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D O I

:网络出版地址:[收稿日期]2010-08-22 [修回日期]2010-09-15 网络出版时间:[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00201000)[作者简介]方金枝(1963-),女,湖北咸宁人,主管护师,T e l :159********三[通讯作者]曾德志,T e l :137********,E m a i l :z d z 200601@126.c o m 三

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方金枝,李淑芬,曾德志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北咸宁 437100

)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三方法: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两组均给予舍曲林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4周三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 D S )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 AM D )

进行测评三结果:S D S 和H AM D 评分干预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干预4周后,研究组S D S 二H AM D 评分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三结论:认知心理护理能显著促进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三[关键词]产后抑郁症;认知心理护理;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R 43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1237(2010)11--

I n f l u e n c eo f c o g n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o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t p a r t u md e p

r e s s i o n F A N GJ i n -z h i ,L I S h u -f e n ,Z E N G D e -

z h i (T h e S e c o n d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X i a n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X i a n n i n g 4

37100C h i n a )[F o u n d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H a i n a n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F u n dS u p p o r t e dP r o j e c t o f t h e J o u r n a l (00201000)[A u t h o r ]:F A N GJ i n -z h i (1963-),F e m a l e ,X i a n n i n g H u b e i ,N u r s e -i n -c h a r g

e ,T e l :159********.[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t o ]:Z E N GD e -z h i ,T e l :137********,E m a i l :z d z 200601@126.c o m .R e c e i v e d :2010-08-22 R e v i s e d :2010-09-15J HM C ,2010;16(11):-V i e wf r o ms p

e c i a l i s t :I t i s c r e a t i v e ,a n do

f c e r t a i n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a l v a l u e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c o

g n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o n e m o t i o n o f p a -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t p a r t u md e p r e s s i o n .M e t h o d s :S i x t y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t p a r t u md e p r e s s i o nw e r e r a n d o m l y a s -s i g n e d t o s t u d y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i t h30c a s e s i ne a c h g r o u p .D e s p

i t e s e r t r a l i n e 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u r s i n g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t h a tw e r e g i v e n t ob o t h g r o u p s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a l s o g i v e nc o g n i t i v e p s y c h o -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f o r a c o u r s e o f 4w e e k s .H a m i l t o nD e p r e s s i o nS c a l e (H AM D )a n dS e l f -

R a t i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S c a l e (S D S )w e r eu s e d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c o u r s e .R e s u l t s :B e -f o r et h et r e a t m e n t ,t h e r e w a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o ft h e H AM D o rS D Ss c o r e sb e t w e e nt h et w o g r o u p s ,w h i l e a f t e r 4w e e k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b o t hH A N Da n dS D S s c o r e s o f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o w e r t h a t t h a t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1).C o n c l u s i o n :C o g n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c a n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r o m o t e t h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o s t p a r t u md e p

r e s s i o n .[K E Y W O R D S ]P o s t p a r t u md e p r e s s i o n ;C o g n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CNKI:46-1049/R_20101026.1720.008

2010-10-26 17:20

https://www.sodocs.net/doc/d410803017.html,/kcms/detail/46-1049_r.20101026.1720.008.html

产后抑郁症(p o s t p a r t u m d e p r e s s i o n,P P 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给患者家庭二婚姻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有利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2],我院妇产科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的3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符合P P D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3](h a m i l t o nd e p r e s s i o n s c a l e,H AM D)前17项评分≥18分,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者三60例按纳入顺序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年龄21~32岁,平均(26.5±3.1)岁;受教育年限9~17年,平均(12.5±2.2)年;工人8例,农民12例,干部4例,其他6例三对照组30例,初产妇27例,经产妇3例;年龄21~ 34岁,平均(27.5±3.2)岁;受教育年限7~15年,平均(12.6±3.5)年;工人7例,农民11例,干部5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住院治疗,给予抗抑郁药舍曲林片口服,并按照P P D护理常规给予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特点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2次/周,0.5~2h/次,观察4周三具体措施:(1)建立温馨病房: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充分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三(2)尊重关爱患者:对患者的情绪表示同情和理解,以亲切的态度二优良的服务取信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三(3)心理评估:全面收集患者及其家庭二社会资料,了解患者心理背景;充分运用沟通技巧,引导患者袒露心声,找出心理症结,并对患者心理模式进行恰当评估三(4)错误识别:采用提问二指导患者想象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发掘和识别其自动化思想二潜在的功能性假设二复杂的负性思维模式,找出其中不切实际的非理性成分;通过记录二澄清二阐述二去注意和真实性检验等方法,帮助患者分析不恰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缺陷三(5)认知重建:通过心理互动和实践,实现由现实的二具有适应能力的认知模式取代其不正确的认知,帮助选择有责任的行为和制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逐步达到对生活的有效控制,并让患者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三(6)舒缓情绪:教会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放松技术,如呼吸调控,肌松训练,音乐治疗,生物反馈等,使患者身心得到高度放松,同时激发自身活力,释放被压抑的情绪三(7)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认同母亲角色,积极引导其家庭多给产妇正确积极的评价和心理支持;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产褥期抑郁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重点强调抑郁情绪给患者和婴儿带来的危害,引导患者认识治疗的重要性;提供专业性支持和指导性建议,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真情的关爱三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及时予以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三

