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w55 再探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w55 再探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w55 再探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w55 再探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再探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

3.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

饮料瓶、锥子、水、橡皮塞、软管、铁架台、平板

四、实验类型

学生实验

五、设计思路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将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作为一个探究教学的典型。苏科版物理8年级下册84页课后“WWW”第3题,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用矿泉水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根据所学液体压强规律,“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即小孔的位置越低) ,水柱喷得越远”这一现象有力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学生也会对此结论深信不疑。但物理实验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独立实验的过程中,看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与上面的结论不符,这也使很多学生陷入了困惑。为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抓住以上的特点,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同时营造自主、合作的探究氛围,体验创新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一、创设情境

提问:同学们,大家桌上有矿泉水瓶、锥子和水,利用这些器材,可以探究我们最近学习的什么内容?

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动手来做一做吧!学生观察桌上的器材思考后回

答:

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

体深度的关系。

生:在装满水的瓶子中间扎个小

孔,观察水柱喷出的距离,随着

水的高度降低,水柱喷出的距离

逐渐变近,说明液体内部压强大

小与深度有关。

生:我们可以在瓶的不同高度扎

上小孔,并将孔封上;然后在瓶

中注满水,再将孔打开,观察水

柱喷出的现象。

生:下面的小孔喷出的水柱较远,

因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

深度有关,液体深度越深,压强

越大。

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提高

学生学习兴

趣。

学生提出实验

方案,并猜测

实验可能出现

的现象,为下

面与学生亲自

动手得出的实

验结论不符做

铺垫。

二、学生自主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大家的动手活动,大家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与自己

的猜测相符吗?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简单,而且易于操作,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操作实践的机会。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

大家亲自动手做的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1.在装满水的瓶子中间扎个小

孔,随着水的高度降低,水柱喷

出的距离逐渐变近,说明液体深

度越小,压强越小。

2.在瓶的不同高度扎上小孔,深

度越深的小孔,喷出的水柱越远,

说明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

3.不对,深度越深的小孔喷出的

水柱越近。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实验得出

的结论出现了

矛盾,增加了

实验的趣味

性,调动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

性。

培养学生的团

结协作精神。

三、创新性实验设计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深度深的小孔喷出距离的远近

教师让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同学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我们学过的公式

s=vt可得,水柱喷出的距离远近与水柱喷出的速度和水柱下落的时间有关。小孔位置越低,水柱喷得越急,并不是喷得越远。

那我们如何使水柱下落的时间相同呢?我们如何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呢?

教师补充:在饮料瓶扎的小孔上安装一个软管,控制管口的高度不变,将瓶子举高,就相当于增加了水的深度。

教师点评学生的改进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改进。与该小孔在瓶中的位置有关系。

2.小孔在瓶身二分之一处喷出的

水柱较远,在瓶底处喷出的水柱

并不远。

3.小孔喷出的水柱距离的远近,

与水柱下落的时间有关。

学生顿然大悟。

生:深度越深,水柱速度v越大,

但水柱下落时间t较小,从而导

致小孔深度越深,喷出的水柱距

离并不一定远。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水柱下落的高度相同。在不

同深度的小孔下面加一个平板,

使平板与小孔保持相同的高度。

2.也可以只扎一个小孔,使水柱

下落的高度相同,改变瓶中水的

深度。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创新性实验

改进。

学生各抒己

见。

积极引导学生

动脑、动手、

动口,鼓励学

生大胆发表自

己的发现和想

法。

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改进方案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 方案一

方案二

师生共同分享创新的乐趣。

四、拓展与延伸

同学们课后再尝试一下,对我们以前做过的实验进行创新性设计,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说明:

本案例展示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全过程,教师始终是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身份进行教学活动。

实验前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发现亲自动手做的实验与猜测不符,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方案的不足,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活动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以实验为契机,促使实验教学以

