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3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3.3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3.3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3.3 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问题三:我国的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精神实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既有内在一致性,又有重要区别。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的总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问题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1902年以前,我国并没有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梁启超在1902年所发表的《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首先提出了制定和贯彻全国一体的教育宗旨的必要性。

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中体西用”的方针,中学以忠孝为奉,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西学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艺能为主,以造就国家听需要的各种实用的通才为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前两条为“中国政教之所固有,而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后三条则是“中国民质之所最缺,而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

2.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1912年,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新教育意见》一文中.主张废

除清政府制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因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和,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为教育目的。

同年9月,教育部根据临时教育会议的决定公布了民国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教育宗旨否定了清末的“尊孔”、“忠君”等内容,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1929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把制定教育宗旨和政策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在这次会上,把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确定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国民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这一教育宗旨是国民党“一个党”、“一个主义”政策的诠释,是为国民党一党专制服务的。

1936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在发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就健全国民”。

3.建国以来的教育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我国主要制定了下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1949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方法是理论与实际一致,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个方针后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同志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是发展

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对教育方针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个教育方针,既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贯思想,又融人了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

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综合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教育目的规定的内容,提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指的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

素质”。

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90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提法中,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发展,有识之士呼唤审美教育的实施。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都在人才培养规格中提出了“美”的要求,对审美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这样,新的教育方针实际上已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教育事业的服务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揭示了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进一步指出:“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实际上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发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教育和教育家的理想。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美好理想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美好理想,也是古今中外教育的美好理想和永恒追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认为,人不仅应该全面发展而且有全面发展的丰富潜能和现实可能,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弘扬人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的发展的最佳状态和理想。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认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家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以及近现代西方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斯宾塞等是这样认识的。马克思等革命导师及社会主义的教育家也是这样认识的。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与历史上其他思想家、教育家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着一致性,即他们都认为人有全面发展的丰富潜能和现实可能,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的要求及其条件具有或提供的可能性,也是弘扬人性的要求和人的美好理想与希望。但是,二者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人性和教育等复杂的关系中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智力和体力潜能获得充分和谐和自由发展的人,是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具有多种职能的人,是道德精神和审美情感丰富和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是从事自由劳动,把劳动当作享受、创造和第一需要的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人。关于人的发展的进程、人为什么要全面发展和怎样才能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游牧业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三大分工导致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

动、城乡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近代的协作劳动、工场手工业和工厂机器大生产使人的片面发展进一步加深。

近代科学技术及社会化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条件,但由于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极力压榨剥削工人,使他们失去受教育及自由、充分发展的机会、时间,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属品,使人的片面发展走到极点。为了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消灭私有制、旧式分工,实行公有制、自由劳动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也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才能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为我们全面、关联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而且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为我国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也受社会制约。因此,教育无不带有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无不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教育性质。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是对我国教育性质的基本规定。我国教育目的所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建国以来,无论我国社会怎样变化发展,无论我国发展的各个时期工作重点有什么不同,教育目的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始终没有变。但是,这一根本性质的坚守不仅仅在于要求教育必须姓“社”,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而且更在于教育能够尊重生命差异、启迪智慧、丰富人性、提升幸福。前者是外壳和形式,后者才是有血有肉的内容和实质,只有二者同时兼顾,才会有教育之社会主义方向的真正坚守。教育方针中规定“教育既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要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展现出这一点。

2.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既明确了我国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引导和发展学习者,又确定了我国对社会主义人才应该具备哪

些素质的要求,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明确在哪些方面促进发展。这不仅体现了人自身需要的层面性,而且是社会发展和分工的必然。人在多方面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中维持和发展着自身,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或者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都是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不断满足这些不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了解需要的对象、学习满足需要的方式、提升满足需要的能力等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现代社会需要既具有社会基本素养又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博专兼顾的人才。所以,不能绝对地认为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或者认为博专无法兼顾,而是要在个人需要的丰富性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性的辩证关系中看待这一问题。

