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各种理解

(一)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二)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三)仁:“仁”是儒家管理的核心。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独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比如你不希望自己得大病,也就不要让你的职工在有毒的环境下工作身患重症。“仁”还有“克己”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私心、欲望膨胀,不择手段。“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当中,满足人的需要,即是仁。反过来讲,对员工不友善、不体贴,动辄得咎,人人自危,这不是仁。因此,企业在推进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毕竟,使大多数职工人心不定、得不到实惠甚至失去实惠的改革和管理,不是成功的改革和管理;使大多数职工

感觉到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的改革和管理,是失败的改革和管理。“仁”强调以德服人,以教育培训为主,促其自觉,而不是以消极的、高压的方式使其被动接受管理。管理者必须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使改革和管理措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仁”有两种体现:“内仁”和“外仁”。“内仁”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待之以仁。但企业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关系,即与外部的关系,如: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同行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经销商或消费者的关系,等等。“仁内”,是追求“内圣”的境界;“仁外”,是为了达到“外王”的效果。“内圣”才能“外王”。那么,在对外关系上,企业如何“以仁为本”呢?对国家、对社会的“仁”,就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这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本的功能,也是最基本、最大的“仁”!企业必须尽力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亏损是不人道的。其他如诚信守法、遵章纳税也是“仁”,做好安全、环保、节能工作等也都是企业的“仁”。不加强安全管理,不进行环保治理,对员工是“不仁”,对社会是“不仁”,对国家也是“不仁”。这种“不仁”有时上升到触犯国家法令的地步了,法律就要追究责任。对同行业厂家的“仁”,就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免得两败俱伤,而要引入“竞合”理念,建立起双赢模式,在适度竞争中促进行业发展,共同富裕。无序的竞争只会使双方都陷入“窘境”,路越走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里。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的是对别人的“仁”,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仁”。对供应商的“仁”,就是不能一味地“压迫”(从本质上讲,一个企业利润的取得,总是建立在对上游的“压迫”和对下游的“剥削”之上的)。因此,企业开展目标成本管理,不能把降低成本的重点一味地放在压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应该更多地放在内部挖潜上。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再低总有一个极限,太低了质量就难以保证。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把供应商压得无利可图了,致使其不能维持经营,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设身处地地想,我的产品购买者对我采取这种方式,我也不会高兴。所以必要的时候,对供应商应采取一种“仁”的态度,适当让利,适当扶持发展。供应商多,企业自身采购余地就大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经销商(消费者)的“仁”,就是要适当克制自己的“剥削”欲望,适度谋利而不是超额榨取。短期内榨取超额暴利,只会缩短这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利小于弊。因此,对产品要有一个理性的利润判断,企业要在合理的利润与欲望中的最大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应该是谋求“合理的最大利润”或者是“最大的合理利润”。供、产、销之间是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利益,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强买强卖,这也是“仁”的表现。能够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好的价格、更让上帝满意的服务,这是更进一步的“仁”了。“仁”有“大仁”“小仁”之别。有时对小部分是“仁”,对大多数、对全局就不一定是“仁”,所以“小仁”要服从于“大仁”。比如现在企业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小部分人暂时会失去一点点利益,这是为了将来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小部分人的不稳定,是为了使大多数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今后能够生存得好一些,过得更安稳一些。否则,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加入WTO后国外“大鲨鱼”的闯入,企业生存都会很不容易,那时必然造成全体的窘迫。所以,有时看上去是“不仁”,实则是“大仁”。对“仁”也要辩证地理解。“仁”并不是一味地散漫放纵,“仁”也强调严格管理。“仁”、“礼”不可分。孔子所说的“礼”,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仁”虽然以一种宽松的方式、提倡自我管理的方式出现,但当自律失效的时候,孔子也强调“是可忍孰不可忍”,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该严格管理的地方还是要严格。这里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掌握了“仁”与“不仁”之间的“度”,就是理解了“中庸之道”的真谛。

仁者爱人

一、两个孔子

孔子本人没有写下专著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的文字工作主要是整理古代文献。他自己本人的思想,由他的学生记述下来。这一点与在他死后十年出生的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相似,而他们活的年岁也几乎相同,都相貌不佳,都很关注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在西方,苏格拉底有“第一个教师”的美誉。这让我想到,现在有一个时尚的名词叫文明冲突,但实际上,不同文明的发韧,其相同、相近之处其实甚多。

孔子生前不太得志,这不奇怪,有远见的思想,超前的思想,在思想者活着时,人们理解不了。苏格拉底更惨,最后是因他的思想被判处死刑,喝毒酒去了。但在孔子死后,他的思想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千百年来占据着统治地位,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族精神的形成,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而苏格拉底在希腊,却没有取得这样的地位。

对这一现象,可以从个人能力,社会政治,或民族性格等方面作解释。比如说,孔子的能力比苏格拉底高,所以影响就更深远。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对他们这样一些顶级思想家来说,比较个人能力的大小没有意义。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研究课题,也各自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当然,可以认为是记述他们的言行的学生的能力不同。孔子的学生是如实记录,而苏格拉底的学生的记录,却是创造性的。在柏拉图的著作里,分不清那些话是苏格拉底说的,那些话是柏拉图自己的思想。结果在西方哲学史中,柏拉图的地位比苏格拉底还要高。

这个解释固然是一种解释,却不能解释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在中国,不仅老百姓推崇孔子,官方也推崇孔子。而不少当官的人本身就是儒生,在封建时代,当官的利益与平民百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是有冲突的。可是,利益冲突的两个集团的人都推崇孔子,就有点让人生疑。或者孔子的思想表现了永恒的人性,或者统治者所推崇的孔子与老百姓所推崇的孔子并不一样,是两个孔子。我比较倾向于这种解释。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刚毅、木讷近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之多。毫无疑问,如果说孔子的思想表现了永恒人性的话,那么,这永恒之人性首先就体现在“仁”字上。

中国语文有一个不够清晰明确的特点,这是由提高信息传递量的需要决定的。因此,对一些词汇的理解,就容易产生歧义。孔子对“仁”字作过多次解释,总还是让人觉得不够清晰方。孔子当然知道自己要表述些什么,他的学生也应该明白他说了些什么。因此,他们在作记录时,是把主要的东西记下来,把孔子的思想体系记下来,而对那些他们觉得很简单的,大家都自然明白的东西,作为不重要的内容省略。总不能把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于是,过了一、两代人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变化,原本大家都清楚明白的很基本的东西,反而变得不清楚,不明白,变得难以理解了。

所以,传统里统治者所理解的“仁”和被统治者所理解的“仁”是两个不同的“仁”。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因误解而信奉了名字相同的两个孔子。当然,也不排除统治者因统治需要而故意歪曲孔子的思想,从而制造出两个孔子。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则是偶像。

二、仁者人也

《礼记·中庸》写道: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

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鲁哀公和孔子谈论政治,这是孔子最喜欢的话题。在孔子的学说中,政治学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周游列国,为着的就是要实践自己的政治学说。临终前七日,孔子负手曳杖而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歌罢又曰:“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政治是孔子一生思考的重点,不能实践自己的政治学说,也是他一生的遗憾。

孔子侃侃而谈坐而论道,从周文王和周武王为政谈起,谈到人、道、天、君臣父子,最后谈国家治理。对这次谈话,孔子作了充分准备,谈话内容丰富而又思路清晰。就在谈话中,孔子定义他的核心概念“仁”就是“人”。

可是,何“人”为“仁”?

