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均分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
平均分的认识

课题:平均分的认识

课题:平均分的认识

设计者:文秋玲

课题:平均分的认识

设计者:文秋玲

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设计者:文秋玲

苏教版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平均分的认识。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括,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 (二)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熟背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有关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以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全,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虽然日常生活中已有一定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对平均分物品的认识及实践,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存在困惑。 鉴于对以上教材、学情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结合《学科课程标准》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初步认识 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具体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平均 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平等意识和谦让意识,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为了更好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动手操作是关键。学生在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后,能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具准备: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

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 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乐乐思考一下,也来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继续拿出圆片摆一摆吧。” 生1:把6个桃子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3盘。(这样的话学生说不出时,教师直接问。)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用圆形磁铁摆出:○○○○○○) 每份几个?(2个)分出了几份?(3份)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是) 观察每个盘子里的桃个数怎么样?(同样多)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生2:把6个桃子每个盘放1个,可以放6盘。 引导学生完整说说三句话。 师:是平均分吗?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只要看每一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乘法知识中“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旨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学会根据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为建立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经验。 学情分析 认识除法首先要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并且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每位学生也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平均分的问题,这些都为学习平均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 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展示课题,同时播放歌曲《排排坐吃果果》,让学生在歌声中初步感知平均分。 2、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刚刚结束的跑步比赛,正在进行颁奖仪式。老虎跑得最快得了第一名,兔子第二,小猴子第三。现在有6个桃子要奖励给他们,你猜它们各分到了几个? (课件展示分法3-2-1) 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分法吗?(同意) 名次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虽然分到的桃子不一样,但大家都心服口服,非常开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分的不一样多。通过和后面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 3、揭示课题: 猴妈妈在森林中也采到了6个桃子,她要分给三个孩子,应该怎样分呢? 你们看!她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4-1-1) (不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对了!他们分到的桃子,有的多,有的少,不一样。只有每个人分的一样多,才是公平的!现在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2-2-2) (公平) 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思考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交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基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K12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与说明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 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谈话:小朋友们,无锡是水蜜桃之乡,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从无锡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

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说明:分6个桃有多种分法,在对多种分法的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遴选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在教师的介绍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三)》同步讲解教案

认识平均分(三)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加深对平均分特点的理解,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2.通过具体活动,对比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明确平均分一些物体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3.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难点: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问题导入把12支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教材46页例4) 过程讲解 1.解题思路 平均分一些物体时,可以先确定每份分得的个数,再看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每份能分几个。 2.具体操作方法 用O代替铅笔,分一分。 (1)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确定每份的支数。 方法一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 每份4支。 方法二 12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

每份6支。 方法三 12支铅笔平均分成6份。 每份2支。 方法四 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 每份3支。 (2)先确定每份几支,再确定分成几份。 方法一 12支铅笔,每4支一份。 可以分成3份。 方法二 12支铅笔,每6支一份。

可以分成2份。 方法三 12支铅笔,每2支一份。 可以分成6份。 方法四 12支铅笔,每3支一份。 可以分成4份。 归纳总结 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先确定每份分得的个数,然后再看能平均分成几份;也可以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再看每份能分得多少个。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得的每份都同样多。 误区警示 【误区】有12朵花。 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6)朵。 错解分析本题错在没有按确定的份数分。如果每个花 瓶插6朵,有3个花瓶,3个6是18,而这里只有12朵花,所以每瓶应该是插4朵花,3个4朵花才是12朵花。 正确解答 4 温馨提示 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时,应先考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个,再看是全部分完,还是有剩余,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解决。 (四)能力提升 【能力点一】用分析法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1黑猫与白猫各有12条鱼。黑猫每天吃4条鱼,白猫每天吃3条鱼。问谁先吃完。 方法一 分析先分别求出黑猫、白猫吃完鱼的天数,再比较谁先吃完。黑猫:12条鱼,每4条为1份,平均分成了3份,即3天吃完。白猫:12条鱼,每3条为1份,平均分成了4份,即4天吃完。 解答 3<4,所以黑猫先吃完。 方法二

认识平均分(1)

