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选择适应论

翻译选择适应论

翻译选择适应论
翻译选择适应论

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译学新著

——简评《翻译选择适应论》

刘云虹许钧

翻译研究有多种途径,包括语言学途径、文艺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等,最近,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一部探索译学新途径的著作: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在这部专著中,作者将翻译理论放入“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选择/适应”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主体、过程、原则、方法和标准等加以解释,从而探索和建构翻译研究的生态学理论新途径。

在《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引论”部分,胡庚申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书是关于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宏观研究”(胡庚申,2004:4)。杨自检在《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式与任务》中曾把翻译的理论研究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翻译微观工程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口译、笔译和机译的技巧和各种手段,是翻译实践的技术性总结;二是翻译中观描述性研究,主要对翻译全过程按时间顺序、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描述;三是翻译宏观理论研究,即用哲学家的眼光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4个维度上探讨译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及其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杨自检,2002:16-17)。同时,他明确指出,“从我们已有的成果来看大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层次,描写层次的成果也不多,理论研究的就更少”(杨自检,2002:19)。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一直以来没有被理论界足够地重视,已有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面对这样的翻译理论发展状况,胡庚申教授勇于选择发展相对薄弱、颇具挑战性的宏观理论作为研究课题,力图开拓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途径。那么,什么是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内涵是什么?只有澄清这个问题,译学研究才有可能具有普遍性、哲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作者在分析了译界对上述问题的相关论述之后,认为“一个相对完备的翻译理论应当同时具备这样一些理论元素:译论立足的哲学基础、翻译实质、翻译过程、翻译原则与方法、翻译与译评的标准,以及对翻译中各类现象和矛盾的解释等”(胡庚申,2004:57)。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框架内,《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

学说为理论基础,对翻译本质、过程、原则、方法和评价标准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证分析。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引论”,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假设、方法和意义;第二章“议论相关研究评述”,对各个学派和不同视角的相关译论研究以及译界对“适应”、“选择”的认识加以分析;第三章“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哲学理据”,阐述翻译活动与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的通融性、“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的解释,以奠定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基础;第四章“翻译选择适应论的译者主导”,确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论述译者的适应机制和制约机制;第五章“翻译选择适应论的解释功能”,用翻译选择适应理论分别对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和译评标准进行分析、解释;第六章“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实证调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读者”的视角进行调查,从实证方面对翻译选择适应论的有效性做出检验和证实;第七章“翻译选择适应论的主体描述”,通过验证“引论”中提出的假设,确立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选择适应论的理论框架。

正如作者在“研究的背景”一节中所言,之所以选择“翻译选择适应论”这一研究课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种“尝试从新视角探索译论的冲动”。的确,作为一部探索译学新途径的理论著作,《翻译选择适应论》以其鲜明的特色,给译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1.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在“引论”部分,作者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其中之一便是“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彰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促进译者自律、自重,以便为译者的‘译有所为’寻找理论支持,最终确立翻译活动中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胡庚申,2004:10)。可见,作者所探索的翻译的适应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以译者为中心的基础之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因为“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胡庚申,2004:97),即在翻译操作过程中,一切适应与选择行为都要由译者有意识地做出决定并实施操作。可以说,没有译者中心地位的确立,“适应”和“选择”也就无从谈起。我们知道,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即翻译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他要作为一个肩负特殊使命的读者去理解原作和原作者,并受到一个“巨大的信任的支撑”,

