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竹石郑燮七言绝句

竹石郑燮七言绝句

竹石郑燮七言绝句
竹石郑燮七言绝句

郑燮七言绝句竹石

百科名片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竹石

古诗释义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竹石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的生存着。

名句赏析

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

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竹石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背景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岁母汪夫人去世;5岁父继聚郝夫人。14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岁中秀才,26岁开始教馆。30岁父郑立庵卒,31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岁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岁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

人,作《得南闱捷音》,43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岁,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岁妾饶氏生子。54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岁4月作《竹石图》,5月3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年乙酉之年(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岁后又一女。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下层民众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茶是郑板桥创作的伴侣,“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

郑板桥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来,文化界、学术界对郑板桥的介绍不断普及,对他的研究不顾深入,电视台插出了反映他生平和趣事的电视剧,出版界推出了《郑板桥全集》、《郑板桥评传》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著作。郑板桥是扬州人民的骄傲,这位在扬州的土地上成长和成名的艺术家,正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

[赏析] 郑板桥(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1736年(乾隆元年)考中进士。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素有诗、

书、画“三绝”之称,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是指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地区的一个画派,这个画派的主要人物有:汪士慎、黄慎、金农、李惮、郑燮、李方膺、罗等八人。)郑燮对政治态度上表现出不满现实、傲岸不驯的个性,是“八怪”中的代表人物。

郑板桥尤爱画竹,他画的竹兀傲清劲,别具一格,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自宋代以来,竹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它,虚心而刚直,挺拔而常青,历来被人们看作是高洁、正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结桥喜爱画竹,是因为竹最能体现自己的性格特征。郑板桥号称“三绝”:即诗、书、画。他在这三方面都是造诣极深,结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形成所谓“三真”:真气、真意、真趣的特色。他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作兰叶,多不乱、少不疏,秀劲绝伦。所画之竹苍劲萧爽,疏落有致。在他曾在自定书画润笔条例:“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在这雅谑可掬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对世俗无情的揭露和讥讽。然而,郑燮重情义、念深恩,他自幼丧母,依赖费姓乳母教养成长。小时候遇上饥年,费氏每天背负郑燮上街玩耍,用自己的钱买一只饼给他吃。郑燮与乳母感情深如子,相依为命。他在怀念费氏乳母的诗中说:“食禄千万种,不如饼在手,平生所负恩,岂独一乳母”句,读来真挚感人。

年轻时,郑板桥的家境贫穷,但他落拓不羁,每每“放言高谈,藏否人物,无所忌讳,坐得狂名”。(郑方坤《郑燮小传》)。四十三岁那年,他高中进士后,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直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正如他的流芳百世的铭句“作官不为民做工主,不如回家种红薯”。郑板桥晚年的一首题画《竹石》就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不但是丹青大师,而且填词作赋方面颇有造诣。短短的四句诗,同样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扩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

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语言,使所描写的竹,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咬定”、“不放松”等具体拟人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还表现在对竹枝形态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诗人的语言尤其准确、生动、形象,“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动词的运用,更是功力不同寻常,“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诗歌赏析

【赏析一】

竹石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赏析二】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赏析三】

这首诗原来是一幅画的题诗,后来渐渐流传开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讲的是翠绿的竹子牢牢地生长在青山上面,它的根须深深地扎在破损的岩石缝隙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讲的是长在岩石缝隙里的竹子,经受了千百次的磨难,依然坚韧不拔,任凭你从四面八方刮来阵阵狂风。

诗人用“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和“破岩”比喻竹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而竹子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还要“立根破岩中”,把根深深地扎进去。诗人借竹子的这种精神,抒发了他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我也要学习竹子的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赏析四】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赏析五】

这首诗表面纯为写景,但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破岩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让人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正是当时腐朽黑暗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竹枝“咬”住青山,扎根岩石,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一个“咬”字使读者感到多少顽强的力量,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破岩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竹子“立根破岩”不但不足虑,反倒磨练出坚韧的特质;人面对贫穷亦不足耻,反而正好磨砺自己的品格。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技巧还体现在语言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咬定”、“不放松”等拟人手法的运用,再有对竹枝形态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千磨万击指经受各种磨难,东西南北风指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压力,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

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打击,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