A

B

C

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006年6月修订“司南”版)8年级第151页至第152页。本节内容是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之后的延伸,是区别于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知识,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的压强知识有较大帮助。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奥秘有强烈探知的愿望。但不善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引导。 学生在学习了固、液、气静止时产生压强的知识后,习惯于套公式进行计算,对“静止状态下产生压强”有思维定势。对“流体流动时的压强与静止液体的压强不同”难于理解。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探究小实验和“飞机是如何升上天空的”等感兴趣的问题展开。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情景,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制定科学探究的方案,以有趣的小实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首先,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共性引入课题,通过情景设置和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猜测,进而过渡到本节的重点,即探究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 其次,通过升力的产生和生活中的流体现象的分析,突破本节难点,即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奇妙现象。 最后,在教学的结尾,试图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一些尝试。通过“教学链接”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使作业更多地向课外延伸,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流体具有流动性特点;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初步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尝试应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观点来解释实际问题。 通过探究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立足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与总结,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10章 流体的力现象 探究浮力大小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专题练习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专题练习 1.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象是() A.B.C.D. 3.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 4.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小红完成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始终保持不变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增大D.逐渐减小到零 5.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越大C.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6.因连降暴雨,河水暴涨,某条大河突然溃堤。当地政府迅速出动冲锋舟展开救援工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溃提的原因之一是暴涨的河水对河堤的压强变大B.救生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水对冲锋舟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强D.承载人数增加,冲锋舟所受的浮力变大7.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力大于排开液体的重力B.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浮力大小只与液体密度有关D.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 8.下列对浮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了浮力,而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B.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而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 A.大气压强的测量 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材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 执教班级:八(1)班 教学时间:2012年5月3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授课教师:肥西县焦婆学校孙家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研究了液体和气体压强之后,进一步探究二者压强的共性、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进一步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认识物理知识,发现物理规律,将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真正体会到物理不但有趣而且有用。 学情分析:该教学班是平行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知识的系统化处理能力差;学习习惯差了点,课堂上不习惯动笔,上课走神,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但他们对新事物同样十分感兴趣,同样想学好知识,这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着眼点,教师在课堂上应牢牢抓住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主导作用,引导他们学习,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流体,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了解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认识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体会由于压强差而产生的升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够解释生活中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教学难点: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具准备: 两张16开白纸、水槽、两个较粗的吸管、瓶盖、乒乓球、漏斗、大号注射器一支、小纸船及多媒体。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阅读与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实验激趣、设疑)——从生活走向物理 师: 1.用伸平的手掌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然后移开托球的手,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 2.将漏斗大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用力向漏斗的小口端持续地吹气,乒乓球会怎样?为什么? 3.将漏斗大口翻转朝下,同时用手指轻轻地将球托在漏斗内。用力向漏斗的小口端持续地吹气,吹气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怎样?为什么? 4.当学生对实验现象不解并产生疑问时,老师因势利导向学生交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什么是流体?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流体概念(教师点拨并板书) 2.阅读材料(多媒体),并思考问题——两船为什么相撞? 3.实验探究: 对着两张自然下垂平行拿着的纸向中间吹气,看见了什么现象? (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做试验,仔细观察现象,思考原因) 教学场景预设: 生:原来一页纸的两侧受到的大气压力相等,纸受合力为零,纸就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当快速吹气时因为纸两侧受力不再相等纸就向中间靠拢了。 师:你能告诉我是哪一边的力变化了? 生:应该是吹气部分的力变小了,也有可能是外侧的力增大了 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生:应该是外侧的力增大了吧,因为这样才可能把纸往里挤呀 师:是吗?纸外侧的空气温度变了吗?海拔高度变了吗?

人教版液体压强三种容器经典问题

人教版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分别倒入适量的同种液体,液面高度和液体上表面积都相等.设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A.F >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甲 2.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C>p B 3.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一样大B.甲最大C.乙最大D.丙最大 4.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 B.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知识讲解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 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 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 1、公式推导:如图所示,设想在密度为的液体中,液面下深度为处有一水平放置的面积为S的小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就有一个假想的液柱。液 柱的体积:液 柱的质量:液 柱受到的重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力:小 平面受到的压强: 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因此用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的计算。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 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 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

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来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要点诠释:1.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在连通器内取一很薄的液片AB;AB受到左边液面对它的压力,也受到右边液面对它的压力,AB平衡,根据二力平衡关系有,根据压力与压强的关系有 ,由于AB是薄片,有,所以,又根据,则有 ,所以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相平,若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且不能均匀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将不再相平。 2.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要点五、帕斯卡定律及其应用 1、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一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要点诠释: 1、帕斯卡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现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密闭气体。 2、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就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2、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液压传动 (1)原理 在液压系统的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力,该力对液体产生的压强,由液体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由于大活塞比小活塞的面积大,于是液体就对大活塞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下图)

