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_共情疲劳的涵义_结构及其发生机制_孙炳海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_共情疲劳的涵义_结构及其发生机制_孙炳海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_共情疲劳的涵义_结构及其发生机制_孙炳海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_共情疲劳的涵义_结构及其发生机制_孙炳海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10, 1518–152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1518

1518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

结构及其发生机制*

孙炳海1 楼宝娜1 李伟健1 刘宣文2 方侠辉1

(1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 金华 321004) (2 浙江传媒学院, 杭州 310018)

摘 要 共情疲劳是心理咨询师、消防战士、急救医护人员等助人者救助受创伤人员后出现的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含二次创伤与职业倦怠, 三因素模型还包括共情满足。共情疲劳的临床症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次创伤、替代(间接)性创伤、倦怠相似, 但上述概念并不等同于共情疲劳。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在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并向他人共情的前提下, 产生共情压力, 降低了对他人共情的兴趣与能力, 出现二次创伤症状, 产生工作倦怠感。同时, 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个人创伤史等)、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个人心理资源都会影响共情疲劳发生的过程。 关键词 助人者; 心理健康; 共情疲劳 分类号

R395

受创伤人员一直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注的重要对象,

而帮助受创伤人员的助人者(如心理咨询师、消防战士、急救医护人员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很少得到研究者的关注(Figley, 1995)。直到上世纪90年代, 助人者的心理健康才成为国际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一个新焦点。在汶川地震以后, 我国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普遍重视。有研究者提出要关注救助人员的心理健康(时勘, 秦弋, 王燕飞, 陈阅, 2008; 伊丽, 武国城, 万憬, 陈松, 汪志勇, 2009), 要处理好救助人员过分卷入与自我保护的关系(李辉, 舒姝, 李红, 2009)。另外, 我国学者还针对汶川地震后的各类救助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助人者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冯正直 等, 2010; 马强 等, 2008; 宋梓祥, 李光耀, 李宁, 张理义, 2010; 许思安, 杨晓峰, 2009)。其中, 有研究发现(马强 等, 2008), 四川地震救助人员在救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情绪, 并且工作兴趣下降。我国学者把助人者出现

收稿日期:2011-04-18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JY02ZQ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9YJAXLX024)资助。 通讯作者:李伟健, E-mail: xlxh@https://www.sodocs.net/doc/df10513159.html,

的这种心理问题称为二次创伤(Secondary Trauma, ST)或替代性(间接)创伤(Vicarious Trauma, VT), 这与国外早期研究者对该现象的命名相似。然而, Figley (1995, 2002)提出使用“共情疲劳” (Compassion Fatigue, CF)1一词替代二次创伤或替代性创伤, 认为共情疲劳是助人者“关爱的代价(cost of caring)”。

1 共情疲劳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共情疲劳”一词最早出现在Joinson (1992)有关护士倦怠的报告中, 当时资深危机咨询员Chase 将共情疲劳作为倦怠的一种特殊形式进行阐述。随后, 创伤学家(Figley, 1995, 2002; see also Adams, Figley, & Boscarino, 2008)将共情疲劳引入助人者心理健康领域, 并将其作为二次创伤的

1

compassion fatigue :产生compassion fatigue 的前因是

共情压力, 症状亦表现为对受害者共情的兴趣与能力降低。所以尽管有研究将compassion fatigue 译为“同情心疲劳”或“慈悲疲倦”, 但我们认为根据compassion fatigue 的前因与症状, 将compassion fatigue 现象称为“共情疲劳”更为确切。

第10期孙炳海等: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及其发生机制 1519

最佳替代词, 用其描述助人者因向受创伤人员提供服务而出现消极影响的不良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 尽管研究者对共情疲劳的概念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 然而共情疲劳有时会与二次创伤或替代(间接)性创伤作为同义词描述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Bride, Radey, & Figley, 2007; Beck, 2011; Devilly, Wright, & Varker, 2009; Stewart, 2009); 甚至有时还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职业倦怠(Job Burnout, JB)等概念相混淆(Adams, Boscarino, & Figley, 2006; Bride et al., 2007; Conrad & Kellar-Guenther, 2006)。因此, 探讨共情疲劳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共情疲劳本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而且还将有助于人们更加重视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1.1共情疲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1980年被列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册)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0)时, 它的发生主体不仅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朋友, 还包括救助职业中的专业人员。PTSD最初主要用于描述美国越战退伍士兵战后出现的心理问题, 如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侵入性回忆和反复出现噩梦等)、保护性反应(如回避与创伤相关的刺激和情感麻木等)以及高度警觉的症状(惊跳反应和过度警觉等), 后来也用于描述遭受性侵害、地震、交通事故等灾难的受害者所出现的精神症状(李璐寰, 童辉杰, 2008)。90年代后, 随着咨询师、消防战士、儿童保护工作者、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等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者的普遍关注(Figely, 1995), 还有研究者使用PTSD直接描述助人者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然而, 已有研究表明PTSD 与共情疲劳存在明显的区别。

共情疲劳与PTSD的相通之处在于临床症状的具体表现。很多学者将助人者的不良心理现象直接描述为PTSD。Epstein, Fullerton和Ursano (1998)在研究空难事件医疗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时, 用PTSD描述救援人员表现出的不良反应; Fullerton, Ursano和Wang (2004)在俄克拉荷马爆炸事件34个月后对救援人员进行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中, 同样使用PTSD术语进行描述。惠武利、施旺红、徐德忠、王家同和门可(2001)调查了烟台海难救援军人(包括海军官兵、陆军官兵和海军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使用PTSD进行诊断, 并评估PTSD的发生率。这些研究都表明助人者确实出现了PTSD症状, 并以PTSD的评估结果反映助人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共情疲劳与PTSD的不同之处在于接触创伤事件的方式。Figley (2002)以及Salston和Figley (2003)在探讨心理咨询师的共情疲劳时, 明确指出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PTSD与个体自身经历危害情境有关, 即它的发生主体为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的受害者; 共情疲劳则与在治疗和互动中知晓他人体验创伤事件有关, 即它的发生主体为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的助人者。Jenkins和Baird (2002)也持相同观点, 认为受害人员将会出现PTSD, 而知晓创伤事件的人将会出现共情疲劳。该观点还得到了众多相关研究的支持(Elwood, Mott, Lohr, & Galovski, 2011; Meadors, Lamson, Swanson, White, & Sira, 2009-2010)。

