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DB12T 778-2018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DB12T 778-2018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DB12T 778-2018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DB12T 778-2018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ICS43.020

R 84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778—2018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Code for setting of on-street parking spaces

2018-03-16发布2018-04-16实施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泊位布设 (2)

5.1 一般规定 (2)

5.2 规划要求 (2)

5.3 设置要求 (3)

5.4 设计要求 (4)

5.5 编号要求 (6)

6 泊位材料 (7)

6.1 一般规定 (7)

6.2 材料要求 (8)

7 泊位施工 (11)

7.1 一般规定 (11)

7.2 施工要求 (11)

8 泊位验收 (12)

8.1 一般规定 (12)

8.2 验收要求 (13)

9 辅助设施 (13)

9.1 泊位标志 (13)

9.2 收费亭 (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天津市收费停车泊位行政区划代码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道路编码示例(和平区)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停管处、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建新、樊轩慧、沙春义、朱永祥、邱照宝、刘新杰、赵文志、穆刚、王存海、王杰鸣、吴长清、刘烝、韩嘉成、陈伟清、黄山。

引言

科学、合理设置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加强泊位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使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规划、设置和使用符合道路交通组织要求,对于提升服务水平,保障城市道路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共享经济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共享单车正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宜兼顾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根据《天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2015第16号)的要求、GA/T 850《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和GB 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编制本规范。

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征求了相关规划、设计和管理单位的意见,结合了我市的实际情况,最后经审查定稿。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的总则、泊位布设、泊位材料、泊位施工、泊位验收、辅助设施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建成区道路路内小型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1383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T 24722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GB 502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A/T 850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GJJ 375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JGJ 10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T/T 280 路面标线涂料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F7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 urban road

指城市中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相关规范和标准所要求的技术条件的市政道路及其附属设施。

3.2

停车泊位 parking spaces

为停放车辆而设置的停车空间。

3.3

路内停车泊位 parking spaces on-street

利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停车泊位。

3.4

停放周转率 parking turnover rate

单位时间每个停车泊位的停车次数。

3.5

V/C 比值 V/C ratio

V/C 比值为路段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其中V为交通量,C为通行能力。

3.6

停车泊位编号 Parking space number

指对停车泊位按区、道路和泊位位置进行顺序排列的组合代码,它由区代码、道路代码和泊位代码构成。

3.7

城市建成区 urban built-up area

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4 总则

4.1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确保交通安全畅通”的设置原则。

4.2 宜建立统一的机动车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对停车泊位进行编号和信息动态管理,提高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

4.3 对己设置的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应定期进行动态评估,为增加、减少、撤销及调整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提供指导。

5 泊位布设

5.1 一般规定

5.1.1 停车泊位的布设应当处理好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保障各类车辆、行人的通行和交通安全。

5.1.2 停车泊位应遵循快速便捷、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对于机动车单向通行道路,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宜应用右侧停放;对于机动车双向通行道路,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采用右侧停放。停放周转率应以停车需求调查和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数量,集约利用道路资源。

5.1.3 停车泊位可依所在地区、道路编号,建立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并宜与路外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衔接。

5.1.4 停车泊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应符合GB 5768的规定。

5.2 规划要求

5.2.1 停车泊位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进行选址,保障道路交通畅通、安全、有序,并根据本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5.2.2 停车泊位设置时,应以停车调查和需求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泊位空间分布位置和数量。全日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停放周转率宜按6~8车次/天计算。

5.3 设置要求

5.3.1 设置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设置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

单位为米

5.3.2 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应满足表2 的规定。

表2 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5.3.3 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应满足表3 的规定。

表3 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5.3.4 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应满足表4 的规定。

表4 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5.3.5 对于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设施的道路,不宜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

5.3.6 设置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后,用于单向通行的道路宽度应不小于4m。

5.3.7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禁止设置区域:

a)快速路、主干路的主道;

b)慢行交通系统;

c)人行横道,人行道(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d)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

米以内的路段;

e)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

用上述设施的;

f)距路口渠化区域20米以内的路段;

g)水、电、气等地下管道工作井以及距离上述地点1.5m以内的路段;

h)大型公共建筑的疏散和防火通道。

5.4 设计要求

5.4.1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三种形式,宜优先选用平行式泊位设置,应紧靠道路两侧的侧石进行设置。

5.4.2 平行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应满足图1要求。

单位为厘米

图1 平行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

5.4.3 斜列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应满足图2要求。

单位为厘米

图2 斜列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

5.4.4 垂直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应满足图3要求。

单位为厘米

图3 垂直式停车泊位设计条件

5.4.5 多个停车泊位连续摆放形成一组停车泊位,每组停车泊位沿通道方向总长度宜在20m~80m 之间,并在端部增加停车泊位起止黄线。停车泊位遇消防栓、消防通道、无障碍设施通道时应断开,断开距离不宜小于5.5m,如图4所示。

