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精华

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精华

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精华
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精华

---------------------------------------------------------------最新资料推荐------------------------------------------------------ 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件精华大学生心理健康 A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大学生的智力发展特征观察力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显著提高

2.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

3.观察具有坚持性和敏锐性记忆力的特点:

1.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3.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想象力的特点:

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2.想象目的明确

3.想象内容丰富

4.想象的创造性显著增强思维力的特点:

1.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

4.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显著提高(二)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 1 易激动,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2 渴望理解,珍视友谊 3 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一个方面 4 高级情感渐趋成型(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征水平高,趋于稳定,但未成熟 2 自觉,主动,自评能力提高 3 自我体验深刻,丰富,自尊心明显增强 4 有着强烈的独立倾向和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 B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医学模式:关注生理健康 1 没有疾病和营养不良以及虚弱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2 人体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1 / 18

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验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

《辞海》(1989 年)(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医学-心理模式:关注生理、心理健康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宪章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意义犹如人的体温对生理健康的意义。

恰当的自我认 1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 我有哪些长处? 3 我有哪些不足? 4 哪些方面是我能够改进的? 5 哪些方面是我应该接纳的? 6 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一样的吗?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恰当的自我认知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效能,工作、学习、人际交往 2 认知、行为协调统一个体的所思、所言与行为一致,与环境协调一致。

3 人际关系和谐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

与他人建立友谊,获得他人的帮助,并帮助他人 4 社会适应良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行为方式.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个体生理因素环境变迁的因素社会压力因素重要亲友的丧失冲突与选择家庭环境与早年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培养(一)追求合理的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二)培养多种兴趣,开阔自己的胸怀(三)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四)加强性格锻炼,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第

---------------------------------------------------------------最新资料推荐------------------------------------------------------ 二讲大学生适应、学习心理健康适应心理概(一)适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二)适应心理过程需要的存在阻挠反应适应(三)适应与心理健康大学生适应心理问题分析(一)环境角色的变化(二)适应中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孤独感 2 失落感 3 挫折感 4 迷失感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心理调适(一)适应的心理误区 1 服从就是适应么? 3 习惯就是适应么? 2 时尚就是适应么?(二)适应的策略 1 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 采取积极行动 3 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4 寻找心理咨询的帮助(三)适应的途径和方法 1 学会生活:

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财务管理能力,做时间的主人。 2学会学习:

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调整学习方法。

3 学会相处:

接纳他人,求同存异;积极交往,理解宽容;异性交往,把握尺度。

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心理学原理 1.20 世纪初,桑代克的学习联结理论 2 。

以托尔曼、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理论; 3. 20 世纪中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1 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

3 / 18

综合。

2 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3 罗杰斯认为应该学习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

4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二)(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 学习内容的特点 2 学习方法的特点 3 自我意识的发展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学习心理问题 1 专业引起的问题 2 学习动机引起的问题 3 自我管理能力低下引起的学习问题二)问题的调适 1 专业引起的学习心理问题调节 1 了解自己,了解专业,调整自己固有的认知; 2改变原有态度,培养专业兴趣;

学习动机引起的学习心理问题调节 1 学习动机过强的同学,适当降低学习动机; 2 缺乏学习动机的同学,应努力激发动机。

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低下引起的学习心理问题调节 1 学会时间分配,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2 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生物钟,充分利用最佳学习时间。

三)考试的心理健康 1 考试焦虑及影响 2 考试焦虑的形成与消除 3 考试作弊心理分析 1考试不作弊的是傻蛋,作弊被逮住的是笨蛋,作弊逮不住的是精蛋。

2不抄白不抄,白抄谁不抄,抄了不白抄。

第三讲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的心理行为原理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的定义 1 广义来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

---------------------------------------------------------------最新资料推荐------------------------------------------------------ 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

2 狭义来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的类型:主动型 2 主动与他人来往 3 支配控制他人 4对他人表示亲密被动型 1 期待与他人接触 2 期待别人引导 3 期待别人的关注人际交往的功能1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2 人际交往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 3 与人交往是培养良好个性的需要 4 人际交往是获得知识的手段 5 人际交往是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6 人际交往是社会关系的桥梁 7 人际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基本需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1 空间因素 2 时间因素 3 个人品质 4 人际吸引 5 交往规则6 人际沟通 4 人际吸引:

1 外表吸引

2 相似和互补

3 相互作用

4 互惠公正

5 交往规则:

1 规范性规则

2 酬赏性规则

3 亲密性规则

4 协调和回避困难的规则

5 与第三者之间的规则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调适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及分析 1 人际冲突 2 交往的恐惧:1zibeixinli2 戒备心理 3 沟通不良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人际冲突的调节:原则:

第一,保持冷静第二,求同存异第三,积极沟通步骤:

第一,要相信冲突可以获得解决第二,客观分析冲突的原因第

5 / 18

三,向别人咨询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第四,提出可能解决冲突的方法第五,筛选并选择最佳的方法第六,评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平等互惠的原则给予修正交往恐惧的调节:对自卑的形成及消极影响有所了解。

