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视纪录片分析《中国人》

电视纪录片分析《中国人》

电视纪录片分析《中国人》
电视纪录片分析《中国人》

电视纪录片分析《中国人》

5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人》,在1999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它以磅礴的气势与丰富的内涵,锻铸了特有的历史品格、文化品格与美学品格,也为我们探讨当下及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使命与趋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创作范本。

一、《中国人》的历史定位与历史品格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本体构成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表现"-"再现"-"纪实"-"综合"这样几个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在成熟地驾驭了"纪实"理念、方式、方法之后,开始了新的探索。不少创作者认识到,"表现"、"再现"与"纪实",都是一种理念、方式与方法,将其截然分开,未必达到很好的效果,不论是对于创作主体,还是对于传播媒体亦或电视观众,也许最好的理念、方式与方法是"综合"--对"表现"、"再现"与"纪实"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人》不以某一种理念、方式、方法,而是将其融通、"综合",从而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本体构成的探索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人》在"纪录"历史的水准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力度、高度,显示了足够的分量,从这个意义来看,《中国人》体现出了较高的历史品格。

1、感受--进入个体生命的生存空间

有人说,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一部历史。《中国人》在纪念新中国诞生50周年的日子里,选择了几十位在中国社会历史进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个体人物,通过个体生命生存空间的"纪录",折射出更为壮观的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历史运动的轨迹。

《中国人》将我们带入了这些个体生命的生存空间,让我们去体味、体验、感觉、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了张瑞敏、马俊仁、于保法等活生生的人物,如何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光辉的人生之路,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拨、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感受到我们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浪中阔步前进的脉搏的跳动。

2、认识--翻开生动丰富的历史画卷

《中国人》的历史品格,还体现在其展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我们从中看到了农民、工人、教师、军人、企业家、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体育明星、医生各行各业的人物,看到了救死扶伤、帮贫济弱、开荒种田,退耕还林与沙漠宣战、向世界挑战,为英雄塑像,为艺术献身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故事,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真相。其生动与丰富,其广阔而繁复,宛如一本厚重的当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信《中国人》将以其深刻的认识价值而传世。

3、理解--洞察社会历史生活的本质

《中国人》更帮助人们进入对社会历史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与理解。

第一,社会历史进程中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的揭示。《中国人》在许多部集中,主人公面临共同的处境,即较为先进的思想、行为与保守、落后乃至麻木不仁的无形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对峙。《农民潘根大》中,勤勤恳恳、拼了老命保护鱼塘的农民潘根大,却被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烧砖瓦的人们、讨价还价的民工们、缺德的小偷们所包围,真有寸步难行之感;《心灵的肖像》中的张建设,为了给科学家们做肖像,一再被别有用心的小人们所欺骗,不得不投入巨资负债运作;《张瑞敏和海尔龙》中的张瑞敏,一次次被各种压力压出"心里流血的感觉"……《中国人》敢于直面和揭示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并获得了相当的深度。

第二,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于先进的进步的思想、行为予以充分肯定。《中国人》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暴露、展示社会矛盾、问题的层面,而是从历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入手,对于目前也许尚未成为主流的、也许较为超前的一些先进、进步的思想、行为予以讴歌和褒赞。于是我们从片中理解了主人公们为什么愈挫愈奋、屡败屡战,绝不向保守、落后的

社会势力低头的品德境界。《中国人》向我们昭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历史的潮流将向着更加进步、文明的境地迈进。

二、《中国人》的文化品格

《中国人》在文化品格上,追求的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1、"倾向性"--主流文化的导向

在《中国人》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这种体现主流文化导向特征的"倾向性"不仅贯穿于那些英雄模范人物的生活中,也贯穿于不少普通人的生活。如《阿春赶海》纪录的是一个普通渔民阿春的生活,但在阿春身上,主创者却挖掘出了他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造福一方乡亲等可贵品质。

与同类西方电视纪录片相比,《中国人》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倾向性",即主流文化所需要的导向特征,更具有独特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品质和品格。

2、"个性"--精英文化的视角

《中国人》整体的"个性化"风格追求,集中在或鲜明或委婉的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建立之上。如《乌蒙赤子赵春翰》,就老赵个人的壮举、义举来看,似乎应置放于"豪放篇"(《中国人》被分为"豪放篇"与"婉约篇"两大类)之中,但这里却将其归于"婉约篇",换句话说,《乌蒙赤子赵春翰》中的主人公老赵,与其说是个顶天立地,令人敬畏的英雄好汉,还不如说是个令人为之感喟、悲叹的老实人。试想,这样一个并无多少权势和财产的普通干部,为什么却做了自己力所不及的那么多事情,承受了这么多的沉重负担呢?为什么这么一个好人却未必得到周围舆论的支持与肯定呢?《中国人》提出的许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很显然,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事实上已在片中以精英文化的视角,将一种深刻而富于个性的、富于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富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情感,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中。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视角,才使这些纪录片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分量。

