体为核心。

空间组织存在着自身的内在规律,人们对空间的视觉也存在着某种心理组织。这些潜在的因素隐秘地组织者视觉环境,使建筑空间中不仅存在着物质的空间艺术,而且存在着心理空间组合构成的艺术。

空间的模糊性并不是不可认识的,对模糊性规律的研究不是使其清晰化、使空间简单化,恰恰相反,它是用理性的方法更明确地利用模糊性,使建筑环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格式塔原理对建筑设计的启发

格式塔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视觉过程总是伴随着心理思维,是个复杂的知觉、感觉、思考的过程。对于“形”的认识不应限于“形”本身的大小、比例、方向、尺度等,还应包括知觉对“形”组织建构以后的经验累积和情感体验。相比简单有规则的形,不完美的形更能调动人内心的紧张、新奇感;多样且统一的形最具艺术表现力。阿恩海姆说:“?8943 .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点和稍不对称、无组织

性的图形,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格式塔作为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美学原理,对建筑设计有很大借鉴意义。我们在设计建筑的形式时要注意把握形的简繁关系、通过省略或掩盖某些部分将另一些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使之具有一种成为完形的趋势;或适度打破规则与秩序,用不完美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和刺激,给观者留下耐人寻味的空间,从而调动起观者的情感体验,以得到对于形的重新认识。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实验研究: 1.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在韦特墨之前,人们一般都认为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些人的好奇心罢了。然而,对韦特墨来说,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似动现象是形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开始时,它主要关注的是知觉。如右图所示,如果你对着它多看一会儿,就会感到这些线条在移动。但倘若把每条线都分开,就不会有似动现象。后来,格式塔心理学还研究了其他方面的课题。它把重点放在整体系统上,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是以一种能动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仅根据各分离的部分,无法推断出这个整体。例如,漩涡之所以会那样,并不是由于它所包括的那些具体水滴的原因,而是由于水的运动方式。如果把旋涡分解成水滴,就无法理解漩涡这种现象了。又如曲调,因为曲调取决于音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音符本身。为了强调这种整体性,韦特墨采用的德语“Gestalt(格式塔,或译完形)”一词,可以被翻译成“形式(form)”、“型式(pattern)”、“形态(Configuration)”等,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dynamic wholes)”。由于韦特墨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形或格式塔,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完形心理学”。 2.整体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上,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例如,格式塔心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明显的实体。他们是用“图形与背景”这个概念来表述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重要的是,视觉场中的构造是不时地变化着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客体,然后又看到另一个客体。也就是说,当人们连续不断地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种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是图形,一会儿又成了背景。说明这种现象的一个经典性例子是图形与背景交替图。 事实上,这种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内容简介: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是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1886年3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在那里接受基础教育。1903-1904年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强烈兴趣。回到柏林后,师从C.斯顿夫(C.Stumpf)研究心理学,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10年起,他同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苛勒(W.Kohler)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始了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合作,“似动”(apparentmovement)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他本人也成为格式塔学派三人小组中最多产的一个。1911年,考夫卡受聘于吉森大学,一直工作到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精神病医院从事大脑损伤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工作。战后,美国心理学界已模糊地意识到正在德国兴起的这一新学派,因而劝说考夫卡为美国《心理学公报》写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这篇论文题为《知觉:格式塔理论导言》(Per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Gestalt Theory,于1922年发表。论文根据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1921年,考夫卡刊布《心理的发展》(Growth of Mind)一书,该书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它对改变机械学习和提倡顿悟学习起过促进作用。自1924年起,考夫卡先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27年被任命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知觉的实验研究。1932年,考夫卡为了研究中亚人,曾随一个探险队进行调查工作。在探险队得了回归热病,复元之后,他开始写作《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该书由纽约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公司于1935年出版。这是一部意欲集