其次,学会积极自我暗示,提高自我期望。

再次,积极参加交往活动,增加成功交往的体验。

最后,对自己要有信心,当人际交往不利而陷于自卑时,可以尝试进行体育运动、唱歌、听音乐、协作等方式摆脱不良心境。

戒备心理的调节:

首先,应正确认识戒备心理,了解戒备多疑对个体人际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发现自己有不适当的戒备心理时,要克制自己消除无端的多疑。

再次,培养自信心。

最后,学会适当自我暴露,消除自我封闭心理。

沟通不良的调节:第一,学会妙用微笑。

第二,学会赞美别人。

第三,学会聆听。

第四,学会交谈。

第五,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2 互利原则 3 信用原则 4 宽容原则人际交往的技

---------------------------------------------------------------最新资料推荐------------------------------------------------------ 巧 1 树立良好形象 2 增强人际吸引力 3 讲究谈话艺术 4 把握对象特点第四讲大学生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挫折与挫折反应挫折的内涵 1 挫折的定义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通向目自卑心理的调节:

首先,对自卑有正确的认识(一)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挫折由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因素构成 2 挫折产生的条件 1 有行动的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

2 有实现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

3 在实现动机或达到目标的道路上,因遇到障碍或干扰,个体动机或目标不能实现。

4 个体对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不能接受。

5 个体必须有由于对障碍的知觉与体验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3 挫折的两面性二)挫折的情绪反应:

1.焦虑

2.攻击

3.冷漠

4.退化

5.压抑

6.固执

7.轻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类型:

1.学业挫折

2.交往挫折 4.恋爱挫折 5.就业挫折 6.病残挫折

3.家庭挫折大学生心理挫折成因分析:1 社会环境 3 就业形势严峻 2 家庭教育 4 认知偏差 5 个性特征 6 挫折承受力心理调

7 / 18

适与提高挫折承受力(一)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1 仿同(认同)

2 升华

3 补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 幽默(二)心理调试 1 暗示调节 2 放松调节 3 想象调节 4 运动调节(三)强化挫折承受力的的培养与锻炼 1 善待挫折 2 正确认识自己 3 主动接受生活锻炼 4 培养进取性品质

5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常用缓解压力方式处方 1:

减少紧张的呼吸技巧当你紧张、焦虑时,一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做几个缓慢、有规律的深呼吸,会让自己觉得轻松许多。

步骤:

① 端正坐好或站直,把所有的烦恼和琐事丢在一边。

② 开始缓慢地、深深地吸气。

③ 吸住气默数到三④ 慢慢地把气呼出。

⑤ 暂停呼吸,默数到三。

⑥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

注意:

把手放在胃上,呼吸时跟着胃一起起伏,你会觉得吸气很轻松不费力气。

呼气也应该是平缓轻松的:

放松胸腔,自然而然地把胃里的空气推出去。

慢慢呼吸几分钟,让自己熟悉这种感觉。

处方 2:

---------------------------------------------------------------最新资料推荐------------------------------------------------------ 压力应对思考面对压力时,个人的思考与压力的缓解有密切关系。

积极的思考可以缓解紧张、安定情绪,帮助你从焦虑的生理反应中解脱出来,使身体放松。

步骤:

①准备可以随身携带的卡片或记事本。

②列出个人用来应对压力的自我言语,把它背下来,当面临压力时,就可以用它来帮助自己克服焦虑。

③例子:

面临压力前:

1 一切都会很顺利的。

2 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3 我相信我可以面对它。

感到紧张害怕时:

1 深呼吸。

2 没什么大不了的。

3 以前遇到过更糟糕的情况,还不是度过了。

那么可怕。

面对压力情境时:

1 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慌。

2 只要尽力就好,问心无愧。

9 / 18

3 深呼吸可以帮助我放松。

下面是帮助你积极思考的一些4 这件事没注意:

最有效的自我言语是你自己写的,当句子失去效力时就应该更换,随时使它对你具有意义。

当成功地克服压力时,别忘了给自己一些鼓励的言语。

处方 3:

对自己好一点你知道做什么事会让自己放松吗?别忘了好好呵护自己,给压力找个出口。

可以试试一下办法:①洗个热水澡。

②喝杯自己喜欢的饮料。

③买一束鲜花插在瓶子里。

找个安静的地方发发呆第五讲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④看看电影。

⑤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⑥参加运动。

⑦大声歌唱。

⑧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精神生活。

它是一种完善的生物、心理、美感和道德的体验,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真挚诚实、相互爱悦、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最深沉而持久的感情。

一、爱情的心理结构与发展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概述

(一)爱情的心理结构斯滕伯格(Sternberg,1988)

---------------------------------------------------------------最新资料推荐------------------------------------------------------ 认为不论人类的爱情有多么的纷繁复杂,它都是由三个不同的成分构成的。

1 动机成分:

内发的性驱力,身体容貌特征的吸引。

2 情绪成分:

喜怒哀乐惧等爱情滋味。

3 认知成分:

对动机和情绪是一种控制因素,是爱情中的理智层面。

(二)爱情发展阶段日本心理学家津留宏、宗于佐在《结婚心理学》中把恋爱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体会到异性的魅力。

