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李娜微型课《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李娜微型课《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李娜微型课《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李娜微型课《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12、小木偶的故事

天坛路小学李娜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揣摩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学习合理地续编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三、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做表情。(大屏幕展示表情词语,老师说学生做。)

刚才我们表演了各种表情,那么关于表情的四个字词语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呢?先自己想一想,再一起读一读,积累人物表情的词语。

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二)、检测预习课文情况。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

检测生字。

⑴、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⑵、齐读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你了解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根据老师的提示,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分角色朗读课文,仔细听,看看谁读得最好?从中有什么有益的收获?

2、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抢答:

老木匠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木偶?小木偶为什么总是笑嘻嘻的?

3、只有一种表情行吗?这不,小木偶很快就遇到了麻烦:

请你找一找,小木偶都遇到了哪些麻烦事?

学生自己先总结,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完善:

小红狐抢包-----熊警官误解------小兔子认为小木偶撒谎-----老婆婆也说他撒谎。

4、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个倒霉的小木偶,你会怎么想?

5、小结:老木匠说的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五)、给小木偶加表情。

1、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你找出小木偶在受委屈时说的话。

2、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气愤、申辩)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伤心)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无奈)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可怜巴巴)地说。

(六)、放飞想象,续写故事。

1、在倒霉的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2、现在小木偶终于拥有了所有的表情,那么接下来他又会遇到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合理地续写故事。要大胆想象,又要把握故事的主线,教师巡视指导。(七)、总结

相信小木偶在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之后,懂得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营、去面对生活,少了委屈与泪水,多了快乐与幸福。

五、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只有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 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 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 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 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 数的问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 时常用分数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 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案设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案设计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b≠0) 真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假分数带分数 约分最大公因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通分最大公倍数 ① 同分母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② 同分子分数 ③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 2.应用知识练习。( 1 )完成教材第页的第1 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 )完成教材第页的第2 题。 让学生先将这7 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3 )完成教材第页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 4 )完成教材第页的第4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

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注意什么?(四)思维训练 1 .分数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 最大是几? 2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 3 ,如果分母加上17 ,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 o3 .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 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正好等于,这个分数原来是()。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梁伟雄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梁伟雄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

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同学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笼统、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对策: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组织同学动手操作、动脑考虑,自主探索,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启迪同学考虑。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

交流。 同学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1)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把什么看成单位“1”的? (2)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3)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作分数? 拿12根小棒自已发明一个分数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师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 教学“试一试” 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和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反馈交流时,教师请同学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各图中的涂色局部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书上填空。说说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 1) 2、以21 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习题如下: (1)71、92、53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③127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习题如下: (1)填空。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6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4.通过分数的产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认识。 2.原型:⑴模拟古人测量石块的长度(分数的产生)。 ⑵利用图形、线段、一个物体、若干物体等表示出“1 4”。 3.探究的问题:⑴古人用结绳测量石块的长,石块比结绳的3段长一些,而又不足4段,如何表示石块的长? ⑵举例说明“1 4”。 ⑶分数是怎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与解决一: 1.分数的产生 ⑴情境模拟测量,演示古人测量石块的长或观察课本图示:石块3段长一些,不足4段,测量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⑵分实物。看课本图,思考平均分的结果是多少? ⑶小结分数的产生。 2.分数的意义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直观——概括——具体化”三个环节。 ⑴直观。 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明“1 4 ”的含义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引导学生看教材图示,并思考:每个图下面 的“1 4 ”分别是: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了几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在次基础上,把“1 4 ”改成“ 3 4 ”要求学生说出其具体含义,学生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板书要点。 ⑵概括。 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充分说一说分数是怎样的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一个整数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让学生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的分数,说一说分子、分母具有什么含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_教学设计蓝天杯一等奖作品_优质赛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简析:《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单位‘1’” 1.揭示单位“1” 从数学游戏《说“一”不“二”》开始,分别从“1个桃、1米长的绳子、1群牛和一群学生”四张图片出发,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较、总结,从而引出单位“1”。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单位“1”。

2 . 初识单位 “1 ”之后,让学生自主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 二、借助单位“1”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 1.出示: 提问:这里两幅图可以看做单位“1”吗? 学生口答。 提问:相应的若干个个单位“1”可以用几表示。 接着出示: 提问:这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这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 2.在比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比较:这两幅图单位“1”以及表示涂色部分分数,谈发现。并说说对这里 的 4 3 的理解。 这两幅图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色表示的是其中的3份,所以 用分数 4 3 表示。 小结:单位“1”不同,涂色部分都能用相同的分数表示。 3.在例题中强化分数的意义 在例1的具体图中发现具体的分数,并说相应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 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

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 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执教:通州小学谢开军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学情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分数的意义已经在五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概念。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通过已往学过的知识,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这节概念课,教学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圆、正方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有2位一年级的小朋友请我帮他们点小忙,我呢求助于你们,看看你们是否能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 (出示帮忙分物品) 二、新授课 (一)分数的产生 师:为什么用分数呢? 生:因为不能分到整数个,所以用分数 师:在我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的时候,往