3.全面发展的人是从事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的人才

人的发展可分适应性发展和自由发展两个层次、水平。适应性发展可分适应性的片面发展和适应性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也可分自由的片面发展和自由的全面发展。现代大部分人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不得不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和具有相应的品德,不得不比较全面的发展,不可能超越这个强制性要求进行自由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正好体现了我国当下教育的全面发展还处于适应性的全面发展阶段,这更多受制于我国当下的国情。我国目前没有实现马克思所描绘的那种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也没有达到他设想的那种水平,社会分工还存在,专业教育还存在,但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劳动在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流动不断增多,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多,人的物质享受和艺术等精神享受时间也不断增多,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在逐渐改善,人的全面发展也达到初步水平,“人力”教育、应试教育虽然存在,但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在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在任何时代(时候)都是相对的,相对而言,现代人的发展比古代人的发展自由和全面多了,因此,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从理想看是“远在天边”的,从过程和目标看是“近在眼前”的。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源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中

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得到明确,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这一原则。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深化,顺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教育方针和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且要与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把社会实践作为知识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作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作为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期实践中,我们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开门办学”到闭门教学,再到加强教育与社会有机联系的过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世纪,更加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提倡教育为社区服务、社区支持教育发展,从而增强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要求。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问题

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以下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正好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中问题。

1.适应论或工具论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二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来制定,使得教育和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免会落人工具或附庸者的角色。

2.近视化的倾向

从社会化的观点出发来选择教育目标,不能摆脱现状的困扰和当前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一种近视化的功利取向。

3.把人作为客体的倾向

教育目的在强调社会要求这一外部因素的前提下,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只提到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把人仅是作为客体来对待,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上述三种价值倾向是密切相关的,即根据当前社会的要求来制定教育目的,在这个目的中不考虑人的主体地位,最多只是不违背人的自然发展

规律。所以,以往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顺序:社会要求——人的素质(教育目的)——实施教育。这是一种适应论和工具论的教育目的观。

教育的消极适应论及其导致的教育目的工具论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社会(环境)与教育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作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主体决定了环境的形成和变革,人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教育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这种人不是社会的工具,而是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主体。这样教育目的的研究顺序就成了:实施教育——培养新人(教育目的)——创造“新”社会。这种主体论的教育目的反映了教育的超越论:一是教育面向未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它不再简单地为维持一个已存在的社会而培养“工具”,而是要为一个尚未出现的社会培养主体。这个社会不是宿命式的、既定的,而是由人创造和决定的。二是教育不再仅仅回应当下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再有什么样的社会就要什么样的教育,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主体人来变革社会、决定社会。从而真正达到教育先社会而行。因此,教育目的要真正走出误区,必须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实行转换。

学校培养目标的重建

一、学校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

基于对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和当前学校培养目标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需要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关注人的主动的生存方式的形成。我们所建构的目标系统,应该在新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关注具体而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关注动态生成,关注“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学校教育目标直接建立在“生存方式”基础上。这样建立的目标系统,或许可以夏好地沟通学校教育过程与人的生存方式的形成,避免以结果形态作为教育目标所可能带来的与学校教育过程的疏离。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学校教育需要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目标,转换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养育。这种转换,不是意味着丢弃知识、废除考试,而是意味着将它们置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野内,使它们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而且,个体内在生命活力的激发,只会更加促进对知识的获得与运用、理

性力量的成长。培育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应该成为新的教育目标的核心。相对于已经受到普遍重视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养成等内容而言,当代学校培养目标更新非常需要关注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和高质量地实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它们将和知识、能力、人格形成等共同构成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1.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

积极的生命情态,呈现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形态中,是个体以积极而非消极、开放而非封闭、乐观而非悲观、身在现实之中而胸怀美好希望,并且能通过个体的创造性行为,改变不完善的现实状态、推进现实生活的优化的精神状态。在学校教育中,那些不怕丢面子、勇敢地投身于学校教育改革的教师,有着积极的生命情态;那些在难题面前不退缩、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学生,有着积极的生命情态;那些面对自己学校的现状,不断寻找学校发展可能空间的校长,有着积极的生命情态。在他们的活动中,散发着真诚、执著、进取的气息,充满着开放、生成的意蕴。