认识平均分(1)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24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分物体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解决问题,提高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用语言说出来。 自主学习方案: 一、分一分、填一填。 6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 并把你的分法画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种分法,每份的根数一样多,都是()根。 二、学一学: 阅读教材第42页。 三、试一试: 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四、说一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平均分。 2.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1)○○○○○○() (2)○○○○○○() 五、想一想: 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交流自主学习方案第1题。 提问:6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

展示交流画出的分法 追问:第几种分法,每份的根数一样多,都是几根?通过课前的学习,我们把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均分”。(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进一步感知“平均分”。 出示例图 提问:图上是将6个桃子怎样分的?你认为这几种分法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全班交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小结:每份分3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练习: (1)交流自主学习方案第4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说一说,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出示两幅图: 提问:第二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第一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3.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课件出示试一试。 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汇报:你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 ①○○○○○○○○ ②○○○○○○○○ ③○○○○○○○○ 师: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桃,每()个一份,分成了()份。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4)追问:为什么这三组分出的每份个数不同,却都是平均分?(因为它们都是把8个圆片分成每份相等的个数,每一组里每份的个数相同,因此都是平均分。)小结:看物体是否是平均分,要看每份分得是否同样多。 四、巩固拓展 1.课本第43页“试一试”

认识平均分教案(公开课)

课题:认识平均分 课型:新授 执教者:苏丽 执教班级:201班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上第42~43页的例题“试一试”以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 题,培养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辩一辩等经历,感受并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爱数学的情趣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分 教学难点:认识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每几个一份地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同学们,今天苏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座位,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小组活动,认识平均分。 ①问题:小猴子在树上摘了6个桃子,如果把六个桃子分成2堆,可以怎样分? ②布置小组活动的任务:下面进行小组活动,每人选择一种学具,拿出六个代替六个桃子,讲分的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比赛哪个小组能最安静的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 ③自主活动,教师巡视,并及时发现有利于进行教学的信息。 ④宣布活动结束,奖励表现好的小组。 ⑤汇报结果,并填入教师的总表格内。 ⑥观察发现,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揭示课题:认识平均分)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想除了可以这样平均分,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⑦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辩一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1平均分的认识A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1平均分的认识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二(2)班有40人,分成5组做游戏,每组有()。 A . 8人 B . 不确定 C . 5人 2. (2分) 12个苹果,每3个为一份,平均分成多少份?算式是()。 A . 12-3 B . 12÷3 C . 12+3 3. (2分) (2020二上·惠山期中) 下面三种分法,哪种不是平均分?() A . ▲▲∣▲▲∣▲▲ B . ▲▲▲∣▲▲▲ C . ▲∣▲▲∣▲▲▲ 4. (2分) (2019四上·建邺期末) 一瓶洗洁精的净含量是750毫升,小明家平均每天用洗洁精2毫升,这瓶洗洁精可用() A . 1天 B . 1月

C . 1年 D . 1周 5. (2分) (2020一下·新沂期中) 把24个苹果放在两个筐里,可以让每个筐里的苹果同样多。下边多少个苹果也可以使每个筐里放的苹果同样多? A . 19个 B . 11个 C . 16个 6. (2分)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两段,每段长()米 A . 16 B . 6 C . 4 D . 2 7. (2分)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A . B .

C . 8. (2分)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算式是() A . 5×4=20 B . 20÷5=4 C . 20÷4=5 9. (2分)下面哪幅图可以用9÷3=3表示?() A . B . C .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 10. (4分) (2018五上·仁怀期中) 在横线上填上“>”“<”或“=”. 3.87×0.99________3.87 6.65÷0.01________665 14.2÷0.79________14.2 5.74÷1.21________5.74 11. (3分)每个花瓶里插同样多的花,应该插________枝。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2)教案

认识平均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学会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掌握“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联系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表达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和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操作回顾,揭示课题 1,操作回顾。 我们已经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现在就来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一分。 (1)请拿出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学