图4 消防栓设施通道断开距离要求

5.5 编号要求

5.5.1 编号构成

5.5.1.1 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编号由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共八位组合构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分为三部分,一是区代码(1位字母),二是道路代码(3位数字),三是泊位代码(4位数字),示例如图5所示。区代码见附录A,道路代码应符合天津市交通管理部门的编码规则,附录B给出了和平区部分道路的代码。

图5 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编号

5.5.1.2 限时免费道路停车泊位编号由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共九位组合构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分为四部分,一是所在区代码(1位字母),二是所在道路代码(3位数字),三是路内停车位编号(4位数字),四是字母M。示例如图6所示。

图6 限时免费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编号

5.5.2 编号排列方法

以每条道路作为自然段,第一个泊位编号均采用全码(即八位或九位)。路段内进行双侧施划时,先完成一侧再续接另一侧,完成本路段泊位编号。

5.5.3 编号外形尺寸

5.5.3.1 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编号应设置在停车泊位外部左侧中心位置,字符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颜色为白色,字符尺寸为300 mm3150mm,字符间距为30mm,其设置应满足图7和图8要求。

单位为毫米

图7 停车泊位编号字符要求

单位为厘米

图8 停车泊位编号位置要求

5.5.3.2 限时免费道路停车泊位编号应设置在停车泊位内部左侧边框中心位置,字符采用道路交通标志字体(简体),颜色为黄色,字符尺寸为300 mm3150mm,字符间距为30mm。其设置应满足图7和图9要求。

单位为厘米

图9 停车泊位编号位置要求(限时免费)

6 泊位材料

6.1 一般规定

6.1.1 泊位标线涂料宜采用双组份标线涂料、水性标线涂料等绿色环保型标线涂料;也可采用热熔型和溶剂型标线涂料;道路收费停车泊位编号采用白色涂料,限时免费道路停车泊位编号采用黄色涂料;停车泊位的起止线采用黄色涂料。

6.1.2 泊位标线材料性能应符合JT/T 280和GB/T 24722的相关要求。

6.2 材料要求

6.2.1 双组份标线涂料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双组份标线涂料性能

6.2.2 水性标线涂料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水性标线涂料性能

6.2.3 热熔型标线涂料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热熔型标线涂料性能

表7 热熔型标线涂料性能(续)

6.2.4 溶剂型标线涂料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溶剂型标线涂料性能

6.2.5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性能

6.2.6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的用量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的用量

7 泊位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停车泊位标线施工,可在路面施工完成一周后开始;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停车泊位标线施工,应在混凝土养护膜老化起皮并清除后开始。

7.1.2 雨、雪、沙尘暴、强风、气温低于规定温度的天气,应暂停施工。

7.1.3 停车泊位标线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维护标线正常养护周期。

7.1.4 停车泊位标线施工应按照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实施。

7.2 施工要求

7.2.1 总体要求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标线施工应符合JTG F71相关规范的要求。

7.2.2 现场布设

7.2.2.1 按设计图纸要求,现场实际核查标线施划内容及施划位置,每条泊位线必须施划导线,施划的导线应与侧石平行处的泊位线外延100cm,与侧石相交的泊位线外延20cm,所有与侧石相交的泊位线应与侧石的间距为20cm。

7.2.2.2 施工人员必须穿着统一警示服装,以200m为一个施工区域进行布设作业控制区进行交通警示设施的摆放,交通警示设施采用反光路锥与警示带组成,反光路锥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5m。

7.2.2.3 施工车辆与施工设备,应按照交管和停车管理部门的要求停放,保证道路畅通,不应影响社会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7.2.3 路面及原有标线的清理

人工对路面清扫后,应使用专用吹风机吹扫路面,路面清扫必须干净,无尘土;原有不符合的尺寸标线应清除干净,用黑漆进行刷涂覆盖。

7.2.4 测量放样

施划基准线,应首先确定基准点,按照施工图确定一个基准点。所需基准点确定后,用线绳连接基准点放出基准线。放样时应按照施工图中的图形和位置,用清晰的乳胶材料在路面上做好标记,放样后应核准基准线位置与施工图中的位置是否一致。

7.2.5 标线施划

7.2.5.1 在新摊铺的沥青路面上进行泊位标线施划时,应在泊位标线的基准线上喷涂下涂剂,下涂剂干燥后,进行施划,防止标线干燥后颜色出现泛黄现象。

7.2.5.2 对原有路面的泊位线进行更改时,应对原有旧泊位线进行清除,清除干净后喷涂黑漆进行遮盖;在新泊位标线的基准线上喷涂下涂剂,下涂剂干燥后,进行施划。

7.2.5.3 控制施工速度均匀,施划标线应同时喷洒玻璃珠。当遇到局部路面不平整处应当采用贴胶带方式处理。

7.2.5.4 保证泊位编号字符的一致性、外观的完美性,泊位编号的字符宜采用模版方式进行喷涂。7.2.5.5 标线应有良好的视觉性,宽度一致,间距相等,边缘等齐,线形规则流畅,反光效果好,与路面结合牢固。