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4周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 e l f-r a t i n g d e p r e s s i o ns c a l e,S D S)[3]和H AM D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评定前经量表测量训练,一致性评定K a p p a系数为0.86三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三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 D S二H AM D评分比较见表1三研究组二对照组干预4周末S D 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减少(t分别为8.26二5.34,P均<0.01),

H AM D评分亦较干预前明显减少(t分别为15.51二

10.47,P均<0.01);干预前两组S D S二H AM 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49二0.69,P均> 0.05);干预后两组有明显差异(t分别为4.93二3.58,P均<0.01)三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二后S D S二H A M D评分的比较分(?x±s)组别n

S D S

干预前4周末

HAM D

干预前4周末研究组3054.9±7.442.6±3.522.9±4.210.2±1.6对照组3055.8±6.847.8±4.623.7±4.812.6±3.3 3 讨论

产褥期抑郁症受社会因素二心理因素及妊娠生理的影响三在妊娠二分娩及产后过程中机体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尤其神经内分泌的改变是造成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三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二孕激素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二甲状腺激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减少三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的内分泌组织中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脑内的高级活动[4]三研究表明P P D多见于情绪不稳二好强求全二固执认真二社会能力不良二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向性格的人群中[5]三产褥期内产妇有心理退化二感情脆弱二依赖性强等变化,任何刺激均可引

起心理失常,在产妇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突然的

躯体和心理应激反应均能造成心理不平衡,而孕晚

期各种认知障碍和负性情绪以及家庭社会支持的减

少二生活事件的冲击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三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产后抑郁症

患者的护理中日益受到重视三心理护理是指在医疗

护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

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应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通

过人际交往去影响并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

为,促使其疾病康复向健康方向发展[6]三因为P P D 患者大多存在认知缺陷,表现为任意推断二选择性概

括二过度引申二夸大或缩小二全或无思维[7],所以基于认知治疗理论的认知心理护理干预,对P P D患者康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三认知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来自外界的刺激事件(a c t i n g s t i m u l u s,A),是否会引起情绪和行为的反应或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 o n s e q u e n c e,C),取决于各人对A的认识及信念系统(b e l i e f,B),并将发现中间思维过程的技术称之为A B C技术[8]三认知心理护理利用护士的 白衣天使”形象,充分运用认知干预技术,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心理互动,对患者心理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改变患者对现实的歪曲评价二认知扭曲和错误信条,进而达到对情绪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三相比之下,抗抑郁药物虽可缓解抑郁情绪,但难以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一般心理护理只能到达较浅的心理层面,对这类患者往往也收效甚微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S D S二H AM D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1),而S D S反映患者抑郁自觉症状的好坏程度,H AM D反映患者的抑郁症状二焦虑症状二认知障碍二睡眠障碍等的严重程度,两者能反映患者产后抑郁情绪的变化,评分越低说明抑郁程度越轻,由此表明,认知心理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缓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三

综上所述,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可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消除负性情绪,促使其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转变,有利于病情缓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具体措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三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40-241.

2 崔才三,隋京美.产后抑郁症病因二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2005,14(4):319-321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长沙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4-36,122-127.

4 张琦,陈红霞,梁伟.产褥期抑郁症的防治现代诊断与治疗[J].2008,19(1):51-52.

5 齐钢桥,陆强,陈兴阳,等.综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 (6):491-493.

6 吴汉荣.医学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227.

7 侯德鑫.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7,14(6):86-87.

8 张雪峰.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40.