3、"可视性"--大众文化的落点

《中国人》的创作也在追求大众文化的落点,或者说更多地追求大众的观赏习惯和趣味,大众化的"可视性"。

首先,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几乎每一部纪录片都选择在故事化、情节化的生活过程中展开,完成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有意思、有趣味、新奇特殊的情节故事,吸引观众关注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在总体情感基调上,《中国人》中许多纪录片采用了"悲情"或"煽情"的创作方式与叙事策略。在生动而有意味的情节故事基础上,发掘可以满足大众情感欲望,情感共鸣的那些部分,以达到"煽情"、"悲情"的效果。

三、《中国人》的美学品格

《中国人》在电视纪录片美学品格的追求中,也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这体现在其"真实"水平的提升、美学境界的提升以及叙事艺术水平的提升几个方面。

1、从"外在真实"到"内在真实"

要实现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必须要从"外在真实"进入到"内在真实",即从外在生活原生态的事实、事相层面,进入到内在的心灵真实、情感真实方面。而要达到"内在真实",必须依靠"真诚"的保障,即来自于创作主体和被拍摄者双方的情感的、心灵的"真诚"。在《中国人》的许多片集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创作主体与被拍摄者在"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中,所达到"外在真实"--"内在真实"的情形。

2、从"描述生活"到"发现生活"

电视纪录美学关注的是电视纪录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我认为这种审美关系可以表述为"描述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等美学境界。①《中国人》从整体上看,达到了从"描述生活"到"发现生活"的境界。相比较而言,"描述生活"的境界,可以通过创作主体

客观的观察与表述来达到;而"发现生活"的境界,则更多依赖于创作主体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学养、才情、见识渗透于纪录片创作中,用独到的、深刻的、别致的理解、把握与思考,将一般观众(甚至创作者们)不易体察到的、潜藏于被拍摄对象背后的、深层的某些内涵开掘出来、"发现"出来。

《中国人》中不少纪录片的确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仅举一例,在《姥姥》一片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描述生活"层面,那么完整地纪录林洁如何创办福利院,如何为孩子们的成长奔波、操心的生活流程就可以完成任务了。而主创者却将林洁的女儿也带入片中,这实际上传达了林洁精神代代相传的巨大感染力。最难得的是主创者领着我们跟随林洁回山东养母家里,使我们理解了林洁思想行为的深层根源。恰恰是山东养母当年一片爱心,救助了孤苦伶仃的林洁,才使林洁不仅全心全意回报着养母的养育之恩,而且将养母的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一"发现"是深入采访的结果,是主创者努力超越"描述生活"境界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一"发现",使本片境界得以提升。

3、《中国人》的叙事艺术

①《中国人》在结构上寻求完整性与统一风格

《中国人》的每一部片子都以完整的纪实段落,即相对完整的生活流程的纪录,作为其开场、发展、高潮、结局每一个部分的主打内容。尤其是高潮段落的设计,更是倾尽全力去为之铺垫,使其真正体现"高潮"段落的冲击力、感染力与震撼力。如《母亲河的孝子》里主人公于保法怎样从黄河边的乡村一步步走出国门,又怎样返回祖国,返回黄河边为父老乡亲效力,这些铺垫缓缓展开,创作者并不急于告诉观众后面的"为什么",而当镜头对准于保法办公室墙上他母亲的照片时,我们看到他热泪喷涌,把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全倾吐出来,我们才得知是母亲被癌症夺去生命,成为他攻读医学、报效乡亲的最大动机,镜头出现落日余晖中黄河滩涂一个玩着泥沙的孩子,在壮美的音乐背景中,全片情节、情感、情绪达到高潮。

为在叙事结构上体现统一的风格,《中国人》显然下了很大功夫。首先,在段落的划分上,基本上以情节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纪实"段落)为核心,将正面跟踪拍摄、描述与背景铺叙穿插在"纪实"段落中,形成了一个个较为饱满的叙事段落单位。

其次,在段落之间的串联、衔接上,基本采用了"黑场"形式。我认为一是可以保持整个《中国人》统一的叙事结构风格。二是可以体现出庄重、严肃的情感思想基调。

②节奏的张弛相间

对于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来说,节奏的把握和表现水平,是检验其叙事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中国人》中不少纪录片做了有益的摸索。

首先,将可以形成对比、对照乃至对立的素材内容拼接在一起,从而形成鲜明的节奏。如《母亲河的孝子》中,将主人公于保法为一老妇患者看病,及于保法办公室墙上他母亲的遗照两组镜头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照、类比,使本片自然形成一种拨人心弦的节奏。《阿春赶海》中,攒钱买回大船(旧船)的阿春兴高采烈、兴奋不已,而父亲在一旁却沉默寡言,充满忧虑。这些题材内容本身即存在对比、对照乃至对立、反差,拼接在一起,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

其次,从形式上将动与静、快与慢、大与小相对立的电视声画、视听语言拼接在一起,形成具有视听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叙事节奏。在《心灵的肖像》中,张建设为完成科学家肖像的拍摄、制作四处奔走时,常常是大汗淋漓,忙个不停,给人以"快"的印象,而当他面对摄像机,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时,往往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给人以"慢"的感觉,片子多处将"快"与"慢"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自然流畅的节奏。