第二阶段:

想象期。

第三阶段:

发生爱情。

第四阶段:

确立爱情。

第五阶段:

成功或分手。

二、影响大学生恋爱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二)环境

11 / 18

因素(三)心理因素三、大学生恋爱心理(一)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1.空虚寂寞,以求慰藉 2.模仿从众,为求心理平衡 3.怕失机缘,努力 ba握机会 4.渴望了解异性,满足好奇心 5.出于对毕业后的考虑,为自己找出路 6.追求时尚,寻求刺激,为了获得经验 7.为了爱而爱 8.一见钟情,理所当然(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浪漫性 2.冲动性 3.轻率性 4.不成熟性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调适一、恋爱的心理困扰 1.友情与爱情 2.情欲与性欲 3.追求与选择 4.学业与爱情 5.现在与将来二、恋爱挫折及调适(一)失恋失恋引起的不良心理:

1.自卑心理;

2. 绝望心理;

3.报复心理;

4.悲愤、渺茫、消沉心理。

对失恋的积极心理调节正确看待失恋可以列个感情清单来清理自己的情绪:

(1)我们是怎样恋爱上的?(2)我们在一起时,我是否觉得必和别人在一起更快乐、更幸福?(3)我的付出,对方是否常有明确的回应?(4)提出分手的理由是否成立?(5)这样悲伤痛苦,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6)现在一个人,跟过去的我相比有什么改变,考虑新的计划。

情绪、行为上的调节(1)合理宣泄。

(2)积极转移。

(3)理性疏通。

(4)立志升华(二)单恋一种是内心爱慕

---------------------------------------------------------------最新资料推荐------------------------------------------------------ 对方但无法表示出来,或已被对方拒绝仍痴情不改;另一种是把与对方的交往和友谊认为是有意或暗示而产生的爱情错觉。

调适对策:

1.主动避免恋爱错觉

2.鼓足勇气探明真相

3.及时移情和移境

(三)恋爱纠葛指恋爱时因某些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欲罢不忍、欲罢不能的感情冲突与内心强烈的矛盾,给恋爱中的大学生带来一系列的情感危机,引发极度紧张、不安、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调适对策:

1.认识爱情的选择性与排他性的区别

2.重新评估自己和恋人的关系,做出正确抉择

3.明智地、理性地退避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一)确立正确的恋爱观 1.端正恋爱动机 2.深刻认识爱的本质 3.摆正爱情的位置

4.担负起爱的责任(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言谈文雅,举止大方 2.亲昵动作文明高 ya3.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三)培养爱的能力 1.识别爱的能力(1)好感不是爱情(2)感情冲动不是爱情(3)异性友情不是爱情(4)单相思不是爱情 2.表达爱的能力(1)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是一种爱的能力(2)表达爱需要勇气,需要信心(3)需要恰当的方式和语言(4)表达爱表明爱一个人也是幸福,即使可能得不到回报(5)表达爱也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 4.拒绝爱的能力(1)敢于理智地

13 / 18

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2)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关切、尊重和机智地维护自己也维护他人的利益。

5.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1)爱,需要包容、理解、体谅(2)爱,需要有效的沟通(3)爱,需要建设性的方式而非破坏性,避免伤害性的争吵和冷战

6.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1)真正地关心对方,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以对方快乐为自己的快乐(2)智慧、耐力、持之以恒和责任(3)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4)保持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追求与发展(5)学习新东西,善于交流,彼此欣赏第六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网络的心理效应1 角色的虚拟与角色的混乱 2 情感的释放与情感的迷失 3 心理发展与网络心理碍障网络成瘾 1 网络成瘾者的特征与诊断 2 网络成瘾的类型 3 网络成瘾的危害网络成瘾者的特征与诊断特征: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诊断:

在过去 12 个月的时间内是否有以下七种症状的三种以上:

1.受耐性增强,要通过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

2.如果有一段时间(几小时或几天)不上网,会变得焦躁不安;

3.上网频率和时间总比计划的要高和长;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是以失败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插件等等;

6.上网严重影响社交、学习和家庭生活;

7.虽然知道上网的不良后果,但依然花大量时间上网网络成瘾的类型1.色情网络成瘾(包括文字、图片、电影、动画和聊天); 2.

---------------------------------------------------------------最新资料推荐------------------------------------------------------ 网络交际成 yin(网上交友、网恋); 3.网络游戏成瘾; 4.信息超载成瘾; 5.网络强迫行为。

网络成瘾的危害 1.损害心理健康 2.学习效能低下 3.人际交往障碍 4.社会适应能力缺失 5.可能导致犯罪网络心理问题的对策一、心理疏导 1.温吞青蛙式的心理干预; 2.转移式心理干预;

3.淡化性的心理干预;

4.趋利避害的心理干预

5.重构社会认知和网络世界的认知;

6.建议:

勿把网络当成逃避现实的港湾,上网有目标,上网限时间。

二、净化网络环境三、加强心理锻炼 1.树立远大理想; 2.把握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 3.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集体活动;

4.合理利用网络。

四、提高网络行为素质 1.规范网络行为; 2.理性的网络行为;