格式塔在艺术设计中的启示

格式塔在艺术设计中的启示 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的平面图设计中,运用相似性法则,将相同颜色的构筑物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整体的风格,体现了整体性的原则;但各个构筑物的具体形式却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实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心灵感知。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1. 相近——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2. 相似——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 封闭——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4. 简单——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以上这些组织规律即是所谓的“完形法则”(Law of Organization),是心理学家在认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格式塔在德语中就是“整体、形状”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论,也被称作为“完形理论”。 格式塔的第一个要点是关于形式关系的整体观念。 所谓“完形”,所谓“全新的整体”,主要是指形式表现的整体关系。它告诉我们,不要孤立地认识形式因素的作用,而是把形式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形式与表现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视为一个整体,形式效应就是这种综合作用的结果。格式塔不是孤立地看待形式因素的作用,而是注重多种形式因素组合关系所具有的表现力,这种形式组合意味着可以机动变化,可以重新增减、改组、调整,因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格式塔是一种可变的形式关系,体现了形式构成的辩证方法,其要义是研究形式感的构成规律,而不在个别的、固有的形式美得模式和方案,这也正是“艺无定法”的原因所在。

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中南大学 视觉语言研究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学生姓名刘伟 指导老师孙湘明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业学号设计艺术学101311009 完成时间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II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格式塔组织原则与标志设计 (1) 2.1格式塔组织原则 (1) 2.2标志设计 (2) 2.3艺术心理学理论 (2) 3.标志设计中的组织原则 (2) 3. 1 整体性 (2) 3. 1. 1边界线的处理 (3) 3. 1. 2图底关系的处理 (3) 3. 2简洁性 (4) 3. 2. 1 相似、接近、连续原则 (4) 3. 2. 2 对称与均衡原则 (4) 3. 2. 3 闭合原则 (4) 3. 3 醒目性 (5) 3. 3. 1 共生原则 (5) 3. 3. 2 对比原则 (7) 3. 3. 3 分离原则 (6) 4.标志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原理注意事项 (6) 5.总结 (7) 参考文献 (7)

摘要 标志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符号,要易被人识别和理解,其设计就要符合人们接受信息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知觉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决定一个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标志设计的整体性,简洁性,醒目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设计师,只有擅长利用这些原则,才能使设计更好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标志;符号;组织原则;标志图形

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对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部分原理对设计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在家具设计里,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这些理论和研究阐述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家具外形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结构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结构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表现作品的整体感与和谐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根据直觉的观察和对自己的视觉表现的自觉评价,以及受众的反应得出结论:无论是设计师本人或是观者,都不欣赏那种混乱无序的形象。一个格式塔很差的形象即缺乏视觉整体感、和谐感的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缺乏联系、细节零散而无整体性,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安定感,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有毛病”。这样的视觉形象势必为人们所忽视,乃至于拒绝接受。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格式塔心理学在家具设计里的一些应用。 例如左图这款经典的红蓝椅,这件椅子由13根5cm× 5cm的机制木条和两块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 成了基本的框架,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式经过精心计算得出 的,因此整个设计存在着一种几何学上的精确感,没有一根 多余的木条。看到这件家具,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整体给 我们的感觉,知道是款椅子,进而才会再去研究构成这个整 体的每一个构件,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这款椅子同时也删 除了所有可有可无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必要的组成部 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上的一大重要应用。在我们实际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留意在设计中是否添加了任何与你预期的表达相抵触的多余的东西。如果有,则应排除,以改进你设计上的视觉表达的格式塔。通过研究一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比如上图的红蓝椅,我们注意到,任何有效的,吸引人的视觉表达,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形象。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在视觉表现上都是很简洁的。 下面这款药蜀葵大沙发,各种看似是随意组合在一起的颜色,其实是经过精心的安排, 这样看起来才会既生动又和谐。其实这也体现了格式塔 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又一大应用,当各个视觉单元一个挨 着一个,彼此靠得很近的时候,可以用“贴近”这个术 语来描绘这种状态,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贴近手法创 造出完美的格式塔。这样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就不 容易产生冲突,整体看上去也会感觉很美,很和谐。 下图这款雏菊椅造型经典,优美动人。一根根藤条