(责任编辑 李晶)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心理护理

河北北方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学生姓名:张亚平 学生学号:142120186 指导老师:胡伟 专业年级:2014级 完稿时间:2016年4月17日 防灾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摘要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发生率占分娩妇女的5%-25%。心理护理提供对产妇,婴儿周全的照顾,避免对产妇的不良精神刺激,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等。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误区

目录 一、病因1 二、临床表现2 1.1核心症状 2 1.2心理症状群 2 1.3躯体症状群 3 三、护理3 2.1一般护理 3 2.2心理护理 4 四、产后抑郁症误区5结论 6 参考文献6致谢7

引言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笔者对所研究的产后抑郁患者的报告如下。 一、病因 1.完美主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严重的情绪波动 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3.内分泌变化的影响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

浅谈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心得 产后抑郁症对产妇自身健康、婚姻和家庭的不良影响,对婴儿发育的影响,对社会及下一代培养均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全社会应该对产后抑郁症予以高度重视。 1产后抑郁症的概念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它既包括发生在产后7 d内轻度的产后情绪低落或产后忧郁,也包括产后2~6 w出现的程度较重的产后抑郁症。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 w发病,4~6 w症状明显,产后抑郁会在产后较长的时间影响一部分妇女的精神状况。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有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为了保证母婴身心健康,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加以预防。 2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 2.1生物学因素分娩结束后,雌激素撤退,并且长期处于低性激素状态,导致多巴胺受体的超敏,增加了多巴胺转运体在脑部的表达。这些性激素撤退带来的神经递质改变,可能促发某些个体发生心境障碍。

2.2产前因素"十月怀胎",产前病假时间长、产前门诊次数增多,并发症所致的病理性改变都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因而出现情绪不稳定。 2.3产科因素分娩方式、对分娩疼痛的恐惧、产时并发症是产后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甚至难产,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4医护因素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姿态可影响和改变产妇的情绪和状态,这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医德医风等密切相关。 2.5产妇自身因素产妇对自身形象的剧变没有心理准备,若对自身的心理调试不良,就可能会产生忧郁情绪及无法适应自己角色的真正转换。生育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角色的变化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把握的;孩子的哭闹、丈夫的忽视、家人对护理孩子的不同观念,以及许许多多因孩子的出现而出现的矛盾,都会无形中增加产妇的精神负荷,从而造成身心的疲惫和痛苦。 2.6社会压力现代社会"小家庭"越来越多,家中可以帮忙的亲属极为有限,家庭支持系统不够,产妇对孩子由谁来看护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此外,新妈妈面临着照看孩子和工作的双重压力,紧张的生活压力也可能造成产后的抑郁。