液体压强的特点

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 知识目标 知道液体有压强,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具准备 水、盐水、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底部和侧壁带橡皮膜的容器、大可乐瓶、水槽、形状不同的容器、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等。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如图所示): 1.水坝为什么要上窄下宽? 2.潜水员为什么到不同深度时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问:这些现象跟什么有关? 生:跟液体压强有关。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液体的压强。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师:在同学们桌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器材:矿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锥子、水槽,同学们可以尝试着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具体感受一下液体压强的存在,并注意观察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看哪个组想到的办法更多、更好,注意先讨论后实验。 学生讨论后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发现学生好的做法。 (1)往矿泉水瓶中注入水,然后在侧壁不同高度用锥子扎上小孔,会发现水从小孔中喷出来,证明水对侧壁有压强,而且我们还发现,下面的小孔比上面的喷得远,说明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2)向塑料袋中注入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同样说明水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3)同样也是用塑料袋,把它套在手上,用皮筋固定住上面,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这说明水的内部有压强,这个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这个实验不但利用了视觉,而且同时还调动了感觉,这一点很好,值得大家学习,他们又得出了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利用矿泉水瓶,在矿泉水瓶周围扎上小孔,然后把它按入水中,发现水从小孔流了进去,同样也证明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生一起总结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多媒体展示)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师:那么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稍作讨论,然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由于有重力,所以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由于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和内部都有压强。 探究点二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那么,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能否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今天的实验,提出你们的猜想?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案例(2016春)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案例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学生是在已经对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有了了解,但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与伯努利原理有关的现象还不清楚,但又感兴趣想知道为什么的背景下来学习的。教材正是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兴趣的激励下,亲身经历科学的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本节从一个小节目的表演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物理规律,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②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认识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②通过探究,获得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初步规律。 ③通过体验,理解由流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 ④通过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略流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感受物理学的魅力,获得对物理现象的 亲近感,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身边现象关注的习惯和对科学的热爱。 ②透过飞机对本节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看到科学原理的的价值,培养科学的价值 观。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升力成因及其他相关物理现象。 教学用具: 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大软管、泡沫、飞机升力演示器,水泵、玻璃管、红墨水,软管、乒乓球、饮料吸管、水、纸杯、白纸、漏斗、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节目表演:“小小泡沫爬上来”(师生合作) 提问:小泡沫能被吸入管子,说明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那么,管内压强为什么变小了呢? 学生分析:因为管内空气有流动,可能引起压强变化。 气体和液体这类可以流动的物质统称为流体(板书),常见的水和空气都是流体。那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2011年中考·浙江丽水、金华卷)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 ) 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D 解析:两次实验中,保持深度和橡皮膜朝向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比较压强的大小,所以小朱研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本题答案为D 。 2.(2011年·山东济宁卷)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A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 2.B 解析:A 、如果研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必须保证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橡皮膜的方向,不符合题意;B 、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一定,深度不断增加,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增大,压强增大.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符合题意;C 、如果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种类来改变液体的密度,不符合题意,D 、实验中没有反映气压的大小变化,不能研究液体压强跟气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 . 3.(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张雨同学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能从这个实验中总结出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两个:

(1);(2)。 3.(1)液体内部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答案不唯一,合理即给分) 解析:本实验中,压强计两管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内有压强;压强计两管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比较(a)、(b)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b)、(c)两个实验,可知,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4.压强计;实验检验;类比;盐水(或其它液体) 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同一种液体水,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大小,即还需要压强计;小雨研究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通过类比法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实验验证(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故需要再增加的器材是盐水(或其他液体)。 5.(2011年中考·重庆卷)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液体的压强》同课异构精品教案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连通器应用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具: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水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课文33页想想做做及用塑料袋装水时塑料袋会胀起来等引入液体会产生压强,引出本课课题——液体的压强 二.新课教学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突破难点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推理、总结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 1.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用压强计测量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有何特点,让学生感知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演示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且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4)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浓度,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推理: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F=G=mg=ρgv=ρgs h P=F/S=ρgh

【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中 学 物 理 教 案 姓名:张玉蓉 班级:物理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初步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探究,认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尝试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 结构特点及重难点 结构特点: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知识应用为目的。 重点: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我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案例、三个小实验和一个动画及几个生活中的现象来突出这一重点。 难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探究活动。 利用一个演示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内容具有浓厚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学生的实验基础较差,感性认识不足。 教学方法:整节课运用“情境引入——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与“应用反思”相结合,指导学生完成好本节课的探究和尝试活动。 教具准备