1.2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

在Figley引入共情疲劳之前, 有研究者也使用二次创伤描述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1978年, Figley提出, 受害者的亲人、朋友及其护理人员因对创伤事件的受害者投入共情而易出现创伤压力; 此后, 很多学者提出在帮助受创伤人员的助人者身上可以诊断出创伤压力症状; 创伤学家称此类现象为二次创伤(Cornille & Meyers, 1999)。然而, Figley发现有些健康护理专业人员认为二次创伤术语带有贬义(Figley, 1995; see also Beck, 2011)。因此, 在后续的研究中, 他们选用共情疲劳代替二次创伤。尽管很多研究将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看成是一对可以互换使用的术语, 然而近年来也有研究指出两者之间不可互换。

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的相似性不仅在于临床症状, 还在于发生的间接性。与共情疲劳一样, 二次创伤的临床表现也类似于PTSD, 研究者将其称为二次创伤应激障碍(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TSD)。Peebles-kleiger认为间接接触创伤性事件的人员都有可能出现二次创伤, 如听到创伤性事件或者照顾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受害者(Meadors et al., 2009-2010)。可以说, 间接性是产生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共有的前提条件。尽管有研究强调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用“共情疲劳”一词表达更确切, 但目前仍有许多研究将其与二次创伤互换使用。Deighton, Gurris和Traue

1520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2007)在研究心理咨询师的倦怠和共情疲劳时提到, “共情疲劳等同于人们众所周知的二次创伤”。

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的不同之处在于, 共情疲劳产生之前主体存在主动付出共情的过程, 该付出可能是现实的、隐含的或想像的。Meadors 等人(2009-2010)指出, 共情疲劳包含了“共情(compassion)”, 即“切身关注他人的遭遇并给予同情, 同时想对其做些事情”, 而二次创伤则不包含这个过程。White (2006)概括了共情疲劳与二次创伤的区别, 认为两者存在现象学差异, 二次创伤描述的是类似PTSD的症状, 而共情疲劳则是个体接触受害者并给予共情的后果。因此, 二次创伤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共情疲劳, 两者不可相互替换, 二次创伤是共情疲劳的主要成分之一。

1.3共情疲劳与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间接)创伤这个术语由McCann 和Pearlman于1990年提出, 最初特指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帮助他人以后出现的心理创伤(马君英, 2010)。许思安和杨晓峰(2009)在研究报告中提到, 以往研究广泛使用替代性创伤描述救援人员、救火队员、家庭受害者等群体的心理不适现象。Pearlman和Saakvitne于1995年将其定义为助人者对受创伤者给予共情, 从而出现认知图式和信念系统的转变(Bride et al., 2007)。总之, 替代性创伤在创伤类文献中, 也用于描述助人者在提供服务后出现的不良心理后果, 与共情疲劳存在高度的关联。

共情疲劳与替代性创伤的关联性不仅在于发生的间接性, 而且还在于两者都不否认个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前有一个主动付出的过程。Pearlman和Saakvitne认为替代性创伤是助人者在为受害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其内在经验的改变, 是助人者对受创伤人员感同身受的不良结果(引自许思安, 杨晓峰, 2009)。刘军认为替代性创伤是助人者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 遭受的心理损害超过了心理耐受极限, 出现了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他还指出, 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源于助人者对受创伤人员的共情, 最终表现为严重的身心困扰, 甚至精神崩溃(引自马君英, 2010)。创伤事件的间接接触以及共情的主动付出是共情疲劳和替代性创伤产生的共同前提条件。

共情疲劳与替代性创伤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临床症状和理论基础方面。替代性创伤强调的主要症状是助人者的认知图式受到侵扰, 如“意义感、关系感、认同感、世界观, 以及情感宽容、心理需要、对自身和他人的信仰、人际关系、感觉记忆的重大破坏” (Bride et al., 2007; Salston & Figley, 2003); 而共情疲劳的突出症状为助人者对受害者的共情能力或兴趣降低(Elwood et al., 2011)。其次, 研究者基于建构主义的自我发展理论提出替代性创伤, 而基于症状学提出共情疲劳, 这表明两者在理论基础上存在差异(Jenkins & Baird, 2002)。

1.4共情疲劳与倦怠

倦怠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Maslach认为, 倦怠是心理学家用来描述人类服务工作者以及心理健康工作者在职业工作中出现的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与低成就感的表现(Jenkins & Baird, 2002)。从倦怠的发生后果来看, 共情疲劳与其存在高度相关。然而, 倦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发生主体不限于助人者。因此, 广义上的倦怠与共情疲劳存在差异。

大量研究发现共情疲劳与倦怠两者间存在重叠性(Baird & Kracen, 2006; Figley, 2002; Jenkins & Baird, 2002)。Jenkins和Baird (2002)将两者的共同之处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 发生主体都是助人者; 第二, 发生原因都是助人者长期接触压力源; 第三, 最终结果都是助人者出现心理障碍, 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情感衰竭、工作成就感降低以及核心价值观念转变等方面。总之, 有研究者(Rudolph, Stamm, B. H., & Stamm, H. E., 1997)认为, 共情疲劳和倦怠都是助人者在为受害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导致的结果, 具体表现为助人者工作能力与兴趣降低, 企图离开工作岗位。

Pines和Aronson将倦怠定义为“个体长期处于情感性要求的环境中从而引起身体、情感和精神耗竭的状态”, 而不是因为接触特殊患者的创伤和遭遇而引起的(Beck, 2011)。从定义上看, 倦怠与工作环境中的长期压力有关, 而与接触人员的具体问题(如创伤)相关不大。Brief和Weiss发现倦怠所表现的大多数精神压力与组织(如行政机构、管理者、文书工作、详细说明等)有关, 而与工作内容(如应对受害者、危险、创伤等)无关(Meadors et al., 2009-2010); 而共情疲劳恰恰相反。从发生范围来看, Elwood等人(2011)认为倦怠会在任何职业中发生, 而不局限于为受害者提供

