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第七章 力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第七章 力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第七章 力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案 第七章 力

第 1 页八物理下册第七章力

第七章力第1节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

第 2 页

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 3 页相应完成《导学案:12.4 力》

(四)布置分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弹簧、铅丝、纸条、刻度尺、木板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

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第 4 页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性形变:能自行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叫做弹性限度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7.2 弹力》

五.布置分组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七章力第3节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第 5 页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2)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3)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现象。(2)通过对用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重力的方向及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方向

教学准备: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瀑布下落,苹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课。

演示:橡皮做圆周运动,橡皮不会跑掉,感到手用一个力拉住橡皮,同样,月亮绕地球转动。由于地球与月亮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与地球吸引苹果,使苹果下落的力是一样的。

二.新课教学

科学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两个物体(大:天体,小: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万有引力”。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举例:吊灯把吊绳拉紧;台灯压着桌面等。

引入重力概念。

(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

提问: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理由是用手提起质量大的物体,所用的力大,根据二力平衡,重力就大。

第 6 页

实验过程:分别测出一组质量(钩码)及重力的数值,并描点绘图。由实验结果可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数约9.8N/㎏。用g表示,即g=9.8N/㎏。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地球上质量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质量m/kg

重力G/N

(二)重力的公式

G=mg其中G表示重力(N),m表示质量(㎏),g是9.8N/㎏,粗略计算:g取10N/㎏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7.3 重力》

五.布置分组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人教版第七章《力》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第 7 页【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力字词语有多少呢?

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

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

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1 、力的定义

活动一:①请同学们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感受力的出现。

②把磁铁和一个铁块分别放在小车上,靠近,观察现象。

结合刚才的感受和实验,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力出现的场景,以及课本上的图12.4-2,完成右上表。

师引导学生举出的事例,尽量效果各不相同。

师生分析上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分析强调: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的出现最少的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分别叫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是同时存在的。

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必须接触吗?不一定。

2、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二:小组讨论,上面的事例中力产生的效果分别是什么?分组回答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要特别说明运动状态中的两方面: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力的效果在改变时,有时却不一样,如脚踢球后,球速有时是不一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大小的。

手拉弹簧

人推车

脚踢球

头顶球

手扑球

磁铁吸引磁铁

第 8 页3、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

活动三:体会力的大小。手托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3牛。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4、力的三要素

活动四: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推凳子:①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凳子中间,向不同方向推凳子②用不同的力向同一方向推凳子③用同样的力,向同样的方向,分别在凳子上方和下方推凳子。三次产生的效果一样吗?

师生分析:可见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力的三要素。5、力的示意图

师:可见要想把一个力完整的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请大家阅读课本看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

试试看:在右图中画出用1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若还有一个6N的力水平向左拉,怎样画?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黑板展示)

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

画力的示意图方法: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好作用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