7.2.6 清理现场

施工过程中,应边施划边清理,做到无抛、洒、滴、漏,无污染物,机械设备无漏油漏水现象。施工队伍施划一段标线,应清理一段路面,保持路面清洁,不污染不损坏。废弃物及废水应统一收集到专用桶内,暂时存放在施工车辆上并集中清运到垃圾回收站。

7.2.7 开放交通

标线施划完毕后,待涂料固化后开放交通;如果温度偏低,则应适当延长开放交通时间。

8 泊位验收

8.1 一般规定

8.1.1 泊位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颜色均匀、边缘整齐,线型规则、线条流畅。

8.1.2 泊位标线涂层厚度应均匀,无明显起泡、皱纹、斑点、开裂、脱落等缺陷。

8.1.3 泊位标线的面撒玻璃珠应均匀,附着牢固,其性能和粒径分布应符合GB/T 24722的要求。

8.2 验收要求

8.2.1 外形尺寸

8.2.1.1 标线宽度允许误差为0mm~5mm。

8.2.1.2 泊位长度允许误差为±30mm。

8.2.1.3 泊位宽度允许误差为±15mm。

8.2.1.4 标线设置角度的允许误差为±3°。

8.2.2 标线厚度

8.2.2.1 双组份涂料泊位标线干膜厚度不小于0.4mm。

8.2.2.2 水性涂料标线湿膜厚度不小于0.3mm。

8.2.2.3 热熔型涂料标线干膜厚度不小于0.7mm。

8.2.2.4 溶剂型涂料泊位标线不小于0.3mm。

8.2.3 标线色度性能

8.2.3.1 泊位标线的颜色包括白色和黄色。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标线不应出现明显的变色。

8.2.3.2 泊位标线的表面色,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GB/T 16311中5.5.2表3和图1规定的范围内。

8.2.3.3 泊位反光标线的逆反射色,其色品坐标应符合GB/T 16311 5.5.2表4和图2规定的范围内。

8.2.4 标线光度性能

8.2.4.1 正常使用期间,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因数应满足夜间视认要求。一般情况下,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因数不应低于80mcd2m-22lx-1,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50mcd2m-22lx-1。

8.2.4.2 新划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应符合GB/T 21383的规定,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50mcd2m-22lx-1,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00mcd2m-22lx-1。

9 辅助设施

9.1 泊位标志

9.1.1 一般规定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辅助设施的设置应遵循规范化的原则。

9.1.2 泊位标志布设

9.1.2.1 停车泊位标志主要包括停车泊位公示牌和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

9.1.2.2 停车泊位公示牌和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宜设置在靠近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的人行道上,不宜占用盲道,宜采用单柱双面标志结构形式进行设置,标志牌板面应与行驶路线垂直,并应符合GB 5768的规定。如图10所示。

图10 停车泊位公示牌和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设置要求

9.1.2.3 停车泊位公示牌主要提供停车泊位起止点、泊位数量、使用时间、编号范围、经营单位名称及、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如图11所示。

图11 停车泊位公示牌要求

9.1.2.4 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主要提供停车场区域类别、定价形式、分时段收费标准以及监督、举

报电话等信息,如图12所示。

图12 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

9.1.3 材料要求

9.1.3.1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交通标志结构宜采用直埋式单柱双面标志结构形式。

9.1.3.2 泊位标志结构的基础应采用C25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基础尺寸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为600mm

3600mm3800mm。

9.1.3.3 泊位标志结构的立柱应采用镀锌钢管或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镀锌量不低于600g/m3,立柱尺寸

为φ89mm34mm34800mm。

9.1.3.4 停车泊位公示牌和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牌宜采用3003铝合金板制作,尺寸为2000mm31000mm 32mm;标志牌四个边角采用圆角方式,圆角半径为80mm;铝槽规格尺寸为62mm318mm32mm3800mm;铝角的规格尺寸为25mm325mm33mm31840mm和25mm325mm33mm3840mm。

9.1.3.5 反光膜采用Ⅰ类反光膜,应符合GB/T 18833中的相关要求。

9.1.4 泊位标志施工要求

9.1.4.1 泊位标志的施工应符合JTG F71和GB/T 23827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9.1.4.2 标志底板应在工厂进行加工成型,并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加固、拼接。

9.1.4.3 标志版面的形状、颜色、文字、图形及边框应严格按照GB 5768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9.1.4.4 标志版面的内容宜采用反光膜喷绘机直接进行喷绘的方式,也可采用反光膜刻字粘贴的方式进行制作。

9.1.4.5 所有标志支撑件的基础、钻孔及焊接均应按JTG/T F50以及GB/T 23827的要求执行。

9.1.4.6 泊位标志立柱中心与路缘石距离不小于750mm。

9.1.4.7 标志基础的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150kPa。水泥混凝土基础强度不应小于25MPa,并符合JTG D62的有关规定。