咏竹诗大全

咏竹诗大全 1.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2.咏竹(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3.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4.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5.堂成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19.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14.庭竹唐·刘玉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 养竹歌为周庄吴逵子道赋华幼武 高轩公子良不俗,不种奇花种修竹。奇花照眼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春雷击地新笋生,龙角森森那忍触。 自锄暖土厚栽培,手挈银瓶细浇沃。深根扫除蝼蚁窟,香叶终期凤凰宿。日使沾濡雨露恩,岁寒且惮冰霜酷。 猗猗绕户矗琅干,还舞连烟比淇澳。招摇皓月金琐碎,勾引清风生戛玉。炎天展簟卧苍雪,春日听莺泛。 可能一日暂相忘,坐对此君看不足。君不见白乐天, 重言养竹如养贤。又不见东坡诗,无竹士俗不可医。 君今有竹善培养,会看直指青云上。

郑板桥写竹的诗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福楼拜的名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空间名称大全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笋竹二首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郑板桥的爱竹人生

郑板桥的爱竹人生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世居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中;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1732年),乾隆进士(1736年);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东范县知县,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山东潍县知县。 板桥爱竹,擅长画竹,留下百首咏竹诗。 爱民如子 乾隆十一年(1746年),板桥到潍县赴任。时逢百年未遇的大旱,牲畜、树皮、观音土皆被灾民吃光。 郑板桥极为关心百姓疾苦,常因无法为民解难而愁。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说: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 这首竹诗充分表露了板桥以民为本,一心牵挂贫民的情怀。《兴化县志》记载说: 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发谷若干石,令民县领券借给,活万余人。 《清史列传·郑燮传》亦记郑板桥: 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籍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

郑板桥推崇杜甫,说:“少陵诗高绝千古”,称杜诗充满了一种忧国忧民,忽悲忽喜之情,读来使人“痛心入骨”。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在六十一岁上终以赈贷之事,忤大吏,毅然辞官归里。“去官日,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清代学者像传》),并为建祠。 清官板桥在山东作官先后十二年,“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萧然。”(《兴化县志》)。 崇高品格 郑板桥悲壮弃官,怀着怨而不哀之情,惜别潍县父老乡人。其《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诗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这首诗是诗人高尚品格的自我写照:不屈不挠,淡泊名利,不恋爱权位,喜过平民生活。 他不愿做官,有诗云:“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虽早脱,为来高枕卧其间。”(《深山兰竹图》)。他又写道:“我被微官困煞人,到君园馆长精神。请看一片萧萧竹,画里阶前怎绝尘。”(《墨竹大幅》)他入竹而出于竹,深得其妙。 他的《题画》赞竹: 信步捻来都是竹,乱叶交枝嘎寒玉。 却笑洋州文太守,早向从前构成局。

清代郑板桥《竹石》

1、清代郑板桥:《竹石》 案例呈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案例分析:竹子的品格正如人的品格,信念之于人,就像青山、岩石之于竹子,有了它,才能向着目标前行,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坚守理想,百折不挠。 2、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案例呈现:在撒哈拉沙漠有一个小村庄,它的名字叫比塞尔。比塞尔多年以前是一个不为人知、几乎与世隔绝的落后的小村落,当地的人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后来有一个叫做肯莱文的欧洲青年来到了比塞尔,他问当地人,你们怎么不到外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比塞尔人说:我们很想到外面去看看,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走不出沙漠。肯莱文说,不可能啊?他自己走出沙漠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比塞尔人也觉得很奇怪。肯莱文说:这样,我跟你们的人走,让我怎么走,我就怎么走,看看到底为什么走不出去。当地一个叫阿尔古特的青年,自告奋勇,愿意和肯莱文一起走。他们准备了两峰骆驼和半个月的粮食、半个月的水。出发后,阿尔古特怎么走,肯莱文就跟着怎么走,三天、四天没有走出沙漠,七天,十天也没有走出沙漠。到了第十一天早晨,令肯莱文万分惊奇的是,他们又回到了比塞尔。阿尔古特说,你看,我说咱们走不出去吧,幸亏预备了这些水和粮食。而肯莱文明白了,比塞尔人不懂得使用任何导向工具,他们在茫茫几千平方公里的大沙漠中就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人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以为是一直往前,其实是在绕圈子,最后又会回到起点。肯莱文对阿尔古特说,你按我的方法,保准你走出沙漠。你白天休息,晚上认准北极星。阿尔古特按照这种方法三天就走出了沙漠。后来,他把外面的人带进来,里面的人带出去。多年以后,比塞尔成了一个闻名的世外桃源,旅游胜地。当地人在村子的中央小广场上设了一个阿尔古特的铜像纪念他。铜像的基座上写了一句话: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案例分析:这个故事说明理想信念使人们银行的灯塔和前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会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3、三个农民工的故事 案例呈现: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郑板桥的诗