相信原作中的美“绝非邂逅相逢的效果”(Sartre, 1948 : 68),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转换,让原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新的生命和新的被阐释空间。于是,译者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洪堡特古老的两难处境:“每个译者必然遭遇以下两种危险之一:他要么过于严格地遵循原文,而牺牲他的读者的爱好和语言;要么过于严格地遵循他的读者的独特性,而牺牲要翻译的作品。”(A.Berman, 1999:72)正因为这样,翻译活动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并一次又一次走向繁荣之时,仍然被比作仆人的工作,服务于两个主人:原作、原作者、异语(第一主人)和读者、本国语言(第二主人)。而译者的悲剧还不仅仅于此,如果他选择了原作、原作者、异语作为主人,渴望能够将其中奇特的东西带入他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去,那么,对于读者而言,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陌生人、一个叛徒,这种“将读者带向作者”(施莱尔马赫语)的企图很可能会失败,译文也许变成一篇艰涩难懂的文字;然而,如果他试图“将作者引向读者”(施莱尔马赫语),而兢兢业业地改编一部外来作品,那么,毫无疑问他将背叛外来作品,当然也就背叛了翻译的本质。也许,译者必须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入于“化境”,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陈福康,1996:421),才算是圆满完成了使命。然而,所谓“化境”,毕竟是一种或许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永远都无法企及的理想境界。撇开译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说,单就“理解”层面而言,译者便不可能隐身于原作之后,抹去自身的痕迹,成为读者与原作之间谦逊的中介。因为,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任何一种形式的理解一样具有历史性、主观性和创造性,而原文中也不再只有某个既定的、权威性的意义有待阐明,它所提供的乃是意义的无限可能性及解读、阐释的自由空间。正如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言,“在对某一本文进行翻译的时候,不管翻译者如何力图进入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为原作者,翻译都不可能纯粹是作者原始心理过程的重新唤起,而是对本文的再创造”(加达默尔,2002:492)。于是,奈达所谓“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也被乔治·穆南驳斥为“一种停止的、试图一次完成的、反辩证法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打破译者的传统身份,肯定译者的主体性,或者说,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翻译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结果,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译者

正是这个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近年来,有不少翻译理论研究者对译者的主体性加以关注,特别是翻译观受到解释学理论和“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以来,译者主体性的受重视程度大大加强。

然而,胡庚申教授在研究了翻译研究的各个时期和译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译者的态度之后指出,“我们又不无遗憾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对译者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的认识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译者的职业形象和地位也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胡庚申,2004:53)翻译研究虽然不再对译者的作用“视而不见”,但关注的程度仍然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呼吁“正名”阶段,缺乏对“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机理和特征”的深入探讨。于是,作者特别强调应当“确立译者在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机制上、特别是从理论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给予明确的定位,并据此对翻译过程做出新的、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诠释”(胡庚申,2004:54)。这不仅是本书作者研究的初衷,更是翻译界必须认真审视的问题。那么,“翻译适应选择论”是如何从理论上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行定位呢?作者避开传统翻译研究中的原文取向和译文取向两极,从“三元”关系(原文—译者—译文)、诸“者”关系(作者、读者、委托者、译评者、译文使用者)、译者功能、译品差异、意义构建、适应选择、翻译实践等不同视角系统、深入地探讨“译者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上述各个层面和角度的考察,而是力图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把译者的适应/选择行为从经验的、单一的、本能的层次提升到理性的、多维的、能动的层次。我们知道,立足于翻译的理论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便是:翻译是什么?翻译的本质是什么?当代有代表性的主要翻译理论都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翻译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例如语言学译论认为“翻译是双语的语义转换”,文艺学译论认为“翻译是原文的艺术再现”,文化学译论把翻译定义为“再现原著文化的语言表现”,多元系统译论把翻译定义为“文学、社会多元系统的互联互动”,交际学译论则认为“翻译即交际”(胡庚申,2004:33-34)。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翻译的本质”这一问题同样得到关注,并首次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明确体现在翻译的定义之中,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16),也就是说,翻译即适应

和选择,而适应和选择的主体是译者。作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译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译者和译文需要适应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胡庚申,2004:174)。由此可见,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把译者置于动态的翻译过程中加以考察、研究,在理论上确立其中心地位,更进一步从译者能动性的角度对翻译进行了生态学研究途径的定义。

