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自动多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

自动多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

自动多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
自动多目标识别和跟踪系统

目标识别技术

目标识别技术 摘要: 针对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回顾。讨论了目前理论研究和应用比较成功的几类目标识别方法:基于目标运动的回波起伏和调制谱特性的目标识别方法、基于极点分布的目标识别方法、基于高分辨雷达成像的目标识别方法和基于极化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同时讨论了应用于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几种模式识别技术: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基于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最后分析了问题的可能解决思路。 引言: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回顾及发展现状 雷达目标识别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雷达目标特征信号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达目标的有效散射截面积。但是,对形状不同、性质各异的各类目标,笼统用一个有效散射面积来描述,就显得过于粗糙,也难以实现有效识别。几十年来,随着电磁散射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雷达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先进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条件下,许多可资识别的雷达目标特征信号相继被发现,从而建立起了相应的目标识别理论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获取信息优势为核心、以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夺取信息优势已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电子信息装备作为夺取信息优势的物质基础,是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其总体水平和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 雷达作为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自诞生起就在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进攻武器装备的发展,只具有探测和跟踪功能的雷达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雷达不仅要具有探测和跟踪功能,而且还要具有目标识别功能,雷达目标分类与识别已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雷达的基本功能之一。目标识别技术是指:利用雷达和计算机对遥远目标进行辨认的技术。目标识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回波中的幅度、相位、频谱和极化等目标特征信息,通过数学上的各种多维空间变换来估算目标的大小、形状、重量和表面层的物理特性参数,最后根据大量训练样本所确定的鉴别函数,在分类器中进行识别判决。目标识别还可利用再入大气层后的大团过滤技术。当目标群进入大气层时,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目标群中的真假目标由于轻重和阻力的不同而分开,轻目标、外形不规则的目标开始减速,落在真弹头的后面,从而可以区别目标。 所谓雷达目标识别,是指利用雷达获得的目标信息,通过综合处理,得到目标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尺寸、散射特征等),最终进行分类和描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性能的提高,对雷达目标识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目标识别作为雷达新的功能之一,已在诸如海情监控系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防空系统及地球物理、射电天文、气象预报、埋地物探测等技术领域发挥出很大威力。为了提高

T-11-V5-多目标追踪微波车辆检测器技术方案

微波交通检测器应用方案——T-11 V5 多目标追踪雷达 江苏志德华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编辑者:高志鹏

1.Tracteh T-11 V5多目标追踪微波车辆检测器简介 1.1功能概述 ●Tractech T-11 V5多目标追踪微波车辆检测器(以下简称T-11 V5),是利用二维主动扫描式阵列雷达 微波检测技术,对路面发射微波,以每秒20次的扫描频率可靠地检测路上每一车道的目标,准确区分机动力、非机动力、行人等,可同时识别及跟踪最多64个目标对象。 ●可同时测量每车道的流量、平均速度、占有率、85%位速率、车头时距、车间距等交通数据,以及排队 长度、逆行、超速、ETA等报警信息,并可准确地测量区域内每个目标的位置坐标(X,Y)与速度(Vx, Vy)。 ●能进行大区域检测,沿来车方向正常检测区域至少可达160米,能同时检测至少6个车道,其中中间的 4个车道每条车道可以有4个精确的检测点,4条车道就可以配置16个精确的检测点。每个检测点就是一条线,这条线与路交叉成90度夹角,也就是垂直于路的方向。这些垂直于路的方向的检测线,就可以作为雷达的检测点,可以非常精确检测车辆接近并经过这些检测点时的状态 ●自动检测交通流的运行方向,进行车辆逆行检测统计。 ●采用前向安装的方式,可方便地利用既有杆件:信号灯杆、电警杆横臂、任一标志标牌、路灯杆上,具 有安装维护方便,不破坏路面,不影响交通,技术先进,成本低等特点。 ●可在全天候环境下工作,外壳达到IP67防护标准,并具有自校准以及故障自诊断功能。 ●可视化的图形化操作界面能实时显示每个目标在检测区域内被跟踪情况以及车辆即时速度、车辆长度等 实时信息。 1.2应用场合 T-11 V5 是一款革命性的通用交通管理雷达,可以用在交通管理领域的很多方面: 公路和交通管理系统

动态视频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入门)

