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 电子政务信息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化的区别电子政务

信息化》

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 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

(intra)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乃至因特网(inter)”。

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 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extra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

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

建立电子政府。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这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如xx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xx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在xx 年6月6日—6月30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戈尔将其比喻为“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并将在xx 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英国也在xx年提出,要建设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电子英国”,并把全面开通电子政府的时间从xx年提前到xx年。欧盟、东盟均提出“电子欧盟”和“电子东盟”计划。总之,电子政务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

的显著标志之一。

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几年,但实际上,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从萌芽

期、孕育期到启动期近xx年的发展。

萌芽期主要表现在。xx年底国家正式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以中央国家机关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孕育期主要表现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央各大部委机关、全国各省级政府部门和主要中心城市政府部门,率先开展

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xx年4月,青岛市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xx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目前,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例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红盾315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d910138096.html,),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xx年6月1日,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12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电子口岸”(https://www.sodocs.net/doc/d910138096.html,)在全国各口岸推广实施。“中国电子口岸”将上述部门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等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执法和管理需要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也可在

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相关手续。

启动期主要表现在:近年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并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xx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到xx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又如合肥市在新近制定的城市信息化总体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以电子政务为先导,实现政府再造,树立“廉洁高效、开放创新、公开公正”的学习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以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到xx年,基本实现电子政府的组织管理一体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外服务网络化,使70%以上的政府审批和公共服务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可见,电子政务启动期将带来政府管理决策机制的巨大转变,使得政府更能贴近社会公众,从而满足公众需求出发,建立更好的服务体系。

3.中国电子政务的现存问题

3.1.对电子政务尚无明确定位

虽然国家也提出要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

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尚未有准确的定位。

3.2.缺乏统一领导与规划

目前,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国家行政“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

设。

3.3.整体立法滞后

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立法主体是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基础设施立法,即行政性立法建设相对成熟,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即公众开放部分)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这说明国内电子政务处于启动阶段。电子政务整体立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

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3.4.基础条件比较落后

目前国内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近年,美国和欧洲都展开了一场有关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的“三网融合”

问题的讨论,各国都普遍地认同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并对产业管制形式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并开始设立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协调机构,从趋势来看,都在往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方

向迈进。

4.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框架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从政府到社会、从中央到地方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和我国的国情,规划我国的电子政府基本架构,

需要从组织机构、网络通讯基础、应用和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考虑。

4.1电子政务发展目标

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应包括公共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

所谓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模式,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定位。从国外20年来行政改革的实践看,传统的公共行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公共行政发展到公共管理。其主要标志是:政府一改过去对社会过多包揽的做法,而是更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由过去的政府独家垄断,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管理方式,大量的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并把

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如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等引入政府管理中来。

因此,我国电子政务公共管理目标就是要逐步打破现有的“条块

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政府再造。笔者赞同北大学者xx凯提出的“小规模、严管理、大服务”的公共管理目标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中,“小规模”体现在政府的职能配置方面,应该是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找准政府的职能定位;“严管理”体现在政府规模的控制方面,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系;“大服务”体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方面,要建立“廉洁高效、开放创新、公开公正”的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应用功能发展目标,就是整体要确立一种政府对政府、政府对社会、政府对企业的功能架构。根椐我国国情和政府工作的特点,应用功能发展目标:一是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业务业务服务,实现决策信息资源化;二是实现指挥调度和快速反应现代化;三是实现日常办公业务规范化、网络化、无纸化;四是在国际互联网上为公众服务,开展电子福利

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

4.2电子政务发展框架

4.2.1组织规划框架

必须由国务院设立专门的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相关部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及电信等部门),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先从部门之间的协调开始,成立相关小组,形成全局委员会的形式。实际上,现在的产业分类和按部门进行管理的做法都是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而电子政务既要跨越整个电子信息

技术产业,协调整合各产业部门的发展与利益,同时也要平衡现有的各管理部门的利益关系。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电子政务恰恰也就难在条块利益的分割上。所以,没有综合性的权威部门根本办不了真正的

电子政务工程。

4.2.2网络通讯基础框架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政府的计算机网络实际上是由三个网组成:外网(inter)、专

网(extra)和内网(intra)。

(1)外网网络结构规划

在规划政府外网网络时,应以实现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实现“三网融合”为目标。目前,可以有icp和isp两种方式选择。icp方式,即充分享用当地电信部门或其他拥有inter出口机构的基础设施,在inter上建立政府信息发布、有关业务网站,由政府机关工作部门统一组织信息源,对网站的内容进行更新、维护和相关政府业务的处理;isp方式,即由政府出面、出资,成立专业机构或依托某一专业机构,专门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供政府及政府各工作部门接入inter,并在inter上发布信息和处理

