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

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

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
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

北京师范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一、序言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迈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愈显清晰。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一所大学,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应当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十五”期间,我校坚持战略转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极大地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学校的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些都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在“十五”期间的大胆改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我校赢得了主动,得以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握历史机遇,走向未来。但与此同时,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中既有我国高校普遍性的问题,也有我校自身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这些困难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我校的发展。而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高等教育业已形成的强校林立的局面,又使高校间的竞争呈现加剧的态势。

挑战仍与机遇并存,机遇依然大于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群策群力,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共创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继续推进战略转型,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

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尤其是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和文理基础学科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发展目标

用15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北京师范大学跻身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到21世纪中叶,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现由传统高师向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围绕“提升质量、突出特色”的主线,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和学科综合实力全面提高,知识创新、服务社会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1.整合资源,强化教育特色

全面整合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资源,统筹教育学科的发展工作,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家的摇篮,教育决策的思想库,教育国际交流和中国教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

2.突出内涵发展,增强学科实力

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本科专业数目保持稳定,博士点和硕士点适度增长。力争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3个,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有所增加。到2010年,1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个左右的二级学科保持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稳定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稳定办学规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基础宽厚、勇于实践、视野开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能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及其他领域开拓创新的拔尖人才。

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100-2500人,硕士生2300-2500人,博士生700-800人;非全日制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00-1200人;在校长期留学生2000人左右,逐步提高学位生比例;成人教育年招生4000人左右,网络教育在读生2.5-3万人,年培训教师(含接收进修教师)、教育管理干部1.3万人左右。

4.推进科研创新,提升研究水平

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结合我校实际,创建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基地,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文科综合研究实力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理科综合研究实力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20位。承担国家级基础研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5项左右,主持国家“863”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15项左右。力争2010年科研经费达到2005年的1.5倍。在获得国家级奖项上有较大突破。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在原有的16个校级创新群体建设的基础上,新增14个创新研究群体,争取2-3个创新研究群体列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计划。

5.转变观念,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广泛开展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开展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和共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发挥我校学科优势,鼓励教师承担横向科研项目。通过承担科研

项目、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任务等途径,在教育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政策、环境保护、区域规划、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广和咨询服务。

发挥我校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学科优势,在全国若干省市建立幼儿园、小学、中学相互衔接的优质教育基地,真正起到教育示范作用,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完善人才开发与管理机制,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专任教师队伍逐步达到20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80%左右。工程实验、图书资料和教育管理等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适当增长。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职务、学缘、年龄等结构。力争使生师比达到16:1。

7.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确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扩大国际项目覆盖领域,提高国际合作层次,提升国际影响力。

完善外籍专家、教师聘用机制,加大引进力度,外籍专家的数量有所增加。

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从事境外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际科研项目、在国际高水平刊物和海外出版社发表学术成果等,并在质和量上有明显突破。

扩大和完善学生交换项目,丰富学生的国际经验。参加国际性科学、艺术和体育等活动的学生占学生总数10%左右;长、短期留学生占全校在校生总数的15-20%;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30%左右。

国际汉语教学稳居国内大学前列,加强海外办学基地建设。

8.加大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机制创新,增强经费筹措能力,规范财经管理。开源节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整顿现有产业,调整相关政策,保优汰劣,确保增加学校产业收益。

争取国家财政投入继续增加,自筹经费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合理分配、使用现有空间资源,加快昌平新校区建设,使教师的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年均图书、数字资源购置经费达到4000万元。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生均学生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14平方米。建立学校统一的公共应用门户和信息平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四、战略措施与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以下“八大战略”。

(一)教师教育发展战略

1.成立教育学部,统筹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政策咨询、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与教育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学校在政策、资源、经费等方面给予教育学部大力支持。

2.推进“4+X”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将“4+2”人才培养模式移到体制内,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形成我校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统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构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3.进一步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北京)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的作用,完善和深化教师资格制度,加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专业化建设。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4.改进教育研究与教师培养的组织形式,密切关注教育实践需

