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散文阅读经典总结

现代散文阅读经典总结

现代散文阅读经典总结
现代散文阅读经典总结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精华总结

一.初中现代散文阅读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提高甚至满分的

很多同学对现代散文阅读很纠结,好像学校课学了很多现代散文,也很认真地在听和记,但为什么每次拿到一篇新的现代散文我们就无从下手了呢?为什么每次考试,现代散文阅读总是丢掉很多分?这是因为我们虽然学了那么多的现代散文,考了那么多的试,但从来没有从整体上把握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也没有对现代散文所关注到的细节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们的“悲剧”不但重演,总是大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因此,只要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从整体去把握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多留点心思关注现代散文的细节,就可以完全在短时间内提高甚至到满分。这个短时间一般在4个课时左右,这是经过我们多年来的实践得出的经验。

二.从整体上把握初中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一),现代散文阅读的模块划分

任何一篇现代散文可以概括为三个模块: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不管是我们在课堂上赏析一篇现代散文,或者是在考试时做现代散文阅读题,都是可以用这三个模块来概括的。因为任何一篇现代散文都是人写的,你总要写点什么东西吧,比如说写一件事,写一个人,写一点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容。也总要表达一些什么东西吧,比如一个思想,一个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你必然会采取一些表达技巧,比方说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人称的运用,结构方式,叙述方式等。

我们知道现代散文都是人写的,文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学,我们也是人。所以我们在阅读和赏析一篇现代散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我们就是文章中的人物,或者我们就是作者,我们会怎么想。即使这篇现代散文,写的是一个动物,写的是一篇风景,写的不是以人为主题的,实际上这些东西都会表达人的感情。比方说,《荔枝蜜》写的是蜜蜂,实际上是说我们人类要像蜜蜂一样无私奉献。

这样的话,我们去把握一篇现代散文就比较全面和简单。

(二),初中现代散文的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把现代散文基本的概念归纳到“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这三个模块之中。其中关于“用了什么方式”这一块,是我们理解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同学们理解现代散文的难点和重点,所以必须把这一块弄清楚。“用了什么方式”这一块包括:表达方式,人称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

1,关于记叙文

记叙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开端)、事情的起因,经过(中间)和结果。(结尾)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次要的就略写,详略得当,文章的中心才可以突出。

2、表达方式

(1)记叙―――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2)抒情(直接、间接)―――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在开头起定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

(3)描写(细描,白描;正面,侧面;人物描写)―――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

(4)议论――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5)说明——一般在说明文中出现。

3、人称方式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4、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5、描写方式

(1)人物描写:肖像、动作、神态、外貌、心理、语言等。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关于环境描写的分析:可以从A、一般角度(视觉、味觉、听觉、嗅觉、感觉、触觉等)B、远近高低内外大小。C、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6、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7、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

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

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 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8、结构方式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 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 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三,题型归纳和例题分析

我们常说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也就是说任何一篇散文它写的东西和它用的方式都是为了它所表达的内容服务的。所以我们出题也只能从“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这三个模块出发。所以说现代散文的阅读题型也就可以确定下来了,包括:分析题,概括题,主旨题,表达技巧题,标题题。其实把这些题型归类,是按照思维来归类的,但并不是说分析题只是用分析的思维,概括题只是用概括的思维,只是说分析题更侧重分析,思维题更侧重思维。比如主旨题,表达技巧题都是分析与概括并重。

(一)、分析题

分析题一般这样问的:这个词或这句话或这段话,它在全句或全段或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等等?那么这些题怎么去思考,怎么去回答呢?步骤如下:

1,分析句子段落本身:比方说分析这一句话或这个段落或这个词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这句话里面出现几个对象,比方说人,物,这就是要点;这句话是什么句意,这段话有几个层次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或段落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比方说开头,有引出下文,总结全文的作用,比方说中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比方说结尾,有总结全文的作用。再比方说倒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等等,然后还要从上下文中找议论性、抒情性、概括性的句子。

3,联系文章的中心:因为文中的任何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最终都是突出文中中心和思想感情,所以我们有必要联系文章中心去答题。

4,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我们经常要想想如果我是文中的人物,我会怎么想。这样你就会知道文中的人物怎么想,作者怎么想。

