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 1-氯丁烷合成工艺

从理论上讲,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很多,但以正丁醇为原料时,常见的有5种方法:(1)用氯化亚砜SOC12氯化;(2)用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氯化;(3)在加压条件下,用氯化氢气体氯化;(4)以三苯氧膦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5)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

国内外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2.1.1 用氯化亚砜氯化法…

2.1.5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浓盐酸氯化法

正丁醇和浓盐酸在无水氯化锌存在下加热回流反应,将反应物用水洗涤、干燥、分馏、收集75~78.5℃馏分即为成品。

表2.1 1-氯丁烷原料消耗统计表

用“一锅煮”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副反应也较多,反应中生成大量的丁烯,二丁基醚及聚合树脂,1-氯正丁烷含量也只有98%左右,反应的氯化锌回收也很麻烦,不宜连续生产,而1-氯丁烷的产率也只有76%~78%。

通过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并从工业化生产方面考虑,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选取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正丁醇的工艺路线。该工艺以正丁醇和浓盐酸为原料,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正丁醇易得;(2)蒸馏和精馏为成熟的化工单元操作;(3)反应为常温、常压,易操作;(4)反应中原料可以循环使用,既可以提高收率又可以减少“三废”量,能够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符合ISO14000的环保要求。因此该工艺可行。

2.2 1-氯丁烷合成工艺的研究

制备1-氯丁烷有各种方法,如;烷烃的自由基卤代,产率低、并且是伯、仲卤代烃混合物;烯烃与氯化氢加成,根据马氏规律,不能得到正丁烷;根据醇与氯代反应制备,在实验室比较容易控制,据此合成1-氯丁烷,效果良好,成本低,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在缺少化学试剂的边远地区,自制自用、提供了参考。

1-氯丁烷的的工业生产研究主要有氯化亚砜氯化法、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氯化法、氯化氢气体氯化法、浓盐酸氯化法,其产品纯度最高也只有90%左右。

目前1-氯丁烷合成方法常见的有氯化亚砜氯化法、加压气体氯化氢法、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浓盐酸氯化法等。这些工艺生产1-氯丁烷含量只有98%左右,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副反应也较多,反应中生成大量丁烯,二丁基醚及聚合树脂,反应的氯化锌的回收也很麻烦,不宜连续生产。而目前市场需求99%以上的产品,其中用于合成正丁基锂的1-氯丁烷纯度要求≥99.5%。

邱滔等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在常压下,氯化氢气体与正丁醇进行氯代反应连续合成正丁基氯,该工艺没有酸性废水排放,正丁基氯纯度≥99.5%,收率≥85%。是一条绿色生产工艺。

江苏宜兴市昌吉化工厂(现宜兴昌吉利化工有限公司)1998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年产1200吨高纯1-氯丁烷项目,于2000年3月顺利完成。由于采用国际最新技术,产品具有无催化剂副产物,无游离酸,无(微)异构体等优点,受到燕山石化等单位一致好评,认为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有研究采用化学反应与精馏分离祸合技术,以氯化氢气体作为氯代剂,和正丁醇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于105℃进行置换卤化反应得到高纯度的1-氯丁烷。在氯化氢气体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反应液的组成,由图解法可知该反应速率与正丁醇浓度呈一级反应的力学关系。通过对1-氯丁烷合成工艺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反应的实验规模反应精馏装置,进而对一年产900t的精馏塔、装置和有关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为1-氯丁烷反应性精馏工艺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采用反应精馏技术合成1-氯丁烷,不但产品收率高、产品

纯度可高达99.5%,而且可满足清洁生产的工艺要求,因而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常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邱滔曾主持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项目“正丁基氯合成研究”;99年常州市科委项目“1-氯正丁烷合成研究”。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巴陵石油化工公司的彭洪兴、曹志昂、高兴发、王芝学、龚勇、邵振荣、杨平辉等1991年08月01日申请了《一种生产氯代正丁烷的方法》,申请号/专利号:91105072。该发明涉及一种以正丁醇和盐酸为原料、不外加催化剂常压下连续生产氯代正丁烷的方法。由反应段、分离精制段、正丁醇加收段构成。物料经反应釜,进入恒沸蒸馏塔,在共沸点温度时,便有含小量水和正丁醇的氯代正丁烷以及微量盐酸蒸出,然后经水洗、精馏,获得精产品,恒沸蒸馏塔塔底混合物在塔釜中分两层,上层未反应的溶有少量水的正丁醇返回反应釜,下层溶有少量正丁醇的水以及少量盐酸进入共沸器,蒸出正丁醇和水也返回反应釜,继续反应。该发明采用了恒沸蒸馏塔、共沸器和精馏塔,因而排出的污水量及其含酸量大大降低,得到的精产品含氯代正丁烷高于99.5%,正丁醇低于0.1%,二丁基醚低于0.01%。…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https://www.sodocs.net/doc/d812728736.html,)发布《1-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电石法生产氯乙烯

合肥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5万吨/年电石法制氯乙烯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学生:方柳陈志指导教师:张旭系主任: (签名)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字数不小于8000字)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参考资料等。 3、图纸要求:工艺流程图1张(图幅2号);设备平面或立面布置图1张(图幅3号))。 二、进度安排: 三、指定参考文献与资料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设计指南》(兼用本课程设计指导书)、《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氯乙烯的生产成套装置。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主要原料,到目前为止,全球有93%以上的氯乙烯采用氧氯化法生产。在国内,考虑到石油资源不足,价格较高,而电石资源丰富,所以大部分工厂都采用电石法制取氯乙烯。本次主要介绍电石法制取氯乙烯。先后介绍了从原料气氯化氢、乙炔的制备到氯乙烯的合成、氯乙烯的精馏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工艺原理以及主要设备选型等问题。 关键词:氯乙烯;电石法;乙炔;氯化氢;工艺流程;精馏