要,建设一批教育实验基地,增强教育研究与服务能力。在经济与教育较为发达的区域,建立教育研究生院。在农村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三教统筹”的培训系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加强对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的建设,在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形成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学科发展战略

1.兼顾社会需求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做好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多元化的学科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评估。

2.以提高学科水平为目标,加强一级学科平台建设。在基本完成学科调整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加大对一级学科,尤其是文理基础一级学科平台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夯实一级学科建设基础,提高学科的综合化水平。

3.建立并完善国家、省部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培育高水平学科。整合我校优质学科资源,做好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加强北京市重点学科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争取形成重大成果。加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培育更多的国内一流学科奠定基础。

4.完善政策,加大对优势特色学科的支持力度。巩固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学科、心理学科等在国内的优势地位,继续扩大其国际影响。瞄准学科的发展前沿,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进一步提高优势特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为应用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争取在教育政策、人口健康、文化遗产保护、应用法学、应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公共政策、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媒等领域,形成若干个有影响的学科群。

6.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学科资源的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为学科交叉、集成和整合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三)人才培养战略

1.以学生发展为本,统筹各类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估机制,创造一流的学生成长环境,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本科阶段,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进一步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适当压缩学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适度提高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完善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制度。在研究生阶段,建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上的基础课程平台,支持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发展。积极发展学士后教师教育和各类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

3.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外语课程、学科前沿课程以及精品教材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4.深化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接收本科推免生和硕博连读生工作力度。积极为博士生和优秀硕士生、本科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加大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力度。实行博士论文预答辩制度,完善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加强导师组建设。

5.加强社会实践,加大实习与实践基地、就业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心理咨询辅导。

6.做好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健全保障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

(四)科研发展战略

1.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重大问题为中心,凝炼研究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教育体系、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公共安全系统分析与政策、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地球表层过程与综合减灾、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生物多样性科学与濒危物种保育、基础理学、非动力核技术、信息科学与教育技术等方面,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前期投入和研究工作,争取重大项目,出精品,出人才。

2.以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改进科研组织形式,鼓励跨学科、跨院系组合研究力量,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的研究组织形式。

3.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实施名刊建设工程,建设若干个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期刊。设立专项基金,资助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

4.继续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建立国家、省部、学校和院系四级实验室体系,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数字资源中心建设,自主开发与引进专业资料库和大型专业电子数据库,建设数字资源信息共享及管理平台。

5.完善科技园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利用社会资源,设立科技园孵化风险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搭建资产和资本运作平台。

(五)人才强校战略

1.坚持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的原则。加大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健全教师专业进修和能力培养制度,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指导。加强教师岗前综合培训。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实施科研工作启动经费资助计划。逐步实行学术休假制度。通过实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京师学者奖励计划”等,面向海内外培养和

引进学术领军人才。适时启动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选拔工作。

2.创新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继续推进聘任制度改革,严格岗位管理,建立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系列岗位管理机制。规范合同管理。加强人才工作的规划和效益评估,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建立既有统一规范管理,又体现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评估考核机制。完善延聘制度。

3.加强工程实验、图书资料和教育管理等队伍建设。完善我校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定岗定编、聘任、考核体系。提高图书资料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干部选拔、聘任、使用、培训、考核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

4.完善工资和津贴制度,充分发挥薪酬待遇的激励和导向功能,逐步提高教职工的薪酬待遇。尝试年薪制、约定薪金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制度。

(六)国际化战略

1.借鉴国外办学经验,引进先进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基金会的合作,共建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广泛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换等活动。

2.协调各院系、各部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支持和鼓励各院系所主办或承办有品牌的国际会议。有计划地选拔、资助我校优秀学生参加国际会议。