题目一:

蜜蜂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

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

“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

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

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

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

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

.....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

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

.....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

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 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

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

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

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3分)

答: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细读第⑥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答:

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3分)答:

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答:

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一中第1,2,3都是分析题。

第1题,首先我们找到“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然后分步骤来分析:

第一步:分析这个“才”字表示转折(运用步骤1)

第二步:那为什么会有一个转折,这就要联系上下文去找概括性,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或词,如“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心中觉得有些抱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忽视和愧疚之情。(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就是“才”字表示转折,表明作者写作非常用功,对蜜蜂忽视的愧疚之情。

第2题,

第一步:首先看第5段,我们可以看到它表达了两个对象——蜜蜂和玻璃,它运用了拟人手法。(运用步骤1)

第二步:如果我是蜜蜂,我清楚地看见我被玻璃阻拦,我会是什么心情。这种心情是由一种希望变成绝望。(运用步骤4)

第三步:我们在联系这两个加点词的上下文,我们可以找到抒情性,概括性,议论性的句子有“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我诅咒那玻璃”,“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这些句子用了拟人手法,把蜜蜂比作人,写出蜜蜂由希望变成绝望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同情,对玻璃的憎恨。(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是:这两组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蜜蜂由希望变成绝望的过程,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同情,对玻璃的憎恨。

第3题,

第一步:我们看这段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它是对少年生活的回忆或者说是回忆少年时代的燕子。(运用步骤1)

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划线句子在文中是一个插叙,插叙的作用是补充说明。那补充说明了什么了?那我们就看上下文中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有“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个划线句子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是:划线句子是对少年生活的回忆,运用了插叙手法,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一种羡慕和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

(二)、概括题(在上下文中找原句)

概括题一般是这样问的:这句话或这段话表达了什么内容,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概括题无非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具体的变成抽象的。

步骤如下:

1,找到原句

2,联系上下文,找句子,找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中心句,注意分层分点,注意连词(首先,其次等),注意文章线索(时间,空间,情感等)

▲答题时,注意分要点,点与点之间不要雷同或者近似,要全面,不要漏点,漏点就会漏分。

以题目一中的第4题为例:

第一步:找到原句,“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运用步骤1)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找到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分层分点,我们发现答案就在下面的段落中“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每一层的要点是:它听不懂我的话,它误会我要害它,窗户不容易打开。(运用步骤2)所以答案是为蜜蜂谋出路不容易的原因:它听不懂我的话,它误会我要害它,窗户不容易打开。(三)、主旨题

主旨题一般是最后一题,它发问的一般是最后一段,说最后一段或最后一段的某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些都属于主旨题。

步骤如下:

1、全面地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东西。

2、在内容基础上联系“社会”和“人”加以提炼和升华,因为文学就是人学,不论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最后都是写人,写社会。比方说题目一中的《蜜蜂》,表面写的是蜜蜂,其实写的是人。

以题目一的第5题为例:

第一步:最后一句写了蜜蜂的生存十分不易,表达了我对蜜蜂的同情。(运用步骤1)

第二步:实际上是以人自比蜜蜂,表达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的生存困境,表达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运用步骤2)

所以答案就是:这最后一句话写了蜜蜂的生存十分不易,表达了我对蜜蜂的同情,实际上是以人自比蜜蜂,表达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的生存困境,表达对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满,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四)、表达技巧题

表达技巧题一般这么问:这句话或这段话或者这篇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样问实际上比较少,它一般都综合运用到主旨题,分析题之中。它出题的意图就是为了清楚这个文章的中心或者内容表达,采用了哪些技巧和手法,所以我们必须去明了文章的内容和所要表达思想感情,来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人称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4、修辞手法

5、表现手法

6、结构方式

题目二:

写给秋天

在一年四季里,我最爱的就是你。春是够俏丽的,但我嫌它太喧嚣了,夏天不是我敢领教的,火辣辣的太阳,简直晒得我头昏脑胀。冬天呢?又稍嫌太寂寞了。只有秋天,我可以舒舒贴贴地在你的怀里享受到平静、深思,和诗章一般的旋律。但是,这一些年来,一直生活在都市,到哪里去找寻你的倩影呢?久违了!秋天,在马尼拉都城,只有旱雨两季,人们对你恐怕是太陌生了吧!