《环境心理学》

一、单选题 1.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D A.格式塔知觉理论 B.生态知觉理论 C.环境知觉理论 D.概率知觉理论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理论加以解释。C A.唤醒理论 B.环境负荷理论 C.行为场景理论 D.行为约束理论 3、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4、()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A A.情绪 B.激动 C .唤醒行为 D.兴奋 5.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6.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B A.评价成图 B.认知成图 C.评价地图 D.认知行为 7.()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C A.警戒 B.激动 C.应激 D.衰竭 8.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B A.建筑的协调因素 B.建筑的功能因素 C.建筑的形制因素 D.建筑的社会性 9.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A A.空间行为 B.人人空间 C.私密性 D.领域性 10.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和信息控制。B A.前进 B.退缩 C.懦弱 D.勇敢 11.()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B A.触觉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12.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C A.惠太海默 B.考夫卡 C.林奇 D.苛勒 13.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D A.同一性 B.结构 C.意义 D.方法 14.()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A

格式塔心理学在中式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中式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中式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其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构成全体要大于个部分单纯相加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对视只觉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在建筑、艺术等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体现。一直以来格式塔心理学在西方景观空间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了国内设计师的重视。 景观空间不同于建筑空间,他的结构较为松散,是几种实物之间的关系,强调空间围合的实与虚的对比。中国古典园林曾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思想上的变化,论文主要研究领域为景观空间设计,研究方向为“景观空间组织律”并且提出“景观空间格式塔”的概念。在景观空间组织律方面,将格式塔理论中的组织律转义为图底关系。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中式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完形心理学派所作的大量实验证明了一个人是采用直接而统一 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也就是说,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这种整体的结构样式即为“完形”,追求这种完形的效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完形的过程中人类加深了对于空间的了解和认知。图底关系是笔者对完形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归纳。图形―背景相对大小定律――如果两个场部分彼此分离发生双重呈现,那么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形将以这样一种方式产生:在图形的面积和背景的面积之间差别为最大时产生,即图形尽可能的小。 图形的特征简要归纳为:封闭,小型,简洁(几何形,对称,水平和垂直形态),形状外凸,有质感密度和硬度。图形――背景问题的新功能在于:图形背景问题及所提出的规律定律不仅存在于视觉领域范围,它适用于一切感觉如嗅觉听觉等。 空间连续不断的包围着我们,我们始终处于各种空间之中,封闭、

格式塔心理学

第十三章格式塔心理学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1894年狄尔泰在《叙述和分析心理学》中,提倡从研究经验着的整体出发,反抗艾宾浩斯的分析心理学;1906年斯特恩在《人与物》中,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反对传统的元素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在这种总的社会历史的思潮下,在心理学里产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二)哲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到马赫的中立要素观点,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L.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三)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 物理学的场的理论不但影响到生物学,对格式塔心理学更有直接的影响。1875年马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认为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并且指出,如果不参照整个场力,就无法确定个别物质分子活动的结果。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苛勒在《静止和固定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1920)一书中,采取了物理学的场论,认为脑也是具有场的特性的物理系统,从而论证知觉与人脑活动是同型的。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 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形式元素说,他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把感觉当作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物理学所处理的声、光、温度的世界,也就是心理学所对待的声、光、温度的世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些关系的问题。在马赫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下,厄棱费尔提出"形质"学说,把不能用一般的感觉所能说明的经验性质,称之为形质;他认为形质不是感觉的简单的凑合,而是感觉成分属于另一种组织形式的新的性质。这些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惠太海默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的倡导者有惠太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其中惠太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最初的倡导者。 (一)似动现象的实验

环境心理学豪华版

环境心理学 (根据十六周课堂录音整理) 1.注意(P6)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二者缺一不可 2.生态知觉理论(P43) 生态知觉理论由吉布森(J.Gibson)提出,其强调两个要点:(1)环境的提供、(2)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吉布森认为,生态知觉是心理主体有机的整体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环境呈现其功能特征。所以在相关工作上,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情感反应,注意环境潜在的生态意义。 3.知觉定势(P9) 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4.表象 表象概念的含义:(1)再现性(2)对象性 意识活动中的意向性,表象是其前提及根本保障,在表象当中可以回应、讨论、判断一些事情,纠正错误。 5.环境认知(P68) 主要内容:环境中定向、找路、寻址、判断距离和时间长短。 6.应激、应激源(P129) (1)灾变事件:是势不可挡的应激源 (2)个人应激源:指引起应激的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 (3)背景应激源(Lazarus&Cohen,1977):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 7.评价噪声的三个因素(P150) (1)响度(2)预见性(3)控制感 8.关于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P321) (1)超载假设 (2)城市环境应激 (3)行为约束和人员过剩 (4)城市多场所分析概述(综合分析) 9.外部空间中的行为习性(P282) (1)动作性行为习性 (2)体验性行为习性 (3)认知性行为习性