3.积极开拓留学生生源渠道,落实留学生奖学金相关政策,改善留学生的生源、学历、学科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4.积极向国外推介我校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建设若干个海外办学基地。积极参与国家的国际汉语推广计划,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继续建设我校海外孔子学院。巩固并扩大与台港澳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七)发展条件保障战略

1.完善筹资工作机制,广泛争取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与社会合作,确保筹资数额有较大幅度增加。

2.加强对学校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建立以有偿使用为主旨的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品牌和有形资产的使用效益。

3.加快对校办产业的调整步伐,通过重组、转制等多种方式,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提高校办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收益率。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4.统筹规划学校的发展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确定北太平庄校区、北校和昌平新校区的功能定位。完成北太平庄校区新图书馆大楼、学生公寓、体育馆的建设。加大人力、财力投入,积极推进昌平新校区的开发建设,力争“十一五”的后半期能够主体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

5.加强学校网络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无线网、下一代互联网和网格技术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建立学校数字资源公共平台,实现各学科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

6.完成大学科技园工程建设,孵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7.理顺校本部与独立学院的关系。

(八)制度创新战略

1.落实《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创新,制定《北京师范大学章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2.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明确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各类委员会的产生方式、职责范围、议事程序。依法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正当程序原则,重大事项和关乎师生权益的事项,要有听证、审议、监督、申诉、答复程序。

3.规范院系设置,理顺校、院(系、所)的关系,逐步实行“学校宏观调控、院系自我管理”的模式,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本着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逐步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设置、人员聘用、教师考核、经费分配使用、研究生招生等自主权下放到院(系、所),强化院(系、所)一级的管理职能。实施院(系、所)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院(系、所)领导班子绩效考核。

4.完善以校外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评审制度,建立监督、申诉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适当延长教师考核周期。

5.建立健全效益评估和激励机制,形成以绩效为依据的资源配置模式。

五、建设和谐校园

大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凝聚人心工程,建设和谐校园。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增强学校改革发展的凝聚力。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坚持将社会需要、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4.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示范作用,增强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和奖励力度。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学相长,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侨联等群众组织和学生

团体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6.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团结、创新、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7.做好离退休工作。帮助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离退休教师的专业特长,支持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

8.加强校园规划和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建设景致优美、富有人文气息和体现北京师范大学传统的校园环境。

六、发展规划纲要的执行

1.增强战略管理意识。学校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增强规划的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纲要与院系所发展规划的衔接与互动。

2.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对学校“十一五”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提高“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执行意识。

3.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行动计划。加强学校规划执行的评估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分解到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加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的监控反馈环节,发展规划纲要确需调整的,必须进行充分论证。