多年来,你给我所留下的,是一片寂寞、无声的怀念。这也就是我这些年来都市生活上的点缀和安慰了。我记得那一年在山区,你是怎么巧妙地把田里的稻禾染上了金黄色的片片,随着轻风摇曳得成为一望无际的稻潮,树上累累的果子,你也不忘为它们带上透红的衣裳,遍地到处是令人惬意的秋收。庭院,山上,田野,远处近处都夹送着幽幽的花香,果子香。我也看到你为水色山光投了一层层薄纱,仿佛是烟波浩渺,使它们都变得神秘无比,叫我想起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是你,是的,是你培育了我爱读诗的情怀。每天闲下来,一有时间,我就坐在小几前,推开了窗门,望着门前盈盈一水,依在你的怀里,翻卷读数页,令我感到莫大的快慰。

这时节的菊花最美,浅红的,淡紫的,黄色、白色的开满了整个院子。记得陶渊明的诗句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心情,如果不是你到来的缘故,就显不着悠然自得了。

秋高气爽,是旅行的好季节。从这山爬到那山,一切愉快的户外活动,都是你带来的,落叶知秋,每条小径上都有你的芳踪。叶子随着早起的风被吹落了不少。每每经过学校,不只一次听到你唱小学生玩赏的歌曲,我最爱的一句是:“花开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是的,尤其是枫叶,红得那么美,比任何一个季节都要来得鲜红,这该又是你巧妙的赐予了。

你的到来,也提醒了我:一年的时间已去了一大半,还剩下的,应该好好的利用。我是懒惯了,但一到了你面前,就感到无比的羞愧,恨不得马上学习到点儿什么,才不使你失望。

我是急躁的,而你是恬静的,可是我就是爱你这份静意,包含了谦虚、丰盛和富足,我常常希望能在你的怀里,学习到更多,然而,许多年来,还是追不上你的万分之一。现在,更不用说了,离开你是太远了,远得不可捉摸,只能在寂寞之中度过我对你的思念。别来无恙吧!想你早已抵达山上。可惜我因杂务缠身,久不造访你了。别怪我把你忘了,老实说,不但一点不曾淡忘,而且怀念日深。你一定要笑我太庸俗。好久不到山上去了,事实上:我本来就是那副模样,如果我曾经度过清逸的日子,那么一定是你可贵的流质包围了我,使我不觉间沾上了你的光彩。但是现在,我是地地道道的与你各分东西,天涯一方,再也分享不到你一点好处,更沾不上你一点光彩了。

当寒意加深的时候,我就知道,你不会滞留太久了。但是我也知道,冬尽春来,在耐心的等待中,你不久又会重回大地,并且告诉我你更丰富的生命。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对你倾诉我贫瘠的生命,比以前丰富了一些。你一定有那份耐心为我等待这一天的来到吧!

阅读本文后,回答问题: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

以题目二的问题为例:

第一步:从表达方式看,主要采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使得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很融洽。(运用步骤1)第二步:从人称来看,采用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运用步骤2)

第三步:从修辞手法来看,最重要的是拟人,把秋天人格化,富有诗意。(运用步骤4)

第四步:从表现手法看,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运用步骤5)所以答案是:本文在写法上采用了描写,抒情和议论,使得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融为一体,并运用了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亲切感和抒情性。此外,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借景抒情,表达作

者对秋天的热爱。

(五)、标题题

标题题一般这么问:这个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以此为题,回答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有:

1、内容

2、人物形象

3、主旨

4、线索

题目三:

西风胡杨

潘岳

胡杨,生在西域。在那里,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曾经英雄逐霸的故事……都已被那浩茫茫的风沙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一千年,只剩下白白的沙,残破的烽台与荒凉的城。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1.3亿年前遗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90%的胡杨在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32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3800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两个天敌彼此对视着,彼此僵持着,整整一亿年。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40℃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的严寒中挺拔。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热血沸腾。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喧闹的红尘世界.是并不了解他们的芸芸众生。他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个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