再次,将不同来源方式的素材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就《中国人》而言,素材来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现在进行时态的"纪实"拍摄素材;二是在"纪实"拍摄过程中摄入的或通过其它渠道获取的与本片相关的具有"表现"意味的素材;三是依靠过去已

经拍摄的主人公自身或与其相关、与本片相关的"再现"类素材。将这三种不同来源方式的素材拼接、组合起来,既能有效地拓展、挖掘纪录片的背景与深度,又能形成多变的、可以减轻视听疲惫的叙事节奏,以收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不论是从内容上,从形式上,还是从不同来源素材的组合方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张弛相间的叙事节奏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水平的提升有多么重要。高水平叙事节奏的把握与体现,是增强电视纪录片外在与内在艺术张力至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和环节。

③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

在《中国人》的叙事表现中,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做得比较成功。"悬念"的设置意味着打破常规的叙事逻辑,将可以正面、直接铺叙的内容、情节、人物等用暗示、隐喻、烘托等方式或暂时搁置,或"引而不发",造成完整叙事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悬念"的设置,往往在常规叙事被阻断后,可以引发观众强烈的期待欲望,从而达到极佳的叙事艺术效果。《李香香》一开篇就是"寻找李香香";《寻踪》中用了很大篇幅寻找那个不留姓名、自愿为抗洪救灾捐款的"共产党员";《回家》关于唐宁的身世一直淹没在扑朔迷离的情节故事中;《叫声妈妈泪花流》中吴宇娟替小女孩找亲妈的寻访,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女人·岁月》中的鲁桂花到底能不能找到她的日本亲人……这些"悬念"的设置使纪录片的"可视性"大大提高,使平常的情节故事增添了艺术的色彩。

细节的捕捉,意味着在情节发展进程中,抓住那些看似琐碎、平常,却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人物行为,话语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器物,物象等。细节的捕捉有赖于创作者深入生活的细腻观察、体现,以及"发现"生活的敏感、敏锐和能力。《心灵的肖像》中创作者把镜头对准了张建设手中、桌上时时出现的与周围现代化环境似乎很不协调的一只过时的、早已不再被人使用的旧式"大瓷缸","大瓷缸"这一细节的发现,使我们可以联想到至少二十多年前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体味隐藏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某种与那个年代不可分割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结。

"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叙事技巧、手段、手法,但用心去构建,用心去"发现",将对纪录片美学品格的高下产生很大影响。《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有不少潜力可以挖掘。

四、从《中国人》看电视纪录片

的使命

《中国人》成功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其纪录片本身,还在于它为我们探索、思考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的使命、责任和趋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创作范本。从《中国人》的制作,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历史使命、时代使命与美学使命。

1、文化使命:为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素材资源

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正在迅速拓展中,十几亿中国人(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数千万海外华人)正在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一个个非凡的业绩,这是建设民族影视文化最重要的现实基础、社会基础。中国影视文化自身在近百年的发展路程中,已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气派、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特质,这是建设民族影视文化最直接的素材资源。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形态,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2、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上一世纪20年代--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纪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90年代

迅疾壮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些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那些真实感人、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那些深刻透辟、视角独特、充满智慧的思想观点,汇成时代的"理想之歌",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未来的日子里,理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使命,与广大观众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4、美学使命:为电视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美学理念

电视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主要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非虚构的信息,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则是对这些现实生活原态非虚构信息的有机组织、创造性地整理、加工、提炼、概括、升华。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来说,至少有两大难题:一是对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获取、捕捉与选择;二是对已捕捉、获取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概括与升华。在第一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第二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即美学品格的提升。本文所谈的《中国人》在美学境界的实现、叙事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努力,都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提升美学品格的关键。实际上,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理念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库存,不断地总结已有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实际,探索新的美学理念,为整体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水平,找到新的路径,是未来电视纪录片义不容辞的美学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成就是就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其规模,其气势,其内涵,其探索,从整体上应当给以高度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中所有的纪录片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由于选题、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制作多个环节中难免出现的疏漏或不充分,加上创作人员来源复杂,水平也不整齐,使得各部纪录片之间并未达到同一的水平线。即使是那些非常优秀,为人称道的片子,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问题,这是如此庞大规模的大型电视节目所难以避免的。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纪录片工作者自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中国人》这样有组织、有规划、大气势、大规模的主流电视纪录片,我们同样需要思想新锐、视角独特、内容别致、样式新颖、有先锋意识、先锋理念的精英电视纪录片,我们还需要情感炽热、内容形式通俗、观赏性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电视纪录片。总之,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荣,共同前进,才能形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良好的文化格局,才能形成中国电视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

