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

(含答案)

第第1课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思维点拨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史论要旨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重点精讲对中庸思想的认识“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三.孔子的历史影响

1.对中国1教育文化方面创办私学,打破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

“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社会政治方面在政治上要求施行仁政,而施行仁政的关键在于“举贤人”,提出了选择贤人的标准是“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意识形态方面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2.对世界儒家思想外传后,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论要旨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思维点拨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知识图示主题一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史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史料二

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史料解读1史料一孔子提出了仁的五个标准并阐释其作用。的意思分别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的意思是说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使唤人。

2从史料二可以看出孔子与其学生言偃的对话反映出师生的平等交流。由可以看出孔子语言幽默,师生对话气氛轻松。孔子通过反问,诱导言偃思考.回答,循循善诱,评价适时.恰当。

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史料二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提示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主要目的调解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政治主张重视礼乐教化,推行仁爱。风格重视师生对话,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语言幽默,教学气氛轻松;勇于自我批评或循循善诱,教学相长。

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类别思想主张评价政治思想“克己复礼”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仁者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成人”.成“君子”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主题二

孔子的思想地位和影响史料一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史料二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儿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出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其地位不断提高。

2由史料二中可知孔子学说传播到东亚.东南亚.欧美。由可知,其影响巨大。

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提示1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2儒家经典传到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汉文化圈,孔子思想对欧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欧洲启蒙思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孔子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已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4在教育方面,孔子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而且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

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5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以后,儒学传到西欧,法德等国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1.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依据的是孔子

A.整理编撰“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答案A解析材料中钱穆称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认为孔子对先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对先秦文化的贡献在于归纳整理了六经,传承了中国上古文化,所以A项符合题意,

B.

C.D三项都是孔子的贡献和影响,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2.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B解析“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等字眼意在强调孔子提倡恢复周礼,主张人们应贵贱有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仁者爱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政在爱民,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贵贱有序而非忠孝有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答案B解析解题注意关键信息“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而“有教无类”是指不论身份高贵与低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2章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请回答1材料

一.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实意义结合事实说明。

答案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既威武又不猛烈。

3对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

回答只要合情合理即可学习思考

1.提示政治改革屡碰壁,失意去鲁,周游列国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2.提示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天下无道,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兄弟相残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君主制和宗法制原则,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在“礼”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名”。

自我测评

1.提示孔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企图通过恢复周礼的权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孔子还主张仁,通过“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改变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2.提示“内圣”指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外王”指施行仁政,建功立业者。儒家把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视为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人才。

材料阅读与思考提示这段话反映了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究事物的原理认识明确意念诚实心思端正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治理好邦国天下太平,使美德显明于天下。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写人:审核人: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背诵第三段。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相关知识回顾: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1-3节: (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 1、字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泥而不滓者 2、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 (3)、糜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3、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2)争宠而心害其能()(3)、屈平属草稿()(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平伐其功()(6)、王怒而疏屈 平()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8)、可谓穷矣()(9)、其文约()(10)、其词微()(11)、明道德之广崇()(12)、治乱之条贯()4、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2)、谗谄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4)、蝉蜕于污秽 (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 5、文言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方正之不容也(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离骚者,犹离忧 也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明道德之广崇 6、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二)核心问题探究:(小四号宋体)