纽曼理论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纽曼理论应用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8-21T15:38:38.1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姜科琼 [导读] 妊娠、分娩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活动。孕期到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显著,引起产妇情绪变化。 姜科琼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室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通过总结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诊断标准,根据纽曼系统模式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三级预防措施解决产妇的精神生活问题,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产后抑郁纽曼系统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323-02 妊娠、分娩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活动。孕期到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显著,引起产妇情绪变化。产后抑郁症(PPD)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通常发生在分娩后数日或数周。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了产妇的健康,也影响了家庭、婚姻等。严重的产后抑郁不进行治疗,会影响母婴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可能会影响婴幼儿身体发育及意识、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发展,还会影响夫妻关系以及家庭的稳定[1]。由于相关产后抑郁研究采取的诊断标准、评定量表以及评定时间不同,使得已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各不相同,相差悬殊,国外报道为3.5% —33%[2];国内为10%—38% [3]。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产后抑郁症以来,为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不少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4],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发生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5]。 纽曼理论[6]:根据纽曼理论的五个相互作用的护理变量:生理因素、生长发育因素、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它们中的每个都遍布于护理系统中,并相互影响。评估孕产妇正常防线、应变防线、抵抗防线,查找压力源。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7例精神科确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1.1生理因素: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显著提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上诉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细胞活动[7]。这种内分泌的突然变化往往会造成产妇抑郁不安的情绪。有躯体疾病或者残疾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8]。 1.2心理因素 在怀孕及分娩的过程中,有些孕妇受传统思想及不良生育观的影响;担心婴儿是否健康,性别问题;担心不能胜任母亲角色,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易引发产后忧郁。分娩时带来的不适与疼痛,使孕妇产生紧张和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的发生[9]。生产后,产妇体型的改变,睡眠被干扰,坐月子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 1.3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1.4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者遇到问题容易发生精神抑郁,性格外向者心理容易产生不平衡。平时性格内向,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 1.5社会因素 对产妇而言,最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源于其丈夫,丈夫及家庭支持帮助的缺乏是促发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10]。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11],所以产后家庭生活、婆媳关系、夫妻感情、经济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产妇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不良的家庭环境易引起产后抑郁的发生。 1.6分娩因素 不良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是引起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破宫产、产钳助产等方式会增加产妇的心理压力;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12]。 1.7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高的孕妇更容易患产后抑郁症。这可能与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对分娩、婴儿的抚养、婴儿的健康、产后的恢复、产后的工作、经济压力等方面考虑较多有关。 2.临床资料 本组7例患者,年龄26-38岁。职业:待业1例,教师2例,护士1例,新闻工作者1例,工程师1例,私企创业者1例。文化程度,本科以上6例,初中1例。孕期患各类疾病4例,孕期并发症6例。分娩方式:剖宫产3例,产钳1例,自然分娩3。初产妇5例,经产妇1例,流产1例。抑郁症家族史1例。发病时间,产后2天-4个月。7例患者通过纽曼系统模式护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住院6-12天出院,随访4-10个月,现有5例回归职业生涯,1例全职照顾孩子,1例继续药物治疗,定期去精神科复诊。 3.产后抑郁的干预 3.1一级预防:在危险的程度已知而没有反应时的干预措施-试图加强防御线的弹性。 3.1.1积极开展孕期保健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重在心理护理,应从产前做起。向孕妇提供母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和保健措施。要求孕妇夫妻双方及亲属,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妊娠、分娩、哺乳、育婴知识及孕期保健培训,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配合技巧,对于孕后妇女的主要压力源,如母亲角色不胜任、支持系统缺乏、身体形象改变等尽早给予指导,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做好准备,可以利用个别心理咨询、孕妇学校授课、观看宣传片、发放宣教资料等措施对孕妇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提高孕妇心理适应性。多种研究证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2T14:44:40.29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作者:曾媛 [导读] 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及价值。 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6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抑郁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MOAS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状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并有效的抑制了其冲动行为,提高了认知能力水平,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为患者兼有抑郁及轻度躁狂症状的慢性精神疾病,因患者在躁狂发作前期伴有轻微、短暂的抑郁症状发作,在诊断及治疗中极易被误诊为单项抑郁症,漏诊率较高,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显著,疾病易反复性发作,增加了诱发躁狂症发作几率。对此本文主要就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汇总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区间段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在我院开展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患者6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标准(第三版)制定的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中抑郁及躁狂发作相关诊断标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或者贝拉-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后总分高于18分;均经外显冲动行为量表评分后结果高于4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了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躯体疾病患者;药物依赖或者过敏患者。以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参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37.5±3.4)岁,病程为0.5-3年,平均病程为(1.8±2.1)年;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3-50岁,平均年龄为(36.5±3.1)岁,病程为0.5-5年,平均病程为(2.8±1.8)年。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应用普通护理及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一)护理评估,环境因素有慢性心理社会刺激、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性格等,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获取完整的患者一般资料,并对患者发病前可能存在的刺激性因素进行收集和了解,并了解患者的异常行为、发病时症状表现。(二)环境护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而言,周围环境因素极易引起情绪的波动变化,由此应重视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统一的暖色调风格,室内设备应简单,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保持较好的采光及通风。实施患者的集中管理,避免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因极端情绪发生生命危险;对于躁狂发作患者应单独安排病房进行看护。叮嘱患者家属看望时,将身上携带的危险物品放置护士站管理处,并检查其携带的随身物品,在患者家属看望完毕后对病房实施检查,以免有危险物品如道具、绳索等在室内遗留[1]。(三)心理护理,护理工作开展应以患者为中心,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因及诱发疾病产生的不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有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情绪低落并有自责自罪感表现时,护理人员应站立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进行思考,避免在护理中为患者带来精神及躯体上的痛苦。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存在自杀动机的患者,并全程进行陪同。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充分的鼓励、支持、表扬激励患者,让其更加自愿的作出相关的改变,鼓励患者说出心里的痛苦感受,并指导其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抑郁(SDS)评分,简易智力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外显冲动行为量表(MOAS)评分,SDS评分及MOAS评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及冲动行为越低;MMSE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属性为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DS评分、MMSE评分及MOAS评分),采用t检验,并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MOAS评分低于参照组,MMSE评分高于参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SDS评分、MOAS评分及MMSE评分(分) 3 讨论 情绪障碍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类型,在病情程度严重时会引发患者发生自残、自杀等行为,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患者因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会有不良行为的发生,情绪方面多表现出焦虑、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强迫等问题。临床表现有持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的影响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2例痴呆患者照料者的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照料者的PAC评分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肯定、未来展望和PAC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影响显著,能够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并加强积极感受,进而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标签: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痴呆;照料者;心理 我国痴呆(AD)病症的发生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呈增加趋势,由于AD 病程较长,AD患者照料者的负担较重且易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影响AD患者的康复效果[1]。为此本研究将46例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AD患者照料者,与46例行常规护理的照料者进行比较,以期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2例痴呆患者照料者的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9:27,年龄18~53岁,平均(35.51±9.24)岁,照料时间1~7年,平均(3.86±1.43)年;对照组男女比例16:30,年龄19~55岁,平均(36.07±10.58)岁,照料时间1~7年,平均(3.91±1.29)年。两组照料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①专业护理人员对AD患者照料者进行心理压力、疾病知识、照料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建议。②引导照料者了解积极护理对于AD患者的重要性及其积极作用,以便纠正其之前的错误认知或者行为模式。③组织医院或者社区照料者参加联谊会,鼓励其相互分享照料经验和自我调节的有效方式。④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或者家庭随访,了解照料者在照料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帮助其营造合理的家庭照料环境。对照组:对AD患者照料者进行健康宣教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依据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评价AD患者照料者的积极感受,共自我肯定、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得分与照料者的积极感受程度呈正比[2]。按照1988年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选取其中4个项目,每项0~100分,分数与质量成正比[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抑郁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产后抑郁症患者34例,对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症护理后,产妇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产妇HAMD及TESS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强化产妇产前心理健康教育及产后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妇抑郁症可能性,确保产妇早日出院。 标签:产后抑郁症;致病因素;护理体会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逐渐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产妇人数逐渐增加。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1]。该状况主要是产妇在分娩后对孩子的生长状况和自身状况过于担心,对自身的经济、环境等因素过于看重等导致的一项心理疾病,对产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产妇产后抑郁状况进行分析,对产妇抑郁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产后抑郁症患者34例,其中包括经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18例。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6.2岁。选取产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例。 1.2方法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护理,针对产妇症状对产妇进行合理操作: 1.2.1保健宣传及教育医护人员要制定合理保健护理教育方案,对保健知识体系进行建立,形成完整的保健体系。要对孕产知识进行讲解,增强产妇对产前心理护理、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产后保健等的了解。要对产妇对分娩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纠正,对产妇的保健护理教育意识进行提升,确保产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2]。 1.2.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医护人员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提高产妇分娩依从性。要对产妇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对产妇的焦虑、不安、恐惧等问题及时进行排解。 1.2.3产后护理针对产妇状况为产妇创造温馨、舒适的护理环境。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鼓励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到产后恢复疗养过程中,提高产妇心理质量。 1.3评价标准依照HAMD评分量表和TESS评分量表对产妇抑郁状况进行评分,观察产妇抑郁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t对护理数据进行对比。当数据差异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老年人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老年人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逐渐增多。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许多省市老年人(>60岁)超过总人口的10%。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和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釆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影响和改变老年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心态,对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智力的变化 智力下降、反应迟钝,限定时间内加快学习速度比年轻人难,讲话变得缓慢,迟钝和啰嗦。 记忆力的变化