纪录片市场分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探析 □作者:方韶毅(曾在阳光卫视工作,现为温州瞭望杂志总编助理)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受众不可能像一般新闻节目、电视剧那么广泛,所以它的市场化进程也显得步履艰难,在电视节目市场地位尴尬。但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也颇有检讨之处。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要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须营造良好畅通的制播分离的市场环境,其次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不管从选题还是营销上都要一种新的思路,而不是过去那种个人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或者再次才是艺术创作。所以,纪录片生产要符合传媒产业的特征。中国的电视正处在一个新的整合阶段,频道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非常有利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有一个比美国“国家地理影片”、“探索发现频道”更广阔的市场。 主题词:纪录片市场化营销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本文探讨的是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所在。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这当然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畴。但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讨之列。扩大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外延,有利于这种电视产品的市场化。 一、处境尴尬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年一度的北京电视周、上海电视周是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最大的交易平台,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调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状况,笔者参加了2002年度北京电视周和上海电视周——在北京电视周200多个展位中,纪录片参展单位仅15家左右,被淹没大量的电视剧中,冷冷清清;(1)上海电视周和北京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为线索的纪录片给中国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不仅标志着“视觉语言”的到来,而且片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面语言的彻底运用,给中国纪录片沿袭以久的“画面配解说”的创作形态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从《望长城》开始真正认知并开始接纳纪录片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05年一部《故宫》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做得比较成功,给时下有些萎靡的国产纪录片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如此凤毛麟角的作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纪录片生产走出低谷。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标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黄金岁月”,在纪录片如火如荼的80年代,《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纪录片播放时的收视率都曾达到30%与同时播出的《四世同堂》、《红楼梦》等热门电视剧不相上下,而纪录片《望长城》则创造出震惊电视界的崭新视听语言,可以说,在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仅是电视界的宠儿,也曾是观众的宠儿,那麽,对比当今电视界日趋边缘化的电视纪录片,问题当然不是出在观众身上。再来看05年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的《故宫》,典型的大题材、大手笔、内容详尽、画面恢宏大气,制作方将纪录片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但中国只有一个故宫,我们不能期望每一部纪录片都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大题材等着我们去诠释,电视纪录片要完成向普通人物个体的回归。明确了上述两方面内容,我们也许就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深入生活、真实再现。 以人為本,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电视记录片题材来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它的主题始终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电视纪录片题材或有不同但相通的都是通过大环境下个体人物的情节变迁反映主题,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拿1991年热播的《望长城》来说,作为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望长城》始终关注的是人文主题,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讲述长城上普通人的故事,给观众印象最深也是与长城有关的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地以个体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澜为线索折射大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因此,电视纪录片的中心线索是人,要以人为本。 内容为王,电视纪录片画面再唯美、特技再逼真、手法再独特,内容缺位也会导致观众缺席,所谓内容为王,首先纪录片题材应是百姓关注、贴近生活、关

2008-2009中国优秀纪录片精选

2008-2009中国电视优秀纪录片作品精选 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年度,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年度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 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 《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 《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 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 《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 《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 《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 《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 《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 《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 《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 《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志愿者》广东电视台 《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 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 《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 《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 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 《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 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 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 《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 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 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 《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 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 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 《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内容摘要】本文就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包括三个部分:一,创作理念的演递;二,创作理念的论争;三,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演递;纪实;论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这样,造就的社会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也就是说,人们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因此,人们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变革的事态发展越来越倾心。而电视纪录片,则恰恰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及时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从而使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使社会与人更靠拢,使人与社会更贴近。所以,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才格外赢得观众的青睐。加之,此时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的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亦可称之为电视纪录片的精品,诸如《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壁画后面的故事》……。正是靠这些作品本身,占有了屏幕,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电视纪录片,就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电视纪录片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电视纪录片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电视纪录片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发现也是其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及其论争的历史,这对我们“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颇有裨益。 一、创作理念的演递 在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创作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发生着鲜明的变化。 1.60年代——80年代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其实,列宁的这段话,是指新闻影片而言:1921年,当时主管苏联宣传工作的卢那格尔斯基在回忆列宁关于电影的口头指示时说:“列宁当时是在看国际新闻影片时说的这番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然而,却被后人偷换概念,说成是纪录片的定义。⑴ 此外,就是爱森斯坦所说的:“纪录片,不仅是感性形象可以直接表现在银幕上,抽象概念,按照逻辑表达的论题,和理性现象也可以化为银幕形象。”⑵ 的确,“世界上绝没有脱离政治的生活,也没有脱离生活的政治。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和政治生离活剥,使政治变成简单的标签,原则变成空洞的口号。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桎梏下,摄像机只能远远地在生活的表层推拉摇移,小心翼翼地寻找万能镜头,战战兢兢地罗织保险系数。”⑶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重视文本。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矗 (2)依赖解说。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总复习纪录片分析提纲

艺考——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的意义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纪录片的定义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法国《电影词典》 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 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维尔托夫 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格里尔逊 纪录片就是一种非虚构的,看得见、听得见的传播形式,而被它所纪录的内容则是天文地理、生命非生命无所不包。 ──陈汉元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百度百科 纪录片的特征 1、纪录片独特的人文性 2、纪录片独特的时间性 3、纪录片独特的结构性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问答题需要记忆) 1、真实原则均不可违背,专题性对纪录片更有主 观色彩。 2、从篇幅上来讲,专题片的长短、结构有一定的 模式,且可以成为“连续的”或“系列的”,但纪录片却基本上只能是一个故事(一个人或一件事),其长短因题材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3、从制作上,纪录片比较考究,它从创意、构思、章节、景别、用光、色彩、音乐、解说、音响和剪辑方面都要有精心的打造,要求把“故事说得生动”。而专题片在以上这些技术技巧上则不那么讲究,他只要求把“道理讲清楚”即可. 4、从时效上讲,专题片跟“新闻片”比较接近。而纪录片,但他往往不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性和实效性,它可以任选题材,精心制作,反复播出,永久保存。 5、从投入和产出方面讲,纪录片显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比较铺张,纪录片讲求“质”,专题片讲求“量” 五、纪录片的分类(写影评前一定要把纪录片归类) 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按功能分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时事报导片: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监守自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 介融合。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 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 的问题。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 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 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 余饭后的谈资。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 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 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纪录得益于电 影。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 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上海、北京、香港、