9.1.4.8 标志牌必须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 以上时才能安装。

9.1.4.9 标志牌板面外侧边缘与侧石的距离不小于250mm,标志牌净空不宜小于2000mm。

9.1.4.10 标志牌安装后板面应平整、完好,无起皱、开裂、缺损或凹凸变形,标志板任一处面积为50cm350cm表面上,不得存在总面积大于10mm2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气泡。夜间在车灯照射下,标志板底色和字符应清晰明亮,颜色均匀,不应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不能影响标志的认读。

9.1.5 泊位标志验收

9.1.5.1 标志面应平整完整完好,无起皱、开裂、缺损或凹凸变形。

9.1.5.2 标志面在夜间车灯照射下,底色和字符应清晰明亮、颜色均匀,不应出现明暗不均和影响认读的现象。

9.1.5.3 所有钢构件防腐层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应有流挂、滴瘤或多余结块,镀件表面应无漏镀等缺陷。

9.1.5.4 标志板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5mm。若外形尺寸大于1.2m时,允许偏差为其外形尺寸的±0.5%。标志底板厚度(mm)不小于设计。

9.1.5.5 标志板应平整,表面应无明显凹痕或变形,板面不平度不应大于7mm/m。

9.1.5.6 反光膜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逆反射系数值应不低于GB/T 18833规定。

9.1.5.7 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距离所允许的偏差值应在(0mm,+100mm)范围内。