10.场所的概念基础 (1)地方性(2)人员活动(3)空间特质 11.个人空间的作用(P175) 个人空间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起着自我保护作用:避免接受过多的刺激,防止应激造成的过度唤醒,弥补私密性的不足,防止身体受到他人的攻击。 12.霍尔·个人距离(P178) (1)密切距离:0-0.45m (2)个人距离:0.45-1.20m (3)社会距离:1.20-3.60m (4)公共距离:3.6-7.6m 13.图式 图式是动态的认知架构,换句话说,是心理建构的过程。是在知识、经验、动作、习惯等心理机制上长期形成的。 皮亚杰通过图式的核心概念,并在同化、顺化、平衡三个观念的支持下,提出了在发生认知理论上的基本框架。 同化:认知结构的充实、完善 顺化:内部图式的变化产生的适应 平衡:同化与顺化的协调统一 14.概率知觉(P39) (1)概率知觉由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提出,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2)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布伦斯维克把个人的环境知觉比作透镜将光线聚焦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将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接收、过滤、重组、聚焦,使之成为整体。 他还认为,来自环境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有效性。有的刺激比另外一些提供更准确、更可靠、更有用的环境线索。所以,为了提高对真实环境的判断概率,需要对相对可靠性进行区分、排列、作出判断,并且积累相关的环境经验。 15.唤醒水平·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P126) 在从事某项任务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的工作效率,且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在唤醒水平处于适当水平,也就是环境刺激适度时,才能达到最好的绩效,这种适应水平我们也称之为最有唤醒水平。 16.私密性(P183) (1)私密性是体现出个人空间的保持要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 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退缩和信息控制。 退缩: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 信息控制:匿名,即不愿意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了解;保留,即个人对某些事实加以隐藏,如人们常说的隐私权,当然不包括对罪犯的隐瞒;不愿多交往,尤其不欢迎不速之客。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以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为例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对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 的影响作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 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 寻求最佳刺激, 再根据心理需求, 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校园景观设计校园意象场所精神 环境,是近年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人类的应用科学避免不了这种趋势,与环境相关的这类科学的传统目的是帮助人类适应所处之环境,现在则需要进一步帮助人类去创造一个满足他们需要的栖息之地。环境心理学在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使绿地设计更加的合理,使人感到舒适,达到人性化。因此, 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引人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将有助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在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比如:格式塔、透镜论、攻击论等。环境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纸上谈兵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它的真实性,下面我就以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为例,浅谈一下环境心理学在生活与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一、研究对象概述 重庆文理学院现占地面积1921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自然生态型的星湖校区位于永川区卫星湖文化旅游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省级“园林式单位”