孔子先谈“为政在人”。这里,他说的“人”显然是指为政者自身,一个客观地存在着的物质的人。然后,孔子逻辑地推演下去:“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如果作为推演结果的“人”还是指客观地存在的物质的人的话,就逻辑推演就成问题了。古代中国虽然没有逻辑学,但人们还是能自觉地运用逻辑原理进行推演的。所以,“为政在人”与“仁者人也”,前后两个“人”应该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说前者是物质的客观的人,后者就应该是在物质的人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非物质的概念。而因为谈的是政治,这个概念就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

《孟子·尽心(下)》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心中对“仁”的理解和孔子的理解一样,“仁”就是“人”的非物质存在的具有人的共性抽象出来的某个政治概念。朱熹《孟子注解》说:“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

按朱熹的意思,“仁”就是做人的道理、准则或规则等等,“人”是物,是人的客观存在。朱熹对“道”的注解比较贴合孟子的意思,但对“仁”的注解,却是与孔子的意思不符。朱熹对这句话的注解的可取点,在于他正确地认识到了“仁”不是指人的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人的共性的一种抽象,但是他把这种抽象错误地理解为做人的“道理、准则或法律”。

对这个抽象的“人”的概念,今人有认为指的是人性。这类理解可见诸于一些《中庸》白话解书籍中。按这类理解,仁者,人性也。但人性通常指人天生的,具有固定不变的共同本性,并不是一个政治概念。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孔子和鲁哀公此时畅谈的是政治问题,所以,与“仁”相关的抽象的“人”,应该是一个政治概念才对。而我认为,这个政治概念,就是在人性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的权利。

所以,对“仁”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仁也者,人之权利也。”

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当我们理解了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就是“人权”的意思,孔子政治学说的体系我们就清晰许多了。

我们继续看孔子的推演:“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这几句,话不多,理却深。

政治的好坏,取决于为政者,也就是当官的。因此,选拔什么人当官,就是重要的政治课题。但孔子只是宏观地谈论官员选拔,而不是谈选拔官员的具体措施和具体方法,只是说,选拔官员应该依据什么标准。孔子的选拔标准就是“身”。“取人以身”,“身”在这里不作物质的身体解,而是人的身体所承载的人的属性。比如,人的思想、人的品德、人的性格、人的行为等等。或以通俗的说法,就是“为人”。就是要根据人的“为人”来选拔官员。“修身”是让人们具备良好的“为人”。“道”,是人们“修身”的规范,就是做人的“道理或准则、法律”等等。但这些人们用以“修身”,规范自己“为人”的道德、法律,又是依据什么标

准制定出来呢?就是“仁”。“修道以仁”。“仁”不是做人的道理,而是制定做人的道理或准则的精神基础。用现代语文来话,就是道德精神和立法精神。朱熹把“仁”和“道”搞混了,把“道德精神”当作了道德,把“立法精神”当成了法律。但孔子要说的,是社会的道德,法律等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以建立在“仁”的基础上,就是要体现“人权”。

人有多种权利。比如,吃、喝、拉、走动以及放臭屁的权利,这是人的自然权利。也有与别人交朋友,谈恋爱权利,这是人的社会权利。道德法律的规范总有个先后次序,人权在道德法律上的体现,也存在权重和先后的问题。那一项权利是最重的呢?

孔子《论语·学而第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君子”,就是社会上有文化的,有权力的人,要专注于根本的事情。本立起来了,其相关的道理、规则,才能够产生。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之本,“人权”从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中产生出来。

孔子的人权观与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不同。西方的人权观我们现在比较熟悉了,就是强调人的孤立个体的存在权利,而孔子的人权观并不特别强调个体的这种自由权。东西人权观的差异,是因为西方人权观出现得较晚而造成的。西方人权观出现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这时,西方世界受中世纪一千年的神权统治,被压制得喘不过气来了,所以,人性的张扬就成为很受珍视的权利。而孔子时代,社会气氛并不压抑,百家争鸣,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不但各诸侯国间时常打仗,就是在诸侯国内部,君权也很有限,犯上作乱的事时有发生。那时人们其实是充分享有个性张扬的权利,孔子实在没有必要特别向社会呼吁让人们拥有一项人们已经充分享有的权利。

因此,孔子从更根本的出发点来思考人权问题,这就是人的生与死。

《论语·子罕第九》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那过去的,就如同眼前之河水,流去了,不分昼夜,也不再回头。孔子这样对身边的学生叹息说。眼前一个景色,就让孔子发出这样的感慨,也可见人的生与死,是孔子思考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个年代,平民的自由权利也是不存在问题的,当然,没有任何个人权利的奴隶除外。但是生存能力,却是比较脆弱的。父母不养育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会死掉。但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较少,在天性上,人生下孩子,一般都会把孩子养大。而孩子长大了不赡养父母,那失去劳动能力的长辈就活不下去了,而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是比较大的,所以,孔子强调“孝悌”为人权之本,是从人的生死问题产生出来的。

孔子本人的思想是发展的,以孝悌为仁之本,还是比较片面的,而在他思想成熟时,他的观念就很辩证了。比如,他跟鲁哀公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孝悌为仁之本”思想的发展。

“亲亲为大”里面有两个亲,一个亲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另一个亲是子女对父母的“亲”,不再是只片面地强调晚辈对长辈的孝悌。此外,“亲亲”还表示一种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亲”。作为一种权利关系的表述,就是小孩接受父母抚养的权利和老人接受子女赡养的权利。如果用责任的方式来表述,就是父母抚养子女的义务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而这种权利和义务,为最大之人权。权重最高。

四、仁者爱人

《孔子家语·卷二》记载:

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子贡入,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古代汉语,词性复杂。同一个字,用在某一处是名词,用在另一处,则是动词。这是儒

家学说容易被人误解的原因之一。在这段记述中,“智者”、“仁者”,是名词还是动词?许多人会认为这是名词,表示有智慧、有仁义的人。但这样的理解,孔子的学生们的说话就不好理解了。比如,子路回答:“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如果“智者”和“仁者”分别是名词,子路的回答就变成:“有智慧的人使别人知道自己,有仁义的人使别人爱自己”。这样,“智者”和“仁者”就仅只是一个老师而已,这样的回答太肤浅,恐怕孔子就不会称赞子路为“士”了。

在这里,“智者”和“仁者”,都是一个动词,表示追求智慧和仁义。所以,孔子的问题其实是说:“追求智慧会怎样呢?追求仁义又会怎样呢?”一种启发式教学。

子路回答:“追求智慧可使人理解自己,追求仁义可使人爱自己。”

子贡回答:“追求智慧可使人理解别人,追求仁义可使人爱别人。”

颜回的回答是最不好理解的,但是,从三人回答的差异中我们可以逻辑地知道,颜回的回答就是:“追求智慧可使人理解自己和别人,追求仁义可使人爱自己和爱别人。”

孔子称赞子路和子贡为“士”,是他们都认识了事情的一个侧面。孔子称赞颜回为“士君子”,是因为他的回答最全面。

正如前文所说,“仁”就是人之权利的意思。所以,“仁者爱人”的意思,就不是说有仁义之人应该怀有爱人之心。而是说,追求人之权利,就要爱人。爱是人实现人权的方式。“自爱”也不是表示爱自己,而是表示尊重自己之人权和尊重他人之人权。

《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里的“仁者”,也不能作有仁者解,而作追求仁的行为解。翻译过来就是: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得到好处,这样的行为算‘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这是‘神圣’的行为!连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的行为,就是自己在计划实现自己的好处时,也让别人有计划的权利。在实现自己的好处时,也让别人有实现的机会。推己及人,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就是‘仁’的方法。”

这再次体现了孔子在人权问题上的辩证观。人权不能自己一个人实现,而应该大家同时实现。人不能只尊重自己的权利,还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对“仁者”的动词的解释,也可在孟子的表述中见到。

《孟子·离娄章句下》:“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在孟子的理解中,此处“仁者”也不是名词,如果他是作名词理解,他的表述就应该是“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而他说的是:“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如果有炉者是个名词,那么,仁者就一定不是名词。

此外在这里,“礼”也不是表示现代语文文明礼貌的意思,而是表示法律的意思。

所以,孟子的原话应该这样理解:“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在于他存放在心里的东西。君子是把人权放在心里,把法律放在心里的。追求人权,就要爱人。遵守法律的人,就会敬人。你尊重别人的人权,别人也会尊重你的人权。你尊敬别人的存在,别人也会尊敬你的存在。”

“己所不欲,勿使于人,是仁者所为,”所表示的,将己所不欲施于人的行为,就是侵犯人权的所为。也就是仁者所不为了。

所以,在孔孟看来,“仁”是人权和对人权的追求。爱是尊重人权,实现人权的方式。没有爱,就没有人权。孔孟之道是一种博爱思想,富于基督精神。所以,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当然,孔孟所倡导的爱和基督所倡导的爱是有区别的,基督的爱是对神的爱,孔孟的爱是对人的爱。

五、克己复礼为仁

法律是把一个社会组织起来的规章制度,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之成员,都必然地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论是哪一个种族,不论是哪一种文化,我们只见到有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法律形式的社会,而不曾见过一个是真正地没有法律的文明社会。所以,儒家的“礼治”并不是不要法律。法家的“法治”是法治,儒家的“礼治”也是法治。法家和儒家的矛盾,不是要不要法律的问题,而是实行怎么样的法律体系的问题。法家要实行的是成文法体系,儒家要实行的是习惯法体系。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里“礼”的现代语文解释不应是礼貌,而是法律。前文已经论证过,“仁”是一个政治概念。

颜渊问仁。就是问孔子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之人权或保障自己之人权。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意思就是通过约束自己遵守法律来实现人权和保障人权。即人之权利,是通过遵守法律来实现和通过遵守法律来保障。因为“修道以仁”,法律是根据人权精神制定出来的。只要人人守法,人人之权利都能得到保障,所谓“天下归仁”。

孔子的思想体现出了一种平等人权的想法,也再次体现出他的人权辩证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不侵犯他人之权利,你就能获得自己之权利。因为,你侵犯他人之人权,你就触犯法律,自己的人权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下一句,就是“己所欲者,亦施于人”。这是奉劝他人要尊重别人之人利,不要侵犯他人之权利。而人也在尊重他人之权利中,获得自己的权利尊重。当然“为仁由己”是有个前提的,就是“修道以仁”,法律要以人之权利为建立基础。

为什么要“复礼”?

这由习惯法的法律体系的特点所决定。习惯法是案例法,需要有历史的沉淀才能成法。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到处“礼崩乐坏”,人们都不遵守法律,社会不成其为社会。因此,当年象孔子、商鞅这样一些少数的知识精英,痛感社会动乱,敏锐地意识到要重建社会的法律体系。

但是,他们走的路线不同。孔子要重建习惯法体系,就是“复礼”。商鞅等法家则要建立一个新的成文法体系,要立新法。他们的矛盾对立很尖锐,主要是他们的立法目的不同。孔子复礼的着眼点是人权,商鞅立法的着眼点,则是发展经济。

儒家的“礼”以人之权利为基础,相对地,法律对民的约束力度较弱,而对君权的约束力度较大,特别是孔子还有这种权利平等观的思想。因此,要在一个社会里形成统一的法律意志,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法家的“法”却不这样,法家的“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尊重人权而强化君权的。比如商鞅变法,保甲连坐,一家犯法,十家治罪,是极度侵犯人权的法律。商鞅变法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法治,而是因为它通过刑峻法役使民众。这样,在短期内,秦国生产率提高了,经济高速增长,国力迅速加强。这是秦所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但也是秦所以迅速败亡的原因。过度役使民众,导致民怨鼎沸,陈胜吴广起义。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是很明智的选择,确是一代明君。