政府相关业务。

(2)专网网络结构规划

专网网络结构规划实际是要建立各级政府的、具有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信息交换中心平台,作为本级政府同上下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

间以及本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交换电子信息的枢纽。它是上级政府机构或政府工作部门获取下级政府或下级相应政府部门信息和文件的子节点,也是本级政府部门向下级政府部门或相应政府工作部门传递信息和文件的根节点。

(3)内网网络结构规划

内网网络结构规划实际是要建立本部门各处室之间的交换电子信息的枢纽,即内部办公局域网的建设,它是本级政府领导机构获取部门工作信息和文件的子节点。尽管内网网络的

建设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如果是下级所属政府部门,其网络的规划应该按照上级部门的部

署进行统一规划。

4.2.3应用和服务框架

由于政府职能涉及面广泛性(应用范围)和政府职能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服务功能),电子政府系统的建设在范围角度和功能角度都应该是分阶段实施完成的。下图是电子政府系统应

用和服务解决方案框架。

工作组通讯:在工作组成员间提高信息交换、事务处理的工作效率,如电子邮件、信息

交换等。

工作组协作:利用共享资源和工作流运行环境,如在线讨论组、内部信息发布、文件办

理等。

工作组流程创新:将工作组内部的信息流和知识流应用于工作流程中去,以创造新的或

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部门级通讯:跨越部门间的界线,提供全部门的复杂的信息、文件传递处理系统。部门级知识管理:跨越部门间的界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部门内各类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并这些资源与部门的工作环境相集成,形成可以指导实际工作和学习培训的“知识”。部门级流程创新:打破部门间的界线,加快部门间的信息、文件及其他事务的处理,以实现减少周转次数、避免冗余和相互抵触的目标和激励机制。例如,跨部门的文件会签、

联合办公等。

部门间通讯。部门间电子邮件、edi、电子化文档等。

电子社区开发。跨越部门间的界线,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实体形成虚拟的电子化共同合作空间,利用该合作空间为各个参与者服务。如电子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

等。

价值链创新:面向企业,将政府的工作流创新扩展到为企业服务中去,从企业所处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链入手,改造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流程,提高政府部门为企业服务的工

作效率。如业务审批、审计、电子税务等。

根据这一发展框架,可以分阶段实施电子政府的应用和服务的开发和利用。先期要考虑各政府部门内部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政府网

站、电子政务网,完成电子政府的基础框架,实现政府内部、跨部门间、面向公众、企业的基本应用;其次要考虑政府部门、面向公众、企业的深层应用,包括无纸化办公、电子社区、电子税务等应用。

与此同时,国家应加强、加快电子行文的立法,确立电子文件中的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的合法性;加强对电子行文过程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安全,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运行安全,计算机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和人事,法律、规范和标准,社会公德和标准等研究,为电子政府的建设铺平道路。

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万户网络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是以万户自有产品和技术为核心,整合国际(国内)知名的技术服务商的优势技术实现的,旨在为政府实现电子政务提供成熟、高效、完美解决途径。整个系统方案结构清晰,基于数据库、基础件、安全管理等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公司自有的技术产品和合作伙伴的产品完美衔接,在应用层打造了五大应用平台:外部信息

门户,内部信息门户,协作交流平台,办公管理平台,移动办公平台。

在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系统将为促进不同的专业应用而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质量监察检验管理系统、司法办公系统解决方案等各种专业

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成熟技术,打造完美平台

外部信息门户:

建设高效的外部信息门户,是倡导建设“服务性”政府一大工具。网站将为政务公开、网上审批、网上申报、网上投诉、网上监督、报表下载等提供全新的解决方式。万户采用ezsite网站管理系统作为核心,可以实现对信息门户的信息采编、栏目定制、图片(广告)管理、网上调查等各种网站元素的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权限模式,保证安全。

ezsite,帮您建立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内部信息门户:

信息需要共享,组织需要学习,获取信息需要权限。内部信息门户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政府单位整个系统内部及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可以自定义信息栏目,同时支持各处室自定义自己的信息页面和栏目。系统以角色权限的方式为各种不同级别的用户分别提供相应的

信息资讯。

万户网络,帮您建立学习型、知识型政府。

协作交流平台:

包括电子邮局、在线交流、论坛、网络会议、短信等。以万户的ezmail专用邮件系统和ezoffice协同办公系统为核心而搭建,方便、安全地满足用户各种沟通交流的需求,同时,网络会议功能还提供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接口,您可以方便地引入视频会议系统,还可以轻松整合传真和手机短信。

万户网络,让组织沟通无处不在。

办公管理平台:

以ezoffice万户协同办公系统为基础,根据政府的工作特定定制的电子政务办公管理平台,平台提供了公文管理、办公流程管理、政务管理、领导交办、计划管理、工作安排、文件管理、个人办公、领导查询。针对不同的政府机构系统有自己的特定功能,比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就有经济户口管理、商标管理、经济案件管理等功能。

ezoffice,让您办公更轻松。

移动办公平台:

无线办公、移动办公是现代人的梦想,万户网络将圆您向往自由的梦想。万户网络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使您在拥有掌上电脑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审阅文件、查看领导交办、监

控项目进程等。

万户网络,让办公无限自由。

二、依托成熟平台,促进专业应用

不同的政府机构,拥有不同的职能和业务特点,万户依托于成熟、规范的技术平台,让万户的技术能够促进政府不同的专业应用,例如,为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使他们对日常办公、经济户口管理、商标、经济案件等实现有效的管理;而提供的质量监察检验系统,可以对各种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从业人员、使用单位等实现有序的管理,保证

安全……

三、集成世界优势技术,保证服务领先

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使自己更加的强大。为了能够为您们提供领先、高效、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从基础技术到应用技术方面和国际(国内)一流的厂商展开了全面的合作。我们和世界顶级基础件提供商bea合作,采用weblogic为客户搭建稳定、高效的技术构架平台;和国际一流的中文处理技术提供商trs合作,采用trs的全文检索技术,让您在海量信息中实现信息的高效、准确、完整的查询;我们和优创科技(viewtran,inc)合作,为您提供视

频通信方面的优秀解决方案;我们和汉王科技合作,为您在手写输入和电子签章方面提供独

到的服务……

方案特点:

1、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

系统基于开放的inter/intra/extra技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兼容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所有的功能实现和网站操作均基于web 浏览器方式,包括强大、完善的

web页面方式后台管理、维护、统计。

2、技术的领先性、前瞻性

方案各个平台均采用先进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保证系统设

计和开发上的领先性和长期的适用性。

3、高稳定性、安全性和容错性

系统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安全认证,确保系统使用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在防病毒、数据备份方面也有具体的解决方案,使系统不会因为程序方面的问题而中断服务。具有高度

的容错性,能够识别和处理用户的非正常操作,不至于出现运行出错。

4、良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方案中各种系统采用的协议、信息格式、接口标准均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各系统间在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快速、顺利的数据信息交换,并在设计风格、管理界面等方面保持严格的统

一性。

5、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共存

政府网络具有的特点是多网共存,有外网、专网和内网,方案解决了在不同网络间的信

息交换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问题。

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概述:

本系统主要目标是解决国土机关目前比较急需的窗口办文、机关内部行政公文流转、政策法规、档案资料等综合事务管理,逐步减少机关手工办公的工作量,增强网上办公意识,改变机文管理的工作模式,带动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及数据的需求和建设,服务于厅机关的政务管理。

本系统适用于各地国土资源厅及下属各部门。

本系统涵盖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批等窗口办文业务、行政公文流转等

机关办公业务。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窗口办文、综合事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维护几大功能分布在不同的层次中,为不同的部门、人员使用。窗口办文包括:窗口收发文;农用地转用征用审核;中央及省属国有企业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基本农田审批;非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审核;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中央驻闽单位和省直单位土地登记。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包括:政策法规;效能建设;信访管理;收发文处理;印章管理;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牌;公共信息;个人信息;电子传真;电子名片;

电子秘书。

系统功能特点

·灵活的用户自定义流程。文档的流转、各步骤走向、各种授权,以及文档评阅形式、时间分配、通知方法可由用户自定义。能配置不同角色在不同流转环节上对公文的处理权限,

以确保公文正常流转的安全性。

·严格的系统安全性控制:充分利用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对所有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各应用模块的使用权限,以及文档在各状态的读、写、修改、删除等各方面权限进行严格的控

制,保障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严格的权限控制:每个模块所对应的所有数据库,在操作权限