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 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从年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新闻、博览社会百态。影视合流成了趋势。电视 纪录片应电视技术的成熟、媒体力量的聚合诞生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依托纪录片而崛起、发展英国的日本的在世界上在纪录片的专属领域中享有美誉。中国的电视杨紫烨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新浪网? 引言纪录片发从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三年的历史 现状又是如何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作为 论文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新千年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视纪录片自身在承载内容和外在形式上都 表现出个性化、丰富化的特点通过回顾半个世纪的电视纪录史分析出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共性站在历史的肩头才能更好的审视现在展 望未来。第二电视生态环境与纪录片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时代纪 录片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纪录片现状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第三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复杂动态的

电视纪录片分析

电视纪录片分析《再说长江》——审美的诗意栖居 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也是纪录片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为集合了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纪录片已经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延伸了其美学范畴。我国近几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多种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更加体现出此点。《再说长江》、《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上的价值一直是纪录片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崇尚“真实就是力量”的纪实美学,还是信奉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美学,都体现了纪录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我们仅以《再说长江》为例,从音响和画面等角度切入,对其美学价值的内外在表现做一分析。正是在整合了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先进的电视技术之后,《再说长江》才将审美的意境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使观众体验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感受。 音响——拓展审美空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声音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地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树叶萧飒作声——这种微风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树木好像活了起来,……于是大自然变得气象万千,生动活泼,到处都是轻快的嚅嚅之声,到处都是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番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音响当中的一个侧面,而在《再说长江》中为我们勾勒的是更为宏大更为震撼的“活动着的声音”,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一、传承经典营造历史归依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一首大气磅礴的赞歌,一首浓浓深情的颂歌,正是这首歌使人们催生出无限的奋斗豪情,正是这首歌使神州书写出绚丽的诗篇。经过20年的积淀,经过20年的升华,《长江之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因而《再说长江》的主题曲仍然沿用这首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它与《话说长江》的延续性承接,这不仅为观众营造出回归历史、情感归依的意境,也是在声音元素上渲染、突出长江源源不断的生命本质,是在表现手法上将有形的线谱形式转化为无形的鼓舞形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20 年艺术的承接,影像的延续。 从观众的感知层面来分析,《长江之歌》再次拉近了观众与长江的距离,仿佛长江就在你我心中流淌,奔腾不息的江水与跃动的音符一起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起将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需求转化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这样在无形中唤起观众的亲近心理,在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的回忆中对20年后的长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二、编织旋律制造多项和谐感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不同旋律的音乐配合镜头的节奏,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中,追溯久远、神秘的历史时,运用稳健、有力的音响加以烘托,从而达到对历史的再梳理。在介绍汉口形成的一段中,交响乐沉稳、厚重,寓意着500年前汉水从秦岭走来,带着对长江的皈依感走来,脚步和缓而奔放。在介绍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大洪水,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兴然题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伴着《长江之歌》交响乐的明快、雅致,为观众展现了武汉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崭新大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在《再说长江》第30集《时速上海》中,轻快、跃动的旋律勾勒出上海充满青春、激情的都市风貌,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是上海时代变迁的标志,在这几部分的介绍中,音响运用集中体现出上海发展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率;起伏有致、自然流畅的钢琴曲,将“精彩上海”的绚丽华采、“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验开发和商运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行驶演绎成上海发展交响曲中最为高