动态视频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 传统电视监控技术只能达到“千里眼”的作用,把远程的目标图像(原始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由监控人员根据目视到的视频图像对现场情况做出判断。智能化视频监控的目的是将视频原始数据转化为足够量的可供监控人员决策的“有用信息”,让监控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所发生的事件:“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人”,“在做什么”。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技术中,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的问题。目标识别主要解决“什么人”或“什么东西”的问题。行为模式分析主要解决“在做什么”的问题。动态视频目标检测技术是智能化视频分析的基础。 本文将目前几种常用的动态视频目标检测方法简介如下: 背景减除背景减除(Background Subtraction)方法是目前运动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分来检测出运动目标的一种技术。它一般能够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的运动目标的特征数据,但对于动态场景的变化,如光线照射情况和外来无关事件的干扰等也特别敏感。实际上,背景的建模是背景减除方法的技术关键。最简单的背景模型是时间平均图像,即利用同一场景在一个时段的平均图像作为该场景的背景模型。由于该模型是固定的,一旦建立之后,对于该场景图像所发生的任何变化都比较敏感,比如阳光照射方向,影子,树叶随风摇动等。大部分的研究人员目前都致力于开发更加实用的背景模型,以期减少动态场景变化对于运动目标检测效果的影响。 时间差分时间差分(Temporal Difference 又称相邻帧差)方法充分利用了视频图像的特征,从连续得到的视频流中提取所需要的动态目标信息。在一般情况下采集的视频图像,若仔细对比相邻两帧,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的背景像素均保持不变。只有在有前景移动目标的部分相邻帧的像素差异比较大。时间差分方法就是利用相邻帧图像的相减来提取出前景移动目标的信息的。让我们来考虑安装固定摄像头所获取的视频。我们介绍利用连续的图像序列中两个或三个相邻帧之间的时间差分,并且用阈值来提取出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的方法。我们采用三帧差分的方法,即当某一个像素在连续三帧视频图像上均有相

台电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

台电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说明 目录 1. 系统说明 2. 系统组成及功能 视频切换台:HCS-3310 控制键盘:HCS-3311 高速云台摄像机:HCS-3312(壁挂式) HCS-3313 HCS-3313B(吸顶式) 视频控制软件模块:HCS-3215/31 3. 系统连接 4. 技术参数 5. 工程范例

系统说明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每一场会议对其使用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用、美观、完善”的会议设备成为人们青睐的器材。数字会议系统以革命性的数字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会议模式。以其数字化的性能加上操作方便的软件控制,满足现代会议的一切管理需求。 TAIDEN数字会议系统包括音频会议系统、投票表决系统、IC卡签到系统及视像跟踪系统。配置完善的管理软件,既可以简化会场设备,又可以随意扩充功能,是一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会议设备,同时也节省了工程经费。 它是利用简单的系统处理和数字信号传送,无论是对小型会议还是数千人的多语种大型国际性会议都能管理得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它不但具有多功能、高保真音质、数据保密、传输可靠等特点,还可以对整个会议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 只要接入控制电脑,操作员在相应的软件模块的帮助下便可以自如地对会议过程进行实施监控,包括:基本的话筒管理、投票表决、IC卡签到、数据管理和资料显示以及12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即使在没有接入控制电脑时,它仍然是一套完善的数字会议系统。每一台单元具备有带开关的麦克风、内置扬声器、发言指示灯。只需将单元一台一台串联起来配备相应的操作软件便可以组合成完整的会议系统。它对所有会议控制的基本原则都一样,变化的只不过是系统的规模。系统可以根据会议的需要,接入相应数量的单元,补充软件就可以增设更多功能,对系统规模的扩展非常简单。 系统组成及单元功能 ●系统组成 视频切换台:HCS-3310 控制键盘:HCS-3311 高速云台摄像机:HCS-3312(挂壁式) HCS-3313/3313B(吸顶式) ●系统单元功能 单元特性: HCS-3310视频切换台是专门为视频信号的显示切换而设计的高性能专业矩阵切换设备,用于将多 组视频输入信号同步或异步切换到视频输出通道中的任一通道上,主要应用于圆桌会议室、大型的论 坛会场等场合。 16路BNC视频信号输入端,可以连接16台高速云台摄像机或者其他视频信号(如VCD/DVD/录