《第1课__人类的形成》(学案+习题含答案).docx

第1课人类的形成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1. hl 前,人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从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來。 南方古猿属于“ ”。 2.人类在距今 年形成,人与动物 的木质区别是 。 3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 、 、 和 四个阶段。 4. 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和 o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的 等众多因索长期彩响的结果。 5. 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随着 和 的进步,出现 了氏族,两个或儿个氏族乂组成 6. 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厉经历了 氏族和 氏族两个阶段。 7. 在 氏族社会里,由于 的缘故,人们“只知苴母,不知其父”。妇 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 地位。 8. 在 氏族社会里,男子在经济中占 地位,婚姻关系相对 , 人们开始“既知其母,乂知其父”。 关键信息 1.非洲正在形成中的人 2.三四百万制造和使用 工具 3?早期猿人晩期猿人早 期智 人晚期智人 4?黄种白种黑种自然 地理坏境 5?原始社会生产力社会 部落 6?母系父系 7. 母系群婚主导 8. 父系主导稳定 研学设计 学法点拨 【透析1]人是从哪里來的?人类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即陌生乂古老 的话题。自古以來,东沔方都冇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汕方冇“上帝 造人”说,埃及有“哈努姆造人”说,屮国有“女姻技土造人”说等。 现在乂有“外星人”说和“海洋生成”说等等。传说不可信,新的说 法乂证据不足,现在人类学家仍然相信科学的进化论,认为人是由非 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來的。有的学者提岀人类起源于亚洲.但 从亚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时间看,都比非洲晚,因此,目前大多数 的人类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南方古猿(真理是发展的,随着新的 考古发现,人类的起源可能有新的说法)。 【透析2】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十九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 在《动物哲学》屮第一次提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科学假说,但没冇 作出系统的论证。十九世纪晚期,英国学者达尔文在揭示进化规律Z 后指岀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但没有回答古猿怎样演变成人, 以及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等重大问题。1876年恩格斯指出古猿转变成 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劳动和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別。近百 年來的人类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明了达尔文和恩格斯理论的正确性。 【透析3]掌握三次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人。识记早期猿人的 代表: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代表:印尼爪味人、屮 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御人代表:徳国尼安徳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代表: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透析4】我们在此必须明确在各人种Z 间,自然体质特征上虽 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彖。这充 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 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冇共同的 祖先。人种属于B 然范畴,绝无优劣Z 分。 【透析5】知道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母系氏族阶段和父系 氏族阶段。其次,要掌握在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关悄况。主要是 氏族社会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以采集和 家务劳动为主,妇女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在父系氏族社会里.主 产活动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男子是生产和牛活的组织者。 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和男子的不同地位是由于当时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透析6】氏族社会是怎样解体的?可利用图示去理解: 学习要点 一.人类的岀现 1. 人类的出现 (1)时间: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2)发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法国科 学家 在非洲埃赛俄比亚发现了约三白力年前 一具年轻女性遗骨化石,取名“露西”,归类 为南方古猿。 (3)根据:直立行走是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的 第一步,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木质 区别。 2. 人类的进化 猿类一正在形成中的人一完全形成的人 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口然地理环 境等众多因索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 母系氏族 妇女地位: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起主要作 用,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婚姻制度:是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 知其父”。 亦产分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都以集 体为基础。 2. 父系氏族 男子地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 产活动,男子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婚姻制度:婚姻关系和对稳定,人们开始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财产分配:父系氏族初期财产公冇,末期 阶级出现 生产力发展 产詁剩余 国家产牛 私有制产生

第一节 压强学案(第1课时)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判断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2.理解压强的概念. 3.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4.知道“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的应用. 知识回顾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判断一下下列各图中,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已知物体A的重力G A=10N,物体B的重力 G B=20N,F=20N,F1=15N 甲图乙图丙图丁图戊图 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丁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戊图中顶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 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P28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小小的蝉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深处,吸吮树汁?而庞大的骆驼较大的体重作用在宽大的蹄子上,为什么会在沙地上陷入一些,而不能陷入很深? 2.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3)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分析:步骤(1)和(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步骤(2)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观察课本P29图7.1-3,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3.阅读课本P29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通过理解定义去理解公式是怎样写出的.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为了纪念___国科学家_______,压强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1Pa=______N/m2 注意事项:使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并要确定准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就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除了会计算压强外,还要会用此公式计算压力(F=PS)和受力面积(S=F/P) 4.仔细学习例题,学会解题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1. 典型例题

《物种起源绪论》优质课学案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1.熟记重点字音字形,背诵作者的名言。 2.品味语言,体会科技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3.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重点: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难点: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资料链接 (1)进化学说的创始人——达尔文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激起阅读的兴趣的绪论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绪论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绪论的作者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绪论的内容与著作的内容一定要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绪论,但导言只有一篇。 (3)生物界的革命——进化论 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三、自主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狭隘(ài) 分歧(q í) 槲寄生(h ú) 摘要(zh āi) 胚胎(p ēi) 慷慨(k ǎi) 冒昧(m ai) 栖息(q ī) (2)多音字 ????? 间断 ji àn 中间 ji ān ????? 轻率 shu ài 效率 l ǜ ????? 累积 l ěi 劳累 l ai 2.辨形组词