然而身后的人们用泥土塑成一个个偶像放在庙堂里焚香膜拜,而将他们这些真正神圣的勇士砍下来烧柴。短短几十年,因过度围海养殖与滥砍滥伐,中国4.2万公顷的红树林已变成1.4万公顷。

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让胡杨不倒,其实并不需要人类付出什么。胡杨的生命本来就比人类早很多年。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成成的泪。这凄然无语的树,只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他们的那一点点水仍然留给他们。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入地即干的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就能化出沸腾的热血,就能化出清白的正气,就能让这批战士前仆后继地奔向前方。

我站在这凄然高耸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他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我想哭,我想为那些仍继续拼搏的战士而哭,我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我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然而我不会哭,因为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鼓励。

某日,被感动的上苍偶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原载《北京晨报》有删改)

阅读本文,回答问题:文章以“西风胡杨”为题,联系全文,说说“西风”的具体含义。

分析:从内容看,描写了胡杨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人们对胡杨的破坏很严重。(运用步骤1)

所以答案就是:西风的含义就是人们对胡杨的破坏很严重。胡杨的生存环境很恶劣。

(未完待续)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一——散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试题的常考内容与形式。。 2、掌握现代文(散文)的阅读试题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德育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安全目标 跑校生注意回家安全,路上注意红绿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加强练习,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 1、运用解题技巧解决相应的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总结归纳平时容易出现的阅读题目,集中总结答题技巧。 三、教学方法:讲解、练习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PPT、文字资料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钟思想政治教育 同学们,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健康,为了生命,为了子孙后代,保护每一块绿地,爱护每一棵树木,节约点滴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每位同学都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浅谈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 作者:白红梅 工作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汉文组邮编:021000 内容提要: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他们的散文各有特点,本文就这三位作家在散文创作上的不同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散文选材方面语言风格艺术结构 在六十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作出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产生广泛的影响。杨朔的散文,诗意盎然,意境深邃,情景交融,清新优美,善于以小见大;秦牧的散文,题材广泛,博见多识,言近旨远,妙趣横生,有寓教于乐之感;至于刘白羽的散文,则激情澎湃,雄浑豪放,波澜四起,以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见长,政治宣传味浓。他们的艺术特色,创作风格各有千秋,即使是用同一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常表现为不同的个性风格。因此,将他们进行比较,对研究和欣赏散文都很有帮助和启发。下面,浅浅地谈一下这三大家的异同。 一、从选材方面来看 由于每个作家的经历不同,审美意识有所差异,决定了他们选材范围各有不同。作为一名时代的歌者,杨朔认为散文应该“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断片,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①从这一创作思想出发,杨朔的作品努力追觅时代的足迹,题材丰富多样,且大都充满诗意及唯美色彩,诸如:《浪花》中飞溅的浪花,《金字塔夜月》中皎洁醉人的月色,《荔枝蜜》中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荔枝林,《香山红叶》中吐香的红叶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秦牧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的“花城”,有如一座收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无论是山川植物,生活艺术,还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几乎称得上“宇宙之大,无所不谈”,让人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文章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作者简介:白红梅,蒙古族,中共党员,呼伦贝尔学院小学教育分院讲师。呼伦贝尔学院优秀教师。 刘白羽的散文充满时代气息,富于革命激情,他善于捕捉和表现那些美好的事物,并融入令人深思的哲理,把“美的生活,美的思想,美的感情,变为美的文学”(《早晨的太阳·序》)。他作品的选材,则多立足于火热的战斗和建设生活,多以大事物为重,用大镜头、转换来摄取大事物。如:《长江三日》记叙“江津”号轮船冲破惊涛骇浪,绕过暗礁险滩的三天历程;《日出》通过对高空观日出雄伟景象的描绘,想到这不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吗?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不正如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吗?伟大的中国人民不正象“早晨六点钟的太阳”那样富有朝气吗?抒发了他对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的诚挚感情;《红玛瑙》中提出的从延安起步的革命者应永葆战斗青春的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选材倾向及五六十年代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

