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引言

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结构层次,指出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这里所说的“金字塔”是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上而下分为理论型、工程型和应用型,“这三种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性质的角度产生的”,处于底层的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

东软信息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探索出一整套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开始进行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

2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核心能力分析与培养

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应用型”主要是指“技术应用型”,是对技术、工艺的应用。这里所指的“技术”不仅是指工程背景的技术,也指管理的技术、经济的技术,甚至专业外语也是一门技术。因此,应用型软件人才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主要有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其中工程实践能力是指要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且掌握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和编程技能。

在这些核心能力中,工程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的“看家本事”,因此,在该能力的培养上,又有几个具体要求,即具备扎实的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精通两门以上程序设计语言、能够进行中小规模项目的分析与设计以及大型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和组件技术、熟悉应用系统的架构并掌握其中的一种开发平台。这项能力通过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来着力培养。

3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思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思路是:以毕业实践为最终目标,贯彻“实践不断线”,强调实践的延续性及关联性。整个体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课堂实践、实践学期和毕业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实践之间是点、线、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逻辑严密,一气呵成。

图1 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活动,完成并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培养目标 前言 专科教育部承担着唐山学院高职高专教育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多年来我们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针对实践教学“硬件(教育经费、师资结构、实验室及设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相对薄弱的现状,注重开发“软件(更新实践教育理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实践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资源,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1、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 ⑴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科教育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工电子实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普通化学、仪器分析)进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及专科教育部当前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要求。 ⑵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专科教育部利用校内数控及加工中心实训基地、财会实训室、分析化学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餐饮客房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和校外多家旅行社、网络公司等实训基地,根据当前所开

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着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平等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机械类专业实践模块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其中课内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三大类。 (1)基础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基础实践、机械制造实践及其他基础学科(如计算机、物理、电工、电子等)的实践环节。

(2)专业课实践环节。包括机电控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方向、机械设计方向、模具设计方向、材料成型方向的实践环节。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模块包括科技竞赛、科技活动(如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专业技能培训、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内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修订了《本科实验课程大纲》,明确提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的具体要求,并对实验教学内容、时数等进行了积极的调整,确保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近三年实验课程开出率达到100%。 近年来,我校不断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与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增加实验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为加快推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步伐,学校决定推行《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各院(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成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教学实验室进行整合,加强教学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科研实验室,将科研实验室与学科建设项目紧密结合。 学校开展实验室体制的改革,以“调整、组合、优化”六字方针为指导,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级与分层相结合。大力推进实验课程改革,使传统典型实验与现代发展实验相结合,基础实验与现实科研实验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预习——检查——提问——讨论——操作——总结的实验方法。 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教学效果:为了兼顾点和面,把实验分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两部分。学生若在实验中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内容,经实验教师同意、报实验室备案后,可增加相应的实验学时数;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研究