3.强化自律意识。

第七讲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健康一、认识自我(一)性格与择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家霍兰德)分为六种个性类型:

现实型 2.探索型; 3.艺术型; 4.社会型; 5.企业型;

6.常规型。

(二)气质与择业(三)能力与择业(四)兴趣与择业二、认识社会(一)了解社会需要 1.社会期待; 2.社会需求特点(二)了解就业形势(三)了解国家政策三、具备良好的心

15 / 18

理素质(一)自信心(二)诚信(三)灵活变通(四)积极进取(五)竞争意识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问题一、心理误区 1.急功近利的心理 8.乡土心理 2.患得患失的心理 9.保守心理 3.学而优则仕心理 10.低就心理 4.攀比心理 11.厌世心理 5.依附心理12.造假心理 6.自卑心理 7.犹豫心理二、心理矛 dun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就业与深造的矛盾 3.成才立业与贪图舒适的矛盾 4.渴望竞争与害怕竞争的矛盾 5.多重选择的矛盾三、心理障碍 1.焦虑 2.孤傲 3.自卑 4.怯懦 5.依赖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调适一、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一)不合理观念 1.一次就业定终身 2.择业求职一步到位 3.片面追求高薪、高职、高待遇 4.过分追求安稳,舒适5.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二)合理观念 3.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1.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2.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可能 4.在实践中调整,在动态中发展 5.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二、准确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三、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控制 1.理性情绪法; 2.合理宣泄法; 3.自我慰藉法; 4.情绪转移法; 5.自我激励法; 6.松弛练习法。

创业的心理素质一、创业心理品质要素(一)独立性;(二)合作性;(三)创新性;(四)坚韧性;(五)冒险性;(六)适应性;(七)经营管理能力二、创业心理障碍及排除(一)人格障碍及排除方法(依赖性和自卑感)(二)情绪障碍及排除方法(忧郁和焦虑)(三)行为障碍及排除方法(急于求成)(四)挫折障碍及排除方法现实型:

---------------------------------------------------------------最新资料推荐------------------------------------------------------

该类人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

他们可能在人际交往上不擅长,但在户外活动和操作使用工具上则极有兴趣。

适合的工作有:

机械、建筑、电工技术、野外工作、试验技术、工程安装等。

探索型: 有强烈的好奇心,重分析,对科学研究和探索有兴趣,对人际并不感兴趣,敢于打破传统,勇于开拓创新。

适合的工作:

工程设计、生物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工作、物理学、气象等。

艺术型想象力丰富,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

喜欢艺非传统的、自由的、要求有艺术性的工作。

适合工作:

音乐、美术、文学、影视创作等与美感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职业。

社会型善于交际,易合作,重感情,责任感强,关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具有较强的人道主义倾向,社会适应能力强。

喜欢从事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职业,如教育、医疗、

17 / 18

就业指导、职业顾问和生涯规划等。

企业型善于辞令,精力充沛,自信,热情洋溢,富于冒险精神,支配欲强。

适合做推销工作和领导工作。

适合工作:

职业经理人,推销员、影视节目制作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房地产经纪人。

常规型易顺从,自我控制力强,想象力差,习惯于服从上级指令,不习惯于自己做出判断和决策,喜欢从事稳定,高度有秩序的工作。

适合的工作:

会计、银行审计员、银行出纳、图书管理员、计算机操作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低下,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自身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这关系到当今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及人力资源的保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一、应对压力 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为了更好地减低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一般而言,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要经历冲击阶段压力来临之初出现的眩晕、不知所措、惊恐状态、安定阶段冲击之后的恢复阶段和解决阶段直接面对压力,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常用的应对方法如下: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兴趣。 2对压力进行正确的认知评估,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认知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3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社会支持来缓解压力,相信在你需要时他人会给你提供帮助,使自己时刻成为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一部分,不要让自己孤立无助; 大学心理健康课教案大学心理健康课教案 4建立积极和谐的人格特征,自立、自信,知足常乐; 5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人生是一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没有人能替代你的成长,你必须学会独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并与同行者携手合作,正确对待这一历程中所有积极与消极的情绪,勇敢面对挫折,超越自我,你便能维护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但绝不是完美的,生活是艰辛的,但也是幸福的,只要你愿意去努力,你便能获得健康而亮丽的人生。 一、压力及其来源 1、压力的概念 压力是指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任何压力都由压力源、个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六章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教学教案 第六章我不是孤岛 ——高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理论和功能,以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价值。 2、了解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解读人际密码。 3、了解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 3课时 授课序号:S16-S18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人际关系的理论、功能和影响因素,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人际问题的调适方法。 教学难点:人际问题的调试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 五、参考教材 夏翠翠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学过程 (一)S16:人际关系概述 1.案例引入 宿舍那点事 521 宿舍有4 名成员:佳琪、晶晶、木兰和小奇。佳琪的这3 位室友各有特点:晶晶才貌双全,骨子里的优越感无形中与人拉开了距离;木兰沉静大气,爱好文学艺术;小奇性格直率,为人热情。开学初话剧社要招新,佳琪、晶晶、木兰、小奇都报名了。