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呀,我们要对这个老朋友来个更深入的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能写出其他的分数吗?我们把一个蛋糕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到是1/4个蛋糕, 那你说说1/4的意义吗? 生: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蛋糕的1/4 师:那我可不可以随便分呢? 生:不可以,我们要平均分。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公正公平所以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师:那你能说说1/4的意义吗? 1.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指导. 2.学生汇报, 预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把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现在谁能总结下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呢?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师:那大家会读这个分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呢? (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单位“1”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刚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给平均分了,现在看大屏幕:一些物体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师: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分数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些闯关游戏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5.第62页第1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明确单位“1”的概念。 2、通过归纳,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等活动,明确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 含义。 2、通过不同的独立操作活动和小组内的交流,理解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分数的意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2、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练习,理解生活中的分数表示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单位“1”概念的建立。 2、根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课件若干颗糖小正方体若干个磁铁石小棒题纸方法:观察、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见到我高兴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那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是最爱动脑筋的,接下来这节课,我会和同学们来挑战这40分钟。 二、探究新知 1、回忆铺垫 1 (1)出示 4

教师:认识它吗?看到它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思考,点名回答) 生1: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张饼的 生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为是这个圆的 生3: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苹果的 …… 小结:一个物体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 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强调“平均”)(板书:出现“1“”平均“四份”“一份”) 2、出示四颗糖,让学生说出他的41 学生活动:(拿出自己准备的糖,摆一摆,分一分,找出四个糖的四分之一。)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 学生1:我把四个糖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 学生2: 把四颗糖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表示 师: 板书出示一个整体,要求其他学生像刚才的学生描述(把四颗糖看作一个 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课件出示 3.师:想不想在动一动脑筋,想不想知道8个棋子和12根小棒的呢? 4 14 141414 14141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回顾】 一、分数的意义 ● 我们可以把1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将一个物体或是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它的分数单位。如:74的分数单位是7 1 注意:一定要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如果只取1份,也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如:全班有24名同学,其中男同学占全班的35。这里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35的5是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3是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它的分数单位是15,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5 表示的意义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同学的人数占其中的3份。 又如:某市今年修的公路总长是去年的1110,1110 的意义是:把某市去年修的公路总长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今年修的公路总长相当于这样的11份。 练一练: 1、 25 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表示这样( )的数。 2、吃了一个西瓜的56 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级的人数是全校的215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用除法列式为:3÷4= 34(米);这是求每份是多少,应该用总长÷份数,求出每一份的长度(也就是“3米的14 ”)。如果用分数的意义来讲,可以说成:把1米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米,3个14米就是34米,也就是说“1米的34 ”。 因此我们可以把34米说成是1米的34,也可以说成是3米的14 。

分数的意义 张齐华教学实录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认识吗?瞧,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 生:(齐)1个人。 师: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 (生答: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 师:看来,能用1表示的物体还真不少。不过,像这样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能用1来表示,我想一年级的同学一定也会。咱们都几年级啦?五年级学生,就应该有五年级的认识水平嘛。想想看,除了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这一个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能用1来表示?看看谁能率先超越! 生:(略有迟疑)一个班级也能用1来表示。 师:嗯,一个班级可不止1个学生哦,40多个同学,能用1来表示吗?谁来评判评判? 生:我觉得能!你想呀,尽管是40多个同学,但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啦。 师:说得真好。掌声!(师带头鼓掌)40多个同学一旦看做一个整体,自然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感谢你的思考,一下子给我们打开了局面。谁接着来? 生:一群羊也能用1来表示。

师:呵,思维很有跳跃性嘛,一下就从一群人联想到了一群羊。 (生笑) 生:我觉得一堆石子也能用1来表示。 生:一束花也能用1来表示。 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无所不包。(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l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比如1个人、1瓶水,但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师:说得真好! 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丰富了。 二、揭示单位“1” 师:既然这样,(出示3个苹果)这儿有3个苹果,能看做“1”吗? 生:(齐)能。 师: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像3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就像个“1”? 生:装到一个盒子卫,就像“1”了。 生:给它们套个圈,就成了一个整体,也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 (师课件演示:将3个苹果圈成一个整体)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 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分数的含义,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 2.以分数单位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同类两个数量的关系,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5.先特殊后一般,通过改写假分数,教学带分数。 6.优化小数与分数相互改写的教学。 7.理解分数的性质并进行通分和约分。 课时安排: (15课时)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8页练习八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 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使学生经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 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法、讲解分析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分数。 二、合作探索,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 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 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左起 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左起第四个图形与前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初备教案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备人:从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法与学法: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以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教学中,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在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有实例、图示加以

概括,建构知识的内涵。 3、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比较、迁移、 推理的过程中牢固掌握知识。 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教师: 教学时间:2015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5-46页)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 1) 2、以21 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 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 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学情分析: 本节课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第56 页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 整节课以“情智教学”为主线,通过学生的质疑、交流、合作、说理一步步的得出分数的意义以及单位“1”的含义。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左边这一块吗? 二分之一。 那为什么是二分之一呢?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重点强调“平均分”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吗?分子1呢? 2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情境的设计是抓住学生心理的关键,通过生活中的蛋糕,让学生回忆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简单说说以前学过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新课 1.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出示ppt(书本52页例1) 四分之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涂色占其中的三份 这里的一个月饼,我们可以称它为一个物体(板书) 第二幅图。 八分之五。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色占其中的5份。 这里的长方形我们可以说他是一种图形。(板书) 第三幅图 五分之三。把一米平均分成五份,表示这样的三份。 这里的一米我们说它是一个计量单位(板书) 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一个物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多个物体呢?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六个圆,如果现在我们把他们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 把六个圆看成一个整体 他们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 其实,像这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五七班所有的学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班所有男生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你还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现在,我们把这个整体分一分,(投影分的过程)多少? 三分之一。 它表示什么含义呢? 把六个圆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