运动目标图像的识别与跟踪

运动目标图像的识别与跟踪 本文主要目的是将视频摄像头中的运动目标从背景中提取出来,并加以跟踪。首先考虑的是常见的目标检测的算法,其次考虑对于噪声的滤除,最后是对运动目标的跟踪。 一、基本目标检测算法 我们主要考虑的目标检测的算法主要有三种,光流场法、背景模型法以及时域差分法。 1.1光流场法 光流主要是图像亮度模式的表现运动。而光流场则是指灰度模式的表面运动。一般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图像的运动,进行估算相对运动。 光流场法的基本理论是光流场基本方程: 0=++t y x I vI uI (1.1) 式中我们根据亮度守恒,利用泰勒公式展开,忽略高阶项与二次项。其中x I 、y I 和t I 是图像在对数轴x 、y 两个方向和t 的的导数,()v u ,就是这个点的光流坐标。 光流场法的目标检测,在摄像机运动时候也可以做出判断,但是图像的噪声太过明显,使得计算数据庞杂,计算的公式更加复杂,这样并不适合我们的对于目标跟踪的高精度的摄像系统。 1.2背景模型法 背景模型法,也被称为背景差法,主要利用当前的图像和背景的图像的二值化做差,然后取阈值,分割运动目标。 首先根据: ()()()y x b y x f y x D t t t ,,,-= (1.2) 我们可以得到当前的图像帧数()y x f t ,和背景图像的帧数),(y x b t 做差,然后以公式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处理。 ???≤>=)(,0)(,1),(BackGround T D ForeGround T D y x P t t t (1.3) 上面),(y x P t 是二值化模板图。假设某一区域大于一个给定的面积的时候,该区域就是我们要找的目标区域。 背景模型法的算法简单,可以快速反应,并且可以提供运动目标的大略特征等数据。但是对于复杂背景下,比如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或者有光照等干扰时,就需以其他的算法以不断更新背景信息来进行弥补。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摘要】本文讨论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总结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识别技术工程化实现方法,同时本文介绍了国外目标识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战争应采用综合识别系统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雷达;人工神经网络;精确制导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海湾战争,空中精确打击和空地一体化作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作战形式。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于一体的C ISR 已成为取得战场主动权,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目标识别技术是雷达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在现代化战争中,目标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精确制导、战场指挥和侦察、敌我识别等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现代战争中取得战场制信息权的关键之一是目标属性识别。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十分复杂,作战双方都在采用相应的伪装、隐蔽、欺骗和干扰等手段和技术,进行识别和反识别斗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或少数几种识别手段很难准确地进行目标识别,必须利用多个和多类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多种目标属性信息,综合出准确的目标属性,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后进行识别。 2.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2.1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上的应用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对于弹道导弹的预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弹道导弹一般携带多个弹头,其中可能包含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以及常规弹头,预警雷达必须具备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将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分离出来,为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目标攻击和火力分配提供依据。早期的BMD系统假设只有一个核弹头,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出现,使问题转化为雷达的多目标识别问题,加上电子对抗技术的广泛使用,给目标识别技术带来很大困难。另外,预警雷达还要对空中目标或低空目标进行探测,对来袭目标群进行分类识别。利用星载雷达以及远程光学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可以对外空目标进行探测,对外空来袭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达到早期预警的工作。

平安校园---智能视频巡逻跟踪系统解决方案

平安校园---智能视频巡逻跟踪系统 解决方案 厦门博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2月1日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需求分析 (3) 2.2.实现目标 (3) 3.3.系统建设原则 (4) 第二章、方案设计 (5) 2.1平台总体架构 (5) 2.2系统简介 (5) 2.3在平安校园中的应用 (12) 2.4系统部署 (12) 第三章、设备清单 (20)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需求分析 近几年以来一系列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于平安校园安防系统的建设更为关注,传统的人力巡查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管理的需求,平安校园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着学生众多,校园周边的环境复杂等特点,就各中小学校来说,都有个共同特点:管理人员少,学生人数众多、生性好动、防范意识差。学校的操场、运动场、大门口、教学楼等公共场合都存在安全隐患: 1,操场存在意外事件的安全隐患,要求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又要拍清楚细节,便于对意外事件的事后举证。 2,学校大门口,不法人员借上下学期间乘着混乱的情况从事犯罪活动的事件常有发生,要求对校门口有效监控,能看清场景及细节,出现异常情况实时作出应对,预防安全治安事件发生。 但普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操场面积大,使用普通的枪机球机都很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即使覆盖了大部分场景,离监控点远的位置也拍不到细节。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虽然监控设备有拍摄到,但看不清细节,对于事后举证毫无作用。 2,上下学期间学校大门口人员众多,使用普通的枪机或球机看得不全或看不清细节,无法真正实现对上下学期间大门口场所的有效监管。 可以看出,传统的视频监控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平安校园这些场所的监控需求,平安校园监控系统的建设不再是简单地增加普通监控设备,而是需要向着智能化、主动化监控方向发展。本方案所介绍的智能视频巡逻跟踪系统,即是针对上述监控难题而推出的有效解决方案,这是视频监控领域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2.2.实现目标

雷达目标识别

目标识别技术 2009-11-27 20:56:41| 分类:我的学习笔记|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摘要: 针对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回顾。讨论了目前理论研究和应用比较成功的几类目标识别方法:基于目标运动的回波起伏和调制谱特性的目标识别方法、基于极点分布的目标识别方法、基于高分辨雷达成像的目标识别方法和基于极化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同时讨论了应用于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几种模式识别技术: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基于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式识别方法以及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方法。最后分析了问题的可能解决思路。 引言: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回顾及发展现状 雷达目标识别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雷达目标特征信号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研究达目标的有效散射截面积。但是,对形状不同、性质各异的各类目标,笼统用一个有效散射面积来描述,就显得过于粗糙,也难以实现有效识别。几十年来,随着电磁散射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雷达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先进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条件下,许多可资识别的雷达目标特征信号相继被发现,从而建立起了相应的目标 识别理论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获取信息优势为核心、以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夺取信息优势已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电子信息装备作为夺取信息优势的物质基础,是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其总体水平和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反 映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作战能力。 雷达作为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自诞生起就在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进攻武器装备的发展,只具有探测和跟踪功能的雷达也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雷达不仅要具有探测和跟踪功能,而且还要具有目标识别功能,雷达目标分类与识别已成为现代雷达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未来雷达的基本功能之一。目标识别技术是指:利用雷达和计算机对遥远目标进行辨认的技术。目标识别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回波中的幅度、相位、频谱和极化等目标特征信息,通过数学上的各种多维空间变换来估算目标的大小、形状、重量和表面层的物理特性参数,最后根据大量训练样本所确定的鉴别函数,在分类器中进行识别判决。目标识别还可利用再入大气层后的大团过滤技术。当目标群进入大气层时,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目标群中的真假目标由于轻重和阻力的不同而分开,轻目标、外形不规则的目标开始减 速,落在真弹头的后面,从而可以区别目标。 所谓雷达目标识别,是指利用雷达获得的目标信息,通过综合处理,得到目标的详细信息(包括物理尺寸、散射特征等),最终进行分类和描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性能的提高,对雷达目标识别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目标识别作为雷达新的功能之一,已在诸如海情监控系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防空系统及地球物理、射电天文、气象预报、埋地物探测等技术领域发挥出很大威力。为了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适应未来反导弹、反卫、空间攻防、国土防空与对海军事斗争的需要,急需加大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研究的力度雷达目标识别策略主要基于中段、再入段过程中弹道导弹目标群的不同特性。从结构特性看,飞行中段