MASTER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 大众化教育的逐渐转变,高等院校随之 分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应用型 本科院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的,实践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意 义重大,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 学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三大有别 于一般类型实践教学的特点,并与其他 类型院校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 校内涵研究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 实践教学一般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 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广义的),掌握与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的教学活动。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实 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社会 实践等。其内容构成与理论教学既相互 联系,又相对独立。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内涵:面向地 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应用学科 专业;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应用能 力;重视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 合;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理论应用 和技术能力,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基 层单位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外延 上基本等同于美国的工程教育与工程技 术教育、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的 多科技术学院、印度的工程技术学院和 技术大学、我国台湾的技术学院与科技 大学等。 按照美国卡内基分类:以学位高低 将全美高等教育划分为6个层次(博士学位颁发机构、硕士级学院及大学、学士级学院、副学士级学院、专门机构、族群学院及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则相当于学士级学院。 按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分类:先 按学科门类分类,再以科研规模大小分 层次,按科研规模大小分为研究型、研 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则相当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院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 涵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本 科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扎 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 业实践的人才类型,在知识上具有复合 性、应用性特点,在能力上具有综合 性、实践性特点,在素质上具有合作意 识、踏实作风的特点。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应用型本 科院校实践教学应该有别于一般类型上 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设计必须处处 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 院校实践教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别 于一般类型的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目标。不仅要重视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基础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专业技能 与行业技能结合起来培养,突出专业应 用能力,突出行业结合。 2.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内容要根据 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原有的教学与 训练内容进行大范围的选择、整合与扩 展,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 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 力。以综合性、技能集成性的系列技能 训练为目标合理整合实验内容,打破课 程之间的界线,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 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验证性实验保持与相关理论课的密切联 系,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 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设 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不仅重视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安 排,而且不能忽视社会调查、社会服 务、创业活动、学科竞赛等非硬性规定 的社会实践安排,让学生了解社会、国 情、民情以及提高其科研能力与实践能 力。 3.实践教学途径。对于培养应用型 本科人才而言,除了现有的实践教学途 径之外,还需要寻找新的实践教学模 式。 (1)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树立 “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全面开 放实验室,打破按自然班与按课表所规 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传统方式,实施开 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完 成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 备、仪器组装及调试、实验操作、数据 处理、论文撰写等一系列过程,允许学 生分多次进实验室完成同一个实验项 目,允许学生对于同一个实验项目采取 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则根据 学生的工作表现、实验设计思路及撰写 的研究性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分;接纳 学生在实验室开展有关素质拓展项目和 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的研究,鼓励学生进 入实验室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开放式 实验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意识与科研能 力。 (2)自主式实验教学模式。在组织 实验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创新能力培养 的条件,积极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 导”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仅仅是出题者、组织者、指导者与 裁判员,从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整 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 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学生,对实验结果的 处理则进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要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加深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实验原理的理解,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学生独立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 力得到了提高。 (3)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师生通 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 的教学活动模式。项目来源于真实的工 作情景中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与企 业的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 接关系,项目必须基于专业知识、技能 的学习与应用,能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技 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一般的日 常性工作事务,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 项目的完成能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 展,而同时项目应该是学生运用已有知 识、技能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 纯粹、高深的科学研究项目。总之,通 过项目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 应用于工作实际的能力,能为日后实际 工作奠定能力基础,缩短职业适应期。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与其 他类型院校实践教学的比较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与学术 型、技能型院校的实践教学有其共性, 但更主要的是区别,具体比较见表1: 从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来看应用型 本科院校比学术型本科院校多一个实训 环节,而技能型院校又比应用型本科院 校多一个技能训练环节,随着实践教学 内容的依次增多,对实践教学要求也依 次递增。 三类院校最能体现其实践教学特点 的实践环节分别是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这是与其实 践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 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 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与2004 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 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反复 强调:“高职教育应以‘应用’为主旨 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 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在先 进教育思想指导下,改革与完善实践教 学,改变其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与教育部门各方面 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建立 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教育部2007年 2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 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 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 习等重要环节”。教育部文件对两类高 校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但实践教学课时占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 与地位还是有差别的,实践教学在高职 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发挥了更大的作 用。 作者: 夏江峰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基金项目: 此文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的部 分成果,项目编号:J850。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内涵研究 夏江峰客座大家 139

关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反映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理论教学的相互配合、相互依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施依据。为贯彻落实我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及原则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紧紧围绕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锻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构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把握以下基本原则:①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尤其是不能脱离能力培养目标;②系统化原则。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各专业特点,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③整体优化原则。做到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④规范化管理原则。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要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与实施流程,创新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形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标准和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充分体现我校的地方性特征和办学特色。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关系确定层次,以能力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确定模块,以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更加清晰,目标指向性更加明确,环节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内容与实际结合更加密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1.层次的基本内涵 层次主要是指:基础技能层次,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职业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专业技能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面向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综合实践层次,以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为主,突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结合第二课堂内容,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思维能力培养。 2.模块设置及作用 模块主要包括:基础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创新实践模块。 ①基础技能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外语听说、两课实践、社会实践、军训、素质拓展项目等项目,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品德修养、团队精神、人文素养为主。 ②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认识实习、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科学总结材料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王瑞芳、戴一峰、林育兹、朱智强、苏新春、李兰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多元化办学局面的形成,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理应分别类型与层次,选择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以有效教学见长”,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确立“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12字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院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重新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几年来,我院课程体系的建设经历了两次规范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