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远期记忆较好、回忆准确,但经常卡壳;近期记忆、机械记忆不如年轻人;速度记忆衰退。 思维的变化 思维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不如中青年时期;思维易受打乱,缺乏连贯性,出现思维奔逸或逻辑障碍。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焦虑 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焦虑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 老年人多有慢性疾病,病情较复杂,由于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认识,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少数病人甚至有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沉默少语或多语、多疑,以致食欲减退,睡眠差。 疑病性神经症 老年疑病症就是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性的人格障碍。老年疑病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治疗,在心理上就有可能从怀疑自己有病发展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8-08-24T15:33:56.1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李亚芳欧利芳 [导读]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肿瘤内科一区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产前的健康教育及产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结论:重视产妇的产前健康教育及产后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心理压力逐渐的加大,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 75%[1]。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是产后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可以直接影响产妇身体的恢复、乳汁的分泌及授乳;还可以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新生儿,可能影响新生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家庭关系的和睦相处导致家庭的破裂。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恢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做好孕婴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1 月—2016年11月我院分娩产妇962例,发生产后抑郁症 15例,发生率为 1.55%,年龄 20 岁 ~38 岁。其中经阴道分娩 13例,剖宫产 7 例,前置胎盘 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 例。 1.2方法 护理人员采取心理疗法,关心体贴、帮助孕产妇,运用语言、表情、行为、变孕产妇不正确的认知、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由此引起的身体症状,达到预防改善、控制产后抑郁发生的目的。 2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 2.1产妇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较低的产妇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担心产后伤口愈合不良,或者担心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产妇会担心产后怎样适应母亲角色,有了孩子怎样与家庭其他成员更好的相处,怎样处理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等。 2.2产妇的生活环境及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优越、生活环境良好的产妇,心境愉悦,思路开阔,适应能力强,能较好的接受新生儿,适应母亲角色;而经济条件窘迫的产妇,产后由于自身虚弱需要加强营养,加上新生儿喂养,又不能及时工作等一系列矛盾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从而导致心情不畅,造成抑郁。 2.3社会支持系统 产前夫妻关系紧张,产后得不到丈夫的理解,父母、公婆不能给予家务、经济、精神方面的支持,会让产妇感到孤独无助。另外,假如家人都期望男孩传宗接代或盼望生育女孩,而新生儿性别事与愿违,产妇会认为周围亲属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因而情绪沮丧,心情压抑,不愿说话,严重时产生沟通障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2.4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经受产程的痛苦煎熬会阴部侧切或撕裂,剖宫产腹部伤口疼痛,产后子宫收缩痛,睡眠不足等均给产妇带来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活动受限,产妇也会产生情绪不佳,烦躁易怒。 2.5产妇分娩时医护人员的态度 产妇临产后,由于每个人的产程进展不同,耐受力强弱不同,表现亦不相同,有些医护人员没有耐心,态度不好,产妇有时会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有些产妇感到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变得抑郁,易怒暴躁。 2.6产妇自身的生理因素 研究者认为孕妇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很大,妊娠期体内雌孕激素显著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可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诱发产后抑郁症[2]。 3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状不易被发现,如何早期识别产后抑郁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这是医护人员在有效控制产后抑郁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3]。产后抑郁一般在产妇出院之后发生,由于家庭访视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往往难于及时发现,故难以给予早期综合治疗。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越来越多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子,大部分因素集中在产前和产时。因此孕期及分娩期做好预防尤为重要[3]。产后抑郁不确切的病因和多种危险因子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因此鼓励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 3.1 产前评估、咨询和教育 加强围产期宣教,全面准确评估孕妇情况[4]:收集资料包括经济状况、家庭婚姻关系、本次妊娠期心理状态;评估孕妇的社会关系及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支持系统,是否感觉到家人提供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严密观察孕妇言语、动作、行为以及非语言情绪反应等,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不同的情绪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广泛宣传有关妊娠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等知识,使孕妇了解妊娠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特别是对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进行优生优育的教育,改变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对有内科并发症者需把握妊娠指证,使孕妇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孕妇妊娠期的不良心态;同时帮助孕妇克服早孕反应造成的不适,指导孕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帮助她们制订可