二、校园环境认知与体验 现代高校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而且有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这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新的规划蓝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在此中的应用使校园景观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通过对环境的调查分析,寻找最合理的设想,一切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去调整改善高校周围的环境。 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建立,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与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校园中的教学、交往和生活的空间,从理念、形式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理论学科,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景观设计而言,大学校园属于中等尺度的环境,具有使用者相对固定,使用规律简单明确,组成元素完整等特点。环境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地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在此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把握好校园的空间意象,塑造出尺度适宜、环境宜人、变化丰富的多层次户外空间环境,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行为场景 意象指的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而校园意象则是指使用者经历了校园空间环境—行为作用的过程,产生的在记忆中重现校园环境的形象。具体的校园空间环境意象可以说是“校园认知地图”。通过综合校园使用者的认知地图有助于我们得到公共意象,解决众多相关问题。特别是创造具有易识别性的空间,包括认知距离和空间定向。校园环境的体验不同于认知,它是刺激在场或间接刺激之后发生的,会持续一段时间,并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根据环境体验的原理与特点。人们偏爱复杂的刺激。这里的“偏爱”是指对于含有复杂性信息的环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这种复杂性应该是整体的,有组织的“复杂”。 意象空间结构 (1)方向 校园方向以东西向为主 导,南北向为辅。这主要是因 为教学区相对于学校宿舍为 东西向分布。 (2)核心与层次 校园公共意向范围中有 一个核心——以星湖广场为 核心向两侧的教学区和生活 区辐射形成层次。 (3)架构模式 校园通过香樟路和各支 路交叉,形成三大组团——教学区、宿舍区和运动区。另外还有小的分区如娱乐购物区,健身运动区,教职工生活区。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 用 内容摘要:网页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其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文章将格式塔心理学派对视知觉的研究导入网页界面设计,对格式塔理论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格式塔网页设计视知觉 引言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探讨视觉感知及其与学习、思维的关系,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网页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浏览者的视觉感知来接受网站信息。因此,研究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无疑对网页界面的设计具

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是将特定的视觉信息要素,根据主题表达的需求在特定的页面上进行的 一种编辑和安排,其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对视觉感知的生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视感知规律,其中包含了“图底”这个核心概念,和“简明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 原则”等视感知特性,将这些规律引入页面设计,有助于我们优化视觉时代“形象过剩”状态下盲目的网页设计,提高信息传达的速度与准确度。 1.图与底 在人的知觉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知觉 能力是在图形与背景间作出区分。“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被看成是用来衬托图的背景。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鲜艳;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被感觉成图。 由于图与底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对性质,

环境心理学

1.色彩联觉方面的知识。P9 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设计者凭经验在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了色彩联觉方面的知识。 1、色彩的温度感:色彩会使人产生温暖或寒冷的感觉。 2、色彩的距离感: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缩小,称为前进色。明度低的冷色使人 感到距离增大,称为后退色。 3、色彩的轻重感:深色感觉重,浅色感觉轻;暗淡色感觉重,明亮色感觉轻。明度一 样时,暖色感觉重,冷色感觉轻。黑色感觉最重,白色感觉最轻。 4、色彩的面积感:面积一样大的两种色彩,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 缩小的感觉。 5、色彩的动静感:暖色使人兴奋,为动感色彩;冷色使人沉静,为静感色彩。明快浅 淡的色彩使人轻松,灰暗浓重的色彩使人抑郁。 2、P21 格式塔的含义,词义-术语-引申 1.词义:德语格式塔意指形式或图形,它还具有英语structure(组织)的含义 2.术语:作为心理学术语的格式塔具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 3、引申:在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的应用中,差不多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都具有格式塔的性质。 3、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P24 1、小面积比大面积易成图形 2、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成图形 3、对称形态易成图形 4、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成图形 5、单个的凸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成图形 6、动的形态比静的更易成为图形 7、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8、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另类形态易成为图形 9、有意义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4、地图的组成要素。P41 (1)路径:旅行的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2)标志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照物 (3)节点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 (4)区域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 (5)边界不同区域的分界线 5、四个环境维度P83(1)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卡普兰(2)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3)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4)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的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6、人际距离的四种P133 (1)密切距离0-0.45m,小于个人空间,亲人之间,安抚、耳语 (2)个人距离0.45-1.20m,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亲属师生密友握手言欢、促膝谈心 或日常熟人之间的交谈 (3)社会距离1.2-3.60m,应用于商业交往和社交 (4)公共距离3.6-7.6m或更远的距离,演员或政治家与公众正规接触所用的距离。7、领域性的定义P146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有一个场所或一个领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该场所或区域就是拥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 8、城市意象由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P154 (1)同一性——组成要素从背景中突显出来的清晰程度 (2)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3)意义——这些组成要素对于观察者的含义 9、空间定向涉及的三个问题拉普卜 (1)自身正处在什么地方(2)如何去要去的地方(3)如何确定以到达目的地。10、沃尔威尔提出了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人对感觉刺激具有最佳适应水平,即介于刺激过