之所以关注生命情态,在于这是个体存在的整体表现形态,也是个体能否积极健康地生存在世界之中、在不完善的世界中不断完善自身与世界的基础性条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博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多样的技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始终生活在正常、幸运、顺利之中。但是,无论是怎样的人,无论在何种生活境遇下,有着积极的生命情态的人,总会活出自己独特的、亮丽的人生,总会散发出生命特有的活力与生命的气息。

我们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培育富有积极的生命情态的个体。

这样的生命个体,是对自然与社会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与好奇心,有着开放的心态,有着跃跃欲试的热情的人。他对外界的自然与社会,有着积极的开放心态,有着接受多方面信息的意愿,有着参与的热情与勇气。这是个体参与到生命世界的运行中,获得与世界共在共生的先决条件。正是在这种开放中,个体的自我生成才可能获得更丰富的资源。

对于他人,他乐于接纳,能够合作,能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渴求并不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他有着“自我”,但能向他人开放,他相信人与人之问的相通性,相信人际的对话,能够唤起生命的共鸣。

对于自己,他具有明确的自我超越的意向,始终向往并勇于实践自己的追求。他不会满足于自身的存在状态,而总是试图获得更新性的成长。

这种积极的生命情态,体现为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未来的希望与信任、对自己生活的关心与体验。

对于“事情”,他有着实践的热情,有着投入的勇气,有着对辛勤劳作的热爱,有着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都综合在他做事情的过程之中。

这样的人,有着内在的、向上的活力,有着不断新生着的向往。无论是对于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世界,他不惧怕挑战,而是能迎接挑战,勇于自我更新。他也会遭遇挫折与失败,但他会在挫折与失败中重新鼓起勇气。在直面失败、直面陌生、直面困难中,个体的生命情态往往体现得更为鲜明。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个体素质体现,不仅包含着对自身状态的理智判断与情感体验,而且是一种与生命本性相契合的生命状态。具有这一特征的人,始终保持着进人创造性的生命活动的趋向性。

这种生命情态,是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集中体现。积极的意向,始终将个体内在的,力量与外界丰富的世界相结合,始终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生命体保持着向前的“气势”。

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体悟与观察,就首先表现为感受人的生存状态:是生活在积极的、生生的气息之中,是生活在阳光的滋养之中,还是生活在暗淡的、,沉闷的、阴郁的静寂之中。一旦我们踏进学校,走进学生,我们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气息,感受到人不同的生命情态。而且,作为学校教育者,需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感受自己的生命力量,感受自己的成长,感受开放的可能世界的召唤。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力量得以展现,唤醒他人的同时,也在唤醒自我。

2.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个体富有创生性的行为方式

这里所关注的是个体如何与世界交往,以何种方式生活。我们可以依照活动的基本阶段来进行讨论。这是个体面对“活动”所需要经历的过程,是一种“纵向”的研究思路,关注的是个体活动“过程”的质量,而不是横向的“知识”、“能力”的维度。

首先,养成能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的个体。对于个体而言,在生命历程中,需要面对连续不断的活动。目的的合理性,是活动质量的先决条件。这需要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有清晰、理智的判断,对自身的生命能

力有充分的信任与恰当的评价,而且,需要自觉意识到自身的成长可能。他需要在丰富、多样的可能性中,作出自己的判断、选择,通过个体的规划、策划、预期等活动,建立合理的发展目标。这一策划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对自己与世界发展前景、道路、方向的一种汇聚与开拓。因此,这不仅仅是面对着已经出现的问题、在已有的答案中进行选择,而且可以是一种开拓性的创造。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形成个体良好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引导个体确立富有生命价值并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确定目标的能力、目标本身的质量水平都呈上升趋势。这样的素质养成,是个体面对复杂的生存环境,走向更广阔的生活、走向更高的存在水平的需要,个体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我意识的清晰,获得对自己潜力的信任。