由“亲亲为大”的自然权利出发,类比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就构建起他的政治体系了。他继续跟鲁哀公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孔子对法律和道德的理解相当深刻。他认为,法律(道)是怎样确立出来的呢?就是根据君臣父子昆弟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的。知、仁、勇是不能用法律规定下来的,于是,他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就是“德”。孔子先设下一个关于道德的最高标准,认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充分的权利以及高度的勇气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当然,孔子明白人们在实践上是不可能根据一个人掌握了多少知识来判断他具有了多少道德的。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一种判断标准,不问结果,人只要努力学习以求获得知识,人只要身心力行去争取自己的权利和保障他人的权利,人只要敢于拒绝羞耻的事,不做羞耻的占,就是有道德的了。法律是对人的基本规范,道德是对人的最高规范。作为政府官员,应知斯三者。

六、政者正也

在人之权利基础上把法律确立下来后,紧接着的,就是考虑执政者应如何依法施政的问题了。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而社会管理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是否遵守道德法律。

《论语·颜渊十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里有三句话。

《朱熹集注》注解第一句,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胡氏曰:“鲁自中叶,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据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之溺于利欲而不能也。”指孔子回答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基于季康子个人行为不端的原因,告诫季康子为政先要己身正,为政者自身正了,别人还敢不正吗?

《朱熹集注》注解第二句:言子不贪欲,则虽赏民使之为盗,民亦知耻而不窃。胡氏曰“季氏窃柄,康子夺嫡,民之为盗,固其所也。盍亦反其本耶?孔子以不欲启之,其旨深矣。”夺嫡事见春秋传。意指孔子的回答是要启发季康子不要贪婪,只要他自己不腐败,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盗了。

朱熹的注解对宋以后的儒学影响很大,但他这两句注解却是错的。就第一句来说,季康子问孔子的是怎样执政,是个一般性的、宏观的问题。孔子没理由就这个一般性的政治问题,以品评季康子的个人品格作为回答,这样就牛头不对马嘴,并不是政治的回答。第二句季康子问的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是怎样治理偷盗的问题。而按朱熹的注解,孔子的回答是把社会上出现盗窃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季康子个人身上,只要他不贪了,社会上也就不会有偷盗之人。可这样的回答也不是在谈政治,不是在谈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追究季康子的政治责任。按朱子的注解去理解,实在看不出孔子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就是在指责别人而已,这与孔子历史上的圣贤之名实在差距太大。而如果孔子的回答确实如朱子所理解的那样,也不明白季康子还有什么必要继续请教孔子,因为,孔子所有的回答季康子都可以知道,就是指责他个人而已。

《论语》所有涉及政治的谈话,都是孔子经深思熟虑过的,也都是他的政治学说的逻辑的表述。口语记录,不等于孔子的学说是没有系统性的,是随意闲聊的片言只语。要是孔子总这样随意地闲聊而没有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想不出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学生追随他,也想不出他们能学到些什么。

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最能理解孔子思想,在当时原始的书写工具的历史条件限制下,他的记录,也不可能是一本流水帐,而是需要精心整理的。所以,这里“政者,正也”的“正”字只有一解,就是“公正”的意思。

“政者”也是动词,“政者,正也。”表示施政要公正。“帅”是统领之意,“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表示只要执政者本着公正的精神施政,谁还会行为不正呢?执政者公正地施正,民众就会对法律有信心,当然就会自觉地按道德法律的要求去做。

朱子是大儒,是儒学家,却不是政治学家,所以,朱子对《论语》误解之处还是甚多的。

《论语·为政第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朱熹注解》“道,犹引导,谓先之也。政,谓法制禁令也。……一说,格,正也。书曰:‘格其非心’。”

根据朱子的这段注解,今人也有把孔子这段话大意翻译为:政治领导人民。为政者制定施政条文,令民遵行。民众如有不遵者,就用刑罚来整饬之。这样得到的效果,是民口服心不服,罚稍弛,民则犯法,而不以为羞耻,是为无耻。而以道德导民,如有人不从政令者,则以礼整饬之。如此,所得的效果,便是民“有耻且格”。“格”按“正”解,就是民众有羞耻心,行为不出格,合乎道德法律要求。

但是这样的解释,只能说是贴近孔子原意,是贴近,并不正确。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回忆一下孔子曾说过的话:“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果这里的道以引导来理解,就变成“用引导来修身,用仁来引导”,意思不清晰。是否可以认为两处的“道”含义不同呢?象“正”字,前一个表示公正,后一个又表示行为端正。

这也不可以,“道”不能有两种解法。因为,“道”在当时学术界是一个已经通行的,有固定含义的基础的哲学概念,表示规则、规律之意。如老子在《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其中的“道”就作规则规律解。如果孔子和老子两人在这样基础的哲学概念上都使用不同的词义,我们只可能认为他们不是同代人了。当然,“道”作“引导”解仍是贴近原意的,因为,道德法律本身就有引导人的作用。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应这样理解:“‘道之以政’表示如果规章制度只是根据执政的需要来制定,就要用刑罚的方式来令民众遵守制度。但用刑罚来使民众守规矩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让民众没了羞耻感,没了主动精神。这时,对一些没有规定或无法规定下来的不好的事,就会不知羞耻地去做。而‘道之以德’,就是按‘道德’的要求来制定规矩,即制定规章制度的目标是鼓励人们求知,让人民拥有权利,让人养成勇气,这时人们有了知识,有了权利,也有了羞耻心,就能自觉守规矩,不需要因为恐惧刑罚才去做出合乎道德法律要求的行为。”

有了这样的理解,回过头来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说朱子的注解有错误。

第二句:“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不能按指责季康子的意思解,因此,就只能是这样意思:就像如果先生是没有去偷窃之欲望的,那么,就算有人出钱请你去偷,你也不会去。所以,这一句孔子告诫季康子的,是要想办法形成良好之民风,使人们内心不要产生偷的欲望。而不是说季康子不贪,民众也就不会去盗了。这可看作是孔子本人对“道之以德”的注解。

第三句话季康子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把不守规矩不守法的人杀掉,以就守法的人,怎么样?就是要通过杀来使人们不敢产生偷的欲望。季康子的这个问话,其实是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注解。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先生执政,又何须用杀,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内心的欲望善良,民众自然也就善良了。即执政者须以身作则,起好榜样的作用。由此,才可能逻辑地得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七、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与法家不同,注重人性,注重人的自觉性,让民众有自主精神,而不是滥刑。但不用刑,怎样才能让民众自觉守法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办教育,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使人们能辨是非,懂善恶,这样,才能自觉守法。《论语》里一部分篇幅,谈的就是教育,孔子把求知提到了德行的高度,教育的发展是实现孔子“仁政”理想的重要的社会条件,而孔子自己也是个实践家,躬身力行,大办教育。