第10期孙炳海等: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及其发生机制 1521

服务的助人行业, 其发生群体要比共情疲劳更广。从概念的理论来源来看, Valent (2002)认为, 共情疲劳的起因是援救-照顾反应, 而倦怠则来自自信-目标成就反应。他推论当不能将受害者从危险中援救或挽救时个体就会产生共情疲劳, 助人者还会伴随内疚和痛苦; 倦怠则是个体在不能实现他/她的目标时所出现的后果, 并导致“挫折、失控感以及斗志减少”。还有研究(Figley, 1995; Rudolph et al., 1997; Salston & Figley, 2003)发现, 倦怠的发生和缓解都较缓慢, 而共情疲劳的出现则是突然的且恢复也更快。

2共情疲劳的涵义及其临床表现

2.1共情疲劳的涵义

通过上述相关概念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 尽管共情疲劳的临床表现与其它相关概念的症状存在相似之处, 但其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主要表现为:第一, 助人者出现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但其本人并没有经历灾难本身(如失去亲人或生理、财产等的直接损失), 助人者通过接触受创伤个体而不是直接接触创伤事件本身所产生的不良心理后果; 第二, 助人者是在向他人提供生理援助和情感支持等救助过程中, 由于主动付出(如物质、生理或心理上的援助)而遭遇压力并出现心理不适, 即助人者的共情反应不足或过度对自身造成了共情压力。总之, 无论是二次创伤、替代(间接)性创伤, 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职业倦怠, 它们都与共情疲劳存在密切关系, 但都不能简单等同于共情疲劳。

鉴于以上论述, 我们支持Figley的理论观点, 认为共情疲劳是指救助人员在向救助对象提供物质或生理援助的过程中, 以对现实的、想象的或隐含的救助对象共情为前提, 遭受二次创伤, 降低了对救助对象共情的兴趣和能力, 产生救助工作的倦怠感, 甚至改变了原有的工作价值观, 同时伴随一系列心理不适症状(Adams et al., 2006; Figley, 1995)。

2.2共情疲劳的临床表现

在早期的研究中(Epstein et al., 1998), 研究者发现助人者在救助他人后会表现出很多类似PTSD症状。有研究(James & Gilliland, 2005/2009)表明, 巡警、急救医护人员、消防战士在社会支持性团体活动中表现出大量的替代性创伤症状。在有关共情疲劳的研究报告中, 大量学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Figley (1995)通过与助人者(尤其是咨询师)交流, 发现他们在帮助受害者后会出现悲伤、沮丧、睡眠障碍、广泛性焦虑等与创伤工作有关的不良现象。Inbar和Ganor (2003)关注犹太族救助人员(如ZAKA成员、医护人员及其志愿者等)在提供助人服务后出现的精神创伤, 提出共情疲劳的症状包括沮丧、焦虑、疏远、睡眠紊乱、不能胜任感或排斥感等。他们还认为当助人者长期处于压力境况时, 个体心理问题会逐步恶化, 从而进一步削弱助人者的有效机能, 加大他们与受害者的距离, 限制他们自身的精力与能力, 增加其对他人的敏感性。这些症状在其它相关研究中不断得到证实(Ruysschaert, 2009; Beck, 2011)。Hooper等人(2010)在研究护士的共情疲劳中发现, 护士会出现心理困扰(如受挫、沮丧、急躁、无望感等)、身体疾病以及酒精药物滥用等不良后果, 且在工作中会经常缺席、绩效降低(如给予患者的共情和关爱减少、患者的不满意感增加等)、失误增加、离职等。陈美琴(2004)探讨台湾9.21震灾助人群体的心理援助时, 调查了部队人员、医院的社工人员、护士、志愿者以及临床与心理咨询师等助人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发现他们在救助过程中出现心理疲倦、身体疲劳、情绪不稳定、心情忧郁、灾难影像不自主出现、睡眠不稳、梦中惊醒等不良反应。

综合以往研究(Adams et al., 2008; Bride, 2007; Beck, 2011; Figley, 1995, 2002; Rudolph et al., 1997), 我们认为共情疲劳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上出现了压抑、沮丧、衰竭等异常症状; 原有认知与行为改变, 如怀疑原有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表现出过激的行为, 在行为上也可能过度集中于工作, 但其工作的满意度与有效帮助他人的能力则有所降低, 在救助过程中做出不良的专业判断, 如误诊、制定不佳的救助计划等; 若个体具有严重而持久共情疲劳症状, 其日常生活会受到影响, 并对工作产生强烈的倦怠感以致于不得不选择离开工作岗位等。

3共情疲劳的结构

在探讨理论概念的基础上, 不同的研究者对共情疲劳结构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 共情疲劳

1522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结构的二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分别在不同研究中得到了检验。

3.1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

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由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构成。Figley (1995)基于临床经验提出共情疲劳的二因素模型, 研发了共情疲劳自我测验量表(Compassion Fatigue Self Test, CFST) (包括共情疲劳和倦怠两个分量表)。Gentry, Baronowsky和Dunning (2002)认为共情疲劳由疲劳和倦怠两个因素构成, 在CFST的基础上删减项目, 将其修订成共情疲劳量表-修订版本(Compassion Fatigue Scale-Revised, CFS-R)。Boscarino, Figley和Adams (2004)运用CFS-R评估美国9.11事件社会服务工作者的共情疲劳, 再次对量表进行修订, 将共情疲劳和倦怠命名为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 形成最终版的共情疲劳简短量表(CF-Short Scale)。Adams 等人(2006)专门检验了共情疲劳简短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显示该量表不仅具有良好的信度, 还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二因素模型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 Rudolph等人(1997)提出共情疲劳是助人者接触创伤受害者并给予共情的后果, 认为倦怠是共情疲劳的一个主要威胁因素; Jenkins和Baird (2002)认为共情疲劳除了具有二次创伤压力症状外, 还包括情感耗竭特征; Adams等人(2006, 2008)也提出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是共情疲劳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临床特征。