9.1.5.8 立柱竖直度所允许偏差值应在±3mm/m范围内。

9.1.5.9 标志基础尺寸所允许偏差值应在(-50mm,+100mm)范围内。

9.1.5.10 基础混凝土强度应在合格标准内。

9.2 收费亭

城市道路路内机动车停车泊位收费亭的设置位置应便于对停车泊位区域的管理和服务,不应占用盲道。

市政道路交通设施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标志、标线、隔离栅、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本次市政3号路工程标段,即:起点接在建的市政3号路K0+800桩号,终点顺接既有xx公路,路线全长1.1公里。 根据市政3号路工程工程图纸的要求,制订了本工程的施工案。 二、施工编制依据 1、交通部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 2、交通部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3、交通部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4、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5、交通部2007年第30号公告《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 6、交通部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 7、交通部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8、交通部JT/T281-1995《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9、交通部JT/T374-1998《隔离栅技术条件》; 10、交通部JT/T388-1999《轮廓标技术条件》; 11、交通部JT/T 596-2004《公路防撞桶》; 12、交通部JTG F83-01-2006《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13、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477号《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 三、施工总体部署安排 市政3号路工程全长约1.1公里,根据实际工期和工程量暂作以下考虑,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我公司组建一个项目部,为了实施专业管理专业施工,项目部配置二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配置相应的专业专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从而促使工程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四、标志、标线、隔离栏、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和技术措施 (一)标志 1、施工案 (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数量、工期及质量目标,结合本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对本分项工程配备16吨吊机1台,350L混凝土搅拌设备1套,专业施工人员10人,测量试验仪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色彩色差仪、涂层测厚仪等)4台套。 (2)在标志制作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采用的原材料质保单及各类标志板面各种图案的配置图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所有运往工地的标志产品的质量均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技术标准。 (3)施工之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施工法 (1)施工放样 所有标志都应按图纸的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应与交通流向几乎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应由交通流的行近向来确定。 (2)基础施工 1)支柱基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开挖。现浇砼时,小型基础可不立模板。在浇注砼前基坑要进行修整,基底要夯实。 2)基底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后立模板、绑钢筋、钢筋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地脚螺栓和底法兰盘位置要正确。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 3)浇筑好的砼基础应进行养护,基础围应回填夯实。并应在安装支柱前完成。 (3)标志立柱制作安装 1)格按设计文件要求选购材料,所有钢板按设计文件要求必须有材质证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可加工。 2)将采购回来的钢材,按设计文件尺寸进行切割,型材用气割切割,钢板用轨道式切割机切割,切割好的钢材,用打磨机打磨,需拼接的部位,一定要切割成焊口。 3)焊条必须选用设计文件及国标要求的材料,焊缝厚度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焊好后材料应检查焊缝的厚度及平滑度。 4)将焊好的结构进行酸洗处理,必须洗干将,以确保除锈的彻底性。 5)将酸洗处理的铁件,浸放在热镀锌槽中,镀锌要均匀,必须保证镀锌厚度。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浅谈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发表时间:2018-05-16T14:59:09.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段惠姗1 李文娟2 [导读]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2天水孚嘉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甘肃省天水市 741000 摘要:笔者参与过多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的方案和设计。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项目实例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两者设计理念、方法的不同,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异同 一、引言 公路和城市道路从功能定位、服务需求、设计思路、技术标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只有在掌握和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后,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设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异同 1.功能定位 公路主要是以汇聚地方交通,疏散主干交通,连接城市之间节点,起到连通性的作用;城市道路一般不用于吸引大量车流,主要起到连接城市内各分区的作用,以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 2.参照标准 公路的设计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行业标准进行设计,规范号一般以“JTG”打头;城市道路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设计指导,规范号一般以“CJJ”打头。 3分级 公路按照行政管理等级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按照技术等级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城市道路等级则有四个: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设计理念 选线:公路路线方案的选择一般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主要是以项目所在的省、市公路路网规划为依据,受路线经过区域自然环境、地形、地质、农田保护用地、河流、饮用水源区、铁路、高压铁塔、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果园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路线选取的时候需选择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方案作为比较,从而选择出一条安全、经济、合理的线位。在沙漠区、戈壁区、盐渍土区、冻土区、泥沼区等特殊地质区,更应根据区域特点,合理采用曲线、绕避、尽量选择最短距离、采用较高指标等措施布线。 城市道路一般则不存在选线的说法,通常是依照当地规划局颁布的城市总规、控规,甚至详规的要求,在道路红线范围内确定道路的起终点坐标和基本设计参数。 纵断面:在遵照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公路纵断面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土方平衡、避免大填大挖,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尽量减少取弃土数量;其次可通过纵坡、竖曲线等调节将公路路面上的水排至公路外,如果处在低填或长路堑等排水不畅地段时,可设置边沟和横向排水辅助等措施;最后还应注意起终点的设计高程和纵坡应与两端公路做好衔接,避免出现错位、错台等接不上的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基本位于城区,其纵面的起伏较公路则平缓的多,且高程一般比道路两侧低:一是将收集到的路面雨水通过雨水篦子和管道排走,二是考虑与道路两侧用地的衔接,尤其是有车辆出入口、居住区和机关单位的出入口等房屋建筑;城市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还应考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交专用道等附属设置对纵断面参数的要求;另外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较多,则需要单独对交叉口进行竖向设计。 横断面:公路横断面的设计应秉承安全第一、经济节约、断面合理等原则同时需结合公路所处的位置、等级、功能、设计速度、交通量、地形地质等综合因素确定,根据项目特点也可采用高低错位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市政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更为个性化和多样化。两者横断面具体组成部分详见下表:表格 1 路基横断面组成表 二、项目列举 1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非示范段主、次干路市政道路工程(二期工程)—濠江路本项目是典型的市政道路,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内的一条次干路,道路长度6.8km,起终点明确,设计速度为40km/h,横断面组成包含管廊带、人行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断面下方还敷设有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电力电信管道等。 2莞番高速公路桥头至沙田段工程本项目是典型的公路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Km/h。在寮步至东坑段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现状民房、厂房、安置地、华源玩具有限公司、富港工业区、高英村等控制因的限制素,此段就提出了三个方案进行比选,且方案间摆动幅度较大。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68、2-xx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 68、3-xx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停车泊位parking spaces 为停放车辆而设置的停车空间。 3、2 路内停车泊位parking spaces on-street 利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停车泊位。 3、3 停放周转率parking turnover rate 单位时间每个停车泊位的停车次数。 3、4 V/C比值v/c ratio 路段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其中,V为交通量,C为通行能力。 3、5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 率rate of parking spaces on-street 路内停车泊位与城市停车泊位总数之比。 4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 4、1 一般要求 4、1、1 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遵循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

4、1、2 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当处理好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和交通安 全。 4、1、3 停放周转率应以停车需求调查和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路内停车泊位数量,集约利用道路资源。 4、1、4 路内停车泊位可依所在地区、道路编号,可建立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并可与路外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衔接。 4、1、5 人行道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应满足承载要求。 4、1、6 路内停车泊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应按GB5768的规定执行。 4、1、7 路内停车泊位与服务对象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 4、1、8 距路外停车场出入口200m以内,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 4、2 设置条件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条件如下:a)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见表1; 4、3 不应设置停车泊位的路段和区域以下路段和区域不应设置停车泊位:a)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主道;b)人行横道,人行道(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c)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以内的路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要求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 (征求意见稿) 7.1.3 【原条款】不能提供足够路侧安全净距的快速路路侧,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快速路路侧无足够的路侧安全净距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或者中央分隔带12m范围内有墩、柱或墙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碍物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 【原条文说明】…本规范借鉴以上研究成果规定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是为了防止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行道或撞击中央分隔带内的墩、柱或墙等障碍物而设置的。各国在规定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标准时,主要以中央分隔带宽度、设计速度和交通量为依据。根据国外研究,可能发生对撞事故的道路,行车速度约为70km/h,因此由于城市快速路,车辆行驶速度高,如果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或者中央分隔带内有障碍物时,如果不设置护栏,则容易出现车辆闯入对向车道或者撞到分隔带内障碍物,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其中墩、柱主要是指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监控设施、交通标志支撑结构、上跨桥梁的桥墩等;墙是指构筑物的墙体。 7.2.1 【原条款】防撞护栏等级分为五级,各等级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 护栏防撞等级 【修订】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按照设计防护能量划分为八级,见表7.2.1。 表7.2.1 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 【原条文说明】…根据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调研,通过对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况、事故车辆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我国城市道路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共分五级。 【修订】…原规范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共分五级。但是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的不断发展,大型公交车与货车不断增多,譬如大型铰接客车总重可达25t,集装箱卡车总重可达55t,碰撞能量大幅提升,出现了大型客车或大型货车越出护栏的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实车碰撞试验表明,33t重的大型货车碰撞速度为65km/h时,碰撞能量大于600kJ,超过了SS级碰撞能量520kJ。因此有些城市道路已经不满足SS级碰撞能量要求,从安全角度出发,规范增加HB与HA两个防护等级,碰撞能量分别为640kJ与760kJ。目前国外道路护栏设计防撞能量的最高值分别为:美国548kJ、欧盟724kJ、日本650kJ,增加两个等级后的城市道路防撞能力要求已经高于国外标准了,也符合目前我国重载车辆较多的现状。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1城市道路设计