纪录片-结构分析

[内容提要]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平行结构思维;渐进结构思维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纪录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叙事,是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行为或者技巧,运用叙述话语向受众叙述故事或者事件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电视纪录片要有效实现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叙事方法和技巧,而叙事结构则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叙事结构: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 现代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仅是电视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感受,以各种手段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纪录片内容,并使之成为严密的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体现文气的内部因素,如思路、线索、情感、气韵、逻辑等,它使作品上下连贯,过渡自然;外部结构则是表现电视纪录片外部形式的因素,如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是对作品整体形式的把握,它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相互依存关系。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体验等内在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安排,形成聚合和支撑电视纪录片各个部件的框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形式存在,但它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是装载内容,还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电视纪录片的记录并非事无巨细地一一记载,而是创作者“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承载并体现了某种“意义”的,既是创作者思想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其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世界的体现。结构,作为对内容有主动表现力的形式呈现,关系到作品的整体形态,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表现意义,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结构是衡量电视纪录片艺术质量的标志,是体现创作者思想能力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固有存在方式以及各种联系和秩序,直接制约着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以生活的流程来建构,这也使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具有浓厚的客观规定性;但是创作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映射客观事物,而是有所选择的主观能动行为。而创作主体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的差异性,直接导致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平行与渐进:电视纪录片的两种结构思维 在电视纪录片中,结构是叙事的具体化和意义化,叙事要通过结构才能流畅地表达作者的审美感知。不过,任何结构都是人们思维的结果。结构思维是行文思维阶段将生成的时间性、空间性材料转化为一维的、线性的语言链和语言流的思维过程。结构思维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和材料的叙述创造一个拟自然的时空结构和逻辑结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导读:本文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录片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民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电视台很少给纪录片安排独立的播出时间,更不用说在黄金时间段播出了。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如今中国电视被分成了三大块,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纪录片很少引起轰动。按照现在的状况,观众很难养成收视纪录片的习惯。虽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探讨中国纪录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平心而论,大多数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概念恐怕还是很生疏的。 从理论上说,所有严肃的人文观念都是需要普及的,新闻如此,纪录片也是如此。这个普及的过程也是培养观众收视习惯的过程。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社会非常态的真实写照,那么,纪录片则是这个社会常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纪录片是非新闻化的、日常的、静态的、过程式的、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可以有观点的电视作品形态。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真实和新闻的真实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1997年初,大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这就增加了这个片子的影响力。纪录片的播放可以分为常规播放和非常规播放,前者是指日常的、固定时间的、便于观众按时收看的播放形式,后者则是指突发的、配合型的播放形式。英国是纪录片大国,有很长的纪录片历史传统,BBC广播公司

的纪录片是很有影响的,它经常围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变来播放一些纪录片,并且常常是在黄金收看时间。 电视纪录片中,我认为记者采访的痕迹越少越好。因为在纪录片中,主观的色彩越少越好,越客观,越真实。在这一点上,新闻片的真实与纪录片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新闻片的真实本身就包括了记者参与的真实,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在现场本身就证明了新闻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新闻界要强调加强现场新闻。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现场短新闻的概念是什么?因为从目前的新闻概念看,新闻绝大部分都是短时间内发生的,难道记者在现场还能延长新闻的过程吗?可以说,现在大多数长新闻都是媒介“创造”出来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度报道,或者叫调查性新闻。 而纪录片的真实,倒是尽量让观众忘记记者的存在,换句话说,观众是通过摄像机这个眼睛去看纪录片中的人物。因此,我发现许多记者的提问显得意义不大,这种提问经常成为过于简单的话题过渡,有时甚至会变成一种主人公完整谈话的干扰。我觉得如果纪录片中记者的提问不是很有趣,或者不能激发主人公的某些观点,那么最好把记者的提问隐去。这样纪录片中的记者提问就成为一种电视的前期工作。这方面,北京电视台拍摄的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纪录片就处理得很好,在这个片子里,摄像机取代记者成为主人公最接近的无声伙伴。 中央电视台的《地方台30分钟》曾经是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纪录片栏目,但是这个栏目原来的定位有点问题,看上去像是中央电视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研究.pdf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第一章绪论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 (2) 第二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2)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3) 一、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 (3) 二、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4) 第二节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5) 一、1958——1977年间: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5) 二、1977——1992年间: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6) 三、1992——1998年间:平民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7) 四、1998年至今: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8) 第三章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 (9) 第一节政治文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 (10) 一、“形象化政论”的中国化 (10) 二、“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阻碍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11) 第二节精英文化时代“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1) 一、精英文化的崛起 (11) 二、“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2) 三、《丝绸之路》等著名电视纪录片的产生 (12) 四、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的创作特征 (14) 第三节大众文化时代下“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形成 (15) 一、大众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出现 (15) 二、纪实主义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的潮流 (17)

三、“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确立 (19)

第四节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多元创作理念的共存 (22) 一、新世纪,我国的社会形态呈现出自由、开放、多元的特点 (23) 二、主流文化在新时期的回归 (23) 三、纪录片娱乐化的诞生和“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萌芽 (25) 四、在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确立多元创作理念 (28) 第四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走向 (31) 第一节创作理念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32) 一、五十年创作理念发展回顾 (32) 二、未来创作理念前景展望 (33) 1、加强挖掘现实类题材与自然类题材 (33) 2、更加注重故事性、情节化等戏剧元素 (34) 3、采取国际化创作视野 (35) 第二节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36) 结语……………………………………………………………………………………37注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参考文献 (39)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文) (42) 致谢 (43)