其次,养成具有策略意识与能力的个体。这是期望个体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实现活动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具体目标的实现,原本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意外、机遇、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外界机遇,开发可能资源,将相关条件转化成发展的支持力量,最终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将是社会转型时期个体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这不仅需要灵活多样地收集信息、判断信息、处理信息,而且需要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与目标。这样的素质养成,只能在复杂的活动中实现,学校教育能够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再次,养成能反思、超越自我的个体。人的活动,最终以某种结果状态显示出来。而对这一结果的认识,对活动结果与活动过程的历史性、空间性比较,都会带来个体的反思。通过反思,个体不断地将活动置于更宽广的时空背景下,不断认识变化、发展中的自我,不断通过对过去的反思而重新调整目标与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而且,只有通过真实的反思活动,才可能形成反思的习惯、品质,才可能不断成为习惯于反思、能够反思的健康个体。这一品质是生命个体能够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关键因素。

学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推动个体走向更新性重建,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这是从一个阶段跃升到更高成长层面所需要的。它意味着个体在已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对自身的目标合理性、过程合理性与结果合理性作自觉的思考,从而在新的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目

标与过程设计,并逐步实施,由此进入到更高水平的成长层面。

这一素质要求同样体现在教育者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一次教育活动之后,教师能否自觉地提出重建的措施;学生能否自觉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校长能否提出更适切的发展目标与方案,往往成为决定个体能否实现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成长需要一次次“质变”,需要一次次“飞跃”重建,就是个体飞跃的努力。

上述目标构成,体现于学校教育生活之中。丰富的学校教育生活,包含着实现上述目标的可能。其关键在于:需要始终将个体积极主动、富有活力的生存方式的形成,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不是停留在知识传递、技能训练的层面上。

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于以上所提到的学校培养目标,需要一种整体的学校教育形态。这种整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围绕着核心目标进行;而且,在不同的层面与领域,相互沟通、合理分工但不分家,充分实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促进生命整体的成长。

从空间的角度看,在第一个层面上,学校整体的工作目标应围绕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而展开。全校性的工作安排,校长的全部工作,必须明确这一中心。学校要研究如何针对本学校的学生特点,设计和建设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生活。学生在学校中生活,是学校生活的整体在促进着学生的发展。而综合性地设计和建设学校生活,就要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考虑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建设,无论是显性的学校环境还是隐性的文化氛围,无论是学校的制度体系还是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系,都是育人的资源,因此也都需要在学生发展的层面上加以设计和建设。综合设计和建设还包含着一个时间维度,即从不同年段儿童发展需要的角度,设计和建设促进不同年段儿童发展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环境或者活动可以是常规的、长期性的。又可以是短期性的活动。

在第二个层面上,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生活形态是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这二者具体的表现形态不同,因此,目标的重心也会不同,其价值与目标却是一致的,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只是在用不同的构成性资源养育着共通的生命。因此,分析自身的特殊性构成与表现形态,分析自身在生命养育中的特殊价值,就可以构成这一层面的目标特征。

在第三个层面上,课堂教学内部的不同学科与课程的教学、班级中不同主题的活动,又构成自身的资源特殊性。在自身的特殊性之上,又可以建立这一层面的目标系统,如语文教学的目标、数学教学的目标等。这样,学校教育的目标系统至少体现在三个不同层面上。如果再考虑更为微观的一次次次的活动,这一结构还要延伸。

这样的结构,再放在时间的视野下思考,就有了全程与当前的区分。每一次、每一学期具体的学校教育目标都是具体的,也必须针对当下的学生生存状态。但同时,又必须具有全程视角,将当下的目标建立在学生过去活动的基础上,保持着对未来的开放性,追求实实在在的层次提升。

不同层面、不同时段的工作,具有内在的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并且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生成。因此,无论是面对哪一层面、哪一时段的工作,都需要同时关注到它的独特性和它的整体背景。这样,我们才会通过每一层面的深入而带动整体改革的深化,通过整体的推动进一步创造每一层面的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才会在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事情时有一种整体的语境,在思考全局工作时又有具体的“抓手”。

上述多层面、多维度、立体的教育生活的建设,需要在坚实的、研究型的教育实践中生成。在具体的教育生活创建中,需要关注不断生成的新资源,不断将资源的价值开发出来,动态调整学校生活,在清晰合理的价值取向指导下,推进学校改革的深入。