4.“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经第十一次党代会原则通过,并提交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颁布实施。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58 (天津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于2000年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及全市人 民的紧密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团结奋战、辛勤工作,认真落实《天津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胜利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场登记任务。经过全面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普查登 记质量全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获取了大量的人口信息。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 全部资料的光电录入和计算机处理正在紧张进行。现将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公布 如下:一、总人口 2000年11月1日零时,在我市常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口总数为1000.88万人,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878.54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加122.34万人,增长13.93%;平均每年增加11.8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7%。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303.17万户,人口为937.1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3%,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09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 普查相比,家庭户平均户规模减少0.25人。三、年龄构成在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7.62万人,占总人口的16.75%;15-64岁的人口为749.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3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9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7个百分点。四、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510.24万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为490.64 万人,占总人口的49.0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为103.99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03.63相比,性别比提高了0.36。五、民族构成全市总人 口中,汉族人口为974.5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38 万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7.72%下降为97.36%;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28%上升到2.64%。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总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90.15万人,占总人口的9.01%;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08.69 万人,占总人口的20.8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46.20 万人, 占总人口的34.5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50.53 万人,占总人口的25.0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数据相比,平均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4668人上升到9007人;具有高中(含 中专)文化程度的由15908人上升到2085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9379人上升到34590人;具有小 学文化程度的由29635人下降到25031人。全市总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49.31 万人,文盲率为5.9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下降了5.68个百分点。 七、人口的地区分布 1.全市总人口在各区县的分布:和平区 32.23万人东丽区 45.13万人河东区 73.23万人西青区 44.26万人河西区 79.14万人津南区 42.61万人南开区 87.21万人北辰区 45.38万人河北区 64.56万人武清区 82.38万人红桥区 53.91万人宁河县 36.42万人塘沽区 56.16万人 静海县 54.75万人汉沽区 17.88万人宝坻县 65.19万人大港区 39.87万人蓟县 80.57万人部分区、县的人口规模发生了明显变化。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总量增长较多的区县有:南开区(+16.55万人)、东丽区(+15.53万人)、西青区(+14.27万人)、北辰区(+13.85万人)、河西区(+13.14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2至63页 教材分析:《前后》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左右、上下,这些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曾有过“前后”的体验,因而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很吃力,但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体验、去反思从而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在幼儿园时参加运动会的情景吗?场面是不是很热闹,今天,在森林里也很热闹,原来,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森林运动会,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设计意图: 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极富亲和力的运动场景,以便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激起儿童创造的欲望。】 1.观看赛跑比赛,初步感知“前后”(出示赛跑主题图:) (1)、认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小动物们都举行了什么比赛?都有谁参加了? (生1:跑步比赛. 生2:有小鹿……) 师:比赛真激烈呀,. 瞧!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谁能说说其他小动物的位置?(学生自由大胆表达:有的会说第几,有的会说前后……)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师质疑: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可老师在同学们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不明白的问题:比如说:同样是小兔,为什么有人说在前面,有人说后面? (学生讨论、汇报。从而认识“比较对象不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初次渗透前后的相对性。) (2)认识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这时比赛更激烈了,到最后冲锋的时刻了,小兔心里可急坏了,它着急地想问问大家:“我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谁来告诉它? (学生:表达……) 师:你们能不能告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的前面有谁,有几个?后面有谁,有几个? (学生:表达……) 师:a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的前面有——,——的后面有——。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生字词

第一单元 1.元宵节 宵、窗、圆、汤 节:节日、节气、春节 欢:欢乐、欢快、欢庆 吃:小吃、吃饭、吃喝 正:正月、正好、正式、立正 庆:国庆、欢庆、庆祝 团:团长、团圆、团结 2.看花灯 夜、街、泡、眨、睛、追、彩 花:红花、花园、花丛、花草、花朵 金:千金、金色、金子、金鱼 吐:吐泡、吐气、吐痰 立:立正、站立、立定、直立 各:各种、各式、各样 年:新年、过年、今年、去年、明年、年月 第二单元 1.小山村 片、粉、脚、漂、新、房、校、清、底、游、曲家:家长、家园、家庭 林:树林、森林、竹林、林场 时:时间、小时 看:看见、看到、看法 间:中间、房间、课间 方:方位、正方、方式、方法、方向、前方 2.水乡歌 接、扬、桥、座、过、帆、朵、飘、满、湖、装

乡: 水乡、故乡、乡村、乡下、乡亲 条:面条、粉条、条件、条纹、口条 河:河水、河边、江河 清:清水、清洁、清明 片:叶片、唱片、一片 首:首长、首先、首都、部首 活:生活、活动、活泼、灵活 第三单元 1.春天的手 春、温、暖、轻、柔、抚、摸、掠、拂、枝、传、泼 乐:快乐、欢乐、乐趣、乐山、音乐、乐曲、声乐、乐谱拍:拍打、节拍、拍手、拍球、拍摄 朋:朋友、亲朋 友:朋友、友人、友好、友谊、友善 拉:拉手、拉住、拖拉 心:心里、开心、爱心、心情、细心、热心 2.插秧 插、秧、镜 田:田园、田地、农田、水田 映:反映、映红、映衬、映照 云:云朵、云彩、乌云、白云 树:大树、树林、树皮、树枝、树根 农:农民、农田、农业、农村 民:人民、民歌、民族 第四单元 1.老树的故事 这、吗、谈、礼、服、音、乐、哪、吧、童