2.以“适应/选择”论为中心、贯彻始终的研究体系。在《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的“引言部分”,陈福康曾指出,“翻译理论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系统,它与许多学科与艺术的门类息息相通,从语言学到文艺学、哲学、心理学、美学、人种学、社会学、乃至数学、逻辑学和新起的符号学、信息学等等,都有关系”(陈福康,1996:2-3)。确实,近年来,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不断发展的学科越来越显示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在陈福康先生的上述列举中我们还可以加入文化学、传播学、后殖民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甚至环境主义学说等等,许多学者也积极尝试从不同学科的理论途径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如杨自检先生在“序”中所言,《翻译适应选择论》正是“属于借用不同学科理论来创建新的译学理论系统的研究模式”(胡庚申,2004:2)。在“引论”中,作者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试图找到一种既具有普适的哲学理据、又符合翻译基本规律的译论范式”,具体来说,就是“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的视角出发,利用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自然法则适用的关联性和通融性,探讨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胡庚申,2004:9-10)。可以看出,作者尝试借用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学说和原理,从生态学角度来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探索翻译研究的新范式。然而,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的进化论毕竟属于并列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自然科学范畴,虽然一百多年来该学说的理论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物学本身,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人文领域,但它究竟是否可以被引入翻译研究,或者说,把它引入翻译学是否能对翻译活动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并发现新的问题,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成为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抑或只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牵强地套用所谓的新理论、新的学科途径,而并不能切实起到促进翻译学发展的作用?我们必须承认,

“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杨自检,2002:19)。本书作者也充分意识到这样的情况,并从两个方面力图避免上述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奠定“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我们知道,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内容非常丰富,而生物进化论从内容上看又包括生物变异、生存适应和物种进化三个最基本内容。但作者并没有不加鉴别地全盘照搬“生物进化论”的全部理论,而只是合理地借用了该理论中“关于生物体对环境‘适应’和环境对生物体‘选择’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如何进行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因此,仅与“选择”、“适应”、“生存”、“淘汰”等观念密切相关,而“与特定的‘物种进化’和‘生物变异’等关系不大”(胡庚申,2004:66)。这一理论基础的奠定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构建进行了充分、合理的理论准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选择。其次,为了回答“适应/选择”学说是否真正对翻译研究具有借鉴性,作者在“引论”部分提出了三个假设:(1)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能够用来解释翻译活动;(2)作为翻译选择适应论的核心内容,“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能够体现翻译的实际;(3)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具有解释力,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假设提出之后,作者对他们分别进行了论证,首先将生物对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适应与选择转化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即社会与文化环境)的适应与选择,对“适应/生存”论述与翻译活动的通融与类比加以分析,指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具体来说,就是“译者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被翻译生态环境因素所左右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76)。其次,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具体实施对译文的选择、最终产生译文”(胡庚申,2004:100),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并强调译者的适应机制和制约机制,对“译者为中心”理念中的译者行为加以限定和制约,从而进一步加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可行性。再次,运用翻译选择适应论对翻译过程、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进行解释,凸显“适应/选择”理论对整个翻译活动的解释功能以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最后,在“假设—求证”过程之后,作者在第七章中再次对假设的验证结果进行综述,表明译

者为中心的翻译选择适应论适用于翻译活动,能够体现翻译实质并解释翻译本体。可以说,作者紧扣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与翻译活动相通融的“适应/选择”学说,通过“假设—求证—结论”的层层深入过程对翻译的本质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理论性、系统性的分析、论证,表明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选择适应论是一个创新的、富有建设性的译论架构,是对译学研究新途径的有益探索。

3.归纳、实证的研究方法。除了内容上值得我们思考的特点之外,《翻译选择适应论》在研究方法上让人耳目一新。长期以来,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原因,“我国传统的翻译研究中比较习惯使用的方法带有浓厚的中国文论方法的色彩,主要特点是重体验,重悟性,重辩证的融汇整合……而西方学术传统中思辨式研究的重逻辑和实证式研究的重证据,都很讲究论证的过程,这却正是我们的弱项”(杨晓荣,2003:36)。翻译本身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要充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以加快中国翻译研究体系的建立。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应该包括理论成果和治学方法两部分,因为“缺乏严格的论证习惯、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对我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障碍”(杨晓荣,2003:36)。本书作者显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对课题进行了例证分析、调查实证、数据、图表等多种“重逻辑”、“重证据”的实证研究。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对当代主要译论比较、翻译适应选择论与其它理论的不同视角比较、从翻译研究看对译者主导行为的重视程度、从对译者身份态度看译者研究的发展阶段、“适应/生存”论述与翻译活动的通融和类比、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选择适应论的翻译过程、“自然选择”的译文产生过程等内容的分析均有图表加以说明,使研究思路清晰明了,整个论证过程缜密而富有逻辑性。此外,作者还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翻译研究专家学者和翻译专业的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以收集他们对翻译选择适应论相关研究的意见和看法。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三地著名高校翻译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译员和译论学者,总人数将近两百人。调查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翻译理论学者和翻译学师生对“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的认同程度;二是对照“预期”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观察能够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解释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情况。三是受试者对“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的认同程度在人员、地域等方面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同时,各项调查