博聪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

博聪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 产品组成 注:因产品更新较快,产品图片仅供参考,实际产品外观请在购买前与销售人员确认。 系统概述 博聪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系列产品,由广角摄像机、高速跟踪球机、多目标智能跟踪处理器和一体化支架组成,是厦门博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监控产品。 其采用了国内先进的 高速跟踪球机 [20x 光学放大倍数] 广角摄像机 [全景视频采集设备] 一体化支架 多目标智能跟踪处理器 [多目标智能跟踪算法程序]

图像检测、识别和跟踪技术,通过先进的视频分析算法和多目标跟踪算法程序,配合精密、精准的云镜控制系统,实现对全景区域内多个移动目标或选定目标的自动、快速、精准、连续、流畅的跟踪和捕捉;并同步完成对全景区域的监控需要,实现对高等级要求的安保需求。 传统球机通过预置位巡航转动,对于视野内的移动目标拍摄效率很低,而且拍摄的很多内容都是无效的静止物体,实际利用率不高。博聪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采用了广角摄像机与高速跟踪球机搭配的摄像机组合方式,结合国际领先的复杂环境运动物体检测技术和多目标跟踪技术,可同时锁定广角摄像机画面内多个移动目标,多目标智能跟踪处理器驱动高速跟踪球机锁定移动目标并对其进行自动跟踪、放大以得到更清晰的目标特征。这样既有反映目标移动轨迹的监控大场景全局画面,又保留具有监控价值的运动目标局部清晰特写画面,使得监控画面的效用极大提高。 博聪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支持鼠标点控的球机操作方式,使球机控制操作更简单、更迅捷,降低用户与球机交互过程中的成本,给用户带来持续的、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为人工干预球机及时看清感兴趣目标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工具。 功能特点 1.多目标自动跟踪特写拍摄(无人值守) 多目标自动跟踪特写拍摄功能可自动锁定警戒区内多个移动目标,并结合博聪独有的专利技术控制高速跟踪球机平滑跟踪各个运动目标,获得清晰特写画面,自动监控闯入警戒区的每个目标。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球机没有人工干预时形如摆设的问题,并且有效利用起存储设备,只将关键有用信息抓拍存储,减轻了事后取证的难度。高速跟踪球机抓拍细节,同步广角摄像机监控大范围场景,实现“点面结合、动静兼顾”。

自动跟踪摄像系统

目录 项目设计概述 项目概况 北京鼎华公司就学校精品课录播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了充分分析,并详细阅读招标技术文件.经过仔细研究后,我公司组织从事教学环境研究,设计开发人员及系统架构师,方案工程师,项目经理,数据库管理员等工程技术人员就该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规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将按照校方提出的总体需求,在总体实现功能齐全的前提下,提出针对该项目的解决方案. 学校精品课录播系统项目整体设计规划如下: 工程建设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采集压缩技术,自动跟踪技术,多媒体技术,基于学校的校园网网络环境,遵循TCP/IP标准,构成具有课堂教学应用,支持网络的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应用,真正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对优秀课堂的真实,全面,立体化的再现的精品课堂录播系统. 设计描述 设计原则 学校精品课录播系统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先进性: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 发展性:网络规划设计满足用户发展在配置上的预留,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可靠性:整体系统软,硬件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具备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可实现系统冗余功能,并具有防止误操作等行为对系统造成的破坏. 实用性:方案设计符合国际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且容易使用,操作简便.充分考虑利用各种资源,人机界面友好,能使用户最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开放性:在满足安全可靠和实用的前提下,系统设计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兼容性:系统建设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充分考虑系统向下,向上的兼容,将系统建设和现有的系统资源以及未来的系统规划充分结合. 设计标准 网络设计和网络设备符合以下标准: IEEE802.3 10Base-T网络标准; IEEE802.3 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标准 通讯协议标准 网络层和传输层TCP/IP协议并兼容IPX协议,支持PPP和SLIP协议. 布线和电气安装标准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ANSI EIA/TIA607民用建筑通讯接地标准 ANSI EIA/TIA-568A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ANSI EIA/TIA-569A商务建筑通道标准 ANSI EIA/TIA-606商务建筑布线系统文档建立标准 EIA/TIA TSB-67商务建筑布线系统测试标准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图像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论文 论文题目: 图像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学号:35152129 姓名:刘孝孝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摘要】本文讨论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总结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识别技术工程化实现方法,同时本文介绍了国外目标识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战争应采用综合识别系统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雷达;人工神经网络;精确制导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海湾战争,空中精确打击和空地一体化作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作战形式。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于一体的C ISR 已成为取得战场主动权,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目标识别技术是雷达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在现代化战争中,目标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精确制导、战场指挥和侦察、敌我识别等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现代战争中取得战场制信息权的关键之一是目标属性识别。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十分复杂,作战双方都在采用相应的伪装、隐蔽、欺骗和干扰等手段和技术,进行识别和反识别斗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或少数几种识别手段很难准确地进行目标识别,必须利用多个和多类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多种目标属性信息,综合出准确的目标属性,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后进行识别。 2.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2.1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上的应用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对于弹道导弹的预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弹道导弹一般携带多个弹头,其中可能包含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以及常规弹头,预警雷达必须具备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将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分离出来,为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目标攻击和火力分配提供依据。早期的BMD系统假设只有一个核弹头,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出现,使问题转化为雷达的多目标识别问题,加上电子对抗技术的广泛使用,给目标识别技术带来很大困难。另外,预警雷达还要对空中目标或低空目标进行探测,对来袭目标群进行分类识别。利用星载雷达以及远程光学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可以对外空目标进行探测,对外空来袭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达到早期预警的工作。 2.2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精确制导上的应用 精确制导方式很多,包括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寻的制导方式,通过设在精确制导武器