五、城市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 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以提出局部修改规划的道路走向、横断面形式、道路红线等建议,经批准后进行设计; 2.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3.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极限标难。 (二)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 1.资料准备 进行城市道路附属设施、路面类型,满足行人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 (1)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 (2)合理使用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采用较高的线形技术标准。 设计需要准备下列资料: ①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和控制性要求资料; ②道路沿线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气象资料; ③道路沿线现状地形图,其比例按平面图设计要求; ④现状道路交通量资料和规划交通量资料。 2.测设定线 (1)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的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 (2)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 3.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以及附属设施设计。 4.完成设计文件,包括: ·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资料(现状及设计计算资料); ·道路设计图:平面设计图(含横断面)、纵断面设计图、交叉口设计图、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或选用标准图); ·施工横断面图及土方平衡表。 (三)城市道路路线设计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部分是综合考虑、协调进行设计的。 1.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剖面。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又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3201 南京市地方技术规范 DB 3201/T 256—201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2015-08-25发布2015-09-01实施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01/T 256—2015 目次 前言............................................................................... V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一般要求 (5) 5 交通标志 (5) 5.1 一般要求 (5) 5.2 警告标志 (6) 5.2.1 注意儿童标志 (6) 5.2.2 注意行人标志 (7) 5.3 禁令标志 (7) 5.3.1 限制速度标志 (7) 5.3.2 限制速度和禁止停车组合标志 (8) 5.3.3 禁止掉头标志 (8) 5.3.4 禁止驶入类和限制类禁令标志 (8) 5.4 指示标志 (9) 5.4.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9) 5.4.2 允许掉头标志 (10) 5.4.3 停车位标志 (10) 5.5 指路标志 (11) 5.5.1 功能定位 (11) 5.5.2 一般要求 (11) 5.5.3 标志颜色 (12) 5.5.4 信息分层 (12) 5.5.5 快速路指路标志 (12) 5.5.5.1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12) 5.5.5.2 信息选取 (12) 5.5.5.3 标志设置 (13) 5.5.5.4 入口预告标志 (13) 5.5.5.5 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4) 5.5.5.6 地点距离标志 (15) 5.5.5.7 出口预告标志 (15) 5.5.5.8 出口标志 (16) 5.5.5.9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 (16) 5.5.5.10 出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6) 5.5.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17) I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 (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2、一条公路,可分段选用不同的公路等级或同一公路等级不同的设计速度、路基宽度,但不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路基宽度间的衔接应协调,过渡应顺适。 3、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时,拟建公路为干线公路,宜选用高速公路;拟建公路为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公路。 4、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二、城市道路的分级标准: (一)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的功能,保证城市中生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主要道路。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2、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的主骨架。 3、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配合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 4、支路:为联系各居住小区的道路,解决地区交通,直接与两侧建筑物出入口相连接相接,以服务功能为主。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所涉及的标准规范等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涉及的标准规范等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住建部,2010.2; 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建部,2010.5; 3、CJJ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住建部,2011.3; 4、GB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住建部,2012.1; 5、GB50925-2013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住建部,2014.6; 6、即将发布的国标城市停车规划规范,住建部,2014; 7、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住建部, 2013.12; 8、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 2014.7; 9、城市综合交通调查导则(征求意见稿),住建部,2014.4; 10、CJJ/T141-201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住建部, 2010.9; 11、建标128-2010 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住建 部,2010.7; 12、CJJ/T15-2011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住建部,2012.6; 13、CJJ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住建部,2012.5; 14、GB50688-201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住建部, 2012.5; 15、即将发布的国标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住建