在译例选择的原则和标准上体现出以下特点:以笔译为主,兼顾口译;以文学题材为主,兼顾经贸、科技、政治、新闻等;以当代译本为主,兼顾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此外,作者还对调查可能存在的局限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书后附有整合适应选择度”译文认同程度调查表。这些努力都促使调查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靠的参考价值,从一个侧面对“翻译选择适应论”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显示出作者严谨、实证的治学态度和学者风范。

综上所述,《翻译选择适应论》没有囿于长期困扰译界的诸如“直译/意译”、“形式内容”、“忠诚/叛逆”、“归化/异化”等种种二元对立中,而是试图使翻译理论“在历经了丰富、细繁的研究”之后,回归到“翻译生态环境”,即社会、文化环境中去对翻译本质、主体、过程及诸多内容进行思考。虽然翻译研究者们对书中提出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认同,对作者的观点也会有不同意见,但作者的理论探索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正如杨自检先生在“序”中所言,本书开创了“译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对拓展译学研究的思路、丰富译学研究的途径具有相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 翻译选择适应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杨自检. 译学新探.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2.

[3]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4] 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5] 杨晓荣.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评析. 北京: 中国翻译, 2003, 6.

[6] Berman, A. La traduction et la lettre ou L’auberge du lointain. Paris : Editions du Seuil, 1999.

[7] Sartre, J.-P. Qu’est-ce que la littérature ?. Paris : Gallimard, 1948.

翻译原则: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教学教材

翻译原则:翻译的忠 实性原则

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中,“忠实性”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爱德蒙·加里说过,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像一条主线贯穿了数千年的翻译历史,有关翻译的种种争论都是因“忠实性”而起的。当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就曾经说过,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著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翻译理论家或者翻译家,无论中西,都遵循着“忠实性”的原则。因此,忠实性原则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原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果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直译好些。例如: 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译文:The moon is bright,the star is scattered./The crows fly south…(直译)