老:老人、老家、老乡、老年、老师 百:一百、百位、百花、百姓、百万 安:安全、平安、安乐、安居 话:说话、电话、话语、对话 告:告诉、告示、通告、警告 诉:上诉、告诉、诉说、诉苦 2.一粒种子 和、把、挺、渴、喝、黑、钻、松、闹、啊、喊粒:米粒、沙粒、一粒、颗粒 种:种子、种类、种族、种花、种菜 点:点头、雨点、点心、点名、指点 声:声乐、声音、叫声、声部、响声 音: 音乐、音响、音节、高音、音色、音符说: 说话、小说、说理、说情 赶:赶走、赶快、赶忙、赶集、赶超 第五单元 1.小鱼的梦 梦、被、波、浪、摇、篮、推、甜、摆、嘴玩:好玩、玩具、玩耍 怀:关怀、怀表、怀抱、怀里、怀念 星:红星、星星、金星、星空、星球、星际曲:歌曲、曲子、曲目、乐曲、曲调 弯曲、曲折 把:手把、把关、火把、把守 做:做工、做事、做客、做题 2.大熊猫 熊、许、珍、奇、物、胖、短、喜、爬、香乎:几乎、在乎、似乎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安徽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安徽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48 (安徽省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省5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登记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常住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采用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每个人都在常住地进行登记。在本地居住,户籍不在本乡、镇、街道,但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计入本乡、镇、街道的常住人口数;户籍在本乡、镇、街道,但已离开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不计入本乡、镇、街道的常住人口数内。 全省普查常住人口为5986.0万人(包括具有外省户籍且离开其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在皖人口,不包括本省户籍人口中流向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口)。与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5618.1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常住人口共增加了367.9万人,增长6.55%。十年来,全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流向省外的人口规模扩大。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1666.6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585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7.78 %,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5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14人减少了0.63人。

三、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27.8万人,占25.52 %;15-64岁的人口为4012.5万人,占67.0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5.7万人,占7.45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04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088.7万人,占51.60%;女性为2897.3万人,占48.40%。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为106.61。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948.4万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7.6万人,占0.63%。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62.8万人,增长了6.4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5.17万人,增长了15.94 %,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05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37.5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456.4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1962.2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2235.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883人上升为2297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5037人上升为7625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9970人上升为32780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4701人上升为37342人。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四节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函数这种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2、根据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教学应用能力。 3、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