3.2共情疲劳的三因素模型

共情疲劳的三因素模型由共情满足、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构成。Figley (1995, 2002)认为共情疲劳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助人者在帮助受害者的同时心理上存在一个共情反应的过程。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助人者往往因帮助他人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而对自身产生不满, 从而导致共情满足水平降低, 最终表现出各种共情疲劳症状。Stamm和Figley于1996年通过分析共情疲劳自我测验量表的题项发现, 该量表具有明显的消极趋向(Bride et al., 2007)。为了避免测验对被试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需要增加一些积极题项以弥补原量表的不足, 即共情疲劳还应包括共情满足。因此, 他们提出了共情疲劳的三因素模型(二次创伤和倦怠代表消极趋向, 共情满足代表积极趋向), 修订了共情疲劳自我测验量表。Stamm (2005)在共情疲劳自我测验修订版(1996)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订, 将其命名为救助人员生活质量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 Pro-QOL)。该量表由共情满足、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三个分量表组成。心理测量学结果表明, Pro-QOL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和运用。Hooper等人(2010)在探讨急救护士的生活质量水平时, 选用Pro-QOL进行测评, 结果发现急救护士的倦怠和共情疲劳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风险, 且共情满足较低; Lauvrud, Nonstad和Palmstierna (2009)也使用该量表测量法学精神病学安全部门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水平。

4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一直是创伤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点(Figley, 1995, 2002)。早期研究通过分析助人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二次创伤或替代性创伤, 探讨助人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Bride, 2007; Figley, 1995)。Figley (1995)认为助人者产生二次创伤(即Figley提出的共情疲劳)至少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 共情反应是助人者帮助他人的主要资源, 也是产生共情疲劳的根源; 第二, 助人者经历了压力事件(如暴露在受创伤环境中); 第三, 助人者个人过往创伤在救助情境中被激活; 第四, 助人者存在童年创伤更易出现共情疲劳。Beck (2011)在探讨护士共情疲劳的研究中提出, 共情反应与接触创伤性事件是产生共情疲劳的两个主要原因。综合各类研究可以发现, 导致共情疲劳发生的因素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别。

第一, 包括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学历、个人创伤史等在内的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Adams等人(2008)和Boscarino等人(2004)在探讨参与9·11事件社会服务工作者的共情疲劳时都发现, 未婚助人者的共情疲劳发生率较高。Boscarino等人(2004)还发现, 工作年限越高, 共情疲劳的发生率越低。Rudolph等人(1997)的研究结果表明, 硕士学历者产生共情疲劳的风险最高, 博士学历者次之, 本科生学历者最低。他们还认为个人创伤史具有双重性—— 有个人创伤史的护理人员因知晓更多创伤事件而易出现共情疲劳; 另一方面, 个人创伤史也是一种保护因子, 它使护理人员具有相关的经验和积极的应对策略, 可

第10期 孙炳海等: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及其发生机制 1523

以抑制共情疲劳的产生。如Adams 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 共情疲劳的产生与个人创伤史有关, 消极生活事件和创伤性事件会增加共情疲劳的发生率。

第二, 助人者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Deighton 等人(2007)以咨询师为被试, 发现每周接触的患者数量与共情疲劳的发生有关。Brick (2002)同样发现, 咨询师每周的工作量与共情疲劳之间存在正相关。Yoder (2010)在探讨护士的共情疲劳时发现, 照顾患者(患者的病情、表现、要求等)、体制问题(患者数量及其严重性、工作任务与时间等)和个人问题(经验不足、精力不充沛等)会引发共情疲劳。还有研究(Adams et al., 2008; Boscarino et al., 2004)发现, 工作卷入程度和服务对象受创伤程度可以预测共情疲劳的发生情况。

第三, 助人者的个人心理资源。Beck (2011)和Figley (1995, 2002)都提出, 共情反应是共情疲劳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Adams et al., 2006, 2008; Boscarino et al., 2004)发现, 社会支持、工作信息量、控制感与共情疲劳存在负相关。Jacobson (2006)在研究员工心理援助工作者(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s)的共情疲劳时发现, 在遇到工作压力时采用积极策略(包括获得情感支持、听取他人意见、采取相应行动扭转局势等)的人报告更多共情满足及更少共情疲劳。有研究(Katz, 2007)认为, 以往提出的各种可能因素在影响助人者共情疲劳的过程中会受到其自身心理能量的影响。在有关一线救灾人员的复原力研究中(Pietrantoni & Prati, 2008), 他们发现复原力可以预防一线救灾人员的心理不适。

Figley (2002)对影响共情疲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描述, 提出了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见图1)。首先, 共情疲劳产生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接触受创伤人员(Exposure to Client)。第二, 共情关注(Empathy Concern)和共情能力(Empathy Ability)是助人者对受创伤人员产生共情反应的基础, 而共情反应是共情疲劳产生的第二个前提条件。第三, 共情反应后出现剩余的情感能量, Figley (2002)将其称为共情压力。当共情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 它会对助人者产生消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 共情满足/成就感(satisfaction)和保持距离(disengagement)是两种可以减轻共情压力的途径。第四, 残留的共情压力和其它消极影响因素 (即模型中的长期接触、创伤回忆和生活干扰程度) 同时存在会直接导致共情疲劳的出现。

图1 共情压力与疲劳模型(Figley, 2002)

然而, 共情疲劳的研究新进展(Adams et al., 2006, 2008; Boscarino et al., 2004; Katz, 2007)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能量对共情疲劳的抑制作用。在共情疲劳的发生过程中, 外部因素都需要通过心理能量(如自我复原力)的中介作用才能对个体产生影响。复原力是心理能量中最重要的资源(Siu et al., 2009), 是个体在逆境中正向适应的能力, 也是个体在困难、挫折和不幸的环境中很快恢复和

调整过来的动力过程(Brymer et al., 2006/2007)。它可以促使个体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与资源应对风险, 并支持个体发展新的内部工作模型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Kravits, McAllister-Black, Grant, & Kirk, 2010), 还可以促使个体在不同时间应对不同情境压力, 以及调动其它心理资源应对当前与未来的压力和威胁(Henley, 2010)。因此, 若个体的复原力良好或恢复较快时, 个体将有能力抑制