The stars are dimmed by the brightness of the moon, /southward fly a flock ravens. (意译) 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文体采用意译会好得多。但是不难看出,直译的译文不仅与原文的格式相同,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月光皎洁的星空,能让人身临其境。而意译的译文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是比较优美,但是却很难让人感受到那种氛围,效果不如直译来得好。 例2:He'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译文:他穷得像教堂的老鼠。(直译)他穷得像叫花子。(意译) 从字面意思看来,这两种翻译都可以。“教堂的老鼠”跟“叫花子”都是来形容他的穷的。但是,在西方,教堂比较普遍,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而在我们中国,教堂并不常见,有些人就不能理解教堂的老鼠跟穷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这样就不能让读者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叫花子却人人皆知,这样对于理解穷成什么样就简单多了。 二、功能的忠实性 功能的忠实性就是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关键要在功能上忠实于原文,即原文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译作也尽量具有这种功能。英国比特·纽马克认为语言有六种功能:(1)表情功能,表达信息源(作者、说话者)的思想感情;(2)信息功能,反映语言以外的现实世界;(3)祈使功能,使读者去感受、思索、行动,换言之,它使读者作出文本所期望的反映;(4)美感功能,使感官愉悦;(5)应酬功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2007年6月第4卷第6期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07Vol.4No.6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汉英旅游翻译 曹志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 要:本文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汉英旅游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阐明译 者应在翻译过程中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不同层次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灵活运用方法与策略,这是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适应选择论;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一、引言 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经历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全世界跨国旅游者数量已高达5.46亿,并且预计2010年将增至9.37亿人。国际旅游是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的有效途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是旅游资源大国,同时也将是旅游客源大国,而旅游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影响着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8北京奥运的到来,中国会迎接越来越多的全世界游客。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很广阔,旅游翻译的好坏对提升我国旅游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因此,重视旅游资料的翻译,使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加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在其2004年所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有详细论述。作者阐述的要点是“译者为中心”,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这个定义表明了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是由“译者”完成的: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虽然作者、读者等诸‘者’对译者的翻译选择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但是他们不是翻译过程本身的操作者,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翻译活动。 翻译活动不是简单的文本之间语言代码的转换,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过程,这些背景因素使译者产生独特的翻译态度,随着译者态度的变化,翻译策略的选择随之改变。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这些“适应”和“选择”的不同表现是致使不同译文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翻译策略选择的差异也反过来反映了译者所处文化背景的时代特点,从而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变。 三、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旅游翻译是外国游客认识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涉及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旅游广告、景点介绍、民族美食、民俗风情等,更重要的是积淀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介绍自然风景,吸引外国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外国游客通过欣赏自然风景、了解中华文化,也能丰富自己的思想。这些无疑是对译者提出的极高要求。如果译者不能作出正确的适应性选择,缺乏跨文化意识,用词不当、文化错位等,会致使旅游翻译出现问题,翻译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外国旅游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完整甚至存在误区。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原则可概括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原则上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度地适应,继而依此作出适应性地选择转换。适应选择论的翻译方法,简略的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对于旅游资料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表象文字的吻合,而应该是信息和语言内涵上的一致。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不断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提高自身语言能力,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把握旅游资料翻译的基本标准,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使译文能够被外国游客看懂并为他们所接受,同时又必须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增强译文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尽可能的宣传中国文化。 (一)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要进行有效的翻译,首先必须熟悉两种语言系统。由于中外历史背景不同、国情不一样、生活方式大相径庭,这些都造成了语言的差异。翻译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英汉语功底,注意吸收各种新知识,深入了解所译的内容,尽量让译品正确、得体、保证质量。译者素质高,译品质量才会好。不注意这些,仅仅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机械地用外文套中文,对号入座,就会出现误译。 以旅游中常见的地名翻译为例,一般来说,地名的翻译须遵照“音译为主,适当意译”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别的地名和交际功能的要求,翻译时采用音译、意译、和音意双译三种不同的方法。(包惠南,2004:134-135)关于什么情况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_贺华丽

摘 要: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 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词:顺应论;语用翻译;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6)03-0105-04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贺华丽(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引言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 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综观译界对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但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翻译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需要继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就现有译论而言,Nida(1993:157)比较系统地区分了三类为翻译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但他忽略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事实上,语用学的很多研究领域,如预设、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张新红,何自然,2001)翻译创作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言语的运用,其分析单元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用学的全貌,而只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翻译的某一个侧面,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宋志平,2004:19-20)Jef 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 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theoryofadaptation), 提出了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为翻译 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就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作一探讨。 2顺应理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对语用学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否定了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言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的观点,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声称:迄今为止,一切可以贴上语用学标签的东西和按宽泛定义衡量适合于这一标签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新建的框架内得到描写(转引自钱冠连,1991)。Jef Verschueren在他的PragmaticsAsaTheoryof LinguisticAdapt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适应即指语 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过程,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适应(Jef Verschueren,1987)。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Jef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 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 2006年6月第3期 Jun.,2006No.3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贺华丽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考研历年真题一定要用好,研究好。结合大纲和真题来选择辅导用书是最明智的。本文带大家回顾2019考研英语一真题翻译参考答案及解析: Part C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arefully and then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gments into Chinese. Your translation should be written neatly on the ANSWER SHEET. (10 points) It was only after I started to write a weekly column about the medical journals, and began to read scientific papers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at I realised just how bad much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frequently was. I came to recognise various signs of a bad paper: the kind of paper that purports to show that people who eat more than one kilo of broccoli a week were 1.17 times more likely than those who eat less to suffer late in life from pernicious anaemia. (46)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this kind of nonsense in the medical journals which, when taken up by broadcasters and the lay press, generates both health scares and short-lived dietary enthusiasms. Why is so much bad science published? A recent paper, titled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Bad Science”, published on the Royal Society’s open science website,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intriguing and important question. It says that the problem is not merely that people do bad science, but that our current system of career advancement positively encourages it. What is important is not truth, but publication, which has become almost an end in itself. There has been a kind of inflationary process at work: (47) nowadays anyone applying for a research post has to have published twice the number of papers that would have been required for the same post only 10 years ago. Never mind the quality, then, count the number. (48)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curb this tendency, for example, by trying to incorporate some measure of quality as well as quantity int o the assessment of an applicant’s papers. This is the famed citation index, that is to say the number of times a paper has been quoted elsewhere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 assumption being that an important paper will be cited more often than one of small account. (49) This would be reasonable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scientists can easily arrange to cite themselves in their future publications, or get associates to do so for them in return for similar favours. Boiling down an individual’s o utput to simple metrics, such as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r journal impacts, entails considerable savings in time, energy and ambiguity. Unfortunately, the long-term costs of using simple quantitative metrics to assess researcher merit are likely to be quite great. (50) If we are serious about ensuring that our science is both meaningful and reproducible, we must ensure that our institutions encourage that kind of science. 46-50参考答案及解析:

论翻译者个人风格

英语知识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2) 四、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译者个人翻译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有一种现象,许多外国名家作品早已有较高水平的译本,而一些出版商和译者出于商业目的,你重译他也重译,其实新出的不少译本质量上还不如旧译本,译笔小异,平淡无味。还有些流行的外文畅销书,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下,赶时间,争先恐后抢译出书,根本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推敲选词择句,而往往造成硬译或乱译,粗制滥造,不但毫无风格特色可言,而且谬种流传,坑害读者。 翻译史证明,古往今来,凡是名家的译作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的。文学家董桥先生曾对这种现象有过一段精辟而惊世骇俗的论述。 他说:“据说,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分。据说,好的翻译家可以译出原作的神韵。据说,做翻译工作必须先熟读翻译教条。其实,翻译只有两种之分:好翻译和坏翻译之分。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只好强行,硬赖硬要,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4 ] (P239) 董先生讽刺了那些学了欧化句子却忘记了自己“母亲的舌头”(mother tongue) 的译者:“我不说‘逐渐进步’,我说‘有增加中地进步’。我不说‘希斯看来是会参加这次会议’,我说‘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希斯愿意出席这次会议’最后,什么‘被认为是小偷’,什么‘生存中最大的飞机’,等等,我都朗朗上口,甚至付诸笔墨,如有神助。”“于是我只好进行强行翻译’”。[ 4 ] (P240) 董先生的这番话一方面是对由来已久,而毫无结果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下了一个亦庄亦谐的结论;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今那些译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范文.doc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李金凤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300270) 摘要: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能力的构成、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以及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英语教学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于一身,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 一、翻译能力的构成 翻译能力是指对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其背景材料下的口头内容或文字内容用另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背景材料下的相应内容相对应的表达及解释的准确程度,通常所说的英汉互译尤其是