一乙炔的制备 乙炔生产的工艺原理 (1)电石的破碎 通常厂家采购的电石都是大块的电石,而电石料块进入发生器的合理径为25~50mm,因此在进发生器前必须破碎,通常是将大块的电石放入颚式破碎机,粗破后料块直径为80~100mm,通过皮带机输入电石仓库,然后经过二次破碎,径粒达到25~50mm,破碎后料块通过皮带机径除铁器除铁后输入日料库,作为发生器的入料电石。进入破碎机的电石温度应≤130℃,否则会烫坏,烧坏皮带;进入发生器的电石温度应该≤80℃,否则对发生系统不安全。 (2)电石的除尘 化学工程里把气体与微粒子混合物中分离粒子的操作称作除尘。针对电石及其粉尘的特性,选用的除尘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旋风除尘。旋风除尘器对数微米以上的粗粉尘非常有效。采用简单的旋风除尘器和风机进行除尘,利用电石粉尘在风机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电石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器身无运动部件,不需要特殊的附属设备,安装投资较少,操作、维护也方便,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运转维护费用低,也不受浓度、温度的影响。但由于电石粉尘比较细,用这种简单的除尘方式很难达到环保要求,除尘效率不高。 ②湿法除尘。湿法除尘具有投资少,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特别是对易燃易爆气体的除尘效果更好,在操作时不会产生捕集到的电石灰尘再飞扬。电石除尘通常采用旋风除尘和湿法的冲激式除尘器相结合。这种除尘方式虽然效率较高,但由于系统压力损失大,管道容易积灰。冬天用蒸汽时,积灰易受潮结块,造成管道堵塞,清理比较困难。除尘器内排出的电石渣水,多耗了水又易造成二次污染,除尘器排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在寒冷的北方也容易结冰,因此这种除尘方式适合于气候湿润、冬天不冷的地方使用。 (3)袋式过滤除尘 布袋除尘室依靠编制的或毡织的滤布作为过滤材料来达到分离含尘气体中电石尘的目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滤布在长期与粉尘的接触和反复清理的过程

PET的合成及生产工艺知识讲解

P E T的合成及生产工 艺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系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0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刘世博 学号:200805050067

PET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为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化法或聚对苯二 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法制成的聚合物,俗称涤纶,简称 PET 或 PETP。聚对苯二甲酸 二乙酯作为纤维原料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本文对PET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介绍了PET的制备方法和确定了PET的生产工艺。 关键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苯二甲酸乙二醇直接酯化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 化学式为-[OCH2-CH2OCOC6H4CO]-,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 PET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1.PET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1.1精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法 该法以高纯PX 为原料,醋酸为溶剂,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氢或四溴乙烷为促进剂,空气作氧化剂,使用大型单台连续搅拌式氧化反应器,使PX在

氧化反应器中生成对苯二甲酸粗制品。为了进一步氧化中间产物,缓和主氧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增加产物的收率,减少溶剂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使主氧化反应器出来的氧化液进入第一结晶器,同时将占整个气体体积2 %的空气通入第一结晶器中进行二次氧化。结晶分离出的粗对苯二甲酸用水配成约31 %的浆料,经增压、预热后进入加氢反应器。浆料经反应器下部的钯/ 碳(Pd/ C)催化剂床层流到反应器底部的过程中,粗对苯二甲酸中的杂质对羧基苯甲醛在催化剂床层进行动态加氢反应,还原成对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较易溶于水,在过滤母液时,从系统中除掉。加氢反应器中的浆料经5 级连续结晶、分离洗涤、干燥即得产品TPA 。 1.2 EG 的用量 加入适量的EG ,使TPA EG =1.3~1.8,或低于1.3,以抑制醚化反应。 1.3 加入Co 、Zn 、Mn 等金属的化合物可以抑止醚化反应。 2 .催化剂(或引发剂)配制过程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PET 聚酯生产装置仍采用锑类的催化剂,锑催化剂用量约占90%,其它还有锗和钛类催化剂,尽管这些锑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很好,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锑的毒性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因此近年来PET 非锑催化剂研究非常活跃。随着人类对环保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这类催化剂开发将有广阔的前景。 反应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在反映前用160度的高温乙二醇进行溶解,冷却到120度进入反应系统;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品质稳定,用磷酸作为稳定剂,另算也用乙二醇稀释后进入反应系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来源

工艺流程主数据

工艺流程主数据操作手册 1.系统登陆 (2) 2.系统菜单按钮说明 (3) 3.工艺流程主数据 (5) 3.1.工艺流程主数据DEM图 (5) 3.1.1工作中心 (5) 3.1.2机器 (8) 3.1.3任务 (10) 3.1.4物料工艺流程 (11) 3.1.45工艺流程工序 (12)

1.系统登陆 双击Infor Worktop,出现以下登陆界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进入系统