演示器材:多媒体、硬纸片、蜡烛、吸管、乒乓球,打火机 学生实验器材:硬纸片、蜡烛、吸管、乒乓球,打火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成六大部分:1、新课引入;2、探究新知;3、应用迁移;4、课堂小结;5、矫正反馈;6、布置作业。 新课引入:侦探破案游戏, 讲述鄂洛多克火车站发生的惨案 据铁路史志记载,这条安全线来源于近百年前的一场惨案。1905年冬天,在俄国一个名鄂洛多克的小车站上,站长率全站38名员工身着盛装、手持鲜花,列队站在铁路线两旁恭候沙皇尼古拉二世派来视察的钦差大臣。然而,遗憾的是,列车没有缓缓进站,而是狂风般冲进了“人巷”,刹那间“人巷”倒塌了,数十名员工仿佛背后被人猛推了一掌,不由自主向前倒去。结果造成34人丧生,4人终生残疾。 提出问题,凶手是谁(或者说什么)? 探究新知:气体与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叫流体。 一、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老师:现在我手上有两张硬纸片,我让他自由的竖直静止,现在我向两纸中间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学生:两张纸会分开。 操作结果两张纸不但没有分开,反而靠拢。这一现象打破学生常识上的认识,激发学生追寻原因,求知结果。 分析纸片靠拢的原因,吹气加大了两张间的气体流速,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从而纸内外形成压强差,把纸片向中间压。 二、领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 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小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实验,仔细观察,猜想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归纳后与同学交流。 指引学生做出以下实验; 1.蜡烛、打火机、吸管。把两根点燃蜡烛放在一起间隔五厘米左右,用吸管在两火苗之间吹气。吹得越急两火苗靠的越拢。 2.乒乓球、吸管。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一起间隔五厘米左右、向两个乒乓球

液体压强专题(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典型)

液体压强专题(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典型)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出 p A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 、 B p A 甲、 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 甲 p a a 水对杯底 :p A p B F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水对杯底:p A p B F 杯对地面 :p 'A p 'B F ' A 液体压强专题 (1 (2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水对杯底:p A p B F 杯对地面 :p 'A p 'B F ' A ③容器中未装满水, ①密闭容器装水对杯底:p 甲 p 乙 杯对地面 :p '甲 p '乙 F ' A B ②密闭容器未装 水对瓶底:p A p B F 瓶对地面 :p 'A p 'B F ' A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5)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甲 乙 丙

图 图甲 乙 图图 (6)不同液体、 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酒精、水和盐水,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 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专题二:特殊方法比较液体的压力、压强 压强 2.(1)如图2,两底面积不同的两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A p B 甲 乙 丙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经历用分析推导方式得出液体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 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三、实验原理 由于液体有重力,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处处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四、实验过程 1.准备工作 向玻璃容器中装入普通水(不要太满),将红色水注入压强计的U形管中,到管的一半高度(注入红水时要连续进行,以免在液体中间夹着气柱)。 2.组装仪器 先将微小压强计背面的螺丝上好,并装在方形底座上,然后安装好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检查乳胶薄膜后再将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器和微小压强计的橡皮管用玻璃管连接好。 3.使压强计的金属盒膜面向上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遍液面时否出现高度差,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4.旋动金属盒支架上的旋钮,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观察压强计,看水的内部各个方向上是否都有压强? 5.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9cm),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或朝任何侧面,分别记下U形管两边液面的位置,并求出液面的高度差,记录数据,填入表格。

6.改变金属盒的深度,上移至6cm,再移至3cm处,分别求出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7.比较深度相同,但密度不同的液体的压强,把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3.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六、注意事项 1.压强计放入液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各连接处是否漏气。用手轻按金属盒上的乳胶薄膜,若微小压强计显示出高度差且维持一些时间不变,说明该套装置密封不漏气,否则要检查原因,重新连接或者更换元件。 2.在测试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时,要改变金属盒上橡皮膜的方向,这时应注意保持金属和中心位置的深度不变。 3.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并以液面凹处为准。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命题点 1.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若漏气,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几乎没有变化) 2. U形管中的液面的调平(不平的原因是橡皮管中有气体,应拆开橡皮管,重新安装) 3.判断压强的大小(观察U形管两液柱的两个液面差)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处,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金属盒方向不变,变化金属盒的深度)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相同的深度,金属盒的方向不变,变化液体的种类) 5.液体压强大小计算 6.实验结论: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典题欣赏: 1.(2018?沈阳)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恃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