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深层原因现在变得好理解了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游说秦孝公变法,三次晋见秦孝公,秦孝公由打瞌睡到兴高采列,孝公宠臣景监很惊讶,问商鞅说:“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商鞅一语道破天机。他知道自己那一套强国方法见效快,但是,却要以侵犯人权为代价。所以,“难以比德于殷周”。依儒家那一套治国,先教育民众具有知识,然后形成良好习俗。又得重视人权,用时太久。当然,更重要的是儒家的“礼”是习惯法,导致要以前朝先例约束本朝,不利于新兴政权之权威,秦始皇是不得不烧了。

不过,中国之强大,单有秦皇朝之武力是不够的,像亚历山大帝国这样一些用武力建立起来的伟大帝国,人一死,帝国就迅速分裂。幸好中国还有个汉武帝“独尊儒术”,使统一的中国有了自己的文化核心,并因为这个核心而产生民族融合力。如果说“焚书坑儒”使中国有了统一国体,“独尊儒术”,又使中国有了人性化的思想和文明。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其所着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介绍孔子说: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在孔子看来,两个最重要的德行是“仁”和“礼”,……“仁”有时被解释为“爱”,……礼则是举止、礼仪、风俗、礼节、礼貌等规范的总称。……孔子的基本观点极其保守。……规劝统治者和人民都回到美好的旧道德标准上来。……因此孔夫子是一位比自诩的还更具有创造精神的改革家。……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孔子为什么对中国有着巨大的魔力。第一,人们都无容置疑地认为他为人真诚,个性完美。第二,他不偏不倚,讲求实际,……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然而作为政治哲学,实践证明它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这种哲学为保持国内和平和繁荣所起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佳的地区。

迈克尔·H·哈特的介绍相当详细,但当他最后下结论时,就露拙了。凡中国人都清楚,孔子对我们的吸引力,不在于他的为人和他的个性,孔子的为人和个性,我们其实知之甚少,孔子吸引我们的,是他的伟大的学说。

“仁”就是人之权利,当“仁”成为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人权的行为的时候,“仁”就上升为德行。“礼”是由举止、礼仪、风俗、礼节、礼貌等规范组成的习惯法体系。“礼治”不是表示只要道德不要法律,而是要采用习惯法体系的意思。孔子并不保守,更不是极其保守,他不是相信黄金时代在往昔,而是习惯法需要由先例组成。迈克尔·H·哈特自己也怀疑孔子是保守的这一判断,他对孔子是保守分子的判断没有肯定的信心,所以又说孔子其实是“一位比自诩的还更具有创造精神的改革家”。如果孔子的学说是如迈克尔·H·哈特所理解的那样是一部不重视人权的学说的话,中国就不可能成为地球上治理得最好的地区,而中国周边的国家,也不会接受这种轻视人之权利的政治学说。

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半部《论语》,一半是政治学和法学,另一半是教育学。孔子首先是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其次是教育学家和教育家。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仁者爱人》教案 教学目的: 、研读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 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 、导语:上节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 2、板书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识记: 輗( )

軏( ) 惮( ) 硁( ) 狷( ) 筲( ) 便( ) 狎( )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便辟:惯于走邪道。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与反思 仁者(第二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基本信息主题与工作单位《论语·仁者精选(第二课堂)》蓝旭302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于《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与理论,经过2000多年的潜移默化影响,许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与理想追求例如,本文中的“仁慈的爱人”仍然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仍然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宝贵精神营养。首先,当教材分析要引导学生思考孔子“仁”的内涵时,他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意义二是“仁爱”的境界和“仁”的标准是本文的难点,这就要求教师查阅更多的资料,与学生讨论“仁爱”的内涵。☆情感分析专业的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四篇课文,对儒家思想和《论语选读》的句子特点有一定的了解。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习惯于听而不是说,所以他们应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理解孔子的“仁”的含义和他对生命的尊重,“仁”的境界和“仁”的标准明确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博爱的异同。掌握“纲、相、匡、微、气、精”的含义,重点讲解“相、气、微”的含义和用法背诵第5.26/14.17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孔子“仁”与墨子“兼爱”的异同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和总结第1-5章通读任:(情人)教师的活动和学生行为的预设说明学生回答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及用什么基本概念来设计复习前一节课内容的意图 1.这篇文章的哪些章节写的是对人的爱?孔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爱”?说出学生要阅读的这部分内容老师板书:请大家不要问玛儿,学习第6-10章,把死者家属与盲人音乐家、老年人、