部,2014; 16、GB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总则、道路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线、作业区、限制速度、铁路平交口、非机动 车和行人控制、学校区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2009.7; 17、CJJ193-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住建部,2013.3; 18、CJJ129-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住建部,2009.10; 19、GB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住建部,2012.9; 20、CJJ136-2010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住建部, 2010.9; 21、GB/T50546-200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住建 部,2010.4; 22、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规范(送审稿),住建部,2014.4; 23、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785-2011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评价 指标体系,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8;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900-2010 城市道 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公安部,2011.1;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486-2004 城市道 路单向交通组织原则,公安部,2011.1; 26、GB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建设部, 1995.9。

城区道路停车管理方案

城区道路停车管理方案 一、停车现状: 随着城区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行路难、停车难”的情况日益严重,正常的交通秩序,道路设施的安全和市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群众对解决停车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依据: 为规范城区道路的停车的秩序,实现长效管理,缓解日益严重的停车矛盾,区城管局会同区交巡警大队在前期对道路停车状况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苏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苏州市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改革意见》、《苏州市城市道路机动车泊车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拟在吴中城区部分道路范围内增设停车泊位,并逐步实行停车服务收费管理。 三、具体方案: (一)加强宣传,赢得社会支持。 依托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平台,通过悬挂横幅、标牌、发放资料等措施,有计划的进行宣传。引导市民自觉合法停车、规范停车;积极配合停车位划设工作;支持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制度的实行。让他们认识到停车服务的改革符合全区市民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争取领导重视,全力推动此项工作。召开人大、政协座

谈会,征求意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争取支持。(二)、挖掘潜力,合理增设停车泊位。(附表、附图)理由:1、停车供需矛盾客观上要求增设停车泊位和停车场地,特别是新村小区周边道路,停车需求增长很快,路边停车较多,经常造成道路阻塞。这一情况急待改变。2、宝带路改造完成,东吴北路中远大厦、新苏国际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条件重划、增设一批停车位。3、原先已划设停车位的道路和区域,还可增加部分停车位。 方案:1、交警部门已对东苑路(吴中东路至苏苑街)、公园巷、苏苑街一弄、湄长路实行单向行驶。在此基础上拟在上述四条道路的一侧增设50个机动车位。对水香街、龙西路、月浜街、东苑路(吴中东路至宝带东路)、县前街统一规划停车位。2、区城管局拟在东吴北路、宝带路、吴中路符合条件的人行道上增设241个机动车位。同时对已划的停车位,车位线模糊的进行更新。对车辆停放量大,且停放集中的人行道(如银行、超市、电信窗口、行政服务中心前),停车位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设置、统一管理。3、对规划道路红线或现状道路边线与建(构)筑物外缘之间的公共开放式场地拟依法申请改造建停车场以增加停车位。如宝带西路282号、284号前;迎春路宝带一村西侧,太湖西路海事处前的空地。4、拟在城区各主次干道重新划设和增划非机动车停车线和在重点路口增建一批自行车停车架。另外根据城区人力客三轮停放现状,划设8个人力客三轮停车点。(三)、统筹兼顾,逐步实行停车服务收费管理。 理由:1、城区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服务收费管理成必然趋势。2、苏州市区已实行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多年,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68-44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

系统,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 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 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城市道路与公路区别 公路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部门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的,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连接城市间、城乡间、乡村间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道口。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 道路是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修建的,提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包括相关的桥梁、隧道和渡口。 (1)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不同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必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为城市自身服务,更强调的是沿线的服务功能及到达功能;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不一定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功能定位是为区问的交通联系服务,主要强调交通功能。由于公路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公路的分级考虑交通量大小,技术指标主要考虑汽车的荷载及动力特性,因此,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指汽车,足一种”以车为本”设计理念。城市道路位于人口集中、稠密的地区,其服务对象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要求设置行人过街设施,强调人的安全舒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设计标准不同 公路设计主要考虑线型的流畅性、土质问题、桥涵构造,相关的技术

标准一般由国家交通部颁布,由于公路主要是联系区间的交通,因此公路建设时一般不敷设管道;而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由于线型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周围建筑和构造物的衔接成了设计的一个重点,相关的技术标准由国家建设部颁布,城市道路要求与用地衔接的要求更为紧密,包括竖向,市政管线及管线的相关设计。? (3)分级标准不同 公路技术标准中按照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则分为四个等级。 规划建设部门不同 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的规划归属于当地的规划部门,建设归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委管理,城市道路的养护由当地的城市管理局市政管理处负责,建设资金主要由城建资金以及房产开发项目交纳的市政配套费,还有一部分城市道路的建设资金来源于融资渠道;公路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一般相应地由当地的交通部门负责,建设资金一般视公路等级以及立项的主体单位即建设单位而定,主要以下拨资金为主,但仍有部分资金为自筹资金与财政资金。

市政行业有效设计规范汇总(2017.12)