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14.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硬币跳高”、“吹纸”等实验,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能说出生活中的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2、通过对机翼的观察分析,理解流体表面由于压强差而产生压力差, 从而知道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3、通过飞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认识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会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课前预习】 一、预习要求 预习九年级物理课本91页至93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流体包括和. 2.做14.4—1实验,你发现的现象是 ,猜想硬币飞起的原因可能与有关。 3.做14. 4—2探究,你发现的现象是 ,猜想原因是 。 4.查资料,观察机翼的截面形状,画下来,思考升力产生的原因: 二、预习自测 5.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 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 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 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A.风声是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 D.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屋顶重力 7.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并用手指拖住.然后从漏斗口向下方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 A.掉下来 B.被吹出 C.不会掉下来 D.无法判断 三、预习反思 【课内探究】 一、预习总结,精讲点拨 (一)展示问题,预习总结。 组内交流预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自主合作,精讲点拔。 1.知识探究点一:流体的压强与流速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创设情景§8.2.1探究液体的压强地方二中武京庆一、液体对容器的压强而装有水的容器底面,同样受到水的压力作用,因此水对容器底面也存在压强。那么,水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分析与论证FGmgρVg F mg P S S Vg gSh建模法S S Pρgh下图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象:在同一深度,压强计U型管的高度差相同结论:在同一液体中,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现象:将压强计的橡皮膜分别放进水中和盐水中,压强计U 型管的高度差不同结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特点:底部侧壁液体对容器____和____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也存在压强。深度液体的压强随____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越大____;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例题【例1】如图所示,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如图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是.例题【例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达标题1.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深度,液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B.在同一液体内,

越深的地方液体的压强越大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对容器侧面的压强D.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内部向上的压强为零2.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 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达标题3.如图,盛有盐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4.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图(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达标题1根据图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2根据图b、c可验证: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图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液体压强概念理解专题

. 一、液体压强中对概念的获得与理解 1.左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有压强,并说明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正确有( ) 2.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右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A .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B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C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 D .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 =ρgh 。 表为该同学进行“研究液体压强”实验的记录结果: 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在______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②液体的压强 随深度增加而______;③不同液体中相同深度处的压强跟液体密度______。液体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又具有_______,所以对盛它的容器_______和______都有压强. 3.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可以利用装 有细砂的平底试管来测液体的压强. ① 当试管竖直地浮在水面并且静止不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_____力 和______力,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__,只要测出平底试管和细砂所 受的________及试管的_______,利用公式________算出水对平底试 管底部的压强. ② 此实验中,需直接测量的量是平底试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③ 若往试管中添细砂(仍使试管保持竖直浮在液面上),试管和细砂的重力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试管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压强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试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④ 多次测量的结果证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5. 如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像, 设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ρ甲_______ρ乙(填“>”、“=”或“<”). 二、液体压强计算中液体“深度”的理解 h:从液体的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从上向下计算的。 h A = h B = h c =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内容提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现代教育观念向吻合,但有些课堂打着探究的旗号,实质与填鸭式教学相差不大,更可怕的是部分教师按照探究式教学的几个步骤墨守成规,把探究式教学变成一种新的教条主义。本文结合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不在于提出批评和批判,在于和同行讨论和交流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如何一起为教育这门艺术添砖加瓦。 【关键字】探究液体压强 苏科版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主要内容概括为两个活动,即“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所以学生活动在这节内容的实施中占较大比重,探究式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有它独有的步骤,有些教师往往按步骤行事,为了实现探究步骤而进行所谓的探究活动,使探究式教学这种新方法称为新教条。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乐于探究才是真探究。结合本人的上课,把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作简单介绍。 活动10.4 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实验:指导学生采用底部和侧壁都有开口的玻璃管,在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往管内倒适量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并用手指触压橡皮膜。 师:从力学上讲,你的手指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有被挤压的感觉。 师:由此可见,若水装在容器中,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水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可以怎样去验证?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用下部蒙有橡皮膜的空玻璃管插入水中,若橡皮膜形变,则能表示水的内部也是有压强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用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来验证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 实验:指导学生把玻璃管插入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讨论发言。 生: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上凸起,表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师:很好,通过这位同学的发言,老师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想要验证的话,又应该如何操作呢? 生:(讨论后回答)液体内部向其他方向应该也有压强,可以把橡皮膜朝向各个方向,看它有没有形变。为了解决水进入玻璃管的问题,可以在两头都蒙上橡皮膜。 师:看来同学们很懂得思考,其实要研究液体内部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不仅可以采用刚才那位同学的工具,而且我们有新的工具要隆重登场——压强计。 活动10.5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师:现在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压强计,请大家观察它的结构(介绍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刻度板等),并用手指轻压压强计上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并告诉老师压橡皮膜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操作后回答)手指压橡皮膜后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了变化。 师: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手压得重一些,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大一些。 师: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发生变化,说明金属盒的橡皮膜发生了形变,也就是橡皮膜受到了压强;手指压得重些,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就大些,说明了液面高度差的大小表示了橡皮膜受到压强的大小。只要把金属盒放入水中,改变金属盒的朝向,就可以检验一下液体内部是不是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了。 师: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了吧,但动手实验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应该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