穿衣服的人和盲人联系起来。孔子不爱他的父母吗?如此关心他人和对待父母,他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孝在入口,孝在出口”补充了“孝在曾子”的故事。1.大声朗读第7.27章,清楚地表明孔子对动物的爱是有补充的:“圣贤以度取物”和“三驱以度思”。结合当前的三个章节,研究关于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十个章节的主题,加深对孔子的人文思想、尊重生命等词语的理解,如“举目四顾”2。1.这三种爱有什么不同吗?有等级吗?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爱人民,爱人民,爱事物”。板书总结了以上第四部分。总结以上第2部分。结合课后练习2,区分儒家“仁”与墨家“兼爱”。易中天认为,儒家仁爱包括爱(基础)、忠恕(方法)、慈悲(底线)和文本内容。1.一起读第14.17章,然后问:管仲做了什么?子贡和孔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子贡因为不忠而无情。孔子之所以无情,是因为“助人为乐”和“民有所予”。因此,任二。结合练习册P21,讨论分为小组:管仲是课堂讨论环节的设置为仁与心。目的是5。讨论:管仲仁是各组发言的代表。对教师的考察和理解表明,孔子的仁与礼有一定的矛盾,但两者在主要方面是一致和统一的。最终,这种大规模的信件归结为“人”,体现为“爱人”,能做的就是“仁慈”孔子对“仁”和“以仁为衣”的认识是灵活的。2.首先,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对子仁思想的理解中来。孔子认为管仲不懂礼,但肯定了他的仁。在活动中,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向孔子 和孟子解释儒家思想,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了解。 1年以前的孔子思想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对文本内容进行了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杂说 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他的内容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首先说,孟子是孔子非常优秀的学生,“仁者爱人”的提出,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体现。写作已经开始,我只好不得已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我想到,仁者爱人的首要观点是对人出发,他并不是对待金钱又或其他事物,说明人是儒家重要表达对象。其次是爱人,爱,当然不是指喜欢之类的异性之间的关系,爱,应该是种仁慈,是说我们要怀有慈悲之心去关爱他人。爱人的主体是仁者,说明爱人是仁者的重要体现,而他反过来却也暗示着仁者是爱人的这一属性。 原本在我但看来,仁者就是善良和博爱的属性,当再看看孟子的话,他说仁者不仅是充满善良和爱意的人,更重要的是,仁者是智慧的,而人格魅力就是其霸气了。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再来回味他的话,很明显的是我们都可以明白他说的话,他就是说关爱他人的人,他将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他将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虽然我们都很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作为圣言,它拥有重要意义。 仁者爱人不只是说给老百姓听的,那些古代的文人(可以泛指读书人,应该包括孔子孟子之类的人了),都很希望自己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大部分的文人的抱负是:倘若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则不仅能升官发财,还能高高在上,得到他人的膜拜。然而还有另一部分的人,他们是有着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我们说的圣人,他们期待着那一天尽快到来,如果统治者可以选择“仁者爱人“的思想,他们就是会善待百姓的,当然百姓的生活就会愈见幸福,而统治者则又得到百姓的爱戴,这是难得的安居乐业。刘备因为懂得人心的重要性,友好对待百姓,最终获得人民的爱戴,秦朝灭亡的悲剧无不与秦始皇的暴政有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他的深远意义在这些典故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代企业的发展,马云的阿里巴巴非常成功,甚至拥有阿里巴巴股份的员工因为阿里的上市而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往前说,阿里成功后,马云并没有独揽股份,而股份的分散则会使他更赢得员工的信任。团结合作,上下一心正是使得公司不断强大的原因。 因此,直到今天,上千年的儒家圣言仍然不会遭遇淘汰,这说明真理是不会因为历史的改变而改变的。我们大学生,二十几载过去了,我们一路在成长着,成长的道路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我们则需要有爱人的情怀,倘若相扶相持,集思广益,一路下来后,我们可以学习到的则会很多。然而,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所谓爱人,并不是打着爱人的口号去帮别人作弊,去帮别人打架,如果没有本着理性的头脑,只有一颗火热的心,就会走错方向,其结果就在害人害己。因此,爱人也需要理性。 我们要知道的还有,我们要知道仁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看看孔子说的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也就是说,孔子办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 陈述。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 “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②(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 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 ③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 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君子之风》 ?①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2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 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 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 ?③1.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安贫乐道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 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 这一比喻义的? ?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 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完整版仁者爱人高考复习资料2018教师版

》高考复习资料之四:仁者爱人《论语(选读)一、复习目标)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1 )了解“忠恕”内涵,认清孔子“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2 (3)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二、课文梳理1.解说“仁”的内涵——忠恕对己(修身首要,学文次要)入则孝章(1.6)——孝弟立本,谨信持身,爱众亲仁弟子,对人)——(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章)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章(5.12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36.30.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5.26)立志于仁:颜渊、季路侍章(言行求仁:厩焚章(10.17),问人不问马,以人为本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7.9) 师冕见,及阶章(15.42)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章(9.10) 子钓而不纲章(7.27) 4.评价“仁”的标准 管仲非仁者与章(14.17)——重大节轻小信(孔子认为仁的最高标准是看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5.探讨“仁”与“圣”的关系——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 《论语》全书大都说“仁”大于高于其他范畴,如大于高于礼、义、忠、信、亲、庄、敬、恭等等。唯独此处提出更大更高的“圣”的范畴。这恰好说明,“仁”主要是指一种心 理情感和精神境界,“圣”则因包括外在功业的整个客观成就,所以“大”于仁。由此亦可 见孔子颇重“博施于民”的功业成就。 ——李泽厚《<论语>今读》 三重要思想 (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教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与“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知礼”孔子否定管仲另一方面,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 也像国君一样建立“三归”、“反坫”、“塞门”。 (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的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了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高中语文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之《论语》

《仁者爱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积极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能力目标通过多方式诵读来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德育目标 从语气语调来探讨人物的性格从而理解“仁”的含义 探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难点探究“仁者爱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流程:(1、设疑自探 2、解疑合探 3、质疑再探 4、运用拓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仁”字导入新课:“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仁者爱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论语》来领会孔子是怎样“仁者爱人”的,大家把书翻到23页,总共十一则,今天我们来研讨一个问题就是:“仁者”如何实现“爱人”? 二朗读课文,归纳字词句式 请学生朗读5——11则,把重要字词画出来 1、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 特殊句式 2解疑合探 3质疑再探 4作业训练 三,小结 重点掌握本课文言现象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2、(一)设疑自探 预设问题 1. “仁”的根本是什么?(1.2) 孝弟这两点做好了才能做学问,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死读书。所以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 2. “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这个核心不是孔子自己说的,而是他的一个叫曾参的弟子说的,就是“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做到这一点难不难,你能做到吗?我知道有个人做不到,这个人是子贡,这是孔子告诉我们的。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是子贡很得意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这是子贡很得意地讲自己学问修养的心得。他说,我不喜欢人家加到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有同样的情形加到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觉得不高兴,因此我也不骂任何人。换句话说,别人给我的痛苦、烦恼,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加给任何一个人痛苦、烦恼。你说一个人够做到这样的修养,多了不起!他向孔子报告了自己这个做学问的可贵心得。“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呀!再下一句虽然没有写出来,但隐约中包涵有孔子自谦的意味,等于说,就算我为师的也不能完全做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为什么呢?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是活着,一定烦恼了别人,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所以子贡说了这些话以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的。人活在世界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人,甚至妨碍了别人。不过,如能常生警觉,想到妨碍了别人时,尽量少妨碍一点,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所以说,绝对无私,绝对无欲,是做不到的。 3. 对“仁”的理解(6.30) “仁”的更高程度是“圣”,这是很难做到的。子贡讲的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在孔子学生中,只有子贡敢讲这句话,因为他的钱很多,所以他敢吹这个牛,假如我博施、济众,老师,怎么样?可以算得是你所标傍的仁慈吧?孔子对子贡这个问题的答复很妙,他说,你说的这件事,太伟大了,岂止是对仁来说,实在是永远做不到,做不尽的大事业,我也做不到,就是古代圣帝明王如尧舜一样当权的人,也做不到。问题是在于一个人想做好事,绝对大公,很难很难,是做不到的。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我们大家要注意,三民主义的思想,就是从儒家这个思想来的。儒家的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需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他,我们三个有饭吃,再分点给大家吃。一步一步扩充。如全体都要一下子做到,不但我们做不到,尧舜也做不到。所以孔子说子贡的理想太高了,孔子告诉他,真正仁的人,是要自己站起来,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 4.“仁”的具体行为表现 在志向上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仁者爱人”具体行为表现 10.17 马棚失了火,不问马,只问伤人了吗? 7.9 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 15.42 对待盲人的态度 (补充:师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官,管音乐,艺术的大师。在春秋战国时期,