1524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或克服共情疲劳的产生。

5总结与展望

共情疲劳是助人者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 是助人行业(如心理咨询师、急救医护人员、消防战士等)固有的风险之一。国外研究报告, 有15%的救助人员会出现共情疲劳(Bride, 2007), 19%的救助人员在从事救助服务后出现与共情疲劳有关的抑郁症状(Siebert, 2004)。帮助助人者克服共情疲劳不仅是维护助人者心理健康的需要使然, 而且对提高救灾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外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全面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而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当前, 共情疲劳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专业人士的重视。今后, 研究者可以围绕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发生与预防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第一, 深入解析共情疲劳的涵义, 明晰共情疲劳的结构。以往研究在讨论共情疲劳现象时, 还存在将共情疲劳与其它相关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 这就需要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共情疲劳的本质涵义。目前, 关于共情疲劳的结构还存在分歧, 二因素模型(二次创伤、职业倦怠)和三因素模型(共情满足、二次创伤和职业倦怠)都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我们认为两种模型间存在融通的可能性:共情满足是共情疲劳中的一个成分, 共情满足低下是共情疲劳的重要症状之一; 共情满足也有可能是共情疲劳的极端反向表现, 同属一类、两者互为消长。有关共情疲劳的不同结构还需进一步研究。

第二, 全面分析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实证检验心理能量的特殊作用。综合以往研究发现, 助人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个人创伤史等)、接触或暴露于创伤事件的程度、个人心理资源都是产生共情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 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导致共情疲劳的路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复原力作为个体心理能量的核心要素, 它对共情疲劳发生过程的影响值得今后研究者们深入探究。

第三, 研究共情疲劳的预防与干预模型, 探寻有效实用的预防与干预途径。克服或消除助人者的共情疲劳是进行共情疲劳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已有研究提出了诸如自我关爱技术(Inbar & Ganor, 2003; Pfifferling & Gilley, 2000; Ruysschaert, 2009)、绘画疗法(Kravits et al., 2010)、压力管理、自我管理、增强复原力、拥有资源(Ruysschaert, 2009)、心理疏导(Inbar & Ganor, 2003)、无害化处理(Boscarino et al., 2004)等干预方法。根据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如何从助人者自身与助人职业组织两方面开展预防与干预共情疲劳的途径将是广大研究者今后深入探讨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陈美琴. (2004). 921助人者之替代性创伤与照顾——谈救灾经验整合.辅仁医学期刊, 2(增刊), 89–99.

冯正直, 杨国愉, 李敏, 汪涛, 戴琴, 王立菲, 等. (2010).

汶川地震早期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特点及相关因素.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8(1),23–26.

惠武利, 施旺红, 徐德忠, 王家同, 门可. (2001). 烟台海难援救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者SCL–90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2(19), 1818–1820.

李辉, 舒姝, 李红. (2009). 灾后心理援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3), 118–122.

李璐寰, 童辉杰. (2008). 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社会心理科学, 23(1), 100–108.

马君英. (2010). 替代性创伤研究述评. 医学与社会, 23(4), 91–93.

马强, 陈云爽, 张术佳, 马林林, 卓莉, 张树庚, 等(2008). 地震救援人员烦躁情绪及工作兴趣调查分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2(6), 35–37.

时勘, 秦弋, 王燕飞, 陈阅. (2008). 地震救援人员的压力管理.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1(4),15–19.

宋梓祥, 李光耀, 李宁, 张理义. (2010). 抗震救灾对救援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性研究. 精神医学杂志, 23(1), 54–55.

许思安, 杨晓峰. (2009). 替代性创伤: 危机干预中救援者的自我保护问题. 心理科学进展, 17(3), 570–573.

伊丽, 武国城, 万憬, 陈松, 汪志勇. (2009). 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17(3), 567–569.

Adams, R. E., Boscarino, J. A., & Figley, C. R. (2006). Compassion fatigu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A validation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6,103–108.

Adams, R. E., Figley, C. R., & Boscarino, J. A. (2008). The compassion fatigue scale: Its use with social workers following urban disaster.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3), 238–250.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3rd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Baird, K., & Kracen, A. C. (2006).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第10期孙炳海等: 关注助人者的心理健康:共情疲劳的涵义、结构及其发生机制 1525

and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 research synthesis.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9(2), 181–188.

Beck, C. T. (2011).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in nur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5(1),

1–10.

Boscarino, J. A., Figley, C. R., & Adams, R. E. (2004). Compassion fatigue following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s: A study of secondary trauma among New York City social work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 6(2),1–10.

Brick, A. (2002).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 and burnout in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torture survivors. Traumatology, 7(2), 85–90.

Bride, B. E. (2007). Prevalence of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Social Work, 52, 63–70.

Bride, B. E., Radey, M., & Figley, C. R. (2007). Measuring compassion fatigue.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5, 155–163.

Brymer, M., Jacobs, A., Layne, C., Pynoos, R., Ruzek, J., Steinberg, A., et al. (2007).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2nd Edition. USA: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6)

[布莱姆, M., 傑考伯斯, A., 莱恩, C., 派努斯, R., 路瑟克, J., 史坦伯格, A., 等. (2007).心理急救操作手册第二版(陈淑惠, 龚怡文, 潘元健, 刘于涵译). 台北: 台湾大

学心理系.]

Conrad, D., & Kellar-Guenther, Y. (2006). Compassion fatigue, burnout, an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mong Colorado child protection workers. Child Abuse & Neglect, 30, 1071–1080.

Cornille, T. A., & Meyers, T. W. (1999).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mong child protective service workers: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predictive factors. Traumatology,

5(1),1–16.

Deighton, R. M., Gurris, N., & Traue, H. (2007). Factors affecting burnout and compassion fatigue in psychotherapists treating torture survivors: Is the therapist’s attitude to working through trauma relevant?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1), 63–75.

Devilly, G. J., Wright, R., & Varker T. (2009). Vicarious trauma,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or simply burnout? Effect of trauma therapy on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3, 373–385.

Elwood, L. S., Mott, J., Lohr, J. M., & Galovski, T. E. (2011). Secondary trauma symptoms in clinician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speci?city, and implications for trauma-focused treatment.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1, 25–36.