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知识回顾 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 目的: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二、探索新知 内容1: 展示实际情境 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 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 (米/秒)与其下 滑时间t (秒 )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 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实际情境二:假定甲、乙二人在一项赛跑中路程y 与时间x 的关系如图所示. (1)这是一次多少米的赛跑? (2)甲、乙二人谁先到达终点? (3)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 教学过程 ◆ 教学重难点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二、探究新知 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看图中有几只小鸡?几只小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 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鸡比小鸭少,4<6。 有4只小鸡,有6只小鸭,我知道了小鸭比小鸡多,6>4。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对着比,也可以数出来之后根据数的顺序再比。我们还学了什么呢? 学了同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又可以表示第几。 看图(课件出示),有几只小动物?小猫排在第几? 有7个小动物,小猫排第7。 这两句话中的“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7只”表示的是一共有7只小动物,是较多的,“第7”表示的是这7只中的一只。 想想我们还学什么呢? 古人用1块大石头表示10,就像计数器上十位上的数字;用小石头表示一个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带拼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生字 学xu é 班b ān 丁d īng 冬d ōng 老l ǎo 师sh ī 语y ǔ 文w én 书sh ū 包b āo 1、日r ì 月yu è 水shu ǐ 火hu ǒ 山sh ān 石sh í 田ti án 土t ǔ 人r én 口k ǒu 目m ù 木m ù 禾h é 竹zh ú 马m ǎ 鸟ni ǎo 鱼y ú 2、笔b ǐ 皮p í 本b ěn 我w ǒ 们m e n 写xi ě 字z ì 用y òng 心x īn 3、数sh ù 一y ī 两li ǎng 三s ān 四s ì 五w ǔ 只zh ī 个g è 小xi ǎo 朋p éng 友y ǒu 村c ūn 六li ù 七q ī 八b ā 九ji ǔ 花hu ā 叶y è 4、的d e 家ji ā 有y ǒu 爸b à 妈m ā 爱ài 也y ě 快ku ài 乐l è 长ch áng 是sh ì 白b ái 云y ún 树sh ù 林l ín 河h é 种zh ǒng 子z ǐ 祖国z ǔg u ó 人r én 八b ā 个g è 大d à 口k ǒu 天ti ān 土t ǔ 5、船chu án 弯w ān 在z ài 里l ǐ 坐zu ò 看k àn 见ji àn 闪sh ǎn 星x īng 蓝l án 小xi ǎo 头t óu 尖ji ān 只zh ī 海h ǎi 阳y áng 跳ti ào 来l ái 草c ǎo 唱ch àng 美m ěi 丽l ì 照zh ào 太t ài 出ch ū 从c óng 叫ji ào 山sh ān 6、亮li àng 湾w ān 条ti áo 爷y é 他t ā 故g ù 事sh ì 说shu ō 不b ú 完w án 住zh ù 月yu è 打d ǎ 上sh àng 位w èi 你n ǐ 笑xi ào 着z h e 答d á 抱b ào 流li ú 了l e 汗h àn 问w èn 为w éi 什sh én 么m e 回hu í 因y īn 7、面mi àn 世sh ì 界ji è 路l ù 道d ào 站zh àn 所su ǒ 店di àn 车ch ē 外w ài 多du ō 门m én 元yu án 角ji ǎo 分f ēn 市sh ì 8、鹅é 歌g ē 绿l ǜ 红h óng 向xi àng 白b ái 毛m áo 水shu ǐ 架ji à 给g ěi 每m ěi 放f àng 要y ào 它t ā 书sh ū 用y òng 中zh ōng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四川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四川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3-13 15:47 四川省统计局 关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2001年4月6日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9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查难度相当大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编码和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普查登记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全省2000年11月1日0时普查登记人口为83290935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二、家庭户人口 2000年11月1日O时,在全省登记人口中,有家庭户24043795户,家庭户人口为79755773人,占登记人口的95.76%;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32人,比1990年的3.67人下降0.35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登记人口中:男性为43049340人,占51.69%;女性为40241595人,占48.31%。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98。 四、年龄构成 全省登记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865397人,占登记人口的22.65%;15-64岁的人口为58220363人,占登记人口的69.90%;65岁以上的人口为6205175人,占登记人口的7.45%。 五、民族构成 在全省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9142643人,占登记人口的比重为95.02%;少数民族人口为4148292人,占登记人口的比重为4.98%。同1990年人口普查数相比,汉族人口比重减少了0.6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64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在全省登记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2057647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631936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24452863人;接受小学教育的3578148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1).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1) 一、选择题 1.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如图,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x y = B .x y 2-= C .x y -= D .x y 2 1- = 2.直线b kx y +=经过A (0,2)和B (3,0)两点, 那么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是( ) A .32+=x y B .23 2 +- =x y C .23+=x y D .1-=x y 3.如果点P (-1,3)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那么这条直线是( ) A .x y 3-= B .x y 3 1 = C .13-=x y D .x y 31-= 4.一根弹簧的原长为12 cm ,它能挂的重量不能超过15 kg 并且每挂重1kg 就伸长2 1 cm ,写出挂重后的弹簧长度y (cm )与挂重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1221+=x y (0<x ≤15) B .122 1 +=x y (0≤x <15) C .1221+= x y (0≤x ≤15) D .122 1 +=x y (0<x <15) 二、填空题 5.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k ≠0),点(2,-3)在函数上,则y 随x 的增大而 (增大或减小) 6.请你写出一个图象过点(0,2),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是 7.直线b kx y +=与直线23+-=x y 平行,且经过点(1,6),则该函数关系式为 三、解答题 8.已知3-y 与x 成正比例,且2=x 时,7=y , 求:(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其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2) 一、选择题 1.如图,1l 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2l 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 ) A .小于3 t B .大于3 t C .小于4 t D .大于4 t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一课时数铅笔 一、复习 1、数数:从1数到20,一个一个地数 2、从1数到20,两个两个地数 3、从1数到20,五个五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知识点:十个十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 ★★★★★★★★★★★★★★★★★★★★★★★★★★★★★★★共()个 2、数出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九十五 3、想一想,说一说 34,36,38,(),(),() 90,80,70,60,(),(),()