(完整word版)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珠海新世纪学校 编制人:高阳 备课签字: 包科领导签字: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Administrator 志于道 据于德 游于艺 成于学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初步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感知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时间、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通过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预习案】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背景: 革命即将胜利。 (二)召开: 1949年9月在 举行。 (三)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 1.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 2.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 ;北平为首都,改名为 ;采用 纪年;以 《 》为代国歌; 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 3.选举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 1.准备: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P5)。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 隆重举行。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它宣告了 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 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 、 、 、和 的 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 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 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我的疑问】 【探究案】 探究点一: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 (1)“三年以来” “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材料二: 开国大典 (2)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史学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 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 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李普 《开国大典》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教学设计同学们好,我姓代,你们可以叫我代老师,很高兴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两年时间里能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咱们这门数学学科。相信大家对于高中的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和初中相比呢,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上新课,我想和同学们聊一聊数学,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如果学好数学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呢? 同学们经过小学,初中,也已经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有9年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同学会想,以前学的一些解方程,三角形之类的知识,对以后的生活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啊,数学作为我们中国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很多学科的基础。马克思说过:“一中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正因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归结为数学问题。 相信高中的第一节课各位科任老师都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突出每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表达上不如文科老师迂回婉转和风趣幽默,我们更喜欢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其实在我们周围又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来解决的,无非很多人都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罢了。比如说,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必胜客吃饭,点了一个12寸的披萨,结果服务员说没了,就说给我们一个9寸的外加一个6寸的来抵换,同学们觉得这样划算吗?为什么?(让同学们讨论一会儿)继续说:我的朋友觉得挺划算啊,立马同意了,我当时就隐

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随后,我拿起笔在菜单背面大概算了一下:一个 12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12寸的半径是6寸)的平方=3.1415926X6X6=113.0973 平方寸。 一个9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9寸的半径为4.5寸)的平方=3.1415926X4.5X4.5=63.62 平方寸 一个6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6寸的半径为3寸)的平方=3.1415926X3X3= 28.274平方寸。 所以,一个9寸的披萨加上一个6寸的披萨,总共的面积只有=63.62+28.274=91.894 平方寸!只有大约92平方寸!而一个12寸的披萨面积有113平方寸!乍一看,我们好像是赚了,可实际上吃了很大的亏了。 所以说,学好数学并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是很重要的。 再提个问题: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是万能的。同学们认为呢?又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同学发言讨论)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 证明:(我们用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 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这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字词。 2能力目标: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理解,积累字词。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的方法。 二、课前预习作业(1):课前反复诵读,积累字词 踞(jù)在薄(bó)阴几绺(liǔ)穹(qióng )门 棱(léng)角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 chà) 挹(yì)掬(jū)你入口明眸善睐(móu)(lài) 2)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三、导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点评。 2展示目标。 3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集《踪迹》。 4自学过程:根据朗读要求,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内反复品味其妙处,并个别展示,由学生互相点评。 5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跳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 (1)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2)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的线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写法? (3)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苦研《》《》《》《》,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为己任。 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削弱,抑制,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是社会向社会转变的时期。

(2)、违背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 2、内容: (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要恰到好处“”。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成为儒家经典。 四、多后世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优质课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5年5月13日 英语《Unit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单词:house , drink tea , tomorrow 短语:drink tea , clean the house . 句式: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 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陈述正在发生的事情。(2)能正确掌握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区别。(3)能正确掌握现在 分词(ing形式)的构成。 情感目标:Enjoy what you are doing now。 【学习重难点】 (1)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 (2)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区别 【学习过程】 I . Listen to a song and have a memory challenge. II. 3c.Guessing game and learn sentences Is he doing …?Yes ,he is ./No. he isn’t. Are you doing..? Yes , I am. No, I ’m not. Are they doing ...?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III Task 1.. Put the following doings into 3 boxes. (把下列动词的Ving形式分成3类)cooking,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using , running , swimming Task2. Game : find the different one.(火眼金睛找不同) Task 2. Watch a microclass to learn more and check the answers.