制高点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设计方案V20-副本

xxx校园制高点监控系统 及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方案设计 北京xxx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2月7日

目录 1 校园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 1 2 解决方案 1 3 系统整体设计 1 3.1 普通制高点监控系统 1 3.1.1 优势 1 3.1.2 不足 1 3.2 多目标智能追踪系统 2 3.2.1 系统概述 2 3.2.2 平安校园中的应用 2 3.2.3 系统组成 3 3.2.4 系统优势 3 3.2.5 功能特点 3 3.2.6 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设备性能及参数 5 3.2.7 智能多目标系统管理软件平台8 3.2.8 平台对接9 4 清单配置9 4.1 方案一配置9 4.2 方案二配置9

校园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的校园大门口社会人员嘈杂,犯罪事件频发,使用普通的枪机或球机拍得不全和拍不清细节,无法真正实现对上下学期间大门口场所的有效监管。 操场面积大,使用普通的枪机球机都很难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即使覆盖了大部分场景,离监控点远的位置也拍不到细节。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虽然监控设备有拍摄到,但看不清细节,对于事后取证毫无作用。 解决方案 针对此问题,我公司提供如下两套设计方案以供校方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采纳。 第一套方案:采用在校园至高点配置全景摄像机的方式实现学校法范围重点部位的精确监控。 第二套方案:采用至高点多目标智能跟踪系统对学校的校门、主要路口、操场、运动场等主要区域进行布控、对校园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进行主动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以实现对校园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高安全级别的监控和管控。 系统整体设计 普通制高点监控系统 大范围、远距离、高清晰监控校园,尤其适合夜晚从高处俯视校园某处。 可以实时从高处远距离监视和控制监控点的图像,在有紧急事件发生和举行重要活动时或者夜间有危险警情出现时可以作为指挥调度的辅助手段,协助有关校领导和安保部门完成紧急事件处理。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相应设备、安保人员和事件处理的控制。 优势 校园楼栋的制高点安装2套300万30倍光学变焦、支持H.265的高清全景球机,后端配置8路网络视频录像机进行存储,并通过校园保安监控中心进行视频输出图像显示,从而实现学校大范围的精确制高点监控。 此种方案设备配置的优点是成本低,安装相对简单,效果也比较良好。 不足 仅能实现简单的学校大范围的精确制高点监控。其他更多的报警联动、智能跟踪等功能无法实现。若想实现重点区域或重点目标的特点拍摄、入侵报警、绊线报警及动静兼顾并获得清晰的图像和动态的智能跟踪功能,需要采用方案二即:多目标智能追踪系统。

浅析几种常见自动跟踪拍摄系统的技术特点

浅析几种常见自动跟踪拍摄系统的技术特点 当录播系统由专业的电教设备变为教室里常态的电教设备时,其主要的技术必然要产生质的飞跃,以使录播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化。如何在全自动模式下,拍摄出接近人工控制的视频,这取决于跟踪技术。这也就意味着,跟踪技术直接决定了录播系统录制和播放的视频质量。这里我们选用全球视音频采集和传输、图像识别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制造商奥威亚科技(以下简称AVA)的录播系统来做说明。 AVA系统拓扑图 AVA图像跟踪系统

AVA图像跟踪主机 图像跟踪系统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效果最好、使用最为方便的一种跟踪拍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图像识别方式跟踪主讲人和听众,为实现采集图像供跟踪系统识别,需要在教室里再安装若干个辅助摄像头,这些辅助摄像头分别负责采集主讲人和听众的图像,传输给跟踪系统,系统经过分析识别后再控制云台摄像头对其进行跟踪拍摄。 主讲人跟踪画面