一、复习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抓一把豆子先估计,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字写下来 2、在计数器上拔出28,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在计数器上拔出100,认识百位 知识点: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 1、写出计数器上的数(书本练习1、 2、3) 2、写一写 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百位上是1,其他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3、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 位

一、复习 1、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二、新课尝试 1、看图,先数一数,再把数字写下来 ★★★★★★★★★★★★★★★★★★★★★() ★★★★★★★★★★★★★★★★★★() 2、尝试 26○31 67○49 89○90 3、小组学习:比一比下面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 知识点: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的就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数 41,43,(),(),(),(),() 88,86,(),(),(),(),() 2、比较大小 45○54 78○67 89○89 58○91 67○49 第四课时小小养殖场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doc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 我国政府于20xx年11月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范文一(陕西) 我国以20xx年11月1日0时为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在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近3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事后质量抽查和手工汇总任务。目前,人口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常住人口 全省20xx年11月1日0时的常住人口为3605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3288 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317万人,增长9.6%,平均每年增加3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89%。 二、全省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如下: 西安市 741万人 铜川市 81万人 宝鸡市 367万人 咸阳市 483万人

渭南市 539万人 汉中市 348万人 安康市 267万人 商洛地区 239万人 延安市 206万人 榆林市 320万人 杨凌示范区 14万人 三、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95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42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人,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1人减少0.5人。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0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0%;15—64岁的人口为24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9%。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8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2.02%,女性为173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9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42。 六、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5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9.5%;各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江苏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江苏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50 (江苏省统计局 2001年4月12日发布) 国务院决定,在2000年11月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的人口普查工作在全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6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总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全省总人口为7438万人。 二、人口增长 全省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6706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732万人,增长10.92%。平均每年增加7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1%。 三、家庭户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全省共有家庭户218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7065万人,占总人口的94.98%,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3人,比1990年的3.66人下降了0.43人。 四、性别构成

全省的人口中,男性为3766万人,占50.64%;女性为3672万人,占49.3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58。 五、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62万人,占19.65%;15-64岁人口为5325万人,占71.59%;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1万人,占8.7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7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省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413万人,占99.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万人,占0.33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722万人,增长了10.8 0%;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0万人,增长了62.37%。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291万人,占3.92%;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 970万人,占13.04 %;接受初中教育的 2705万人,占 36.37%;接受小学教育的 2446万人,占32.88%。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474人上升为391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670人上升为130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6426人上升为3637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4791人下降为32881人。 全省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469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由17.23%下降为 6.31%,下降了10.92个百分点。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1)》导学案