仁者爱人读后感

仁者爱人读后感 仁爱“您反复强调仁爱的重要性,但是,仁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跟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又有什么关系?” 在《〈论语〉管理日志》一书的创作分享会上,很多人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仁爱是一个距离自己很遥远的词,与自身的事业和人生更是毫无关系。 可是,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仁爱不但离我们很近,而且与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事业和人生成功的根本和基矗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了解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关心和尊重同事、敬业、勇担责任而不埋怨他人、帮助和支持他人、坚持正确的观点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品质。而这一切正是《论语》中对仁爱提出的要求。 在《论语》中,仁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仁者爱人”、“执事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当仁不让” “仁者爱人”意味着关心和尊重同事;“执事敬”便是敬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成人之美”是帮助和支持他人实现愿望和目标;“当仁不让”则是坚持正确的观点,毫不退让 今天,人人都是职业人。如果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职

业人,就不可能取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 仁爱决定着我们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也决定着我们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员工评比大会上,刘洋赢得了一致的肯定和赞扬,被评选为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之一。刘洋的转变令所有人感到惊诧。在2009年上半年度的员工评比活动中,无论是个人的业绩,还是协同和沟通能力,刘洋的表现都非常糟糕,上司甚至将她列在有待淘汰的员工行列之中。 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刘洋,使她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答案是:一本《论语》。2009年6月,为了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公司购买了一批《论语》分发给了员工。很多人拿到书后,往办公桌的抽屉里一搁,就再也没有碰过。刘洋却反复、认真地阅读了《论语》,并写下了一篇深刻的读后感反思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论语》中的教诲制订了改正方案。很快,同事们感觉到了刘洋的改变以往工作过程中那个心不在焉、面对问题时总是不断推卸责任和埋怨他人的刘洋不见了;一个关心和帮助他人、勇担责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的刘洋出现在同事们的身边。 “ 非常感谢上司给了我一本《论语》,没有《论语》,我就无法理解仁爱,就无法理解敬业的真正内涵,更无法与同事们和-谐、友好地相处。”在授奖仪式上,刘洋如是说。 1 仁爱与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密切相关,是我们事业和人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七十五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七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μ(c?1)???______???(c?¨)é???-o(r?o)?-? B、要(yào)誉恶(wù)其声羞恶(è) C、外铄(shuò) 庶(shù)民______强(qiǎnɡ)恕 D、荑(yí)稗安宅(zhá) 荑稗(bài)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与“种之美者”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句读之不知 D、人马烧溺死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艺术的审美中,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反过来,______ ,______。离开了客体就无从说明主体的思维、感觉的发展,______。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美,

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______ ,再去创造新的美,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______ ,______。 ①从创造美的对象到提高主体审美能力②也是主体的发展过程 ③是客体的发展过程④它又影响主体 ⑤而离开了主体也无法说明客体的变化⑥凭着它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 A、②④⑥⑤①③ B、④⑥⑤①②③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C、义,人之正路也 D、万物皆备于我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百家争鸣优质课教案

百家争鸣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B重点与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C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D教学过程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主要介绍了以下四个问题: (1)主流思想是什么? (2)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3)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主流思想是什么呢? 时间上:主要指古代中国文化的内容 内容上: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 内涵上: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 【导入新课】 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看到这些,老师感慨是:孔子究竟有什么价值,让这些政要精英们有如此行动、如此断言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讲述内容】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概念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本课的课题。“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指的是什么? 生: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君子之道》教案

《君子之道》教案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专题三:仁者爱人 课题:《仁者爱人》主备人:鲁江时间:2007、8、15 编号:7 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1、识记: 輗()軏()惮()硁() 狷()筲()便()狎()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2)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3)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6)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7)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8)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9)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10)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11)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12) 便辟:惯于走邪道。 (13)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15) 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16)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17)大人:指居高位的人。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

仁者爱人

第一课仁者爱人 原文: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 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⑤。”(《论语·颜渊》) 2、仲弓问仁⑥,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⑦,使民如承大祭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 怨,在家无怨。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3、樊迟问仁⑩。子曰:“爱人。” 问知11。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12。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13”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14,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15!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16。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17,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8?”子曰:“其‘恕’乎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20?”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21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6、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①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②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归,称许,赞许。③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④目,条目,详情。⑤不敏,指资质愚钝。事,从事、实行。⑥仲弓,及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29岁。⑦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⑧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⑨在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有人。家,古代大夫的家族。⑩樊迟(前505或515—?),名须,字子迟,春秋时鲁国人(也有人说是齐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六或三十六岁。○11知,通“智”。○12达,明白,了解。○13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直,正直,公正,这里指正直公正的人。错,通“措”,安排,安置。诸,“之于”的合音。枉,邪恶,这个指邪恶的人。○14乡,通“向”,先前。○15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16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皋陶(gāo yáo),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在四方部落首领的推举下,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驩(huān )兜、三苗四人。尧去世后,他继了位,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还选拔治水有功的禹做继承人,是深受儒家学者推崇的明君的典范。皋陶,又写作“咎繇”,夏禹的贤臣。○17伊尹,商初大臣,尹是官名,伊是名字(也有人说他的名字是挚)。据说他是家奴出身,做有莘(shēn)女的陪嫁到了汤那里。汤先是让他做了“小臣”,后来又让他管理国政,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夏桀。○18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19大概是“恕”吧!○20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21这何止是仁呢,必定是圣了! 17

仁者爱人知识归类

《仁者爱人》练习 班级姓名 一、注音 1、盍.() 2、瞽.() 3、师冕.() 4、齐.衰.者() 5、厩.() 6、弋.() 7、左衽.() 8、沟渎.() 二、重要词语解释 1、泛爱众而亲.仁 9、盍.各言尔志 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0、敝之而无憾. 3、忠恕 ..而已矣 11、愿无伐.善,无施.劳 4、固.相师之道也 12、虽少,必作. 5、与师言之道.与 13、一.匡天下 6、子曰:“何事.于仁?”. 14、微.管仲 7、尧舜其犹病.诸 15、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8、自经 ..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入则孝,出则弟()通()解释 2、吾其被发左衽矣()通()解释 四、指出下面活用字的用法和意思 1、入.则孝,出.则弟(义:) 2、泛爱众,而亲仁.(义:) 3、尧舜其犹病.诸(义:) 4、己欲立而立.人(义:) 5、己欲达而达.人(义:) 6、可谓仁.之方也已(义:) 7、愿车马衣轻裘 .....与朋友共.,(义:)(义:) 8、敝.之而无憾(义:) 9、愿无伐善.,无施劳(义:) 10、老者安.之(义:) 11、少者怀.之(义:)