第1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学案

学案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三个阶段: ;; 。 2、算法的三种表示: 、、。 3、流程图常用构件(画出开始结束、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 4、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 5、我们在利用计算机缩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是() A.编写程序 B.设计算法 C.分析问题 D.调试代码 6、下面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语言表示 B.算法只能用框图来表示 C.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 D.算法的框图表示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但只能有一个输出 7、()不是程序的基本结构。 A.层次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顺序结构 8、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9、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10、算机编写程序解决问题,需要经历: ①编写程序②设计算法③分析问题④调试代码 通常情况下,以上几个环节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11、基本执行模式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学校篮球队选拔队员时要求学生的身高和体能素质必须达到预定的标准,要判定一个学生能否进入学校篮球队,最适合采用的算法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所示的流程图片断: 其中循环部分执行完后变量s的值是 A、24 B、48 C、192 D、384 (4 则本算法主要处理部分采用了三种基本程序控制结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本算法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第一节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新生第一节语文课 陈俭志 (注:红色楷体为上完课后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课前该做哪些准备,课上该如何表现,课下该如何作业。 二、通过自我介绍、师生互动让学生认可教师 三、通过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初步了解,教师的适时适当点评鼓舞学生的表现欲 四、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法”,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设想:通过本节课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语言美、见识广、素养好、魅力大,拉近与学生距离,从而“拜倒”在语文学习上。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绿树成荫、幽雅美丽的颜中。从今天开始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二、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说到名字,很有学问,也很有语文知识。名字很讲究音、形、意。而这也是汉语词语的特点。比如:苏轼这个名字。“轼”,就是古代车上的横栏杆,扶着栏杆可以望远。足见他的父亲希望他做个志向远大的人。同学们,你们的名字有什么内 涵呢?能给我们说说吗?(找几个学生说说。)(有两个学生说:黎庆怡是姑奶取的,希望天天开开心心,学有所成;黄荣康:荣宗耀祖,健健康康) 老师自我介绍:姓“陈”,以后叫我陈老师吧,“陈燮霞”的“陈”,知道她是谁吗?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苦练16年、曾面临两次退役打起背包准备回家最终却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为我们取得奥运首金的举重冠军,我和她的经历很相似,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苦读16 年后再次咬紧牙关读书三年取得硕士学位。(学生“哇”) 名字是:俭志,家里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勤俭节约而又有志向的人,好名字吧!但也是这 个中性的名字,让我在大学第一天入学时在女生宿舍找不到自己的名字。(网上可以找到两个“陈俭志”,一个是本人,另一个是男性,律师。呵呵,也算独一无二。)老师的性格:我参加工作10年,在颜中教语文8年,其中5年教初三,可以问问你们的哥哥姐姐、邻居亲戚:陈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你们的语文老师是那个姓陈的、女的、个子不高、长相一般、稍微有点胖的老师(学生笑),他们就知道是谁了。总的来说:你尊重我,我就充分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将会更不尊重你!我最不能容忍的三个行为:上课说话、趴台睡觉和不交作业。(此时已有黄耀志三次讲话,叫他站起来,他不站,走过去将他拉起来。) 三、教材介绍:

优质课:《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 主备人:顾广师时间:2010年11月25日 授课人: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二、知识准备: 1、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我们是不是也献出了自己的爱了呢?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出示教学目标: 2、作者简介: 3、扫清文字障碍: 伛()攥()惶恐()荒僻() 取缔()翳()骷髅()()滞笨() 愧怍()()塌败() 三、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⑴、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不幸、善良)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⑵、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生活艰苦 不幸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心境凄苦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⑶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图报); C、用平板车拉人,加半寸边(善良淳朴)

《语文园地》第一课导学案.doc

《语文园地》第一课时导学案 设计者:丛台区广安小学冯玲玲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清主次的阅读方法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3.积累一些传统习俗及其寓意。 学习重点: 1.分清内容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交流平台” 1.我能读通顺“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画出读懂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我 的感受是 。 2. 我还知道文章也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3. 如果我来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我会从以以下几方面来介绍 重点介绍简单介绍 我这样写的原因是: 二、走进“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1.我能读通顺句子,比较句中加点的词语我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入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 语。 (1)节日期间,北京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 动,八达岭长城(),南锣鼓巷(),什刹海()。

(2)花园里,各色的月季欣然怒放,艳丽的桃花(),热情的杜 鹃花(),美丽的海棠(),到处花香醉人。 (二)习俗寓意 1.读一读,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说下面两种习俗的寓意。 过年的时候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上雕刻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下面的习俗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学案-第一节-波的习题课

《机械波》习题课 【知识回顾】 考点1.机械波 (1) 概念: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 产生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传播振动的介质。 (3) 波的形成原因:介质中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先振动起来的振源带动它周围的点振 动起来,这些周围的点又带动各自周围的点振动,这样振动向外传播开去,形成机械波。(4) 波的实质: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 注意:物质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各质点只是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受迫振动。介质中各点具有相同的周期、频率、和起振方向,对于简谐波而言,波上各点的振幅也相等。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5) 波的分类波的凸部叫波峰,凹部叫波谷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直线上。有密部和疏部。 考点2。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横波两个相邻的波峰或两个相邻的波谷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纵波两个相邻的密部或两个相邻的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恰好等于一个波长。 (2)周期T: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波上各点振动的周期等于振源振动的周期,也等于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f:1s的时间内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注意: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在波传播的过程中,周期和频率都保持不变。(3)波速v:表示波沿介质传播的快慢。 注意:○1波传播的快慢与质点振动的快慢不同。波传播的快慢表示波在单位时间内沿介质向外距离,用波速表示;振源振动的快慢,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频率来表示。 ○2波速由传播振动的介质决定,与介质的种类、温度、密度等有关,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为:v=λ/T=λf 注意点:在波传播的过程中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波由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波长随着波速的变化而变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新人教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目标】 1. 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 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_________ 年_____ 月在_______ 召开。 2. 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②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____ 作为首都,以___________ 为代国歌,以 __________ 为国旗,采用________ 纪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__ 。推翻了 _________ 、封建主义和_ 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_____ 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______________ 的力量。 4. ___ 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 _________ 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合作探究 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 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练习巩固