-2 -13 2 04211x y 课题:一次函数的应用 (1) 【学习目标】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 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 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难点】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在20分钟内完成预习学案,独立完成.... ,相信自己,锻炼自己,诚实的对待学习....... ,对待自己。了解探究学案,使得自己在课堂上能主动听课。通过预习把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很好解决。 【预习案】1.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看图填空: (1)当x=0时,y=____________,当x=____________时,y=0; (2)k=__________,b=____________; (3)当x=5时,y=__________,当y=30时,x=___________. 2.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 Q (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 A .t Q 2.0= B .t Q 2.020-= C .Q t 2.0= D .Q t 2.020-= 3.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 元是行李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019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教 学 设 计 2019年8月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他们不但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数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这就为本单元学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同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又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与乘除法运算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道理的基础上掌握运算方法,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通过对一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对减法的意义已经有所体会,并且知道从总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比较两个量的多少也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简称“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二是运用“20以内数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能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学生的口算速度基本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团结协作、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做题时容易出现错误,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年龄小和个别家庭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在计算和应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计算能力和思考习惯有差距,另外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也不够平衡,概括和推理方面也存在关注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等问题。 【教学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观察能力。 4、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多种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采用多种算法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时间】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

上学了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从第一幅图入手,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说说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1)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老师也可参与其中,模拟师生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可以与生活课的入学教育配合起来,组织儿童参观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了解学校的主要机构,对学校产生喜爱的感情。 4.认识和熟悉丁丁、冬冬两位小朋友,观察他们的头发、衣服有什么特点, 说明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将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5.可在看图时和对话中认读汉字“学、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 书包”。 6.在学习插图前,也可先学《上学歌》,以激发兴趣。 7.学习第二幅图,可利用语文课本,带领学生认识书的封面、 目录和页码。并教育学生爱护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 学校,好吗? 二、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 (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 校呢?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 (5)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学习生字 (1)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提问:照片上的字你认识吗? (2)结合介绍学校的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地点的名称,如:一年级3班、厕所、演播厅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中“上学了”图。 (5)提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们一样,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到他们的学校中看一看,你认识哪个字,就和你的学习伙伴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福建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福建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47 (福建省统计局 2001年4月28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省近2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总人口 全省总人口为3471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与1990年7月1日0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05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466万人,增长15.51%。平均每年增加45.11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41%。 二、人口地区分布 全省人口地区分布如下: 福州市 639.42万人 厦门市 205.31万人 莆田市 272.87万人 三明市 257.28万人 泉州市 728.07万人

漳州市 458.25万人 南平市 281.57万人 龙岩市 268.31万人 宁德市 298.99万人 三、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885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124万人,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53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3人减少了0.90人。 四、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为178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4%;女性为1682万人,占总人口的48.46%。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6。 五、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9万人,占总人口的23.02%;15—64岁的人口为2445万人,占总人口的70.4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27万人,占总人口的6.54%。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7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13万人,占总人口的98.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万人,占总人口的1.67%。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455万人,增长了15.38%;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集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上学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编选了两幅图画和一首诗歌,第一幅图主要讲了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第二幅图主要指导学生认识语文课本。《上学歌》主要帮助学生明确上学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并开始渗透性识字。本课要求学生识字12个。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准备:准备介绍校园的课件、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上学歌录音、生字卡、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 二、新课教学 1.自主认识学校: (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老师问好的? (5)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学习生字 (1)出示:学生入学纪念照片。提问:照片上的字你认识吗? (2)结合介绍学校的教学课件,出示一些地点的名称,如:一年级3班、厕所、演播厅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中“上学了”图。 (5)提问: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冬冬和咱们一样,第一次走进学校,我们到他们的学校中看一看,你认识哪个字,就和你的学习伙伴读一读吧。 (6)“小老师”教学:学校、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 (7)带学生摆字卡认字。 3、抽读字卡。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 放学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带爸爸妈妈参观我们的的学校,在校园中找到我们认识的字,读给家长听。遇到我们不认识的字,正好向爸爸妈妈请教,你愿意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