景观平面构成中的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

景观平面构成中的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 图底关系—景观格式塔 ———论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一切艺术都起源于人的心灵,即出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并非出于视觉世界本身。———贡布里希 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它虽然可能涉及其他方面的东西,但心理学却是它首先要涉及的。 ———弗里德兰德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 格式塔具有两种涵义: 一是指形状或形式,即物体的性质;

二是任何分离的整体。 是树! 但它残留的部分却出现了很多的人! 反思在景观中的重叠,各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

---> 一般意义上,物体的“形”就是物体在我们视觉中呈现出的外形,而格式塔心理学所指的“形”,并不是客观的或作为刺激的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并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对同一个客体,不同人的知觉反应是不同的。

图与底(图形与背景)。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现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的对象,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而我们认识事物又离不开经验,加上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可以说认识过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讨论的范畴,为了能更好把握自身的图式结构,去认识事物,认识自己,我们应该去学习格式塔心理学。

园林景观设计平面图中,在底上,通常视图形为造景的要素,如建筑,水体等.在这里,我们将它变成背景.景观设计中各元素在平面图中外轮廓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功能,景观序列等因素,还应该基于图底两者对立统一的背景转换关系-图底倒置关系.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反应与被反应/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创造美好景观的关系,体现一种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陈育林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背景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这是一种和原 子论思想相对立的观点 ?整体论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真正体现是在黑格尔(G. W. F. Hegel) 的哲学之中 ?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是国家和民 族,历史事件不能简单还原为个人行为。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使整个国内形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受此影响,倾向于整体性的研究。 (三)哲学理论背景 1 、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 (四)科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和利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物理学中“场论”的思想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五)心理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主要受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的启发。 ?当代心理学史界基本认同形质学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前驱,直接影响到其整体 论思想的形成。 ?形质学派倡导研究事物的形、形质。“形质”是知觉中存在的由感觉成分派生出但又 不是感觉简单复合的新成分,它最终决定着知觉的结果。这是一种朴素的整体观。 ?舒曼、卡茨、鲁宾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过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要代表 (一)马克斯·惠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 ?惠特海默最大的贡献是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首创格

环境心理学33515

第一章 一,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 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内容的统一 4,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 二,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 1,刺激作用与相应的感受器 2,感觉阈限(下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上绝对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最大刺激量。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产生感觉的刺激范围) 3,注意(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 4,要一定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 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的自身状态。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三,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相互加强或相互削减 2,联觉(指一种感觉会引发一种感觉的现象) 3,不同感觉的补偿 四,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的产生以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与感觉同时发生。 五,知觉定势(个人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据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之为知觉定势) 六,习惯化——适应(如果感知到的刺激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甚至感觉不到,习惯了环境的刺激而变得适应) 七.认知,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他的核心。 1,图示—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即固有的知识或经验称之为图示(图示的形成是一个以时间作为代价的内化过程,一旦形成,便在个人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中形 成一种顽固的定势,成为一种直觉的思维方式或习惯的行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规律

建筑设计中的格式塔规律 ——建筑中的“形”与格式塔规律浅析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格式塔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一种结构,而且与视觉活动密不可分”所以不同的格式塔就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并且伴随着不同的感受。格式塔心理学发现,有些“形”给人的感受是愉快的,例如圆、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这些“形”都是简单明了、规则对称的。相反,~些不规则、不完整的“形”则给人不舒服、紧张的感受。但是,恰恰又是这种“不规则、不舒服的形”能使人产生一种改变它们并使之完善的倾向。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追求完美的顺向称为“完形压强”。一个形越不规则、不稳定,它的“完形压强”也就越大。 格式塔心理学把“形”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简单规则的 “形”。比如正方形、 正三角形、圆、椭圆等。