2018粤教版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论快乐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杂俎. zǔ犒.劳kào 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 骁.勇善战xiāo C.洗涤.dí趁.机chèn 披荆.斩棘jīng 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跛.脚bó正当.防卫dàng 姗.姗来迟shān 【答案】D(跛.脚bǒ)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愧怍掣肘求全责备阴庇后代 B. 静谧启事迫不急待莫衷一是 C. 阵脚赌博贸然从事心浮气躁 D. 宣泄申诉以德抱怨形迹可疑 【答案】C(A项中应为“荫庇后代”;B项中应为“迫不及待”;D项中应为“以德报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隋朝的开科取士是个了不起的创举,不仅在当时具有毋庸的积极意义,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来看也是如此。 ②12日是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日子,南通邮政局当天特“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纪念”、“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测控”连体式纪念邮戳各一枚。 ③我们联想到我们本国话的说法,也同样的意味深永,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 A.置疑启用飘瞥 B.质疑启用飘渺 C.置疑起用飘瞥 D.质疑起用飘渺 【答案】A(①置疑,一般用于否定句;质疑,用于肯定句。②启用,开始使用;起用,重新使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③飘瞥,雨雪飘扬纷飞貌。现多用来比喻事物的纷扬易逝。“飘渺”,同“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B. 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功能良莠不齐 ....,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 审视当代文坛的萎顿,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 ....的感慨。 D. 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答案】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A项中,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B项中,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C项中,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5~8题。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加添了迅速,增进了油滑。像浮士德那样,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 “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

现代文阅读(散文)二

现代文辅导(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 垂钓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选自《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 17.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6分)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真题汇总

浙江高考散文阅读真题汇总 2012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专题[1]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训练:散文阅读专题 散文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散文可以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考点搜索】 1.考查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概括。 2.考查对文章脉络、顺序的梳理。 3.考查对文章语言的品味。 4.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5.考查对关键性句子的理解, 6.拓展性、开放式考查,如“‘冬天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秋天在树叶的秋千中摇摆,夏天在香樟的绿中膨胀,而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作者对春天情有独钟,你呢?你喜欢哪个季节,请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指津】 1.在“形散”的外套下把握“神”。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同时,要会从“象征”中把握作者所寄托的“志”。

2.抓住线索,理清顺序。 抒情散文总是以景或借托物为材料,作者通过写对物或景的认识过程来表现自己的情趣,这种物象和情态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去寻找。这条线索可以是景、物、人、情;也可以是时间推移、空间转换、移步换景,从而在此基础上理清顺序。 3.紧扣修辞,品味语言。 抒情散文侧重于描写。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修辞手法,所以在品味语言时,要更多的关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效果,将内容与形式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4.感受语境,依葫画瓢。 仿写这一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时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你做什么,怎么做;(2)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3)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同时,所写的句子要符合语境,做到语意连贯。 5.推敲揣摩,重点突破。 一般来说,抒情散文中的重点句(关键句),或从微细之处体现出文章的主旨,寄托作者的感情;或从哲理的高度将描写与议论结合起来,深化中心;或从结构上起着埋下伏笔、承上启下等作用。答题时,就需要紧密联系上下文,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特点,再从局部推敲揣摩,使自己对重点句的感悟与全文协调起来。 6.感悟形象,拓展思维。 抒情散文的拓展题,或者要求写出从文中的景物上所获得的人生启迪,或者要求模仿文中写作方法一一个类似的片段。回答这样的题应该感悟出形象,运用联想、想象,拓展自己的思维,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读懂形象,把握其象征意义,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如“坚强”“高尚”等;(2)学习托物言志等手法,在描写中突出景物所蕴藏的精神内涵。

散文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之《散文》 一、散文的分类 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 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散文的线索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l)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自羽毛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例如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故能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少年鲁迅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弢的《锁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试题(附答案) 专题十六散文阅读 [学法――抓住形神,品味情思] [视情选学,有备无患] [把握文体特征] 明结构,快读文;知特点,准做题一、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围日益缩小。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本专题所讲的就是狭义的散文。二、散文的特征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三、散文的分类通过对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分析,根据写作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把散文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四类。 (一)写景状物类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1.体裁特点其主要特点有: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①以景勾连情思:如“景物依旧,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自然能生出伤感怀旧的情感”。②以景渲染气氛: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氛围,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传达出来。③因景的变化而生的情思:

2016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7)