面试的内容是即兴表演一部电影的桥段。佳琪因为精彩的表演,当场被录取;木兰因为出色的文笔被选到编剧部。 话剧社因录取名额有限,只能在晶晶和小奇中选一位留下,所以又给她们出了一道面试题目:陈述我入话剧社的优势。自以为成功在握的晶晶竟然落选了。每次佳琪、木兰和小奇在宿舍谈论话剧社的事情时,晶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因此她们3 人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有晶晶在场,她们不谈论话剧社的话题。有一天晶晶从外面回来,快走到门口时听见佳琪、木兰和小奇聊得很热闹,可是自己推门进去后,她们的谈话却戛然而止,好像有意回避自己似的,晶晶顿时感到自己和她们有了很深的隔阂。从此,晶晶早出晚归,尽量少在宿舍待。慢慢地,晶晶成了大家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天晶晶在图书馆上网,无意中闯到“人际交往”主题的百度贴吧,看到了这样一篇求助帖——“换还是不换?”引发了她对于自己的思考。 还是不换? 我想也许我是那种天生就不合群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因此朋友很少。 进入大学我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曾经很努力地融入大家。开始我觉得朋友就是要互相信任,因此我什么话都和室友分享,什么事情都和大家一起去做。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大家和我疏远了,她们有事也不叫上我,既然这样我也尽量躲着大家吧。宿舍其他人总是成群结队地一起上课、逛街,而我总是形只影单。想到这些我心里有些沮丧,虽然我不喜欢热闹,但我也害怕孤单。我很想换宿舍。我担心的问题是:(1)如果新宿舍的人不欢迎我,我可能还是会被孤立;(2)如果我搬过去了,那将会和现在宿舍的人彻底不和;(3)如果发生前面两种情况,那我会非常尴尬难堪,被现在宿舍的人笑话。我好怕,现在才大一,后面还有3 年的大学生活。 请各位网友帮帮我,我该怎么办呢? 跟帖1:找老师谈谈。 跟帖2:建议和室友谈谈,也许她们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有些东西真的是自己感受得到而别人并不知道的,比如孤独感,你孤独不孤独只有你自己感受得到。 跟帖3:楼主在现在的宿舍里被孤立,担心去另一个宿舍不被欢迎……建议楼主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是不是应该从根抓起?如果斩草不除根,以后会不会到任何一个宿舍都会被孤立,都不会受欢迎? 教师注意根据案例总结,孤独或许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主题,但对亲密的渴望、心理归属感和情感的满足也是我们的本性需要。