2.系统菜单按钮说明 本部分所叙述的内容是全系统通用,功能按钮和功能键的操作功能解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在具体的进程中,下面的功能按钮和功能键并不是都由有效,您只能使用有效的操作。 图标按钮: 对操作进行存盘并退出处理 对操作进行存盘处理。 打印信息,输出到打印机。 新增一条记录。 复制记录。 删除信息记录。 取消上一步操作。 查询按钮。点击后弹出相应的查询关键字登录界面 刷新按钮。 单击鼠标点中,向前移动到头条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前移动到1条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后移动到1条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后移动到末条记录。 新增一条组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前翻屏到头组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前翻屏到前1组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后翻屏到后1组记录。 单击鼠标点中,向后翻屏到末组记录。 打开帮助信息。 文字按钮: 关闭一个界面。 保存进程中维护的信息。 取消当前操作。 读取帮助信息。 键盘操作: 【F1】系统当前进程帮助信息。 【F2】弹出计算器功能界面。 【F5】刷新功能。 【Esc】取消操作。 【Tab】跳格键。操作界面上光标在数据框之间的移动,必须用Tab键实现。

年产5万吨PVC的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的氯乙烯合成工段工艺初步设计 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本设计是年产5万吨聚氯乙烯的氯乙烯合成工段的初步工艺设计,本设计根据株洲化工集团现场实习有关资料及有关文献,完成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此设计配有说明书一份、图纸三份。 说明书内容:1.PVC和VC的发展及发展趋势。2.合成工段的生产原理、流程。3.物料衡算、热量衡算。4.主要设备的设计和选型.5.管道的设计及选型。6.三废处理安全与防火技术。 三副图纸:1.带控制点的物料流程图。2.车间平面布置图。3.主要设备的装配图。 关键词:合成、PVC、VC、工艺、设计。 目录 前言 1 绪论 (3) 1.1 聚氯乙烯(PVC) (3) 1.1.1 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 (3) 1.1.2 聚氯乙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 1.1.3 聚氯乙烯系列聚合物的性质 (4) 1.1.4聚氯乙烯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5) 1.1.5 聚氯乙烯合成方法 (6) 1.2 氯乙烯(VC) (10) 1.2.1 氯乙烯的合成 (10) 1.2.2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3) 1.2.3 主要工艺参数 (14) 1.2.4 主要原料和产物的物化性质 (15) 2 工艺计算 (16) 2.1 物料衡算 (16) 2.1.1 计算依据 (16) 2.1.2 计算 (17) 2.2 热量衡算 (24) 2.2.1 衡算方法 (24) 2.2.2 标况下有关物化数据表 (25) 2.2.3 计算 (25) 3 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32) 3.1 石墨冷却器的选型 (32) 3.1.1 已知条件 (32) 3.1.2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32) 3.2 石墨预热器的选型 (33) 3.2.1 已知条件 (33)

精品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8万吨杨成

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 院、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摘要 本设计是年产八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脂(PET)合成的工艺设计。本文对PET的研究,生产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并介绍了PET的制备方法和确定了PET的生产工艺。在确定PET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主要设备选型,工艺管路设计。利用Auto CAD 软件绘制主要设备图,工艺流程图以及车间布置图。文中还对三废处理及废料回收、节能措施与安全防范、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核算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脂;PET;Auto CAD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eighty thousand tons of polyethylene t erephthalate (PET) process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PET study, a detailed ove rview of the production, expounds its role and position chemical in industry. And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ET and set the PET production technology.In determining the PE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s,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process piping design. Use Auto CAD software draw the main equipment figure, process flow diagram and workshop layout figure. The paper also for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safet y,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imply explained. Key word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Auto CAD

PET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图

工艺控制略解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吹塑瓶的生产按型坯的预成型不同可分为注射拉伸吹塑(简称注拉吹)和挤出拉伸吹塑(简称挤拉吹)。在这两种成型方法中,由于注拉吹工艺易控制,生产效率高,废次品少而较为通用。 PET吹塑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压瓶,如充装碳酸饮料的瓶;另一类为无压瓶,如充装水、茶、油等的瓶。 虽然生产厂家不同,但其设备原理相似,一般均包括供坯系统、加热系统、吹瓶系统、控制系统和辅机五大部分。吹塑工艺PET瓶吹塑工艺流程。影响PET瓶吹塑工艺的重要因素有瓶坯、加热、预吹、模具及环境等。 茶饮料瓶是掺混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的改性PET瓶或PET与热塑性聚芳酯的复合瓶,在分类上属热瓶,可耐热80℃以上;水瓶则属冷瓶,对耐热性无要求。在成型工艺上热瓶与冷瓶相似。 2.1、瓶坯: 制备吹塑瓶时,首先将PET切片注射成型为瓶坯,它要求二次回收料比例不能过高(5%以下),回收次数不能超过两次,而且分子量及粘度不能过低(分子量31000-50000,特性粘度0.78-0.85cm3/g) 2.2、加热: 瓶坯的加热由加热烘箱来完成,其温度由人工设定,自动调节。烘箱中由远红外灯管发出远红外线对瓶坯辐射加热,由烘箱底部风机进行热循环,使烘箱内温度均匀。瓶坯在烘箱中向前运动的同时自转,使瓶坯壁受热均匀。 2.3、预吹: 预吹是二步吹瓶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指吹塑过程中在拉伸杆下降的同时开始预吹气,使瓶坯初具形状。这一工序中预吹位置、预吹压力和吹气流量是三个重要工艺因素。预吹瓶形状的优劣决定了吹塑工艺的难易与瓶子性能的优劣。正常的预吹瓶形状为纺锤形,异常的则有亚铃状、手柄状等,如图2所示。造成异常形状的原因有局部加热不当,预吹压力或吹气流量不足等,而预吹瓶的大小则取决于预吹压力及预吹位置。在生产中要维持整台设备所有预吹瓶大小及形状一致,若有差异则要寻找具体原因,可根据预吹瓶情况调整加热或预吹工艺。预吹压力的大小随瓶子规格、设备能力不同而异,一般容量大、预吹压力要小;设备生产能力高,预吹压力也高。 即使采用同一设备生产同一规格的瓶子,由于PET材料性能的差异,其所需预吹压力也不尽相同。玻纤增强的PET材料,较小的预吹压力即可使瓶子底部的大分子正确取向;另一些用料不当或成型工艺不适当的瓶坯,注点附近有大量的应力集中不易消退,如果吹塑,常会在注点处吹破或在应力测试中从注点处爆裂、渗漏。根据取向条件,此时可如所示把灯管移出2-3支至注点上方开启,给予注点处充分加热,提供足够热量,促使其迅速取向。对于已加热二次使用的瓶坯或存放时间超标的瓶坯,由于时温等差效应,二者成型工艺相似,与正常瓶坯相比,其要求的热量要少,预吹压力也可适当降低。