电视纪录片

目前影响力较大的纪录电视栏目: 《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栏目,于2001年7月9日开播。《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人们形象地称《探索·发现》是中国的“Discovery”。 栏目宗旨:“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 《讲述》以强烈的故事性、细腻丰富的情感,打造了CCTV的一档口述体纪录片日播节目。它展现了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给观者以人生启迪。它以洗炼的形态,来承载最恢宏的人生百态,以一种特有的人文关怀为那些珍视人性的真善美和人类价值的人们,守护着生命的源头和灵魂的中心。 栏目定位:《讲述》是献给所有关注人们命运的观众的电视节目。《讲述》每天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生动,曲折传奇、充满悬念、给人启迪的人生故事。节目90%以上都是寻常百姓,展现的是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小故事大主题、小事情大道理、小人物大情感,责任始终贯穿在《讲述》的制作理念中。 CCTV_10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教科文题材为内容的专业电视频道。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始终坚持“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经过几年改进、提高、推广,频道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理念,正在走向以“专业频道品牌化建设”为核心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频道。 百家讲坛百科探秘半边天大家道德观察第10放映室公益行动家庭健康之路讲述绿色空间人物人与社会重访状元360 子午书简走近科学科技之光 ?2002年10月在法国巴黎获得了第19届儒勒·凡尔纳大奖。 ?儒勒·凡尔纳奖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由法国国立科研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奖项,颁发给对科技宣传做出贡献的电视台、电视频道或机构。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堪称世界科幻之父。以凡尔纳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为世界性的科普大奖。他首开科幻小说之先河,作品具备了非凡的文学性和科幻性。他的著作想象奇诡,预见准确,知识广泛,科学底蕴深厚。 《见证·发现之旅》所谓“发现”并不是简单展示事物的表象或结果,而是探求研究调查的过程,通过设置悬念、逐层揭迷的方式将观众带入探索的旅途,在生动惊险的行程当中追求科学的真理。 节目内容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追踪事件背后的逻辑线索,精心编织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特色是追求娱乐效果的非虚构类的科学纪录片。 栏目不拘泥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注重视听语言的震撼效果,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之上,穿插恰如其分的再现,形成流畅的故事和节奏。 ?第十届(2003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颁奖暨国际纪录片论坛于04年11月18日于庐山落下帷幕。由《发现之旅》栏目选送的四部纪录片荣获大小八个奖项,成为本届颁奖典礼上的最大赢家。 ?纪录片《狙击英雄》荣获长片类一等奖,最佳录音单项奖; ?纪录片《凤棺迷魂》荣获长片类二等奖; ?纪录片《血字》荣获纪录片长片类三等奖; ?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荣获系列片大奖,最佳编导奖,最佳摄像奖,最佳录音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评选,是由中国视协和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办,每年举

电视纪录片与真人秀节目的比较

电视纪录片与真人秀节目的比较 学院:传媒学院 年级专业:2010级广播电视艺术学 姓名:时郁婷

摘要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最近几年才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在欧美,“真人秀”无论在传媒界还是整个文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06年是国内真人秀迅速发展的年份。各家电视媒体不得不在新一轮节目竞争中使出选秀真人秀这块王牌节目样式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因此,这个牵动着中国大众娱乐文化敏感神经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带给我们史无前例媒体范例。 中国电视纪录片源起于195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这5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作为文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自然也处在这50年特殊的中国语境并伴随着急速发展的历史动态,带有社会发展时期的明显痕迹,并在价值观、文化观、审美观等诸多方面,发生波浪式的变化。 如今的真人秀节目,也借鉴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进行表现。更多的真实的记录了参加选手的日常生活及比赛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同时,加入了纪录片的拍摄模式,也使得真人秀节目在真实性上更趋真诚感和观赏性,是现今真人秀节目会普遍采用的拍摄及策划模式。我们应该从他们之间的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字:真人秀节目纪录片比较融合