浙江工商大学大一心理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选择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1分×60,共计60分): 1. 心理素质中的“素质”是。 A.广义上讲;B.狭义上讲;C.综合上讲;D.潜能上讲。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集体教育;B.咨询;C.开设相关课程;D.个别教育。 3.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一对一的“镜像”反映;B.个人的主观反映;C.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能动的映像;D.对客观现实准确无误的反映。 4. 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有与有意识地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心理活动统称为。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知、情、意的过程。 5. 人的心理与生理、精神和身体、机体内外环境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被称为。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心理、社会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 6. 哪个学派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A.精神分析;B.行为理论;C.人本理论;D.认知理论。 7. 心理自我不包括。 A.能力;B.角色;C.爱好;D.智慧。 8.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情况的评价和看法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9.个体要实现的比较完美的一种自我境界或形象称为。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生理自我。 10. 一个人具有情绪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时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1. 一个人具有直率、热情、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具有外倾性等心理特征。我们判断这个人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多血质;B.抑郁质;C.胆汁质;D.黏液质。 12.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能最好地说明哪种调节情绪方法。A.转移调节;B.延缓调节;C.宣泄调节;D.升华调节 13. 一个人企图摆脱或逃避危险情境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是。 A.恐惧;B.愤怒;C.悲伤;D.羞耻 14. 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A.动机;B.需要;C.行为;D.认知 15. 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调控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是意志。 A.坚毅性;B.自觉性;C.自制性;D.果断性 16.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够说的是哪种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途径。 A.遵循循序渐进;B.增强挫折承受力;C.确立适当目标;D.完善人格 17. 与意志坚毅性相反的品质有。A.18. A.19. 盲从性;B.放任性;C.独断性;D.顽固性 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第一印象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主讲教师马利红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时及学分36学时 授课班级全校一年级各专业 使用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系(院、部) 社科部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课次序 号: 1 一、课 题: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二、课 型: 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含义及表现 2、掌握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3、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并现场分组 四、重点、难点: 大学生如何爱现在的自己,如何爱别人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讲授法联系案例,间以心理测试和课堂分组团体活动,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参考资料: 1、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8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七、作业: 作业:你目前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对本课程的要求 作业要求:通过自己的自身体会,以论文格式完成该项作业。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授课让学生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知道了本门课程的要求, 初步分成小组,小组成员相互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和参及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导入课题:有人说健康就像数字“1”,而你所拥有的财富、名气、 家庭、关 系相当于后面的“0”,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意义了,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大家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 么? 2、教学内容: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 能协调及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 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这里面要注意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及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及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反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感想与收获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感想与收获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压力,在中小学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考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考上好的中学、大学。但是现在我们考上大学了,这些压力就离我们远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大学里我们同样要面对很多的压力,有考试的压力,还有就业的压力。这么多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心理健康课是必不可少的。 在心理课上,我知道了所谓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完整和正常,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成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通俗的描述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都抱有积极的态度,特别是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如失恋、失业和生病等,能够主动的去面对、学习和寻求帮助,在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表现出一个人具有解决问题、应对压力、适应人生各种改变的能力。 通过个人的感受与经历,我愈加觉得心理健康课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高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光明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与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都因为课程较少、压力大于是就沉迷于网络游戏,到了最后就无法自拔,于是他们为了打游戏就开始荒废学业,开始连课也不去上了,整天呆在宿舍,坐在电脑前。甚至是不分昼夜的打,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了,可能分不清自己身在虚拟的游戏中还是现实的世界里。这让他们变得孤僻了,不善于与人交流,他们只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于是他们有的模仿游戏的场景去杀人,连自己的亲人也杀了;也有的猝死在电脑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保持快乐人生的秘诀是:1.学会宽恕他人 2.要有目标和追求 3.经常保持微笑 4.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5.乐于助人 6.保持一颗童心 7.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8.保持幽默感 9.能处变不惊 10.有几个知心朋友 11.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得到乐趣 12.保持高度自信 13.尊重弱者 14.偶尔放松一下自己 15.具备胆识和勇气 16.不要财迷。倘若我们可以做到这些,那我们就可以保持心理健康、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20200522063132)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幸福心理学》课程教案 施青青 一、教学计划 教学课时:26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章 3课时 第二章 2课时 第三章 3.5课时 第四章 2.5课时 第五章 3.5课时 第六章 3.5课时 第七章 2课时 第八章 3课时 第九章 3课时 二、课时教案 第一章幸福的理论与概念(3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幸福的概念,形成对幸福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2.掌握幸福的不同理论并学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定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引子——学习幸福心理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活动:情景测试 第一节幸福的概念 1.1.1 体验论:以“快乐(hedonic)就是幸福”为核心命题,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 验,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1.1.2实现论: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是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b5E2RGbCAP 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 1.1.3 本课程观点: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包括三个 方 面: 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 第二节幸福的理论 1.2.1认知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幸福和痛苦是由其特质或者认知方式决定的。 1.2.2判断理论: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1.2.3态度协调论: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当一个人的三个认知成份 都 协调是就具有幸福感,相反,就会痛苦。 1.2.4体内生化论:人的任何生理现象都由体内的生物物质和化学的原因,幸福也不例 外。 1.2.5目标理论:幸福感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复习与作业要求:学习幸福的概念,体会不同学派不同学者的定义。了解幸福对于每 个人的 成长的意义,要求其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感受幸福的故事。考核要点:幸福的定义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幸福的生理基础 (2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人之所以产生幸福感是和人的生理反应直接相关的。 2.认识增强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幸福的生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2.1.1多巴胺 2.1.2 内啡肽 第二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2.2.1社会比较 2.2.2归因 第三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 2.3.1 运动 2.3.2音乐 2.3.3使用右脑 2.3.4大笑 2.3.5食物 第四节反思生理局限 2.4.1 多多益善VS稳定适量 2.4.2 外在的技术手段VS内在的心灵修炼 2.4.3 欲望VS幸福 第五节超越生理极限 2.5.1活在当下 (一)生活在现在 只有现在的时间是你真正可以把握的。 (二)生活在这里 (三)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征等概念以及人格的影响因素。 2. 了解五大主要人格理论对人格问题进行了哪些探索,掌握从不同的类型和特质角度看待人格的方法。 3. 了解并辨析不同人格测验的方法,并能通过大五人格测试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 4. 了解人格发展的过程,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 3课时 授课序号:S07-S09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从不同理论看待人格的方法、了解人格测验方法,并能借此了解自己人格。 教学难点: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 五、参考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S07:人格概述 1.案例引入 佳琪的妈妈参加了毕业30年的大学同学聚会,最近打电话和佳琪沟通的话题都是聚会的事情。无话不谈的俩人发现了很多趣事:时间变迁,很多人的长相都变了,声音也变了,但是一开始聊天,就发现过去熟悉的感觉找回来了,很快认出对方。如老李当时是个受男生欺负的老好人,现在已经做到处长,但是这次聚会时还是话不多,憨憨地在一旁微笑,哪个同学的水杯空了,总是他第一个起来给满上。还有当时班上的风云人物老夏,可是个豪爽活泼女子,这次见面明显成熟多了,表现出少见的温柔,但是眼见有同学被灌酒,她还是忍不住出手相救,颇有当年女中豪杰的影子。佳琪也和妈妈分享着班里同学的趣事,有的活泼开朗,有的稳重独立,各不相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同学,到现在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跟故事里发生的趣事是否相同,在3-5人的小组内分享,并尝试从这些趣事中探索一些特点。 2.人格概说 (1)人格定义 混淆概念—— “你这样是侮辱我的人格” “别看他在外面像模像样的,其实在家里真实的性格才展示出来” “这人天生就这样的个性”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人格等同于个性特点,是指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一个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cc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经过半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交往,我们都要把握好交往的方法,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许多争吵,多许多的爱与温暖。 心理课的房老师上课很用心,教育方式也不同,教我们怎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样处理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关系。上这样的心理课,不仅增长知识,还得到新的感受。尤其是老师讲过自己或是从媒体上见过的案例,让我感同深受。 上心理课,我学会很多知识和道理。我知道当彼此遇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论与多少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个人亲近,却与其他的人疏远。尤其不可袒护自己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别人的嫉妒,许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子女,师长对学生,上司对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此中间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 我记住了老师的一句话:不能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会家长,要多和家长沟通,多谈心里话。让家长多理解自己,也让自己多理解家长。 通过上心理课,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及时沟通,与父母之间要敞开心扉,不要制造矛盾。平时父母管我,我心里感觉很厌烦,现在我什么事都为父母朋友和家人着想,通过上课,我变了很多,希望有机会上更多这样的课。 上课的老师很棒,很详细,虽然老师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丝毫感觉不到她与我们之间存在的任何代沟,上课没多久,同学们就被老师感染了,也都活跃起来。经过上课,我的知识更丰富了,办法更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按老师教的方法合理去对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与别人产生隔阂。 我第一次上心理课,开始很紧张,以为要把自己的心里话当那么多同学的面说,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明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顾忌。以后有什么事情,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或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顾自己,而不想想他人的心理是否受伤。我很高兴,现在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笔财富。 心理健康课令我受益匪浅,我感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回答了很多问题,我还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上心理课的老师讲课很有特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希望学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通过上心理健康课,我懂得了怎样尊敬父母,怎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他人。上心理课让我懂得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宽容,学会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更知道怎样去理解父母,爱自己的父母。希望多开展这样的课程。心理课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我要常去替别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爱。 通过上心理健康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然我们现在