这一过程,也同样是每一位教师直面挑战的过程。实现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的当代重建,需要有思想、有智慧、有境界的教师,需要能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发展意识与自我更新能力的教师,也将生成教师的灵性与智慧,将使教师的职业形象获得全新的定位。因此,这一过程将是一个学校教育的自我更新过程,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生命实践过程。

学校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84366

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 为切实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实施“三个转变”,我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校实行了校级干部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及教职工全员竞聘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创设科学、文明、团结、奋进的育人环境;将学科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艺体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爱校如家,强化了主人翁意识,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点。 在小学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让学校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战略,让学校尽快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校训:明德、求是、勤学、自强 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 工作策略:“一个目标、两种精神、三种管理、四个提高” 明确一个目标:保县内第一、争市内一流、创全国千所名校; 提倡两种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做好三种管理:层次管理、量化管理和全方位管理; 实现四个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课堂效益提

高、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严谨治校、严格管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形成全校上下没有不育人的人,没有不育人的岗的良好风气。 牢固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观念,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名优教师评聘制,根据德、勤、能、绩考核,实行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和试用教师岗位制,实行档案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的结构工资和年薪目标制。 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观念。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狠抓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加大对重点、名牌大学学生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争创“国重”软件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特别强调教师素质的提高: 1.政治素质;全体教职员工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增强历史使命感,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拼搏。 2.人文素质:教师应注重自身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品位的提高。多一些正气、少一些邪气;多一些雅气、少一些俗气。用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立身行事去感化学生。 3.师德素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继续加强《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学生”。 4.育人水平与职业技能:学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素养和运

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云南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李萍 社会是人的社会,任何社会活动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离开了人以及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法实现任何社会活动目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种社会活动,管理对象中的各个不同因素和环节,都需要人去掌握和推动。管理过程中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等,首先也应该是对人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不然就无从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一个学校如果不能明确地、坚定地抓住人这个核心,时时刻刻抓住做人的工作这个根本。忘掉或忽视人的积极性这一动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以外的因素和环节上,那就是舍本逐末,难以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目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以人为核心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都得到最优配置,进而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一、学校管理工作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伟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师是“人类之职业”中最为重要的职业。”“教育者,专门之业,学问者,终身之事”,“教师不是人人都能担任的”。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个具有感性生命的个体,通过人类的教育活动而成长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人,成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要以关心学生的福祉为己任,为学生的发展而筹划与奉献。教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涵在优秀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汲取与提升出来,以此来影响、启迪学生的心智,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也是人;我们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以“教师第一”,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一方面要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师置于突出的位置,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另一方面要有对于教师的正确认识,在物质生活已经大为改善的条件下,教师投身教育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热爱和忠诚教育事业,愿意在教育事业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本、德法兼治,把制度管理化与情感内化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

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修订稿

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教育目的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也指想要得到的结果。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的作用。教育不能没有目的,无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在《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中,作者对于教育目的的概念作了两个角度的解释。从基本概念来说,“教育目的是一种设想的心理素质(或者一种设想的素质结构),人们欲求、尝试或者要求通过教育而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实现”。从规范概念来说,“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① 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都会有一定的结构。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因为教育的专门职能在于培养人,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作出切实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 在界定教育目的时,有的人认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没有实质的区别,两者可以通用。事实上,两者是有着不同本质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是一定阶级或政党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体,在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做出的价值选择;而教育方针是针对整个教育事业整体而规定的教育发展总方向。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指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与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还有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在早期,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对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并未作严格区分。因为那时所说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其核心就是国家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的规定。如果说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 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 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 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 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 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属于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4.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

幼儿养成教育培养目标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 托班、小班 一、生活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物品习惯等,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 2、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具体目标: 1、养成午睡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入睡。 2、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希望。 3、有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4、能根据自己需求随渴随喝。 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 二、卫生习惯总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幼儿园体检、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 具体目标: 1、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让幼儿知道并掌握洗手、洗脸、漱口、擦嘴的基本方法。 3、让幼儿懂得要保持自身的清洁(勤剪指甲常理发,按时洗澡、洗