Epstein, R. S., Fullerton, C. S., & Ursano, R. J. (1998).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an air disaster: A

prospectiv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5(7), 934–938.

Figley, C. R. (1995). Compassion fatigue as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overview. In C. R. Figley (Ed.),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 (pp. 1–20). New York: Brunner-Rutledge. Figley, C. R. (2002). Compassion fatigue: Psychotherapists’ chronic lack of self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 1433–1441.

Fullerton, C. S., Ursano, R. J., & Wang, L. M. (2004). Acute stress disorde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in disaster or rescue work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1, 1370–1376.

Gentry, J. E., Baranowsky, A. B., & Dunning, K. (2002). ARP: The accelerated recovery program (ARP) for compassion fatigue. In C. R. Figley (Ed.), Treating compassion fatigue (pp. 123–137). New York: Brunner-Rutledge.

Henley, R. (2010). Resilience enhancing psychosocial programmes for youth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

10(4),295–307.

Hooper, C., Craig, J., Janvrin, D. R., Wetsel, M. A., Reimels, E. (2010).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burnout, and compassion fatigue among emergency nurses compared with nurses in other selected inpatient specialties. Journal

of Emergency Nursing, 36(5),420–427.

Inbar, J., & Ganor, M. (2003). Trauma and compassion fatigue: Helping the helper. Journal of Jewish Communal Service, 79, 109–111.

Jacobson, J. M. (2006). Compassion fatigu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nd burnout: Reactions among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s providing workplace crisis intervention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services. Journal of Workplace Behavioral Health, 21(3-4), 133–152.

James, R. K., & Gilliland, B. E. (2009).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engage Learning.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5)

[詹姆斯, R. K., 吉利兰, B. E. (2009). 危机干预策略第五版(高申春等译).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Jenkins, S. R., & Baird, S. (2002).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vicarious trauma: A validation study.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5, 423–432.

Joinson, C. (1992). Coping with compassion fatigue. Nursing, 22(4), 116–121.

Katz, M. (2007). On playing a poor hand well: Rece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resilience and of the limits of emotional endurance. From https://www.sodocs.net/doc/df10513159.html,

Kravits, K., McAllister-Black, R., Grant, M., & Kirk, C. (2010). Self-care strategies for nurses: A

1526 心理科学进展第19卷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burnout.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3, 130–138.

Lauvrud, C., Nonstad, K., & Palmstierna, T. (2009). Occurrence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ProQoL) in nursing staff at a forensic psychiatric security uni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7(31),1–6.

Meadors, P., Lamson, A., Swanson, M., White, M., & Sira, N. (2009-2010).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 in pediatric healthcare providers: Compassion fatigue, burnout, and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Omega, 60(2),103–128. Pfifferling, J., & Gilley, K. (2000). Overcoming compassion fatigue. Family Practice Management, 7, 39–45. Pietrantoni, L., & Prati, G. (2008). Resilience among first responders. African Health Sciences, 8(Suppl.), 14–20. Rudolph, J. M., Stamm, B. H., & Stamm, H. E. (1997). Compassion fatigue: A concern for mental health policy, providers, & administration. In Poster presentation at the 13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 Montreal: PQ, CA. Ruysschaert, N. (2009). (Self) Hypnosis in the prevention of burnout and compassion fatigue for caregivers: theory and induction. Contemporary Hypnosis, 26(3), 159–172. Salston, M., & Figley, C. R. (2003).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survivors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16(2), 167–174.

Siebert, D. C. (2004). Depression in North Carolina social worker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Social Work Research, 28, 30–40.

Siu, O. L., Hui, C. H., Phillips, D. R., Lin, L., Wong, T. W., & Shi, K. (2009). A study of resiliency among Chinese health care workers: Capacity to cope with workplace stres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 770–776. Stamm, B. H. (Ed.). (2005).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burnout, & compassion fatigue/secondary trauma scales.Baltimore, MD: Sidran Press.

Stewart, D. W. (2009). Casualties of war: Compassion fatigue and health care providers. MEDSURG Nursing, 18(2), 91–94.

Valent, P. (200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lper stresses, traumas and illnesses. In C. R. Figley (Ed.), Treating compassion fatigue (pp. 17–37). New York: Brunner-Rutledge.

White, D. (2006). The hidden costs of caring: What managers need to know. The Health Care Manager, 25, 341–347.

Yoder, E. A. (2010). Compassion fatigue in nurses.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3, 191–197.

Attention for the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Helpers: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ompassion Fatigue

SUN Bing-Hai1; LOU Bao-Na1; LI Wei-Jian1; LIU Xuan-Wen2; FANG Xia-Hui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2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Compassion fatigue (CF) is a peculiar mental health problem for the helpers (e.g., Psychotherapist, fire fighter and paramedic) who helped the traumatic client. The two-factor model of CF includes the secondary trauma (ST) and job burnout (JB), and the three-factor model of CF includes the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CS) besides the ST and JB.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F are similar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 ST, vicarious trauma (VT) and burnout, while none of them could represent CF. Empathy for others and indirect exposure to traumatic events are preconditions of CF which brings about compassion pressure and reduces the capacity and interest in being empathic. And the second traumatic symptoms and the feeling of job burnou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CF. Simultaneously, the helper’s demographics (e.g.,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background, years working and personal traumatic history), the degree of exposure to traumatic events and personal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would affect the generating course of CF.