系在兼顾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将所有的课程划分为3-4大模块,每个模块各包括2-3个课程类别,即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则包括若干门课程。其突出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比例把握在50:50左右,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我院大幅度增加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被掌握在40:60左右(不包括基本技能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35%.同时还创新性地设置“教学实践周”,将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定为“教学实践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7月的“教学实践周”,各系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对实践周的教学活动进行细心的设计与安排,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增进理论学习积极性上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经贸系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周期间将学生按项目分组实践,其中一组学生完成的“上海埃森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规划”项目得到该公司认可并采用。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文科专业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时更要注意。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的基本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广泛共识。技师学院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其中实践教学体系在这种人才类型的培养中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技师学院教育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它的成功与否是技师学院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1、实践教学 是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才能完成的教学环节。诸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等 2、实践教学体系 是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所构成的系统,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的形式以及实践教学师资、基地、教材等构成的教学系统。 3、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师资保障体系、实训教材体系等组成。 三、构建的基本原则 1、相对独立的原则 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传统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理论教育的主体体系,实践教学的有关内容是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理论教育主体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学术性人才,其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尽管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显然千篇一律的学术性模式培养的人才是难以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特别是在工业工程、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显然,技术应用能力的获得仅仅靠书本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且主要不是靠书本和课堂来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实践中完成。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实验、实习、设计三个子体系: 在方式上可以区分为校内实践、企业实习、顶岗工作以及专业社会实践四种形式。三个子体系中,实验体系主要在校内完成,并设立专门的实验技术能力培养目标,验证性的内容应大为减少,许多实验可以从课程中脱离出来,加大认识性的、操作性的、设计性的、应用型的、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按照从初级到高级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构成一种能力体系。实习训练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结合我国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一般工艺操作基础的实际,实习训练应包括主要在校内进行的基本工艺操作训练、在校内和校外结合的专业技术训练和主要在校外企业单位实际岗位顶岗工作的实际技能训练,要设立技能标准,按照标准进行能力分解,通过各类环节的有目的实施来保证明确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获得;专业社会实践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实践方式,以学生自己寻找实践岗位为主,多方位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主动沟通、应对挫折等的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因专业或职业岗位需要而异,应用型人才不应将设计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方面,而实际岗位需要的设计能力事实上也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种。 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相对性。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共同为一致的培养目标服务。从我国目前有关技师学院的情况来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还不够明确,实践教学的比重还不够大。当然这都是事情的表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围绕技术应用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简单的增加实践并不能解决真正的现场岗位技能的要求。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目标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并应在此基础上探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 (南京工程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 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特别是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及并转而来,刚跨入本科院校系列,更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由省市或行业主办, 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 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 调整专业方向, 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 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研究表明, 培养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的科学家和培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师是高等教育, 特别是理工院校并重的两个方面。然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 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当然,实际工作中,对这几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所交叉。因此,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对应的学校类型也不同。对于学术型人才, 显然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对工程型人才, 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 而技术员一类人才, 以前主要由中等专业学校培养, 但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 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下移, 因此这一类人才的培养, 目前主要由高职高专学校来承担, 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显然, 我们工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工程类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工程型人才。 从这个定位出发,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紧紧抓住“工程性”这个涵义,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所构建的教学体系,应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类型及定位应适应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类型的需求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到企业及生产第一线调研时,许多企业反映,目前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加强和完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 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 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也就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按照目前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按职责、岗位的分工,作为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设备、产品、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工作。因此,普通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当前颇为紧要的任务。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5)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2)实用型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 (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建设 (1)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从多方面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实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实训耗材的管理、实验室环保工作、信息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不同实验管理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量。 (2)因“室”施“法”定条例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对应的实验设备管理条例。机电信息实验实训室类型较多,主要有计算机类实验室、机电类实验室、现代先进制造实训中心等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的状况和实验的性质,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实训管理条例。 (3)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对实验实训室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和归档工作,及时向学院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实验实训室的准确数据。 (4)加强安全教育 制订安全教育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实验实训前,对参加实践教育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教育责任书,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在高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我院构建了开放式实验室。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实训技能,达到竞赛所要求的技能,分院设立了计算机项目工作室、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开放机械加工实验室、现代制造实训中心,为学生在课外实训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在各个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等。在近几年计算机类和机电类的竞赛中我院取得较好的成绩。 (2)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探索

河南教育(中旬)2011.8 近年,基于突出应用型、凝练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要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原则和共识。实践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涉及广泛的概念,实践教学改革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本文以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立足专业建设的实践教学时空结构体系,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和健康身心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模式惯性巨大,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上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脱节、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创新能力弱、难以胜任实际工作等。因此,高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主要面向地方、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一线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求理论以适用为标准,着重于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也应有更大的、突出办学特色的舞台和空间。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现状 1.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已取得的成果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形成强烈反差的背景下,许多同类院校都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和经验。如投入巨资改建改造传统实验室,重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管理模式,组建新的着重培养学生创新 能力的开放性实验室,着力丰富活跃第二课堂,积极创建实训、实习基地,鼓励教师参与纵向和横向工程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方案中要求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保持在6:4以上,扭转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人才的“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状况,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题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二是学生中学术氛围不浓厚,第二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外科技活动处于较低水平;三是课程设计环节被忽视,毕业设计质量低下;四是“双师型”教师数量少,教师总体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五是产学研合作处于低水平,实质性合作亟待深化;六是部分软硬件资源设备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七是教学资源条块分割,缺乏有机整合。 三、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方案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已初步完成了第一阶段以硬件建设为主的实践教学改革,正面临着专业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注重软件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进而取得实践教学改革质的突破。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到新阶段,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电类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稳定现有理论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具体方案是:建立与整体教学改革相协调、与理论教学环节互动沟通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学生、教师、院系、学校、社会全参与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立体教学体系。 在涵盖各教学资源要素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是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方案的核心和关键。这个平台以本科院校院系建制和资源为依托,包括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实习见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产学研合作等模块,并通过这些基础实践模块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实现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的层次提升。这个方案强调实践教学平台与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单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为实现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效运行和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要在方案中组建 收稿日期:2011-07-10 基金项目:本文系许昌学院教学研究课题(编号: 0200903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波(1973-),男,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王红艳(1980-),女,许 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装置及其应用。 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探索 方波,王红艳 (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当前实践教学改革应从注重外延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建立立足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电气信息;实践教学 28