它们都很简单、很规则,并且是对称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对称可以产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所以它们不具备完形压强,不能激起人们追求完美的欲望,相反,人们总感到这已经很完美、很舒服了,无需改变。 在建筑设计中,显然用到这类 形体的例子不胜枚举。北京国家大 剧院便是一例。国家大剧院外部为 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以一个完 美的椭圆形置身于场地之上。这种纯粹的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更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第二种类型的“形”是 复杂而不统~的格式塔。这 些“形”都是不完整或不稳 定的,它们使人感到紧张、 不舒服,从而激起人们追求完美形象的欲望,迫使人们积极地去追求、组织和完形。 这种形体在建筑应用并不多,当然还是有这类的典型的。里伯斯金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便是一例。建筑平面呈曲折蜿蜒状,走势则极具爆炸性,墙体倾斜,就像是把“六角星”立体化后又破开的样子,将犹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表现于以六角的大卫之星切

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一)

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一) 内容摘要:浏览者用直接的方式把网页版面各要素知觉为一个网页版面格式塔,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律可以完善网页版面式样。利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复杂完美的网页版面格式塔可以从“统一”和“变化”两个方面来建构,能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关键词:格式塔网页版面审美心理网页版面设计要给浏览者创造一种气氛,使浏览者在未阅读之前便可以概括领略整个网页的风格。当浏览者刚打开网页的时候,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由颜色、形状、大小各不同的要素组成的一个版面式样。这样浏览者就会从一个抱着获取信息的功利态度的求知者转而成为一个审美期望的审美主体。并在对网页版面式样瞬间的知觉中,完成一个完全脱离网页内容、只“观照”网页版面式样的审美意识活动。 格式塔派创始人韦特墨于1923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知觉结构原则”,认为一个人“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在许多刺激条件下,有尽可能把图形看成‘完好’图形的趋向。”这一学派提出了“同形论”,按照苛勒的说法,其含义是:“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1]美国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在用外部事物的形式与主体的情感之间存在着“力”的结构的“同形”关系,来解释形式的情感意味,这就是说,由于外在世界对象物的物理的力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心理的力在结构图式上有“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关系。因而,当某种外在事物形式的力的结构图式传达到人的大脑时,与大脑电化学力场中某种力的结构图式相互对应,引起大致相同的电脉冲传递,使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事物形式合拍一致,于是主体产生审美愉悦,客体成为审美对象。例如,音乐是婉转下降的旋律,与人在悲伤时大脑力场的力的结构相同,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凄切的意味。格式塔的同形论,以内外双方力的式样的同形或者异质同构来解释对象形式的表情性质。艺术就要善于通过物质造成这种结构完形,唤起欣赏者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不要只以题材内容使浏览者单单了解其意义。2]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浏览者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版面的各个要素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完好图形的,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个别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完美的网页版面样式的物理的力与读者的内心世界的心理的力在结构图式上是同形的,因此,当前者这一力的结构图式传送到浏览者的大脑时,与浏览者大脑电化学力场中某种力的结构图式相互对应、吻合,引起大致相同的电脉冲传递,唤起了浏览者身心结构上的类似反应,使浏览者的内在情感与完美的网页版面样式合拍一致。于是浏览者产生了审美愉悦,网页版面样式成为审美对象。 网页版面式样的审美心理是影响网页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版面式样组织得合理的网页会使浏览者产生愉快的视觉感觉而乐意亲近,必然增加网页的吸引力,诱使浏览者去阅读;一个个面目狰狞的网页在浏览者把目光投向页面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憋闷的感觉,从而产生排斥心理,影响浏览者点击和阅读的欲望。从审美心理学上说,主体的审美在表面上虽然是无关功利的,但究其实质,事物的审美价值同其功利性的价值并非毫无关联的,二者的联系是间接的,但又是强有力和不可忽略的。