Key words: helper; mental health; compassion fatigue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怎么理解助人自助

怎么理解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个社工最应恪守的理念。 帮助案主认识自我,提升案主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案主自身潜力的发挥。本着案主自决原则,让案主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社工不是布道者,更不是救世主,而是教人自助者。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助人自助基于尊重、真诚、同理这些基本职业操守。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所以,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会猪唱歌?把它逗恼了,还会被咬!”及来自中国传统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应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相反,应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坚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坚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领悟力,帮助案主回归社会主流。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浅谈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人们不禁要问一一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黑龙江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崔建华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裴秋宇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 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一一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说明,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在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脑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脑与客观现实两个条件。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 点的反映。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往往反映各不相同。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有意识,能自觉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2、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统称为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成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按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过程是引起人的情感与行动目标的基础,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意志品质如何,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个性心理(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首先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 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而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且适龄。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 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 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 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 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7、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判断题

判断题 1. 人的智力水平在18-25岁之间到达顶峰,之后就会慢慢下降。(错) 2. B总是这样认为:“我害怕见到的东西必定是危险的;当我害怕的东西出现时,我多半得吓垮了;我无法摆脱对某种事物的恐惧感。”我们可以推断B可能患有焦虑症。(错) 3.学习动机缺乏者主要表现为:容易分心,厌倦情绪,缺乏方法,缺乏自尊心、 自信心.(对) 4.学习疲劳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疲劳时,注意适当休息。(对) 5.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对) 6.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来巩固疗效(对) 7.强迫现象有三个特点:①主观上受强迫的体验;②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③有症状自知力。三者任缺其一便不是强迫症(对) 8.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感到无聊,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生的价值,其核心是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对) 9.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也就是咨询师对受导学生的自我探索与决策起决定作用,而不起辅导作用(错) 10、理想期待与现实状况的差距越大,个体的失落感也就越大。应对是个体在经受压力过程中帮助个体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个体为减少忧郁或压力的认知或行为反应。(对) 11、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必不可少。当你心绪不佳,可以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因为新的刺激可以忘却不良的情绪。(对) 12、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交。(对)13、恋爱失败了,而用功学习,用好成绩来补偿失恋的痛苦,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对) 14、D这段时间总是感觉到无缘无故的担心,无力而且容易疲劳。D感觉这很像焦虑的症状,于是D判断自己得了焦虑症。(错)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0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0篇】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

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

满分精选作文:助人与自助

满分精选作文:助人与自助 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曾在赶往一次重要会议的路上遇到一对老夫妇。时值隆冬,老两口的汽车抛锚,又无处求助,冻得瑟瑟发抖。艾森豪威尔见此,不顾副官的劝阻,用自己的专车送老夫妇到目的地。当然,他开会迟到了,可正多亏这次迟到,让纳粹安排的刺客扑了个空,二战史免于被改写。 其实,生活中这种“好人有好报”的例子也不罕见。辽宁省银行职员栾福山多年来用累计二十余万元钱扶贫帮困,自家却不剩一元存款。然而当得知他身患白血病时,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当初被他赞助过的人甚至卖掉房子为他支付医疗费。这样的结局其实不让人意外,因为虽然目前物欲横流,虽然个别人忘恩负义,但多数人仍没有丧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朴素思想,“知恩图报”的观念仍占主流。由此可见,“助人”往往是无形中的“自助”,你授人一枝玫瑰,日后总能得到一片绿荫。况且,怀一颗仁爱之心去助人,即便对方无所回报,你也可以收获一份雪中送炭的快乐,得到一种祥和宁静的心怀,保住一颗坦荡清白的良心。助人与自助总是相伴而来,带给助人者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也给助人者以善良宽宏的人格。 助人不仅可以为助人者创造本身开展的有利条件,更是整个社会开展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进步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我们,自然而然地身受恩泽,就拿20xx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微尘”来说,这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千万个乐于助人而又甘于默默无闻的好心人的

名字。据报导,很多受到微尘捐助过的人走出窘境后,又回身加入了微尘的行列,在社会上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循环,从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些微尘在助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自助呢?接受爱,传递爱,助人是一条红丝带,把不同的人群系在一起,率领人们理解自助的真理。 生活是一栋大厦,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块基石,在别人落难时不伸出援手,就好象地基少了一块基石。而脱离社会,不助人也不受助,人便会在这种真空中迅速消亡,惟有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助人与自助的关系,共同来承担生活大厦的重量,社会进步的脚步才能越来越稳,前进的速度才能越来越快,从而让个人与社会在和谐中共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社会工作的一些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3.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 4.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 5.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人们伦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工作实践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冲突,面对这些冲突,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左右为难,这就是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 6.案主自决 案主自决:是指社会工作实务中要确定的案主需要拥有的自由决定的空间,在其中,社会工作者有一定的义务去尊重案主做决定的权利,或肯定案主自我做决定的需要,并进而引进各项适当的社会资源或倚重其个人的力量,使案主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决定。 7.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更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 8.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指个体一切外表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看得见的外部行动或看不见的内心运作都是其探讨的对象,而且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内在的思想、情绪、自我观念、期望等如何影响外在的行为。9.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0.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以个人或家庭作为服务对象,采用个别的方式,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巧,协助案主进行心理调适与环境改善,增进其生活适应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 11.人在情境中 人在情境中:是心理及社会学派的重要概念,“人”指个人内在心理体系,以人格发展和自我功能为主体;“情境”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人在情境中”强调个人行为同时由其内在心理和外在社会因素形成。 12.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和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动和互助,以促使小组成员个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

谈谈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解

谈谈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解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个体行为偏差不断增多,从事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院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中出现了心理弱势群体,如何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郁闷”,保持健康心态,应该受到学校各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部分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心理健康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对心理健康的含义研究的论述。傅连 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 健康,没有疾病;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制力,并能刻苦 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精 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 愉快。1946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FMH)从四个方面对心 理健康进行界定: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 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 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1989年(WHO)将健康定义为:身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被认为是经典 的标准 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 能力;生活理想切合现实;与现实环境能保持良好的接触;能保 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 能做有限度的个人发挥;在不违反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 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马建青主编的《心理卫生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 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 完整与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见解,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 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可以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大学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 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大学生 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是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 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与注意力等 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包括从经验中学习或推理的能力、获得和保 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 推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一般来说,经过高考选拔的大学 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 智力是否正常、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大学生充分发挥智力效能的 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 电科一班李思彧 20114690 摘要: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助人与自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被辅导者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另一方面而言,我们希望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被辅导者可以在辅导者的启发下不断的发现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自己帮助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在被帮助的过程中感觉到使自己帮助自己的快感。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自我发现 每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的,每个人也并不是圣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有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首先每个人找到的是一种心理安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的一种心理舒解,这是辅导者助人的一个过程,这并不是辅导者真正希望看到的,只是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并不能根本解决被辅导者的心理问题,被辅导者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成长,授之以渔,能让其终身受用。让被辅导这能够自己找到帮助自己的方法,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来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 帮助他人并不是让他对辅导者产生一种依赖,更强调的是增强其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心理咨询再三强调的是理解来询者的感受,尊重其想法,激发其独立思考,自我选择,独立决策的能力。 心理辅导不是一种说教,更不能是一种灌输,而是与来询者的平等的讨论,辅导者与来询者在关系上是平等的,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求为来询者出谋划策,开放下药,辅导者要做的是启发受到者去认识其面临的困难与挫折,鼓励受导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敞开心扉与辅导者交流,辅导者要帮助来询者自订