主讲人书写画面 主讲人在讲台来回走动授课,AVA图像跟踪系统都将会自动跟踪拍摄主讲人的一切活动过程。如主讲人走到听众中间与听众进行互动,AVA图像跟踪系统就会自动控制云台摄像头,将画面切为全景画面。 学生跟踪画面 听众站立起来回答问题时,AVA图像跟踪系统会自动通过跟踪摄像头进行定位并能根据听众与摄像机距离的远近控制云台摄像头的变焦,使画面大小始终保持在预先设置的范围值内以特写方式拍摄;当听众回答完毕坐下,系统自动识别后,画面又切换到主讲人画面。 AVA智能图像识别系统设计合理,能实现全自动的跟踪,结构简单,安装实施方便;它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光线、声音、电磁等等外在的环境影响;采取的是图像识别技术,因此主讲人不需佩戴任何定位装置;该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主讲人和听众的位置、实时控制摄像头精确定位,而且可根据场景需求进行特写放大。 AVA红外跟踪技术 录播系统发展早期,主要采取的是超声波和微波跟踪,这种技术由于抗干扰性较差,已经被抛弃很

目标检测与跟踪

第九章图像目标探测与跟踪技术 主讲人:赵丹培 宇航学院图像处理中心 zhaodanpei@https://www.sodocs.net/doc/d912442010.html, 电话:82339972

目录 9.1 概论 9.2 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发展现状9.3 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典型应用9.4 图像的特征与描述 9.5 目标检测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原理9.6 目标跟踪方法涉及的基本问题

9.1 概论 1、课程的学习目的 学习和掌握目标探测、跟踪与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一个完整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了解目标探测、跟踪与识别在武器系统、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典型应用。了解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涉及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为今后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主要参考书: 《目标探测与识别》,周立伟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张天序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动态图像分析》,李智勇沈振康等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引言:学习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的意义 ?现代军事理论认为,掌握高科技将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以侦察监视技术、通信技术、成像跟踪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等为代表的军用高科技技术是夺取胜利的重要武器。 ?成像跟踪技术是为了在战争中更精确、及时地识别敌方目标,有效地跟踪目标,是高科技武器系统中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 ?例如:一个完整的军事战斗任务大致包括侦察、搜索、监视以及攻击目标和毁伤目标。那么快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就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此,目标的实时探测、跟踪与识别也成为必要的前提条件。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应用领域中的日益推广,传统的作战形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对抗武器,特别是美国更是投入了巨大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积极研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而图像检测、跟踪和识别算法作为现代战场信息环境作战成败的关键,具备抗遮挡、抗丢失和抗机动鲁棒性的智能跟踪器,将是现代战场作战必备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雷达目标识别发展趋势

雷达目标识别发展趋势 雷达具备目标识别功能是智能化的表现,不妨参照人的认知过程,预测雷达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 (1)综合目标识别 用于目标识别的雷达必将具备测量多种目标特征的手段,综合多种特征进行目标识别。我们人类认知某一事物时,可以通过观察、触摸、听、闻、尝,甚至做实验的方法认知,手段可谓丰富,确保了认知的正确性。 目标特征测量的每种手段会越来越精确,就如同弱视的人看东西,肯定没有正常人看得清楚,也就不能认知目标。 识别结果反馈给目标特征测量,使目标特征测量成为具有先验信息的测量,特征测量精度会有所提高,识别的准确程度也会相应提高。 雷达具备同时识别目标和背景的功能。人类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仅看到了事物的本身,也看到了事物所处的环境。现有的雷达大多通过杂波抑制、干扰抑制等方法剔除了干扰和杂波,未来的雷达系统需要具备识别目标所处背景的能力,这些背景信息在战时也是有用的信息。 雷达具备自适应多层次综合目标识别能力。用于目标识别的雷达虽然需要具备测量多种目标特征的手段,但识别目标时不一定需要综合所有的特征,这一方面是因为雷达系统资源不允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必要精确识别所有的目标。比如司机在开车时,视野中有很多目标,首先要评价哪几个目标有威胁,再粗分类一下,是行人还是汽车,最后再重点关注一下靠得太近、速度太快的是行人中的小孩子还是汽车中的大卡车。 (2)自学习功能 雷达在设计、实现、装备的过程中,即具备了设计师的基因,但除了优秀的基因之外,雷达还需要具有学习功能,才能在实战应用中逐渐成熟。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设计师赋予的。对于实际环境,雷达目标识别系统应该知道如何更新目标特征库、如何调整目标识别算法、如何发挥更好的识别性能。 其次,要人工辅助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进行学习,这就如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目标识别系统学习时,雷达观测已知类型的合作目标,雷达操作员为目标识别系统指出目标的类型,目标识别系统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人为的创造复杂的电磁环境,使目标识别系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3)多传感器融合识别 多传感器的融合识别必定会提高识别性能,这是毋容置疑的。这就好比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问题,总能讨论出一个好的结果,至少比一个人说的话更可信。但又不能是通过投票的方式,专家的话肯定比门外汉更有说服力。多传感器融合识别需要具备双向作用的能力。 并不是给出融合识别的结果就结束了,而是要利用融合识别的结果反过来提高各个传感器的识别性能,这才是融合识别的根本目的所在。反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辅助来训练目标识别系统的必要性,也减少了分别进行目标识别试验的总成本。