浅谈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浅谈产后抑郁症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9-04-25T09:56:28.5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作者:格桑曲珍才央 [导读] 本文在介绍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医院、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介绍产后抑郁症如何护理? 西藏林芝市妇幼保健院 860000 【摘要】根据临床调查数据表明,60%-70%的产妇都会在产后患上抑郁症,不仅危害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产后抑郁症加以护理。本文在介绍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医院、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介绍产后抑郁症如何护理?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 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后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也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对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护理等方面已有诸多报道,但目前国内的研究报道多局限于案例分析或者统计调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合分析。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跟一般抑郁症一样,它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一是产妇经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二是产妇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者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心、敌意,与家人关系不协调;三是创造性思维受损;四是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容易疲倦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绝望、自杀或者杀婴倾向,有时甚至会处于错乱或者昏睡状态。 2 产后抑郁症产生的原因 2.1 生理因素: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而分娩之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从而加重抑郁症状。而分娩过程中的滞产、难产或者产妇心理准备不充分,高度紧张,恐惧时业很容易引起产后抑郁症,如果再加上产妇有内科并发症或者合并感染、发热之类的就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了。 2.2 心理因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50%~7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害怕分娩时的剧痛,怕不能顺利分娩还要再进行剖宫产等,以及对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另外,产妇对母亲的角色不适应,对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物知之甚少,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 2.3 家庭因素:对于产妇来说最大的支持来源于丈夫和家庭,如果缺乏丈夫以及家庭的支持帮助,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与此同时过低的家庭经济收入、丈夫以及家人盼望男孩的程度、产后无人帮助照顾孩子、居住条件差、婆媳关系紧张等都是产生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不仅危害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对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产后抑郁症加以护理,下面将从医院、家庭、产妇个人角度阐述如何对产妇的产后抑郁症进行护理。 3.1 医院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3.1.1 热情接待主动沟通:在产妇入住医院以后,医护人员应该热情接待,主动为他们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以及本医院接生的先进技术和仪器,认真回答孕妇和家人提出来的问题。另外产后抑郁症的孕妇大多数是不善言谈,内向孤僻,对环境适应比较差的人,因此护士应该尽可能的为其安排比较安全的单人房间,并让家属陪伴及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孕妇的情绪、行为、身体情况、婚姻、经济状况等等。 3.1.2 加强孕产期的健康保健多宣传孕产保健知识:很多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跟孕妇对自身健康状态以及分娩知识了解的缺乏有关。因此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孩的生理、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相关的保健知识。 3.2 家庭应该采取护理的措施: 3.2.1 营造安宁、温馨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丈夫的关心和安慰。因此家属要多给予产妇肯定、表扬和鼓励,提高产妇的自信心,要多关心、照顾和帮助产妇,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同时产妇的亲朋好友以及相关领导也应该多关心产妇的生活,使产妇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关怀她和支持她愉快地转换并承担起妈妈的角色,使身心逐渐恢复健康。 3.2.2 提供合理的营养结构:产后产妇身体虚弱,这时候需要及时合理的提供一些营养饮食,让孕妇较快的恢复身体。其中饮食主要以精、杂、稀、软为主。其中“精”是指产后饮食要注意质量,不要吃的过多,否则会让产妇更加肥胖,对产后恢复没有好处,进一步影响产妇心情。 3.2.3 香薰疗法帮产妇驱赶烦恼:有产妇的家庭可以准备一些精油给产妇做香薰。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香薰能够给人放松的感觉。因此家里可以准备一些伊兰精油、薰衣草精油之类的,在产妇洗澡的时候滴几滴在温水中,泡个香氛浴,这样可以让产妇感觉轻松,增加自信。 3.3 产妇应采取的措施:要想摆脱产后抑郁症,除了医院、家庭的支持以外,最重要的还是靠产妇自己来调整, 3.3.1 自我心理调节:①焦点转移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良事件上,因为你越想不愉快的事情,就越容易陷入情感恶性循环地怪圈中,因此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上。②主动求助法。产妇在郁闷的时候,可以找闺中密友或者父母倾诉,还可以将自己的感觉告诉伴侣,不要将自己的感受一直深埋心底。③自我鼓励法。产后抑郁症通常会表现出自我评价低、失落的迹象,因此产妇一定要学会自我鼓励,产妇可以自我欣赏一下,多看看自己的优点,多想想自己由于别人的一面,多看看事情美好的一面,