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8-04-27T13:59:43.31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作者:马嘉优 [导读] 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逐渐实施的越来越好,但是在教学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缺点。 马嘉优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逐渐实施的越来越好,但是在教学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现在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高效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是关键,。改革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多增加高校的事件教学,发现实践教学实施后的积极效应,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都有帮助,对于舞蹈专业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事件教学能从创新精神和实践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告诉铁道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研究 课题编号:GG170115 前言: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系统是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为基础,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结合各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事件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的条件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一个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为学生在竞争市场上提高竞争实力,减少失业率。 1.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直观性等特点,是与传统教学观念很不同的,实践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力强的人才。基础实践性教学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单门实验所安排的课程,具体内容就是三种,课程中的实验和单独开设的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一般是安排在课堂上的内容结束后的课后。还有一种就是根据实际需求,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安排实验,多进行实践练习,增强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理论学习,老师在教授实践课程的时候,将理论渗透在实践中,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能只是学习实践而忘了理论。在实践的基础教学中,很多都是基本课程上所学的,有一些是需要课后实践积累的,基础实践教学还是占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基础实践教学应该教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艺术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以后社会实践积累经验。 1.2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高效中多举办有关创新创业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多搞一些科研课题,科研作业等。让学生自己充分利用学校里丰富的科研资料、科研成果和老师们的科研经验,经过老师指导后学生自己开始实验。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多进行科研创新,将创新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多接触科学实验的前沿,才能了解最新的科研情况,最快的掌握新出的科研资料,了解科学发展的动态,才能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结精神,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 1.3综合性的实践教学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的环节综合在一起,做出最适合学生的事件教学方案,将实践教学的作用放大,促进学生在实践上的进步。综合性的事件教学需要将前段时间学习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知识的整合,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种系统的训练。主要就是想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事件教学的概念,不要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偏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1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 要想建立一个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做好,就要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上做好管理,才能让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有规矩。实践教学应该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都提前做一个策划,然后实践教学过后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之后再改正。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能只针对老师或者只针对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是针对师生的,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为学生实践学习和教师实践教学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大力监督学生的事件学习情况。 2.2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 已经实施了很好的实践教学计划,自然就要对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防止教师出现懒惰懈怠教学的情况,也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有序高效的进行。监督应该定期的进行,而且应该设置一些奖励和惩罚制度,激励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上的努力意识,促进高效实践教学的构建和实施。在做好管理与评价制度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并落实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与监督,注意收集、整理和督促检查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质量监控文件,做好质量的把关。 2.3创造个性化的实践教学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高的话,那学生很难学好,所以创造个性化的事件教学课堂是重要任务。学生需要的是有激情的课堂,应该在课堂上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少保证学生的基础实践知识的学习,还要努力为学生创建社会实践的课堂,学生在课后可以自己进行很好的社会实践,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散思维,创造新型的社会实践内容,达到高质量的实践学习效果。学校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多为学生举办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实践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3.结语 高效的实践教学的构建和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将实践教学长期的实践在学生的学习中,加强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令狐采学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培养目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走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相比较而言的人才类型。在知识方面,要求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作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实用而且还要有发展后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了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制定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校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优化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兼顾了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为了使学生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获得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获得更多身心健康自由发展的机会,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第二,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更具社会适应性。为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训练,在课程体系中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确保上述课程体系的有效、有序实施,我们还加大相关基础建设的力度。第一,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建立起完整、科学的课程数据库。该课程数据库贮藏着多门课程的详细档案资料,包括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历次开课记录、学生对主讲教师的教学测评,以及主讲教师对该课程内容与教学进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等。第二,加大实验室、实习场所的建设力度,积极搭设院内实践教学的良好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序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结论性知识的教学形式,更加注重教学的互动性、启发性、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观察力、表达力、思辩力、创新力和外语、计算机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