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理念

南怀瑾先生,是中国当代的国学大师。他精通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实修实证,用身体力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庄子喃哗》、《圆觉经略说》、《金刚经说什么》等,是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大多数是他的讲课整理而成。

在讲座中,他引经据典,妙趣横生,语言流畅诙谐,历史案例纷繁众多,分析深入浅出,把儒释道的经典,用最通俗、最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将中华文化精髓轻缓的道出,就像是心中之泉,自然和缓的流淌,润泽到每位读者的意识深处,使听众、读者毫无枯涩困乏的感觉,在如沐春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文化复兴有了更强烈的责任心和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活动的文化公开课中所说:“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

在学习思考中,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总结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归纳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种理念,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一是众生平等。在中国文化中,平等思想是彻底的,宏伟的,远大的、开放的。《孟子》有两段对话。“储子曰:‘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异于人乎?’孟子曰:‘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储子说

问孟子君王派人观察先生您,您果然不同于平常人吗?孟子说没什么不同于平常人的,尧舜也与平常人相同。“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尧舜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也能成为尧舜,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究其内在,都有无限的潜力和无穷的道德品质。这种自然的平等性,不以出身不同而有差别,不以性别、信仰、国别、意识形态等不同而有差别,甚至也不以善恶、好坏的不同而有差别。正是这种平等思想,使中国人从内心深处学会了相互尊重,学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了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传统的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文化战争、宗教战争,没有主动侵略过他国。佛教哲学更是把平等思想拓展和延伸,发挥到极致。《华严经》中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这就提出众生平等的伟大思想,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把平等的观念无差别的赋予了一切生命甚至非生命。不仅人与人应该平等,人与动物也应相互爱护、尊重,人与自然也应该和谐相处,这对当今社会追求生态文明,在本质上有着互通之处,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是其他国家的文明所不曾有的,西方文明,充满了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的不平等,唯我独尊,自是非他,总是妄图征服别人、改变别人,为此发生了无数次的宗教战争、文化殖民。

二是慈悲仁爱。仁者爱人,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孟子》则加以发扬,提出了“仁者无敌”的政治理念,一个国家只要实行亲民爱民的仁政,就能处于不败之地。也有人说,“仁者无敌”,意思是:在一个仁爱的人眼中,是没有敌人的。《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给人描述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佛教

中更是努力弘扬普度众生的事业,普度众生,就是让一切众生都能幸福的生存、达到自由和谐的境界。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著称的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家喻户晓,被亿万群众真诚信仰。这种信仰和理念,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就是要做利益他人、服务社会的事业。“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毕生信念,这是中国文化长久熏陶的结果,是中华文明的魅力焕发。

三是律法清严。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持戒守律,注重规范治理,注重自我约束,注重品格的清正严肃。《周礼》中,用详细的制度展示了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规范的井然有序,这些规范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有上千条。虽称为礼,而实质上都具有法律效力,使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的活动都有了严密的法律约束,本质上是一套全面、完美的理想规范治理体系,几千年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维系潜移默化,其影响不可磨灭、难以动摇。佛教更是以戒律著称,有在家居士的五戒十善、八关斋戒,菩萨戒的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沙弥沙弥尼十戒,出家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等等,不仅从语言、仪态、行为、而且从思想心念上加以严格的约束规范,来行善断恶,最终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慧境界,使规范的作用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人,是自律最严格的,是约束观念最强的。

四是无私无我。《道德经》说:“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人之所以有烦恼忧患,就是因为执着身体生命,心中有“我”这个概念,如果超越了生命生死、超越了“自我”,还会有什么烦恼忧患呢?人要去驾驭生命和思想,而不是被生命和思想奴役。《金刚经》中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说“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要超越内

在、超越外界、超越空间、超越时间、超越一切,自己的本性不要被内在或外界所影响、所左右,同时又能持之以恒的践行善法道德,就能达到觉悟的境界。这种无私无我的个人品质理想,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落实,把个人和群体、人类和自然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个人生命在超越自我中去实现理想,长此以往,锻造了中国人甘于奉献、无私忘我的品质,使中国人有了安贫乐道、甘于忍耐的浑厚特征。中国人天生缺乏对外征服、侵略扩张的基因。

五是和谐大同。《管子》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以符合人性和自然规律的规范来治理,以崇高的文明道德来教育化导,人民就会和睦、就会齐心,和睦协调、齐心一致,就能谐美团结,就能处于不败之地。司马光在《瞽叟杀人》中说:“所贵於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像舜帝一样尊贵,是因为能以孝道使其父母亲属和睦协调。“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成为中国的常用语。《大涅槃经》中,佛说:“汝等从今亦当修习七法之行。一者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二者常共集会讲论经法。三者护持禁戒。……汝等当知。若有比丘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进。”佛教弟子修行七种方法,其中第一条就是生命要学会快乐和睦协调,就像水乳交融一样,做到这七条,事业和境界,就会一天天增进。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简短的一段话,从社会理想、公共人才选拔、人际关系、家庭道德、社会交往、人员分工、社会保障、财富观念、治

理状态等方面对大同社会特征做了详尽描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成为中华民族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理想,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凡夫俗子,都将其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并使之具有了超越个人生死存亡之上的存在意义。这种对社会的责任感,深深地烙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成为中国人的特质和基因。这种心理和现象,外国人可能是不容易理解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