篇一:郑板桥诗词 过绿珠坠楼故址 古往今来岁月深,季伦遗址漫登临。绿珠楼下香魂杳,经尺珊瑚何处寻。 芙蓉 最怜红粉几分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笋竹二首 其一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其二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吟蟹诗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题诗二首 其一 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其二 裴相功名冠六朝,许浑身世落渔樵。若论风月江山主,丁卯桥应胜午桥。宦海归来诗 其一 宦海归来两鬓星,故人怜我未凋零。春风写与平安竹,依旧江南一片青。 其二 宦海归来两髩星,春风高卧竹西亭。虽然未遂凌云志,依旧江南一片青。 其三 宦海归来两鬓霜,更无心绪问银黄。惟余数年清湘竹,做得渔竿八尺长。 其四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范县诗 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苦蒿莱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寰。 题画 今日醉,明日饱, 说我情形颇颠倒。 那知腹中皆画稿。 画他一幅与太守, 太守慌了锣来了。 四旁观者多惊奇, 又说画卷画的好。 请问世人此中情, 一言反复知多少? 吁嗟乎,一日反复知多少?题诗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波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 题诗

竹石(郑板桥李传波精品竹石画赏析

竹石--李传波竹石画作品赏析。一直以来,在所有咏竹诗中,让我最为欣赏的便是郑板桥创作的七言绝句《竹石》,每次品读,眼前似乎都会浮现这样一个画面: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一颗颗挺拔坚韧的竹子傲然挺立,让人肃然起敬。 《竹石》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是四季常青的植物,无论在哪个季节,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并且竹子能够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郑燮的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了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不惧怕外界环境的艰险,努力生长,表现出竹子坚韧不拔的特点。同时也赞颂了社会中坚强不怕打击的人的精神,是作者心声的自然流露。 李传波精品国画竹子/红竹画《竹石》作品来源:易从网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李传波精品国画竹子/红竹画作品《竹石》作品来源:易从网全诗短短四句,无僻字,不用典,通俗明白,却有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第一句写根坚,第二句写石基,第三句写磨难,第四句写骨气;句句推进,前后照应,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表面写竹,实际写人,不管经受多少击打,承受多少压力,多少磨难,依然心志坚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达了作者刚烈、坚忍不拔的品格。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竹石,在李传波先生的国画竹子中非常常见,除了以上两幅作品之外,李传波先生还有几幅不同题诗内容的国画竹子作品,接下来也为大家展示一下: 李传波精品国画竹子《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顽强生命力,这是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一种品格。的确,在狂风暴雨中,那些花儿被打落了很多花瓣,树的枝杆也让风刮断了,可竹子还是傲然挺立着,从中脱颖而出。我想这种品格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精神。 李传波精品红竹画作品《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竹,枝干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备受国人喜爱,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竹子曾被不知多少诗人、画家所称颂。它是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性格象征,又有风度翩翩的君子之誉。古语说:”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用以比喻人的气节。因此,李传波的竹石画非常适合家居办公装饰,凸显自身品位的同时又能彰显气节。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

赞美竹子的诗句古诗 1、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2、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阎选《河传·秋雨》 3、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4、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刘孝先《咏竹诗》 5、石笋如卓笔,县之山之巅。——李白《题楼山石笋》 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7、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咏竹》 8、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10、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1、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2、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13、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14、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郑思肖《爱竹歌》 15、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6、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李商隐《潭州》 17、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18、子猷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绿。——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19、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21、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22、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竹子的诗句 关于竹子的古诗大全

竹子的诗句关于竹子的古诗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庭竹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篱竹 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 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赏析 竹石郑燮(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

年没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注词释义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着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翻译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

郑板桥咏竹诗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咏竹》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咏竹》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咏竹 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①泪,羞入上宫琴②。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湘妃:传说中舜帝的妃子,舜亡后,湘妃泪洒竹上,形成斑竹(又叫湘妃竹)。②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1)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竹生”句既描述了竹恶劣的生长环境,也赋予了竹不图安逸、不慕奢华的品性。 B. “梢云”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竹梢高耸入云的情状,为下文写“高节”做铺垫。 C. “耻染”句表明竹子自感无法与湘妃相比,为不能像湘妃那样痴情而感到羞愧。 D. 结尾两句抒写竹子希望能制成长笛高声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独特情怀。 (2)下列诗句与“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一句情感态度最接近的两项是(4分) A.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晋·谢朓《咏竹》)