1.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 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2.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 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4. 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 香港、澳门回归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5. 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2)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了什么?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 1.1949 9 北京 2. ①临时宪法②毛泽东③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公元 3. 新 纪元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独立自主社会主义 4.1951 祖国大陆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课题:《小纸船的梦》 第二中心小学 魏翔 2012年6月 课题:《小纸船的梦》 开课时间:2012年5月9日 班级:四年二班 执教者:魏翔教学目标: 1. 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感受小纸船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太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2.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唱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3.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三拍子结合,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教材分析: 《小纸船的梦》是一首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给予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发展历史,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此环节从科学地理方面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件,引入课题 引出交通工具:船 【从前一个环节,圆润地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船”】 3、新课学习 (1)介绍船的历史 【了解人类的船舶发展历史,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 (2)认识各式各样的船 独木舟、有桨船、帆船、蒸汽机轮船、现代船舶 出示课件。 【用各种精美的有代表性的船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观看图片 (4)学唱歌曲 《小纸船的梦》 【从船舶的认识,过渡到本课歌曲的教学,学生的学唱积极性极大的增强】 (5)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

第一章第一节周期表学案(第1课时)

科目化学课题碱金属高一年级班姓名 学习目标:归纳总结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碱金属性质的递变性和相似性 【课前导引】 元素周期表中ⅠA包含哪些元素? 为什么把Li、Na、K等元素编在一个族? 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探求新知】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都有____电子 递变性:Li-----Cs 核电荷数依次_____ 电子层数依次______ 原子半径依次______ 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钠、钾化学性质比较 钠钾 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色,生 成色的固体 剧烈燃烧,火焰呈色 钠钾 与水反应(绿豆大一块) 在水面上、成银白色、在水 面上四处、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 在水面上、成银白色、在 水面上四处、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有微弱爆炸 2、化学性质(1)相似性 ①与O2的反应Li + O2 = Na + O2 = ②与水的反应Na + H2O

还原性: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 2. 3. 同主族元素(上---下) (3)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溶解度:(在水中) 【练习】 1.下列关于卤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均可与水反应生成HX和HXO。 B.卤化氢均可溶于水,且所得溶液均为酸性。 C.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化合均为可逆反应。 D.氟气最活泼,可用氟气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得氯气。 2.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A、HAt很稳定 B、砹易溶于有机溶剂 C、砹是有色固体 D、砹与水剧烈反应 3.向碘化钾溴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将所得溶液蒸干并灼烧残余固体,最终所得固体是( ) A Br2 B I2 C KCl D KCl和KBr

第1课古代埃及学案

第1课古代埃及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识记古代埃及文明发源地,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古代埃及文明成就和象征。 2、理解古代埃及文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和理解古代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与金字塔修建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1、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古代埃及文明与大河流域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重点 1、古代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 2、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及与法老统治的关系 学习难点

1、古埃及文明的产生与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2、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二)新知学习: 【导】教师:”……金字塔是一个巨大无线电放大器”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轰动世界科学界的超级新闻,因为谁也不曾想到4000年前技术落后的古埃及文明竟建造出这样一个无比神奇的无线电放大器。这到底是一次巧合还是一次有意识的安排呢?现在没人知道,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不过这次有关金字塔的重大发现对科学家却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金字塔是什么象征?这里发源了什么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共同探寻答案。 1.自主学习(独学) (1)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哪里?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的国家的发展历程有哪些?(何时出现国家?何时统一?经历了哪三个时代?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其领土南北到哪里?何时发生灭亡?)(3)古埃及在科学和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 (4)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什么?最高统治者称什么?古埃及文明象征与最高统治者有什么关系? 2.合作探究(群学) 【议】讨论: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3.展示提升(群学) 【展】 个人展示一:(1)古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哪些?它属于一种什么类型的文明? 个人展示二:(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说明了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4.达标测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