头、换洗衣裤等)。 4、初步懂得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 6、教育幼儿不随意捡东西或将脏东西放入口中,懂得讲卫生。 三、学习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3、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 4、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 2、学习上课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 3、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 4、正确、安全使用美术用具。 5、了解书的结构,学会一页一页翻书。 6、培养幼儿看书兴趣、懂得珍惜书、爱护书。 四、礼仪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划。 幼儿园礼仪: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体系中属中间层次,它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各级教育所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2)

教育目的 概念是指教育者要达到的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 等方面的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 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 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 和教学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方针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 2.教育目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 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者联系联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

一。 区别 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 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3.教育方针有时是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 教育方针是由政策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对于教育生产产生的影响大于 教育目的。 特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 理想。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 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作用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总之,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分类作用的特点价值性教育目的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社会情 操的人(“心有所属”) 功用性教育目的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 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oc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状 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 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含义,表现普遍的、总 体的、终极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及具体的价值, 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教育目标带有里程碑的含义, 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 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 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 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 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 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确定课程方案,才能确定教学 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 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 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 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 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培养 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 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 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XXX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和《英才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等文件要求,通过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英才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四十条》(以下简称《守则》、《规范》)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文明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为核心,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

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三、领导机构 成立以学部牵头,政教处、教务处、学生会、团委负责日常管理,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委会具体实施的三级管理机构。让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全程参与。政教处负责养成教育实施的日常事务的处理与考评。 四、活动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事抓、抓小事。结合《守则》、《规范》,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养成教育活动。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都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 (1)学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专心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并正确评价。 (2)善于思考的习惯,课堂上勤于思考,大胆举手发言,敢于提问和发表个人不同的看法。 (3)与人合作的习惯。在学习中,应善于与人交流,探讨问题时,应接受不同的意见与观点的存在。特别是结合“学习互助组”的活动,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教育目的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中小学培养目标

谈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讨论中小学的教育问题,首先应该回答,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中小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本人认为,学生通过中小学的学习,首先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也就是要让学生懂得,行为处事要遵守道德规范,要遵守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目前的状况,我们的中小学在这方面教育的效果实在是令人担忧。倒不是说学校缺少道德规范方面的教学内容,而是方式方法实在成问题。关于做人道理方面,不是光靠课堂简单的灌输就有用的,就拿我们这一代为例,我们从小就是读“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长大的,但是长大后一接触社会,看到了社会如此的腐败,小时后受到的教育很快就被彻底地粉碎。因此灌输没有用的。例如,我们经常在教育孩子要诚实,但在语文课的写作文或写读后感时,若写出真实的想法,因为思想不够高尚,而只能得低分,甚至要求重写;而那些学大人样写一些假、大、空的大道理的人,却可以得高分,这实际上难道不是在鼓励学生们说假话吗?从小就培养说这些套话、空话,这样的写作能力有什么意义?!所以说,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方面,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很有问题的。 第二方面,要教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安全保护知识,培养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这方面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还是不够重视,一般都把责任推给了家长,家长当然有责任,但学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设置专门的课程。 第三方面才是科学基础知识,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方面,我们的学校已经足够重视了,但方式方法上都不合式,采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其智力,没有好处,而往往适得其反。许多知识点的要求太高,现在中学学的许多都是以前大学才教的知识,小学却在学以前中学才教的知识,这是违反人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逆反心理。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格的培养,这方面我们的中小学应该基本上没有考虑,主要是难度很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如何因材施教,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确实是很难的事情。但我们的学校、老师,应该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注意到人格的培养问题。总之,我认为,我们的中小学应该为社会培养出诚实善良、遵纪守法、人格完善、身心健康、具有自理能力的青少年。至于培养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文学家、技师、企业家等等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任务。 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D.“三个代表” 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答案:A 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只有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期 答案:C 4.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的是(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答案:A 5. 提出“真正的教育应当建立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是(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斯宾塞 D.孔德 答案:C 6.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纳托普 B.杜威 C.孔德 D.凯兴斯泰纳 答案:B 7. 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答案:D 8.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的方向 C.如何培养人 D.培养什么样的人 答案:D 9. 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10.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涂尔干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B 11.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还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所以我认为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哪些?(请列举几点)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 1、简洁端庄的服饰。作为人民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穿着应该得体大方,符合我们教师的身份,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 2、良好的师德。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理应明确自身责任,躬身垂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自己的道德形象上,一定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3、语言健康规范。作为老师,说话要得体,要与自己教师的身份相符合。对于小学生而言,讲课语言要学会儿童化,富有儿童味;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4、举止文明礼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等等。 我自认为本人在教师基本礼仪上面还做得较好,需要改进的是有时讲课敲击讲台,今后一定改过来。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①人的发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②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完成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任务,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论述遗传素质的含义及其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素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决定人的发展 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1)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 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井华和概括。②教育实 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 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 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培养目标之间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之间关系 教育目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培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 要求。它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也因受教育者所处的学校类型的差异而不同。 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者的联系看,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异质性,都含有“为谁(哪个阶级、哪个社会)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正确的教育目的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教育方针。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广泛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同时,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