B.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唐·刘禹锡《潇湘神》) C.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宋·陆游《东湖新竹》) D.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明·朱元璋《雪竹》) E.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清·郑板桥《竹》) (3)这首咏竹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法在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等诗中也有体现,请以本诗或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另选其他诗作)作为例子,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12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耻”是“以……为耻辱”之意。(3分) (2)D、E。(每项2分,共4分) . (3)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咏竹》通过描写竹子身居荒野、高耸向上、外直中空等特点,赋予竹子不慕奢华、不媚俗、高洁、坚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达自己要像竹子一样坚贞高洁,追求梦想,愿为国家效力的高尚志趣。这种手法在其他诗人的诗中也常有运用。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石灰经过“千

咏物诗《竹石》郑燮

咏物诗《竹石》郑燮 作者:郑燮朝代: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一作:韧) 《竹石》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定挺拔。 ⑨任:任随。 ⑩尔:你。

《竹石》鉴赏 这首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 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 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 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 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 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 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 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 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 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 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 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 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 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竹石》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 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 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 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咏竹诗词名篇

咏竹诗词名篇 咏竹诗词_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竹石》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竹石》 (一)“花中四君子” 今天.老师带来一组画.分别画有梅兰竹菊.他们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引用古诗词介绍“梅兰竹菊”及特点. (二)“岁寒三友” 引用古诗词介绍“松竹梅”及特点. 松、竹、梅千百年来.许多的文人借助这些景物言明自己的心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留下一首首脍 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首诗——竹石清郑燮(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传统意象的介绍.初步建立“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印象. 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 (一)讲解“燮”字读音.他有一个比“燮”更响亮的名号——板桥.你对诗人了解多少? 为什么诗人如此偏爱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你对诗的题目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了解学情.对后面结合诗人生平展开教学进行铺垫. 三、通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字正腔圆.朗朗上口. (二)指名读.正音 1.解析:坚劲. (指名读齐读):根据字典中的解释.确认“劲”的读音jìng. 2.指名读齐读 3.你对竹子有怎样的印象?指导读出竹子的坚强有力. (三)多种形式进行练读 1.教师范读 2.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交换读师:第四句节奏略有变化 3.男女对读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这首诗对竹子坚强品格的赞美. 4.齐读边读边体会竹子的品格 过渡:让我们带着对竹子赞美的情绪走进这首诗.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师:看看诗人笔下的竹子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小组学习班级交流 3.师:请你勾画出你认为理解这首诗最关键的词语或者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根据老师给出的注解.再联系自 己的经验.你能不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表达更完整、更准确呢. 4.交流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大家读出了诗人的内心.你们把诗人和这首诗融为了一体.(出示)假如我就是这一根长在岩石缝里 的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仅仅用了28个字精炼地表达了这段描述和感触.齐读 6.小结:大家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顺利地了解了诗意.这些词就是这首诗的文眼. 设计意图: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了解内容、走进古诗、发展个性思考. 四、抓关键字品读古诗 师:让我们抓住文眼再来品一品这首诗.认识一下诗人眼中的竹子.和诗人进行情感的对话. (一)“咬定”的探究 1.生谈理解 2.为什么咬?竹子咬定的是什么?(学生结合想象理解)去掉“定”字可以么? 3. 联系作者的生平背景.深入解读 为什么诗人在众多景物中偏偏挑中竹子表现顽强?一个“咬”字.让我们看到了竹子的坚强.诗人形象、生动地赋予了竹子人一般的动作和情感.像竹子一样的人是怎样的人呢?