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的心理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1-07-19T17:04:31.92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闫丽[导读]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而要终止妊娠,或由于某些原因不适合继续妊娠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闫丽(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鹤壁456750)【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中103例妊娠5~10周时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 干预组51例,对照组52例,干预组在术前术中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干预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说明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干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3-0080-01 人工流产手术是避孕失败而要终止妊娠,或由于某些原因不适合继续妊娠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方法。由于患者的心理紧张、恐惧和手术时的刺激而出现的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头晕、胸闷、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等临床现象,称为人流综合症。有资料显示患者在手术前有情绪障碍,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1]。因此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减轻临床患者痛苦是十分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到2009年11月间接受过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103例,年龄20~37岁之间,孕5~10周,初产孕妇78例,占75.7%,经产孕妇25例,占24.3%,均符合人工流产手术条件。并对这10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1例,对照组52例,两组年龄、孕产次数、孕周检验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干预组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 1.2.1 术前干预心理干预是由经过专职培训的人员来完成:①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进行心理干预,包括手术过程介绍、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手术中的正常反应,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尽量做到使患者能有意识的缓解控制自己的情绪。②给患者讲解情绪在病症治疗中的作用,给患者看一些过往人流的体会感受资料,使其保持积极的情绪。③对于情绪波动的孕妇进行呼吸放松训练:让孕妇保持坐姿,闭目,双手自然交叠放于胸前,深吸气慢呼气,连续数次,使其肌肉自然放松并配予放松的音乐。 1.2.2 术中干预术中干预为整个心理护理的关键,当患者进入人流室看到一些专用器械,在特定的环境下,没有亲人的陪护,失去依赖会更加紧张,因此术中干预更为关键,由合作者完成:①用鼓励和关心体贴的语言开导受术者,减轻受术者紧张情绪,获得心理支持。②采用音乐疗法,给予术中的孕妇播放轻松缓慢的音乐,并告知耐心听,使全身放松,手术很快就会好,减轻受术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疼痛。 1.2.3 术后干预护理患者到观察床,让其休息半个小时,期间对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给予解释,答疑患者不明白的问题,并告知术后的应注意事项,如术后出现腹痛、发热,伴有流血量多或持续7天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2干预效果评价及结果 2.1 效果评价 2.1.1人工流产综合症临床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中术后测得血压、脉搏和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变化等症状,根据人工流产综合症诊断标准[2]分类做出判断:①术中Bp降至80/50mg一下,或收缩压下降20mg以上;②术中或术后心率<60次/min,或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并伴有上述症状3项以上者。见下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比较 注: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1.2 疼痛程度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按疼痛评定采取四分法,分为:0(无痛)、Ⅰ(轻度)、Ⅱ(中度)、Ⅲ(重度),通过对照比较干预组重度疼痛的为5例占9.8%,对照组为17例占32.7%,干预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 2.2 结果人工流产综合症反应比较,对照组比干预组明显偏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疼痛更明显。 3 讨论 3.1 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可以降低综合症的发生率通过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她们的恐惧心理,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 子宫受盆腔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人工流产手术时对宫颈牵拉、扩张、吸宫或刮匙对子宫壁刺激和子宫的自身强烈收缩,可导致患者躯体上的疼痛和增加心理上的恐惧,引起神经紧张,产生心率下降、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恶心等一系列综合症。 从研究中发现心理干预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为11.8%,明显低于对照组,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 3.2 心理干预在人工流产中应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流产术中疼痛程度由于组织损伤刺激引起疼痛并伴有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这种疼痛不仅与患者生理上的变化有关,还与经验、情绪、认知、注意力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患者的焦虑会使痛阈下降,加重疼痛又使患者更加焦虑、增加恐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而从研究中显示由于实施了心理护理,干预组重度疼痛为9.8%,较对照组低,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由此可见,准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对她们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人工流产综合症和患者的痛苦[3]。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28. [2]曹泽毅.中华妇女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77—2578. [3]王艳.人工流产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学刊,2004,3:46