书面互译即属于这种情况。表现为: 1.坚实的语言功底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功底能力,首先是指汉语本身的修养,其次是指对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普遍存在错别字较多、语句不连贯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词汇量较少,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入学后学习惰性大,过于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很快提高。 2.百科全书式的“杂学”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想翻译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对原文彻底地了解,而要了解原文,必须通过三道关:第一关是词汇语法关;第二关是熟语关;第三关是“字典不能帮忙的那些东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情风俗,俚语方言等”。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仅限于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面临英语四、六级的压力,所以学英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背英语单词、做英语习题上,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阅读一些“杂学”知识。 3.双文化底蕴。译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如果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还要不断地把两种语言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翻译时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面对的则是两个文化。因此,如果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某种西方文化现象不了解,就不可能翻译正确。 二、学生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译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新生入学之始便全面展开,要有阶段侧重。在开始翻译课程之前学生要学习一些基础性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2010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 .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02 作者简介:车明明(1965 ),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与翻译。 译著 朝花夕拾 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车明明 李忠玉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文章拟从一全新的视角,即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以译品 朝花夕拾 为例,对杨宪 益、戴乃迭对该书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译作的成功和译者做到了多维度适应性选择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朝花夕拾 汉译英 杨宪益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多维适应性选择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3X (2010)04 0073 04 一、引言 朝花夕拾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 年2月至11月间,共10篇。 鲁迅的文章素以犀利深刻著称,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意蕴,且语言洗练、富含古今文化。译其作品无疑对译者是一挑战,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成功地翻译了鲁迅全集。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 祝福 等6篇鲁迅小说均作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课程教材。对于杨先生的翻译成就, 中国翻译词典 作了权威评价:!杨宪益系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自20世纪40年代起,他即与夫人密切合作,译出了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同时,因他精通多种外文,又把世界各国的文学瑰宝,译介给中国读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1] 2004年胡庚申博士在其著作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学说,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引入了翻译界,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做出了宏观的解释,以!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为其核心内容,用自然界的互连规律、!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阐述,证明!适应、选择?学说确实可以用来解释和阐述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该学说认为翻译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翻译方法上,译者要重点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 度?最高的翻译。 [2] 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3] 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N ida 在他的 翻译新视角 (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论文中说过,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 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4] 可以这样说,从所译文本的取材到译语词汇句式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在选取源语材料时,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具体文本等,选取材料后,译者即面临对自身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总之,无论是!译什么?,还是!怎么译?,都涉及译者如何选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杨宪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1.译者对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外部需要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作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翻译观。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 中国文学 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杨宪益本人非常喜爱这位作家,翻译了包括 朝花夕拾 在内的鲁迅的

顺应论视角下学术论文翻译(英文版)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dapt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Versehueren, 2000: 55-56) Versehueren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choice can be comprehended on three linguistic properties --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daptability can be view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namel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dynamic adaptability and 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 (Versehueren, 1999: 65-66) This passage will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means making choices at various layer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cluding sound, word, syntax, cold, style and chapter.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inly analyze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ext, we need to make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meaning of words combining specific contexts and also convey the meaning in appropriate way of expression. 1.1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mea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one, with one as literal meaning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one as specific meaning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text. (Yang Man, 201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mbining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express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 conforms to the reading habit of target reader so a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ST1 Hume interprets our tendency to assign identity through time as a "natural propension," TT1休谟把我们确定长期身份的倾向解释为一种“自然天性” ST2 pension" to ascribe identity where evidence shows diversity "is so great," TT2 迹象呈现多样性时,确定身份的“倾向”“极大” Analysis: Common meaning of “assign” in the dictionary is “distribute, attribute”. In the text, we can see a paragraph explaining that people start to investigate question of identity “what makes an individual the same through time despite partial changes” and we “constructs experience to conform to our modes of cognition”. Here we know the “assign identity” means we “determine identity”. For example, we may assign identity to a “dog” saying “this is a dog”, which means we are also determining identity for it. Therefore, the word “assign”is translated as “确定”. So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ascribe”. In the dictionary it means “be caused by”or “make sb possess”. In the context, “ascrib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assign” so it is translated as “确定” as well. By choosing the best expression of a word, we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英语)英语翻译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美食是人们造访上海的乐趣之一。(visit) 2.街头艺术家运用创意将鲜艳明亮的色彩带进了老社区。(bring) 3.在你生命中,如果有一个人你需要对他说对不起,那么就去向他道歉吧。(apology)4.这个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what) 5.申请材料需要精心准备,这样你心仪的学校才会对你的能力有全面、准确地了解。(in order that) 【答案】 1.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解析】 【分析】 1.本句重点考察两个知识点。一个是乐趣之一,说明此处的乐趣应该用复数,必须是可数名词,因此选择pleasure。另一个是题目中给出的visit,需要谨慎处理,是用做动词还是名词。此处我们给出一个时间状语从句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同时还可使用其他从句进行处理。所以答案是Delicious food is one of the pleasures when people visit Shanghai. 2.本题难度不大,重点是明亮的色彩的表达,可以使用bright colors, 也可以使用bright and vivid colors. 所以答案是Street artists bring bright and vivid colors into older neighborhoods with originality 3.本题考查there be + 定语从句从而构成条件状语从句。另外考察“道歉”用“make apology to sb.”。所以答案是If there is someone to whom you need say sorry in your life, make an apology to him. 4.本题考察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以及“be peculiar to”的用法。所以答案是What makes this game peculiar lies in that it teaches kids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n real life. 5.本题主要考固定词组的掌握,为了使用in order that引导出的目的状语从句。另外也考查 preferred school,have…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overall,accurate等。所以答案是Th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carefully prepared in order that the school you like can have an overall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your abilities. 【考点定位】翻译句子