助人自助暖心田三月份系列活动方案

助人自助暖心田三月份系列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在春花烂漫的三月,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根据这月里节日的特点,以“助人自助暖心田”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要使每个队员都懂得:在关爱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会让爱温暖着彼此的心灵,在爱护绿化的同时,大自然也会让我们共享它的快乐的。通过活动培养队员保护自己、关心家人、关爱他人、爱护绿化、热爱大自然的意识与习惯。 助人篇 三月五日,是传统的学雷锋日,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关心周围每一个需要我们关心的人,让雷锋精神永记心头。 1.利用三月三日的队会做好活动前动员工作,在活动中,让队员们讲讲雷锋的故事,谈谈“学雷锋”的准备,唱唱有关雷锋的歌曲,读读有关雷锋的诗歌。 2.各中队利用各种形式在队员中间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是学习好的 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改掉一个学习上的坏习惯;可以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完成一件手工作品;还可以有组织很多很多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的活动。 3.利用班队会、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请曾经帮助过别

人的同学谈谈自己 的感受,也可以请被帮助过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把好的感想写下来,选出三、四篇投到广播站的稿件箱内。 4.出好一期以本月的节日为教育主题的黑板报。 绿化篇 1.在校园、社区或家庭种下小树、花草,学会种植花卉、树木的基本方式,让这些植物陪伴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的家园远离喧闹和沙尘。 2.各中队以小队为单位,成立“护绿小天使俱乐部”。了解校园有关植物 的知识。设计爱护绿化的标语,提醒大家做个环保小天使。优秀的作品在下个月的黑板报中展出, 3.举办有关水资源的讲座,使队员们珍惜水资源,重视环保工作,掀起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高潮。 温情篇 母爱,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话题。三月八日,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用行动来关心母亲。 1.向母亲了解给自己取名的含义,及其中蕴涵的期望;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体会母亲的养育之恩,低年级同学可利用班队会交流,中高年级同学写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各中队挑选三、四篇作文祥红领巾广播站投稿。 2、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母爱”的名言、诗句,制成卡

1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的认识 答:一、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 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马斯乐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自助与助人

自助与助人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次的抉择,当你身处困境之时,当你发现有人与你同样需要帮助之时,你是该选择助人还是自助?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盲人与瘫子相遇后,盲人背着瘫子走路,瘫子为盲人指路,他们相互帮助各得其所。有人也许会说,他们当然会选择助人了,因为此时助人即自助。这个道理是十分明显的。然而,生活中许多抉择并不如此简单。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一个人迷失在了雪山里,这时,他发现了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于是他背起了那个人,并在他的帮助下走出了雪山。 故事的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但如果那个人只顾自己,结果都死在了雪山上,不知大家又作何感想呢?那个人在救他人之时,自然不会预见到最后的结局,他靠的只是心灵的选择。实际上,许多人现在之所以是自私,就是因为太过于注重结局,而忽略了心灵的呼唤。如果知道了好人定有好报,如果知道了助人等于自助,谁不会去做好人,去帮助他人呢? 然而,我们实际上却往往在掂量着盈亏的法码来衡量心灵的天平。最后才发现天道常变易,人算不如天算,抱怨自己当初为何没对人施以援助之手。 有些人认为助人只是一场赌博,这是完全错误的。鲁肃在接济周瑜粮食时,怎会料到有朝一日,他会变成东吴的大都督呢?漂母在给韩信一碗饭时,怎会知道他日后会成为大将军呢?鲍叔在帮助管仲之时,恐怕也没想过什么回报吧。他们帮助那些他们认为应当帮助的人,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呼唤,是人性的闪光,得到的善报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贝多芬称自己除了有一颗仁慈的心之外,没有什么不平常之处。是啊,一个伟大的人,不在于他是否靠思想或强力而称雄,而在于他是否有一个高尚的人格,一颗传递仁慈的心,而助人为乐便是他最直接的表现。 当然,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摆脱利益的枷锁,不妨去信奉一句话吧:助人即自助。请虔诚地去相信这句话,相信你助人的选择没有错,相信你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得到你需要的快乐。朋友,当你再次遇到困境和困境中的人时,相信你自然会以一个新的理念,来指导你的行动。 助人者善,自助者明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斗转星移,历史的车轮从废墟上辗过,从愚昧上辗过,势不可当地迈入了繁荣、文明的社会。站在历史新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说:助人者善,自助者明。 助人,是道德的种子,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注意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齐国为什么会遭到沦丧的恶运?那是因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能重返校园?那是因为人人都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他们啊。没有汉中三杰,哪来刘帮称帝?!没有吴蜀联盟,何来三分天下?!没有多国合作,哪来基因工程的开展?!没有华夏子孙的能力合作,哪来抗非典的胜利?!可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因此,助人者善! 当然,在强调助人的同时,我们也不忽视了自助。得到太多成功的人大多会失掉谨慎,得到太多溺爱的人大多会自满浮躁,得到太多平静的人大多会失掉戒心;同样,得到别人太多帮助的会会失去自主。一位著名的作家说过:“你知道,你爱惜,花儿努力地开;你不知,你厌恶,花儿努力地开。”不管人对花的态度如何,花儿都会努力开放。难道得不到人的喜爱和欣赏,花儿就得学会顾影自怜,就要放弃最初的理想吗?当然不是。其实,花就是人的缩影。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学会了自助,我们就可以像花儿一样绽放美丽。因此,我坚信,自助者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