设计规范汇总(2017.12) 一、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9、《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版); 17、《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422-2017) 18、《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19、《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2005)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 21、《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 2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 135-2009) 23、《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2016) 24、《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2012) 二、排水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版;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5、《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设计规范》(GB 50289-2016); 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8、《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 51079-2016); 9、《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10、《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三、桥梁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2、《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1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1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ICS 03.220.20 R84 G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Code for setting of on-street parking spaces 2009-10-26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小翔、毕衍蒙、莫新静。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的选址和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停车泊位 parking spaces 为停放车辆而设置的停车空间。 3.2 路内停车泊位parking spaces on-street 利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停车泊位。 3.3 停放周转率 parking turnover rate 单位时间每个停车泊位的停车次数。 3.4 V/C比值 v/c ratio 路段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其中,V为交通量,C为通行能力。 3.5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 rate of parking spaces on-street 路内停车泊位与城市停车泊位总数之比。 4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 4.1 一般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林华杰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林华杰 发表时间:2019-08-26T15:09:54.1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林华杰 [导读] 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 茂名市安鑫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最后对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同时希望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 引言 现阶段,社会高速发展,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开始日益增多,道路上车辆的大量增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因此,交通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促进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道路分为:快速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主要指在城市中联系机动车辆与交通服务的道路,其可以将交通需求的层次进行分解,快速路形成了城市快速交通的道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快速路由主要指的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为城市交通可以提供有效服务,加强与交通的各个部门联系,对城市道路交通起到疏导作用,即当城市交通出现拥堵情况,快速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疏导,衔接各个交通道路,将城市道路连为一体,扩大了城市对外交通,是交通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干路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对外交通与城市组团联系的最主要干路,就是指过往车辆必须保持正常速度的交通路线,其设置了6条车道,运用扩大交叉口的方法,加强车辆通行力度,提高过往车辆的通行能力。在主干路的沿线一般会设置一些建筑,吸引过往的行人。次干路分为交通性次干路、生活性次干路。支路是城市中的一些街坊道路,在支路会有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及会有一些与生活服务有关的功能,起到缓解交通的作用。支路也可以布置一些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设置公交专线、自行车公用道路。交通工程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的道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有效总结,分析道路的具体情况,了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设计能够符合城市交通工程的需求。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2.1规划设计 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交通进行整体性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交通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交通设计的关键期。因此在规划城市交通格局时,就应该渗透节能环保意识。规划设计奠定了后期建设得理论基础,以环保理念指引开展交通规划,能使施工单位秉持绿色施工原则。在规划阶段,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人员应该发挥环境保护的功能,使道路交通设计和道路工程结合在一起,确保道路交通设计符合地理环境需要,满足水文地质条件。第二,设计人员应该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挑选最佳的线路设计方案,并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尽可能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成本的最大效益。第三,设计人员应该对城市的植被进行保护,避免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环境。在满足上述三个要点之后,设计人员可以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并对交通路线进行有效评估。如果路线规划方案仍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则应该在环境破坏的区域施加防护性举措,削弱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可以采用缩短道路长度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降低车流密度的方式。在对交通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该综合考量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引入绿色景观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2.2施工阶段设计分析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法规合理处理地基,包括填土方、开挖道路地基等。否则,道路工程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会严重受害,尤其是弃渣场、斜坡等废物置放地,一旦出现大雨或暴雨,就会带动松动的水土漂流,以至于生态水土急剧流失。故而,设计施工方案时,设计者应先勘察工程项目地,确定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的挖填方案,进而在缩小运输距离之上制定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有力地规避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同时,施工时,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都会发出较大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仅会干扰居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破坏城市应有的安静。所以为加强绿色施工,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的施工方案时,设计者要尽量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或引进消音装置,并定期管理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在夜晚施工等,从而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给居民带来的噪音污染。此外要注重保护好城市的路面环境和水体环境。道路施工难免会产生扬尘与一些脏水,若不谨慎处理,必然会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设计者在设计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定期给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扬尘的区域洒水,防止灰尘在风的吹拂下进入居民生活区。在废水方面,要严谨直接排放。适当引入废除处理装置和二次回收装置,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对城市水体的破坏。 3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3.1横断面形式与选择 交通工程在设计时,相关人员需要以国外和国内先进的设计经验为参考对象,相关人员需要了解道路功能,道路系统功能分级的要求,这包括:城市道路分为之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断面形式需要尽量减少物理分割,交通流改变时,可以进行有效利用,一块板与两块板为推荐的道路横断面形式。行人与非机动车应当尽量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一般采用高差的方式,而并不是利用分隔带分离。 3.2路段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交通路段进行设计时,需要对行人过街道通行空间进行设计,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降低行人在经过道路时对于其他交通流的干扰。此位置应该设置到整条道路上,通常情况下,交叉口需要设行人过街横道,然后依据道路具体情况确定路段增加行人过街横道是否必要。将行人过街横道的宽度设置为3m左右,结合横道设计与行人对过街需求增加通行能力,具体增加幅度应该以1m为单位,行人过街间隔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进行不通设计,对于城市中心商业区,行人过街间距需要尽量减小;针对城市你一般区域,由于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