恋爱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讲课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 何时及如何赢得完美的爱情 撰写人:谭翀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爱情?如何赢得和保持完美的爱情? 2、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案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意识,学会恰当地处理性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2 教学实施: 一、什么是爱情? 1、“爱情是感情的最高位阶”——莎士比亚。电影为什么总喜欢演绎死亡和爱情? 2、“恋爱是严重的精神病”——柏拉图。如果一个人半夜独自去看流星雨是不是有病?那俩人去看呢? 3、“爱情不过是一个肮脏的诡计,它欺骗我们去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毛姆。 a.为什么同性恋会被很多人视为异端? b.如果你一开始就很直接:“你给我生个孩子吧?”“滚!” 4、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 a.激情。以性等人的原始欲望为主要特征。增强吸引力的招数:节食、化妆品、减肥药。约会的招数:吃饭、鲜花、巧克力、欢乐谷…… b.亲密。知心的朋友、倾诉的对象、形影不离的伙伴、同甘共苦的死党。为什么有人说“婆媳就是天敌”?钱包在谁那里?——你跟爱人有多亲密

c.承诺。珍惜和执着、责任与义务、等待与厮守。戒指(是要借机敲新郎一笔吗?)、婚礼(是要借机把送出去的彩礼回收一下吗?)和政府干预(发结婚证?关你政府什么事儿?) 二、赢得及保持爱情是一种能力 “男人法定参军年龄是十八岁,法定结婚年龄是二十二周岁……”是因为女人比敌人更难以对付吗? “为什么我的爱情还没有到来?”爱无能的患者超过了性无能! 走马灯似的换朋友,其实是爱无能。他们没有真正体会到爱的美。他们是孤独的。只有不断新的肤浅的刺激才能给他们带来些须的安慰。为什么每一段感情又无法维持长久?因为他们不愿被别人看透他的空虚和浅薄。 1、给予安全与信赖的能力。 a. 为姜子牙与朱买臣的老婆辩护 b. 人类的原始本能与,男女择偶的心理差异。 C. 只有爱才能收获爱,因为你能给予,所以你是富有的。 2、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的能力 a. 陈世美的错误在哪里? b. 学会感恩:他/她用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来陪你 3、懂得相互尊重的能力——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a. 发现她的优点,发自内心地赞美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

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感悟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感悟 学校:xxxx 系:xxxx 年级:xxxx 班级:xxxx 姓名:xxxxxx 学号:xxxxxxxx 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生心里健康的维护与调适》,在老师的认真教授下,虽然只有一个星期只有一次的课,但是通过上课我还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它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让我有了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好奇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对于心理学的求知欲望会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去了解。 在刚接触到心理学这门课的时候,相信会有很多的人和我有一样的疑惑,什么是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学的意义与用处是什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为这些疑惑找到了答案。 首先什么是健康?健康(health),是人的基本追求,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在健康与某些事物不能兼得时,应该首选健康,因为只有“留在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入。因此,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再者,什么叫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称之精神健康,是相对于躯体健康的概念,一般来说对其理解并不存在多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从科学的角度给予一个简明的定义和完整的标准绝非易事。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对人类影响的广泛性,关于心理健康形成了众多的定义和标准。但至今尚没有一个简明,公认或统一