视觉思维与建筑设计--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建筑造型

视觉思维与建筑设计--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建筑造型 发表时间:2018-06-20T15:58:20.5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作者:张超[导读] 因此建筑师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提供一种能刺激"人看"的心理需求的环境,从而促进视觉思维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同人集团)摘要:格式塔心理学是建筑理论的起源。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视觉思维对改善现代建筑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了视知觉理论对建筑的造型进行了分析,以整体性为基础的视知觉符合人体知觉认识的客观规律。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说明建筑造型设计的原则,阐述了提升建筑造型设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视觉思维建筑设计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视觉思维给我们带来的体验要比理论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丰富的多。乔治科普斯在他的《视觉语言》一书中很好的定义了透明性:“当我们看到两个或更多的图形层层相叠,并且其中的每一个图形都要求属于自己的共同叠合部分,那么我们就遇到一种空间维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设想一种新的视觉属性。这些图形被赋予透明性,即它们能够相互渗透而不在视觉上破坏任何一方。由此可见,视觉思维是一种深层结构的显示,意味着建筑以研究“形”为基础的心理学科,它引导着视知觉理论的发展。可见,格式塔心理学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美学理论,而且对我国的建筑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一、格式塔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建筑造型设计的原则 1、整体性 格式塔是建立在各种构成要素之上,是一个从原有建筑成分中显示出的整体构造。多种成分的组成不是等同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叠加. 人们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经验到的是非整体中各部分简单的总和。在城市建筑组群空间感知过程中,观察者往往把同一种风格的建筑或者同一形态的空间布局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统一整体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与基础。 在城市环境中充斥着一些与环境不协调的视觉空间,只有整体的美才是局部的美,脱离了整体环境的视觉部分是没有独立的评判价值的。然而,整体性引导着我们的设计从箍体出发,把握全局结构并突破实质,不能能打破旧的关系,而且还有利于提升自身空间的品质与特色。 许多城市利用特定的建筑色彩来表达建筑风格,或者利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特殊的空问形态,返种整体性强的城市建筑组群千遍一律,带有机械式的雷同。 2、邻近原则 邻近原则指的是建筑是由不同高度的同一形体组成。各部门之间的链接遵循了交差和联合的数学模型设计而成。该建筑容易被人们感知。这一原则是元素与元素之间的接近性,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造型度并带来丰富的层次感。 3、连续原则 屋顶的材质和造型都是连续排列着,形成一条连贯的曲线并从它所处的背景中独立出来。每个单体的大小,形状,材料,颜色巧妙的连贯的组合,容易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4变调性格式塔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其多个组成部分任意变动的前提下保持原有不变的形态。韦特海默认为人类直觉是由内在有意义的格式塔组成的,并来源于审美活动与“形”之间的关系。格式塔的相似性容易组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其设计理念下的建筑趋于完美的设计效果; 5、封闭原则 封闭感会给居民营造较强的领域感,这样既增强了陌生人的控制感、安全感,也给人一种刺激,给观者留下耐人寻味的空间,从而调动起观者对于形的重新认识。完全闭合的图形不但可以保证视觉上的舒适,而且还可以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从而可以设计出一些积极有意义的图形。 6、透明性原则 现代材料使建筑的透明成为了可能。我们就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建筑空间的透明性。图与底的结合真正构成一个格式塔。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图形造成空间幻觉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如形与形之间的倾斜、变形、模糊等等。图底关系可以组成一种空间的层次关系。 7、模糊原则 空白与不完整格式塔蕴含了整体性的概念,比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的空白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在格式塔心理学中,当不完全的形会引起视觉中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从而出现了一种语义双关的解读空间深度的可能。 二、实现视觉思维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1、建立起从"人--环境--建筑"综合考虑的框架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识经验中显现的结构性和整体性。整体具有的形式和性质不是决定于其中的部分,而是决定于方案所需涵盖的信息。建筑的强迫性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让人视觉可达。建筑带有强迫性,强迫使用它的人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首先是强化几何特征。我们开始谈论设计时,必然去研读过去的设计师设计了什么,以此视角去重新审视那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散落的内容中勾勒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对经典设计的赞赏是那些想拥有这些设计的人,我们从经典设计中认识到设计的人,他们剥离了一个设计的时代性,绝大多数产品剥离掉世俗性的部分,剩下的内容脱离了功用。 那些被我们认为仍然漂亮的设计,或许它们有了一个清晰的完整的形象。对于那些陷入平庸的设计,我们需要强化某个几何特征来勾勒出它的形象。 其次是有代表性。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作品并没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去物质化,而我们看到一件物品,总是趋向于几何认知的探索的基础上的,格式塔心理学注重整体性的强调,阿恩海姆认为知觉是对物体一般性结构特征的把握,比如看到人头是就能认识到圆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