生操作) 交流:8根小棒怎样分的,分成了几份? 结合交流演示按每2根一份地分,并画圈表示分法和结果:(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这里的平均分是按什么来分的,结果知道了什么? 指出:这里的平均分是按每2根一份地分,结果看分成几份。[板书: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几份] 2,谈话揭题。 像上面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里的平均分是知道每2根一份,要每次拿2根摆成一份,结果分成 4份,这是按每几个一份地分。那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二、动手实践 1.教学例3。 (1)学生操作、交流。出示例题,让学生了解题意。 引导:这里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问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现在请大家先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再拿出2根小棒横着摆,代表2个小朋友。 现在大家动手分一分8个桃,按照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来分,把桃分完,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几个,在书上( )里填一填。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先摆2根小棒表示要按什么平均分?(按2份平均分说明:8个桃平均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的认识(二)》教案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 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 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5页的例题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 科书第15页的例题3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 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4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 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 船?(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 小熊有12根筷子,每份是2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 画面,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 卜平均分给小兔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给学生自主 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16个萝卜,按每只小兔4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卜任务。然后 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4个萝卜 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18个香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教案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 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 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2020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的分法中,是平均分的是()。 A . B . C . 2. (2分) (2018五上·仁怀期中) 与136.5÷5.4得数相同的是() A . 1365÷5.4 B . 136.5÷54 C . 1365÷54 3. (2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个。 A . 6 B . 4 C . 5

D . 3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5. (2分)把12个苹果分给明明和芳芳,每人分6个苹果。 6. (2分) (2020二下·四川期末) 把16颗糖分成2份,每份一定有8颗。() 7. (2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把一根7米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一份是米。() 8. (2分)有3个圈,每个圈内有3朵花。 三、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9. (4分)有24条金鱼,如果每3条金鱼装一袋,可以装________袋,列式为________;如果把这些金鱼平均装在6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________条,列式为________。 10. (1分)看图回答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11. (2分)圈一圈,再填。 ________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平均分(1)》教案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 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方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小棒和圆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平均分概念 1.认识平均分(例1)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猴子们都想吃桃,悟空说“想要桃子,必须会分桃”,把这6个桃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 师:请你们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摆一摆,再同桌讨论,看谁的分法多? 三种不同的分法。(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 “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 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哪种分法比较特别?) 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 (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平均分是红色)。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认识平均分的。(揭题:认识平均分,板书)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找两个学生回答) 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几个一份?(每3个一份) 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 师:还可以把6个桃子怎样平均分?谁能用这样的话说一说?(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请小朋友们把圆片收好,放一边。 2.想想做做1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 师:你能想办法让胡萝卜也表示平均分吗? 生:第一份拿走一个或者第二份添一个。 师:判断一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就看什么?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要看是不是平均分,就看每份分得是不是同样多。 3. 移一移:这幅图中的葡萄是平均分吗?那你能移一移,使它表示平均分吗?(用最简单的方法) 4.例2,明确平均分 师:大家认识了平均分,很聪明,孙悟空一高兴,又变出了2个桃,现在一共有几个桃?(8个)

《认识平均分(1)》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认识平均分(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培养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等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情感。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谈话:小朋友们,无锡是水蜜桃之乡,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孙悟空从无锡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特别想吃那诱人的桃。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小猴子们听了孙悟空的话,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 2.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2个不是平均分、1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3.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二、明确学习任务 1.问:你能把上面的分法分分类吗? 2.观察、思考、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3.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均分。 三、自主共学,交流反馈 (一)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平均分。 指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追问: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2)加深认识。 讨论交流: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 交流汇报: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小结: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反馈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2)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2)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今天徐老师带了一些漂亮图片,想发给这4 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张图片?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 二、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猴爸爸也想请大家帮个忙!(课件出示)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板书:8 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个。)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三、试一试 1、出示课件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和同桌说一说。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 2、出示第二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一生上台演示。 3、出示第三题,题目要求又变了,你会分吗?独立完成。校对。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汇报。原来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四、巩固练习:1、出示第一题:题目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分呢?我们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课件演示。你能照样子分一分,并填空吗? 独立完成,校对。 看看猴王是怎样分的呢?看课件。出示第二题,猴妈妈摘了很多白菜,也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平均分的过程并填空吗?独立完成,(拿小朋友的书)校对。 2、出示第二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每四人一小组有6个胡萝卜,请三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6根胡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3、小松鼠们在做什么呢?(课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独立完成,校对!你是怎样分的?(课件)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2021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平均分的认识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9二下·云南期中) 把8颗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正确的分法是()。 A . B . C . 2. (2分) (2020二下·蓬溪期中) 下面不能表示6÷2=3的是()。 A . B . C .