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领导权等。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 任何社会对人的培养——教育活动,都是依据所确定的教育目的来进行的。而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有社会依据和人的依据。第一,教育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就必须依据社会的现实和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教育目的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人为依据,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这个基本前提。只有以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为依据,才能将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从低到高整合为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序列,为不同教育阶段实际活动的开展提供合适的指导。同时,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自我发展需要的满足常常包括对教育的要求,这是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或培育目标时必须予以考虑的。从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的联系来看,教育方针为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反应,培养目标的制定要适应教育方针的变化,培养目标的实现使

小学培养目标

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小学学生近、中、远期培养目标:“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我们学校的主要做法具体地说就是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学科对接,深层研究;活动展示,追求实效。 一、科学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字培养目标。 “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新的人才标准,它充分体现了与时代发展、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相协调的价值取向。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将它慎重地写进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规划中,“了解并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同时兼具现代文明修养的‘基础扎实、全面发展、敢于创造’的健康人” 的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其中,我们对“全面发展”的界定就是: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 而学校教学、教育、后勤等方面的三年规划都围绕学校三年规划发展目标来制定。也就是说,在三年规划的引领下,“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就这样“浸”在学校的每份计划里,“浸”在学校的每份制度里,“润”在每个学科里,“润”在每一节课当中,渗透在我们学校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机制为保障,全员参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要求,对大多数教师都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因此学校主要在机制方面给与了充分的保障。 首先是理论上给指导。借着学科德育基地这股东风,我们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师团队。这个教师团队由学校德育领导、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这些老师通过参加学科德育中心组学习,把先进的理念带回来。同时我们请教育界的大家,来学校做报告,开阔老师们的眼界;聘请教育界的名家担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导师,言传身教,迅速提高教师的教艺水平和个人修养;成立学习共同体,保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就教育热点问题和学校发展问题展开讨论,思想交锋,激情碰撞,互相启迪。 其次是制度上给引领。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是重新修订了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评价标准,把“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放进了评价体系;二是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比如说班主任考核细则、课堂教学评价表、优秀教研组、文明组室的评选等,都把是否落实培养目标作为一项考核内容;三是加大监督力度,比如说:体育锻炼课,老师的到岗问题,活动过程的组织和开展情况,学校有专人检查。学校还通过听推门课、随堂课、研究课等方式检查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第三是研究上给方向。本学期开学至今,在《实施分层作业,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这一个总课题的引领下,各个年段则以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现状、关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有效预习、课堂练习分层、学会听说”等小课题研究,老师们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点、面、度”都有了较好地把握。 第四是评价上给激励。学校每年会进行德育论文或案例的评选交流活动,通过表彰优秀论文获得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每学期末,学校还会评选表彰一批在贯彻落实“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有特色的特色班级和特色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起到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学科对接为抓手,深层研究培养目标。 一是培养目标细化、量化,并与学科接轨。 在推进“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做到了三个明确:明确了“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培养目标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工作;明确课堂是实施“十五字”培养目标的主阵地,在各门学科中拥有大量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因素。比如说:我们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按照5个年级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如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