板桥墨竹诗画

板桥墨竹诗画板桥墨竹诗画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效李艾山前辈体(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题画竹

三年级六单元《竹石》

孩子们好,通过以前的学习,你们一定积累了许多古诗吧?说给大家听听吧。 有的同学说我会背杨万里的《小池》,高鼎的《村居》。有的同学说我会背杜甫的《春晓》,白居易的《草》。还有的同学说会背李白的《古朗月行》,贺知章的《咏柳》。 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这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游山时看到的美景。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幅画,看看画上画的是什么? 对,这是我们很常见到的植物,竹子。在画的旁边还配了一首诗《竹石》。 这种题在画上的诗歌就叫做“题画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题画诗《竹石》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注意看他的拼音,跟老师读,xie ,xie ,郑燮。 (二)自由读《竹石》。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想弄懂这首诗的意思,就要多读读诗歌.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好了,古诗里有几个生字词,我们来认识一下。读生字词 这首古诗里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认识一下。读

3、生字词读准了以后,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流利,自己再练习读一读吧。 4.看到孩子们读得这样认真,老师也来读一读,请大家认真听。放朗读录音我们再来听一遍 5.朗读古诗要注意古诗的节奏,看着老师的提示,你再来读读。 二、品竹。 读书,我们不光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读,还要用心悟,用心学。理解古诗还要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读读老师给出的注释吧! 有了注释的帮助,你一定会对古诗有更好的理解,自己读读古诗,读着读着,你的眼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竹? 你是从古诗中的哪些字词看出来的的?在诗中将字.词画出来吧。 谁来说说你的意见? A有的同学勾了破岩一词破岩的意思是破裂了的岩石缝隙。他说从“破岩”这个词中体会到,这是一株生命力顽强的竹子。因为竹子生活在荒山野岭,许多草木都无法生存的岩石缝隙里,竹子却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强地牢牢地扎根在岩石缝隙里。我体会到了竹子的生命力很顽强。读读这句诗。 B有的同学说,他觉得这是一株意志坚定的竹子,从“咬定”一词可以看出,竹子的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中,不肯有半点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说明竹子既然选择了在这里生活,就要在这里生活好,长得苍翠挺拔。 我很欣赏这个孩子抓住了重点字词来理解诗句,对,一个“咬”字,

历代咏竹名诗3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 (三国)关羽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 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 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 受了多少折磨。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 珠泪满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板桥题画竹石

《板桥题画竹石》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咏竹诗词集锦

咏竹诗词集锦 1.咏竹 南朝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洁,徒自抱贞心。2.咏竹(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3.竹(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4.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5.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6.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7.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8.食笋诗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9.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0.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11.竹里径唐·司空曙 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13.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14.庭竹唐·刘玉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15.斑竹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帝痕。16.咏竹(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17.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唐·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18.秋日白沙馆对竹(唐·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19.初食笋呈座中(唐·李商隐)

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

郑燮《竹石》原文、译文、赏析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 年,卒于1765 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三绝”,画擅兰竹。 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 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 生。 1693 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4 岁母汪夫人去世; 5 岁父继聚郝夫人。14 岁继母郝夫人卒。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约于是年前后,20 岁从兴化前辈陆种园先生写词。23 岁与周邑人徐氏成婚,24 岁中秀才,2 6 岁开始教馆。30 岁父郑立庵卒,31 岁约于本年卖画扬州,陆续约十年时间。其子亦约于本年夭折。39 岁1731 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 岁1732 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43 岁二月扬州北郊与饶五姑娘定情,题《西江月》一阙。 44 岁,1736 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应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45岁,乳母费氏卒,复得程羽宸资助,纳饶氏。50岁,1742 壬戌,乾隆七年,春为范县县令,兼暑朝城县。52 岁妾饶氏生子。54 岁由范县改任潍县,连任七年。60 岁年底,卸去县官职务。 63 岁与李禅、李方膺合作《三友图》。 73 岁4 月作《竹石图》,5 月3 日作《修竹新篁图》。1765 年乙酉之年 (乾隆三十年)的十二月十二日,病逝于兴化城内升仙荡畔拥绿园中,身后无子,以郑墨之子郑田过继,葬子城东之管阮庄(今大垛镇管阮村)。 板桥《闲居》云:“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学楷书”。传说板桥学书,夜间误以指在徐氏体肤上毕恭毕敬练习,徐氏云:“人各有体”。这句话触动了板桥,于是从古人的书体中学一半,撇一半,创立了“六分半书”。 《七歌》述徐氏生二女一子,30 岁后又一女。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当过十二年七品官,他清廉刚正,在任上,他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 “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对下层民众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对民情风俗有着浓重的兴趣,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着这种清新的内容和别致的格调。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最欣赏咏竹的诗

最欣赏咏竹的诗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 (唐)白玉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有一副对联说: “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 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咏春笋》 唐.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 《题墨竹图》 清.郑板桥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咏竹 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