3. (2分) (2020二上·淮安期中) ()是平均分。 A . ○○○○○○○ B . ○○○○○○ C . ○○○○○○○○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 (2020二下·珠海月考) 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一定分3个。() 5. (2分)判断对错 把1米长的彩条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厘米,5份长5厘米. 6. (2分) (2020二上·陇西期末) 把12个苹果分成3分,每份一定是4个。() 7. (2分) (2019二下·云南期中) 这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8. (2分)把一块西瓜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三、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9. (4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叫作________。 10. (1分) (2018六上·寻乌期中) 把4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________m. 11. (2分)先想一想怎么分,再填空。 (1)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2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2)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4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3) 16个桃子,每只猴子吃8个,可以分给________只猴子吃。 12. (2分)填一填. 16÷4=4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哪些分法是平均分法?在括号里打“√”。

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教案

认识平均分教案 [教学内容] 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遇到了一只猴子妈妈抱着一只小猴子,他想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操作:学生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2)加深认识。

认识平均分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认识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 课本的第42、43页的例1和例2,有关“平均分”的认识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2、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平均分。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小猴子在树上发现了6个桃子,他想把桃子摘下和一个好朋友一起分享,但是他们不知道可以怎样分?聪明的你能帮帮小猴子吗?

【讲授】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教师先把表示桃子的6个棋子贴在黑板上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把桃子分一分,到黑板上摆一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根据学生分的办法,依次用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分法,有1和5;2和4;3和3;) 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同学们,你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么,你们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情况,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吗? 指出:像这样,每份都是3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的同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追问:什么是“平均分”?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了。 3、想想做做1。出示图。 学生独立判断,交流结果,并说明理由。 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4课时,认识平均分2

平均分(二) 学习内容:第四单元第44页例3和第44页—45页的“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3.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习重点:按几份平均分的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按几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学具:小圆片、小棒、课件或情境图等。 板书设计:平均分(二) 按( )份平均分,每份()个 学习过程: 一、操作回顾 1.8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一分,看能分成几份。 【互学】 互学方法:用小棒相互摆一摆。 2.追问:这是平均分吗?怎样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相互说一说 【展学】 展学表达:按每2根一份地分,分成了4份。 展学目标:人人会说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学会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板书课题提倡课前在小黑板上写好,适时挂出】 二、探究学习 1.看懂图意:出示例3情境图,你都看懂了什么?

【互学】 互学方法:指着图,相互说一说,共同理解圆形和椭圆的含义。 【展学】 展学表达:8个圆片代表8个桃,2个椭圆代表2个小朋友。 展学目标:看懂图,人人达标。 2.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互学】 互学方法:小组合作用圆片分一分,并在纸上画两个椭圆, 【展学】 展学表达:每份先分1个; 每份先分2个; 每份先份4个 展学目标:都是按2份分,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1)跟着老师一起分一分:8个桃按2份平均分,先确定分数是2份,可以每份先分1个,接着每份再分1个.....正好分完。 (2))追问:8个桃按2份平均分,结果知道了什么? 【互学】 互学方法:讨论交流。 【展学】 展学表达:按指定的2份平均分,分完后看到每份分得4个。 展学目标:人人会这种分法 (3)探究 【主问题】今天学习的方法,和前面学的“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有什么不一样? 【自学】 【互学】 互学方法:学习小组讨论 【展学】 展学表达:先确定平均分成了几份,按几份平均分,结果是每份分得几个。前面学习的平均分,是先确定好每几个一份,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展学目标:能根据学过的知识总结出来,人人达标。 3.完成“试一试” (1)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平均分成3份、4份呢? 【互学】 互学方法:用小棒动手分一分,相互说出思考的方法。 【展学】 展学表达:先确定好分成几份,记录:平均分成()份,每份()根。按2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6根);按3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4根);按4份平均分,结果每份是----(3根)。【板书:按几份平均分,每份()个】 展学目标:人人达标。 【思考:这是学生刚刚学习达标的内容,是新知学习,也是知识巩固】 三、达标学习 【说明:达标学习相当于学本教学中的达标检测,以课本中练习题和补充习题为主,内容服从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