车间生产工艺流程总结

车间实习总结 通过一周的车间实习,使我对车间的生产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工作做简要的总结。 一、信息提取 易飞系统的数据庞大,数据源的录入由较多的部门负责,每一项的数据在不同的“信息表”里。由于前期的录入数据源工作庞大,首先确保录入数据源的准确性。如果数据源偏差、遗落,对后期的核算工作造成巨大影响,那么信息的录入势必达不到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最终财务报表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来讲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每个部门使用易飞系统进行核算时,有自己的使用的某项功能。比如,采购部门录入采购来的原材料的价格,仓库负责录入重量,外协价格在“打印自定义报表”中,库存查询用到“查询库存状况”。在单部门的操作中,大大简便了工作。但信息的录入,其目的在于信息的使用。各部门独立的信息录入,并不能达到财务部门方便使用的目的。那么,信息提取就是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将零散、分离的信息提取出来,整合成能够直接使用的信息。在各个部门录入的大量源数据中,提取出财务部门核算时所需的某几种信息,直观的看出每一个半成品、成品的成本价格及重量,在实际应用中将信息使用最大化,一是便捷财务部门的核算,二是不浪费前期的录入工作。在此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 1、如何确保数据源的准确录入,前期数据缺失该如何补全? 我们从目的出发,信息的最终流向使用者。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

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可计量。例如:财务部门核算一类产成品的成本价格,需要该产成品的料、工、费。从购入材料开始,每一步工序的材料费、工人的工资以及应摊销的制造费用等等。那么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在易飞系统中应注意这些必需数据的登记。就目前了解发现,前期数据的遗失无法避免,但通过逐步整理完善近期数据,从而可以推导估算前期数据。 2、如何将所需信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 数据源的逐步完善使得数据库不断庞大,每个部门在使用时所需的信息不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编写合适的提取公式。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成本计算法、间接成本计算法、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在实际了解过程中,仓库、财务部、技术部对于同一产品的核算有所出入。如果各部门的数据来源是一致的,就可能是计算公式的不同造成了计算结果的差异,那么采用何种计算方式更贴近于实际,使得各使用者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一致的。 二、仓库管理 通过实地了解原材料仓库、半成品仓库及成品仓库发现以下问题: 1、原材料仓库的摆放存在不足。 原材料的摆放不得当造成盘点不便,很多材料只能大概估算,久而久之造成账表与实物的不符,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该问题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例如:钢材仓库中,货架适用于长度6米的钢材,采购部门与仓库的衔接不当造成采购入库的钢材长度有8米、16米甚至更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1生产方法 按其所用原料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 ⑴乙烯法 此法系以乙烯为原科,可通过三种不同途径进行,其中两种是先以乙烯氯化制成二氯乙烷:C2H4 + Cl2 → C2H4Cl2 然后从二氯乙烷出发,通过不同方法脱掉氯化氢来制取氯乙烯;另一种则直接从乙烯高温氯化来制取氯乙烯。现分述如下: ①二氯乙烷在碱的醇溶液中脱氯化氢(也称为皂化法) C2H4Cl2+ NaOH → C2H3Cl + NaCl + H2O 此法是生产氯乙烯最古老的方法。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必须使反应在碱的醇溶液小进行。这个方法有严重的缺点:即生产过程间歇,并且要消耗大量的醇和碱,此外在生产二氯乙烷时所用的氯,最后成为氯化钠形式耗费了,所以只在小型的工业生产中采用。 ②二氯乙烷高温裂解 C2H4Cl2→ C2H3Cl + HCl 这个过程是将二氯乙烷蒸气加热到600℃以上时进行的,与此同时,还发生脱掉第二个氯化氢生成乙炔的反应,结果使氯乙烯产率降低。为了提高产率,必须使用催化剂。所用的催化剂为活性炭、硅胶、铝胶等,反应在480~520℃下进行,氯乙烯产率可达85%。 ③乙烯直接高温氯化 这一方法不走二氯乙烷的途径,直接按下式进行: C2H4 +Cl2→ C2H3Cl + HCl 由上式可以看出这一反应是取代反应,但实际上乙烯与氯在300℃以下主要是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要想使生成氯乙烯的取代反应成为唯一的反应,则必须使温度在450℃以上,而要避免在低温时的加成过程,可以采用将原科单独加温的方法来解决,但在高温下反应激烈,反应热难以移出,容易发生爆炸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生产运营主要数据的计算方法 一、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的时候起,到成品完工的时候 为止,其间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部件装置和总装配等工艺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各工艺阶段之间的停顿时间之和。 1、生产时间: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F×K; 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分钟)=(365天-法定节假日天数-休假天数)×8小时×生产班次×60分钟; 2、产品均衡生产批量=每月最大生产批量×0.8(系数); 3、顺序移动生产; 4、平行移动生产: tmax 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5、平行顺序移动生产: 二、生产节拍: 节拍就是流水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节拍是一种期量标准,是流水线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速度和效率。(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按下式计算:r =Te/N =Toβ/N 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 N ——计划期制品的产量 Te——计划期流水线的有效工作时间 To ——计划期流水线的制度工作时间 β——工作时间有效利用系数; (2)进行工序同期化:进行工序同期化时,先要粗算一下各工序的设备负荷,凡工序时间大于节拍或大于(n×r)的(r是节拍,n是整数),都要采取措施以压缩这些工序的工序时间。 (3)确定各工序的工作地数(设备数量),计算设备的负荷率。设备负荷率决定了流水线工作的连续程度。一般当负荷率低于75%时,宜组织间断流水线。如果线上大多数工序的工时定额均超过流水线的平均节拍,可以采用两条流水线。 1、生产节拍(R)=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钟)/计划期产品产量(件)=T/Q; 2、生产节奏(Rg)=生产节拍×产品批量=R×N; 三、生产能力:

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

干货推荐|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 2017-09-28 文/贾晓亮张振明田锡天许建新 生产数据。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而言,建立以制造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流是一项核心工作。本文基于 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BOM的研究,分析了制造BOM的内涵、结构,提出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并面向制造企业数据管理的需求,对以制造工艺数据为基础的制造数据管理进行了论述。 来源:互联网 0引言 离散型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准确的产品结构、零件分类、工艺路线、工艺 装备、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信息。物料清单BOM ( Bill of Material ,BOM )是目前企业组织产品数据的重要形式,它可能包含产品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等,是联系设计、工艺、生产等部门的重要纽带。制造企业在生产中需要可显示产品制造的阶层关系、用料依据等的BOM,它是计算成本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BOM的复杂性,采用手工进行数据的汇总,不但费时、费力、易出错,而且很难满足应用的需求,这已成为制约企业实现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而言,建立以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流是一项核心工作。 1 BOM的概念和内涵 从概念上,BOM是指构成一个物料项的所有子物料项的列表。所谓物料项是指所 有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物体形态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原材料、标准 件、成品、零件、装配件、构型件、工装、工具和夹具等,它们是组织产品的设计、工

艺、生产等所有与产品相关活动的依据。每个物料项本质都是一个对象, 具有属性和方法,属性包括产品数据的全部内容,并依赖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制造企业具体环境。物料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十分丰富,如零件和数字模型及图纸的描述关系、零件和原材料间的加工关系、零件和工装夹具之间的基准依赖关系、子物料项与父物料项间的装配关系、功能相同的两个物料项间的互换关系等。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就是物料项依据不同的语义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目前,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分别在PDM、CAPP、ERP系统中进行BOM 的管理。实际上,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数据、工艺数据、生产数据之间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但由于BOM的阶段性和多视图的特性,对BOM的本质及其如何组织、管理产品数据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BOM进行划分,可得到不同的阶段和视图,如工程BOM(Engineering Bill of Material , EBOM )、工艺BOM (( Planning Bill of Material ,PBOM )、制造BOM (Manufacturing Bill of Material ,MBOM )、客户BOM ( Customer Bill of Material,CBOM )等。这些BOM分别反映了产品数据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结构,同时它们之间的数据演变和传递构成了产品数据流。 (1) EBOM EBOM是产品在工程设计阶段的BOM形式。它主要反映产品的设计结构和物料项的设计属性。物料项的设计属性是产品功能要求的具体体现,如重量要求、寿命要求、外观要求等。它包含物料项的图纸信息,即物料项的原始几何信息和结构关系。EBOM是设计部门向工艺、生产、采购等部门传递产品数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EBOM 是产品数据的源头。

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氯乙烯工艺毕业设计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氯乙烯单体(VCM)是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主要原料,其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直接影响到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和成本。 氯乙烯生产工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生产和工艺改造,产生了电石法、二氯乙烷法等工艺,发展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的工艺属乙烯平衡氧氯化工艺。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由乙烯、氯气和氧气生产氯乙烯,整个工艺过程既不产生氯化氢,又不消耗氯化氢,大大降低了原料的成本,此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技术经济较合理的方法,全世界93%以上的氯乙烯是采用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的。 二.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容: 1.工艺生产方法确定、生产流程设计与论证 2.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酯化合成工艺主要生产设备设计与选型 4.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措施 三.计划进度 1.第一周:在完全理解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查阅资料,做好准备 工作,包括:了解学位论文的格式、查阅相关文献(万方数据、 中国期刊网、维普资询、硕博论文等)、学习氯乙烯的工艺设 计方法。 2.第二周:选择出设计方案。 3.第三周:参照数据。 4.第四周:撰写毕业论文。 5.第五周:进行毕业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应提交的材料: 1、论文电子稿 2、论文打印搞 3、过程资料记录本(实验记录本)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年月日 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 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 本人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被发现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和一切后果。 毕业生签名:日期:

PET管胚生产工艺

P E T管胚生产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PET管胚生产工艺流程 1. 塑料瓶发白: a.局部:相应的区段增加加热(过渡拉平);整体:瓶胚设定点温度太低,Setpoint太低 b.增加加热灯数目 c.增加多个加热区的加热百分比 2. 塑料瓶混浊不透明: 加热过渡a.降低加热百分比 b.降低Setpoint c.减少加热灯数目 d.提高吹风风量 3. 瓶底里面有皱折: 底部加热过分或预吹瓶有问题;a.降低底部加热温度; b.提前预吹时间;c.提高预吹瓶压力; d. 增大预吹瓶气流量; 4.底部放大镜想象: a.升高底部的加热; b.减小底部其他部位的加热; c.提高预吹瓶压力; d. 提高气流量;e.提前预吹时间; 5.底偏: a.减小加热比列; b.提高拉伸杆活塞压力; c.调节拉伸杆和底模间的距离; d.延后预吹时间; e.减小预吹压力; f.减小吹瓶时间 g.减少瓶胚对中程度; h.检查拉平杆上的导向环和喷嘴扩散器6.花状瓣瓶底发白:原因:瓶底温度太低;瓶底塑料太少;注塑点偏离中心。

① 当所有底角发白,注塑点在中间时: a.在瓶底增加加热 b.提前吹瓶时刻 ② 当注塑点偏离只有一两个发白时 a.延后预吹时刻; b.减少预吹瓶压力 7.瓶颈下有皱折:预吹瓶太晚或压力太小或加热太过造成的a.提前预吹时刻 b.增加压力 c.减少加热 8.硬颈(瓶颈放大镜现象)a.延后预吹时刻 b.降低预吹压力 c.增加区域加热(颈部)9.瓶颈变形(瓶颈轴与瓶子轴不对中)原因:这一区域加热过分。 a.减少这一区域的加热 b.调节冷却块位置高度 c.检查烘箱鼓风情况,加大鼓风。 10.花纹不好:原因吹瓶压力太小。 11.花瓣状瓶底成型不好:吹瓶压力太小,瓶底厚度不均。 12.瓶子太厚引起的环状带: 原因:瓶子上这一区域加热不足,增加这1区域的加热。 a.提前预吹瓶时刻。 b.增加预吹压力。 情况严重时瓶子某区域内缩是因为拉伸杆碰到瓶胚壁产生一个冷却区域。 13.瓶子圆周塑料分布不均匀:

氧氯制取氯乙烯

一、概述 1.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氯乙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的有乙醚香味的气体,沸点-13.9℃,临界温度142℃,临界压力为5.12MPa,尽管它的沸点低,但稍加压力,就可得到液体的氯乙烯。氯乙烯易燃,闪点小于-17.8℃,与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4~21.7%(体积)。氯乙烯易溶于丙酮、乙醇、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0.001g/L。 氯乙烯具有麻醉作用,在20~40%的浓度下,会使人立即致死,在10%的浓度下,—小时内呼吸管内急动而逐渐缓慢,最后微弱以致停止呼吸。慢性中毒会使人有晕眩感觉,同时对肺部有刺激,因此,氯乙烯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500ppm。 氯乙烯是分子内包含氯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于双键的存在,氯乙烯能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工业应用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其均聚与共聚反应。 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易聚合成聚氯乙烯。氯乙烯也可以和其它不饱和化合物共聚,生成高聚物,这些高聚物在工业上和日用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因此,氯乙烯的生产在有机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氯乙烯的生产方法 氯乙烯首先在工业上实现生产是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是使用电石水解成,乙炔和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的。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C2 + 2H2O → Ca(OH)2 + C2H2 C2H2 + HCl CH2CHCl 50年代前,电石是由焦炭与生石灰在电炉中加热生成: CaO+3C CaC2 + CO 随着氮乙烯需求量的增加,人们致力于寻找生产氯乙烯更廉价的原料来源。在50年代初期,乙烯成为生产氯乙烯更经济、更合理的原料。实现了由乙烯和氯气生产氯乙烯的工业生产路线。该工艺包括乙烯直接氯化生产二氯乙烷及二氯乙烷裂解生产氯乙烯。 随后,人们注意到二氯乙烷裂解过程,除生成氯乙烯外还生成氯化氢。由此,工业界想到由氢化氢可以连同乙炔生产工艺一起生产氯乙烯。 CH 2=CH2十C12→ CH2C1—CH 2C1 CH 2C1—CH 2C1→ CH2=CHC1十HC1 十HCl → CH2=CHC1 50年代后期,开发出乙烯氧氯化工艺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对氯乙烯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乙烯、氧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二氯乙烷,和直接氯化过程结合在一起,两者所生成的二氯乙烷一并进行裂解得到氯乙烯,这种生产方法称为平衡法。 至今世界上虽仍有少量的氯乙烯来自于电石乙炔及乙炔—乙烯混合法,而绝大部分氯乙烯是通过基于乙烯和氯气的平衡过程生产。平衡氧氯化生产工艺仍是已工业化的、生产氯乙烯单体最先进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93%的聚氯乙烯树脂都采用由平衡氧氯化法生产的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该法具有反应器能力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单体杂质含量少和可连续操作等特点。 二、反应原理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三步反应:

PET生产工艺

3.2.1产品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 别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酞酸乙二酯;的确凉;涤纶;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达克纶等。大量用作纤维,而工程塑料树脂可分为非工程塑料级和工程塑料级两大类,非工程塑料级主要用于瓶、薄膜、片材、耐烘烤食品容器等。 化学分子结构: PET 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PET 有酯键,在强酸、强碱和水蒸汽作用下会发生分解,耐有机溶剂、耐候性好。缺点是结晶速率慢,成型加工困难,模塑温度高,生产周期长,冲击性能差。一般通过增强、填充、共混等方法改进其加工性和物性,以玻璃纤维增强效果明显,提高树脂刚性、耐热性、耐药品性、电气性能和耐候性。但仍需改进结晶速度慢的弊病,可以采取添加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等手段。加阻燃剂和防燃滴落剂可改进 PET 阻燃性和自熄性。目前,聚酯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续扩大。 3.2.2工艺介绍 切片聚酯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目前华润包装采用的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 PTA法连续工艺主要有德国吉玛(Zimmer)公司、美国杜邦公司、瑞士伊文达(Inventa)公司和日本钟纺(Konebo)公司等几家技术。其中吉玛、伊文达、钟纺技术为5釜流程,杜邦则开发了3釜流程(目前正在开发2釜流程),两者缩聚工艺基本相似,区别在于酯化工艺。如5釜流程采用较低温度及压力酯化,而3釜流程则采用高乙二醇(EG)/PTA摩尔比和较高的酯化温度,以强化反应条件,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总的反应时间为5釜流程10小时,3釜流程3.5小时。目前世界大型聚酯公司都采用集散型(DCS)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并对全流程或单釜流程进行仿真计算。 企业目前采用的工艺称为直接酯化法,对苯二甲酸与过量乙二醇在200℃下先酯化成低聚合度(如X=1~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后在280℃下终缩聚成高聚合度的最终聚酯产品(n=100~200),这一步与间接酯化法相同。随着缩聚反应程度的提高,体系粘度增加。在工程上,将缩聚分段在两反应器内进行更为有利。前段预缩聚:270℃,2000~3300Pa。后段终缩聚:280~285℃,60~130Pa。 PTA和MEG按照一定的摩尔比进行配料,再加入事先调配好的各项添加剂等,在浆料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并打入酯化釜进行PTA和EG发生反应,生成单体。单体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有酯化Ⅰ和酯化Ⅱ两个阶段,在预聚和终聚釜中,单体在温度升高,真空度提高的情况下,以及催化剂的参与下聚合形成长链,同时释放

年产12万吨氯乙烯合成工艺设计书

年产12万吨氯乙烯合成工艺设计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依据 ①HGT 20688-2000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②国家相关政策、技术及市场相关资料。 1.2项目建设范围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本项目的设计内容为:初步设计说明书,项目可行性研究,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总厂的平面布局,车间设备的布局,创业规划书,用户手册。 1.3主要设计原则 ①反应热及时移出: 反应是放热反应,局部过热会影响催化剂的寿命(HgCl 升华,使其活性下降)。因此, 2 在反应过程中,必须及时地移出反应热。 ②反应器型式: 工业上经常采用多管式的固定床氯化反应器,管内盛放催化剂。 经过干燥和已经净化的乙炔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自上而下地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 ③管外用加压的循环热水进行冷却。 ④发挥催化剂床层的效率,提高处理量: 反应是放热反应,乙炔的空速大,则有局部过热现象(热点温度),因此,乙炔的空速也受到限制。 如果整个床层温度都接近最佳的允许温度,就可以充分发挥催化剂床层的效率:采取分段进气、分段冷却和适当调整催化剂活性等方法,可以使床层温度分布得到改善,乙炔空速可以提高,因而催化剂的生产能力也可以显著提高。 1.4设计特点 本设计采用乙炔法。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CH≡CH+HCl→CH2=CHCl

1.5设计标准 本设计按照原化工部制定的《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及有关国家的专业标准。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论证 2.1项目背景 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的增长,刺激了PVC树脂生产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生产企业80余家,但规模较小,年产十万吨以上的厂家仅有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总公司。近年我国PVC树脂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与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工艺技术落后,VC原料短缺有直接关系。我国相关技术也基本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且相关资源也不够丰富,致使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生产氯乙烯厂家还是使用的比较落后的乙炔法,但是此方法对于我国目前国情还是有相当大的适应性,虽然它是最古老但最简单的商业生产路线。乙炔法合成氯乙烯曾为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至今仍约占我国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3、产量的1/2以上。目前我国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生产厂共76家,总生产能力124万吨/年。在能源成本愈来愈高以及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建立在高能耗电石基础上的乙炔法聚氯乙烯工业正面临严峻考验。 2.2国内市场现状及预测 目前国内整体化工市场并未出现全面复苏的现象,仍然处于弱势格局,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PVC行业难改低迷态势,业内难言乐观,而作为电石的主要下游消耗行业,电石市场难免受此牵连,市场僵持局面难以突破,因此预计后市仍将以平稳运行为主,小幅调整