2016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7) 祖父和灯火管制(1) 冰心 一九一一年秋,我们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老家去。在还乡的路上,母亲和父亲一再嘱咐我(2),“回到福州住在大家庭里,不能再像野孩子(3)似的,一切都要小心。对长辈们不能没大没小的。祖父是一家之主,尤其要尊敬……” 到了福州,在大家庭里住了下来,我觉得我在归途中的担心是多余的。祖父、伯父母、叔父母(4)和堂姐妹兄弟(5),都没有把我当作野孩子,大家也都很亲昵平等,并没有什么“规矩”。我还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几个小家庭的很松散的组合(6)。每个小家庭都是各住各个的,各吃各的,各自有自己的亲戚朋友,比如说,我们就各自有自己的“外婆家(7)”! 就在这一年,也许是第二年吧,福州有了电灯公司。我们这所大房子里也安上了电灯,这在福州也是一件新鲜事,我们这班孩子跟着安装的工人们满房子跑,非常地兴奋欢喜!我记得这电灯是从房顶上吊下来的,每间屋子都有一盏,厅堂上和客室里的五十支光,卧房里的光小一些,厨房里的就更小了。我们这所大房子里至少也五六十盏灯,第一夜亮起来时,真是灯火辉煌,我们孩子们都拍手欢呼! 但是总电门是安在祖父的屋里的。祖父起得很早也睡得很早(8),每晚九点钟就上床了。他上床之前,就把电闸关上,于是整个大家庭就是黑沉沉的一片! 我们刚回老家(9),父母亲和他们的兄弟妯娌(10)都有许多别情要叙,我们一班弟兄姐妹,也在一起玩得正起劲(11),都很少在晚九点以前睡的。为了防备(12)这骤然的黑暗,于是每晚在九点以前,每个小家庭都在一两间屋里,点上一盏捻得很暗的煤油灯。一到九点,电灯一下子都灭了,这几盏煤油灯便都捻亮了,大家相视而笑,又都在灯下谈笑玩耍。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是一个整体,而祖父是一家之主! Grandpa and Nightly Blackout Bing Xin In the autumn of 1911, we returned from Yantai of Shandong Province to our native place Fuzhou. While on the way, my parents warned me again and again, “Since we’ll be living in a big family in Fuzhou, remember always to behave properly and never act like a naughty child. Show respect for your elders, particularly your grandpa, who is head of the family…” After settling down in the big family in Fuzhou, however, I found that my previous worries on the way turned out to be unfounded. My grandpa, uncles, aunties and cousins never thought me a naughty child. We treated each other lovingly and equally. There never existed anything like “family rules of good behaviour”. I also found that the big family was a loose community of several smaller ones, which lived and ate separately. They each had their own relatives and friends, for example, their own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散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把握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题(精)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专题 文体知识 1. 散文的定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表达对社 会、人生、自然的感悟,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形散”指题材广泛,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不散”指主题、意境鲜明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3. 散文的分类: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 4. 散文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 5. 散文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方式。 6. 散文的语言:有的明白晓畅,清丽自然;有的凝练含蓄,深刻隽永;有的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有的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有的具体详尽,质朴自然。 7.散文的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3 以情感为线索;(4以具体事务为线索。 8. 鉴赏散文的技巧:叙事散文的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写景散文的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咏物散文的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 方法指津: 1、整体感知题题目示例 ①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 ②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 ③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的深刻含义。

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思想③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 (3 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㈠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㈡代词指代的内容 ㈢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㈣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㈤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词语的语境义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 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 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 3、说说下面 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 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 ②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 老师依旧闷葫芦。 闷葫芦 方法:采用代入法