中国船舶远距离识别和跟踪系统管理规定

中国船舶远距离识别和跟踪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有效履行我国政府的国际义务,规范船舶远距离识别和跟踪系统(Long-range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of ships,简称LRIT)的管理,有效利用LRIT信息,保证我国船舶信息的安全,服务海上航运与国际海上保安,根据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V/19-1条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及用户、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s Provider,简称“ASP”)、通信服务提供商(Commun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s,简称“CSP”)等我国LRIT 系统相关各方,以及以下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和我国有权请求LRIT信息的外国籍船舶: (一)客船,包括高速客船; (二)3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包括高速货船; (三)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主管LRIT系统履约工作,具体执行公约第V/19-1条的相关条款规定,负责中国LRIT数据分配计划(LRIT Data Distribution Plan,简称“DDP”)的编制、修改和更新,以及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的管理。 第二章LRIT系统相关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第一节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

第四条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由中国海事局设立,并依照中国海事局的有关规定履行以下职责: (一)协助中国海事局负责LRIT在我国的实施、国际国内协调以及LRIT信息的管理和应用。 (二)负责组织研究LRIT技术规范和相关政策,跟踪分析有关LRIT的国际动态,协助中国海事局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有关LRIT事务。 (三)协助我国LRIT国家联络人履行职责。 (四)协助中国海事局负责我国数据分配计划(DDP)的制定和管理。 (五)制定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与通信服务提供商(CSP)、应用服务提供商(ASP)之间的业务办理程序。 (六)明确LRIT系统对船舶、船公司的要求,负责LRIT适用船舶的动态监管工作。 (七)按照规定负责向国内相关部门提供LRIT信息,并和其他国家交换LRIT信息。 (八)制定和执行LRIT系统维护计划,负责做好LRIT系统管理和维护。 (九)协助中国海事局制定和执行搜救服务信息请求程序。 (十)负责协调LRIT协调人对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的审核。 (十一)根据授权进行LRIT数据交换的计费结算。 (十二)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主管机关的审核。 第五条根据公约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中国LRIT系统数据备份中心,负责数据的实时备份。

TIIS目标识别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军队、金融、通讯、电力数据中心 目标识别与涉密资产安全管理系统 技术白皮书 浩海易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部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纸质文件、涉密载体,涉密介质(移动硬盘、U盘、笔记本电脑等)被广大官兵大量使用,这些纸质文件、涉密载体及介质存在着种类杂乱,可靠性差,效率低下,借阅审批均为纸上办公,携带进出无法记录、查询等问题,经常出现泄密现象,给部队涉密载体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使用和管理的矛盾突出。由于纸质文件、涉密载体在部队中使用的范围广,数量大,管理的难度很大。目前部队为提高纸质文件、涉密载体的安全管理,采取了一些保密措施,研制了一些保密软件及管理系统,但这些保密软件及系统只是对这些纸质文件、涉密载体的借阅以表格、文档等形式进行了简单的统计记录,并且过程、细节、详细时间都难以达到准确、安全,管理和技术维护都比较繁琐,造成即不保证安全,管理使用又很不方便,不利于在部队基层推广使用。 二是管理模式落后,高科技管控手段欠缺。各部门的纸质文件、涉密载体,来源复杂、形式多样,管理、存放、下发时非常的繁琐和棘手,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控、监管手段,容易造成涉密人员非法带出,极有可能造成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部队需要一种适合军队平时和站时使用、能提供较强涉密载体安全管理措施即可靠又方便使用的涉密载体安全管理系统。 TIIS目标识别安全管理系统(以下简称TIIS)是基于RFID技术并针对单位人员、纸质文件管理和涉密载体(笔记本电脑、保密移动硬盘、保密U盘、刀片服务器等)安全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套检测控制系统。 二、系统硬件部分 2.1 915M超高频RFID读写器 物理特征:长:29.5cm;宽:30cm;高:8cm; 重量:3kg,安装:垂直方向, 环境:工作温度:-20℃-55℃ 存放温度:-40℃-85℃ 湿度:相对湿度10%-95%; 工业等级:IP-53,4个TNC双向天线端口,为每个端口分别配置一个独立的传输和接受天线; 电源:能适应110-240VAC车载电源DC伏60瓦 RFID频率范围800MHz或900MHz, 波段接口:10/100BASET以太网(RJ-45连接器),最大读取速度1000tag/S,最小标签速度:660ft/min 2.2 915M超高频RFID天线 物理特征:长:30cm;宽:30cm;高:4cm重量:2.27kg 安装配置:2*2安全螺栓,水平面距离5.875英寸,垂直距离2.75英寸, 工作温度:-20℃-55℃存放温度:-40℃-85℃ 前后比:20DB 最高增益:6dBiL 增益平稳度:0.5DB 三、系统软件部分 3.1 编目系统功能 主要是针对文件,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等目标载体信息进行录入,编辑,移交登记。3.2 检索系统功能