一.真人秀节目 1.定义及起源 真人秀节目,就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情景中按照指定的游戏规则展现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记录或者制作播出的节目。 观众在看惯了电视剧,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之后,已经逐渐的产生了审美疲劳,而许多观众也对能登上电视荧屏充满兴趣,另外,在生活中,有很多有卓越才能的人,他们也需要电视提供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因此,真人秀节目便应运而生。另外,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也是满足当今观众的某种窥探欲望,即想了解别人的生活,想参与进去进行互动,想感同身受的去体验他们在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感受,因此,真人秀节目为满足受众不同的需要随之应运出多种不同的节目形式。 2.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从2000年至今,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兴起阶段 国内首个独立制作的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创意来自于香港亚视与日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节目《电波少年》的启发。该节目是讲述两位分别来自日本及香港的青年结伴而行,互帮互助,历经几个月的颠簸流浪,战胜了饥饿、寒冷、孤寂、疲惫,完成横越非洲艰苦旅程的故事。1995年广东电视台播出了以大学生在社会中辛苦的摸爬滚打为题材记录了其真实的情况,产生了良好的反应及收视率,因此连续开办了两届《生存大挑战》栏目。 (2)发展阶段 真人秀栏目真正掀起收视高潮的是2005年。由湖南卫视打造的《超级女声》,形成了当时的收视热点,也为选秀节目开辟了一条先河,从此选秀节目便一发不可收拾,火爆程度延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同时各家电视台也争相开办选秀节目,如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非常6+1》,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超女”现象的火爆也把湖南卫视推向了全国收视率的前列,并且湖南卫视及时的采用了正确的受众定位,以“快乐中国”为办台宗旨,制作出了如《快乐男声》、《变形计》、《我是冠军》、《勇往直前》、《我们约会吧》等优秀的真人秀节目,为把真人秀节目彻底灌输到观众的生活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同时它所带来的高收视率也使得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百花齐放。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如同搭建房子框架一般,只有框架结构合理优美,那么所拍纪录片才能有质量、艺术,给观众一种美妙的观看体验。把握好结构,对提高纪录片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电视纪录片与叙事结构 1.1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是利用影视电子拍摄记录设备,对文化、政治与经济等题材,做完整、系统性的报道,是一种以专题为形式的报道节目。纪录片录制时,从新闻报道角度出发,真实客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从客观上,反应真实的人物、事件、场景,其录制内容不含有虚假成分,而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性与纪实性。 1.2叙事结构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意义 传统电视节目为迎合观众观看口味会刻意虚构一些情节,这些虚构情节在电视纪录片当中都是坚决不能出现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真实性与纪实性,使之与传统电视节目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电视纪录片的内容题材较多,导致一些电视纪录片在素材选择时,往往无法顾及到观众的观看口味,导致节目收视率低。但通过合理安排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纪录片的趣味性,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所以,合理选择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对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质量、观众观看兴趣的激发以及节目收视率有着重要作用。 1.常用的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 1.1递进式叙事结构 递进式叙事结构是根据被记录事物发展进程、情节推进以及大众对事物认知的逻辑顺序进行结构安排。这种叙事结构方式能够较好的突出整部电视纪录片的情节发展,同时还能循序渐进的将剧情人物、事件做一定情节的提示。 (1)时间为轴线 递进式叙事结构能够依据时间做为轴线,将被记录事件、人物的进程、活动与材料进行整合,这种叙事结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以及严谨的生活逻辑性。此类电视纪录片,以某电视台拍摄的一部母子亲情的电视纪录片为例。这部纪录片描述的是:儿子为报达老母亲的养育恩情,用三轮车载着母亲在全国各处旅游,让老母亲开开眼界的事情,这部纪录片就是采用了递进式叙事结构,利用旅游所费时间为纪录片轴线,以老母亲与儿子在旅游过程中的活动为叙事顺序,在摄制组跟随录制的一年时间中,详细记录了这一家人的生活状态。这种拍摄方式不但完

第十八届中国电视纪录片获奖名单(整理于2013年12月)

“走转改”优秀新闻作品:《马子硕的求医路》、《塔县蹲点日记》、《文化在基层》 “走转改”特别贡献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电视纪录片年度栏目奖:BTV《档案》“技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真实第25小时》 年度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青花瓷传承中华文化,立方体延伸国际眼光” 最佳创意:《故宫100》 最佳编导: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陈真《仰望星空》刘何雁《本色》 最佳摄像:张浩《金陵玉殿莺啼晓》、卫国海《吉木萨尔》“画面奔放而不失细腻,动情而充满温暖”、杨平道《金元厂纪事》 最佳撰稿:刘郎《故宫100》、《西湖》 年度人物:刘文(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陈红(《走向海洋》制片人)、陈晓卿“以摄影家的敏锐,小说家的老辣,美食家的挑剔,社会学者的包容” 高峰、刘郞、张以庆、祝丽华(俞虹:“创新在于内容的挖掘”......) 纪录片“收藏与典藏的价值”——年度收藏作品:“典藏中央档案馆,为国家影像记录”仰望星空、丰碑、我的抗战2、雨花台、圆梦百年——中国义务教育百年纪实、为人民放歌、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堪称近几年来纪录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之最”“引用了已解密的全部文献资料”) 年度作品奖:金元厂纪事、西湖、走向海洋、滔滔小河 年度特别作品:旗帜——1921—2011、舌尖上的中国、辛亥 十佳栏目:军事纪实、远方的家、全景、讲述、纪录、泊客中国、海外中山人、大师、故事湖南、发现浙江

十优栏目:档案、经典人文地理、首播纪录、见证、走遍中国、中国NO.1、搜狐视频大视野、致富经、纪实、越乡 十佳短片:本色、我和生命有个约定、马克的胡同学校、螳螂传奇、兰清的故事、浮世白描、暖冬、剡西农民诗社、拖拉机上开个唱、山里边 “小切口、大背景” 十优短片:“大衣哥”——我有一个梦想、八毫米的爱、对话——最后的儒家、不费力、百年上下杭、羊倌、听禅、中山祠堂文化、大美阳刚——兰州太平鼓、金陵玉殿莺啼晓 十佳长片:深呼吸、造云的山、吉木萨尔、过河、麦田、迷失江湖、生命的钥匙、迟到五十年的情书、铁血侦察兵、马兰的歌声 十优长片:守镇之舞——不只是一场表演、活着、富春山居图、迟到的集结号、寻秦、岩中花树、腊湾舞者、海有多宽、南社、街匾人 十佳系列片:春晚、科学家的故事、大鲁艺、故宫100、教育能改变吗、长白山、宜万铁路、川婚、山区法官、四海同心——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黄浦江、问道楼观、黄河—一条文明长河的艰难跋涉、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惠能大师、追梦—一个城市的心灵史、大型电视人物地理志——重庆、望海南、青春作伴、亚运在中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