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语言点整理笔记 1培训讲学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语言点整理笔 记1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语言点整理笔记 1 1.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有时候会有…的境遇/会有…相伴 2. Nothing short of a … can help …唯有…才能/全靠…才能够 3.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一泻千里 4. Fare likewise. 正如这样 5. Now … , now …有时…,有时… 6.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oneself a sensation of …更能让人产生一种…之感 7. … 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 section of its course. …现在正遭遇进程上的一段… 8. … , however, can only be shared by …而…,只有…样的人才可体会到 9. The present … crisis can never obstacle the advance of …目前的…危机绝不会阻碍…的进步 10. 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让我们鼓起雄健的精神… 11. The greatest joy of …, is to … during its most difficult days.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亦是最大的乐趣 12. Grow restless 变得焦躁不安 Beg to differ 恕不同意/持反对意见 13. Dash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f …跑来跑去的寻找 14. He is going to … so that he could …他决定…以便… 15. … is not groundless because ……并非空害怕/没依据,因为… 16. Keep moving around in a hurry 慌慌张张地走/跑 17. What’s the rush? 为何这般慌?/怎么这么着急? 18. Behind … lay half a dozen of … near …注意学习地理方位和位置的表述 19. look like rain, yet, to our great joy … [口语]像是要下雨,然而让我们高兴的是… 20. which of you could …你们谁能……?(别用who了,太土了!!) 21. they are most beloved in one aspect. 有一点最受人爱/有一点最为可贵 22. Unlike … , which … , … it just … to …不像…的…一样,它只是…,来… 23. 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 until …你不能立刻判断它是否…,非得等到… 24. One should be useful rather than great or nice-looking. 应该成为有用的人,而不是伟大或体面的人 25. Engraved in my mind. 深深地刻在脑海 26. … is a household name all over the country. ……是家喻户晓/名遍全国的。 27. … is always on the lips because …把…天天挂在嘴上,因为… 28. What’s the use of being ………又有什么用/有什么必要呢? 29. Uttered intermittently. 断断续续地说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之散文阅读 【20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泰山之思 蔡家园 (1)关于泰山的来历,《述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闻俗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也就是说,泰山乃是盘古氏头部化成,因而也就成为五岳之首。 (2) 自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到了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有72位君王登临泰山,祈求山神赐福,以保江山永固。江武帝刘彻还留下一连串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泰山更是充满了景仰。李白的“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都是极言泰山之雄伟高大。 (3)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亘古而来的震撼。 (4)今年六月的一天,我登上了泰山。也许是一种因缘,在登山的过程中,漫天大雾笼罩不散,就像那化不开的思睹,一直缠绕着我。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像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徜徉在天街上,看不见四周的景物,我的思绪却如雾一般弥散开来。 (5)数千年来,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地理学意义上的名山了。它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之一。从一路上的对联和石刻

初中语文现代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仰望母亲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

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练习:8+论快乐+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陶冶情操幽默人生 8论快乐 课时训练8论快乐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拗.断/拗.口称.心/拍手称.快 风尘仆.仆/浑金璞.玉 B.症.状/病症.为.首/为.虎作伥 埋.怨声声/瞒.天过海 C.结.晶/结.业累.赘/果实累.累 徇.私舞弊/壮烈殉.国 D.堵塞./阻塞.铜臭./臭.名昭著 弦.外之音/飞机舷.窗 答案C 解析A项,ǎo/ào,chèn/chēng,pú;B项,zhènɡ,wéi/wèi,mán;C项,jié,léi,xùn;D 项,sè,xiù/chòu,xi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 ....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 真可谓不刊之论 ....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 ....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 ....的残酷故事。 答案B 解析A项,“如数家珍”意为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此词意思的关键是自己的东西,题中讲的是“较大地震灾害”,使用对象错误。B 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C项,“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多指文艺作品。题中用来形容“婚丧嫁娶”的地位,使用对象错

误。D项,“茹毛饮血”是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多指未开化状态。题中用来形容历史上的“残酷故事”,使用对象错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餐厅、卖场等一切有买卖关系的场所,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那么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费。 B.老艺术家们认为,有的青年歌手用假唱来糊弄观众,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过去艺人受到的蔑视,只看重现在的青睐,在蔑视与青睐之间,他们没有体味到人间的温暖。 C.有些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长廊,昔日墙上悬挂的培根、鲁迅、老舍等名人肖像,如今已销声匿迹,被读书标兵所取代。 D.国务院召开了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座谈会,进一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答案D 解析A项,“至少”与“以上”矛盾;B项,“蔑视与青睐”与“温暖”两面对一面;C项,“肖像”与“销声”搭配不当。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 ①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 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 ③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 ④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 ⑤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答案D 解析文段开头讲自己的看法,③④⑤是接着讲道理,①②举例子讽刺附庸风雅之徒。 二、延伸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