翻译原则: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中,“忠实性”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爱德蒙·加里说过,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像一条主线贯穿了数千年的翻译历史,有关翻译的种种争论都是因“忠实性”而起的。当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就曾经说过,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著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翻译理论家或者翻译家,无论中西,都遵循着“忠实性”的原则。因此,忠实性原则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原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直译与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如果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直译好些。例如: 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译文:The moon is bright,the star is scattered./The crows fly south…(直译)

The stars are dimmed by the brightness of the moon,/southward fly a flock ravens. (意译) 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文体采用意译会好得多。但是不难看出,直译的译文不仅与原文的格式相同,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月光皎洁的星空,能让人身临其境。而意译的译文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是比较优美,但是却很难让人感受到那种氛围,效果不如直译来得好。 例2:He'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译文:他穷得像教堂的老鼠。(直译)他穷得像叫花子。(意译) 从字面意思看来,这两种翻译都可以。“教堂的老鼠”跟“叫花子”都是来形容他的穷的。但是,在西方,教堂比较普遍,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而在我们中国,教堂并不常见,有些人就不能理解教堂的老鼠跟穷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这样就不能让读者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而叫花子却人人皆知,这样对于理解穷成什么样就简单多了。 二、功能的忠实性 功能的忠实性就是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关键要在功能上忠实于原文,即原文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译作也尽量具有这种功能。英国比特·纽马克认为语言有六种功能:(1)表情功能,表达信息源(作者、说话者)的思想感情;(2)信息功能,反映语言以外的现实世界;(3)祈使功能,使读者去感受、思索、行动,换言之,它使读者作出文本所期望的反映;(4)美感功能,使感官愉悦;(5)应酬功能,使交际者之间保持接触,也反映交际者之间的关系;(6)原语音功能,指语言解释或命名自身特点的功能。

从顺应论角度谈广告翻译

摘要: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广告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广告翻译顺应主要有语境顺应和语言方面的顺应,本文简单的从语言的两个方面——语音方面和句式方面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翻译语音顺应句式顺应 1、顺应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出了语用综观说,在他的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书中指出,语言顺应即指语言顺应环境,或环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相互顺应。恰当成功的交流既是顺应的过程,又是顺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顺应。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和商讨性是基础,顺应性是根本。 2、顺应论与翻译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认为翻译是信息的互相交流。翻译顾名思义是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等值表达出来,实质上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语用学的提出对翻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leo hickey 在其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用学有助于翻译“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等值(pragmatic equivalence),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leo hickey:1999)。因此,翻译 “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学者们在发表自己的翻译理论时也会谈到如何做到翻译等值的问题。 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何自然,1995:186)。但由于译者的认识程度,翻译用意的侧重点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原文和译文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做到完全对等,只能是相对对等。“根据语用翻译理论,翻译就是译意。……译文无论做什么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文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他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只要有理论的正确指导,翻译技巧是可以灵活的……”(何自然,1995:196)。而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框架下的顺应论正是指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做出的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对目的语的重新组合,根据交际语境,交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译文语言的选择做出相应的顺应,说到底翻译就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 语言的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维的。语言顺应涉及四个方面:(1)顺应的语境相关成分(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言 (2)顺应的结构客体(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要素; 包括任何一个组织层面上的结构以及构成原则;(3)顺应的动态过程(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即顺应过程在交流中的展开;(4)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即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维索尔伦,2000)。顺应有语言方面的顺应,还有语境的顺应,本文只从语言方面讨论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3、语言方面顺应 3.1 语音顺应 广告的功能及商业目的决定了其语言一定要标新立异,所以广告撰写者千方百计的使得语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英语和汉语都有各自的语音特征,比如说汉语有其平仄特点,英语有压头韵,尾韵等韵律特征。语言顺应是首要简单的方法使得广告语言能够深入人心,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