上细分为七个级别,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管理员、设计者、编辑者、作者、读者、存放者、无存取权限。其次,在访问数据库文档的权限方面又细分为四个级别:绝密权限、机密权限、秘密权限和平件权限。再次,在公文处理权限方面分为五种身份:审批、收文登记、收文拟办、文件传递、归档。不同用户对同一份文件的处理权不同,只允许文件的当前处理人对文件的可修改部分进行编辑,其他已处理的人员只能查看文件的处理情况,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调阅文件;同一份文件的部分内容可能对一些用户不可见;不允许用户越权处理文件。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权限应具有角色定义功能,赋予厅主要领导、厅分管领导、处室领导、经办等业务人员的不同权

限。

·与microsoftoffice的集成:可直接调用office协助办公,office 文档作为对象集成在系统文档中;流程中,用户所输入的文字以用户配置库中定义的对应颜色显示,删除的文字加上删除线,并标识处理者姓名、处理的时间;修改痕迹的清除和恢复可清除所有修改痕迹,以干净的版本显示文本,同时,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各种编辑操作,也将被纪录下来,通过痕迹恢复操作,可以显示原先所有的修改痕迹和这次编辑所产生的修改痕迹;可根据不同的格式定制不同的印章,实现文件的自动盖章;能够自行定制不同的公文、文件登记单、表格、稿纸等的打印格式。

·功能强大的意见输入方式:提供公用意见选择、个人常用意见选择、自由组合意见三种有效模式结合,同时具有添加常用意见的功

能,降低用户的手工输入量和重复输入量。·文件的跟踪、监控:文件已处理过的用户随时都可以查看文件其他处理人的处理情况;设置文件的监控人有权对文件催办、撤销改送和销毁无效文件,处理文件的异常情况。

·文件催办:文件监控人有权对到期未处理的文件的手工催办提醒;

系统可以设置对所

有到期未处理的文件自动催办提醒,发送邮件通知处理人。

·提供大量数据字典:减少输入量大大提高用户办公效率。自动标引主题词:提供专业

的主题词库,自动标引主题词。

·公文与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支持公文与档案管理的无缝连接,公文办理完毕后自动转

入档案管理,减少使用人员的工作。

·界面友好、清晰、一致、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无时无处的在线帮助系统,确保系统的快速上手和正常运作。

·后台采用oracle关系数据库,能够通过元数据服务访问相关的数据库。

·提示机制:用户每次进入系统时,都会看到系统的提示,例如"您有x份文件需要阅

读、办理"等。使用户一目了然,统筹安排。

系统技术特点

本系统采用microsoft

exchange平台作为协作应用服务器,oracle作为关系数据库平台。基于web技术开发,客户端不用安装任何软件,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使用本系统。

·清晰易用

以组织机构为基础,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工作和权限的分配,使整个组织的工作管理更加清晰完整;系统充分考虑了厅机关当前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状况,使用统一风格的简单、易用、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在线帮助功能,将办公系统最复杂的流程事务归为统一入口,所有用户所需办理的工作一目了然。无论是工作流,信息发布,电子邮件或是系统管理,都

可以通过前端浏览器来操作。

·安全可靠

从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多级别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

采用防火墙等技术实现网络安全;

采用反病毒、风险评估、入侵检测等技术实现系统安全;

采用信息加密、权限控制、数据备份等技术实现数据安全;

采用b/s体系结构,所有的安全认证均通过服务器端进行,能够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内建的强大安全机制保证应用安全。通过身份验证实现对使用者的安全性控制,通过系统设置及用户权限设置实现用户对信息的访问。用户只能根据授权行使在系统中

的职能。系统中所有对信息的操作、信息的流向、被访问的时间等信息都有记录,随时可供

系统管理员、主管领导调阅。

·先进性。采用最新的b/s体系结构实现,将表现逻辑、业务逻辑、数据操作相分离,系统的表现逻辑相对固定,业务逻辑配置灵活,从系统的体系结构上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

通用、灵活、扩展。提供操作简单的表单定制和流程定制功能,使用户无需编程就可自定义出所需的各种工作流程。系统各模块内部的高聚合程度和模块间的低耦合程度保证系统各功能的相对独立。这样即可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也可满足将来的工作流变更和gis应用等新业务的扩展需求。

·开放性:开放性与标准化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的系统,系统才具生命力,才能保护用户的投资,才能体现良好的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本系统能够做到任何一部具有一定配置的电脑,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即可进入系统,参与办公。·易维护:由于客户端采用操作系统自带的浏览器,所以无需安装客户端应用软件,减少安装维护的工作量,同时所有的业务逻辑均在服务器端,当系统要更新维护时只需在服务

器端进行,免去了更新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工作。

xx年的创新

电子政务:提升服务迎接“大考”

随着国家电子政务中央骨干网络的建成开通,以及地方电子政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