强化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强化心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凌卫仙周俊余蔚菲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并辅以必要的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强化心理干预,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其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MOCA、HAMD量表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简单易行,可在护理工作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心理护理;认知功能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72 The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in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LING Wei-xian,ZHOU Jun,YU Wei-fei(Anning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570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in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80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39patients)and mental nursing group(41patients).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ognition function in both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MMSE,MOCA,HAMD before and three weeks after mental nursing.Results:Before mental nursing,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ach scal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but after three week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th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especially to the cognition function.Conclusion:Ment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nd it is easy to be used widely in nursing. Key words Parkinson's disease;Mental nursing;Cognition function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伴随有认知、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1]。年龄、起病年龄和病程对PD的认知功能也有重要影响,抗帕金森病药物对认知的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因素。药物、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均可改善病情,同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均有积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0月 2012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入组 作者单位:570105海南省安宁医院神经内科 凌卫仙: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标准:(1)PD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2)年龄18 80岁。排除标准:(1)帕金森综合征。(2)听力及语言表达障碍者。(3)既往有精神病史。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48?10.55)岁。平均病程(4.90?2.3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76?3.45)年。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龄(60.60?11.74)岁。平均病程(5.68?1.8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31?3.9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病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这些患者时应多注意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找到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让其配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配合共同治疗。 3.3.5侥幸的心理护理对这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应重视数据的说服力,必要时可请患者一起阅读具有权威性的教科书,让她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梅毒对母体及胎儿或新生儿的危害性,主动接受正规治疗。 4结果 34例患者中26例已分娩,2例孕期未做梅毒检测,急产入院在产后确诊的患者所生新生儿被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儿;1例孕前确诊经治疗后妊娠,5例孕期确诊为梅毒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所生新生儿经随访已确诊为阴性,18例患者所生新生儿正在随访中;8例尚未分娩患者均接受了驱梅治疗。 5总结 孕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妊娠期间因生理变化带来的种种不适已使她们的心理变得较为脆弱,此时被确诊为梅毒患者,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往往会出现多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和情绪变化,影响其对治疗的配合及疗效。提高孕前梅毒检测率,在妊娠前治愈梅毒,可减少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生。及时正确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心理压力,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减少母婴传播。 参考文献 [1]张玉兰,杨彩霞,冼翩,等.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10-111. [2]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3-194. [3]苏明容.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197-199. (收稿日期:2012-05-07) (本文编辑崔兰英) · 821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1期(上半月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