PET瓶吹塑设备及加工工艺概述

PET瓶吹塑设备及加工工艺概述 吹塑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压瓶, 如充装碳酸饮料的瓶; 另一类为无压瓶, 如充装水、茶、油等的瓶。茶饮料瓶是掺混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的改性瓶或与热塑性聚芳酯的复合瓶, 在分类上属热瓶, 可耐热80℃以上; 水瓶则属冷瓶, 对耐热性无要求。在成型工艺上热瓶与冷瓶相似。笔者主要讨论冷瓶中的有压饮料瓶成型工艺 1 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的规模化,吹瓶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效率也越来越高。设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由从前的每小时生产几千个瓶发展到现在每小时生产几万个瓶。操作也由过去的手动按钮式发展为现在的全电脑控制, 大大降低了工艺操作上的难度, 增加了工艺的稳定性。 当前, 注拉吹设备的生产厂家主要有法国的SIDEL公司、德国的KRONES公司等。虽然生产厂家不同, 但其设备原理相似, 一般均包括供坯系统、加热系统、吹瓶系统、控制系统和辅机五大部分。 2 吹塑工艺 瓶吹塑工艺流程。影响瓶吹塑工艺的重要因素有瓶坯、加热、预吹、模具及环境等。 2.1 瓶坯 制备吹塑瓶时, 首先将切片注射成型为瓶坯, 它要求二次回收料比例不能过高(5%以下), 回收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而且分子量及粘度不能过低(分子量31000-50000, 特性粘度0.78-0.85cm3/g)。注塑成型的瓶坯需存放48h以上方能使用。加热后没用完的瓶坯, 必须再存放48h以上方能重新加热使用。瓶

坯的存放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 瓶坯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优劣, 应选择易吹胀、易定型的材料, 并制定合理的瓶坯成型工艺。实验表明, 同样粘度的PET材料成型的瓶坯, 进口的原料要比国产料易吹塑成型; 而同一批次的瓶坯, 生产日期不同, 吹塑工艺也可能有较大差别。瓶坯的优劣决定了吹塑工艺的难易, 对瓶坯的要求是纯洁、透明、无杂质、无异色、注点长度及周围晕斑合适。 2.2 加热瓶坯的加热由加热烘箱来完成, 其温度由人工设定, 自动调节。烘箱中由远红外灯管发出远红外线对瓶坯辐射加热, 由烘箱底部风机进行热循环, 使烘箱内温度均匀。瓶坯在烘箱中向前运动的同时自转, 使瓶坯壁受热均匀。灯管的布置在烘箱中自上而下一般呈区字形, 两头多, 中间少。烘箱的热量由灯管开启数量、整体温度设定、烘箱功率及各段加热比共同控制。灯管的开启要结合预吹瓶进行调整。 要使烘箱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高度、冷却板等的调整很重要, 若调整不当, 吹塑时易出现胀瓶口(瓶口变大)、硬头颈(颈部料拉不开)等缺陷。 PET注坯及吹瓶工艺要点 https://www.sodocs.net/doc/d812728736.html, 发布: -6-4 17:13:53 来自: 模具网浏览: 218 次PET在饮料包装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饮料包装业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 饮料包装业的发展也为PET的应用提供了发展空间。严格控制PET注坯及吹瓶工艺是保证PET瓶的外观与其经济性的关键。 PET的特性

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

干货推荐 | 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 2017-09-28 文/贾晓亮张振明田锡天许建新 制造BOM可显示产品制造的阶层关系、工艺路线、工艺装备、材料等,是离散型制造企业重要的基础和生产数据。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而言,建立以制造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流是一项核心工作。本文基于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BOM的研究,分析了制造BOM的内涵、结构,提出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并面向制造企业数据管理的需求,对以制造工艺数据为基础的制造数据管理进行了论述。 来源:互联网 0 引言 离散型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准确的产品结构、零件分类、工艺路线、工艺装备、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信息。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BOM)是目前企业组织产品数据的重要形式,它可能包含产品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等,是联系设计、工艺、生产等部门的重要纽带。制造企业在生产中需要可显示产品制造的阶层关系、用料依据等的BOM,它是计算成本的重要基础数据。由于BOM的复杂性,采用手工进行数据的汇总,不但费时、费力、易出错,而且很难满足应用的需求,这已成为制约企业实现信息化的瓶颈问题。对于制造企业信息化而言,建立以BOM为核心的产品数据流是一项核心工作。 1 BOM的概念和内涵 从概念上,BOM是指构成一个物料项的所有子物料项的列表。所谓物料项是指所有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物体形态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原材料、标准件、成品、零件、装配件、构型件、工装、工具和夹具等,它们是组织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等所有与产品相关活动的依据。每个物料项本质都是一个对象,具有属性和方法,属性包括产品数据的全部内容,并依赖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制造企业具体环境。物料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十分丰富,如零件和数字模型及图纸的描述关系、零件和原材料间的加工关系、零件和工装夹具之间的基准依赖关系、子物料项与父物料项间的装配关系、功能相同的两个物料项间的互换关系等。产品的生命周期过程,就是物料项依据不同的语义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目前,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分别在PDM、CAPP、ERP系统中进行BOM的管理。实际上,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数据、工艺数据、生产数据之间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但由于BOM的阶段性和多视图的特性,对BOM的本质及其如何组织、管理产品数据还需进行深入研究。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BOM进行划分,可得到不同的阶段和视图,如工程BOM(Engineering Bill of Material,EBOM)、工艺BOM((Planning Bill of Material,PBOM)、制造BOM(Manufacturing Bill of Material,MBOM)、客户BOM(Customer Bill of Material,CB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