关于目标自动跟踪智能系统的探讨

关于目标自动跟踪智能系统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25T11:12:43.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陈梦竹李伟 [导读] 摘要:当前,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目标检测与自动跟踪逐渐成为摄像机及其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摘要:当前,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目标检测与自动跟踪逐渐成为摄像机及其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智能一体化摄像机在工业、民用等各行业视频监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智能跟踪系统软件功能,结合在软件平台上实现目标自动检测,将检测到的目标信息处理后通过通讯发送给摄像机,控制摄像机云台运动,从而实现目标跟踪。 关键词:目标监控;目标自动跟踪 1 概述 智能追踪摄像机是基于IP的智能网络追踪系统的基础设备。应用新一代活动目标电子识别和追踪技术,能够实现全方位监控。可以代表新一代安防监控产品的发展潮流。集成了全天候防护罩、云台和数字解码器及多种变焦功能的彩色/黑白一体化摄像机。全天候防护罩符合国际标准IP66防护等级,内置自动恒温装置。可适用于恶劣环境,安装方式采用吊装或壁装。摄像机可在水平方向实现360°无限位旋转,垂直方向180°旋转。 智能追踪摄像机的特性使之适用于各种行业的应用。如电力系统、电信部门、平安城市、监狱、安保领域、厂矿企业、机场、车站等各种监控场合。 2 目标自动跟踪技术现状 由于系统独具的智能追踪功能,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从繁杂的操作中得到解脱,在发生紧急情况下,能够更快速、便捷地将清晰的监控图像传送到监控中心。 目前,以自动跟踪技术为例,摄像机不需要通过后端的软件平台去控制,只要在前端就可以自动完成跟踪任务。在国内外市场,具备智能识别和自动跟踪技术有效地满足了街道、银行、城市、场区等各行业的特殊监控需求。与传统的视频跟踪技术相比,采用自动跟踪技术使用更人性化,实现“主动监控”。 3 自动跟踪智能化功能 远距离控制、变焦、图像捕捉、预置巡航、自动跟踪等功能是作为具有核心控制方式的前端监控设备的基础功能。在类似的需求下,自动跟踪技术逐渐成长为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智能化技术之一。 3.1 智能化设备 目前自动跟踪设备已经具备一些初步智能功能,如摄像机内部温度和湿度、自动启动内部散热除湿设备、智能监控风扇转动状态、智能识别系统故障等功能,然而这些智能功能只是针对摄像机内部工作环境及性能的智能检测,并非对外界被监控对象的智能检测及分析,而要真正在摄像机对监控目标进行智能化的检测,则需要结合智能软件模块来完成。摄像机的智能化功能主要分为由摄像机独立完成和由软件平台配合摄像机共同完成两种。 3.2 软件平台智能化 所谓软件平台智能化是对摄像机发出驱动命令之前,先通过软件算法对视频进行分析。摄像机独立完成的功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现:一是将智能模块的算法嵌入到摄像机的核心控制芯片中来实现,二是增加智能模块,将模块的智能功能输入到摄像机的控制中完成。 4 软件设计 摄像机控制芯片的智能系统,由顶层监控服务软件和执行层监控功能软件两部分组成。顶层部分主要进行功能选择和结果的输出,执行层部分主要进行智能监控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智能监控软件需要在两个核心芯片上进行数据处理,将服务软件和视频监控设备协同工作。 4.1 顶层监控软件 顶层监控软件是用户使用智能监控系统的基础平台,主要由数据处理模块、监控功能模块、操作客户端组成。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软件模块和通讯模块。软件模块是实现顶层输出的监控服务软件和执行层核心芯片的监控功能程序之间进行通信;通讯模块是将计算机硬接口与执行层核心芯片之间的数据流进行传输。监控功能模块是对执行层核心芯片监控功能进行调用,实现相应的监控功能。操作客户端是智能监控系统和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平台,它整合了各个监控功能模块,用户通过它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参数的选择、调用、结果显示等。 4.2 执行层功能 执行层是整个监控功能实现的核心,由视频压缩、功能实施和数据处理组成。其中执行层监控功能直接负责完成相应的监控功能,由监控功能选择模块进行调用,最后将结果传输到顶层监控软件。视频压缩模块负责将输入视频图像进行H.264压缩,通过物理接口将压缩后的视频图像传输到顶层监控软件。数据处理功能是利用通讯协议实现与顶层监控软件的通信。监控功能首先都需要进行运动对象的提取。自动跟踪通过对运动物体的跟踪,实现对于运动对象的连续检测,获得其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本系统运动对象的提取主要流程如下所示。 图运动对象提取 5 自动跟踪技术的工作原理 自动跟踪技术是在智能识别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由分解、转换后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自动识别目标的运动状况,并自动对云台发出控制命令,对移动目标进行跟踪,目标在视频设备监控到的范围段时间内,高清晰自动变焦镜头将目标的所有动作传输至监控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