12、子钓而不纲.(义:) 13、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义:) 14、冕衣裳 ...者与瞽者(义:) 15、不能死.,又相之(义:) 五、一词多义 1、以 2、及 ①则以学文①师冕见,及阶 ②吾道一以贯之②非尔所及.也 3、其 4、信 ①尧舜其犹病诸①谨而信 ②吾其被发左衽矣②朋友信之 5、诸 6、而 ①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①谨而信 ②尧舜其犹病诸②子钓而不纲 7、于③己欲立而立人 ①民到于今受其赐 ②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③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④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六、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 1、吾道一以贯之 2、何谓也 3、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4、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退朝 6、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7、子曰:“阶也。” 8、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七、默写 1、子曰:“弟子,,,,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颜渊曰:“,无施劳。” 3、子曰“,朋友信之,。”

高中语文仁者爱人练习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仁者爱人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出则弟.弟:通“悌”,敬爱兄长。 B.忠.恕而已矣忠:对人尽心竭力。 C.何事.于仁!事:事情。 D.愿无伐.善伐:夸。 2.对下面两组中的“于”字的用法与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③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④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 A.尧舜其犹病诸B.己欲立而立人 C.老者安之D.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非尔所及也 B.固相师之道也 C.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D.席也 5.名句填空。(4分) (1)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______________。 (2)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________________。 (3)夫仁者,_____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敝之而无憾。 阅读与鉴赏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管仲相.桓公:____________ (2)一.匡天下:___________ (3)吾其被.发左衽矣:___________ (4)微.管仲: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句句式与“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谓也 B.甚矣吾衰也 C.子将奚先D.未之有也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者爱人教案

《仁者爱人》教案(第一课时) 陈海军 一.导入 “仁”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新名词。 据统计,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次。分析这历时性的分布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时间愈靠后,“仁”被提及的次数愈多。到孔子这里,“仁”的内涵愈来愈复杂,地位愈来愈重要。孔子把“仁”作为较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成为儒家道德伦理中一个关键词汇。“仁”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在《克己复礼》一课中已经接触到了“仁”。回顾一下: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问:什么是“仁”? 约束自己回归于礼就是仁。实践仁德全靠自己。 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仁是礼的基础、内核。 今天,我们来学习《仁者爱人》以进一步探究“仁”的内涵,深入了解儒家的仁爱观。 二.释题 题目“仁者爱人”也是出自于《论语》里的一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是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樊迟是孔子的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因此孔子用最浅显的语言跟他讲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那么仁者具体该如何去“爱人”呢?我们学习课文的章节来探讨。 三、朗读1—4章。 1、你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1—4章。 2、我们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齐声朗读一遍。 四、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 学习文言文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是一个重点。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解、使用工具书,与同学合作,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以及特殊句式。有疑难的也要作个标注。 前面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下面检查一下同学们文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通假字 问:这四章中有几个通假字? 明确:只有一个通假字: 入则孝,出则弟.:通“悌”,敬爱兄长。

仁者爱人作文3篇

仁者爱人作文3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仁者爱人这个学期,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翻开它,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它。《爱的教育》以一个小学生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安利柯身边的所见所闻,他们虽然都是一个个看似平凡、貌似渺小的人,但却都有一颗高尚、美好的爱心,使人感受到人类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啊!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朋友可莱蒂》,主要讲述了可莱蒂的母亲生病了,父亲外出打工,他又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又得看店,还要搞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十分困苦。但可莱蒂非常乐观,不屈服,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他帮爸爸锯柴,让爸爸高兴;帮妈妈煮咖啡、买药,不让她伤心;还帮大人看

店、做生意,就像一个小大人。他喜欢用一举两得的学习方法:一边卸木柴一边温习功课,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如果我们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也会像可莱蒂一样吗?我觉得自己做不到,不会像他那样如此坚强、更不会懂得感恩父母!如今,我们生活的条件优越了,但我们大部分同学却变得如此脆弱,一有困难就退缩,不善于体谅父母,父母一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不哭大闹,我们不正应该学他这样坚强、乐观、有孝心吗?这不就是我们需要具备的良好品格吗?爱是人间最伟大的感情,也是最让人感动的。父爱、母爱等等不都是一种关心、一种理解和帮助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理解、帮助每一个人,让爱充满人间!篇二:仁者爱人爷爷退休了,经常帮家里买水果。可是他买的水果一点儿都不好,总是被妈妈埋怨。爷爷一点儿也不介意,仍然乐此不疲地抢着买。一天傍晚,爷爷叫我陪他去公园散步。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走着

新版五年级传统文化第四单元仁者之爱 教案

第四单元仁者之爱 13.仁民爱物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仁民爱物”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仁民爱物”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仁民、爱物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里革断罟匡君》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读完故事,你了解“仁民爱物”的含义了吗? 四、忆事思辨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幅情境图。 讨论:下列情境使你想到了什么?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1.政府永远站在人民身边,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大家安全。 2.要方便袋吗?我自己带了环保购物袋。 3.你们人类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的感受啊? 五、博学研思 1.自读《环保雨伞》 2.资料卡 六、学以致用 想一想生活中应怎样爱护身边的人和生态环境。将你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吧。

14.仁者爱人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仁者爱人”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仁者爱人”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论对于仁者爱人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 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 三、学文立志 1.师:学生自读故事《范蠡三散千金》 讨论: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自己是不是很开心。 读完故事,你了解“仁者爱人”的含义了吗?

仁者爱人校本练习

高二年级校本练习之三 语文《论语》选读 《仁者爱人》练习 班级高二( )班学号 _______________ 姓名 ) B 尧舜其犹病.诸(以为难) D 敝之而无憾(怨恨) ) A 入山伐树木 C 口诛笔伐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A 吾道一以贯之 C 自经于沟渎 4下列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子钓而不纲 C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B 举兵而伐,必取 D 自伐者无功 ) B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D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B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D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谨而信 敝之而无憾 B 子见齐衰者. 管仲非仁者.与 C 参乎 生乎吾前 D 微管仲 其文约,其辞微 二、翻译下列句子 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8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三、默写 9弟子,入则孝, ______________ ,谨而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夫仁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部分 1下列词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弟子,入则孝(徒弟) C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驾凌) 2下列句式中的“伐”与“愿无伐善”的“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