的说法。 说完了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再说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的益处,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了我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有着很多心理问题。首先是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中学阶段,我有一个具体目标:考大学。随着“上大学”这个直接、实在、确定的目标实现,我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活缺乏了解,所以,确立目标时产生了许多心理冲突。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我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 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另外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我是班上的佼佼者,我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我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还有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冲突。理想中的我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的,因为社会对我的期望很高,也与我自己曾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自我体验、讨论自省、游戏测试、实践模仿和团体训练等方式,形成大学生心理和谐、心理平衡、心理调节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提高心理素质。 二、具体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 2、技能目标:体验、领悟和训练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技能 3、综合素质目标:实践、学会和养成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能力与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形成相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难点:设计相应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对相关心理知识、技能技巧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实践模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素养和能力。 解决办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认真探讨,努力设计;加强活动,加强沟通,尊重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课题教学步骤与实践环节设计: v 诗情画意心灵曲 v ……跃跃欲试游戏操 v ………你说我说身边事 v …………心有灵犀一点通 v ……………体验感悟X X乐 v ………………学会X X并不难 v …………………放飞心灵你最美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测试法,比较法,示范模仿感悟法,实践训练体验法,图表统计展示法等。用得最多、最受学生欢迎和科学实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感悟法和实践训练体验法。这是跟学科性质有关联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课程教学设计

“既然选择,就让它灿烂” ——《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论》教学设计 高长平 2012-3-152:00-3:40pm 100m 2-213 (THU) 职业院校大学生(非全日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文化背景的影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缺陷和学生自我成长中的认知冲突等因素,职业院校的非全日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与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更多的自我否定、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向成人转变的过程,由于高考的失利给他们人生一次重重的打击。如何接纳自我,取悦自我,重新发现自我和社会,是职业院校每个大学生共同面临的成长课题。 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面临对学业、就业和现实的不确定,缺乏对自我及环境探索的动力、能力与信心,生理的日趋成熟给他们带来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困惑,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自卑甚至恐慌,常常表现为自我认识模糊、学习动机缺乏、学业思想不坚定,意志力不足、社会交往发展不适、情绪不稳定等等大学生活不适状况。常表现为自卑、冷漠、退却、焦虑、狭隘、狂妄自大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抑郁、焦虑、自杀等危机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发展,学校管理的压力以及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 因此,职业院校非全日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独特的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关注、研究,在教学中,也得采取有针对性的目标,方法、手段和途径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本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导入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体验与教师帮助,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并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成长。同时,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非全日制大学生存一种无奈的就读心理,因而作为面向他们成长的第一课,也承担着引导学生悦纳自己的“身份”,进行其当的心理定位的任务。 一、课程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观念、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及活动课程的兴趣。 2、帮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恰当的“心理定位”,认识到自己存在哪里方面不适应,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精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1000字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1000字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1000字 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得1 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

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内容,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爱情价

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套精品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 本章要点: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 2、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理健康——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癌症等。巴甫洛夫说:一切沉重顽固的焦虑和忧郁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 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二)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人都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迎接挑战,战胜压力,要不断调调个人心理,使之与环境相适应。大学生要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当一个人拥有自信,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坚强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 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对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性格存有明显缺陷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到处碰壁,其智能的发展亦同样会受到阻抑。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一、心理健康及其评定标准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拥有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平和的心态,能够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能够赢取人生的成功。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使自己基本上能够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 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 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种获得幸福感 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 8、人格完善和谐 9、智力正常(IQ>80) 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论文 题目:大学生活之诱惑 学院:西华大学安德校区 专业:铁道工程技术 班级:工程12T1 姓名:余红虎 学号:3

大学生活之诱惑 摘要: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诱惑,这些诱惑往往会给你的心理带来些许的波动,诱惑贯穿每个人的一生,面对诱惑我们应该调整心态,以正确的方式对付,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我们才能成长,成熟 关键字:诱惑成长心理 世界总是色彩缤纷,而生活也是五颜六色,以前听人家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自然而然,大学的生活也是形形色色,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而作为大学生怎样去看待这些诱惑。怎样正确的面对这些诱惑则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有理想有抱负。这样的话就不会为生活中的那些诱惑所撼动了。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会一直往前走而不会为周边的景色所迷惑。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左右自己。”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都是心理的成熟。而在心灵的成熟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诱惑,有的人勇敢的抵制了这些诱惑,学会成长,慢慢的成熟;有些人则渐渐地别诱惑,从而迷失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更有的人甚至铸成大错,只有在成功的经历了这个难熬的阶段以后,我们才能感到内心的幸福。 人的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向成才之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大学生涯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割舍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不管他们愿意与否,他们都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直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在大学阶段,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关系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 一、大学是什么?(讨论) “它是人生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 它是智慧的时期,也是愚蠢的时期; 它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它是光明的时期,也是黑暗的时期; 它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失望的冬天; 我们前途有着一切,我们前途什么也没有; 我们正在直升天堂,我们也正在直坠地狱。” 人生的路有许多,但关键时候只有几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 健康的新概念: 1、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6、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7、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8、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9、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10、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 3、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